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中聯重科-首次覆蓋:苦練內功工程機械龍頭歸來-210523(3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中聯重科-首次覆蓋:苦練內功工程機械龍頭歸來-210523(38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5.2 營銷升級,端對端提升市場掌控力互聯網+,營銷模式變革。根據第一工程機械網,2013 年行業進入市場下行期后,中聯重科提出了“產品在網上、數據在云上、服務在掌上”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戰略,開始推動營銷模式變革。根據公司 2016 年報,公司啟動“客戶端對端”管理平臺建設,推進營銷過程、產品交付、配件供應、售后服務、貸后管理等面向客戶的業務一體化管理,從廣撒網式的傳統營銷轉變為聚焦高價值客戶的端對端精準營銷。并初步構建大數據平臺及應用,對客戶和設備進行精準管理、遠程診斷、預測式維護,實現“主動出擊”。根據 20 年報,公司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轉型,以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為載體,深化應用
2、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互聯等技術,業務數字化平臺加速迭代升級,全面提升運營效率與客戶體驗。端對端持續創新,打造生態圈。根據第一工程機械網,公司持續實現營銷模式創新。(1)通過互聯網技術重構搭建工程機械財業管一體化營銷平臺:通過對 LTC 流程進行梳理,中聯重科以SAP-CRM 營銷平臺為核心,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搭建中聯移動 CRM 平臺,駐外營銷人員、服務人員、客戶、代理商可隨時隨地無縫接入該平臺,實現 LTC 各業務信息系統間數據信息共享。(2)延伸產業鏈,打通行業價值鏈,形成營銷服務管理閉環:公司實現 CRM 平臺與電子發票平臺、客戶側中聯 E 管家、CC 平臺、金融 CSS 系統、二手設
3、備 UEMS 系統、ECC 系統、短信平臺、GPS平臺等多個信息系統的集成,打通行業價值鏈上各合作伙伴的數據流。(3)打造技術與產業生態圈,推進跨行業創新模式復制:公司通過智能產品、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垂直領域物聯互聯應用,在工程機械板塊試點打通整個價值鏈,消除信息的不對稱,不斷深挖行業智能化應用場景,完善互聯網技術和產業智能服務兩大生態圈。從銷售模式看,中聯重科主要以直銷模式為主,通過端對端等營銷升級,我們認為公司的市場洞察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客戶粘性也有望提升。從長遠看,公司的營銷模式升級將持續提升公司的銷售護城河。5.3 制造升級,智能化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塔機智能工廠助推公司制造升級。根據公司
4、官網,2019 年 1 月 11 日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在常德舉行開園儀式。根據公司官網,中聯重科于 2016 年起投資 7.8 億元建設塔機智能工廠,定位于 “國內一流、國際先進”,以“流線化、柔性化、自動化、智能化、環?;睘樵O計理念,按照德國工業“4.0”標準打造,是一座集成應用智能控制、智能產線、智能物流、智能檢測技術四位一體的塔機智能工廠。塔機智能工廠于 2019 年高效投產運營,工廠擁有 12 條自動化成產線,1 萬多個傳感器、100 多臺工業機器人、35 臺無人搬運小車 RGV 和 AGV、16 套數控加工中心等先進設備,并集成 MES 控制系統,生產效率、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5、。智能產線持續落地,公司生產效率提升。根據公司 2019 年報,公司全面啟動中聯智慧產業城的規劃建設,首開的土方機械園區全面啟動開工建設,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國際領先的、規模最大的園區,成為環保、生態的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基地和人工智能研究應用基地。同時公司推進智能制造,塔機智能工廠一期項目投產高效運營,高空作業平臺臂式智能產線實現量產。根據 20 年報,公司智慧產業城建設全面推進,已進入“邊建設邊投產”的全新階段,首開區挖掘機園區實現首臺中大型挖機下線,常德關鍵液壓元器件(液壓閥)智能制造園區已建成投入運行,沅江攪拌車類產品智能制造升級產業園、常德起重機械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二期(塔機智能工廠二期)已進入產線安裝階段,漢壽農機、塔機華東智能制造基地已部分投入使用,智能制造全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