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HSBC):中國汽車行業自動駕駛傳感器報告(英文版)(5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匯豐銀行(HSBC):中國汽車行業自動駕駛傳感器報告(英文版)(59頁).pdf(5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能完全自己駕駛的汽車的夢想越來越近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硬件、軟件和算法的創新浪潮以及電動汽車的繁榮。但要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將需要更多的傳感器,特別是攝像頭、雷達和一種新興的激光雷達技術,這是本報告的重點。這些設備從車外甚至車內收集各種數據,以實現今天車輛所需的復雜決策。在我們過于興奮之前,我們顯然離全自動汽車還有幾年的路要走,但隨著汽車開始向自動駕駛的下一個層次發展,我們離它越來越近了。但即便如此,這項技術也需要大幅提升,這也是我們如此看好傳感器行業的原因。我們預測,汽車傳感器市場將從2020年的73億美元翻一番,到2025年達到189億美元,然后在2030年再次翻一番,達到414億美元
2、。我們關注三個主要的傳感器:攝像頭:它們是汽車中最常用的傳感器。我們預測每輛車的平均攝像頭數量將從現在的1.7臺增加到2030e的5.3臺。他們也會變得更聰明擁有更高的像素數、防止令人討厭的閃爍的技術以及更好的圖像。人類是今天的觀眾,但越來越多的圖像將被機器使用。我們將鏡頭和圖像傳感器制造商視為主要受益者,并預測這些設備的可尋址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20多億美元增加到2030的110多億美元。雷達:通過使用新的頻段、材料和更加一體化,這些雷達正在提高其遠程功能和精度。2019年,每輛車上只有不到一個雷達,但我們預測這一數字還會上升。一些中國雷達公司開始向汽車制造商供貨,主要集中在設計、系統集成和算法方面。激光雷達:為更高級的自動駕駛提供高精度的3D圖像,并為智能汽車傳感器系統產生最高的增量值。它正在從機械技術轉向固態技術,降低成本是提高采用率的關鍵。不過,這是一項新興技術,有100多家公司在研發。在本報告的其他部分,我們詳細說明了每種傳感器的受益人,詳細說明了硬件(Sunny Optical和Will Semi)、軟件(Thunder software)和智能汽車零部件(Joyson)的優先股(全部買入),并提供了這項技術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