《綠色江南:2024綠色保險(十六):危廢治理企業信息披露亟需提升(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綠色江南:2024綠色保險(十六):危廢治理企業信息披露亟需提升(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1引言引言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數量不斷增加,在危廢治理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2019 年 3 月 21 日,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因長期違法貯存危廢導致自燃進而引發爆炸,事故波及周邊 16 家企業,共造成 78 人死亡、76 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 19.86 億元;12020 年 4 月 2 日 20 時 54 分,肇慶市消防救援支隊接到報警:肇慶市高要區白諸鎮新榮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危廢倉庫著火;22021 年 3 月 13 日 5:00 左右,仁風鎮騰躍環??萍脊緩S區內一危廢暫存庫著火
2、,過火面積 450 平方米左右3.為了讓危廢治理企業重視自身的環境社會責任,加強多方監管,2020 年 9月 1 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4(以下簡稱固廢法)第九十九條要求“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為了規范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活動,推動企業主動公開包括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環責險”)在內的環境信息,加強社會監督,2022 年 2 月 8日開始實施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5(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6(以下簡稱格式準則)要求,企業應當披露包括環責險在內的企業環境信息。且管理
3、辦法要求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于每年 3 月底前,確定并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以下簡稱“信披名單”)。因此,納入信息披露名單的危廢治理企業,應當在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中,披露企業的環責險投保信息。1四川在線,https:/ 2023 年年度環境信息報告中的環責險信息披露情況,分析其投保和披露現狀,并提出相應建議。希望借此推動危廢治理企業投保環責險的積極性,并及時披露相關信息,打造數據真實可靠、覆蓋全面的環責險數據庫,為環責險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以下簡稱“綠色江南”)依托收錄官方權威數據的環境數據公益平臺公眾
4、環境研究中心(IPE)建立的蔚藍地圖環境數據庫7,以及地方政府公示的 2023 年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公開端)8和各地區建立的信披系統,篩選出 1996 家危廢治理企業作為本期報告的研究對象,分布情況詳見圖 1。圖 125 個地區危廢治理企業數量(家)7https:/ 4 個省市因信披系統升級無法訪問,以及西藏自治區因涉及危廢治理企業數量較少,不在本期報告研究范圍內。2、披露情況披露情況通過檢索各地區的信披系統,綠色江南發現 1996 家危廢治理企業中,未披露環責險投保信息的企業有 967 家,占比接近 50%。另有 5 家企業雖然在政府部門公布的 2023
5、年環境信披名單中,但在信披系統卻未檢索到相關信息(以福建鴻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為例)。圖 2危廢治理企業環責險披露情況表 1未檢索到的企業名單序號企業名稱1福建杜特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福建鴻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3陸河中奕環??萍加邢薰?寧城石碩金屬有限公司5寧夏萊德環保能源有限公司4圖 3 漳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 2023 年環境信披名單圖 4 福建信披系統未檢索到福建鴻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3、問題與發現問題與發現3.125 個地區均存在未披露環責險的企業個地區均存在未披露環責險的企業根據觀察,本期報告涉及的 25 個地區均有企業未披露環責險信息,其中,海南、陜西、內蒙古及寧夏的危廢治理企業均未
6、披露環責險,云南和黑龍江分別僅有 1 家和 2 家危廢治理企業披露環責險。另有 8 個地區未披露環責險的企業占比超過 50%。5圖 5 未披露企業分布情況及占比3.2生態環境違法信息披露缺失生態環境違法信息披露缺失按照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被納入信披名單的企業在年度環境信息報告中應披露生態環境違法信息。而本期報告涉及的 1996 家危廢治理企業中,有 84 家企業在 2023 年度存在生態環境違法信息,但其中 32 家企業未按規定披露相關違法信息。(以長春一汽綜合瑞曼迪斯環??萍加邢薰緸槔?圖 6長春市生態環境局公示的處罰信息圖 7企業在吉林省信披系統中的披露情況3.3地方政策助力環責險
7、發展地方政策助力環責險發展2024 年 5 月,綠色江南發布綠色保險(十五)地方環責險政策各有差異9,在十五期報告研究過程中綠色江南發現湖南、山東和貴州一直在持續更新環責險政策,發布的環責險相關政策數量也是最多的。也因此,在地方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湖南、山東和貴州在 25 個地區中的未披露率相對較低,其中湖南省的未披露率是 25 個地區中最低的,45 家危廢治理企業中僅 3 家未披露環責險。由此可見,地方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對環責險真正落地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9https:/www.pecc.cc/section/33/365973.4優秀案例優秀案例3.4.1停產非停責,停產非停責,3 家企業及
8、時披露家企業及時披露本期報告中,我們發現 1996 家危廢治理企業中有 62 家企業因 2023 年停產、生產周期不足 3 個月、生產經營狀況不佳等原因未披露環責險相關信息。但也有3 家企業在 2023 年停產或生產周期較短的情況下,依然投保并披露了環責險信息。表 22023 年停產或生產周期較短卻披露環責險的企業名單序號企業名稱2023 年生產情況1湖南源通環??萍加邢薰就.a2浙江順通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停產3重慶瑞涵環保工程有限公司9 月 12 日之前一直是停業狀態圖 8湖南源通環??萍加邢薰镜呐肚闆r3.4.24 家企業披露家企業披露多年多年環責險環責險投保投保信息信息在查詢危廢治理企業
9、環責險披露情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已披露的 1024 家企業中有 3 家在信披系統中披露多年的環責險投保信息。如廈門資生環??萍加邢薰驹诟=ㄐ排到y中披露 3 個保險周期的環責險信息,如圖 9 所示。8表 3 披露多年環責險信息的 3 家企業序號企業名稱1福建億利環境技術有限公司2廈門油保寶環??萍加邢薰?廈門資生環??萍加邢薰緢D 9廈門資生環??萍加邢薰镜呐肚闆r南通惠民固廢處置技術有限公司雖然在江蘇省信披系統中披露的環責險信息只有一條,但其環責險的保險期間為 2022 年 8 月 6 日至 2027 年 7 月 25 日,足足投保了 5 年的環責險。9圖 10南通惠民固廢處置技術有限
10、公司的環責險披露情況4、致函與反饋致函與反饋鑒于本期報告涉及的未披露環責險的危廢治理企業有 972 家(包括 5 家未獲得信息的企業),分布地域較分散,共涉及 230 個直轄市或地級市,綠色江南擬定以下兩個篩選條件對本次涉及的危廢治理企業進行篩選后,再向涉及的生態環境局致函:(1)同一個直轄市或地級市有 5 家或 5 家以上的危廢治理企業未披露環責險;(2)陜西省信披系統可以直接通過平臺進行問題反饋,無需致函?;谝陨虾Y選條件,綠色江南篩選出 51 個需要致函的地級市,涉及的危廢治理企業有 490 家。2024 年 7 月初,綠色江南就轄區內危廢治理企業環責險信息披露缺失向 51 個地級市的生
11、態環境局進行致函,截至發稿,綠色江南共與 34家生態環境部門進行友好溝通,且除臺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需延時回復外,其余33 家生態環境部門均給出具體回復說明(具體回復情況見附表)。另外,綠色江南通過陜西省信披系統共反饋 47 家未披露環責險信息的企業,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回復。表 4致函未回應生態環境部門序號生態環境部門所屬地級市序號生態環境部門所屬地級市1淮北市10長春市2清遠市11葫蘆島市3??谑?2錦州市4南陽市13鄂爾多斯市5大慶市14呼倫貝爾市6哈爾濱市15石嘴山市7黑河市16臨沂市市8武漢市17曲靖市9松原市/生態環境部門反饋情況:10(一)(一)已投保,并補充披露已投保,并補充
12、披露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金華市生態環境局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和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在回復函件中表示致函涉及的危廢治理企業均已投保環責險,并要求企業在 2024 年以“臨時披露”的形式進行了補充披露,且企業還上傳了環責險投保保單。(以安徽杭富固廢環保有限公司為例)圖 11安徽杭富固廢環保有限公司致函前補充情況11圖 12安徽杭富固廢環保有限公司致函后補充披露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及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均在回復函中表示轄區內除 1 家企業(分別是連云港永欣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宿遷市鴻隆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和成都智創
13、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停產之外,其余涉及的企業均已投保環責險,并在2023 年度環境信息報告中補充披露投保信息,或在 2024年度進行“臨時披露”。此外,宿遷市鴻隆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在 2024 年恢復運營后已投保環責險。(以宿遷大成環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為例)12圖 13 宿遷大成環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致函前后披露對比包頭市生態環境局包頭市生態環境局和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均表示經工作人員核實后,發現函件中提及的大部分企業已投保環責險并披露相關信息。經綠色江南與兩個在地生態環境部門溝通了解后發現,導致該信息誤差的原因是內蒙古信披系統在“公眾端”未能顯示企業披露的相關環境信息。據此
14、,綠色江南向內蒙古生態環境廳進行依申請,工作人員回復是由于系統原因導致,會排查原因并修復,目前企業填報的相關信息已公開。(以包頭市綠源危險廢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為例)13圖 14 包頭市綠源危險廢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致函及依申請前后披露對比吳忠市生態環境局吳忠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函件中提及的寧夏上峰萌生環??萍加邢薰?,因業務涉及重金屬,已按照原環境保護部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發201310 號)10的規定投保環責險,而其余 4 家則未投保,但會考慮。因寧夏信披系統11近期升級暫時停用,故未能確認寧夏上峰萌生環??萍加邢薰镜难a充披露情況。
15、綠色江南詢問 4 家企業未投保原因,吳忠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固廢法雖有提及危廢治理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保環責險,但此處的“國家有關規定”無法找到相關投保規定,且沒有處罰依據。內江市生態環境局內江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函件中涉及的 5 家企業中有 1 家(內江瑞豐環??萍加邢薰荆?023 年未投保環責險,但 2024 年已投保并披露。內江市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則已停產,其余 3 家均未投保。綠色江南詢問未投保原因,內江市生態環境局表示目前轄區內危廢企業投保已鼓勵為主,未做強制。此外,針對企業信披內容是否先審核再公布,內江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因人力有限,只會針對企業填報的基本信息進行審核,其余信息包括環責
16、險在內關注的比較少。10生態環境部,https:/ 15內江瑞豐環??萍加邢薰局潞笱a充披露 2024 年投保信息舟山市生態環境局舟山市生態環境局表示企業認為環責險不是必填項,所以 6 家中有 5 家雖然已投保環責險,但未披露。而另一家,舟山志成環??萍加邢薰緦儆谛∥⑵髽I,所以未投保。綠色江南詢問企業是否可以補充披露,舟山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因目前 2023 年的披露權限已關閉,企業只能進行“臨時披露”。截至目前,5 家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均在 2024 年度以“臨時披露”的形式補充披露環責險相關信息。(以舟山市定海百達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為例)15圖 16 舟山市定海百達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致函前披露情
17、況圖 17 舟山市定海百達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致函后補充披露(二)(二)2024 年投保年投保合肥市生態環境局表示 12 家企業 2023 年均未投保,但其中 3 家 2024 年已16投保環責險?;窗彩猩鷳B環境局表示在收到我們的函件之后,已督促企業進行補充披露,并對全市危廢經營單位的投保情況進行梳理,針對 2023 年未投保的企業,2024年會督促企業進行投保。綠色江南通過江蘇省信披系統核實企業補充披露情況,發現企業僅填寫了保險期限,其他信息都是“無”。針對該情況,綠色江南再次詢問淮安市生態環境局,他們表示 6 家企業 2023 年均未投保環責險,所以沒有其他信息,但 2024 年度除盱眙力源能
18、源有限公司停產外,其他企業均已投保。揚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經核實后發現 5 家企業中僅江蘇春葉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投保環責險的保險期限涵蓋到 2023 年度,其余 4 家要么未投保,要么保險期限截止到 2023 年之前。但 5 家企業 2024 年均已投保環責險。而針對企業 2023年的信息披露情況,揚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將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三)未投保(三)未投保 企業停產白城市、連云港市等 6 家生態環境部門在回復函件中表示致函涉及的企業中有部分企業已停爐或已停產或已關閉,所以 2023 年未投保環責險。政策不完善,企業投保積極性不高33 家生態環境部門中有 13 家表示轄區內的企業在 202
19、3 年均未投保環責險,主要原因是固廢法中未將“未投保環責險”視為違法行為,并且也無相應的處罰條款。而其他的相關政策,如生態環境部 2017 年制定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12,及 2021 年制定的危險廢物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13,至今尚未正式出臺,導致轄區內危廢治理企業的投保積極性并不高。企業環境風險等級低,未投保宿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 10 家企業中有 8 家為廢機油、廢鉛酸電池回收貯存、轉運企業,1 家為廢活性炭處置企業,1 家為醫廢處置企業。經調查了解,10 家12生態環境部,https:/ 11 家危廢治理企業中有 7 家僅涉及危廢的收集,屬于環境
20、低風險企業,故未投保環責險。5、我們建議我們建議環責險信息披露是推動危廢治理企業履行環境責任、提高危廢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當前我國危廢治理工作的嚴峻形勢下,加快建立和完善環責險信息披露制度,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推動公眾參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建議:5.1暢通信息披露渠道暢通信息披露渠道在管理辦法格式準則等法規政策推動下,各省/市/自治區均建立了統一的信披平臺用以披露企業的年度環境信息。但通過觀察,綠色江南發現貴州、廣西等地區的信披系統時常會出現無法打開的情況,內蒙古信披系統在依申請公開前,雖然可以正常訪問,但企業的披露內容除“年度報告封面及扉頁”之外,其余信息均為空
21、白。以上這些問題均凸顯了部分地方的排污企業仍然出現環境信息披露不完善的現狀,需要政府部門重視并加以解決,便于公眾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及時了解、監督排污企業包括環責險在內的年度環境信息。5.2完善地方環責險政策完善地方環責險政策結合綠色江南綠色保險(十五)期報告及本期報告的觀察,我們發現環責險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地方環責險政策法規,明確環責險的適用范圍、保險責任、理賠程序等。還可以設立風險共?;?,對保險公司承保環責險的風險進行分擔,降低保險公司的經營壓力。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對參保環責險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降低企業的參保成本,以此來提高企業的
22、環責險的投保積極性。通過地方環責險政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發揮其引導和激勵作用,為環18責險的穩健發展提供優質的政策環境。5.3建立健全環境信息披露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環境信息披露監管機制面臨極端天氣對人類的影響,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共識,企業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參與者,其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顯得尤為重要。在與政府部門溝通過程中,綠色江南了解到企業填報年度環境信息之后,出現部分地方政府部門或不審核或只進行粗略審核,導致企業填報內容或缺失或有誤。雖然信披系統上已說明“企業對其報送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但綠色江南認為要確保企業對外環境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合法性,還
23、是需要政府部門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另外,也可以制定相應的環境信息披露違規懲戒制度。對未按照規定披露環境信息或者披露信息不真實、不準確的企業予以提醒和處罰,進一步規范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機制。5.4提高企業披露意識提高企業披露意識本期報告中,我們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年度環境信息披露不完全的情況,且認為環責險不是必填項。對于危廢治理企業而言,提高環境信息披露透明度是建立多方信任、彰顯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因素。通過透明公開的環境信息披露,公眾不僅可以了解企業的年度環境情況,還能促使企業更加重視自身的環境責任。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建立環境信息披露獎懲機制、宣傳、培訓等手段,提高企業的環境信
24、息披露意識。另外,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自動化、智能化、便捷化,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效率和準確度。5.5建立多元化的監督主體建立多元化的監督主體加強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多元化監督,不僅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更是維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必要手段。因此,除政府部門監管之外,還應建立以上下游產業鏈、社會組織和公眾為主體的多元化監督體系,發揮各方優勢,共同推動企業加強和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提升我國環境保護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19特別鳴謝:蔚藍地圖對本期報告中企業環境數據的支持!特別鳴謝:蔚藍地圖對本期報告中企業環境數據的支持!注注:本報告版權僅為綠色江
25、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報告內容,請本報告版權僅為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報告內容,請注明出處注明出處。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并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20附表33 家生態環境局回復情況統計表序號生態環境局涉及企業數量(家)回復時間回復關鍵內容1蚌埠92024/7/229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2亳州92024/7/195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3滁州72024/8/087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4阜陽112024
26、/7/1611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5合肥122024/7/1712 家企業 2023 年均未投保環責險,其中 3 家 2024 年已投保6淮南122024/8/1512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7六安92024/8/079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8馬鞍山52024/7/265 家企業已投保并補充披露9銅陵82024/7/318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10蕪湖72024/8/147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11宿州102024/7/1210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12宣城82024/7/298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13佛山82024/7/178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14桂林132024/7/1813 家企業均未投保環責險15來賓72024/7/10未說明企業是否投保,表示發文要求企業自查及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督促企業規范管理16白城82024/8/078 家基本停產17淮安72024/7/121 家企業停產,6 家企業 2023 年未投保環責險,但 2024 年已投保18連云港72024/7/221 家企業停產,其余已投保環責險并補充披露19宿遷72024/7/161 家企業停產,其余已投保環責險并補充披露20包頭52024/8/12已投保環責險并披露21通遼82024/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