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富控股-聚焦“再生金屬提取+千噸危廢無害化”資源屬性推動價值重估-210810(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富控股-聚焦“再生金屬提取+千噸危廢無害化”資源屬性推動價值重估-210810(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我國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地區,產生量與綜合利用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申聯環保集團將持續受益于危廢處置需求帶來的巨量資源保障。根據生態環境部環境統計年報,我國工業危險廢物主要產生于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東部工業重省, 2010-2019 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由 1587 萬噸增長至 8126 萬噸,十年復合增長率達17.7%。其中2011 年出現較大增幅是因為統計口徑下限由10kg/年下調至1kg/年。根據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196 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達 4498.9 萬噸。其中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置及貯存總量的 47.2%,處置量、貯存量
2、分別占比 38.5%和 14.3%。2019 年綜合利用量同比增加 49.3%,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及再生資源利用領域的增長潛力明顯。行業競爭格局分散,前后端一體化企業或將最終勝出受限于運輸壁壘,危廢處置企業大多分布于產廢大省,行業整體呈“散、小、弱”的競爭格局。從地域分布來看,危險廢物主要產生于我國工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即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長江沿岸和“隴海蘭新”三大工業帶和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等四大工業區。對運輸的嚴格管理導致大部分危險廢物均需在本地或就近處理,部分地區較難實現跨省、地區運輸,因此危廢處理企業產能建設大多位于產廢大省。此外,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7 年統計數據,我國 67%的危廢處理企業產能低于 2 萬噸,高于25 萬噸產能的企業占比僅 1%。具備前后端一體化的再生金屬回收利用企業或將在長跑中勝出。再生金屬資源化作為近年來新興技術路線,能夠顯著降低企業排碳量以及污染水平。一體化產生的協同效應還能有效降低成本,擴大利潤空間。對比同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浙富控股由于其前端能夠回收、富集十余種金屬,生產的中間品合金化合物產值較高,后端銷售電解銅、硫酸鎳、電解鋅等近 10 種金屬產品。而同行公司極少能夠生產 5 種以上金屬,反映到盈利端,浙富控股營收毛利均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助力公司加速獲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