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家研究院:制定印度洪水管理工程戰略的工程委員會報告(2021 - 26年)(英文版)(1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印度國家研究院:制定印度洪水管理工程戰略的工程委員會報告(2021 - 26年)(英文版)(120頁).pdf(1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洪水是最常見的自然災害,其當務之急是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的減災措施。有效和持久的戰略包括結構性和非結構性措施的結合,以及使用現代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洪水問題。政府以前處理洪水的計劃/策略主要強調采用中期措施,如修建堤壩、河道和渠化河道。大壩、水庫、蓄水池等長期結構措施在少數情況下得到了應用。在有強制保護面積、人口或財產的情況下,應當采取長期措施。在大多數地方,應采取較便宜的非結構性措施,如洪水預報、洪泛平原分區、防洪等,以適應高的水吐。河流的空間應該通過建立濕地、湖泊和水壩等措施來提供。應采取建設堤防/堤防的中期措施,保護鐵路線、國道、寶貴資產或國際邊界。中期措施應在對整個河流的形態進行詳細研究后再采取,以避免出現一岸侵蝕加一岸積,或上游侵蝕下游加一岸積,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在對流域進行詳細的研究之后,才能開始建設路堤。委員會認為應優先采取非結構性措施以減輕洪水,并應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采取長期和中期結構性措施。印度國家研究院還強調使用人工智能、衛星、遙感和GIS等先進技術進行洪水預報和預警系統。委員會為印度提出了國家水資源模式,可在一些可擴展模式的幫助下建立。這些模型可以結合使用,將信息輸入決策支持系統,通過預測降水、預測洪水和其他與水有關的事件,為國家提供支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