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2020年5G賦能無人機產業無人機市場消費空間擴大通信行業分析研究報告(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2020年5G賦能無人機產業無人機市場消費空間擴大通信行業分析研究報告(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35 目目 錄錄 1、 5G 賦能無人機產業,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世界居首 . 5 1.1、 無人機具有百年發展史,按用途可分為軍用、民用、工業三種 . 5 1.2、 5G 時代無人機產業應用場景及規模較 4G 時代全面拓寬 . 6 1.2.1、 5G 主要技術指標較 4G 同期提升較大,豐富終端應用場景 . 6 1.2.2、 5G 時代無人機市場規模持續走高,政策加碼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 7 1.3、 我國無人機市場以消費級無人機為主,軍用無人機有較大發展潛力 . 8 2、 軍用無人機核心競爭力在衛星系統,具備持續發展
2、潛力 . 9 2.1、 軍用無人機是行業發展基礎,核心競爭力在于衛星系統構建 . 9 2.1.1、 軍用無人機構成無人機市場需求主體,增長確定性較高 . 9 2.1.2、 軍用無人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衛星信息系統的構建 . 10 2.2、 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潛力較大,整體較成熟市場仍有進步空間 . 11 2.2.1、 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研發投入增長研發進展較快 . 11 2.2.2、 美國軍用無人機體系較成熟,以中大型情報偵察類無人機為主 . 12 2.2.3、 中國軍用無人機市場需求端體量較大,供給端及技術實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 15 3、 5G+“工業 4.0”,工業無人機市場
3、體量增長再加速 . 18 3.1、 工業無人機傳統應用以農業植保為主,應用場景持續拓展 . 18 3.2、 5G 時代工業無人機是工業互聯網重要組成部分 . 20 3.2.1、 乘“工業 4.0”東風,助力工業互聯網布局 . 20 3.2.2、 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以政府為主導,5G 技術助力市場開發 . 21 4、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呈現頭部集中趨勢,5G 拉動市場空間 . 24 4.1、 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利潤率相對較高 . 24 4.1.1、 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全球居首,大疆公司全球市占率超 80% . 24 4.1.2、 消費級無人機售價較低利潤較高,主要零部件自
4、主可控程度高 . 27 4.2、 我國 5G 用戶數逐步攀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較日韓潛力更大 . 28 4.3、 5G 技術應用拉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空間,確定性增強 . 30 5、 受益標的 . 31 5.1、 華測導航(300627.SZ) . 31 5.2、 海格通信(002465.SZ) . 32 5.3、 安達維爾(300719.SZ) . 32 6、 風險提示 . 3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 無人機應用場景可分為軍用、工業及消費三類 . 6 圖 2: 5G 和 4G 的網絡能力對比 . 6 圖 3: 5G 網更好助力無人機實現遠程控制 . 6 圖 4: 5G 背景下無人機應用新
5、場景有所拓展 . 7 圖 5: 2015-2019 年中國無人機市場快速增長 . 8 圖 6: 2020-2025 年中國無人機市場預計將持續走高 . 8 圖 7: 2012 年-2017 年全球無人機交易市場份額占比美國占 65% . 9 圖 8: 2019 年美國無人機市場軍用占主體. 9 圖 9: 2020 年美國無人機研發投入預計將全球居首 . 9 pOsNoOoQrQtPnMtRtOpQrM9P8Q8OsQrRmOrRiNoPrQlOtRoO8OoOyQvPmPsMNZoOoR 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35 圖 10: 軍用無人機市場預計
6、仍將保持無人機市場主體地位(單位:十億美元) . 10 圖 11: 地面站點、通訊衛星以及 GPS 衛星共同保障軍用無人機通訊 . 10 圖 12: 中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單位:美元) . 12 圖 13: 美國預計將維持其軍用無人機投入領先地位 . 12 圖 14: 美國國防部于 2013 便已制定完善的軍用無人機發展規劃 . 13 圖 15: 2019 年美國重型軍用無人機占比 51% . 14 圖 16: 2019 年美國 ISR 無人機占比 61% . 14 圖 17: 美國各軍種現役軍用無人機功能應用差別明顯 . 14 圖 18: 軍用無人機我國市場需求量較大且較確定 .
7、15 圖 19: 我國軍用無人機綜合排名前五介紹. 15 圖 20: 北美無人機研制單位市占 50%以上 . 17 圖 21: 2020H1 航天彩虹主營業務為無人機及相關產品 . 18 圖 22: 航天彩虹軍用無人機毛利率較高 . 18 圖 23: 2019 年工業無人機傳統應用以農業植保為主 . 19 圖 24: 信息物理系統預計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 4.0) . 21 圖 25: 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穩健增加. 21 圖 26: 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以政府拉動為主. 22 圖 27: 國外工業無人機市場政府拉動較少. 22 圖 28: 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空間預計將有較大增長 .
8、22 圖 29: 工業無人機專利申請數量增幅較大. 23 圖 30: 工業無人機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 B64 . 23 圖 31: 民用無人機市場規??焖贁U大 . 25 圖 32: 中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遠超北美地區 . 25 圖 33: 民用無人機應用中航空以及娛樂領域占比最大 . 25 圖 34: 2019 年大疆為美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龍頭 . 26 圖 35: 2018 年上半年大疆銷售額占市場 91.47% . 26 圖 36: 大疆無人機低端、中端以及高端產品代表產品(從左至右依次為低、中、高) . 26 圖 37: 2013-2017 年大疆公司凈利率和營業收入快速增長 . 28
9、圖 38: 我國 5G 用戶滲透率快速提升. 29 圖 39: 5G 相對 4G 性能全方位提升帶動無人機產業發展 . 30 圖 40: 5G 無人機航拍白洋淀 . 31 圖 41: 民用無人機銷售及服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 31 圖 42: 公司營收規模不斷擴大(單位:億元) . 31 圖 43: 毛利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 31 圖 44: 產品結構變化致公司營收有所波動(單位:億元) . 32 圖 45: 公司凈利率自 2018 年開始企穩回升. 32 圖 46: 公司營收規模穩健增長(單位:億元) . 33 圖 47: 公司 2020 年利潤率受疫情沖擊有所降低 . 33 表 1: 世
10、界無人機發展歷程 . 5 表 2: 5G 通信技術可更好滿足無人機通信的行業需求 . 7 表 3: 國家相關政策支持無人機發展 . 8 表 4: 各類型軍事無人機對比 . 11 表 5: 中美兩國主要無人機以衛星通信鏈路為主 . 11 表 6: 美國現役軍用無人機重型數量多(單位:架) . 13 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4/35 表 7: 美國軍用衛星通信系統發展較完善 . 15 表 8: 我國軍用無人機研制企業一覽 . 16 表 9: 彩虹系列無人機一覽 . 17 表 10: 北斗衛星系統建立促進無人機行業發展 . 18 表 11: 工業無人機相關政
11、策 . 19 表 12: 各品牌型號工業無人機具體應用 . 20 表 13: 工業無人機主要品牌 . 23 表 14: 疫情期間工業級無人機應用場景豐富. 24 表 15: 大疆消費級無人機低、中、高代表產品參數 . 26 表 16: 大疆消費級無人機以及行業級無人機價格相差較大 . 27 表 17: 大疆消費級無人機大部分系統實現完全自主研發 . 27 表 18: 中日韓近年來消費級無人機主題事件一覽 . 28 表 19: 受益標的一覽 . 33 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5/35 1、 5G 賦能無人機產業,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世界居首賦能無人機
12、產業,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世界居首 1.1、 無人機具有百年發展史,按用途可分為軍用、民用、工業三種無人機具有百年發展史,按用途可分為軍用、民用、工業三種 世界無人機發展逾百年,目前行業處于蓬勃發展期。世界無人機發展逾百年,目前行業處于蓬勃發展期。無人機(UAV)誕生于 20 世紀 20 年代,初期主要應用以軍事為主,因其使用成本低、環境適應性強和機動性 出眾等優勢,廣泛用于偵察預警、電子對抗、軍事打擊、戰斗評估等領域。20 世紀 80 年代至 21 世紀初期,無人機在民用領域的應用被廣泛探索。在該段時間內,中國 首款民用無人機 D4 誕生(1982 年)并于 1995 年小批量投產;日本
13、 1991 年推出雅 馬哈無人機進入植保市場,隨后日本 35%的稻田病蟲害防治工作均由無人機負責; 澳大利亞于 1999 年研發出最早的氣象無人機 Aerosonde 并廣泛運用于氣象偵測。21 世紀初,民用無人機開始大步向消費領域探索發展并延伸至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 院數據,目前我國大疆公司占世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比重超過 80%,助力我國在消 費無人機領域保持相對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表表1:世界無人機發展歷程世界無人機發展歷程 時間時間 國家國家 應用場景應用場景 主要事件主要事件 1914 年 英國 軍用 英軍卡德爾和皮切爾將軍提出無人機暢想 1917 年 美國 軍用 自動陀螺穩定儀發明,
14、首架無人機誕生。掛載一枚 300 磅重的炸彈可飛行 50 英里 1935 年 英國 軍用 英國蜂王號(DH.82BQueenBee)無人機在海軍和陸軍服役,正式開啟無人機時代 20世紀50年代 中國 軍用 1960 年代前蘇聯撤銷援助,我國開始自主研發無人機(基于拉-17) 1955 年 美國 軍用 首臺噴氣推動無人機火蜂原型機 XQ-2 首次試飛, 用于情報收集以及無線電交流監控 1966 年 中國 軍用 大型噴氣式無線電遙控高亞音速飛機長空一號首飛成功 1982 年 中國 民用 首中國民用無人機 D4 誕生并于 1995 年投入小批量生產 1986 年 美國 軍用 先鋒 RQ-2A 無人機系統首飛并于 1980 年代末期首次投入使用,至今仍服役 1991 年 日本 民用 1991 年雅馬哈無人機進入植保市場,擔負日本 35%的稻田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