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2025年度策略報告:AI端側大浪潮來襲自主可控進程加速-241227(4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子行業2025年度策略報告:AI端側大浪潮來襲自主可控進程加速-241227(46頁).pdf(4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AIAI端側大浪潮來襲,自主可控進程加速端側大浪潮來襲,自主可控進程加速電子行業電子行業20252025年度策略報告年度策略報告評級:推薦(維持)證券研究報告2024年12月27日電子姚丹丹(證券分析師)鄭奇(證券分析師)高力洋(證券分析師)傅麒丞(證券分析師)S0350524060002S0350524030006S0350524010003S李明明(聯系人)李惠(聯系人)李曉康(聯系人)S0350124090025S0350124090004S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滬深300表現表現1M3M12M電子10.2%44.3%32.0%滬深3003.8%12.5%19.9%最
2、近一年走勢相關報告散熱行業報告:端側AI進程加速,驅動散熱材料量價雙升(推薦)*消費電子*傅麒丞,姚丹丹2024-12-18電子行業2024年中報總結:板塊穩健增長,AI端側浪潮即至(推薦)*電子*姚丹丹,鄭奇,高力洋2024-09-18SoC行業報告:CES展會開幕在即,AI端側多場景落地加速賦能SoC行業增長(推薦)*半導體*姚丹丹,高力洋,鄭奇2024-11-26-29%-15%-1%13%27%41%2023/12/262024/03/252024/06/232024/09/212024/12/20電子滬深300oVtYlUnWNAyXrQ7NcM9PnPoOtRqMfQrQtRfQt
3、QpP9PoOvMMYoPsPxNsRsM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u半導體:半導體:周期復蘇提振行業景氣度,自主可控助推國產化率提升。u自主可控持續推進,半導體上游板塊成長空間可觀。當前自主可控仍然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未來國內先進邏輯及存儲廠商仍有擴產空間,資本開支有望維持增長態勢,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公司預計將充分受益,建議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鼎龍股份、安集科技、富創精密、茂萊光學等行業龍頭公司。u2025年CES展會開幕在即,AI終端落地場景有望進一步增加,屆時或將提振各類消費電子產品需求。SoC主控芯片廠積極進行產品升級以滿足AI落地需求,隨著AI
4、落地場景的逐步豐富,SoC行業有望持續受益。其中,眼鏡是人類穿戴設備和電子設備中最靠近嘴、耳朵、眼鏡三大感官群體,是AI最好的硬件載體。目前AI智能眼鏡發展仍處于探索期,多家公司布局積極探索AI智能眼鏡方案。預計到2025年將有更多大廠進場競爭,推動AI智能眼鏡的發展趨向成熟。建議關注: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藍訊、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樂鑫科技、晶晨股份、星宸科技、富瀚微。u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展望2025年,模擬行業預計將迎來全面復蘇,其中消費電子和汽車均有明確增量邏輯。建議關注圣邦股份、納芯微、南芯科技、艾為電子、天德鈺等。u未來新能源行業需求仍有望維持增長
5、,隨著庫存的持續去化,功率器件的周期底部有望到來,建議關注新潔能、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u下游需求逐步復蘇,先進封裝貢獻增長新動力。半導體行業的復蘇帶動了封測行業相關公司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疊加先進封裝等新技術的助力,封測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觀,建議關注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甬矽電子、華天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u消費電子:消費電子:端側AI進程加速,智能機和PC有望迎量價齊升:1)Apple Intelligence正式上線,各大安卓廠商積極布局系統級AI。AI加速落地智能機和PC端側,有望帶動多個硬件環節迎量價雙升,建議關注整機組裝廠立訊精密、軟硬板龍頭鵬鼎控股、智能硬件ODM
6、龍頭華勤技術、消費電芯龍頭珠海冠宇、PACK龍頭欣旺達和德賽電池、軟板供應商東山精密、散熱功能件供應商領益智造、外觀件供應商藍思科技和長盈精密等,同時手機端攝像頭微創新建議關注藍特光學、水晶光電和奧比中光;2)AI時代來臨,AI手機硬件有望升級,AIGC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部分上游成本下降,傳音控股作為品牌公司預計盈利能力顯著受益;3)各省市陸續出臺3C產品補貼政策,預計帶動一波換機潮,建議關注思特威、韋爾股份、華勤技術等。投資要點投資要點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u面板:面板:以舊換新刺激+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升。建議關注2025年TV面板大尺寸化趨勢延續,疊加
7、IT面板需求回暖帶來的需求側整體改善。1)TV:需求端,大尺寸化帶來TV面板面積需求增長,以舊換新政策刺激需求;供給端,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供需情況預計將進一步有利于面板環節的議價權;2)IT面板需求有望跟隨PC換機周期到來迎來提升,有望疊加TV面板需求迎來面板行業新一輪周期。建議關注TCL科技、京東方A、彩虹股份、三利譜。u元件:元件:PCB新周期拐點已至,AI算力發展及汽車/消費電子/家電補貼有望拉動PCB需求,產品結構關注高多層板、HDI、封裝基板;全球服務器市場規??焖僭鲩L,AI服務器出貨量持續提高,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高速覆銅板(CCL)介電損耗要求將同步降低,PCB/C
8、CL層數及價值量有望提升;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有望持續滲透,PCB需求或將持續釋放;建議關注生益科技、滬電股份、深南電路、興森科技、生益電子、景旺電子、勝宏科技、世運電路、華正新材等。AI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中國大陸被動元件廠商有望在AI浪潮、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國產化趨勢下充分受益。建議關注三環集團、順絡電子、法拉電子、風華高科等。u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AI端側浪潮來襲,我們認為其是電子行業未來幾年成長的主驅動,有核心競爭力的半導體公司有望在未來AI大浪潮中享受產業升級的紅利;手機硬件有望升級,AIGC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部分上游成本下降,品牌公司預計將迎來
9、盈利能力和估值的雙擊;半導體設備材料國產替代持續推進。維持電子行業“推薦”評級。u重點關注標的:重點關注標的:立訊精密、傳音控股、北方華創、鵬鼎控股、珠海冠宇、瀾起科技、華勤技術、中微公司、思特威、韋爾股份、三環集團、滬電股份、順絡電子。u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宏觀政治經濟環境波動、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匯率波動風險。投資要點投資要點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5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公司代碼重點公司代碼股票名稱股票名稱2024/12/26EPSPE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股價股價20232024E2025
10、E20232024E2025E002475.SZ立訊精密42.321.541.852.35272318買入688036.SH傳音控股96.554.904.645.71202117買入002371.SZ北方華創405.287.3610.9514.69553728買入002938.SZ鵬鼎控股38.701.421.551.94272520未評級688772.SH珠海冠宇16.390.310.470.83533520未評級688008.SH瀾起科技79.990.401.211.802026644未評級603296.SH華勤技術75.913.742.963.51202622未評級688012.SH中微
11、公司195.912.882.904.07686848未評級688213.SH思特威83.810.041.001.8623618345未評級603501.SH韋爾股份106.010.472.463.5624330買入600183.SH生益科技25.820.490.770.98523326未評級000100.SZTCL科技5.170.120.160.34443315未評級300408.SZ三環集團39.950.821.141.44483528未評級002463.SZ滬電股份41.120.791.331.75523123未評級002138.SZ順絡電子32.700.791.091.36413024未
12、評級688127.SH藍特光學27.500.450.670.92614130未評級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未評級公司盈利預測來自(未評級公司盈利預測來自Wind一致預期),國海證券研究所一致預期),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6目錄目錄1.電子行業整體概況電子行業整體概況.72.半導體:半導體:AI助力芯片需求增長,自主可控帶動國產化率提升助力芯片需求增長,自主可控帶動國產化率提升.93.消費電子:各大廠商加速布局端側消費電子:各大廠商加速布局端側AI,系統級,系統級AI進程加速進程加速.23 4.面 板:以 舊 換 新 刺 激面 板:以 舊 換 新 刺 激+大
13、 尺 寸 趨 勢,面 板 上 游 議 價 權 提 升大 尺 寸 趨 勢,面 板 上 游 議 價 權 提 升.3 0 5.元件:受益元件:受益AI+汽車電動智能化滲透,汽車電動智能化滲透,PCB和被動元件有望量價齊升和被動元件有望量價齊升.336.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407.風險提示風險提示.42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7一、電子行業整體概況一、電子行業整體概況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80%2%4%6%8%10%12%14%16%18%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
14、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2023Q32023Q42024Q12024Q22024Q3電子重倉持股占比超配比例u電子板塊整體估值來看,截至2024年12月26日,申萬電子指數PE-TTM為57.35倍,處于過去十年 78.08%分位點,為歷史較高水平。u2024年Q3末,電子行業總市值為71523億元,占A股總市值之比為8.51%,環比略微下滑0.19pct。u2024年Q3末,基金電子板塊重倉持倉比例為14.79%,環比-0.72pct,超配比例為6.28%,環比-0.53pct。圖表:圖表:申萬電子指數歷史申萬電子指數歷史 PE-TTM(20141226-20
15、241226)圖表:圖表:電子重倉持股市值占比及超配比例情況電子重倉持股市值占比及超配比例情況0%1%2%3%4%5%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2023Q32023Q42024Q12024Q22024Q3半導體消費電子光學光電子元件電子化學品II其他電子II圖表:圖表:電子行業主要子板塊市值占比情況電子行業主要子板塊市值占比情況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1 電子行業整體概況電子行業整體概況1956286337704677
16、5584204468921162014-12-262016-03-252017-06-232018-09-212019-12-272021-03-262022-06-242023-09-282017-02-032017-05-092017-08-092017-11-142018-02-132018-05-252018-08-242018-11-302019-03-112019-06-142019-09-122019-12-192020-03-272020-07-032020-10-092021-01-082021-04-162021-07-212021-10-282022-01-272022-
17、05-112022-08-102022-11-162023-02-222023-05-292023-08-292023-12-052024-03-132024-06-192024-09-19市盈率TTM危險值中位數機會值指數點位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9二、半導體:二、半導體:AI助力芯片需求增長,自主可控帶動國產化率助力芯片需求增長,自主可控帶動國產化率提升提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0u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16-202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整體呈增長趨勢,復合增速為5.64%,行業成長性顯著;其中中國地區半導體銷售額的全球占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
18、,2024年上半年占比為30.52%,重要性明顯。u半導體設備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市場規模同樣可觀。半導體設備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市場規模同樣可觀。根據EETOP半導體社區轉引SEMI及SEAJ的數據,2023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1062.5億美元,同比-1%,而同期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9%至366億美元,是2023年全球市場占比最高、增速最快的地區。u周期復蘇疊加周期復蘇疊加AI創新,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將持續增長。創新,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將持續增長。根據SEMI的數據,2024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同比將重回增長,且2025年預計將進一步
19、增長16.5%至1275.3億美元。圖表: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按區域劃分(單位:圖表: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按區域劃分(單位:%)圖表:圖表:2022及及2023年半導體設備市場銷售額(單位:億美元)年半導體設備市場銷售額(單位:億美元)圖表:圖表:2022-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SEAJ,EETOP半導體社區,半導體社區,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1 半導體上游:中國大陸是半導體行業重要市場半導體上游:中國大陸是半導體行業重要市場-50%-40%-30%-20%-10%0%10%20%30
20、%4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中國大陸韓國中國臺灣北美日本歐洲其他2022年2023年同比(右軸)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1u中國中國芯片自給率仍有提升空間。芯片自給率仍有提升空間。根據TechInsights的數據,2023年廣義的中國芯片自給率預計在23.3%左右,但如果排除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的產值,僅考慮中國本土企業,廣義的中國芯片自給率僅為12%左右,本土晶圓廠仍存在較大的擴產空間。u本土晶圓廠擴產有望帶動設備本土晶圓廠擴產有望帶動設備、材料及零部件、材料及零部件需求提升需求提升。根據集邦咨詢數據,截至2023年12月,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
21、長江存儲等本土晶圓廠均有產線處于在建過程,且未來國內仍有包括合肥長鑫在內的多家晶圓廠存在擴產計劃,預計未來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公司將充分受益于本土晶圓廠的擴產。圖表:圖表:中國芯片市場規模與芯片制造業產值對比中國芯片市場規模與芯片制造業產值對比圖表:圖表:國內晶圓廠在建及計劃擴產情況概覽國內晶圓廠在建及計劃擴產情況概覽注:時間截至2023年12月公司公司地點地點建設狀態建設狀態晶圓尺寸晶圓尺寸規劃產能規劃產能(萬片萬片/月月)中芯國際深圳在建12英寸10中芯國際北京在建12英寸10中芯國際上海在建12英寸3.5中芯東方上海在建12英寸10中芯西青天津在建12英寸10中芯集成紹興在建12
22、英寸1華虹半導體無錫在建12英寸8.3華潤微深圳在建12英寸48長江存儲武漢在建12英寸10紫光集團成都在建12英寸30粵芯半導體廣州在建12英寸4增芯科技廣州在建12英寸6芯恩集成青島在建12英寸8積塔半導體上海在建12英寸5萬國半導體重慶在建12英寸7中芯國際北京計劃12英寸5華力微電子上海計劃12英寸4晶合集成合肥計劃12英寸4合肥長鑫合肥計劃12英寸12.5士蘭微廈門計劃12英寸8矽力杰青島計劃12英寸4資料來源:資料來源:TechInsights,集邦咨詢,集邦咨詢,半導體產業縱橫半導體產業縱橫,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1 半導體上游:中國芯片自給率仍需提高,國內晶圓廠擴產空
23、間廣闊半導體上游:中國芯片自給率仍需提高,國內晶圓廠擴產空間廣闊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2u海外出口管制趨嚴,自主可控背景下國產化率有望提升。海外出口管制趨嚴,自主可控背景下國產化率有望提升。自2022年10月美國公布修訂后的出口管制條例以來,美國政府已多次加強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限制。面對日益收緊的出口管制,國內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趨勢有望進一步增強,國產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廠商有望在本土晶圓廠獲得更高的供應份額。日期日期內容內容2022年10月美國修訂出口管制條例,針對先進計算芯片及包含此類芯片的產品、超級計算機以及半導體制造領域加大了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并將31家中國實
24、體列入未經核實清單2023年10月美國更新了先進計算芯片和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規則,并將兩家中國GPU公司摩爾線程、壁仞科技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2024年9月美國升級了對量子計算、先進半導體制造以及用于開發高性能芯片的GAAFET技術的出口管制2024年12月美國再次修訂出口管制條例,針對半導體制造設備、HBM等增加了新的出口管制,并將140家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列入了實體清單圖表: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情況概覽圖表: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情況概覽資料來源:資料來源: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解讀與應對吳曉雪等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解讀與應對吳曉雪等,財經雜志官方微博財經雜志官方微博,芯智訊芯智訊
25、公眾號,公眾號,財聯社財聯社,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1 半導體上游:海外出口管制趨于嚴格,自主可控勢在必行半導體上游:海外出口管制趨于嚴格,自主可控勢在必行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3圖表:國產廠商在各加工環節所需設備的布局情況圖表:國產廠商在各加工環節所需設備的布局情況u芯片加工環節復雜,國內設備廠商多環節積極布局。芯片加工環節復雜,國內設備廠商多環節積極布局。根據新芯股份招股書,晶圓加工的一般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光刻、刻蝕、薄膜沉積等環節,而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主要工藝環節上均已取得一定的突破,有望充分受益于半導體行業的國產化趨勢。圖表:晶圓加工工藝流
26、程示意圖圖表:晶圓加工工藝流程示意圖設備類型設備類型上海微電子上海微電子北方華創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中微公司拓荊科技拓荊科技華海清科華海清科芯源微芯源微盛美上海盛美上海萬業企業萬業企業中科飛測中科飛測長川科技長川科技光刻機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離子注入機涂膠顯影機清洗設備熱處理設備CMP量檢測設備測試設備資料來源: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各公司官網,新芯股份招股書,新芯股份招股書,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1 半導體上游:多環節均有突破,國內設備廠商發展前景廣闊半導體上游:多環節均有突破,國內設備廠商發展前景廣闊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4u半導體行業小型化趨勢帶動全球半導體材料市
27、場規模穩健增長。半導體行業小型化趨勢帶動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穩健增長。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的數據,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為703億美元,由于先進制程和3D內存架構的制造需要更多處理步驟,半導體材料的需求預計隨之增長,2029年市場規模預計增長至886.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4.75%。u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仍有提升空間。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仍有提升空間。根據觀研報告網的數據,部分半導體材料例如12英寸硅片、光刻膠等,2024年國產化率仍不足30%,未來隨著國產化水平的提升,國內半導體材料公司發展空間可觀。u展望未來,半導體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緊張,自主可控仍
28、然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未來國內先進邏輯及存儲廠商仍有擴產空間,資本開支有望維持增長態勢,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公司預計將充分受益,建議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鼎龍股份、安集科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鼎龍股份、安集科技、富創精密、茂萊光學技、富創精密、茂萊光學等行業龍頭公司。圖表: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美元)圖表: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美元)圖表:圖表:2024年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情況年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情況材料材料2024年國產化率年國產化率硅片55%(8英寸)/10%(12英寸)光刻膠10%電子氣體15%濕電子化學品10%(G3及以上)濺射靶
29、材30%拋光材料30%(拋光液)/20%(拋光墊)引線框架40%環氧塑封料30%資料來源:資料來源:Mordor Intelligence,觀研報告網,觀研報告網,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1 半導體上游:市場規模穩健增長,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提升空間可觀半導體上游:市場規模穩健增長,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提升空間可觀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24年2029年4.75%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5uAI需求帶動全球SoC市場規模穩健增長: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使用SoC有助于提升產品效率、降低
30、能耗同時減小體積,因此SoC對智能手機到各種互聯設備的使用都至關重要,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升,SoC市場有望保持較大需求。此外,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廣泛使用邊緣 AI 芯片,預計AI 芯片的增長及物聯網連接的消費設備的普及有望持續擴大SoC市場的增長。根據MarketReaserch的數據,全球SoC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的1548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3278億美元,期間CAGR為8%。uAI在邊緣側的應用越來越廣泛,AI SoC芯片的重要性越來越強,邊緣計算AI SoC是一種集成了人工智能(AI)和邊緣計算能力的系統級芯片。隨著A
31、I、5G連接和邊緣計算時代逐漸來臨,SoC繼續演變以適應不斷增長的復雜性和處理要求。AI技術成為SoC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邊緣設備提供了更強大的智能處理能力。圖表:圖表:2022-2032年全球年全球SoC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圖表:圖表:AI SoC終端應用場景終端應用場景資料來源:資料來源:MarketResearch,億智電子,電子工程專輯,國海證券研究所,億智電子,電子工程專輯,國海證券研究所2.2 數字芯片設計:數字芯片設計:AI SoC賦能端側智能化升級賦能端側智能化升級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6u眼鏡是人類穿戴設備和電子設備中最靠近嘴、耳朵、眼鏡
32、三大感官群體,是AI較為適配的硬件載體,可以非常直接和自然地實現聲音、語言、視覺的輸入和輸出;目前AI智能眼鏡的發展有三個階段,分別為無攝像頭智能眼鏡、帶攝像頭智能眼鏡和帶顯示屏智能眼鏡;u目前AI智能眼鏡發展仍處于探索期,多家公司布局積極探索AI智能眼鏡方案,包括傳統手機廠商、互聯網大廠、初創公司等;u預計到2025年將有更多大廠進場競爭,推動AI智能眼鏡的發展趨向成熟。到2030年后,AI+AR技術發展到成熟階段,AI+AR智能眼鏡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uWellsenn XR認為,2035年AI+AR眼鏡最終實現傳統智能眼鏡的替代,滲透率達到70%,全球AI+AR智能眼鏡銷量達到14億臺規
33、模,與智能手機規模相當,成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和終端。圖表:圖表:AI眼鏡三個階段的三種形式眼鏡三個階段的三種形式圖表:圖表:AI眼鏡銷量及滲透率眼鏡銷量及滲透率150000155000160000165000168000170000175000180000185000188000190000195000197000212004009001800350055008000150003500060000100000140000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232024E 2025E 2026E 20
34、27E 2028E 2029E 2030E 2031E 2032E 2033E 2034E 2035E傳統眼鏡銷量(萬副)AI智能眼鏡銷量(萬副)AI智能眼鏡滲透率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ellsenn XR AI智能眼鏡白皮書,國海證券研究所智能眼鏡白皮書,國海證券研究所2.2 數字芯片設計:重點關注數字芯片設計:重點關注AI 眼鏡落地,或將是眼鏡落地,或將是AI至優硬件載體至優硬件載體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7u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是全球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消費類電子
35、產品展覽會之一,被譽為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風向標”。2025年CES展將于1月7日1月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在即將到來的展會上,人工智能(AI)成為了焦點,2025年的CES展將是各個行業第一波深度整合AI應用的產品集中亮相的舞臺,AI端側落地場景有望進一步豐富。u2025年CES展會開幕在即,AI終端落地場景有望進一步增加,屆時或將提振各類消費電子產品需求。SoC主控芯片廠積極進行產品升級以滿足AI落地需求,隨著AI落地場景的逐步豐富,SoC行業有望持續受益。u建議關注:恒玄科技(耳機恒玄科技(耳機+手表手表+眼鏡)、瑞芯微(眼鏡)、瑞芯微(AIoT+汽車汽車+泛安防)、
36、泛安防)、中科藍訊(耳機中科藍訊(耳機+可穿戴)、可穿戴)、全志科技(全志科技(AIoT+平板平板+汽車)、炬汽車)、炬芯科技(音箱芯科技(音箱+無線麥)、樂鑫科技(無線麥)、樂鑫科技(AI玩具玩具+AIoT+WiFi)、晶晨股份(智能機頂盒)、晶晨股份(智能機頂盒+TV)、星宸科技(安防、星宸科技(安防+汽車)、富瀚微(安防)。汽車)、富瀚微(安防)。圖表:圖表:2025年年CES展會海報展會海報資料來源:資料來源:audioxpress,Futurum2.2 數字芯片設計:數字芯片設計:2025年年CES展展電子行業風向標,電子行業風向標,AI端側落地場景有望進一步豐富端側落地場景有望進一
37、步豐富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8資料來源資料來源:芯八哥公眾號,芯八哥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3 模擬模擬IC: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圖表:海外模擬廠商訂單現狀及預測梳理(梳理截至圖表:海外模擬廠商訂單現狀及預測梳理(梳理截至2024年年10月)月)u WSTS預測全球模擬預測全球模擬IC行業市場規模在行業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同比增長年將同比增長4.7%至至831.57億美元。億美元。u 根據WSTS 數據,2023/2024年全球模擬IC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812.25/79
38、4.33億美元,分別同比下滑8.7%/2.2%,連續2年同比下滑;預計2025年將同比增長4.7%至831.57億美元,迎來連續2年的同比下滑之后的同比增長。u 全球范圍內,模擬全球范圍內,模擬IC主要增量市場在中國汽車和主要增量市場在中國汽車和AI電源等。電源等。u 根據芯八哥公眾號:u TI:2024年Q3中國市場汽車業務創歷史新高,2024H2整體訂單下降、庫存水位極高。中國電車需求增長。u ADI:汽車庫存持續調整,2024H2整體訂單下降、庫存水位較高。中國工業、汽車等訂單增長強勁。廠商廠商增長業務增長業務/產品產品增長市場增長市場2024H2訂單訂單2024H2庫存庫存備注備注TI
39、消費類模擬產品:2024Q3中國營收同比約30%中國電車需求下降極高2024Q3中國市場汽車業務創歷史新高ADI消費類模擬產品:2024Q2環比增長29%中國工業、汽車等訂單增長強勁下降較高汽車庫存調整持續英飛凌英飛凌AI相關電源業務中國汽車需求增長強勁下降高AI電源營收增長潛力較好MPS企業數據:2024Q2營收同比增長290.0%AI電源解決方案上升一般AI電源解決方案需求上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19u新能源車:看好國產化進程,在客戶起量且車規料號研發儲備充足公司有望深深受益。新能源車:看好國產化進程,在客戶起量且車規料號研發儲備充足公司有望深深受益。u2024年12月
40、3日晚間,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均發布聲明,對美方新一輪對華出口限制措施做出回應。其中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表示“美國芯片產業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國相關行業將不得不謹慎采購美國芯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為保障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建議中國汽車企業謹慎采購美國芯片”。u在本輪海外管控+國內支持驅動下,預計中國芯片國產化進程將明顯加速,尤其是汽車芯片領域。我們預計前期在汽車領域布局早、客戶導入深,以及近年汽車芯片研發投入大且在客戶導入有望起量的公司將受益于本輪中國汽車芯片自主可控趨勢。u手機等消費電子補貼:補貼有望成為主旋律,持續帶動消費類模
41、擬手機等消費電子補貼:補貼有望成為主旋律,持續帶動消費類模擬IC出貨。出貨。u2024年Q4以來多城市密集發布手機等消費電子補貼政策,預計2025年將有更多國補政策正式出臺。我們看好補貼對模擬IC廠商的拉動。u投資建議: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投資建議: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u展望2025年,模擬行業預計將迎來全面復蘇,其中消費電子和汽車均有明確增量邏輯。建議關注圣邦股份、納芯微、南芯科技、艾為電子、天德鈺等。圖表:圖表:2024Q4手機補貼政策梳理手機補貼政策梳理日期日期內容內容2024/11/26江蘇省發改委官網發布了江蘇省加力
42、政策3C數碼產品補貼專項活動操作指引。其中明確,江蘇省現安排一定規模的省級財政資金開展3C數碼產品補貼專項活動,消費者在參與專項活動的企業和門店中,購買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含機身、套機,不含鏡頭等配件)、智能手表、學習機、翻譯機、無線藍牙耳機等3C數碼產品,可以享受產品成交價格的15%,最高可優惠1500元。2024/12/1為便利和惠及更多消費者,加快推動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活動,根據貴州省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貴州省商務廳進一步調整了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活動規則。本次調整主要擴大了補貼品類,優化了消費者參與流程,2024年12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對消費者
43、購買3000元(含3000元)以下國產手機、平板電腦這兩類數碼產品,按照產品購置發票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貼。2024/12/412月4號,成都市商務局發布了關于公開遴選“蓉城智享”3C數碼產品消費券核銷平臺企業的公告的公告;希望緊抓雙十二購物狂歡節等熱點,充分撬動支付平臺、電商平臺等市場資源,通過對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學習機、翻譯機、耳機6類3C數碼產品開展網購滿減優惠活動,推進促消費工作再上新臺階。2024/12/1112月11日,江西省商務廳出臺手機、平板電腦專場補貼活動,符合條件參與活動的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電腦可享受最終成交價格15%的補貼。根據補貼政策,從12月12日起
44、,江西省級資金對個人消費者前往活動商戶購買手機、平板電腦,按照產品最終成交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筆補貼不超過1000元。資料來源資料來源:人民網江蘇,貴州省發改委公眾號人民網江蘇,貴州省發改委公眾號,成都商務局官網,江西手機報公眾號,成都商務局官網,江西手機報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3 模擬模擬IC: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下游階梯型復蘇,建議關注車規模擬國產化與手機補貼帶動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0u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功率半導體下游應用主要包括消費電子、
45、白色家電、工業控制、新能源汽車等。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對應的功率和頻率,各領域產品選擇使用相應的功率器件。u2024年前年前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提升,比亞迪銷量領跑。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提升,比亞迪銷量領跑。需求端來看,新能源汽車作為功率分立器件應用市場之一,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自2024年3月起,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實現連續9個月同比增長,2024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1.2萬輛,同比增長47.4%。據電車匯統計,2024年11月,新能源車廠維持良好增長勢頭,其中比亞迪龍頭地位穩固,2024年11月銷量達到50.4萬輛,同比增長67.2%,環比增長0.7%,2024年前11個月已
46、經實現銷量約374萬輛,同比增長40%。此外,2024年11月,吉利、零跑、深藍等車廠增速保持同比快速增長,整體趨勢向好。圖表: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圖表: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圖表:圖表:2024年年11月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單位:輛)月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單位:輛)11月月環比環比同比同比1-11月累計月累計累計同比累計同比比亞迪5040030.7%67.2%374093040%吉利12245312.6%88.3%77702982%理想48740-5.3%18.8%44199535.7%埃安423015.6%1.8%366092-15.7%鴻蒙智行419310.7%/393477/零跑40
47、1695.2%117%251207100.1%長城3599912.4%15.5%27953020.6%深藍3602629.3%123%20730774.8%小鵬3089529.2%54.2%15337326.2%蔚來20575-1.9%28.9%19083234.4%小米20000/95688/嵐圖108566.9%55%7356181.5%-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0204060801001201401602021年1月2021年3月2021年5月2021年7月2021年9月2021年11月2022年1月2022年3月2022年5月2022年7月2
48、022年9月2022年11月2023年1月2023年3月2023年5月2023年7月2023年9月2023年11月2024年1月2024年3月2024年5月2024年7月2024年9月2024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同比(右軸)資料來源:資料來源:iFind,電車匯,蓋世大,電車匯,蓋世大V說,國海證券研究所說,國海證券研究所2.4 分立器件:庫存持續去化,靜待行業復蘇分立器件:庫存持續去化,靜待行業復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1圖表:各類分立器件價格及交期趨勢圖表:各類分立器件價格及交期趨勢各類分立器件各類分立器件2024Q22024Q32024Q4品牌品牌交期(
49、周)交期(周)交期趨勢交期趨勢價格趨勢價格趨勢品牌品牌交期(周)交期(周)交期趨勢交期趨勢價格趨勢價格趨勢品牌品牌交期(周)交期(周)交期趨勢交期趨勢價格趨勢價格趨勢 低壓低壓MOSFETDiodes8-14下降SMADiodes8-18維持SMADiodes8-18維持SMA安森美12-40下降SMA安森美10-46維持SMA安森美10-36維持SMA英飛凌10-20下降SMA英飛凌10-20維持SMA英飛凌10-20維持SMA安世6-16下降SMA安世6-16維持SMA安世6-14維持SMA意法13-41下降維持意法13-41維持SMA意法13-32維持SMA威世6-38下降維持威世6-2
50、8維持SMA威世6-26維持SMA 高壓高壓MOSFET安森美12-36下降維持安森美14-42維持SMA安森美12-26維持SMA英飛凌12-40下降維持英飛凌10-26維持維持英飛凌8-24維持SMA羅姆16-22下降維持羅姆12-27維持維持羅姆12-18維持維持意法13-39下降維持意法13-32維持SMA意法13-26維持SMA威世9-38下降維持威世10-28維持SMA威世10-26維持SMAmicrochip8-49下降維持microchip4-32維持維持micochip4-32維持維持IXYS50-54維持維持IXYS50-54維持維持IXYS50-54維持維持 IGBT英飛
51、凌12-42下降維持英飛凌12-52維持SMA英飛凌12-52維持SMA意法14-52下降維持意法14-22維持SMA意法14-20維持SMAmicrochip20-45下降維持microchip21-32維持維持microchip21-28維持維持IXYS50-54維持維持IXYS50-54維持維持IXYS50-54維持維持 寬帶隙寬帶隙MOSFET英飛凌13-36維持維持英飛凌8-39維持SMA英飛凌8-39維持SMA安森美12-30下降維持安森美10-48下降SMA安森美10-48維持SMA羅姆20-27維持維持羅姆20-27維持維持羅姆17-27維持維持意法32-52維持維持意法32-
52、52維持SMA意法32-45維持SMA TVS二極管二極管Diodes6-12下降維持Diodes6-12下降維持Diodes6-12下降維持意法16-18維持維持意法16-18維持維持意法16-18維持維持威世8-14下降維持威世8-12維持維持威世8-12維持維持 橋式整流器橋式整流器Diodes8-15維持維持Diodes8-15維持維持Diodes8-15維持SMA威世8-10下降SMA威世8-10維持SMA威世8-10維持SMA 肖特基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Diodes8-12下降維持Diodes8-12維持維持Diodes8-12維持維持安森美10-40下降SMA安森美10-36維持S
53、MA安森美10-30維持SMA安世4-16下降維持安世6-8維持維持安世6-8維持維持羅姆13-30維持維持羅姆12-20維持維持羅姆10-16維持維持u交期趨穩,價格波動尚存不確定性。交期趨穩,價格波動尚存不確定性。從各大原廠產品交貨周期及價格趨勢來看,根據電子元器件代理商富昌電子數據,2024Q3、Q4多數分立器件大廠產品交貨周期由2024Q2的下降趨勢轉為維持趨勢。價格方面,2024Q3、Q4各個分立器件大廠部分產品價格趨勢由2024Q2的“維持”轉為“SMA”(依據市場進行選擇性調整),價格變化趨勢不明朗,市場短期變化或將對于多數產品價格波動帶來不確定性。u展望未來,新能源行業需求仍有
54、望維持增長,隨著庫存的持續去化,功率器件的周期底部有望到來,建議關注新潔能、揚杰科技、展望未來,新能源行業需求仍有望維持增長,隨著庫存的持續去化,功率器件的周期底部有望到來,建議關注新潔能、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捷捷微電、聞泰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資料來源:富昌電子公司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富昌電子公司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2.4 分立器件:庫存持續去化,靜待行業復蘇分立器件:庫存持續去化,靜待行業復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2u算力需求增長帶動芯片復雜度提升,先進封裝市場迅速發展。算力需求增長帶動芯片復雜度提升,先進封裝市場迅速發展。根據Yole的
55、數據,2023年全球先進封裝占整體封裝市場的比例約為44%。隨著AI、高性能計算、自動駕駛以及AI PC的蓬勃發展,2.5D/3D封裝等先進封裝的市場占比將穩步上升,Yole預計2023-2029年全球先進封裝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u2024年前三季度,半導體行業的復蘇帶動了封測行業相關公司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疊加先進封裝等新技術的助力,封測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觀,建議關注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甬矽電子、華天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甬矽電子、華天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圖表:典型的先進封裝設計圖表:典型的先進封裝設計圖表:圖表:2023-2029年全球半導體先進封裝市場規模變化年全球半導體先
56、進封裝市場規模變化資料來源:艾邦半導體網,資料來源:艾邦半導體網,Yole,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5 封測:下游需求逐步復蘇,先進封裝貢獻增長新動力封測:下游需求逐步復蘇,先進封裝貢獻增長新動力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3三、消費電子:各大廠商加速布局端側三、消費電子:各大廠商加速布局端側AIAI,系統級,系統級AIAI進程加進程加速速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4u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智能機和年前三季度智能機和PC出貨量保持同比增長。出貨量保持同比增長。據wind數據,2024年Q3,全球智能機
57、出貨量為3.16億部,同比+4.39%,全球PC出貨量為0.69億臺,同比+0.88%。IDC預計,2024年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5.8%至12.3億部,2024年全球PC出貨量將提升至2.6億臺,同比增長約2.52%。展望2025年,TechInsights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同比增長3%,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2025年全球筆電基本電腦將增長4.9%,全球終端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同比仍有望保持增長,復蘇態勢延續。u美國降息周期開啟,新興市場智能機出貨量增速預計將高于全球整體。美國降息周期開啟,新興市場智能機出貨量增速預計將高于全球整體。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于20
58、24年9月18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至5.00%之間的水平,2024年11月7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50%至4.75%之間,持續刺激新興市場消費需求。根據Canalys預測,2024-2028年,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年復合增速為2%,其中EMEA地區(歐洲、中東、非洲)智能機出貨量年復合增速為2.8%,亞太地區(除中國)則為1.9%。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央廣網,央廣網,Canalys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3.1 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政策加持下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政策加持下出
59、貨量有望持續增長圖表: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圖表: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圖表:全球圖表:全球PC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圖表:各區域智能機出貨量增速預測圖表:各區域智能機出貨量增速預測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5u 3C產品補貼政策頻出,有助于刺激消費需求。產品補貼政策頻出,有助于刺激消費需求。2024年下半年深圳市開展3C產品購置補貼活動,反響較好,2024年11月份江蘇省也開啟3C數碼產品補貼專項活動,補貼產品涵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補貼成交價格的15%,12月份江西省也開啟部分消費電子產品補貼活動。此外,其他省份預計也將陸續開啟相關補貼活動。隨著消
60、費電子產品補貼政策陸續落地推廣,預計將刺激一波需求,帶動換機。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珠海香洲,珠海市商務局,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江西發布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珠海香洲,珠海市商務局,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江西發布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3.1 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政策加持下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政策加持下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圖表:圖表:3C產品補貼活動不斷產品補貼活動不斷資金來源資金來源活動時間活動時間補貼范圍補貼范圍補貼標準補貼標準江蘇省省級財政資金2024.11.27-12.31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含機身、套機,
61、不含鏡頭等配件)、智能手表、學習機、翻譯機、無線藍牙耳機產品成交價格的15%,最高可優惠1500元珠海市2024年中央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工作資金2024.9.1-12.31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手機、平板(含平板電腦、平板學習機)、智能穿戴設備(含智能手表、手環、耳機、智能眼鏡、虛擬現實眼鏡等)手機銷售價格的10%,不超過1000元;平板、智能穿戴設備銷售價格的15%,不超過2000元杭州市余杭區-2024.11.10-12.31手機、平板(平板電腦、平板學習機)、穿戴設備(耳機、智能手表、手環、智能眼鏡、虛擬現實眼鏡)銷售價格補貼最高不超過10%,單
62、件最高可補貼1000元江西省省級補貼資金2024.12.12起手機、平板電腦最終成交價格的15%,每筆補貼不超過1000元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6u硬件巨頭積極布局硬件巨頭積極布局AI處理器,處理器,AI PC和和AI手機持續面世。手機持續面世。高通發布驍龍8 Elite,蘋果發布M4系列處理器,AI處理器性能持續增加,同時各大PC和智能機終端品牌廠持續推出AI PC和AI智能機:PC方面,蘋果發布新款MacBook Pro;智能機方面,如vivo發布X200系列,小米發布15系列,榮耀發布Magic 7系列等。AI PC和AI手機在多個硬件環節均有升級,有望帶動硬件ASP
63、提升。u各大廠商積極打造系統級各大廠商積極打造系統級AI,有望提高使用體驗,帶動一波換機潮。,有望提高使用體驗,帶動一波換機潮。蘋果Apple Intelligence正式上線,可以優化寫作,為通知、郵件和消息生成摘要,Siri交互更自然和功能更豐富,使用消除工具移除圖像中令人分心的物體。華為發布原生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 NEXT展現了鴻蒙系統在跨設備協同、智能互聯等方面的強大能力。vivo、榮耀、小米等均發布最新智能機操作系統,致力于打造系統級AI,智譜也推出自主智能體AutoGLM,可以實現代替人類控制電子設備,不用動手就能完成點外賣、朋友圈點贊、高鐵購票等常見的手機操作。系統
64、級AI進程加速,有望提高消費者使用體驗,進而帶動一波換機潮。資料來源:資料來源:IT之家之家,蘋果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蘋果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3.2 端側端側AI進程加速,進程加速,AIPC和和AI手機有望迎量價齊升手機有望迎量價齊升圖表:高通驍龍圖表:高通驍龍8 Elite圖表:蘋果圖表:蘋果M4芯片芯片圖表:榮耀圖表:榮耀MagicOS 9.0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7uAI PC滲透率已超滲透率已超10%,2025年出貨量有望激增。年出貨量有望激增。據Canalys公眾號數據,2024年Q3,全球AI PC的出貨量為1330萬臺,滲透率達20%。隨著各家硬件龍頭(高通
65、、Intel、AMD等)持續推出AI處理器,有望推動AI PC滲透率快速提升,根據Gartner預測,2025年人工智能個人電腦(AI PC)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1.14億臺,較2024年增長165.5%。u蘋果領跑蘋果領跑AI手機市場,手機市場,AI手機滲透率預計將快速提升。手機滲透率預計將快速提升。據Canalys公眾號數據,2024年Q3,全球AI手機出貨量已初具規模,其中蘋果領先AI手機市場,包攬前五名榜單。Canalys預計2024年AI手機滲透率將達到17%,預計2025年AI手機滲透將進一步加速,更多次旗艦以及中高端機型將配備更強大的端側AI能力,推動全球滲透率將達到32%,出貨量
66、近四億臺,AI手機出貨量有望快速增長。資料來源:資料來源:Canalys公眾號,公眾號,Gartner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3.2 端側端側AI進程加速,進程加速,AIPC和和AI手機有望迎量價齊升手機有望迎量價齊升注:AI PC是指配備NPU或同等AI加速器的臺式機和筆記本圖表:全球圖表:全球AI PC季度出貨量季度出貨量圖表:全球圖表:全球AI PC年度出貨量(單位:百萬臺)年度出貨量(單位:百萬臺)圖表:圖表:2024Q3全球全球AI手機型號榜單手機型號榜單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8uAI大模型加速落地消費電子產品端側,帶動更多產品面世,如AI眼鏡、A
67、I耳機、AI機器人等;uMeta Connect 2024 開發者大會上,Meta 宣布 Ray-Ban 智能眼鏡將迎來一系列提升智能化體驗的軟件更新,新功能包括可讓眼鏡拍攝周圍環境的照片并稍后通過手機通知提醒用戶、實時語言翻譯并通過眼鏡上的揚聲器實時翻譯聽到的內容等;u2024年10月,字節跳動豆包發布首款 AI 智能體耳機 Ola Friend,其為開放式耳機,單耳重量為 6.6 克,接入了豆包大模型,與豆包 App 深度結合,用戶戴上耳機后,無需打開手機即可通過語音喚起豆包進行對話;u谷歌 DeepMind 宣布攜手 Apptronik,針對動態現實環境的復雜作業挑戰,共同研發新一代人形
68、機器人,此次合作將結合谷歌的尖端 AI 技術與 Apptronik 的成熟機器人硬件,進一步提升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讓其能夠勝任現實世界中的復雜任務。資料來源:資料來源:IT之家之家3.3 大模型賦能下,大模型賦能下,AI新品持續面世新品持續面世圖表:圖表:AI+機器人機器人圖表:字節圖表:字節Ola Friend耳機耳機圖表:圖表:Meta Ray Ban眼鏡眼鏡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29u消費電子行業建議關注端側消費電子行業建議關注端側AI和需求復蘇兩條主線:和需求復蘇兩條主線:u1)Apple Intelligence正式上線,多家安卓廠商積極布局系統級AI。A
69、I加速落地智能機和PC端側,有望帶動多個硬件環節迎量價雙升,建議關注整機組裝廠立訊精密、軟硬板龍頭鵬鼎控股、智能硬件ODM龍頭華勤技術、消費電芯龍頭珠海冠宇、PACK龍頭欣旺達和德賽電池、軟板供應商東山精密、散熱功能件供應商領益智造、外觀件供應商藍思科技和長盈精密等,同時手機端攝像頭微創新建議關注藍特光學、水晶光電和奧比中光;u2)AI時代來臨,AI手機硬件有望升級,AIGC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部分上游成本下降,傳音控股作為品牌公司預計盈利能力顯著受益;u3)各省市陸續出臺3C產品補貼政策,預計帶動一波換機潮,建議關注思特威、韋爾股份、華勤技術等。3.4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請務必閱讀報告附
70、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0四、面板:以舊換新刺激四、面板:以舊換新刺激+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升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1u短期: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刺激短期: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刺激2024年年Q4需求需求u需求:國內補貼刺激,整體推動面板出貨實現大幅增長。需求:國內補貼刺激,整體推動面板出貨實現大幅增長。u國內市場,受益于“以舊換新”補貼的持續推進,疊加品牌廠積極發布能效升級的產品來應對補貼政策,中國大陸TV品牌廠采購需求積極,Omdia預測中國大陸TV品牌廠在2024Q4的面板采購量qoq+12%,yoy+35%。u供給:供給:根據Runt
71、o洛圖科技觀研公眾號數據,2024年11-12月整體液晶面板大廠的稼動率在80%-85%之間,高于2023年Q4的約70%的稼動率。u價格:價格:2024年年12月下旬月下旬65寸寸TV面板漲價,有利于醞釀面板漲價,有利于醞釀2025年新一輪正式漲價。年新一輪正式漲價。u根據DSCC發布的LCD TV面板價格指數,2024年11月同比持平,2024年12月同比增長3%。截至2024年11月,該指數已保持在41.8-45.6約16個月。根據WitsView公眾號統計,2024年12月下旬65寸TV面板較2024年12月上旬時期漲價1美元。2025年有望開啟新一輪的正式漲價。圖表:全球圖表:全球L
72、CD TV面板價格指數面板價格指數資料來源:資料來源:DSCC官網官網4 面板:以舊換新刺激面板:以舊換新刺激+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升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2u其他:其他:IT和手機價格持平為主和手機價格持平為主uIT:2024年12月各尺寸MNT/NB/PAD面板價格以環比持平為主。u手機:手機:根據Omdia,2024年12月剛性/柔性AMOLED面板價格預計環比保持穩定。u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關注2025年TV面板大尺寸化趨勢延續,疊加IT面板需求回暖帶來的需求側整體改善。u1)TV:需求端,大尺寸化帶來TV面板面積需求增長,以
73、舊換新政策刺激需求;供給端,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供需情況預計將進一步有利于面板環節的議價權;u2)IT面板需求有望跟隨PC換機周期到來迎來提升,有望疊加TV面板需求迎來面板行業新一輪周期。u建議關注TCL科技、京東方A、彩虹股份、三利譜。圖表:各尺寸圖表:各尺寸Monitor面板價格(美元)面板價格(美元)圖表:各尺寸圖表:各尺寸Notebook面板價格(美元)面板價格(美元)圖表:各尺寸平板電腦面板價格(美元)圖表:各尺寸平板電腦面板價格(美元)資料來源:Omdia、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各尺寸手機面板價格(美元)圖表:各尺寸手機面板價格(美元)資料來源:資料來源:Omdia官網,國海證券研究
74、所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4 面板:以舊換新刺激面板:以舊換新刺激+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升大尺寸趨勢,面板上游議價權提升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20/062020/082020/102020/122021/022021/042021/062021/082021/102021/122022/022022/042022/062022/082022/102022/122023/022023/042023/062023/082023/102023/122024/022024/042024/062024/082024/1021.5 TN21.5 WVA2
75、1.5 IPS21.5 VA23.8 WVA27 WVA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2023/032023/052023/072023/092023/112024/012024/032024/052024/072024/092024/1113.314.015.615.60 5 10 15 20 25 30 35 2020/0520
76、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2023/032023/052023/072023/092023/112024/012024/032024/05 E2024/072024/092024/11710.10 5 10 15 20 25 30 2023/062023/082023/102023/122024/022024/042024/062024/082024/102024/12 E6.7 LCD aSi6.7
77、LCD LTPS6.7 FHD Flexible OLED6.8 Flexible OLED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3五、元件:受益五、元件:受益AI+AI+汽車電動智能化滲透,汽車電動智能化滲透,PCBPCB和被動元件有和被動元件有望量價齊升望量價齊升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45.1 PCB新周期拐點已至,產品結構關注高多層板新周期拐點已至,產品結構關注高多層板/HDI/封裝基板封裝基板483412525554543562574553542588624613652809817695730776820863904-15%27%6%-2%3%2%-4%-2%9
78、%6%-2%6%24%1%-15%5%6%6%5%5%-20%-15%-10%-5%0%5%10%15%20%25%3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全球PCB產值YOY億美元u PCB新周期拐點已至。新周期拐點已至。PCB行業在經歷2023年需求承壓、價格下行后,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成長周期。據Prismark數據,2023年全球PCB市場規模達695億美元,2023-202
79、8年全球PCB產值復合增速有望達5.4%,2028年全球PCB市場規模有望達904億美元。u AI算力發展及汽車算力發展及汽車/消費電子消費電子/家電補貼有望拉動家電補貼有望拉動PCB需求。需求。據Prismark數據,2023年PCB下游應用領域產值情況方面手機、PC、汽車、消費電子、服務器/數據存儲合計份額達70%以上;2023-2028年手機、汽車、服務器/數據存儲領域的復合增速有望分別達6.2%、4.7%、11.6%,AI算力發展及汽車/消費電子/家電補貼或將拉動PCB需求。u 產品結構關注高多層板、產品結構關注高多層板、HDI、封裝基板、封裝基板。產品結構上看,據Prismark數據
80、,18層以上板/HDI/封裝基板2023-2028年復合增速有望分別達10%、7.1%、8.8%,或將成為主要成長方向。資料來源:資料來源:Prismark,Wind,生益電子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生益電子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產品結構產品結構2023(億美元)(億美元)2024E(億美元)(億美元)2024增長率增長率2028E(億美元)(億美元)2023-2028E CAGR單/雙面板77.5778.441.1%89.232.8%4-6層154.34157.532.1%176.312.7%8-16層93.7597.634.1%120.725.2%18層以上層以上17.2620.9121.1%2
81、7.810.0%HDI105.36116.2810.4%148.267.1%封裝基板封裝基板124.98131.685.4%190.658.8%軟板121.91127.794.8%151.174.4%合計合計695.17730.265.0%904.135.4%圖表:印刷電路板行業產品結構及需求變化圖表:印刷電路板行業產品結構及需求變化圖表:圖表:2023年全球年全球PCB規模達規模達695億美元,億美元,2023-2028年年CAGR有望達有望達5%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55.1 海外巨頭持續加大資本開支,海外巨頭持續加大資本開支,AI服務器快速出貨服務器快速出貨0%5%1
82、0%15%20%25%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20 2021 2022 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Non-x86x86總市場規模同比(右軸)-40%-20%0%20%40%60%80%1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16Q12016Q32017Q12017Q32018Q12018Q32019Q12019Q32020Q12020Q32021Q12021Q32022Q12022Q32023Q12023Q32024Q12024Q3META微軟谷
83、歌蘋果亞馬遜合計同比(右軸)u 全球服務器市場規??焖僭鲩L,全球服務器市場規??焖僭鲩L,AIAI服務器出貨量持續提高。服務器出貨量持續提高。根據IDC,2022年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為1232.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1%,預計2027年達到1891.39億美元。根據TrendForce,2023年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為120.5萬臺,預計2026年將達到236.9萬臺,年均復合增速約25%。隨著AI算力需求的不斷釋放,AI服務器出貨量預計將快速提高。u 全球云巨頭廠商持續加碼全球云巨頭廠商持續加碼AIAI,積極布局,資本支出持續提高。,積極布局,資本支出持續提高。全球硬件巨頭公司持續加大資本
84、開支,包括微軟、META、谷歌、蘋果、亞馬遜等,2024Q3資本開支總和達604.28億美元,創自2016Q1以來單季度新高,同比+59%。隨著各家巨頭持續布局AI,AI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釋放。資料來源:資料來源:IDC,TrendForce,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05010015020025020232026E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萬臺)CAGR=25%圖表: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圖表: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圖表:全球圖表: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預測(單位:萬臺)服務器出貨量預測(單位:萬臺)圖表:全球云巨頭廠商資本開支情況(單位:百萬美元)圖表:全球
85、云巨頭廠商資本開支情況(單位:百萬美元)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65.1 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PCB/CCL有望量價齊升有望量價齊升資料來源:資料來源:錦藝新材招股書,錦藝新材招股書,聯茂電子官網聯茂電子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u 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高速覆銅板(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高速覆銅板(CCLCCL)介電損耗要求將同步降低,)介電損耗要求將同步降低,PCBPCB/CCL/CCL層數及價值量有望提升。層數及價值量有望提升。據聯茂電子官網,(1)傳統服務器平臺現以英特爾Eagle Stream、
86、AMD Zen4平臺為主,PCB層數為16-20層、CCL為Very low loss級;下一代Birtch Stream、Zen5平臺有望驅使PCB層數提升至18-22層、CCL等級提升至Ultra low loss級;(2)AI服務器新增GPU板組對連接帶寬提出更高的要求,PCB/CCL的層數有望持續提升,CCL等級或有望從Very low loss 提至 Ultra low loss。項目項目Purley平臺平臺Whitley平臺平臺Eagle Stream典型Dk值4.1-4.33.7-3.93.3-3.6典型Df值0.008-0.0100.005-0.0080.002-0.004對標
87、松下電工產品型號M4以下M4及以上M6及以上圖表:圖表:AI 服務器需求推升服務器需求推升CCL產值產值圖表:數據中心服務器平臺持續升級圖表:數據中心服務器平臺持續升級圖表: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圖表:服務器平臺升級要求傳輸速率提高,Dk與與Df值下降值下降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75.1 受益于汽車電動化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持續滲透,智能化持續滲透,PCB需求或將持續釋放需求或將持續釋放資料來源:資料來源:中汽協會數據公眾號,與非網中汽協會數據公眾號,與非網eefocus公眾號,蓋世汽車研究院公眾號公眾號,蓋世汽車研究院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u
88、 汽車電動化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有望持續滲透,智能化有望持續滲透,PCBPCB需求或將持續釋放。需求或將持續釋放。(1)汽車電動化方面,據中汽協會數據公眾號,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達37.10%,同比+5.54pcts;(2)汽車智能化方面,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公眾號,2024年1-9月L2級智能駕駛配套方面中國自主品牌搭載量415萬輛、同比+52.6%,主要集中在10萬元以上的價格段汽車。據NE時代新能源公眾號,比亞迪海鷗EV具備L2級自動駕駛功能且定價均低于10萬元,智能化的覆蓋范圍已下探到了10萬元以下區間的車型中。據與非網eefocus公眾號,新能源汽車的PCB使用量約為傳統燃油
89、車的4-5倍。我們認為,未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有望持續滲透、向10萬元及以下價格段汽車下沉;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持續滲透,PCB需求或將持續釋放。u PCBPCB板塊建議關注標的:生益科技、滬電股份、深南電路、興森科技、生益電子、景旺電子、勝宏科技、世運電路、華正板塊建議關注標的:生益科技、滬電股份、深南電路、興森科技、生益電子、景旺電子、勝宏科技、世運電路、華正新材等。新材等。120.6136.7352.1688.7949.511502577253126272686300931004.68%5.40%13.40%25.64%31.56%37.10%0%5%10%15%20%25%30%3
90、5%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國汽車銷量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萬輛2024年年1-9月月 2023年年1-9月月 同比增幅同比增幅 L2滲透率滲透率40萬以上551351輛389643輛41.5%51.80%30-40萬863800輛867054輛-0.4%56.30%20-30萬2183851輛1880420輛16.1%79.20%10-20萬3477784輛2574100輛35.1%45.70%10萬以下5932輛7768輛-23.6%0.30%應用場景應用場景對應設備對應設備PCB需求
91、及特點需求及特點動力控制系統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逆變器需要厚銅PCB,支持高電流容量與可靠性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監控與管理設備使用多層板和高穩定性PCB,處理大量數據安全控制系統車輛控制單元、傳感器高集成度與穩定性PCB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技術液晶儀表、中控大屏、HUD高性能、多層PCB,支持復雜功能與數據處理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換電站控制系統、電池管理設備用于控制與管理電池更換過程的多層PCB圖表:圖表:2019-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滲透率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滲透率圖表:圖表:2024年年1月月-9月月L2級智能駕駛配套情況(分價格段)級智能駕駛配套情況(
92、分價格段)圖表:新能源車用圖表:新能源車用PCB應用場景應用場景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8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國巨官網,國巨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5.2 被動元件:周期向上,被動元件:周期向上,AI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u 2024年被動元件行業景氣度回升,預計年被動元件行業景氣度回升,預計2025年有望維持向上景氣度。年有望維持向上景氣度。u 臺股被動元件公司合計月度營收臺股被動元件公司合計月度營收2024年年3-11月連續實現同比增長,國巨連續月連續實現同比增長,國巨連續9個月營收過百億元新臺幣。個月營收過百億
93、元新臺幣。u 2024年1-11月,除了2月,臺股被動元件公司合計月度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11月月度收入同比增長6.9%;國巨11月月度收入100.2億新臺幣,同比增長7.2%,連續第9個月營收破百億。u 周期見底信號有望顯現,預計2025年被動元件行業將維持向上景氣度。u 被動元件行業集中度較高,被動元件行業集中度較高,MLCC和鉭電容等細分領域國產化空間廣闊。和鉭電容等細分領域國產化空間廣闊。u 在MLCC和鉭電容等細分領域,中國大陸廠商份額仍然不足15%。隨著國產化進程加速以及中國大陸廠商的產能布局,國產化率有望加速提升。圖表:臺股被動元件月度收入及同比增速圖表:臺股被動元件月度收
94、入及同比增速-40%-20%0%20%40%60%80%100%0501001502002503002020-112021-032021-072021-112022-032022-072022-112023-032023-072023-112024-032024-072024-11營收合計(億新臺幣)YoY圖表:國巨(圖表:國巨(2327.TW)月度收入及同比增速)月度收入及同比增速-50%0%50%100%150%200%0204060801001202020/112021/032021/072021/112022/032022/072022/112023/032023/072023/112
95、024/032024/072024/11合并營收(億新臺幣)YoY圖表:鉭電容市場份額情況圖表:鉭電容市場份額情況圖表:圖表:MLCC市場份額情況市場份額情況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39圖表:國巨被動元件應用場景圖表:國巨被動元件應用場景uAI服務器對高階服務器對高階MLCC和鉭電容等產品需求增長明確,和鉭電容等產品需求增長明確,AI手機和手機和AI PC對電池容量和功率密度的更高要求帶動被動元件升級。對電池容量和功率密度的更高要求帶動被動元件升級。uAI服務器:服務器:由于AI服務器處于高速運算的高溫環境,對更耐高溫的高階MLCC、鉭電容需求更明確。據芯片大師公眾號,國巨預測
96、2025Q1起將有超過20萬顆MLCC的GB200伺服器將放量。uAI手機和手機和AI PC:隨著電池容量、功率密度增加,有望帶動相關被動元件量價提升。u順絡電子推出適合高通8750平臺為提升其AI性能的高要求物料MWTC1412065SR24MTB02,并獲得高通測試認證,為國內首發。u汽車:智能化趨勢帶動汽車:智能化趨勢帶動MLCC需求,有望帶動汽車下游被動元件高增速。需求,有望帶動汽車下游被動元件高增速。u新能源和智能化趨勢提升MLCC用量:據賽迪顧問公眾號,一輛燃油車的MLCC使用量約3000顆,混動車、純電動車MLCC使用量分別達到12000顆、18000顆;搭載等級2+自動駕駛功能
97、的電動汽車,MLCC使用數量10000顆。u投資建議:投資建議:AI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u中國大陸被動元件廠商有望在AI浪潮、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國產化趨勢下充分受益。u建議關注三環集團、順絡電子、法拉電子、風華高科等。圖表:順絡電子圖表:順絡電子MWTC系列產品設計系列產品設計資料來源:順絡電子公眾號,國巨官資料來源:順絡電子公眾號,國巨官網網5.2 被動元件:周期向上,被動元件:周期向上,AI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帶動結構升級,汽車需求持續向好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0六、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六、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請務必閱讀
98、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1uAI端側浪潮來襲,我們認為其是電子行業未來幾年成長的主驅動,有核心競爭力的半導體公司有望在未來AI大浪潮中享受產業升級的紅利;手機硬件有望升級,AIGC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部分上游成本下降,品牌公司預計將迎來盈利能力和估值的雙擊;半導體設備材料國產替代持續推進。維持電子行業“推薦”評級。重點公司代碼重點公司代碼股票名稱股票名稱2024/12/26EPSPE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股價股價20232024E2025E20232024E2025E002475.SZ立訊精密42.321.541.852.35272318買入688036.SH傳音控股96.554.90
99、4.645.71202117買入002371.SZ北方華創405.287.3610.9514.69553728買入002938.SZ鵬鼎控股38.701.421.551.94272520未評級688772.SH珠海冠宇16.390.310.470.83533520未評級688008.SH瀾起科技79.990.401.211.802026644未評級603296.SH華勤技術75.913.742.963.51202622未評級688012.SH中微公司195.912.882.904.07686848未評級688213.SH思特威83.810.041.001.8623618345未評級603501
100、.SH韋爾股份106.010.472.463.5624330買入600183.SH生益科技25.820.490.770.98523326未評級000100.SZTCL科技5.170.120.160.34443315未評級300408.SZ三環集團39.950.821.141.44483528未評級002463.SZ滬電股份41.120.791.331.75523123未評級002138.SZ順絡電子32.700.791.091.36413024未評級688127.SH藍特光學27.500.450.670.92614130未評級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未評級公司盈利預測來自(未評級公司盈利
101、預測來自Wind一致預期),國海證券研究所一致預期),國海證券研究所6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2七、風險提示七、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3u 1)宏觀政治經濟環境波動:全球地緣政治形勢依然復雜多變,若宏觀政治、看經濟環境發生較大變動,將影響相關公司的業績。u 2)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若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可能會影響相關公司的營收和利潤不及預期。u 3)原材料價格波動:若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可能會影響相關公司營業成本,進而影響自身業績。u 4)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AI技術仍在早期發展階段,若發展不及預期,會對相關公司
102、產生不利影響。u 5)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部分重點關注公司業績或不達預期。u 6)匯率波動風險:若匯率波動則會影響相關公司的收入折算及成本支付等情況,或將對相關公司產生不利影響。7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4研究小組介紹研究小組介紹姚丹丹,鄭奇,高力洋,傅麒丞,本報告中的分析師均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的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的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分析師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取到任何形式的補償。分析分析師承師承諾諾行業投資評級行
103、業投資評級國海證券投資評級標準國海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推薦:行業基本面向好,行業指數領先滬深300指數;中性:行業基本面穩定,行業指數跟隨滬深300指數;回避:行業基本面向淡,行業指數落后滬深300指數。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買入:相對滬深300 指數漲幅20%以上;增持:相對滬深300 指數漲幅介于10%20%之間;中性:相對滬深300 指數漲幅介于-10%10%之間;賣出:相對滬深300 指數跌幅10%以上。電子小組介紹電子小組介紹姚丹丹,電子首席分析師,復旦大學金融碩士,8年證券從業經驗,6年電子行業研究經驗,曾是“新財富”、“水晶球”、“金麒麟”團隊重要核心成員,關注產業趨勢,研究發掘價
104、值。作為核心成員,曾獲得2022年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半導體第四名/消費電子第六名),2021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四名,2021年“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第三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第三名等。鄭奇,電子行業分析師,北京理工大學工學碩士,7年實業經驗,3年證券研究經驗。高力洋,電子行業分析師,福特漢姆大學碩士,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學士,3年證券研究經驗。李明明,電子行業研究助理,紐約大學碩士,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學士,2年證券研究經驗。李惠,電子行業研究助理,復旦大學碩士,2年電子行業研究經驗。傅麒丞,電子行業分析師,謝菲爾德大學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管理碩士,2022、202
105、3年所在團隊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入圍,2年證券研究經驗。李曉康,電子行業研究助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1年證券研究經驗。請務必閱讀報告附注中的風險提示和免責聲明45免責聲明和風險提示免責聲明和風險提示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本報告的風險等級定級為R3,僅供符合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的客戶(簡稱“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蛻艏?或投資者應當認識到有關本報告的短信提示、電話推薦等只是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報告為準,本公司接受客戶的后續問詢。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及合法獲得
106、的相關內部外部報告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保證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變更,也不保證相關的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和征價。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員工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本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
107、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服務。本公司在知曉范圍內依法合規地履行披露義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本公司或其他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
108、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本報告版權歸國海證券所有。未經本公司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或協議約定,除法律規定的情況外,任何人不得對本報告的任何內容進行發布、復制、編輯、改編、轉載、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報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否則均構成對本公司版權的侵害,本公司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鄭重聲明鄭重聲明心懷家國,洞悉四海國海研究深圳國海研究深圳深圳市福田區竹子林四路光大銀行大廈28F郵編:518041電話:0755-83706353國海研究上海國海研究上海上海市黃浦區綠地外灘中心C1棟國海證券大廈郵編:200023電話:021-61981300國海研究北京國海研究北京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大街168號騰達大廈25F郵編:100044電話:010-88576597國海證券研究所電子研究團隊國海證券研究所電子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