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雜志:比特幣真的不受限制嗎?(英文版)(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金融雜志:比特幣真的不受限制嗎?(英文版)(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或許是因為關注投機活動而非可證實的基本面,泡沫歷來與各種形式的錯誤信息和欺詐聯系在一起。例如,在1719年至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中,發起人對創收資產的潛力、股票本身的價格支持以及沒有像所聲稱的那樣得到黃金充分支持的紙幣發行進行了虛假營銷(Dale(2004)、Kindleberger和Aliber(2011)。正如我們在第一節中簡要討論的那樣,大量證據表明,著名的泡沫,如19世紀40年代的鐵路泡沫、20世紀20年代轟轟烈烈的股市繁榮、網絡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涉及到錯誤信息、虛假會計、價格操縱、串通和欺詐,往往以復雜的形式出現。加密貨幣的市值在短短幾年內從幾乎為零增長到超過3000
2、億美元,非常符合泡沫的特征圍繞創新技術的極端投機。對許多人來說,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提供了一個匿名的、分散的金融系統,不受銀行和政府干預的承諾。比特幣的概念與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相對應,當時人們越來越鄙視政府干預,也越來越不信任各大銀行。具有獨立可驗證交易的分散式分類賬的承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集中清算同時受到外部黑客和內部操縱擔憂的時代。3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加密貨幣領域,新的大型實體已經獲得了對絕大多數業務的集中控制,例如處理大多數交易的集中化交易所和能夠像中央銀行一樣控制貨幣供應的穩定硬幣發行者。這些集中的實體在很大程度上不屬于金融監管機構的職權范圍,并提供不同程度的有
3、限透明度。此外,基于數字穩定貨幣而非法定貨幣的運營進一步放松了這些實體建立合法法定銀行關系的需要。在不受監管的交易所,特別是跨數字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可能會使加密貨幣易受游戲和操縱的影響。盡管博客圈和媒體中的一些人對美元儲備支持栓帶表示懷疑,加密貨幣交易所基本上拒絕這種擔憂,并在交易中廣泛使用栓帶。為了闡明2017年加密貨幣市場繁榮背后的驅動力,我們研究了兩個主要的栓系假設:栓系是“拉”(需求驅動)還是“推”(供應驅動)。在拉式假設下,由于數字貨幣具有美元“釘住”的穩定性,投資者利用系繩作為交換媒介將其法定資本進入加密空間的合法需求驅動了系繩,在這種情況下,系繩的價格影響反映了自然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