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降解塑料技術應用及供需格局研究報告(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生物降解塑料技術應用及供需格局研究報告(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PLA:丙交酯技術獲得產業化,國內有了全產業鏈技術 PLA:聚乳酸(Polylactide)。其單體為乳酸(lactic),可100%從玉米、甜菜、大米等生物質原料經發酵而得。商業化PLA最主要的工藝路線為:丙交酯開環聚合,為Cargill Inc.(現Nature Works)公司開發。相較于逐步縮聚法,該方法不需要溶劑,也無需高溫、真空環境,經濟環保;相對于一步法,該工藝生產的聚乳酸分子量較高,生產穩定性好。 目前國內主要的聚乳酸生產技術分別是Nature Works、Total Corbion PLA、金丹科技(南京大學)、浙江海正(長春應化所)、豐原生化(格拉特/自主研發)。PBAT:PTA、AA和BDO的酯化產物,國內外技術成熟 PBAT是以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對苯二甲酸(PTA)或對苯二甲酸二醇酯(DMT)為原料, 通過直接酯化或酯交換法而制得。PBAT的制備有三種酯化方式:共酯化、分酯化和串聯酯化。反應過程中BDO醚化生成副產品四氫呋喃(THF),大約1噸PBAT同時副產0.12噸THF。 目前主流的技術和廠家主要有:巴斯夫、彤程新材(巴斯夫)、恒力石化、金發科技、長鴻高科(中科啟程)、瑞豐高材(聚友化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