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豐-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創新發展的研究與思考.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李海豐-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創新發展的研究與思考.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P1李海豐中國民航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院長中國民航大學四型機場研究院 副院長2024年6月26日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創新發展的研究與思考P2 四型機場研究院組建成立 四型機場研究院研究基礎 四型機場研究院平臺建設內容P3學??茖W研究戰略民機安全性與適航未來機場及智能裝備空域融合安全運行通用航空運輸系統民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主題國際國際發展趨勢發展趨勢國家國家戰略需戰略需求求民航強國民航強國必爭必爭基礎基礎積累厚重積累厚重守安全底線守安全底線提安全基線提安全基線明智慧主線明智慧主線破負碳高線破負碳高線追質效極限追質效極限P4組建成立四型機場研究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工程自動控制機械多學科
2、創新團隊航空安全機場運行支持技術團隊航空地面特種設備團隊機場特種機器人團隊機場智慧運行理論與技術團隊民航熱災害防控與應急團隊民航環境與綠色發展團隊數字化機場工程團隊楊國慶為學術咨詢委員會主任高利佳為院長四型機場研究院P5四型機場研究院發展定位平安 綠色 智慧 人文 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專屬裝備研發標準制定成果轉化面向民航機場發展戰略需求和民航機場科技發展前沿支撐航空領域國際“ABC”格局形成的科技創新 集中力量,優勢互補,解決新時期中國民航機場在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發展進程中的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專屬裝備研發、標準制定和成果轉化等問題P6四型機場研究院研究方向基礎設施智能建造 智
3、能運維規劃智庫智慧機場頂層規劃設計理論智慧機場邏輯架構與物理架構智慧機場智能評價體系驅動反映實現支撐方向信創標準支撐方向標準研究信創適配協同運行 智慧應急 綠色運行 機場運行地面支持面向航空器面向旅客面向貨物支撐方向 基礎理論研究 關鍵技術攻關 專屬裝備研發 標準制定 成果轉化有組織科研:平臺-團隊-項目三同步P7 四型機場研究院組建成立 四型機場研究院研究基礎 四型機場研究院平臺建設內容P8規劃智庫(2-1)中國民航智慧機場頂層設計的重要力量智慧機場發展研究與實踐報告(國際篇)IB-CA-2019-03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四型機場建設導則中國民航智慧機場評價指
4、標智慧機場數據規范與交互技術指南P9民航行業信息化發展 中國民航“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 中國民航“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 民航奧運信息化建設規劃 中國民航信息化發展戰略 民航科技創新“1516”工程實施方案(信息化工程部分)民航強國發展戰略(信息技術部分)機場企業數字化轉型變革 青島新機場 四川省機場集團 成都新機場 江西省機場集團 湖南省機場集團 重慶機場集團 新疆機場中國民航行業和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的核心智庫規劃智庫(2-2)P10機場運行(4-1)首次提出并系統闡述第四代機場噪聲管理技術的理念、系統架構與實施方案 創新性構建了泛網格化機場噪聲感知模型 突破噪聲感知、噪聲數據智能分析
5、與可視化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成功研制我國首套機場噪聲數據智能分析系統匯聚節點匯聚節點C1機場噪聲機場噪聲高性能高性能GPU云云平臺平臺匯聚節點匯聚節點C2匯聚節點匯聚節點C4R1R2F1R3F2R4F3.匯聚節點匯聚節點C3.3G3G3G3GR6R7R8R12R13R18R19R20F28F29F30F31F51F52F53F54F55F77F78F79F80 研究成果在首都機場噪聲管理實踐中得到應用 制定了大型機場噪聲監測系統建設指南(MD-CA-2013-03)并頒布實施 研究成果是北京新機場綠色機場建設示范工程、南京青奧會示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獲民航科技進步一等獎P11機場運行(4-2)
6、目標撤輪檔時間預測ACDM系統關鍵節點數據獲取機場運行態勢感知航班地面保障車輛協同調度魯棒的停機位分配算法關鍵資源協同配置P12機場運行(4-3)飛行區目標檢測大規模預訓練模型SAM大模型行李破損檢測分割Aircraft hatches and boarding bridges are docking on the runway.融合CLIP大模型的機場視頻自動描述生成探索民航垂域大模型多場景應用P13機場運行(4-4)依托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發布未來機場場面自治運行發展報告 率先提出了未來機場場面操作系統的概念模型。通過實時分布式計算智能系統,管理和控制機-車-場道-設施等資源實體,在不確定
7、運行環境中實現實時保障資源配置和動態保障任務協同,確保系統范圍安全的同時實現全局運行優化P14 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先后研發了飛機除冰信息與作業系統、機場跑道摩擦系數車、跑道摩擦系數車自動標定裝置等,技術水平同期國際先進 制定行業標準“機場跑道摩擦系數測試車使用技術規范”(MH/T 6032-2003)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及以上獎項7項 獲中國民航生產許可證,技術估值4900萬元,成功應用于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天津機場等十余家機場,被國家計委列入“高科技產業化推進項目”孵化出年銷售額2000萬的高科技企業機場智能裝備系統及其關鍵技術研制填補國內空白地面支持(2-1)P15地面支持(2-2)突破國
8、外產品壟斷,研制自助行李托運系統,關鍵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成果獲得民航科技進步二等獎BagDrop壟斷:120萬元/套打破壟斷后國內外各品牌單價:50萬元/套為國家節省設備費:1億元/年技術成果已轉為產品,國內十多家大中型機場批量應用,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節省排隊時間 人均 571秒55秒 節省服務費用 人均 7.43元1.79元 應用100多臺套 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 研發成果“全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助力北京大興的國際化“智慧機場”建設 與中航信合作研發基于Travelsky的CUSS-BagDrop平臺規范 與廣州機場集團合作完成“自助行李托運系統示范應用”的企業標準研制并成功
9、應用國際先進的自助行李托運系統P16基礎設施16 基于AI算法的數據分析識別 智能分析 多源數據融合 精準評估 機器人全自主病害采集數據 精準采集 基于數據的養護決策 科學決策聯合研制了全球首套機場道面安全檢測智能機器人系統在全球70+機場獲得工程應用(首都、大興、拉薩、澳門等)專項檢測,精準養護預防性體檢,道面數字孿生西南地區某機場機坪及聯絡道檢測 檢測區域共計562塊混凝土板 機器人檢出各板塊下具體的板塊斷裂位置、程度、隱性風險板塊、結構內部脫空情況 檢測出全板斷裂111塊,潛在斷板36塊 聯絡道蓋被,換板42張,注漿20噸,總體費用節省73%P17信創安全獲2022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
10、航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構建了面向機場重要信息系統自主可控替代升級的系列技術指南 機場重要信息系統自主可控替代方案設計指南 機場重要信息系統自主可控適配遷移技術指南 機場重要信息系統自主可控測試認證技術指南頂層設計+先導示范 研制全棧自主可控的“機場旅客安檢信息管理系統”,在廈門機場示范應用P18標準制定中國民航附加服務中的聯運電子雜費單數據交換標準中國民航航空公司附加服務中電子雜費單標準中國民航機場共用旅客處理系統技術規范第1部分系統結構中國民航客運簡化聯運開賬數據規范中國民航航空公司旅客資料數據交換規范中國民航航空公司附加服務中電子行李標準中國民用機場共用旅客處理系統技術規范第2部分數據接口中
11、國民航航空公司旅客預訂數據交換規范中國貨運簡化聯運開帳數據規范信息安全態勢評估規范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規范信息系統可靠性安全監控管理規范、數據規范、接口規范涉及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信息安全測評與監管、信息安全態勢評估及等保規范、票證規范、數據規范、接口規范等諸多業務制定各類型行業標準近50項P19攜手ICAO、IATA,研究復雜結構航空安全信息的組織、存儲、共享和檢索,研發全球范圍內改善航空安全性能的信息產品AOC 系統可提供全球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及運行規范的實時安全訪問,超過 109 個國家民航局注冊使用IMX 系統為改善航空運輸質量管理、增強航空安全性能提供了快捷高效的 IT平臺,用戶包括全球
12、40余家單位CAUCICAOIATA和ICAO合作的巨大成功促成了ICAO在其2013年第38屆全球大會期間與中國民航大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信息技術賦能全球范圍內民航運行安全和質量的重要踐行者國際合作項目P20 攜手IATA實現愿景:讓ONE Record成為航空貨運行業唯一有效的IATA數據交換標準 發布三份指南,指導試點單位數字化轉型 ONE Record 服務器部署指南 ONE Record 開發者指南 基于場景的ONE Record實施指南國際合作項目P21 四型機場研究院組建成立 四型機場研究院研究基礎 四型機場研究院平臺建設內容P22獲批民航局重點實驗室2022年,成功獲批民航智
13、慧機場理論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智慧機場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原始創新基地研究方向1:智慧機場基礎理論研究方向2:機場智能感知關鍵技術研究方向3:機場智能計算關鍵技術研究方向4:機場智能系統關鍵技術P23獲批天津市重點實驗室2023年,成功獲批天津市民航信創重點實驗室民航信創標準體系民航信創認證體系民航信創技術體系場景驅動的自主可控計算架構可信人工智能與民航自主運行民航信創標準體系與安全認證空地協同信息物理系統安全性構建民航“可信算法-先進架構-可靠系統-安全認證”自主可控技術體系三大信創體系四個研究方向P24打造行業信創適配測試研究中心 搭建適配中臺,聚焦行業核心業務系統的安全自主可控,致力于解決行業信創標準、信創政策、信創解決方案、信創產品研發、關鍵業務系統信創適配調優、測試認證等P25道阻且長,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