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16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報告(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普華永道:2016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報告(8頁).pdf(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會成為創新的領導者嗎?2016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報告概述2Strategy& 自2015年中旬以來,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再加上全球整體經濟的不確定 性、 政府反腐的力度以及人民幣走弱多種因素的影響,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的發展。 大多數觀察員預計中國將繼續經濟轉型, 從投資密集型和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模式轉變成以內需為驅動的更加可持續的經濟模式。 無論政府的經濟和政治政策如何演變, 城市與農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可能繼續增長。 并且, 中國的中產階級群體已成為世界最大客戶群體, 而這個群體還將繼續擴大。與中國整體經濟一致, 中國汽車產業的增長一直顯著, 而且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但其增
2、長預計將有所減緩。 到2016年5月, 輕型車輛銷量與經濟總體發展的步伐一致, 同比增長6.9, 達到1020萬臺, 這主要歸功于將持續到2016年的稅費減免措施。 即使自主品牌的汽車份額逐漸擴大, 中國依舊是全球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增長的關鍵市場。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車技術的興起使中國市場更加重要。 在這里, 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似乎已經擁有超過外國競爭對手的明顯優勢。 實際 上, 由于習慣互聯網的消費者、 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先進技術這三個因素形成的良性循環, 中國可能率先在世界競爭中生產出智能網聯汽車。 當然,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創新步伐: 它的企業需要比日本、 美國和歐洲這些
3、同行們行動更快, 從而才能占有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未來。作者: Marco Fischer, Kaushik Gnanaserakan, Julia Kusber3Strategy&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消費者逐漸年輕化, 習慣數字化并且日益富裕。 據高盛公司估計, 在1980至1990年間出生的人占2015年中國總人口的大約30。 這個年輕的群體更加現代化, 并且更加富裕。 他們一直快速地接受著新技 術。 根據零售總額調查, 幾乎2/3的中國客戶每月在網上購物一 次, 相比之下, 這個比例在美國僅為22%。 越來越多的網上購物是在移動設備上進行的。 在2015年的光棍節, 移動設備的交易量占天
4、貓 (國內最大的網絡零售商) 總交易量的72%。 其實, 這一點也不奇怪, 因為已經有5億的中國人擁有智能手機。這些習慣數字化產品的消費者正在把注意力轉移到本國的汽車市場上。 目前,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年輕的豪華車買家, 而且這些偏好高科技產品的客戶對網聯汽車的需求率遠遠高于其他地方。 這就是為什么, 根據去年的研 究, 智能網聯汽車市場預計在2022年將達到140億歐元。 事實上, 一些調查顯示, 在做出購買決策時, 中國消費者更關注汽車的車載技術, 而不是它的價格和性能, 并且愿意為了追求網絡連接性而改變品牌偏好。同樣, 中國消費者愿意付更多的錢。 超過75的中國客戶愿意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
5、功能花更多的錢, 超過60的客戶也愿意為使用狀態記錄、 診斷程序和事故數據記錄等車輛管理功能付更多的錢。 如果汽車提供更多價格合理的互聯網功能, 85以上的非豪華品牌客戶會改變品牌偏好。 根據GfK Insights的博客, 這些消費者將防碰撞、 危險警告和緊急呼叫這些與安全相關的性能排在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第一位, 其次是信息娛樂、 導航、 自動緊急呼叫、 eCall、 bCall、 車輛狀態記錄和車輛維護這些功能。 中國的數字化進程4Strategy& 中國購車者們已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全面聯網汽車。 而且他們得到了中國政府相當大的支持。 2015年, 中國國務院公布了其最新的10年計劃,
6、被稱為 2025中國制造 , 目標是將本國轉變成各種領域的創新中心, 這其中也包括汽車領域。 政府計劃支持國內企業研發聯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 希望他們成為國內外的行業領袖。 在其中一項聲明中, 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公布了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的目標: 減少超過30的交通事故, 設置120公里/小時的安全自動駕駛速度, 節約10的能耗, 降低超過20的排放量?!爸袊诜浅7e極地支持我們汽車產業的研發” , 清華大學智能與網聯汽車研究中心的李克強教授說, “我們有多家科研院所是由政府和行業協會完全或部分支持的。 我們已經幫助政府完成了幾個重大的智能網聯汽車研發項目。 ”這種努力的結果是,
7、到2030年, 中國公司有望控制80車載娛樂模塊的國內市場和100的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 當然, 中國政府為了保護其國內市場不受外國企業的競爭, 設置了貿易和監管的壁壘; 比如, 谷歌地圖在中國不能用。 因此, 像谷歌、 蘋果和亞馬遜這些西方競爭者在初進市場的時候, 將受到阻礙。政府監管80%車載娛樂模塊的國內市場100%的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到2030年, 中國公司有望控制5Strategy& 部分歸功于中國政府的支持, 現在進入市場的中國整車廠商、 傳統供應商和技術公司已經作好準備迎接智能網聯汽車、 相關系統以及捆綁服務的真正增長, 甚至已經準備好成為市場霸主。 有些企業通過與國外整車制造商
8、合作經營, 而有些則完全在本國完成所有生產經營活動。中國兩大高科技公司百度和阿里巴巴, 正在努力推動發展自己的智能網聯汽車平臺。 比如, 百度為寶馬、 奔馳、 福特、 現代、 以及中國本土品牌比亞迪提供了CarLife聯網平臺。 類似于蘋果的CarPlay或安卓的汽車技術讓汽車內部信息娛樂系統可以與智能手機連接。 奧迪、 通用和大眾這三家銷售額占國內市場總額超過1/3的公司也已同意使用該軟件。 百度還致力于研發汽車的遠程信息處理服務, 稱為MyCar, 它將監測汽車和交通數據, 這將有助于該公司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中國汽車制造商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攜手, 在2016年6月發布了一款互聯網汽車RX5
9、。 這款車的特點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付款服務, 它讓司機可以用支付寶支付車位費、 加油費以及買咖啡。 此外, 它還提供了三個LED屏幕和足夠大的空間, 這個空間可以用來容納最多可達四個可拆卸的、 用來錄制視頻和拍攝照片的360度攝像頭, 以及容納智能后視鏡、 語音控制和板載的 “智能” 映射系統。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中, 阿里巴巴的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堅說, “我們正在創造的不是 汽車上的互聯網 , 而是 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 。 這是汽車行業的重要里程碑。 智能操作系統將成為汽車的第二發動機, 而數據則是新燃料。 展望未來, 汽車將成為互聯網服務及智能硬件創新的重要平臺。 我們將擁抱一個一切都
10、緊密相連的世界。 ”跨領域的合作伙伴關系顯示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 中國國內兩家汽車制造商東風和長安分別與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簽署了關于2014年在汽車聯網性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合作協議。 奧迪宣布計劃與騰訊合作。 騰訊旗下應用廣泛的通訊服務系統微信,將為其提供車輛定位分享服務。 制造標致和雪鐵龍的法國PSA與阿里巴巴合作, 將在他們的部分車輛上安裝wifi熱點并提供一個可以遠程檢查車輛的位置和燃料量的應用程序。中國的競爭格局全國兩大高科技公司百度和阿里巴巴,正在努 力 推 動 發 展自 己 的 聯 網 汽車平臺。6Strategy& 中國移動和德國電信已經簽署了一項協議,
11、要創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平臺, 將中國企業的高速移動網絡與該德國企業的遠程信息處理和智能網聯汽車平臺連接起來。 智能網聯汽車服務技術的全球領先者美國的Airbiquity公司和中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領先者百度宣布合作, 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智能網聯汽車提供互聯網服務。雖然中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作出很多努力, 但是離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中國的優勢在于擁有非常理想的環境, 其中包括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對該領域將有很大興趣的待發掘客戶群。然而, 自動駕駛發展面臨的困難與駕駛環境的復雜程度有關。 目前在歐洲和美國地區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所做的努力在中國并不適用。 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
12、中國的交通情況、 道路條件和駕駛行為等方面的行車條件相比于瑞典和美國都更加復雜。 而在這兩個國家, 他們的企業都正在積極測試這些駕駛系統。這種復雜程度迫使中國維持其對自動駕駛汽車道路試驗的禁令, 這種禁令將持續到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將制度制定好, 該制度目前還在擱置中。 盡管中國最終將根據自己的現實條件完成自動駕駛系統, 但是這些復雜性無疑會減慢其進度, 而其進度也部分取決于對其他地區經驗和技術接受度。7Strategy& 客戶的興趣、 政府的支持以及技術的創新, 這三點的結合為中國建造智能網聯汽車提供了天然的優勢。 但即使是前景非常好的中國市場, 挑戰依然會存在, 這種挑戰不僅是對中國企業, 而
13、是對全球每一個想要獲得市場份額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舉例來說, 盡管中國為這個領域的研發提供了相對較好的機遇, 但中國的制造商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仍不具備競爭力。 他們當中還沒有一個企業能夠在智能網聯汽車系統和技術的研發中取得明顯的進步。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些企業需要在這個領域變得更加活躍, 要更加專注于為其國內用戶提供更多的智能網聯汽車功能, 或者通過合作提高創新能力, 比如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的合作。盡管這種合作存在好處, 但是中國汽車制造商面臨進一步的風險是: 這些與他們非常相似的技術公司可能很快會與他們產生直接競爭。 這些技術公司已經擁有很多行業經驗并且能夠聚集起許多有價值的客戶。 中
14、國消費者了解并信任這些行業初入者。 事實上,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 這些已經在中國高度創新的市場中處于領先的中國高科技公司, 很有可能將開始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然而, 科技公司還是很有可能將需要與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合作才能成功。 李克強教授說: “互聯網公司不能完全靠著自己在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取得成功。 制造和銷售汽車需要特定的市場能力, 這是高科技公司不具備的。 汽車制造公司可提供的高質量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技術公司很難達到的, 并且燃油消耗、 可再生和替代能源的發展、 環境問題也將成為技術公司進入該領域的壁壘。 ”中國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潛力決定了它將是全球所有制造商未來發展計劃中非
15、常關鍵的一個市場。 可以肯定的是, 中國政府給國內廠商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持。 而當本國的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逐漸擴大和復雜化, 外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會遭遇更大的挑戰。但是, 市場仍然很龐大, 競爭依舊很激烈。 對此, 外國企業可以利用中國正在興起的技術創新環境, 開發并測試自己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和服務, 同時更加注重與中國的高科技公司的戰略合作, 從而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投資展望客戶的興趣、政府的支持以及技術的創新,這三點的結合為中國建造聯網車提供了天然的優勢。 2016 。 版權所有。系指網絡中國成員機構,有時也指網絡。每家成員機構各自獨立。 詳情請進入 致力于與您攜手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掌握最佳的機遇。這意味著協助您開展復雜、 充滿風險的變革。 我們在協助客戶解決最棘手的問題上不斷傳承的優良傳統, 加之普華永道網絡的廣度和深度, 使我們能夠迅速實現既定的影響。無論是籌劃企業戰略, 還是推動職能部門和企業轉型的方式打造相關能力, 我們都能為您創造您所預期的價值。我們是網絡中的一員, 各成員機構組成的網絡遍及157個國家和地區, 有超過22.3萬名員工, 致力于在審計、 稅務及咨詢領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業務垂詢或了解更多, 敬請訪問我們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