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掛面行業發展現狀及克明面業盈利能力分析報告(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中國掛面行業發展現狀及克明面業盈利能力分析報告(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行業競爭加劇,中小企業加速淘汰。掛面行業早期,市場進入門檻低,中小企業眾多,呈現同質化粗放式的特征。目前,行業產能過剩的格局已經形成,行業從量的競爭過渡到成本競爭階段。領先企業加速擴產形成規模效應,為保證生產增量迅速被渠道消化,2015 年起掛面出廠價幾乎不再上漲,維持在 5 元/kg 左右。品牌、渠道、成本均處于劣勢的小型企業將加速出清。2009 年我國有掛面制造企業 4,000余家,截至 2017 年,全行業約有大小企業 900 余家,2020 年疫情加速行業洗牌,預計企業數量將進一步銳減至 300 家左右。技術升級提高了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為掛面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掛面制造業已經集成了現
2、代食品加工的高新技術,實現了加工的連續化(采用完整流水生產線,面粉和輔料輸入,面條成品輸出,中間無間斷),將傳統加工變成了大型流水線作業,實現了車間封閉清潔生產,并通過建設流通專儲倉庫等綜合技術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掛面生蟲、哈變,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延長了產品貨架期,更利于市場流通。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型掛面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改進面條生產工藝和生產方法,加強對產品的檢驗和檢測,加強對生產與包裝設備的改造和研發,使面條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產品檢驗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進而在提高產品的品質的同時減少各工序的人工投入。例如,新型恒溫恒濕型干燥工藝出現,干燥各區段的溫度、濕度、風速、風量及干燥時間均可按照設定值自動調整。而通常掛面的包裝工段耗用掛面企業勞動力需求的80%以上,目前包裝自動化程度已得到很大的改善,各種類型的包裝均基本實現人工的機器替代。掛面產業正經歷著從機械化、工業化到自動化、智能化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