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騎網&京東:2024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1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美騎網&京東:2024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128頁).pdf(1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 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廣州躍野運動科技有限公司Guangzhou MagicCross Sports&Technology Co.,Ltd.感謝所有為調查報告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員和提供幫助的業界同仁特別鳴謝 中國自行車協會安乃達八方股份大行DYC 東亞鏈條蓋茨鴻基偉業京東運動藍圖信隆健康0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延續了上一年繁榮發展的勢頭。騎行熱潮持續高漲,消費需求趨向多樣化,新品牌和新技術不斷涌現,行業格局和
2、市場形態都在經歷深刻變革。在用戶需求和消費偏好的推動下,市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潛力。然而,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頻發的背景下,中國自行車行業也面臨出口波動、價格競爭與庫存壓力等諸多挑戰。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這些變化,美騎與京東運動平臺展開深度合作,詳細解析 2024 年度線上騎行市場。京東運動負責人表示:“京東團隊持續關注騎行市場的迅猛發展,并與美騎合作,對本年度線上騎行市場的規模和趨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們旨在深入解讀騎行裝備的創新與發展趨勢,探究騎行用戶需求的變化方向,以期為相關企業把握行業機遇,推動市場的持續增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贝舜魏献鳛楸緢蟾鎺砹烁嗑S度的專業視角。2
3、024 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是美騎連續發布的第十一份年度行業報告。本報告秉持一貫的研究方法,通過問卷調研、行業訪談、數據分析等手段,系統梳理了 2023 年至 2024 年中國及全球自行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報告結構依然分為七章。第一章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概述從出口、進口和產量等數據切入,呈現市場總體表現。第二章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分析用戶需求與消費特征變化,其中第三節 由京東運動團隊提供特別支持。第三章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選取中外 13 家代表性上市企業,介紹其經營動態。第四章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概況聚焦歐洲、北美、亞太地區等主要地區的自行車產業動態。第五章電助力自
4、行車市場形勢剖析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格局與中國市場未來潛力。第六章2024 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總結自行車賽事和體育旅游領域的最新動態。第七章 展望未來自行車市場趨勢則歸納了自行車產品、技術與品牌的最新發展方向。2024 年,行業依舊充滿挑戰與機遇。新興品牌與傳統品牌在市場的博弈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快速變化的用戶需求驅動產業不斷升級。我們希望通過這份行業報告,為業內外人士提供詳盡的數據和深入的洞察。本報告的編撰工作由陳健健、李明灝、茹冰心、徐信、燕永康、楊天夏、張俊、張婷,及京東運動團隊共同完成。數據來源主要包括美騎年度問卷調查,同時綜合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權威部門、行業協會與市場調
5、研機構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由于統計口徑的差異及數據來源的復雜性,報告難免存在不足之處,誠摯歡迎各位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幫助我們不斷改進。我們期待與大家共同迎接未知的挑戰,共同探索兩輪產業新機遇。前言前言 03 01CONTENT020304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概述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2023年-2024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概況第一節 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分析 08第二節 中國自行車市場競爭格局 13第一節 國內上市企業篇 52第二節 國外上市企業篇 59第一節 用戶調查大數據分析 18第二節 中國自行車市場消費構成與用戶消費趨勢 24第三節 線上消費市場的變化 33第
6、一節 2023年-2024年全球自行車市場概述 66第二節 中國自行車企業的海外設點與選址 74050607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2024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展望未來自行車市場趨勢第一節 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概述 80第二節 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概述與分析 92第一節 運動自行車賽事現況與展望 100第二節 2024年自行車旅游發展概況 107第一節 產品技術趨勢 112第二節 品牌競爭趨勢 118T H E 2 0 2 4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B I C Y C L E I N C H I N A01THE 2024 INVESTIGATI
7、ON OF BICYCLE IN CHINA第一節 08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分析第二節 13中國自行車市場競爭格局Overview of Chinas Bicycle Market Size第一章 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概述第 一 節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分析本節概述最近一年中國自行車市場的規模及其發展趨勢,包括出口、進口及零部件市場表現。|出口增速回正,市場環境活躍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商務部統計數據,2023 年中國自行車總產量 4,883.5 萬輛,同比下降 4.9%。其中有485 家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 510.6億元,同比下降 19.7%;實現利潤 25.7 億元,同比下降 27%;
8、營業收入利潤率為 5%。全球自行車市場在經歷 2020 年至 2022 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迎來世界經濟格局的巨大變化。2024 年,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貿易保護措施增多,全球自行車行業進入去庫存周期,庫存積壓問題嚴重,眾多國際品牌和零部件供應商面臨困境,如禧瑪諾自行車零部件銷售額上半年同比下降 20.7%,知名電商巨頭WiggleCRC經歷破產清算流程后被收購,這一情形還將持續到 2025 年。相較于海外市場高庫存、低需求的形勢,國內運動自行車市場表現依舊強勁。人們對健康、休閑活動日漸重視,騎行熱潮持續升溫,自行車及相關產品的本土新品牌涌現,形成活躍的市場環境。據中國自
9、行車協會統計,全國共有規模以上自行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 1,800多家,吸納就業人數約 17 萬人,產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同時,中國自行車出口表現開始回暖。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 年 1-10 月,中國自行車出口量相較上年同期(2023 年 1-10 月)出口量增長 20.89%,出口額增長 1.73%,實現出口增速回正。盡管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中國自行車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依然突出。|自行車出口市場表現分析2024 年(1-10 月),中國主要自行車出口市場仍集中在美國、日本、越南、泰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日本和越南位居出口額前三。整體出口總額相較 2023
10、年同期呈增長趨勢。盡管美國對來自中國的自行車產品征收高達 25%以上的關稅,但美國仍然是中國自行車的最大出口市場。對日本出口額與美國相近,遠超排在第三位的越南。0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就美國市場而言,在特朗普第一次擔任總統期間,中國自行車企業獲得了 301 條款關稅豁免。然而,相關豁免政策現已失效,而特朗普在 2024 年競選期間提議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征 60%的關稅,如果實施,將直接導致終端價格大幅上漲,對消費者購買力產生重大影響。|自行車進口市場表現分析在自行車產品進口方面,2024 年主要進口車型依舊集中在競賽型自行車
11、與山地自行車,其中 1-10 月我國進口自行車數量為 16 萬輛,同比減少 3 萬余輛,整體進口量下降。然而,進口額增長率回正,自行車平均進口單價達到1,257美元,較2023年同期上漲近300美元,顯示出進口車型向高端化發展的趨勢。2024 年,國產品牌在中高端運動車型上的發力也對進口市場形成一定沖擊。隨著消費者需求向中高端集中,自行車進口數量下降的同時,國產品牌憑借性價比優勢搶占更多市場份額。|零部件市場的變化與趨勢2024 年,全球自行車零部件供應鏈逐步穩定,進口額在經歷2023年的回落后顯著反彈。特別是變速器、傳動和剎車等高端零部件需求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24 年 1-10 月進口
12、零部件總額達 5.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47%,創下歷史新高。這一趨勢與國產品牌發力中高端車型密切相關。與此同時,中國自行車零部件出口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全球競爭力。2024年1-10月,中國變速器、傳動、剎車出口總額為 11.45 億美元,相較于 2023 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受海外市場需求疲軟影響。類別 年份出口量(萬輛)出口量增長率出口額(億美元)出口額增長率2020 年6,085.414.76%36.8628.16%2021 年6,90513.47%50.637.28%2022 年4,163.2-39.71%36.51-27.85%2023 年4,015.6-3.55%25.9
13、9-28.81%2024 年(1-10月)4,053-22.32-類別 年份出口量(萬輛)出口量增長率出口額(億美元)出口額增長率2023 年(1-10月)3,352.6-21.94-2024 年(1-10月)4,053 20.89%22.321.73%*2020年-2024年(1-10月)自行車出口數據*2023年(1-10月)與 2024年(1-10月)自行車出口數據 注 本節圖表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海關總署。由于統計口徑和方法的不同,與往年行業報告引用的數據可能存在一定差異,數據解讀需結合實際統計背景。CHAPTER 1 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概述 09 類別 年份2015年2016年2017年
14、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10月)出口單價(美元)60.0253.7755.1354.9354.2460.5773.2887.7164.7455.07出口金額(億美元)35.0331.3231.3932.8328.7636.8650.636.5125.9922.32*2015年-2024年(1-10月)中國自行車出口單價及出口金額變化趨勢出口單價(美元)出口金額(億美元)6020040801002015年2019年2023年2017年2021年2016年2020年2024年(1-10月)2018年2022年10 THE 2024 INVESTI
15、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2023年(1-10月)與 2024年(1-10月)自行車出口國前三出口金額(單位:萬美元)2023年(1-10 月)2024年(1-10 月)美國越南日本36,264.0839,278.7735,267.5837,503.1415,433.7721,044.68050,00025,000 類別 年份進口量(輛)進口量增長率進口額(萬美元)平均單價(美元)進口額增長率2020 年53,80628.48%3,504651.2355.38%2021 年58,4828.69%4,359745.4424.4%2022 年127,039117.23%
16、90,518712.52197.66%2023 年225,12177.21%22,7621,011.09-74.85%2024 年(1-10月)160,789-20,2171,257.35-*2020年-2024年(1-10月)自行車進口數據 類別 年份進口量(萬輛)進口量增長率進口額(億美元)進口額增長率2023 年(1-10月)193,020-18,861-2024 年(1-10月)160,789-16.7%20,2177.19%*2023年(1-10月)與 2024年(1-10月)自行車進口數據CHAPTER 1 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概述 11|國內與海外市場的對比相較于海外市場的庫存高企
17、和消費意愿下降,國內騎行運動熱度不減。社交媒體的推動、騎行文化的普及以及本土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的崛起,為中國自行車市場提供了強勁動力。出口市場方面,中國自行車行業在 2024 年實現了出口量和出口額的雙增長,但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容忽視。美國等主要市場的關稅政策變化,可能對未來出口構成壓力。進口市場則顯示出高端化和品質化趨勢。國產品牌的崛起正在逐步填補過去對進口產品的需求缺口,進一步提升中國自行車市場的競爭力。年份變速器、傳動、剎車產品進口總額(億美元)2021 年5.652022 年5.392023 年4.822024 年(1-10 月)5.94年份變速器、傳動、剎車產品出口總額(億美元)2021
18、 年24.622022 年22.222023 年14.012024 年(1-10 月)11.45*2021年-2024年(1-10月)中國進口變速器、傳動、剎車進口總額*2021年-2024年(1-10月)中國出口變速器、傳動、剎車出口總額1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第 二 節中國自行車市場競爭格局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呈現出競爭加劇與創新并行的態勢。國產品牌在供需波動中經歷激烈的博弈,而消費趨勢的變化也進一步影響市場格局。本節從消費者需求、品牌競爭、供應鏈優勢及市場機遇與挑戰等方面對中國自行車市場的競爭格局進行概括。|騎行熱
19、潮延續,消費需求多元化2024 年上半年,騎行運動繼續升溫,成為大眾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大主流媒體和網絡社交平臺對騎行文化的大力宣傳,使騎行熱潮持續發酵,并延續了“一車難求”的市場狀況。以公路車為代表的高端車型需求旺盛,同時,便攜的折疊車、省力的電助力自行車等其他品類也表現強勁,展現出消費需求的多樣化趨勢。然而,進入 2024 年下半年,隨著天氣轉冷和消費熱情的逐漸減弱,市場熱度有所回落。盡管社交平臺的騎行討論依舊活躍,但消費者的實際購買意愿整體下降,供應鏈端庫存積壓嚴重,各大品牌紛紛選擇降價促銷清理庫存。這種波動不僅讓消費者轉向性價比更高的選擇,也讓中國本土品牌在價格競爭中獲得了更多關
20、注。相較往年消費者趨向于選擇進口車型的偏好,2024 年越來越多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國產品牌,這一趨勢直接推動了運動自行車產品整體性價比的提升。|市場新進者增多,“內卷”競爭加劇近一年的國內自行車市場上,新品牌顯著增加。例如,公路車品牌 VOOK 以 3,998 元 8.3kg 鋁架公路車帶來鯰魚效應,創新科技公司大疆布局電助力車領域,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不同品類的國產品牌新勢力崛起,以創新理念、獨特設計和高性價比產品迅速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為行業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然而,隨著庫存壓力增加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市場開始呈現明顯的價格“內卷”趨勢。喜德盛、永久等國產老牌,以及
21、瑞豹等專業運動自行車品牌,憑借多年的品牌知名度和廣泛的銷售渠道,發力中高端車型。此外還有眾多新入局的國產品牌,產能集中在中低端產品線,陷入了“價格戰”之中?!皟r格戰”的蔓延甚至影響到了 B 端市場。從業者因利潤率低、庫存壓力大而選擇停止進貨,進一步加劇了品牌端的壓力。惡性循環讓許多企業疲于應對,但也推動了市場向更高性價比方向發展。這種競爭是一把雙刃CHAPTER 1 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概述 13 劍,一方面促使企業不斷優化產品,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利潤過低影響企業的長期創新和發展。|供應鏈優勢與技術升級推動市場優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和出口國,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形成了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
22、從零部件制造到整車組裝,再到銷售服務,產業鏈高度集成,具備顯著的集群效應和穩定性。這種供應鏈優勢為國產品牌提供了創新和技術升級的基礎。眾多國產品牌近年來在傳動系統、輪組、電機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取得了明顯突破。例如,藍圖堅持深耕電變領域,產品不斷迭代,并向山地車和礫石車(Gravel bike)等多個產品線方向拓展;輪峰則直接打出“開啟全民電變時代”理念,推動高端電變系統的普及化。雖然在很多方面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但中高端運動自行車被進口零部件“卡脖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包括車架、傳動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基本實現全面國產化,體現出較大的競爭力。|電助力自行車產品線成品牌標配在國內,電助力市場仍處于普及
23、階段,但業內外諸多品牌都瞄準了海外市場。從新能源汽車到消費電子行業,越來越多業外品牌紛紛涉足電助力自行車市場,而對于業內品牌來說,電助力自行車已是其生產線上的標配品類。根據亞馬遜網站數據,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約 60%以上的份額被中國廠商占據。關于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的更多數據分析,詳見本報告第五章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跨界合作拓寬市場邊界以跨界聯合實現優勢互補,成為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為品牌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2024 年最“出圈”的跨界事件之一,可能是自行車品牌喜德盛簽約知名青年演員吳磊,吸引來更多年輕消費者關注;此外,像是摩托車品牌春風動力聯手鳳凰 FNIX 自行車,打造國貨精品強強
24、合作的概念,香港同榮單車在上海嘗試“車店+茶餐廳”業態,提供全新購物體驗都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形式多樣的跨界合作,體現了自行車企業積極出圈、探索多元營銷的努力。這類嘗試不僅有助于提升品牌關注度,還進一步擴大了消費群體的范圍。|機遇與挑戰并存近兩年來,中國自行車市場整體保持繁榮發展,2024 年的增長更是令人矚目,盡管下半年市場熱度有所回落,但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與此同時,市場競爭的激烈性和出口的不確定性為企業帶來挑戰。美國等主要出口市場受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關稅上漲、匯率波動等外部壓力增加,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其出口業務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此外,庫存積壓、國內市場的價格競爭也
25、讓許多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進一步加大了經營難度。雖然市場環境存在波動,但也有不少企業通過針對性的市場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業績增長。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速度勢如破竹,一些品牌專注于高端車型或細分市場,通過技術迭代和成本優化,在市場上占據更多主動權,成功抵御了全球市場整體需求下滑的沖擊。中國自行車市場的持續增長也為許多品牌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顯示出未來市場的廣闊潛力。展望 2025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預計將吸引更多新參與者進入,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多元化、高性價比和技術創新仍將是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深耕細分市場、優化產品策略、強化品牌價值,將是國產品牌抓住機遇的關鍵。1
26、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02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Market Overview&Consumption Trends2023年-2024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第二章第一節 18用戶調查大數據分析第二節 24中國自行車市場消費構成與用戶消費趨勢第三節 33線上消費市場的變化 美騎網連續 11 年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調研問卷,旨在探析我國騎行用戶群體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別、年齡、區域分布、騎行偏好和消費習慣。通過對歷年數據的對比分析,我們得以追蹤國內自行車行業多年來的發
27、展脈絡。大數據分析揭示,當前我國騎行用戶群體仍以男性為主,大多數擁有本科以上學歷,且主要居住在四線及以上城市。根據最新調查,女性騎行愛好者數量增長顯著,但在整體用戶當中的比例略有下降,從上年的 7.92%降至6.63%。原因在于,女性和男性騎行者的絕對數量都在增加,但女性騎行用戶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仍然較低。騎行熱潮的興起較為直觀地體現在年輕騎行者比例的顯著上升。特別是在女性騎行用戶當中,30 歲以下的占比達到 65%,而男性騎行用戶的這一比例為47.35%,這表明女性騎行用戶群體更為年輕化。近年來,一線及二線城市的騎行用戶比例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這可以部分歸因于城市騎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性
28、別分布男性93.37%女性6.63%第 一 節用戶調查大數據分析1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2017年-2024年自行車運動消費群體的不同年齡層比例變化 年份 年齡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 17歲11.58%10.31%8.4%5.55%4.35%7%3.59%6.17%18-30歲56.85%57.81%52.92%47.02%45.34%35.1%36.32%42.94%31-40歲22.25%23.42%25.93%29.26%32.11%34.29%32.74%31.
29、62%41-50歲7.78%6.66%10.02%14.15%13.84%16.15%17.57%13.92%51歲1.54%1.8%2.73%4.02%4.36%7.46%9.78%5.35%2017 年2020 年2018 年2021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 51 歲41-50 歲31-40 歲18-30 歲 17 歲56.85%47.02%36.32%52.92%35.1%57.81%45.34%42.94%22.25%29.26%32.74%25.93%34.29%23.42%32.11%31.62%11.58%5.55%3.59%8.4%7%10.31%4
30、.35%6.17%7.78%14.15%17.57%10.02%16.15%6.66%13.84%13.92%1.54%4.02%9.78%2.73%7.46%1.8%4.36%5.35%間距 630%10%0%20%50%40%60%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19 而在三四線城市,騎行用戶比例的變化較為波動。但總體來看,城市騎行用戶的比例保持了較為穩定的態勢。本年度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騎行群體當中的未婚比例有所回升,這一現象間接反映了年輕騎行人群的增長。其中,女性騎行用戶中的未婚比例顯著高于男性。同時,關于騎行年齡的調查也揭示了女性在 3 年以下
31、騎齡用戶中的比例顯著高于男性,表明年輕女性騎行者正逐漸成為市場的新生力量。*常住地區分布鄉、鎮、村1.98%港澳臺地區0.42%三四線城市(地區縣市)31.16%一線城市(北上廣深)32.53%國外0.2%二線城市(省會城市)33.71%46.71%24.82%27.95%0.52%女性40.38%12.62%46.14%0.86%男性*不同性別用戶的婚戀狀態對比其他已婚戀愛中單身*不同性別用戶的年齡分布31-40 歲18-30 歲 17 歲 51 歲41-50 歲女性1.46%63.51%25.54%8.76%0.73%男性6.21%41.13%32.36%14.34%5.96%0%20%4
32、0%60%80%0%20%40%60%80%2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2022年2023年2024年*2021年-2024年用戶常住地區分布對比港澳臺地區國外鄉、鎮、村三四線城市(地區縣市)二線城市(省會城市)一線城市(北上廣深)2021年*2021年-2024年用戶婚戀狀態對比其他已婚戀愛中單身46.08%0.52%13.49%39.91%2021年53.37%0.92%11.21%34.5%2022年57.37%0.26%9.19%33.18%2023年45%0.8%13.41%40.79%2024年0%20%40%80%60
33、%30.74%33.95%33.18%1.75%0.26%0.12%29.21%31.2%37.41%1.65%0.2%0.33%32.53%33.71%31.16%1.98%0.2%0.42%29.28%31.95%35.2%3.02%0.32%0.23%0%20%50%30%40%10%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21 2021年2022年2023年5.88%23.21%24.31%30.97%15.63%11.34%22.42%18.87%27.72%19.65%11.88%21.97%15.59%26.12%24.44%11%29.65%18
34、.46%18.37%22.52%2024年*2021年-2024年用戶的騎行年齡變化10 年以上5-10 年3-5 年1-3 年未滿 1 年0%20%40%0%25%50%*不同性別用戶的騎行年齡對比10 年以上5-10 年3-5 年1-3 年未滿 1 年27.01%35.77%22.62%6.57%8.03%女性9.89%29.23%18.17%19.19%23.52%男性在騎行目的方面,本年度的調查結果與過去幾年保持一致,騎車作為鍛煉身體的有效方式得到了廣泛認可。此外,騎行過程中能夠欣賞自然美景或城市風光,為人們提供了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途徑,這也是騎行運動持續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伴隨著騎
35、行用戶群體的不斷壯大,獲取自行車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在發生變化。自行車媒體仍然是專業品牌最應當重視的信息傳播渠道,同時線下車店、視頻平臺、社交新媒體等渠道的影響力持續上升,尤其 30 歲以下年輕用戶對短視頻平臺的依賴度更高。2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參與騎行運動的目的(多選)91.27%67.66%30.41%68.04%49.86%16.15%2.79%鍛煉身體,保持健康欣賞風景,休閑娛樂拓展社交圈、結交更多朋友緩解工作、學習等的壓力磨練心智,挑戰自我為了參加比賽其他*獲取自行車信息的來源渠道(多選)65.91%21.91%55.
36、38%34.61%40.13%60.86%1.46%55.1%27.67%38.29%專業自行車媒體搜索引擎B 站、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品牌活動自行車賽事自行車店、俱樂部其他微博、微信、小紅書等社交新媒體自行車展會身邊的親朋好友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23 第 二 節中國自行車市場消費構成與用戶消費趨勢*用戶的騎行風格偏好(多選)鋪裝路面騎行重度山地越野(DH、AM、Enduro)其他輕度山地越野(XC、Trail、GRAVEL)花式單車場地(FIXED、BMX)6.14%0.61%44.48%1.65%90.93%本節主要分享年度調查問卷關于騎
37、行愛好者消費習慣與消費趨勢的相關數據結果和分析。|騎行愛好者使用的車型首先來看騎行愛好者所使用的各類車型占比。從數據結果來看,2024 年無疑是“公路車大年”,公路車的擁有量占比達 78.75%,為歷史最高值。與此相比,山地車的占比進一步下降。此外,電助力自行車、城市休閑車和旅行車比例都較上年有所下滑。折疊車的變化不太明顯。|騎行愛好者使用的整車品牌調研顯示,騎行愛好者所選擇的眾多國內外品牌中,本年度排行前十的有捷安特、美利達、喜德盛、大行、閃電、迪卡儂、崔克、瑞豹、JAVA、CANNONDALE。其中,捷安特和美利達已經連續多年穩居榜單前兩位,而喜德盛這幾年的擁有量占比持續上升,表現強勁。2
38、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年份 車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公路車48.14%63.85%69.41%68.77%74%65.73%68.81%78.75%硬尾山地車71.84%65.43%62.85%51.6%48.98%45.34%41.89%35.93%折疊車15.46%13.09%13.9%12.06%13.94%20.42%16.21%15.96%城市通勤休閑車9.81%6.95%7.17%6.01%8.74%10.35%12.38%8.5%軟尾山地車7.38%6.
39、64%8.85%5.79%6.95%6.05%8.11%5.57%電助力自行車1.09%1.42%1.33%1.78%2.96%2.49%6.44%2.93%旅行車-2.48%2.47%2.39%3.09%3.41%3.9%2.6%*2016年-2024年國內市場主要車型的用戶占比變化(多選)軟尾山地車電助力自行車旅行車城市通勤休閑車折疊車公路車硬尾山地車2019 年2017 年2021 年2018 年2022 年2024 年2023 年2016 年60%70%20%40%0%80%30%50%10%71.84%65.43%62.85%51.6%48.98%45.34%41.89%35.93%
40、48.14%63.85%69.41%68.77%74%65.73%68.81%78.75%15.46%13.09%13.9%12.06%13.94%20.42%15.96%16.21%9.81%6.95%7.17%6.01%8.74%10.35%8.5%12.38%7.38%6.64%8.85%5.79%6.95%6.05%5.57%8.11%1.09%1.42%1.33%1.78%2.96%2.49%2.93%6.44%2.48%2.47%2.39%3.09%3.41%2.6%3.9%注 2020 年無數據。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25 0%2
41、0%40%60%|騎行頻率超過 66%的騎行愛好者每周堅持騎行。按性別區分,男性車友當中堅持每周騎行鍛煉的比例為 67%,而女性車友當中這一比例為 51.83%。騎齡在 1-5 年的騎行者堅持每周騎行的比例超過70%,而其他騎齡階段的這一比例在 60%左右。|自行車擁有量、換車頻率及預算超過 55%的騎行愛好者擁有 2-3 輛自行車。在騎齡未滿 1 年的“新騎友”當中,僅擁有 1 輛自行車的比例為 65.7%,低于上年度(71.35%)。騎行用戶在購買新車后一年內即考慮換車的比例為6.75%,較上年的 3.53%有明顯增長。用戶愿意花多少錢夠買一輛自行車?調查顯示,有意愿購買 8,000 元以
42、上價位中高端整車的騎行者比例達70.77%,較上一年(63.36%)有明顯提升。*用戶的自行車擁有量3 輛以上12.5%2-3 輛55.19%1 輛31.44%*用戶的騎行頻率每天14.59%不固定21.58%每月 1-3 次12.42%每周 3 次或以上51.41%未滿 1 年1-3 年3-5 年5-10 年10 年以上*不同騎齡用戶的自行車擁有量對比3 輛以上2-3 輛1 輛30%65.7%4.3%38.7%57%4.3%30.7%59.1%10.2%21.9%64.2%13.9%13.6%31.9%54.5%2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43、CHINA*用戶的換車頻率一般不會換31.4%3 年以上29.27%1 年以內6.75%1-3 年32.58%*用戶購車的心理預算50,001-100,000 RMB7.65%100,000 RMB2.55%15,001-30,000 RMB24.03%30,001-50,000 RMB11.71%1,000 RMB0.61%1,001-2,500 RMB3.07%8,001-15,000 RMB24.83%2,501-5,000 RMB12.09%5,001-8,000 RMB13.46%|用戶在騎行各方面的消費比重從調研數據來看,近年來騎行用戶在自行車整車方面的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尤
44、其是在“5,001-10,000 元”和“10,001 元及以上”兩個價位區間的比例,較上一年分別提高了 4.39%和 4.33%,顯示出中高端自行車市場的增長潛力。|影響自行車產品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在自行車產品的選購過程中,消費者最為關注的五大要素依次為產品的質量與材質、車店售后服務、設計風格與色彩搭配、價格以及品牌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因素在此前的 2021 年至 2023 年均位列前三,而本年度跌至第五位。通過數據的交叉分析,我們發現騎齡較短的車友對品牌因素的敏感度相對較低,新興品牌有機會通過針對性的市場策略來吸引這一潛在消費群體。此外,女性消費者相較于男性更重視產品的售后服務與重量
45、,她們也更傾向于參考朋友或 KOL 的建議來做出購買決定。美騎網多年持續追蹤品牌來源地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本年度在調查中進一步細化了產品類別。結果顯示,在整車、車架、輪組、車把、坐墊等重要部件的購買決策上,消費者對于中國大陸品牌的認可度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在傳動系統部件的選擇上,高達 71.15%的消費者更偏好外國品牌。|日常生活各項消費比重在日常生活中各項消費占比方面,運動相關、文化教育、旅游出行、電子數碼類、餐飲零食等五大類穩居前列,“重要”和“非常重要”比例均在 40%以上,表明消費者對健康、學習和娛樂的需求較高。其中,騎行等運動相關產品的“重要”和“非常重要”比例達到
46、 78.09%,較上年度小幅提升 1.85%。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27 0%20%40%60%80%購買整車的費用對車架、傳動系統、輪組等部件進行升級/替換對車把、坐墊等零件進行升級/替換 置換騎行服、頭盔、鞋子等人身裝備5.1%12.13%15.77%22.52%30.88%13.6%25.31%18.89%9.44%2.79%4.72%38.85%11.24%16.43%12.65%10.67%13.5%35.51%31.11%29.08%9.77%2.42%5.24%22.38%*用戶最近一年在騎行各方面的花費5,001-10,000
47、RMB 10,001 RMB3,001-5,000 RMB1,001-3,000 RMB501-1,000 RMB 500 RMB*用戶購買自行車產品的參考因素重要程度(多選)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0%25%50%75%質量與材質配置車店售后服務設計與色彩價格品牌12345664.45%31.59%3.02%0.61%0.33%29.46%53.39%14.83%0.76%1.56%35.27%35.13%18.46%5.9%5.24%33.61%44.71%17.8%1.42%2.46%33.19%51.7%12.89%0.76%1.46%31.96%42.87%19.92%2.18
48、%3.07%2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0%20%40%60%80%21.34%17.71%8.64%2.93%4.25%45.13%出行費用(含參與活動費用)車輛維修保養費用醫療、保險費用26.68%13.08%3.21%0.9%1.18%54.95%11.43%5.76%2.31%1.89%1.84%76.77%0%25%50%75%KOL、專業人士推薦重量車輛的升級空間朋友意見俱樂部活動78101195.29%24.22%43.34%14.45%12.7%19.26%42.87%31.59%2.08%4.2%18.13%36.
49、36%33.38%5.19%6.94%6.23%32.91%39.14%10.86%10.86%6.23%16.34%37.3%22.85%17.28%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29 騎行等運動相關文化教育餐飲零食電子數碼類旅游出行0%20%60%40%80%*用戶消費的首選品牌自行車整車或車架輪組傳動系統車把、坐墊等較小零配件 頭盔、騎行服、鎖鞋、碼表等人身/車身裝備中國大陸品牌中國臺灣品牌外國品牌品牌因素不重要35.08%6.42%22.19%36.31%7.74%4.49%71.15%16.62%36.73%7.27%16.48%39.52%
50、42.68%1.61%19.69%36.02%20.21%17.28%25.83%36.68%0%20%40%60%*日常生活中不同項目的消費比重30.83%47.26%19.17%1.7%1.04%15.39%40.56%31.49%6.8%5.76%13.31%34.05%37.68%8.92%6.04%12.65%31.87%40.41%9.07%6%12.46%37.96%35.36%8.17%6.05%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3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住房相關娛樂(電影、音樂等)汽車(車輛)相關產品手辦、模型等愛好
51、相關家電類*購買騎行產品的主要渠道(多選)68.89%40.08%9.77%41.17%29.56%3.12%2.17%單品牌自行車專賣店多品牌自行車綜合店大型商場或運動用品賣場電商平臺二手交易平臺直播相關平臺的直播間其他|用戶的購物渠道偏好對比分析近年消費者購買騎行產品的主要渠道,傳統線下渠道仍占主導地位,電商平臺渠道占比超過40%,也是消費者購買自行車產品的重要渠道。2024年數據新增了直播平臺選項,占比達到3.12%,雖然比例較小,但顯示出新興渠道的潛力。消費者之所以更青睞線下實體門店,便捷的售前和售后服務以及試用體驗是兩大主要原因。此外超過78%的消費者選擇通過實體車店或自行車工作室解
52、決售后問題。關于線上消費市場的深度分析,詳見本章第三節。|騎行產品的再次購買促使消費者再次購買同品類自行車產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性能提升、玩法探索和原有產品損壞三個方面。0%20%40%60%7.23%21.95%36.64%13.41%20.77%6.99%28.94%44.95%11.38%7.74%5.01%18.41%40.27%14.73%21.58%4.67%12.04%25.31%13.93%44.05%4.15%15.44%49.86%16.86%13.69%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31 消費者通常希望通過升級至更優品質的產品,來
53、提升騎行體驗和速度,“追求更好的性能”成為消費者再次購買的首要原因,占比高達78.52%。原有產品損壞(53.02%)也占了較大比例,說明自行車產品的耐用性仍是一個關注點。嘗試不同玩法(45.56%)和更好看的外觀(41.55%)則顯示了消費者在產品功能、外觀和個性化等方面的多樣化需求。促銷(10.29%)和收藏(8.12%)因素則并非消費者再次購買的主要動因。*選擇實體門店購車的原因(多選)89.8%35.41%67.14%1.65%售前、售后服務便捷可以參與車店組織的騎行活動可以試騎或試用其他*獲得售后服務的途徑(多選)78.42%29.7%4.58%67.09%14.78%車店/自行車工
54、作室尋找品牌提供售后電商售后自己動手修理朋友幫忙*再次購買自行車產品的原因(多選)78.52%45.56%8.12%53.02%10.29%0.61%追求更好的性能嘗試不同的玩法(如山地轉公路、競速改騎游等)為了收藏原有產品損壞促銷其他3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第 三 節線上消費市場的變化當前,線上零售已經成為騎行愛好者購買自行車及相關配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節主要由美騎網聯合京東聯合對線上消費市場的變化進行深入分析,基于京東站內數據,分享近年自行車產品在京東平臺的消費趨勢,揭示自行車線上零售市場的現狀與動態變化。(本節所指“用戶”
55、如無特別說明,均指京東用戶)|電商平臺自行車銷售規模逐年增長近年來,“騎行賽道”火熱,自行車銷量持續攀升,電商平臺的銷售規模隨之增長,這一趨勢側面反映了消費者對于線上購買自行車的接受度和偏好度正在不斷提高。|京東平臺自行車整車/配件結構分布自行車裝備市場涵蓋整車(如公路車、山地車、折疊車等)及各類配件(如頭盔、眼鏡、碼表等)。目前,整車在京東平臺騎行產品的*電商整體及京東自行車銷售表現電商規模指數京東規模指數電商增長指數京東增長指數增長指數2022 年2024 年2023 年2021 年020015010050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33 銷售中
56、占據了近 60%的份額,配件則占據剩余四成。隨著配件品牌的增多,及消費者騎行經驗的積累,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追求更高品質和更加專業的裝備,導致配件的銷售占比顯著提升。|不同城市的自行車銷售表現 當前,北京、上海、成都、蘇州、深圳和廣州等城市依然是自行車消費市場的“主陣地”。此外,北京、成都、蘇州、西安、無錫、鄭州等城市在消費增長方面表現突出,顯示出不同城市間的消費活力差異。*京東自行車整車/配件銷售結構分布整車配件2021年2023年2022年2024年35%39%36%42%65%61%64%58%*京東自行車銷售規模 Top30 城市規模指數增長指數北京重慶沈陽深圳合肥保定成都東莞青島杭州鄭
57、州南通西安長沙昆明上海南京濟南廣州無錫嘉興蘇州寧波廊坊天津石家莊廈門武漢佛山常州020015010050增長指數3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京東自行車整車銷售表現2024 年,京東平臺的整車銷售規模增長迅速。平臺吸引了大量新騎行用戶購買整車,同時,約有 30%的整車銷售由騎行資深用戶帶動,且這一群體的市場貢獻比例持續增加。|京東主流車型與品牌銷售排名情況2024 年度,主流車型銷售規模均超去年同期,其中公路車表現最為亮眼,銷售規模穩居榜首。電助力自行車雖然排名靠后,但增速驚人,作為新興車型逐漸得到更多用戶認可。而在整車品牌方面,喜
58、德盛接連占據公路車和山地車兩大車型的銷售額榜首。*不同用戶自行車整車銷售貢獻新用戶老用戶*京東自行車銷售增速 Top30 城市2022 年2024 年2023 年2021 年015010050*京東自行車整車銷售規模&趨勢規模指數增長指數增長指數眉山呼和浩特鎮江銀川泰州張家口唐山周口宿遷徐州濰坊滄州邯鄲揚州鄭州濱州洛陽淮安南陽衡水成都鹽城德陽南充駐馬店德州綿陽淄博菏澤南寧0200300100增長指數 比例上漲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35|用戶的整車選購預算 用戶購買公路車的預算集中在 1,001-4,000 元之間,其中 3,001-4,000
59、元區間最受歡迎。長遠來看,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獲得更好的騎行體驗支付更高的價格,萬元以上高端公路車的增長尤為顯著。在高端公路車市場中,輕量化、氣動性能優越的碳纖維車架和禧瑪諾變速套件成為標配。排名品牌排名變化1喜德盛2鳳凰3永久4捷安特5金武端6飛鴿7吉普8EG79沃雷頓10迪卡儂11美利達12菲利普13崔克14百士盾15SANGPU16EROADE17LAUXJACK18RALEIGH19邦德富士達20千里達*山地車品牌銷售額排名排名品牌排名變化1喜德盛2JAVA3迪卡儂4崔克5捷安特6閃電7美利達8SUNPEED9瑞豹10騅特11吉普12薩瓦 SAVA13阿普蘭14VOOK-15永久16菲利
60、普17百琦18鳳凰19沃雷頓20飛鴿*公路車品牌銷售額排名 山地車用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 1,001-2,000 元及501-800 元兩個價格區間,而 2,000 元以上的山地車銷量相對一般。城市自行車方面,用戶偏好 501-800 元區間的產品。2,001-3,000 元區間的城市車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其中捷安特 Escape 1 和美利達探索者 X 1 是較為熱門的選擇。3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1,000RMB1,001-2,000RMB2,001-3,000RMB3,001-4,000RMB4,001-5,000RMB
61、5,001-10,000RMB10,001-30,000RMB30,000RMB*公路車主要價格帶分布&趨勢占比增長指數0500400300100200增長指數01204080*山地車主要價格帶分布&趨勢占比增長指數 500RMB501-800RMB801-1,000RMB1,001-2,000RMB2,001-3,000RMB3,000RMB增長指數*城市車主要價格帶分布&趨勢占比增長指數增長指數 300RMB301-400RMB401-500RMB501-800RMB801-1,000RMB1,001-2,000RMB2,001-3,000RMB3,000RMB0200-505010015
62、0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37 消費者對折疊自行車的預算分配呈現明顯的上移趨勢,800 元以下產品的需求在減弱,千元以上車型漸受青睞。3,001-4,000 元價位的折疊車則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增長迅速。該價位折疊車的折疊機制更為先進,折疊后體積更小,便于攜帶和存儲。綜合來看,中高端折疊車市場增長強勁。*電助力自行車主要價格帶分布&趨勢占比增長指數 2,000RMB2,001-3,000RMB3,001-4,000RMB4,001-5,000RMB5,001-6,000RMB6,001-7,000RMB7,001-8,000RMB8,000RM
63、B0800400600200增長指數*折疊車主要價格帶分布&趨勢占比增長指數0300200100 500RMB501-800RMB801-1,000RMB1,001-2,000RMB2,001-3,000RMB3,001-4,000RMB4,000RMB增長指數 電助力自行車方面,2,001-3,000 元的電助力車最受歡迎,7,001-8,000 元的高端電助力車市場則迎來顯著增長,這得益于米夸和華為智選等品牌的加入。這些高端車款通常配備先進的技術,如實時響應的助力系統、多種騎行模式切換以及鴻蒙智聯等,提供了更加豐富和便捷的騎行體驗。間距 1638 THE 2024 INVESTIGATIO
64、N OF BICYCLE IN CHINA|自行車配件及其細分品類銷售表現京東平臺的自行車配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表現超預期,增長速度超過了自行車整車。配件的購買頻次及產品數量逐年上升,也表明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及依賴性進一步加深。在配件細分市場中,騎行頭盔、碼表、車燈、騎行褲、騎行眼鏡及騎行上衣成為用戶的首選裝備。從趨勢來看,騎行頭盔、騎行眼鏡、碼表、鎖鞋、騎行臺、輪組、騎行服等產品的增長速度尤為顯著。車鎖、手機支架等產品需求則有所下降。*自行車配件細分品類規模&增速規模指數增長指數500400300100200-1000騎行頭盔自行車包騎行眼鏡騎行手機支架車燈騎行臺騎行手套防曬面罩騎
65、行鞋/鎖鞋騎行套裝腳撐/停車架碼表打氣筒/充氣泵騎行上衣水壺/水壺架騎行褲騎行車鎖自行車坐墊/套防曬冰袖輪組/輪胎內褲/護襠墊2022 年2024 年2023 年*京東自行車配件銷售規模&趨勢規模指數增長指數*京東用戶年度消費自行車配件次數增長指數2022 年2024 年2023 年2021 年020015010050增長指數+8%+12%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39|用戶購買自行車配件產品的預算分布在自行車配件市場的細分品類眾多,接下來聚焦探討以下關鍵頭部品類 騎行眼鏡、騎行頭盔、碼表、車燈、騎行褲、騎行上衣,以及趨勢品類 鎖鞋、騎行臺。騎行頭
66、盔作為保障用戶騎行安全的關鍵裝備,需求主要集中在101-300元區間,但501-1,000元價位的頭盔因為更輕量、氣動和透氣,銷售增長較快。騎行眼鏡市場的需求呈現“一頭一尾”的分布:200 元以下的入門級產品及千元以上的高端產品都比較受歡迎,價格分化明顯。*騎行頭盔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騎行眼鏡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 100RMB101-200RMB201-300RMB301-400RMB401-500RMB501-1,000RMB1,000RMB 100RMB101-200RMB201-300RMB301-500RMB501-1,000RMB1,000RMB0400600200
67、增長指數0800200400600增長指數4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碼表的需求相對分散,各價格區間均呈現高增態勢,尤其千元以上的高端碼表最受用戶關注。但從市場趨勢來看,500 至 1,000 元的中端產品正逐漸被更多用戶所選擇。在車燈方面,200 元以下的產品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基本需求。但 300 元以上的車燈產品增速更為顯著,這些高端車燈往往增加了防眩目、智能互聯、無線遙控等進階功能,因而更具競爭力。*碼表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車燈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 200RMB201-300RMB301-400RMB4
68、01-500RMB501-700RMB701-1,000RMB1,000RMB 50RMB51-100RMB101-200RMB201-300RMB300RMB08002004006004003001002000增長指數增長指數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41*騎行褲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騎行上衣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增長指數增長指數 100RMB101-200RMB201-300RMB301-400RMB401-500RMB501-1,000RMB1,000RMB 100RMB101-200RMB201-300RMB301-400RM
69、B401-500RMB501-1,000RMB1,000RMB*騎行鎖鞋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增長指數 300RMB301-500RMB501-700RMB701-1,000RMB1,001-2,000RMB2,000RMB0400600200080020040060003004002001004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用戶選購騎行服的首選價格區間為 101-400 元。以雙箭頭背帶褲為主的 401 元以上騎行褲增長迅速。騎行上衣的增長則集中在 101-500 元區間,表明消費者對于騎行上衣的性價比有更理性的考量。鎖鞋市場
70、,最多用戶選購的價位區間為 501-700元及 1,001-2,000 元,且這兩個區間的增速最為突出。1,001-2,000 元的產品多屬于競技級鞋款,采用碳纖維鞋底、更先進的調節系統如 BOA 旋鈕等,大大提高舒適度及騎行踩踏效率。騎行臺方面,當前京東平臺的銷售熱門為 4,001-5,000元價位的高端產品,通常采用更堅固耐用的材料,設計相對細膩,噪音小,騎行體驗流暢,并提供模擬真實路感、智能調阻等功能,帶來更接近室外騎行的體驗。相較之下,千元以下的騎行臺在配置上有不小差距,但需求增速也不容小覷。|京東自行車整車用戶畫像線上購車的用戶群體中,男性占比高達 70%。但與上一年相比,女性用戶的
71、參與度有所提升;在年齡分布方面,21-40 歲的中青年群體構成了主要的用戶基礎。目前,京東平臺的自行車消費者主要來自一至三線大中城市,但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群體正在不斷增加。此外,本科以上高學歷人群占比達 65%。*騎行臺價格帶分布&增速占比增長指數增長指數 1,000RMB1,001-2,000RMB2,001-3,000RMB3,001-4,000RMB4,001-5,000RMB5,000RMB*購買自行車整車用戶性別分布男性70%女性30%*購買自行車整車用戶年齡分布 20 歲8%41-50 歲17%51 歲5%31-40 歲40%21-30 歲29%0400600200CHAPTER
72、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43 四線及以下城市43%*購買自行車整車用戶學歷分布*購買自行車整車用戶地域分布一至三線城市57%車型 類別公路車山地車城市自行車折疊車青少年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性 別男性115101828892102女性669914112711996年 齡 20 歲182994125284021-30 歲162956064627931-40 歲601081061191378841-50 歲6099138131118126 51 歲627124417677324婚 姻未婚13999737565100已婚60101128126137100地 域一至三線城
73、市10194111117106101四線及以下城市9810885789299學 歷本科以下115106756675108本科989910410310495研究生608416319416095*京東不同車型的用戶畫像差異 注 表中數值為 TGI 指數,用于表示該車型用戶群體在某個方面的突出程度,值越大表示該方面越突出。研究生11%本科54%本科以下35%比例上漲4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不同車型的用戶畫像差異就購買整車的用戶而言,不同車型的用戶群體特征存在顯著差異。公路車用戶群體:30 歲以下為主,未婚男性占比較大,他們追求速度和
74、性能,偏好鋪裝路面騎行。山地車用戶群體:趨向于四線及以下城市的 30歲以上人群,與公路車用戶群體截然不同。城市車與折疊車用戶群體:以通勤和休閑騎為核心訴求,一至三線城市的高知女性用戶占比較高。|京東購買自行車配件用戶畫像根據京東站內數據,愿意為騎行持續投資并追求更極致體驗的用戶在以下幾個方面特征明顯。性別:男性用戶更樂于添置裝備,在自行車配件上的購買意愿更高。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用戶對于自行車配件的投資意愿也在增強。學歷:學歷越高的用戶群體越舍得在配件方面進行投資。地域:一至三線城市用戶更傾向于購買配件。|不同模式(自營/POP)用戶表現京東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自營和 PO
75、P(第三方開放平臺),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當前,無論是整車還是配件,POP 模式因其豐富的商品種類而備受青睞,吸引了大量用戶選擇 POP 下單。然而,隨著京東自營模式下騎行品牌的不斷增加,選擇自營渠道下單的用戶增速已超越 POP 模式。特別是在配件品類中,眾多頭部品牌已基本入駐自營模式,自營模式用戶規模逐漸接近 POP 模式。*不同模式購買整車用戶表現*不同模式購買配件用戶表現自營POP自營POP015010050080604020規模指數增長指數規模指數增長指數增長指數增長指數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45|不同地區用戶購買配件的品牌偏好在自
76、行車配件的選擇上,不同地區的用戶也展現出了明顯差異。一至三線城市用戶偏好 OAKLEY、佳明、iGPSPORT及邁金等品牌,品質更優,但價格也相對偏高。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更重視性價比,傾向于ROGTYO、塔斯隊長、騎兵連、洛克兄弟及西騎者等價格親民的品牌。|京東用戶需求變化通過對近兩年京東平臺用戶搜索行為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用戶需求正在悄然變化。1.搜索行為多樣化。頭部搜索詞的集中度有所下降,用戶的搜索偏好逐漸從寬泛的自行車品類詞轉向更具體的細分車型,例如公路車、山地車等。同時,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直接搜索特定品牌或型號,如喜德盛AD350、VOOK ONE 等熱門車款。值得注意的是,選擇自營模
77、式下單的用戶表現出了較高的忠誠度。這些用戶的購物清單中,自營商品占比接近 60%。相比之下,選擇 POP 模式下單的用戶對自營商品的消費占比僅為 20%。這表明自營模式在建立用戶忠誠度和優化購物體驗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不同季節騎行用戶分布在傳統觀念中,騎行活動只適合在春、夏、秋三季進行。不過,根據近一年的數據表現,冬季騎行的用戶規模雖然不及夏季,但增速明顯,表明冬季騎行日益受到歡迎,騎行活動逐漸擴展至四季。冬季室內騎行也越來越受到用戶青睞,這主要得益于騎行配件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更多選擇,使得騎行活動不再受季節限制。|不同氣溫下用戶選購自行車配件差異在氣溫低于 10時,騎行
78、者需采取保暖措施以確保舒適和安全,保暖手套、秋冬騎行服、面罩及專用騎行帽成為首選。此外,騎行臺備受歡迎,其作為室內騎行訓練裝備,為用戶提供了不受外界氣候影響的騎行體驗。當氣溫介于 10至 20之間,騎行用戶轉向室外騎行,傾向于選擇透氣性好的騎行服、頭盔和眼鏡等戶外騎行裝備,面罩也成為防曬必需品。當溫度超過 20時,騎行環境宜人,騎行者可以更專注于提升騎行體驗,鎖鞋和碼表成為改善騎行表現的進階裝備。夏季夜騎興起,車燈成為夜間騎行的必備配件。|不同地區用戶購買整車的品牌偏好不同地區的用戶在自行車品牌的選擇上表現出明顯差異。在一至三線城市,消費者更傾向于喜德盛、捷安特、大行、崔克、閃電、迪卡儂、瑞豹
79、等品牌的中高端價位產品,四線及以下城市更注重經濟實惠,傾向于選擇永久、鳳凰、飛鴿、吉普等品牌的千元以下整車。*不同季節騎行用戶規模&增速夏季冬季秋季春季015010050規模指數增長指數增長指數4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不同氣溫環境中騎行用戶偏好 Top 5 商品 注 偏好基于不同氣溫下的用戶購買情況而統計,排名越靠前表示用戶更傾向于在該氣溫下購買對應產品。*2024年京東騎行用戶Top 50 搜索詞*2023年京東騎行用戶Top 50 搜索詞10 以下20 以上10-20TOP 1 騎行臺TOP 2 騎行手套TOP 3 秋冬騎
80、行服TOP 4 保暖面罩TOP 5 騎行帽TOP 1 騎行服TOP 2 騎行頭盔TOP 3 騎行眼鏡TOP 4 自行車包TOP 5 防曬面罩TOP 1 碼表TOP 2 鎖鞋TOP 3 騎行服TOP 4 防曬冰袖TOP 5 車燈(12月-2月)(6月-8月)(3月-5月,9月-11月)CHAPTER 2 2023-2024 年中國自行車市場概況及消費趨勢 47 2.配件需求大幅增長。騎行眼鏡、騎行頭盔、騎行褲、車燈、騎行臺、鎖鞋等相關產品的需求同比增長超過 100%。3.品牌自營店鋪受青睞。用戶對自營產品的興趣顯著增加,如“洛克兄弟自營旗艦店”“邁金自營旗艦店”“喜德盛京東自營旗艦店”同比增速超
81、過 200%,表明用戶對品牌自營店鋪的高度認可和信任。|改善用戶線上購車體驗的因素消費者在線上選購自行車時,通常關注以下幾個關鍵因素。1.使用體驗:包括拆裝的簡便性、運動性能、騎行的舒適度及輕便性等;2.外觀/顏色:用戶更傾向于選擇外觀時尚、帥氣或酷炫的自行車;3.配送時效:由于線上購物的特殊性,用戶對商品的配送時效性有較高期望。4.客服態度:友善積極的服務態度對于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有顯著影響。|如何提升用戶購車/用車體驗用戶購買自行車并收到產品后,可能會在組裝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例如變速器的調試和剎車的松緊,這些操作對于騎行新手而言尤為復雜。針對此類用戶痛點,京東推出“上門安裝”服務,目前支持
82、全國 114 個城市,用戶下單 2 小時內即可聯系專員進行預約。此外,考慮到騎行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及車輛被盜等風險,京東還推出騎行保障服務,用戶購車時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選購該項服務,享受包括意外傷害、盜搶及第三者受傷在內的三重保障。*線上用戶選購自行車好評歸因使用體驗尺碼快遞外包裝配送時效客服響應速度商品功能材質款式風格外觀/顏色主觀體驗問題工藝客服態度售后解決問題能力商品質量客服解決問題能力50%25%0%37.5%13.5%3.9%2.3%1.3%1.2%0.7%20.6%7.1%3.1%1.4%1.3%0.9%0.6%0.5%4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
83、CLE IN CHINA03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第三章 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Analysis of Leading Listed Companies第一節 52國內上市企業篇第二節 59國外上市企業篇第 一 節國內上市企業篇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作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是行業趨勢和市場格局變化的風向標。通過分析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我們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自行車行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整體健康狀況、市場動態和未來發展方向。本章主要選取全球范圍內有代表性的 13 家自行車相關上市企業(其中國內 8
84、 家、國外 5 家),對企業 2023 年至 2024 年的財務報告進行梳理,介紹各企業的業績表現和經營動態。|上海鳳凰上海鳳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總部位于上海,于 1993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自行車業務為核心,同時涉足房地產、鋼材加工、金融等業務。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是其全資子公司,具有完善的品牌管理、生產研發和產品銷售體系,旗下“鳳凰”“FNIX”“丸石”“89”等品牌構成公司核心競爭力,尤其鳳凰品牌的自行車系列產品家喻戶曉,并遠銷海外。2023 年,上海鳳凰實現扭虧為盈,總營收 17.4 億元,同比增加 8.04%;凈利潤 0.453 億元,同
85、比增長114.7%;總資產 32.58 億元,比上年度末增加 7.99%;基本每股收益 0.0879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14.7%。在當前較為復雜的自行車市場環境中,上海鳳凰展現了較強的適應性和發展潛力。2023 年,公司積極推進自行車業務整合和品牌布局,重點從平價到高端市場進行多品牌協同規劃;優化鳳凰自行車、天津愛賽克、天津天任的產品線,形成完善的產品梯隊;加強鋰電助力自行車研發,推出鋰電助力自行車專屬子品牌“Phoenix Electric”,著力拓展日本、歐洲及北美市場。公司旗下丸石品牌以“智造”為主題亮相國際進口博覽會,體現出公司在電助力和智能方向的戰略投入。在品牌宣傳方面,公司積
86、極利用線上多平臺、多形式宣傳,形成以產品推廣銷售為目標的全鏈路營銷模式。進入 2024 年,鳳凰集團 1-9 月實現營業收入 18.33億元,同比增加 42.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016.43 萬元,同比增加 52.15%;總資產為 34.01 億元,比上年度末增加 4.38%。上海鳳凰指出,2024年國內高端自行車市場呈現供銷兩旺的景象,同時出口5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市場穩步恢復,但行業仍面臨挑戰,包括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國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匯率波動等,都可能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盡管如此,公司
87、對自行車行業,特別是電助力和智能化領域的前景充滿信心,并計劃進一步整合資源,完善品牌體系,推動產品轉型升級和營銷渠道建設,迎接行業的新機遇。|中路股份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4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自行車零部件、電動助力車和電動平衡車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還涉足貿易、廣告和投資等業務領域。其中。永久牌自行車的生產銷售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公司同時也是共享單車產品的重要供應商。2023 年,憑借互聯網平臺和多媒體渠道的營銷,公司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兩輪車產品取得了出色的線上銷售業績。這一年,公司共銷售自行車、電動車及童車455.67萬輛,實現營收9.13億元,同比增長5.49%。集團實
88、現總營業收入 9.73 億元,同比增長 4.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410.08 萬元,同比增長131.57%,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總資產為 8.86 億元,比上年末減少 3.70%;基本每股收益為 0.07 元,同比增幅達到 129.17%。公司積極開拓新市場,于 2023 年下半年推出高端子品牌“永久 1940”和“Forever Blu”,開設“永久一九四零NINETEEN FORTY”等線下體驗店,推出差異化產品,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上海永久在品牌宣傳上持續發力,積極參與籌建上海工業博物館,并通過冠名贊助、IP 聯名等多種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2024 年,永久“中
89、華老字號”以 43.25 億元的品牌價值,再度躋身“2024 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單,同時永久也入選 2024 年度 TBB 上海制造業品牌價值榜。中路股份在年報中指出,2024 年我國“提出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進交通運輸智慧綠色發展”的目標,以及騎行的社交、生活方式屬性化,都將持續推動自行車行業發展;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增加研發設計投入,豐富產品類型和功能,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2024 上半年,公司實現總營收 5.19 億元,同比增長 13.02%,連續 5 年實現營收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48.66 萬元,同比下降 68.11%;每股收益 0.008
90、 元,同比減少 66.67%。|信隆健康深圳信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7 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業務涵蓋自行車零配件(如車把、立管、座管、避震前叉等)及體育運動健身和康復器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成立 50 余年來,公司憑借深厚的行業積累、優質的產品和穩定的客戶資源,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零配件制造商之一,在中國華南和華北兩大自行車產業帶分別設立了“深圳信隆”和“天津信隆”,并在越南成立“越南信友”,構建起全球化的生產布局。目前,公司的自行車零配件產品線主要覆蓋低端鐵制品和中端鋁制品兩大領域。信隆健康攜眾多新品參加 2024 年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其中適用于山地車/電助力車的
91、內走線一體把具備極高整合度,入圍“2024 China Cycle 創新獎”。CHAPTER 3 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 53 2023 年,信隆健康實現合并營業收入 9.64 億元,同比減少47.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217億元,同比減少 88.53%;總資產 16.96 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 11.51%;基本每股收益 0.06 元,同比減少88.44%。其中,自行車零配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6.67億元,相比上年度減少 55.47%;銷售出貨量為 2,012.16萬件,同比減少 54.47%;產品綜合毛利率為 15.64%,相比上年度減少 7.61%。公司將業績下降主要歸因
92、于市場需求萎縮,導致出貨量大幅減少。公司在財報中指出,國際地緣政治動蕩、全球經濟疲軟及通脹削弱消費能力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自行車市場整體需求較前三年明顯下滑。庫存消化速度低于預期,新配件需求大幅下降,使訂單量及出貨量同比減少近五成,對公司的盈利表現產生顯著影響。面對這一局面,信隆健康積極應對,加強內部管理,控制成本,保持與客戶、供應商良好溝通,并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為訂單回升預做準備。2024 年,國內經濟展現良好韌性,出口市場有所回暖。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達 5.33 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自行車零配件營業收入為 3.87 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 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93、652.8 萬元,同比減少 79.06%??傎Y產 16.57 億元,同比減少 2.28%。到第三季度末,公司 1-9 月營業收入 8.18 億元,同比增長 1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83.76萬元,同比減少 96.22%。展望未來,信隆健康表示要加強成本與訂單管理,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公司計劃籌建歐洲分公司,負責避震前叉產品在歐洲市場的營銷、銷售及售后服務,實現短距離供應客戶,同時更好掌握歐洲市場動態。另一方面,公司計劃擴大越南信友工廠的產能,實現多品類、規?;纳a,并將電助力自行車作為生產重點,以滿足歐美市場需求。信隆健康同時透露,接下來將繼續同美團、滴滴合作,以優質配件產
94、品供應國內共享單車市場;與殼牌(Shell)的合作關系也將持續,負責其旗下所有電動滑板車的供應。信隆健康以其悠久的行業積淀、全球化的業務布局和穩健的財務基礎,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依然保持穩步發展。公司在全球自行車及零配件領域的經營策略和動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行業內值得長期關注的企業之一。|八方股份八方電氣(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9 年在 A 股上市,主要從事電助力自行車(電踏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擁有多項驅動系統核心技術專利。自 2003 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擁有中置電機、輪轂電機兩大電機類型的多種型號電機產品,并有能力配套供應
95、包括控制器、傳感器、儀表、電池在內的成套電氣系統,為山地車、公路車、城市車等不同類型的電助力車提供電氣系統適配方案。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位于中國蘇州,同時在荷蘭、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丹麥和中國臺灣等地區設立了多個銷售和服務中心。為了進一步開拓歐洲市場,八方股份還在波蘭設立了新工廠,專注于中置驅動系統的生產和供應。2023 年,受歐洲及日本自行車市場需求明顯回落的影響,八方股份業績承壓。公司 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 16.48 億元,同比下降 42.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28 億元,同比減少 75.03%;總資產33.41億元,比上年末減少6.93%;基本每股收益0.7
96、6元,同比減少 75.08%。面對市場困境,八方持續加強技術開發、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方面的投入。2023 年,公司參加多場國際重要展會,展示了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成熟電助力驅動系統解決方案,受到客戶及海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期間,公司及子公司共完成 50 項專利申報,獲得 49 項授權。也是在這一年,八方位于天津市靜海區的電動車驅動系統制造項目于 6 月投入使用,位于蘇州的新能源鋰電池 PACK 及高端驅動系統制造項目也順利完成基礎建設。此外,公司于 2023 年 9 月正式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海關頒發的高級認證企業證書,通過了海關5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
97、CLE IN CHINAAEO 高級認證;12 月,公司實驗中心正式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標志著公司實驗中心的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達到了國際認可標準,具備開展專業檢測的技術能力。盡管 2024 年海外終端市場需求仍顯不足,且新興高競爭力企業的加入對市場格局產生了一定沖擊,但八方股份依然堅持持續優化其技術平臺,推動業務創新。2024 年,八方全資子公司八方新能源、速通電氣及電摩事業部陸續入駐蘇州,進一步增強公司在蘇州的生產和運營能力。上半年,公司還推出又一創新技術平臺 GVT(Gear,Variable,Transmission)齒輪變速傳動技術平臺,以及基于該平臺開發的
98、最新家族產品 自動內五速變速花鼓;DP C010 儀表產品則先后獲得 2024 年 China Cycle 創新獎和 2024 年德國國家設計獎(2024 German Design Award)。2024 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 6.82 億元,同比下降 25.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營業利潤為0.51 億元,同比下降 51.48%;總資產為 33.36 億元,同比下降 0.16%;基本每股收益為 0.22 元,同比下降50%。雖然當前電助力自行車市場面臨諸多挑戰,但八方股份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公司表示將在去庫存階段后,積極調整銷售模式、服務體系及經營戰略,以迎接市場需求回升后的新機遇
99、。|久祺股份久祺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自行車整車及其零部件和相關衍生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全系列自行車,同時涉足部分自行車零部件、裝備和騎行服飾等領域,主要出口海外市場,擁有穩定的國際客戶群體。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0.06 億元,同比減少 15.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6 億元,同比減少 36.9%;基本每股收益 0.46 元,同比下降 46.51%;資產總額 17.6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1.25%。營業收入中,境外市場收入占比高達 98.15%,從產品類別來看,電助力自行車占比 16.31%,成人自行車占
100、比 16.54%,兒童自行車占比 19.16%,配件占比31.11%。公司在年報中表示,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場需求疲軟,但營業成本也同步下降;2023 年度,公司按照既定發展戰略加大設計研發投入,并擴大了研發團隊。隨著募投項目逐步落實,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增強自產能力。久祺對未來發展保持樂觀并充滿信心。公司深耕行業二十余年,已在市場上占據一定份額,并在國際市場與多家知名品牌展開競爭,具有明顯的市場競爭力。旗下 Joystar、Cycmoto 等童車品牌以及 Hiland、Rockshark 等成人車品牌在海外電商平臺銷售表現突出。久祺認為,在國內市場,中高端自行車具備較大發展空間;同時,
101、隨著 90 后成為父母主力軍,消費觀念的變化推動了中高端童車市場的增長,國內童車市場前景廣闊。2024 年以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為代表的中高端自行車需求持續增長,公司在 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 10.77 億元,同比增加 3.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604.18 萬元,同比增加5.78%;基本每股收益 0.24 元,同比增加 4.35%;資產總額 18 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 2.22%。八方電氣在 2024 年推出創新性的 GVT 齒輪變速傳動技術平臺,以及基于該平臺開發的新品 自動內五速變速花鼓。CHAPTER 3 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 55 針對國外
102、市場下行和國內中高端市場上升的變化,久祺積級應對:一方面繼續拓展境外市場,并密切關注外匯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資金管理及運營模式;另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內部培養、人才引進等方式擴充人才隊伍,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公司加大力度開發國內市場,發展自主品牌。在應對國際貿易風險方面,久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美國設立子公司開展國際貿易業務,降低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直接影響;部分國家的制造商客戶向公司采購零配件或半成品,自行完成裝配并提供售后服務;同時,持續完善海外布局,拓展新市場,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和市場,從而分散貿易風險。|巨大集團巨大集團(Giant Group)成立于 1972 年,專注于自行車
103、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1994年,集團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2024 年,巨大集團以 7.44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再次榮登“中國臺灣國際品牌價值榜”,連續三年穩居第六。多年來,巨大集團致力于推動自行車運動的發展,長期贊助 UCI 世巡賽車隊及世界頂尖車手。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品牌的全球影響力,而且通過車隊與選手的反饋,集團持續優化產品設計,開發出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性能產品。2023 年,巨大集團全年總營收達到 769.54 億元新臺幣,較上年減少 16.39%;毛利潤 169.73 億新臺幣,同比下降 18.49%;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 34.01 億元新臺幣,較上年減少
104、41.8%;每股稅后收益 8.68 元新臺幣,較上年末下降 44.04%。集團指出,業績下滑主要是受歐美市場對中低端自行車產品需求減弱和庫存高企的影響。但巨大集團已采取措施改善庫存狀況,并且通過產品組合策略和自有品牌銷售提升,抵消了折扣與產能利用率下降的影響,將毛利率維持在 22.1%。在中國大陸市場,得益于休閑運動潮流的興起,市場需求持續增長,2023 年巨大集團在大陸市場的業績實現超過 60%的增長。經歷疫情帶來的大起大落,巨大集團堅持全球化戰略,面對短期挑戰也能迅速調整,保持中長期的成長勢頭。在技術層面,集團不斷推進自有品牌產品的創新,其中 CADEX Tri 車架組榮獲 2023 年臺
105、北國際自行車展創新設計獎金獎、臺灣精品獎銀質獎,以及 2024 年德國 iF 設計大獎。2024 年 11月 TCR Advanced SL 0 公路車也獲得第 33 屆臺灣精品獎暨金質獎。2024 年,集團實現上半年總營收 372.29 億新臺幣,同比減少 12.57%;毛利潤為 79.27 億新臺幣,同比減少 11.52%。每股稅后收益 4.27 元新臺幣,較上年末下降 17.09%。上半年月度營收雖依舊呈下降趨勢,不過降幅有所放緩,從第三季度開始,七月、八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2024 年 1-9 月,集團總營收為 576.86 億新臺幣,同比減少 7.11%。巨大集團表示,中國市場
106、的循環趨勢將繼續推動業績增長,預期集團的經營狀況將逐步改善。|美利達美利達(Merida Industry Co.,Ltd.)成立于 1972 年,1992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臺灣自行車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市場,美利達建立了完善的銷售和服務網絡,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購車體驗。公司長期贊助頂級世巡賽車隊“巴林勝利”,車隊在多項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事中表現出色,進一步鞏固了美利達的品牌影響力。目前,美利達以 4.6 億美元品牌價值位列“中國臺灣國際品牌價值榜”第 13 名。受疫情后訂單重整、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2023 年臺灣自
107、行車產業整體出口量和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 33%和 18%。歐美市場持續低迷,直接導致美利達臺灣工廠全年出口量和出口額同比分別減少 39.8%和 39.4%。與此同時,美利達在中國大陸市場表現強勁,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取得 30.1%和 67.2%的增長。這一年公司自行車銷售總量達116.69 萬輛,同比減少 13.97%;營業收入為 272.61 億元新臺幣,同比減少 26.12%;稅后凈利潤 17.99 億元新臺幣,同比減少 47.92%;每股收益 5.66 元新臺幣,同比減少 50.09%。盡管業績表現欠佳,但美利達在產品創新領域深受認可,多款車型數次獲獎:SILEX(西力)被國際媒體 OF
108、FROAD.CC 評 為 2023 年 度 最 佳 礫 石 車;ONE-SIXTY 500 被5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OFFROAD.CC 評 為 年 度 最 佳 山 地 車;ONE-SIXTY 6000 被國際媒體 BIKERADAR/MBUK 評為 2023 年度最佳耐力型全避震車、2024 臺灣精品獎銀獎;ONE-FORTY 700 被 BIKERADAR/MBUK 評為 2023 年度最佳林道型全避震車。2024 年,美利達中國大陸市場維持穩定,公司同時加大中高端車型的推廣銷售力度;臺灣工廠生產的中高端電助力自行車則有望
109、在 2024 下半年恢復正常銷售水平??傮w來看,美利達的經營狀況逐步改善,業績止跌回升。1-8 月營收:總計 213.19 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54%。單月表現:6 月單月營收 32.03 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 48.65%;7 月和 8 月分別增長 18.1%和 43.04%。中國大陸市場:上半年自行車銷量接近 60 萬輛,年增率高達 150%,彌補了歐美市場訂單縮減的影響。美利達目前正逐步調整庫存水位,加上第三季是傳統出貨旺季,公司對 2024 年全年的業績持樂觀態度,預計營收將持續穩步增長。|桂盟國際 桂盟國際(KMC)于 1977 年創立,主要生產和銷售自行車鏈條、摩托車鏈條以及工
110、業用鏈條,以其高品質、耐用性和創新設計在全球市場享有盛譽,是自行車領域公認的鏈條專家。公司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對鏈條復雜性的透徹理解,構建了專業的研發能力和先進的制造技術體系。桂盟長期贊助國內外優秀車隊與車手征戰賽場,包括中國麗以芙女子職業隊、成都洲際隊、美利達-諾飛客車隊、跡馳-瑞豹車隊等,在各大賽事中均有突出表現。2023 年,由于庫存調整的影響,桂盟的自行車零件與非零件業務出貨量均出現下滑,導致綜合營收與各項經營指標數據較前一年均有所下降。桂盟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通過優化鏈條產品組合,提升高端產品及修補件的市場份額,其營收能力在行業內仍保持領先。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47.3 億元新臺幣,
111、同比減少 33.5%;稅后凈利潤為 7.42 億元新臺幣,同比減少 61.4%;每股稅后收益 5.89 元新臺幣,比上年末減少 61.4%。2024 年中國國際自行車展,美利達展位人山人海。2024 年,桂盟在產品創新研發方面持續發力,推出多色系的 kMC GO 系列蠟鏈條,受到用戶好評。同時,桂盟提出了“KMC DRIVETRAIN EXPERT”鏈條傳動組概念,打造完美協同作用的“鏈條+牙盤+飛輪”三件套。2024 年上半年,桂盟營業收入達 24.6 億元新臺幣,同比增加 3.45%;稅后凈利潤 4.14 億元新臺幣,同比增加 10.78%;每股收益 3.28 元新臺幣,同比增加11.11
112、%。近年來,桂盟還致力于開發和推進非鏈條項目,并密切關注大陸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力求提升非自行車零件部門的營收。在產銷策略上,桂盟著重提升越南工廠的產能,以越南為中心整合研發與產銷,旨在擴大集團在東南亞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5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第 二 節國外上市企業篇|禧瑪諾禧瑪諾(Shimano)創立于 1921 年,公司總部位于日本大阪,1972 年、1973 年先后在大阪證券交易所和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業務包括自行車零部件、釣具及賽艇相關用品的研發、設計、生產。作為全球自行車零部件領域的領導者,禧瑪諾生產的傳動系統
113、、腳踏等配件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使用,尤其在競技/高端自行車市場中占有極高的市場份額。2023 年,禧瑪諾全年總銷售額 4,743.62 億日元,同比下降 24.6%;營業收入 836.53 億日元,同比下降 50.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611.42 億日元,同比減少 52.3%;每股收益 448 日元,同比減少 36.2%;總資產 2,506.64 億日元,較上年末減少6.5%。雖然銷售額與營業收入雙雙下降,但依然高于疫前水平。禧瑪諾分析全球自行車配件市場形勢,認為歐洲、美國及日本市場需求疲軟,北美市場庫存始終處于高位;在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市場,盡管人們對自行車運動的熱情高漲,但
114、物價的上漲導致消費者信心“降溫”;而中國大陸市場由于戶外運動的持續流行,銷售保持強勁,特別是高端公路車,庫存也保持在合理水平。禧瑪諾 2024 年發布全新 212 速 GRX Di2 套件,擴充礫石車套件陣容。CHAPTER 3 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 59 2,8851,8661,1012,1691,4111,4261,3151,1991,1501,3551,1206595985625865336435384691,025617275102498416822242098145020910442121310136720996377251994872259439621485686332560124
115、313106421201在這樣的背景下,2023 年禧瑪諾自行車部門銷售額為 3,646.79 億日元,同比下降 29.5%;營業收入625.51 億日元,同比下降 55%。釣具部門的業績則相對穩定,全年銷售額 1,092.25 億日元,同比下降 1.6%;營業收入 184.13 億日元,同比下降 23.8%。2024 年,禧瑪諾營收逐漸回升,第二季度營業利潤超出預估值 40%以上,上半年總銷售額 2,168.87 億日元,同比減少 17.6%;營業收入 309.55 億日元,同比減少 42.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437.04 億日元,同比減少 13.2%;每股收益 487.49 日
116、元,同比減少 14.22%??傎Y產 9,614.8 億日元,較去年末增加10.3%。其中自行車部門銷售額 1,625.94 億日元,同比減少 20.7%;營業收入為 243.28 億日元,同比減少42.2%。漁具部門銷售額540.69億日元,同比減少6.8%;營業收入 66.51 億日元,同比減少 43.8%。禧瑪諾認為,2024 年全球經濟呈緩慢復蘇趨勢,中國大陸市場高端車型銷售勢頭正旺,捷安特、美利達等主要品牌上半年在大陸地區的銷售量均有大幅提升。因中國市場表現良好,上半年業績已超預期,禧瑪諾將2024 全年銷售額預測上調 7.1%至 4,500 億日元(2023年為 4,743.62 億
117、日元),營收目標上調 16.2%至 660億日元(2023 年為 836.53 億日元),展現了公司對未來市場的積極態度和堅定信心。*2013年-2023年禧瑪諾自行車零部件銷售額統計(單位:億日元)其他北美日本歐洲中國臺灣中國大陸2017年2016年2020年2018年2021年2019年202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23年3,0001,0000%2,0005,0004,0006375805674103453704494395565924303,6472,1732,7402,5952,7722,9783,1402,7022,9004,4375,17460 THE 2024 IN
118、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佳明1989 年創立的佳明(Garmin Ltd.)是全球領先的導航設備和可穿戴技術制造商,2013 年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佳明致力于為航空、航海、汽車、戶外活動和健身等五大垂直市場提供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產品廣泛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服務于眾多專業領域。在健身領域,佳明的騎行類產品如碼表、功率計、騎行臺等,尤受市場青睞。2023 年,佳明在產品庫存、供應鏈和交貨周期保持正?;?,也克服了運輸瓶頸的挑戰。得益于市場對健康產品需求的持續旺盛,佳明在 2023 年的表現超出預期,總銷售額同比增加8%,達52.3億美元,創歷史
119、新高;銷售產品數量 1,620 萬件,比 2022 年的 1,500 萬件增加了 8%;營業收入同比增加 6%,達 11 億美元;毛利潤 30.1 億美元,同比增加 7%;稀釋每股收益 6.71 美元,同比增加 33.13%。其中,健身部門銷售額同比增長 21.28%,營業收入更飆升 120.95%;航空、航海和一級汽車 OEM 領域的營收分別增長 7%、1%以及 49%,這三大業務板塊均創造了品牌的歷史新高。而戶外板塊表現略顯疲軟,營業額同比減少 4.12%,營業收入同比減少 10.12%。佳明指出,戶外部門的業績下降主要歸因于戶外探險手表的銷量下降。盡管如此,戶外業務仍是佳明最大的業務板塊
120、,2023 年占據總營收的 47%。2024 年,佳明在騎行產品領域雖動作不多,但在上半年發布新款頂級 GPS 自行車碼表 Edge 1050,依然引起業內及消費者的極大關注。2024 年前三季度,佳明整體業績表現持續強勁,五大業務板塊均實現增長,總營收達 44.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營業利潤為 10.78 億美元,同比增長43%。其中,戶外板塊貢獻的營收最多,為 13.33 億美元,占比達 29.78%。緊隨其后的是健身板塊,在前三個季度的總營業收入增幅達 31%,為佳明貢獻了超過 12.35億美元的收入。佳明表示,增長主要是由高端運動可穿戴設備的更強需求帶動,尤其是歐美市場。值得
121、一提的是,雖然汽車 OEM 板塊在佳明 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中占比最低,但其年增幅高達 50%,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綜合來看,佳明在 2024 年表現出了卓越的盈利能力?;谇叭径鹊膬灝惐憩F,佳明上調了 2024 年度的全年營業額預期。|維塔斯戶外維塔斯戶外(Vista Outdoor Inc.)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成立于 2014 年 8 月,于 2015 年 2 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專注于提供高性能的戶外運動裝備和配件產品,涵蓋射擊運動、狩獵、露營、徒步旅行、自行車運動、滑雪和其他戶外活動等領域。通過多次收購,公司旗下有 41 個品牌,包括 Federal Ammuni
122、tion、Bushnell、CamelBak、Bell、Giro等,涵蓋彈藥、槍械配件、自行車裝備和露營裝備等廣泛的產品線,是全球彈藥槍械和戶外領域的重量級企業。2023 年,維塔斯戶外將公司業務拆分為 Revelyst(戶外業務)和 The Kinetic Group(彈藥槍械業務)兩個獨立公司。2024 年 10 月,維塔斯戶外與投資機構 SVP(Strategic Value Partners)簽訂協議,將 Revelyst以 11.25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交易預計于 2025 年 1 月完成,屆時 Revelyst 將轉為私營企業。維塔斯戶外同時計劃將 The Kinetic Grou
123、p 出售給捷克工業控股公司 CSG(Czechoslovak Group),交易報價已調整至 22.25 億美元,但因涉及政治因素等諸多約束條款,該交易仍在推進中。2024 財年,渠道經歷去庫存周期,加上經濟疲軟,全品類需求減少,打折銷售產品增多,以上因素影響維塔斯戶外的整體業績,銷售額和盈利能力均出現下滑。公司全年合并銷售額 27.46 億美元,同比減少 10.8%;其中 The Kinetic Group 銷售額占比 52.9%,Revelyst 占47.1%。全年毛利 8.59 億美元,同比減少 16.7%;營業利潤 5,045.3 萬美元,同比減少 53.2%。針對市場低迷的狀況,Re
124、velyst提出GEAR Up計劃,以提高效率和節約成本為目標,簡化經營模式、增加效率和效益、投資有潛力的品牌為手段,為 Revelyst 帶來轉型和增長。CHAPTER 3 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 61 2025財年第一季度(統計周期為2024年4-6月),維斯塔戶外兩大業務板塊銷售量均下降,公司合并營業額 6.44 億美元,同比減少 7.1%;毛利 2.11 億美元,同比減少 6.9%;凈利潤 5,712 萬美元,同比減少 1.67%。其中,Revelyst 第一季度營業額 2.74 億美元,同比減少13.6%。公司稱,這主要是由于預購交付時間延遲、不利的產品組合以及渠道降價所致。2025
125、財年第二季度(2024 年 7-9 月),維塔斯戶外的財務表現有所改善。集團合并營業額為 6.66 億美元,同比減少 1.6%;毛利潤保持在 2.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凈利潤降至 4,200 萬美元,同比減少 26%。Revelyst 業務的銷售額達 3.15 億美元,營業收入為 2,100萬美元,利潤率為 6.6%。盡 管 美 國 自 行 車 和 戶 外 市 場 仍 顯 疲 軟,但Revelyst 的庫存水平同比減少了 8,700 萬美元,提升了盈利能力,使公司的現金流達到 1.11 億美元,總債務降至 5.9 億美元。GEAR Up計劃在2025財年上半年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節約
126、成本 1,160 萬美元。公司計劃在全年內實現 2,500萬至 3,000 萬美元的成本節約目標。此外,Revelyst最近與廚具品牌 Camp Chef 及名廚蓋伊費里(Guy Fieri)達成有史以來最大的合作,計劃推出一系列聯名的戶外烹飪設備,將費里的烹飪專長與 Camp Chef 的創新技術結合,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盡管市場環境存在挑戰,維塔斯戶外在頭盔、山地車和騎行水壺等品類上依然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025 財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維塔斯戶外對全年業績目標充滿信心。|??怂构S??怂构S控股公司(Fox Factory Holding Corp)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運動設備和零部
127、件設計與制造的美國公司,總部位于佐治亞州布拉塞爾頓(Braselton)。公司始創于 1974 年,最初經營越野摩托車配件,2008年被私募股權公司收購,2013年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2024 年正值公司成立 50 周年。??怂构S以其生產的山地車避震系統而聞名,現在業務已擴展至越野車輛、摩托車、卡車、全地形車等多種高端車輛的懸掛系統與避震設備。??怂构S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并通過收購戰略擴展其產品線,進一步涉足雪地車等戶外活動裝備市場。公司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包括FOX Racing Shox、Race Face、Easton Cycling 以及Marzocchi 等,這些品牌在騎
128、行裝備和配件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公司近幾年業績表現穩健,三大業務板塊 動 力 驅 動 車 輛(powered vehicles)、后 市 場 應 用(aftermarket applications)和特種運動產品(specialty sports products)2023 全年合并營業額 14.64 億美元,同比減少 8.63%;毛利潤為 4.65 億美元,同比減少12.52%;凈利潤 1.2 億美元,同比減少 41.16%。??怂构S表示,2023 年銷售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特種運動產品的銷售額下降 42.8%,自行車相關的產品如避震系統、自行車組件都屬于這個品類。業績下滑與渠道
129、庫存的重新調整,以及終端消費者需求下降有關。然而,動力驅動車輛和后市場應用部分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 21.2%和 59.7%。動力驅動車輛板塊的增長得益于 OEM 渠道需求強勁;后市場應用的增長則主要歸功于 2023 年 3 月收購的汽車配件公司 Custom Wheel House 貢獻的 6,560 萬美元凈銷售額。2024 年上半年,市場經濟持續低迷,加之高利率對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影響,導致公司業績繼續下滑。公司合并營業額為 6.82 億美元,同比下降 14.8%;其中動力驅動車輛下降 16.5%,后市場應用下降 29%,特種運動產品則實現了 5.9%的增長 主要與公司 2023 年11 月
130、收購子公司 Marucci 貢獻的 1.01 億美元凈銷售額有關。不過,自行車產品的銷售額減少了 8,790 萬美元。上半年,公司毛利潤同比減少 19.3%,為 21.41 億美元;凈收入則同比大幅減少 97.66%,為 1,911 萬美元。盡管如此,公司對 2024 下半年業績增長仍保持樂觀態度,主要基于自行車市場經歷下滑期后逐漸趨于穩定,以及公司新品的推出。公司預計全年營業額將介于14.07 億美元至 14.77 億美元之間。6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哈福德集團哈福德集團(Halfords Group PLC)1892 年成
131、立于英國伯明翰,從五金批發生意起家,發展成為英國領先的汽車、自行車及休閑運動產品零售和服務提供商,2002 年被 CVC 資本收購,2004 年 6 月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汽車業務始終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自行車業務則得益于英國悠久的自行車文化、政府對低碳環保出行政策的支持,在集團和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 2024 財年的數據,汽車業務占集團營業額的 79%,自行車業務占 21%。在業務類型上,集團的服務業務營業額占比41%,產品零售業務占比 59%。此外,哈福德集團還注重 B2B 業務發展,其自主開發的 B2B 平臺 Avayler 主要面向歐洲和美國客戶。公司表示,服務業務和 B2B 業務
132、的增長有助于提升集團的抗風險能力,以應對低迷的消費市場,并帶來更高和更可持續的財務回報。在剛過去的 2024 財年,盡管面臨通貨膨脹和高利率導致消費市場信心不足等挑戰,哈福德集團的表現仍保持了相對穩健。公司全年合并營業額為16.97億英鎊,同比增長 7.9%。其中,服務業務的營業額達到 6.99 億英鎊,同比增長 17.6%,同店銷售增長 10.7%,延續了上一年的強勁表現。零售業務營業額為 9.97 億英鎊,雖略有增長,但仍低于預期水平。全年毛利潤為 8.23 億英鎊,同比增長 7%;凈利潤為 2,760 萬英鎊,同比增長63.3%。具體到自行車零售業務,業績表現低于預期。自行車業務的同店收
133、入(LFL)同比下降2.3%,銷量下降4%,降幅高于公司預期的 1%。哈福德集團指出,整體市場需求已較疫情前水平下降約 30%,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下半年促銷活動增加了 33%,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顧客選擇分期付款,導致公司毛利率面臨較大壓力。盡管如此,哈福德集團在自行車業務領域仍取得了1.3%的市場份額增長,超出預期目標 0.7%。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三個關鍵領域的進展:在政府補助的“騎車去上班”(CycleToWork,CTW)項目上,收入同比增長8.3%;自行車線上業務 Tredz 實現了 11.1%的同店銷售增長;在自行車產品線上持續創新,推出的 Boardman SLR8.9公路自行車在
134、性能和價格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力。哈福德集團認為,2025 財年市場需求將繼續低迷,但公司相信其市場競爭優勢仍然明顯。哈福德集團在自行車領域擁有超過 130 年的銷售經驗,并且在產品和服務上均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其自行車產品約 80%為自有品牌,包括在英國市場頗受歡迎的 Carrera 和 Apollo系列,涵蓋了多個價位區間。哈福德的自行車門店選址便利,具備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能力,為顧客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此外,哈福德集團還是英國其他重要自行車品牌的配件供應商,未來將繼續緊跟市場趨勢,推動電助力自行車等新興產品的發展。CHAPTER 3 上市龍頭經營狀況分析 63 04THE 2024 INVES
135、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Overview of Global Bicycle Trade第四章 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概況第一節 662023年-2024年全球自行車市場概述第二節 74中國自行車企業的海外設點與選址如果說 2023 年的全球自行車市場是陰云密布,那么 2024 年則如同遭遇狂風暴雨,破產、裁員、重組等負面消息時有傳來。尤其是一些國際大型企業和集團傳出經營困難的消息,令整個行業倍感壓力。然而,自行車問世至今已有 140 多年,經歷摩托車和汽車時代的沖擊,仍然頑強挺立至今,成為人類技術史上的“常青樹”。自行車行業并不會消失,反而將在低迷期過后迎來復蘇的
136、機會。在艱難的時期,市場數據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希望與轉機的線索。|歐洲2024 年,歐洲自行車市場充斥著壞消息。自 2023年下半年至今,多家知名企業宣布破產,據不完全統計有 VanMoof(荷蘭)、QWIC(荷蘭)、KTM(德國)、Stella(荷蘭)、Pole(芬蘭)、WATT(荷蘭)、Huyser(荷蘭)、Prophete(德國)、Fahrrad.de(德國)、Msing(德國)、Timyo(荷蘭)、Orange Bikes(英國),等等。宣布裁員的公司則包括 Tier(德國)、Accell 集團(荷蘭)、Flyer(瑞士)。根據歐洲自行車電動車和零配件聯合會(CONEBI)的數據,2
137、023 年歐盟 27 國和英國的自行車總銷量為1,170 萬輛,比上一年減少 42%;總銷售額為 193 億歐元,同比減少 8.9%;其中,電助力自行車銷售 510 萬輛,同比減少 40 萬輛。生產數據方面,歐洲生產了約 1,200萬輛自行車(同比減少 330 萬輛)。根據歐盟官方數據,2023 年歐盟 27 國共進口自行車(含電助力)價值 19.8 億歐元(較 2022 年的 25 億歐元減少了 21.57%),共出口自行車(含電助力)價值10.3 億歐元(較 2022 年的 11 億歐元減少了 10%)。第 一 節2023年-2024年全球自行車市場概述 年份 類別2022年2023年自行
138、車總銷量(萬輛)2,0201,170自行車總銷售額(億歐元)212193自行車總產量(萬輛)1,5301,200 數據來源 歐洲自行車電動車和零配件聯合會*2022年-2023年歐盟 27 國加英國的自行車市場主要數據6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類別 年份普通自行車銷量(萬輛)電助力自行車銷量(萬輛)自行車總銷量(萬輛)自行車總銷售額(億歐元)2015 年3825443624.32016 年34561406262017 年3137238526.92018 年3209841831.62019 年29513643242.32020 年
139、30919550464.42021 年27020047065.62022 年24022046073.62023 年19021040070.6*德國市場數據自行車總銷售額自行車總銷量電助力自行車銷量普通自行車銷量2017 年2020 年2018 年2021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2015 年2016 年600500300100200040024.331.665.62642.373.626.964.470.6銷售額(億歐元)銷量(萬輛)120602004080100CHAPTER 4 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概況 67 其 中,進 口 普 通 自 行 車 350 萬 輛,同 比 減 少3
140、4%;出口普通自行車 85.2 萬輛,同比減少 17%。進口電助力自行車 86.7 萬輛,同比減少 27%;出口電助力自行車 29.3 萬輛,同比減少 21%。瑞士和英國仍然是歐盟主要的自行車和電助力自行車出口市場;柬埔寨、中國(含大陸和臺灣)仍然是歐盟主要的普通自行車進口來源地。值得注意的是,歐盟進口的電助力自行車大部分來自中國臺灣(占59%,同比增長3%)。相比之下,從中國大陸進口的電助力自行車僅占 6%。這些數據表明,2023 年歐盟自行車市場正在經歷衰退,2024 年也難以迅速復蘇。接下來看歐盟重點市場國家的情況。德國德國是歐盟第一大市場國,根據該國兩輪車行業協會(ZIV)數據,202
141、3 年自行車總銷量為 400 萬輛,比2022 年減少了 60 萬輛,低于疫情前的 2019 年(430萬輛),其中 210 萬輛是電助力自行車。為了提振市場信心,ZIV 強調德國自行車總保有量仍在穩步增長,2023 年為 8,400 萬輛,而 2022 年為 8,280 萬輛。ZIV 指出,2024 年 1 月至 4 月,德國電助力車銷量為 80 萬輛(同比下降 1.23%),普通自行車銷量為 65萬輛(同比下降 19%),其中高質量的礫石車和公路車銷售情況較好。荷蘭首先看三大權威行業協會 RAI/BOVAG/GfK 發布的2023年數據,自行車總銷量是80.4萬輛,同比下降6%,總銷售額
142、14 億歐元,同比下降 3.7%,但仍比疫情前增長了 16.5%;其中電助力自行車銷量為 45.3 萬輛,貢獻了 80%的銷售額;此外,運動自行車占自行車總銷量的 6%,兒童自行車占 10%,城市自行車占 22%。比利時比利時作為西歐市場的亮點,2023 年未能幸免于“降溫”。據行業組織 Traxio 的報告,該年度比利時自行總銷量為 56.96 萬輛,減幅為 13.8%。其中電助力自行車 29.04 萬輛,普通自行車 27.92 萬輛。當地消費者最青睞的是電助力城市車/舒適車型,銷量占比 40%。法國法國自行車市場面臨嚴峻挑戰。根據運動騎行行業協會(Union Sport&Cycle)的數據
143、,2023 年自行車總銷量 223.1 萬輛,較 2022 年的 259.6 萬輛下降了14%。與其他國家不同,法國的銷量已降至比 2019 年還低的水平。不過得益于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的表現,2023 年的銷售額仍達到 34.35 億歐元,雖同比減少5.5%,但依然高于 2019 年的 24.17 億歐元。意大利意 大 利 的 市 場 表 現 同 樣 低 迷。據 行 業 協 會Confindustria ANCMA 的報告,2023 年意大利自行車總銷量為 136.3 萬輛,與 2022 年的 177.2 萬輛相比,降幅較大;銷售額也從 2022 年的 320 億歐元降至 260億歐元。其中普通
144、自行車銷量為 109 萬輛(2022 年為143.5 萬輛),電助力自行車銷量為 27.3 萬輛(2022年為 33.7 萬輛)。英國英國市場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英國自行車協會(BA)的數據,2023 年英國自行車總銷量為 155 萬輛,較 2022 年減少 33 萬輛,創下 1985 年以來的銷量新低。美國美國銷售的自行車產品基本依賴從亞洲國家進口,根據美國政府經濟分析局的數據,2023 年美國自行車整車進口總值為 12.8 億美元,相較于 2022 年的 21.28億美元,降幅明顯,進口總量為 983.56 萬輛。2024 年1 月至 9 月進口額為 8.5 億美元,略低于 2023 年同
145、期。|亞太地區亞太地區,特別是亞洲市場,是目前最具潛力的自行車消費市場,其中中國和日本的市場表現尤為引人矚目。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的報告,2023 年亞太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自行車市場規模達到 240.86 億美元,印度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最高的復合年增長率。6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荷蘭市場數據 類別 年份自行車總銷量(萬輛)自行車總銷售額(億歐元)2015 年98.38.992016 年92.89.372017 年95.79.762018 年101.112.22019 年100
146、.712.522020 年109.816.462021 年92.315.022022 年85.515.152023 年80.414自行車總銷售額自行車總銷量2017 年2020 年2018 年2021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2015 年2016 年1201006020400808.9912.215.029.3712.5215.159.7616.4614銷售額(億歐元)銷量(萬輛)1893061215CHAPTER 4 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概況 69*法國市場數據 類別 年份普通自行車銷售額(億歐元)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額(億歐元)自行車總銷量(萬輛)2017 年13.27.4280.
147、652018 年13.38.3270.662019 年15.19.1264.022020 年19.311268.482021 年22.112.4278.952022 年23.812.56259.62023 年21.8212.53223.1自行車總銷量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額普通自行車銷售額2020 年2018 年2021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2017 年280.65270.66278.95264.02259.6268.48223.1銷售額(億歐元)銷量(萬輛)301550102025353002501505010002003507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
148、F BICYCLE IN CHINA*2017年-2023年美國進口自行車總值(單位:億美元)2020 年2018 年2021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2017 年13.4215.1620.4512.1721.2814.3412.8155010252030*2019年-2024年(1-6月)美國進口自行車數量(單位:萬輛)來自其他來自中國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4 年(1-6月)2023 年2019 年136195264114284601,1701,5288381,6801,0253841,00005001,5002,000CHAPTER 4 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
149、概況 71 Statista 的分析進一步揭示 2024 年亞洲自行車市場的前景:預計銷售量將達到 8,069 萬輛,銷售額將達到 209.5 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將貢獻 123.7 億美元的銷售額,成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市場。在車型細分市場方面,近兩年公路自行車貢獻了最大的創收,貨運自行車則被視為最具增長潛力的產品。在印度,市場主要由傳統自行車占據,尤其是低價、耐用的自行車深受歡迎。2023 年印度自行車市場規模約為 1,600 萬輛,其中傳統自行車占主導地位。不過,由于政府對電動出行的支持與政策推動,預計未來幾年電動自行車(含電助力)的市場需求將飛速增長。東南亞國家的自行車市場呈現出較為多樣
150、化的發展趨勢。在越南、印尼、泰國等國家,傳統自行車、電動車在城市交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繁忙的都市區,自行車是城市居民短途出行、通勤和購物的主要工具。盡管目前東南亞市場仍以傳統自行車為主,但電動車的增長勢頭強勁。日本和韓國的自行車市場較為成熟,競爭也更激烈。在日本,雖然自行車總銷量呈現連年下降的趨勢,但電助力自行車已成為市場的關鍵組成部分,市場份額逐年上升。在韓國,電助力自行車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作為環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它正逐漸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其他亞洲國家,如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自行車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規模較小,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交通問題的凸顯,發展潛力值
151、得關注。|分析和預測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23 年至 2024 年,全球自行產業面臨冷卻期,迅速復蘇的跡象尚未顯現。其原因與上年度本報告的分析一致:疫情期間供應鏈受阻導致現貨不足,疫情后需求降溫,但積累的訂單陸續交付,加劇了企業的庫存壓力。此外,飛漲的物價使得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也是自行車的主要消費群體)縮減開支,*2020年-2024年(1-9月)日本自行車整體進出口數量(單位:萬輛)數據來源 日本自行車產業振興協會進口數量出口數量08006004002002021 年2022 年2024 年(1-9月)2023 年2020 年630.89604.98436.19503.58334.2129
152、3.18260.87275.05260.17178.757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配于電助、單?、?托.踏?、?地形歡?訪問商務?作PersonalMobilityCN蓋茨帶傳動服務于全球1000+兩輪整品牌凈安靜平順強勁減少消費。除了行業內部的因素,全球經濟形勢也是重要影響因素。美國政治局勢變化,特別是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可能預示未來會對亞洲和歐洲商品實施嚴厲的關稅政策,自行車產品極有可能被加征高額關稅。因此,出口至美國的生產型企業應盡快規劃應對措施,如轉移生產基地等。同時,歐洲經濟面臨衰退風險,支柱產業(如德國的汽車產業)陷
153、入低迷,出現大規模裁員與企業倒閉現象。這將迫使民眾進一步減少高額消費,品牌商可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來應對挑戰,上游企業則需要更加謹慎,重視現金流管理,避免冒進??傊?,全球自行車產業正處于調整期,未來行業的發展更依賴企業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市場洞察力。這將更考驗企業的長期競爭力。海外自行車市場規模龐大、利潤豐厚,向來受中國企業重視。近年來,中國原創騎行品牌掀起海外投資熱潮,許多企業正積極籌備或已經完成海外布局。選址落地是企業出海過程中面臨的首要挑戰,為此,本節總結中國自行車企業海外設點的主要類型與選址技巧,以供參考。|海外設點的類型中國自行車企業在海外設立的機構,根據業務用途可以分為五大類型
154、,服務于企業特定的戰略目標,實現相應的商業效益。以下逐一解析每種機構類型的特點與應用場景。生產基地顧名思義,生產基地即設在海外市場國家(或鄰近國家)的制造工廠,可由企業獨立運營,也可以是與他方合資,或是僅存在委托生產關系的第三方工廠。除了直接生產用于銷售目的的產品外,工廠還可以承擔二次加工、客制化、售后返修等輔助任務,與亞洲的主要生產基地相互配合。生產基地可以實現兩大戰略目標:一是縮短供應鏈,貼近市場,提高供貨靈活度;第 二 節中國自行車企業的海外設點與選址機構類型業務用途戰略目標生產基地生產產品承接其他工序規避貿易壁壘享受本地生產優惠縮短供應鏈提升供應鏈靈活性物流倉庫產品倉儲產品配送加快交付
155、速度滿足稅務合規要求區域總部統管當地市場綜合經營決策提升品牌國際化形象售后網點售后服務技術支持提升客戶滿意度營銷網點產品銷售市場推廣提升銷售響應速度提升客戶滿意度擴大銷量提升品牌能見度7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二是規避關稅和市場準入壁壘,享受本地生產優惠。在歐洲“雙反”壁壘常年存在,美國對華加征關稅陰云密布的今天,海外設廠是兩輪企業的普遍選擇。物流倉庫物流倉庫是商品交付到客戶手上之前的集散中轉站,即常說的“海外倉”。自營、自建的倉庫比較少見,多為與當地專業物流公司合作運營。中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帶動“海外倉”遍地開花,為企業提供
156、更多選擇,企業甚至可以足不出國,就貨通全球。設立物流倉庫的兩個主要目標:提前備足貨品,縮短運輸時間,加快交付速度;集中清關,效率更高,滿足稅務合規需求。區域總部區域總部即建制完整的海外公司,統管企業在當地市場的業務經營,有較大的經營決策權限。組織形態上,區域總部可以是中國公司的分公司(代表處),也可以是中國公司的子(孫)公司。在單個國家可以設地區公司,其上還可以設大區公司(如歐洲公司、美國公司)以便進行控股和財務籌劃。這樣的海外公司通常具備穩定的常駐團隊,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獨立的財務核算機制,與中國的總公司構成集團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往往是頭部企業國際化的必經之路,極具運營挑戰性,當然回饋給企業
157、的是決策行動優勢。售后網點售后網點專注于提供售后服務,通常不觸及生產、營銷等其他業務。因售后服務對于企業至關重要(相關內容可參考2023 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第四章第二節),售后網點一般是中國企業需要優先準備的出海項目。設立售后網點無需注冊當地法人,工作人員可以是由企業派遣國內員工定期輪崗,也可以是在本地招募,搭建常駐團隊以提升服務質量。此外,與第三方售后服務供應商合作也較為常見。營銷網點營銷網點承擔銷售產品和市場推廣的任務,可靈活布局多個點位。|海外選址的技巧根據不同機構類型的業務屬性,優化選址是提升運營效率的重要步驟。生產基地的選址作為勞動力較為密集的產業,自行車產業傾向于在人力資源充
158、沛、成本較低的地區設立生產基地。但這對于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海運),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的條件有較高要求。另外,開工廠必然涉及工程建設,所在國的土地資源情況和工程領域的行政審批效率也是重要考察因素。因此,歐洲的自行車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三處:波羅的海三國,尤其是立陶宛;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西班牙;歐洲中東部的波蘭、匈牙利、羅馬利亞一線。這三處都是歐盟地區人力資源優勢明顯的地方。德國雖然人力成本較高,但得益于強勁的工業實力,也有自行車工廠分布。歐洲之外,東南亞的柬埔寨、菲律賓、越南也是海外生產基地的熱門選擇。東南亞國家除了人力資源優勢,還可以提供出口優惠待遇(尤其是出口美國),距離中國的上游企業更
159、近也是其優勢。北美地區去工業化已久,勞動力素質低下,不適合布置生產基地?!镜湫桶咐可鲜衅髽I八方電氣在波蘭佛羅茨瓦夫(Wrocaw)設立首個海外工廠。物流倉庫的選址物流倉庫的選址有另一套標準,基本上離市場越近越好。當地的海關通行效率、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公路)、物流運輸配套企業(尤其是快遞包裹服務)也是CHAPTER 4 全球自行車貿易市場概況 75 重點。熱門選址包括歐洲的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德國漢堡附近和魯爾區,以及美國的洛杉磯等地。這幾處均是海陸交通樞紐,同時地處熱門消費市場中央地帶,快遞包裹次日可達周邊區域,類似于中國的“包郵區“。區域總部的選址區域總部對企業來說具有標桿意義,
160、選址首先要考量是否有利于展現企業形象。公司通訊地址上出現國際化大都市,遠比鄉間小鎮更能展示企業實力。而一個建制完整的海外公司所需要的財務、稅務、法務等各領域專業服務人才招募,與中國總部之間密集的飛行差旅,惟有大城市才能實現。因此,區域總部首選目標國家的首都或特大城市。如果是大區控股公司,還要考慮當地的外企營商環境、稅收政策、英語普及度,應優先選擇對華經貿往來頻繁的國家或地區?!镜湫桶咐侩娭ψ孕熊嚻放?TENWAYS 選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設立歐洲總部。售后網點與營銷網點的選址售后與營銷網點的選址比較靈活,一般優先考慮運營成本較低、靠近客戶的地區。網點無需設在首都或特大城市,而可以是車程 1
161、小時左右的郊區。這樣既不耽誤團隊拜訪客戶,也可以省去高昂的房屋租賃成本。網點不必局限于一處,在歐洲可以是每個市場國家設立一點或多點,在美國可按東海岸、西海岸、中部、南部等區域劃分?!镜湫桶咐葵溗紕恿x擇德國班伯格(Bamberg)建設歐洲總部,負責所有國際銷售、營銷和服務活動,以及產品管理。|總結和建議海外設點與在國內經營并無二致,最重要的是根據機構的業務形態,匹配區位優勢和當地資源。然而,由于信息獲取不暢,企業須做更多準備工作,甚至需要實地考察多個地點,多地多次考察方能提高投資成功率。除了加強前期調研與實地考察,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以下渠道獲取支持:1.了解國內本行業的投資動向與海外市場風評
162、,學習借鑒先行企業的經驗;2.許多國家在中國設有投資促進局或類似機構的駐華辦事處,可以聯系獲得投資指導服務;3.從中國商務部(廳局)、貿促會、駐外使領館商務處等部門獲得資訊支持。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有效降低海外投資風險,提高項目成功率。7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eGravel電驅動解決方案專家AnandaDriveGlobalwww.ananda-企業官網微信公眾號電機線快拆功能超靜音表現筒軸設計R820 礫石公路車輪轂系統eGravel電驅動解決方案專家AnandaDriveGlobalwww.ananda-企業官網微信公眾號
163、電機線快拆功能超靜音表現筒軸設計R820 礫石公路車輪轂系統05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Overview of the E-bike Market第五章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第一節 80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概述第二節 92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概述與分析電助力自行車(Ebike)市場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增長,銷售量與傳統自行車的差距逐年縮小,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這主要受到消費者偏好轉變、技術進步以及環保意識提升等因素的推動。過去兩年,自行車行業經歷了去庫存期,并受到市場經濟疲軟的影響,整體業績有所下滑,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廠商和投資者對市場
164、未來的穩步增長依然保持信心。2023 年,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規模達 430.59 億美元,同比 2022 年的 374.7 億美元增長了 14.9%。根據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預測,2024 年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規模將達到 501.4億美元,2032 年將達到 1,480.7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4.6%。|市場特征當前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呈現以下特點:1.強勁的增長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環保出行的關注日益增加,加上交通擁堵和油價波動的影響,電助力自行車成為許多人代步和休閑出行的優先選擇,市場規模持續擴展,尤其歐洲、日本、北美地區,都是重要的終
165、端市場。2.政府補貼刺激購買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推出購買電助力自行車的補貼政策,推動綠色交通發展。例如,法國于 2024 年初將最高可達 2,000 歐元的購買補貼開放用于二手電助力自行車的購買,成效顯著:法國年銷售量達 75 萬輛,而人口數量相當的英國僅為 15 萬輛。3.市場細分化電助力自行車的市場正在不斷細分為城市通勤、折疊車、貨運車、旅行車、山地車等多個類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4.租賃和共享服務的普及電助力自行車的租賃和共享服務在許多城市得到普及,特別是在游客較多的地區,游客較容易租借騎行,促進了電助力車的普及和市場增長。許多企業也將電助力自行車納入員工福利或作為企業用車,提倡環保出行
166、方式。第 一 節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概述8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5.高端化趨勢電助力自行車的平均售價相對傳統自行車更高,尤其在歐洲和北美。用戶對高質量、高性能的電助力自行車需求不斷增長,為車輛配置更好的電池和智能功能的高端市場逐漸擴大。6.可持續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助力自行車被視為可持續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城市將電助力基礎設施建設列為發展綠色交通的重要任務。這不僅包括增加自行車道,還包括充電站等支持性設施,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7.多樣化的銷售渠道電助力自行車的銷售渠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自行車商店,電商平臺和大型零售超市也開始
167、涉足該市場。同時,直銷模式(D2C)逐漸興起,降低了產品的流通成本,擴大了消費群體的覆蓋面。|日本市場日本是最早研發、生產和銷售電助力自行車的國家,早在 1993 年,雅馬哈就推出了首款電助力自行車,至今已有 31 年歷史。由于起步早,普及率高,加之總人口數逐年減少,市場增速緩慢。日本自行車市場整體下行,銷量逐年下降,2023年同比下降了 11%;而電助力自行車銷量在 2021 年、2022 年維持穩定,2023 年雖然下降 6.6%,但在自行車總銷量中的占比仍從 2020 年的 45%上升至 56%,與荷蘭相當。產量方面,電助力自行車在自行車中的占比連續三年保持在 80%左右,但由于產量持續
168、下降,日本市場未來仍可能面臨產銷缺口,這為國外企業提供了進入市場的機會。日本以丘陵地形為主,且老齡化問題嚴重,電助力自行車是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早期主要面向主婦和老人兩大受眾群體,產品更注重實用性。近年來隨著市場發展和產品技術迭代,日本市場需求正向休閑、高性能運動場景以及商用貨運場景轉變。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和制造業,使日本自行車產業更加關注產品的輕量化、性能和效率。因此,日本市場上電助力自行車的平均單價呈現逐年漲高的趨勢。|歐洲市場歐洲基礎設施完善,市場成熟度高。尤其在荷蘭、德國、比利時等國家,電助力自行車已成為日常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相比日本消費者的實用性需求,歐洲消費者的需求更多樣 長途出
169、行、山地運動、日常通勤、休閑娛樂等。而且歐洲消費者更在意車子的高質量、高性能,愿 年份 類別2020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電助力自行車銷量(萬輛)73.7779.2979.4974.21自行車總銷量(萬輛)162.63162.94149.21132.85電助力自行車銷量占比45%49%53%56%數據來源 Statista*2020年-2023年日本自行車銷售數據統計C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81 0%70%50%60%20%30%40%10%年份 類別2020年2021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1-8月)自行車總產量(萬輛)86.8684.297
170、5.0371.4842.59電助力自行車總產量(萬輛)60.9465.7760.0157.7734.2自行車總產量中的電助力占比70.16%78%80%80.8%80.3%自行車生產總值(億日元)615.7636.58602.79618.66367.44電助力自行車生產總值(億日元)548.81599.83577.32590.14353.32自行車總產值中的電助力占比89.14%94.2%95.8%95.39%96.16%電助力自行車平均單價(萬日元)8.4499.1210.2110.33 數據來源 日本自行車產業振興協會 數據來源 歐洲自行車電動車和零配件聯合會*2020年-2024年(1-
171、8月)日本自行車生產數據統計*2020年-2023年主要歐洲國家自行車總銷量中的電助力占比荷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瑞士50%52%56%56%38.7%42.5%48%53%38.6%38.7%47.1%51.2%41%45%49%52%17.5%19.5%21.7%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8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0%70%50%60%20%30%40%10%意為品質、技術和品牌買單。德國和瑞士的消費者尤其注重高端品牌和產品性能。歐洲國家積極推行電助力自行車補貼等激勵政策,鼓勵民眾采用環保的出行方式。政府的補貼不僅
172、涵蓋購買補貼,還包括企業為員工提供租賃或折扣福利,一些國家提供針對電助力貨運自行車(E-cargo)的專項補貼,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多樣化。此外,共享和租賃服務在歐洲(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旅游區)的推廣降低了使用門檻,加速了電助力自行車的普及。在疫后去庫存期、經濟疲軟的嚴峻市場環境中,電助力自行車的市場滲透率持續增長。據歐洲自行車電動車和零配件聯合會(CONEBI)數據,2023 年,歐洲自行車總銷量約1,170萬輛,電助力自行車銷量約510萬輛,占比達 43.6%。荷蘭是第一個電助力自行車銷量占比超五成的國家,從 2020 年到 2022 年都是“超五成俱樂部”里唯一國。2023 年,電助力銷售占
173、比超五成的國家增至 4 個:荷蘭(56%)、德國(53%)、奧地利(52%)、比利時(51.2%)。生產和進出口情況目前歐洲市場上的電助力自行車產品主要依賴本土生產。2023 年,市場需求疲軟與高庫存導致歐洲產量驟減,共計1,200萬輛自行車在歐盟國家和英國組裝生產,同比減少 21%。其中電助力自行車計 460 萬輛,同比減少 14%。CONEBI 認為,高庫存問題將在 2025 年得到解決,未來產銷都會回升。CONEBI 報告稱,2023 年歐盟 27 國和英國電助力自行車的進口量同比下降 24.6%至 954,263 輛。傳統自行車的進口量降幅更大,同比減少35.4%至4,636,359輛
174、,為上世紀 90 年代歐洲制造業回流以來的最低值。而過去十年中,歐洲傳統自行車的進口量一直徘徊在680 萬至 780 萬輛之間。2023 年全年,歐盟電助力自行車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瑞士(46%)、英國(26%)、美國(10%)和挪威(9%);進口來源地主要是中國臺灣、越南、瑞士和中國大陸。法國丹麥意大利西班牙美國15.66%20.38%24.15%30.58%19%25%28%30%13.6%14%17.5%19.7%25%14%14.9%19%-5%7.6%9%C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83 0%70%50%60%20%30%40%10%荷蘭從 2023 年電助力自行車銷量看,
175、荷蘭排在德國、法國之后,位居第三。不過荷蘭人口基數小,自行車市場規模整體小于鄰居德國。但得益于悠久的自行車傳統和便利的自行車基建,荷蘭市場上電助力自行車的滲透要早于并且大于德國。2023 年,荷蘭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額為 11.7 億歐元,在自行車中的占比高達80%,平均單價則為2,574歐元。從自行車品類來看,實用型的電助力城市車占比高達84%,這和荷蘭根深蒂固的日常騎車出行的習慣有關;其次是混合車型(7%)、電助力貨運自行車(2%)、運動車型等。經過 2023 年的庫存調整和銷售下滑期,2024 年歐洲市場呈現緩慢而穩定的復蘇跡象,荷蘭 2024 年第一季度營業額同比增長 5.2%。德國德國是
176、歐洲最大的電助力自行車市場,2023 年銷售 210 萬輛,占整個歐洲市場的 2/5,與 2018 年相比增長 2 倍以上,在自行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達到 53%,創歷史新高;市場保有量截至 2023 年底突破 1,100 萬輛,近十年來增長了 7 倍。在德國電動出行市場中,電助力自行車已占據主導地位。德國市場的發展軌跡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全球市場趨勢,具有標桿意義,是其他國家或地區市場的重要參考。從品類來看,在已銷售的電助力自行車中,山地車占比居首,達 39%;公路車和礫石車其次,占 25%;城市車占 21%;電助力貨運自行車占 9%。其中值得注意的亮點是,電助力貨運自行車市場五年來持續快速發展,
177、在整體銷售下滑的 2023 年依然實現 14.5%的銷量增長。數據來源 歐盟統計局*2020年-2023年歐盟電助力自行車進口主要來源地和占比中國臺灣越南瑞士中國大陸53%57%56%59%19%11%14%16%10%7%8%6%-13%13%11%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8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年份 類別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自行車總銷量(萬輛)101.1100.7109.892.385.580.4電助力自行車銷量(萬輛)40.94254.747.848.6
178、45.3自行車總銷量中的電助力占比40.45%41.71%49.82%51.79%56.84%56.34%自行車總銷售額(億歐元)12.212.516.51515.114.59總體平均單價(歐元)1,2061,2411,5031,6251,7721,815 年份 類別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自行車總產量(萬輛)186194215237262338自行車總銷量(萬輛)418431504470460400自行車總市場規模(億歐元)30.74064.465.573.670.6電助力自行車產量(萬輛)70100130140172275電助力自行車銷量(萬
179、輛)98136195200220210自行車總銷量中的電助力占比23.5%31.5%38.7%43%47.9%53%數據來源 荷蘭自行車工業協會、荷蘭汽車自行車商業協會 數據來源 德國兩輪車行業協會*2018年-2023年荷蘭自行車銷售數據統計*2018年-2023年德國自行車生產與銷售數據統計電助力自行車的平均單價也在上漲,2023 年為2,950 歐元。其中,專賣店購買的平均單價高達 4,190歐元(2019 年為 3,301 歐元),而德國銷售的自行車有77%都來自專賣店(74%線下,3%線上)。電助力自行車的產量連續數年穩步增長,傳統自行車則連續下降。2024 年,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庫存
180、依然處于飽和狀態,前幾個月的產量和進出口量同比減少,但仍高于 2020 年,這意味著行業在經歷疫后“重置期”之后開始回暖。2024 年 1-4 月,德國共售出 80 萬輛電助力自行車,同比略降 1.23%。德國兩輪車行業協會(ZIV)認為,2024 年度銷售量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預計2025年起出現顯著復蘇。協會 CEO 伯克哈德斯道克(Burkhard Stork)表示:“公眾對自行車和電助力自行車的興趣依然存在,因此銷售無疑將回升,整車和零部件的產量也將再次增長?!盋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85 025015020050 數據來源 德國兩輪車行業協會*2019年-2023年
181、德國貨運自行車銷售量(單位:千輛)數據來源 德國兩輪車行業協會*2019年-2023年德國電助力自行車平均單價變化(單位:歐元)貨運自行車總銷量普通貨運自行車銷量電助力貨運自行車銷量75.1102.7174212.8235.320.724.75447.846.354.4781201661892019 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002,5002,2502,7503,0003,2502020 年2021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2,2002,8002,6002,6502,9508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
182、NA法國法國騎行傳統深厚,是歐洲最大自行車市場之一,2023 年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量約為德國的 1/3,位居歐洲第二,不過滲透率相對低,2023 年為 30%。法國政府對電助力自行車實行大力度購買補貼政策,2024 年更是將此補貼政策應用在二手電助力自行車上。法國一些大區推行的長期租賃項目也效果顯著,相當數量的租賃者在租期結束時選擇購買電助力自行車。此外,政府積極擴大騎行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并逐步增加對超大型車輛駕駛的限制,也是電助力騎行用戶群體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2023 年,法國售出的電助力自行車中,礫石車占比最高,為37%;其次是城市車(29%)、山地車(24%)。比利時比利時在電助力自
183、行車市場中備受關注。主要原因之一為該國的速度型電動自行車(speed pedelec,速度可達 45km/h)人均銷售量居全球首位。據比利時自行車行業組織 Traxio 提供的數據,2023 年比利時消費者共購買了 290,419 輛電助力自行車和 279,186 輛傳統自行車,電助力車的銷量占比超過50%。比利時消費者在購買電助力自行車上的平均支出比以“舍得花錢”著稱的荷蘭人高出 1,300 歐元。在比利時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的車型構成中,城市車型和通勤車型最受歡迎,占 23%,緊隨其后的是旅行車型(E-travel bike),占 15.5%。電助力山地車(E-MTB)占 3.3%,貨運自行車
184、占 1.3%,公路車型僅占 1%。速度型純電動車在比利時市場中占比達 3.2%,在全歐洲范圍內也有相當顯著的份額。奧地利奧地利的運動用品制造商和經銷商協會(VSS)報告稱,2023 年該國電助力自行車的銷售額和銷量已超過傳統自行車,幫助本土市場連續第三年實現超過 10億歐元的市場價值,達到 11.8 億歐元;這一年奧地利共計售出 220,493 輛電助力自行車,占自行車總體銷量的52.3%。如果剔除兒童自行車,這一比例實際更高,達到 62%。電助力自行車平均售價高達 4,056 歐元,市場價值占兩輪車市場的 75%。進一步分析數據顯示,最顯著的增長來自通勤友好的電助力折疊車類別,年增長率高達
185、105%。緊隨其后的是貨運自行車,增長 39%;礫石車增長 37%;公路車增長 10%。數據來源 法國運動騎行行業協會,Statista*2018年-2023年法國電助力自行車銷量(單位:萬輛)10050075252020 年2021 年2018 年2019 年2022 年2023 年33.838.851.56673.878.1C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87 年份 類別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自行車總銷售量中的占比0.06%0.09%0.28%0.42%0.79%1.33%2.29%4%4.91
186、%銷量(千輛)-5070124295420527491銷售額(百萬美元)-88146222573752878788同歐洲很多其他國家一樣,奧地利向貨運自行車用戶提供慷慨的購買補貼,為這一本就在自然增長的市場提供了更多助力。而針對電助力自行車的補貼則有效擴大了用戶群。在奧地利,電助力貨運自行車的補貼最高可達 900 歐元;購買電助力折疊車則可以申請補貼 500歐元,這也是這一品類增長迅猛的原因。企業或市政機構購買五輛以上電助力自行車時,可以獲得高達 300 歐元/輛的折扣減免。此外,電助力自行車租賃服務的普及也對銷量增長起到重要轉化作用。|美國市場美國地廣人稀,汽車出行的傳統根深蒂固,電助力市場
187、起步較晚,但發展前景廣闊。良好的增長走勢過去五年,電助力自行車是推動美國自行車市場發展的關鍵力量。2023 年,其銷售額占市場的 18%。盡管銷售量有所下降,但相較于 2021 年,仍然保持高位,其在整體自行車銷量中的占比接近 5%,而 2015 年這一比例僅為 0.06%。這一變化標志著市場的顯著轉變,畢竟在十年前,美國市場對電助力自行車還普遍持懷疑態度。在傳統自行車市場低迷的背景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隨著電助力的普及,美國各州相繼出臺了不同的法規和政策,市場擴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初期挑戰。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ircana的數據,2024年1-4月,美國電助力自行車的銷量
188、同比增長 13%。在專賣店,電助力自行車的平均售價達 3,055 美元/輛,而在其他市場渠道(ROM,如大型零售店、運動用品店等)的平均售價為 669 美元/輛。ROM 渠道的銷售增速超過了專賣店渠道,這表明在電助力自行車在大眾市場的需求增速超過了騎行愛好者市場。消費者對電助力自行車的興趣和使用頻率也在上升。根據體育活動委員會(Physical Activity Council)的研究,2023 年騎自行車的美國民眾當中,有 19.4%的人表示使用過電助力自行車,而 2021 年這一比例僅為 7.8%。從地區分布來看,舊金山、紐約、波特蘭是騎乘電助力自行車的熱門城市。舊金山以其發達的科技產業和
189、先進的公共交通系統,加上城市地形多坡,為電助力自行車的普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紐約人口密集,自行車通行便利,電助力的普及速度也較快,尤其是電助力貨運自行車,由于城市高頻的配送需求而受到許多物流公司的青睞。而波特蘭則因其完善的自行車基礎設施和活躍的自行車文化,以及地形的多樣性,使得電助力自行車成為市民出行的實用選擇。進口與庫存問題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市場爆發期間,美國電助力自行車的進口量猛增,2022 年和 2023 年雖然進口量大幅削減,但仍難以緩解高庫存困境。同時銷量下滑,經銷商不得不采取大幅折扣促銷策略,供應鏈關系趨于緊張。數據來源 Statista,PeopleForBik
190、es*2015年-2023年美國電助力自行車銷售數據統計8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2023 年,傳統自行車的總進口量降至 540 萬輛,較 2022 年減少 41%,創下自 1981 年以來的歷史最低紀錄。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這一年電助力自行車的進口量為 99 萬輛,僅比 2022 年減少了 10%,并且高于市場爆發時的 2021 年。媒體形容 2023 年是“大家都想忘記的一年”,但“形勢隨時會好轉”。隨著庫存調整期的結束,預計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將迎來更為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場特點和挑戰美國地域廣闊,平均出行里程較長,電助力自行車的消
191、費人群和法律法規等與歐洲市場有較大差異。在歐洲,最高時速45km/h的電動自行車僅占3%市場份額,使用者需要注冊并持有相應的駕駛證,而在美國,使用者并不受此類限制。與歐洲不同,美國消費者通常不會將自行車視為通勤和短途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這與地形、人口密度、基礎設施和文化差異等因素相關。然而,這種差異也成為市場發展的契機。得益于政策扶持、市場需求增長、供應鏈優化以及技術創新,美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正蓄勢待發。據波特蘭大學統計的數據,美國多個州政府和城市為推動電助力自行車的普及,所推出的激勵措施已超過100 項。例如,在紐約州,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新法案,為購買新電助力自行車或電動滑板車的消費者提供 5
192、0%的費用補貼,補貼金額最高可達 1,100 美元。關稅問題是美國市場面臨的障礙之一。美國的電助力自行車主要依賴從中國進口,而此前美國已取消對電助力自行車及其零部件的進口關稅豁免,并計劃對來自中國的電池組加征額外的 25%關稅。這無疑將增加終端市場的成本壓力。|其他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受到政府政策刺激和環保消費者的推動,電助力自行車市場需求激增。在昆士蘭州,政府根據2022-2032 年零排放車輛戰略提供的 200 萬澳元補助剛剛結束申請,此政策對包括電助力貨運自行車在內的電助力自行車提供高達500澳元/輛的購買補貼,對電動滑板車提供 200 澳元/輛的購買補貼。根據澳大利亞汽車協會
193、的數據,交通擁堵已導致該國主要城市的平均車速下降了 3%至 8%。如果不進行重大政策調整,到 2030 年,交通擁堵的成本預計將達到 277 億至 373 億美元。此外,燃油價格持續上漲、地理氣候條件適宜以及政府對可持續交通的政策支持,都是推動澳大利亞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從自行車進口數據來看,澳大利亞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的發展與全球趨勢保持同步,從 2019 年起逐漸擴張,尤其在 2021 年表現繁榮,但在 2023 年出現大幅下降,這與前兩年進口量增加導致高庫存有關。不過電助力自行車市場表現相較傳統自行車更穩定,占比逐年上升,2023 年電助力自行車進口量占自行車進口總量的28%。2
194、023 年,自行車總體銷售量略有下滑,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其中傳統自行車銷量與疫情前持平,而電助力自行車銷量則是 2019 年的 5 倍以上。根據 Statista的預測,2024 年澳大利亞電助力市場將繼續增長,到2029 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5.012 億美元,銷量預計達22.56萬輛;2024年至2029年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 7.71%。據 Statista 數據,在過去 8 年中,澳大利亞電助力自行車的平均單價逐年上漲,2024 年預計達到 2,380美元/輛左右。Statista 同時預測 2024 年銷量將達 14.5萬輛,銷售額達 3,457 萬美元。其他新興市場南亞
195、、中南美洲等新興市場起步較晚,目前對電助力自行車的認知和接受度相對較低。不過,這些地區同樣受到綠色能源政策的推動,加上城市化進程加速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市場增長迅速。一方面,由于生產和購買成本較低,運動型和外賣配送型的中低價位電助力自行車熱銷;另一方面,隨著C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89 數據來源 .au 注 本圖表顯示每個財政年度(自 7 月 1 日至次年 6 月 30 日)的傳統自行車和電助力自行車進口數量對比,以及總進口量變化趨勢。*2017年-2024年澳大利亞傳統自行車和電助力自行車進口量逐年對比進口量(萬輛)0150501002002502017年-2018年2020
196、年-2021年2021年-2022年2022年-2023年2023年-2024年2018年-2019年2019年-2020年二者總和電助力自行車傳統自行車人們對休閑、健康方面的需求增加以及產品技術進步,高端電助力自行車的需求也在增長,即便在整體市場低迷期,這一趨勢仍表現出強勁態勢。新興市場發展更具多樣性,未來將逐漸釋放潛力,成為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趨勢多場景、多樣化車型和技術創新制造商將持續推出新的車型和技術以滿足變化的市場需求。這些創新可能包括電池技術的突破、更輕的車架以及更智能的傳感系統、AI 技術的使用等。未來電助力自行車產品會向著更高端、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沙掷m
197、環保材料的使用隨著民眾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加,制造商正在尋求更可持續的材料和更環保的生產工藝,以減少碳足跡。政府政策的持續激勵各國政府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通過鼓勵消費者購買、完善自行車基礎設施建設、創建自行車友好城市等策略,來支持自行車市場的發展。共享化和租賃服務電助力自行車的共享和租賃模式在許多大城市迅速發展。這一趨勢不僅提高了電助力自行車的利用率,也讓更多人有機會進行騎乘體驗。歐洲已在實施且具有成效的企業福利方案也將廣泛普及,進一步促進電助力市場的擴展。9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 年份 類別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
198、022 年2023 年2024 年(預計)銷售量(千輛)21.895481.9130.5124.4145銷售額(百萬美元)40.67122.7194.5306.1304.9345.7 數據來源 Statista*2019年-2023年澳大利亞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量與銷售額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量電助力自行車銷售額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4 年(預計)2023 年2019 年銷售額(百萬美元)銷售量(千輛)40030020010004003002001000電助力貨運自行車廣泛應用于物流行業根據華盛頓大學城市貨運實驗室的研究,電助力貨運自行車的使用成本約為傳統貨運車輛的 40%。未來,隨
199、著制造商和企業對自動化與人工智能的關注日益增加,AI 驅動的電助力貨運解決方案將得到大量資金投入,以優化決策過程并減少人為錯誤。云技術的整合也將幫助企業實現車輛的遠程管理,以提高運營效率。政策和法規的完善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預計多個國家都將出臺更明確和統一的法規,規范電助力自行車的使用,包括速度限制、行駛區域和保險政策等方面。C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91 第 二 節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概述與分析|2023年-2024年市場規模與特點相較于國外市場,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征。1.市場規模較小2023 年中國普通自行車產量達到 4,883.5 萬輛,電動自行車(含
200、電助力自行車)產量為 5,035.2 萬輛,估算電助力自行車產量約為 177 萬輛,占自行車行業總體產量的 1.7%。根據電商分析平臺“墨鏡洞察”統計的數據,2023年國內電助力自行車線上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按均價五千元折算,銷量不足萬輛,暢銷產品以永久、飛鴿、鳳凰等品牌的中低端電助力車型為主,相較于國外市場,銷量和客單價都比較低。2.外貿依存度較高2021 年中國電助力自行車產業掀起“出?!睙岢?,眾多品牌選擇專耕美國或歐洲部分國家單體市場,至今相關車企仍以生產制造與出口為主。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截至 11 月,2024 年我國出口電動自行車(含電助力自行車)2,054 萬輛,同比增
201、長 26.1%;根據亞馬遜網站數據,全球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約 60%以上的份額被中國廠商占據。3.行業定位不清晰盡管“電助力自行車”“E-BIKE”等名詞已具有相當大的曝光度并被人熟知,但電助力自行車在國內仍然缺乏準確的行業定位。按照 2018 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新國標)規定,電助力自行車、裝配完整的電動自行車、電驅動與電助動車均受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的規范和約束,這意味著國內電助力自行車是在以電動自行車為主導的框架內發展,這與電助力自行車產品本身的定位、使用場景及消費者認知有偏差,且間接混淆了電助力自行車與其他車型的概念。國內消費者購買、使用電助力自行車的過程也容易埋下隱患 上牌問題
202、、充電問題、是否具有 3C 認證等,都亟待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法規規范。同時,不論是政府部門公布的產量、銷量、出口量等數據,還是行業協會、第三方調研機構統計的數據,都存在將電助力自行車與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數據混合的情況,相較國外缺乏更為準確的統計口徑,導致行業內部從業人員、消費者以及投資人無法獲得準確的行業數據,對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發展狀況與趨勢無法形成正確的判斷。9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4.行業集中度低作為自行車行業的細分領域,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具有行業集中度低的特性,2023 年中國自行車行業集中度 CR10
203、達到 60%,電動自行車行業集中度 CR10達到 85%,而在電助力自行車市場,不論是普通自行車品牌還是新興的電助力自行車品牌,都沒有出現具有壟斷地位的品牌或產品。在海外市場銷量疲軟與尋找新增長點的雙重催化下,近年來不少電動車品牌或跨界品牌開始布局國內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愛瑪、雅迪、新日、綠源、小牛、九號等電動車廠商均發布了電助力車型,消費電子品牌大疆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助力系統。與此相對應的是,海外自行車品牌電助力車型的引進仍然遲緩。但行業集中度低可以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市場參與者能夠通過獨特的商業模式、技術或產品創新來獲取市場份額,可供創新的空間更大。5.“去庫存”任務艱巨隨著海外電助力市場的快
204、速擴張,中國廠商積極擴充產能、加快出口步伐。海外市場以美國和歐洲為主,其中美國市場的滲透率相對較低,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眾多中國品牌競相進入。但過去兩年美國受通貨膨脹影響,消費需求受到抑制。頭部品牌降價促銷、謀求轉型,還有部分品牌盲目鋪貨,導致市場出現大量庫存。預計未來幾年,美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將面臨較大的清庫存壓力,并影響國內廠商的生產與銷售計劃。歐洲市場相對復雜,各國市場相對獨立且運營成本較高,同時歐盟對中國出口的電助力自行車在本地供應鏈占比有嚴格要求,常對中國出口的整車征收高額關稅和實施反傾銷措施,捷安特、九號等知名品牌都受到影響。和普通的自行車不同,電助力自行車因配備鋰電池,長期存放可能
205、導致電池品質受損,因此品牌方未來需要妥善處理庫存問題,在這過程中,行業也將面臨洗牌。6.競爭格局改變隨著眾多新品牌的加入,中國電助力市場形成了由傳統自行車品牌、互聯網消費電子品牌及其他跨界品牌共同主導的競爭格局。全球首款搭載大疆 Avinox 電助力系統的車型 全地形電助力山地車 AmflowPL。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大疆創新作為無人機和攝影器材領域的龍頭企業,憑借其在電機、電池、減速機構和電氣化等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跨界進入電助力自行車領域,推出自研的 Avinox 電助力系統,對標博世、禧瑪諾等國際知名品牌,意在搶占供應鏈份額,而非直接與傳統整車廠商競爭。同時,大疆的入局也為電助力自行車行業
206、帶來了新的市場思維與營銷方式。通過整合汽車、手機、數碼產品等消費領域的宣發手段,大疆推動了電助力自行車從“交通工具”“運動器材”的傳統定位向“消費電子產品”與“社交屬性產品”轉變。行業慣用營銷路徑或將發生改變。傳統電動自行車品牌在電助力領域的布局則已日趨成熟,且重點依然集中于海外市場。例如,愛瑪在美國推出 Big Sur 和 Santa Monica 品牌;雅迪針對美國市場推出 Camper、Cocoa、U-Rider S 等多款電助力車型;綠源在國內發布 EB S1E、EB 2M、EB 2C、E-Scooter MQN7 和 MNK6 等電助力車型,涵蓋通勤、運動、貨運領域;九號在美國發布
207、Segway Xafari,主打智能化和安全性;小牛也在北美市場推出 BQi-C3 車型。相較于大疆國內外市場并重的策略,傳統兩輪電動車品牌仍以海外市場為主要目標。然而,隨著海外市場承壓,這些品牌也可能利用國內龐大的線下渠道進行分銷,進而改變市場競爭格局。市場壓力不但影響整車品牌,對供應鏈上游也產生了較大影響。中國的電助力核心系統企業,如八方、安乃達、麥思動力等,在市場波動中堅持自研創新,提升品牌力以應對挑戰。其中安乃達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安乃達數字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公司同時堅持全方位出海戰略,越南新廠籌備就緒,將帶來強大的海外產能支持。2024年7月,安乃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208、其年中財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 7.49 億元,同比上升4.26%。年底,安乃達被商業媒體 36 氪評為“最具商業價值企業”。展望2025年,安乃達還將迎來產品線大更新,包括首款集成式內三速輪轂電機系統 R900、具備電機線快拆功能的筒軸款輪轂電機 R820、搭配 Enviolo 自動變速系統的中置電機 M5000 等新一代技術創新產品。其中 M5000 在 2024 年度的 China Cycle 創新獎評選中榮獲優秀獎。安乃達通過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展現了中國電助力供應鏈企業的強大韌性,可為行業應對市場波動和探索增長新路徑提供借鑒。7.投資青睞細分領域資本市場具有敏銳的嗅覺,是判定行業風向的
209、重要參考之一。2022 年,國內有 4 家電助力自行車公司獲得融資,2023 年這一數量減少至 3 家,而 2024 年資本再次聚焦中國電助力自行車領域,共有 5 家專注細分市場的公司獲得融資。其中,大魚智行專注開發折疊車型,已在海外折疊電助力市場占據頭部位置。2024 年 1 月,公司獲得 1 億元 A 輪融資。Tezus 在整合和智能化上有所突破,將交互屏幕與車輛融合,依托智能系統為車主提供導航、解鎖、防盜等功能,并配備雷達作為主動安全系統。該公司于2024 年 2 月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Urtopia 將 ChatGPT 集成在車機系統中,以智能化作為核心競爭力。相較于傳統電助力自行車
210、,Urtopia 的理念更貼近消費電子領域的可穿戴設備。憑借這一差異化定位,公司在 2023 年逆勢增長,繼 2022 年完成首輪融資后,于 2024 年再次獲得千萬美元融資。安乃達新款中置電機 M5000搭配 Enviolo 自動變速系統。9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迅路創新專注于電助力貨運自行車的生產,這是一個在歐洲增長迅速但國內尚未完全開發的細分市場。大輿科技則切入半封閉式三輪/四輪電助力車型,專注解決共享出行和家庭采購需求。其車款配備柔性太陽能面板,可在不同環境下自動充電,有效減少充電頻次。此外,公司針對歐美市場人工費用高昂
211、的情形,為產品配備免充氣輪胎,以降低用戶的后期使用成本。由此可見,在電助力自行車領域,資本更加青睞深耕垂直細分市場的“迷你獨角獸”,這對于部分仍停留在仿制階段或熱衷于推出同質化產品的品牌而言,應當有所啟發。|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發展優勢1.國內市場潛力巨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騎行的隊伍中,不僅帶動自行車市場的活躍,而且使騎行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2023 兩輪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約 40%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偏愛兩輪出行,包括普通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上海、南京等城市的騎行人次甚至超過 1 億,騎行頻次與范圍也有所增加,通勤、運動特征顯著,中高端自行車消費需求大幅度增長,帶動
212、周邊配套產品市場的發展。和傳統運動自行車相比,電助力自行車能夠拓展騎行半徑、提升騎行體驗,成為中高端運動自行車的優質替代品。同時,在社交平臺上,電助力自行車的品牌曝光和騎行活動的討論熱度顯著提升,其特性與玩法逐漸為更多消費者所了解。消費者對國產電助力自行車品牌的認可度提高,為國產中高端產品在國內增量市場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基礎。2.產業鏈完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制造國與出口國,自行車產業鏈高度聚集,主要分布在華北、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建立完整的電助力自行車產業鏈,從車架、輪組、五金配件到電池、電助力系統均具備成熟供應鏈,且具有豐富的“研發、設計、制造、品牌運營、售后服務”全
213、鏈路運作案例。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與電動自行車產業鏈的融合邁出重要一步。比亞迪推出 H5 遠航版電動自行車,并與臺鈴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車電同壽”電池,依托云端大數據打造更全面的安全系統。在國外,類似的產業鏈跨界融合早已有之,例如尺寸小巧的 TQ 電助力中置電機便是源于電動機械臂關節技術。相信在未來,中國電助力自行車產業將與更多行業展開深度探索融合,推出在性能、安全性與智能化上更具競爭力的創新產品。3.下沉市場逐步構建與海外市場類似,中國消費者更喜好價格實惠的電助力自行車產品。鳳凰、永久、飛鴿等傳統品牌已經率先布局 2,000 元-5,000 元價位區間的市場,產品價格
214、門檻大幅降低。雖然這些產品多采用成本更低的輪轂電機配置,電池續航和電機性能不及中高端車型,但其科技普惠性質非常契合下沉市場的需求。當更多消費者開始接觸并體驗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有望逐步積累良好的用戶口碑,并帶動換車與升級需求的釋放。下沉市場的擴展不僅能推動電助力自行車品類的普及,也為國內市場的整體發展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面臨的問題1.產品開發與銷售存在路徑依賴目前,國內部分電助力整車廠家還處在技術追趕階段,供應鏈停留在“車架+電池+電機”的簡單組合上,對細分市場掌握不足,缺乏差異化的獨特優勢。例如,在電助力系統改裝領域,大部分廠商的輪轂電機與主流的碟剎車型不兼容。盡管凱德電機推出集成控制器的筒
215、軸輪轂電機,支持 11 速飛輪,彌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但僅是普通自行車進行電助力系統改裝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而定位中高端的 EVIGORS E7 集成式筒軸力矩電機系統搭配碳纖維輪圈,兼容 HG 塔基和 XDR 塔基,適配性有所突破,但此類產品仍屬少數。整車層面,國產電助力整車多集中于硬尾山地車、城市車等車型,主要解決通勤需求,而對于當前大熱的公路車和礫石車市場,卻缺乏針對性的產品?;焓离娭鶦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95 力繼 2023 年推出首款電助力山地車型后,2024 年接著推出礫石車型 Rando,精準切入礫石車細分市場,搶占市場份額。宇宙電動在 2024 年推出 Va
216、por 車型,通過六款配置能組合出更多選擇,性能對標國際一線品牌,價格則更具競爭力,迅速成為國內“配置流”電助力車型的代表。相比之下,以中高端露營、短途出游為場景的貨運自行車領域在國內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鮮有品牌涉足。2.受海外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國內電助力自行車行業對外貿依賴度偏高,容易受到海外市場波動影響,品牌競爭、價格戰、匯率變化、關稅增長、庫存積壓等多方面問題,使得相關企業難以保持穩定營收。為此,一些外貿型車企積極謀求轉型。以久祺股份為例,作為中國主要的自行車出口商之一,2023 年久祺股份的電助力自行車業務營收為 3.3 億元,同比減少29.4%。面對外銷壓力,久祺股份開拓跨境電商平臺,如
217、亞馬遜、速賣通、自建站等,拓展 2B 和 2C 業務,同時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以分攤庫存風險,尤其是在電助力自行車品類上加大投入。2024 年上半年,久祺股份實現營收的正向增長。3.國內市場替代品較多在國內市場,電動自行車和新能源汽車對電助力自行車具有較強的替代作用。電動自行車在速度和載重能力上優于電助力自行車,且具有更高的便攜性與舒適性,可以全天候使用,滿足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此外,電動自行車的入門價格與低端電助力自行車接近,但價格上限遠低于中高端電助力自行車,更具市場競爭力。修訂版的新國標實施后,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安全標準得以提升,不符合要求的電動自行車被禁售,促使電動車的市場環境更加規范化。相比
218、之下,電助力自行車在實際使用中仍面臨安全、防盜等風險,且外出時補能不便,使用場景和出行半徑均受限。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助力自行車的發展。|市場展望1.搶占用戶心智近年戶外露營火爆,社交平臺“小紅書”官方總結出此類戶外活動的特征:新手友好、性別友好、互動屬性、社交屬性,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國內興盛的騎行風潮。電助力自行車相較于普通自行車,對掌握新時代媒介傳播話語權的年輕用戶更加友好。無論是獨自騎行還是結伴騎行,電助力自行車都具有很強的辨識度和話題度,兼具運動屬性和社交屬性,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對于國內電助力自行車品牌來說,年輕用戶市場蘊藏巨大潛力。品牌可以思考如何打通電助力自行車與中高端運
219、動自行車間的屬性壁壘,開發多元化、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在細分領域打造亮點、形成話題,綜合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搶占用戶心智,提前設立品牌錨點,使消費者從“看到”到“談論”,再到“體驗”,實現高效的認知構建與品牌傳播。2.線上+線下布局傳統的自行車產品營銷多依賴贊助賽事、活動/媒體曝光等方式,這類途徑雖然有效,但傳播范圍相對固EVIGORS E7 適配市面上大部分自行車的變速系統,電機主體僅重 2100 克。9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定。在去中心化的自媒體時代,消費者“觸媒”路徑多樣且復雜,單一營銷手段的效益下降,電助力自行車品牌需要重新評
220、估社交平臺、私域群組的商業價值,識別KOC、KOS、KOL 在垂直領域的影響力。通過精準的線上內容輸出,品牌可以實現“破圈”效果,擴大目標人群覆蓋范圍。在線下,各類商業空間也有機會成為中高端電助力自行車品牌接觸消費者的“前沿陣地”。作為生活方式、通勤代步、運動健身與潮流科技的融合體,電助力自行車可以通過進駐商超、集合店等渠道,增強消費者的實際感知;通過設計線下體驗場景和組織社群活動,營造符合品牌調性的氛圍,增加消費者的興趣與信任。此外,線下門店的設立不僅能夠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在后續的產品維護、調試等環節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支持,有助于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這一點對于電助力自行車這樣帶有科技屬性
221、的產品尤為重要。盡管近兩年中國電助力自行車的出口受到海外市場較大影響,但這主要是由于歐美市場增長逐步回歸理性,庫存消化需要時間,而新的需求正在孕育。從長遠來看,歐美主要國家的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滲透率與增長率依然在穩步上升,更大需求潛力尚待釋放。在此背景下,中國電助力自行車廠商能否抓住機遇,深耕國內市場,或將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走向。CHAPTER 5 電助力自行車市場形勢 97 06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第六章 2024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2024 Overview of Cycling Events and Sports
222、 Tourism第一節 100運動自行車賽事現況與展望第二節 1072024年自行車旅游發展概況第 一 節運動自行車賽事現況與展望2024 年的賽事活動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12 月,僅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全年參與主辦、承辦或指導的自行車各級各類賽事,就多達 171 場,涵蓋在華國際賽事、計劃內賽事、職業聯賽、大眾騎行賽事等類別,全年比賽日達 316 天,部分比賽日甚至一日多賽,規模遠超 2023 年的 44 場賽事,也超過年初公布的 84 場賽事預期。此外,全國各地的地方性騎行賽事不斷涌現,國內外頂級賽事的關注度持續攀升,彰顯出我國自行車運動的熱度,也反映了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這些賽事為愛
223、好者提供了平臺,吸引眾多人群參與,推動了自行車運動的普及,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繁榮,促進了全民健身與體育產業的協同發展。|讓賽事“帶貨”,體育流量撬動經濟新增長2024 年 3 月 19 日,國家體育總局、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的通知,鼓勵各地將體育賽事活動舉辦地從體育場館擴展至具備條件的景區、度假區、體育公園、商業中心、步行街等區域,推動完善配套設施,培育賽事活動品牌,持續擴大消費,將中央提出的“不斷優化賽賽事項目類型數量公路自行車賽115山地自行車賽20自由式小輪車賽11競速小輪車賽8場地自行車賽7泵道自行車賽7兒童滑步車賽3*2024年中國
224、自行車運動協會主辦、承辦或指導的賽事統計10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事服務,推動賽事經濟提質升級,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發展目標落到實處。各地、各級政府紛紛出臺扶持政策,引導規范賽事運營,鼓勵承辦高規格賽事,著力打造自行車賽事品牌,積極推動賽事經濟發展。2024 年賽事活動迎來“全面開花”的局面。3 月 3 日,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啟動,拉開了全國積極辦賽的序幕。這一年,不僅老牌賽事越辦越好,而且涌現出諸多重磅新賽事,“以賽營城”成為年度熱詞。例如,9 月 22 日開始的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吸引了來自中國、法國、阿聯
225、酋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 20支職業車隊共 116 名車手參賽。開賽當天,還有上千人參與的 35km 全民騎行活動在滴水湖畔舉行。這一全新的上海自主賽事品牌,將高水平自行車比賽與浦江兩岸的核心景觀相融合,不僅備受業內外矚目,更成為推動“文體商旅展”融合、帶動當地旅游消費的典范。體育賽事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組委會負責人透露,2023 年第十四屆環島賽為海南貢獻直接經濟效益 6,202.41 萬元,間接經濟效益高達 1.52 億元,同時創造了 1,275 個就業崗位。2024 年 10 月舉辦的環廣西國際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以下簡稱“環廣西世巡賽”)更交出亮眼成績單:直接
226、經濟效益達到 9.98 億元,同比 2023 年增長 11%;間接經濟效益飆升至 18.16 億元,同比增長 159%,綜合效益較 2017 年首屆賽事實現了 4 倍以上的增長。|職業賽事體系建設日益完善2022 年,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搭建 6 個層級的公路自行車賽事體系,為不同水平的運動員提供參賽機會。這一體系打通了業余選手與專業選手之間的壁壘,為國家隊、職業隊選拔人才提供精準依據,顯著推動了國內職業自行車運動的發展。經過兩年實踐,在 2024 賽季,中國公路自行車職業聯賽迎來更高水平的競爭格局。除了 14 支已在 UCI注冊的洲際車隊,還新增了 6 支表現出色的車隊,其中省隊和俱樂部車隊各
227、占一半。首次升級為 UCI 職業隊的桓盛 SCOM 洲際隊與成都洲際隊表現搶眼,展現了新車隊的強勁實力。值得關注的是,由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主導建立的華興洲際隊經過兩年的職業化運作,已成為國內優秀青年車手最向往的職業車隊之一。2024 年 11 月,華興洲際隊面向全國發布招新公告,采用網絡遠程測試與現場2024 年第 15 屆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二賽段,車手們行經正門嶺大橋。CHAPTER 6 2024 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 101 測試相結合的選拔模式,不限年齡與地區,為更多騎行愛好者敞開職業化大門。這一創新性的舉措也為挖掘潛在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從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到賽
228、事的運營管理,國內職業自行車運動正在穩步發展。我們相信,隨著賽事媒體服務和市場開發能力的增強,賽事與車隊的商業價值將得到更大范圍的拓展,從而為中國職業賽事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大眾賽事的升級與發展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大眾自行車賽事涌現出許多擁有 10 年以上歷史的經典 IP,如中國平潭國際自行車公開賽、環千島湖公路自行車賽、七彩云南格蘭芬多自行車節等。這些賽事的成功經驗為國內大眾賽事 IP 的打造提供了寶貴借鑒??偨Y來看,成功的賽事離不開以下關鍵因素:完善服務,優化體驗 結合本地特色 挖掘商業價值 提高賽事競技水平與觀賞性美騎網連續多年調查車友選擇參與賽事或騎行活動的考慮因素,結果顯示,參賽者體驗
229、的優劣主要取決于交通便利性、路線挑戰性和沿途風景,這些因素共同構成賽事的整體口碑。而報名費的高低,相比之下并不是多數參賽者最關心的問題。七彩云南格蘭芬多自行車節(以下簡稱“云南格蘭芬多”)便是結合本地文旅特色,通過優化服務和參賽體驗樹立賽事口碑的典型案例。作為云南省體育局重點打造的“一帶一路 七彩云南”系列品牌賽事,云南格蘭芬多自 2014 年引入中國以來,已走過 11 年的發展歷程。2024 年云南格蘭芬多于 11 月2日開賽,共設德宏芒市、保山騰沖、臨滄鳳慶、普洱思茅、西雙版納景洪五站,吸引了來自 24 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選手參賽。云南格蘭芬多不僅是國內距離最長、規交通便利性報名費多少賽
230、事或活動的以往口碑路線騎行難度風景是否優美其他90%0%30%60%*車友參加賽事或騎行活動的考慮因素(多選)76.3%40.37%68.7%55.19%65.01%3.78%10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模最大的大眾自行車賽事之一,還以總海拔爬升最高、賽道途經多樣化地貌著稱,幾乎囊括了云南的高山、平壩、雨林、河谷和茶園等代表性景觀,為參賽選手帶來絕佳的騎行體驗。賽事全程跨度大,涉及多個分站,對主辦方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尤其是在選手和車輛轉場方面。為此,賽事與順豐速運合作,提供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務。例如,順豐專門為賽事設計了一款
231、定制包裝箱,選手無需拆卸車體即可打包寄遞,到達目的地后直接拆箱騎行,這項服務大幅提升賽事物流效率,還為選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贏得廣泛好評。據云南格蘭芬多組委會透露,2024 年報名參加全五站比賽的選手達到1,265人,其中男子選手1,005人,女子選手 260 人;總參賽人次 7,772 為歷年最多,同比增長 50%。為了保障賽道承載能力與服務質量,組委會對報名人數進行了適當限制,確保每一位選手都能獲得更高質量的賽事體驗,并有效避免潛在的安全隱患。這種對賽事服務細節的高標準追求,使云南格蘭芬多不僅成為騎行愛好者的盛會,更樹立了國內大眾自行車賽事的新標桿。環千島湖公路自行車賽也是國內最受歡迎的騎
232、行賽事之一,2024年參賽人數突破7,285人,再創歷史新高。這一賽事的成功,不僅得益于主辦方的組織能力,還依托于千島湖景區的綜合優勢 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以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優質的服務體系。環千島湖賽事的良好口碑也為其發展為江浙滬地區知名賽事 IP 奠定了基礎。此外,多彩貴州自行車聯賽、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等賽事,也通過結合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具有挑戰性的賽道設計,在國內形成了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成熟的賽事體系,加上充分的品牌贊助和雄厚的車隊實力,可以帶來品牌、賽事、車隊與車手的多方共贏局面。目前,品牌單獨冠名或聯名贊助車隊“四處征戰”,以戰績為品牌背書,已經成
233、為十分普遍的現象。例如,在 2024 年度環濱州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職業組繞圈賽中,DYC 東亞鏈條冠名贊助的業余2024 年 11 月 2 日,云南格蘭芬多以芒市為始發站,1500 多名車友在芒市廣場準備出發。CHAPTER 6 2024 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 103 車隊DYC 東亞鏈條-瑞豹車隊的 SHCHEGOLKOV Ilia,在眾多職業車隊中脫穎而出,成功摘得冠軍,東亞鏈條的專業形象進一步提升。對于品牌來說,贊助有實力的車隊是提升知名度、構建品牌信譽體系的有效途徑之一,這同時也反過來提升了賽事的競技水平和觀賞性??傊?,要打造經典的大眾自行車賽事 IP,不僅需要賽事本身具
234、備較高的競技水平和觀賞性,還需注重服務細節和本地特色的融合,不斷推陳出新,提升賽事的綜合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多元化的中國山地車賽事新格局中國山地自行車賽事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全年由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牽頭舉辦的職業賽事達到 20 場,包括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全國青少年 U 系列山地自行車冠軍賽等,相比2023 年增長顯著。在賽事項目方面,新增速降聯賽、泵道聯賽等新類別,進一步豐富賽事種類。賽事的舉辦地則呈現由南至富龍山地車嘉年華最具觀賞性的賽事 WHIPOFF 擺尾賽。北、覆蓋全國的布局特點。多樣化的賽場環境不僅提升了賽事的挑戰性,還為山地車愛好者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
235、會。其中,富龍山地車嘉年華值得特別關注。每年 8 月,這一活動在河北張家口的富龍山地車公園舉行,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精英車手和山地車愛好者,已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全民山地車節慶活動?;顒有问截S富多樣,是國內首個集山地車全類別賽事、自行車運動裝備展以及山地戶外運動峰會于一體的綜合性賽事盛會。比賽項目涵蓋泵道、礫石、耐力賽、速降、電助力、電摩、親子接力、攀爬賽等多個類別,兼具觀賞性與競技性。從兩三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長者,各年齡段的騎行愛好者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騎行樂趣,充分體現了山地車運動的全民屬性和包容性。目前,山地車賽事在國內仍較為小眾,無論是關注度還是賽事規模,都無法與公路車賽事相比。但以富龍
236、山地車嘉年華為代表的成功案例表明,山地車運動具有2024 年 12 月,喜德盛阿斯塔納車隊正式成立。0%25%50%國內外的各類重大自行車賽事均有關注 我只關注環法、環意等國際職業自行車賽事我主要關注國內公路類賽事我主要關注國內山地類賽事我不關心自行車賽事*2022年-2024年用戶對國內外職業自行車賽事的關注情況對比2024年占比2023年占比2022年占比40.3%39.84%42.16%39.35%28.67%33.62%7.04%5.31%4.86%5.77%3.1%1.7%7.99%17.66%22.6%獨特的魅力,能夠吸引大量忠實愛好者參與和支持。在一批熱愛山地車運動的耕耘者推動下
237、,國內山地車賽事的整體競技水平正不斷提高,車手的訓練條件也在持續改善。隨著賽事體系的不斷完善、賽事項目的多樣化以及參賽人群的擴大,中國山地車運動正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其魅力和潛力將進一步被激發。|國內外頂級賽事關注度提升2024 年,中國自行車運動迎來高光時刻。越來越多中國車手和品牌活躍在國際賽場,國內外頂級賽事也吸引了國內車友更廣泛的關注。本年度國內車壇最引入注目的事件之一,是中國自行車品牌喜德盛與阿斯塔納車隊的戰略合作。7 月,阿斯塔納車隊名將馬克卡文迪什在環法國公路自行車賽中贏得個人第 35 個賽段冠軍,創下男子環法賽段奪冠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這一成績使阿斯塔納車隊成為焦點,也讓此前就已
238、傳出的喜德盛將投資阿斯塔納車隊的消息再次引起熱議。2024 年 12 月,喜德盛在深圳與阿斯塔納車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聯手打造CHAPTER 6 2024 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 105 一支世界級車隊,騎乘喜德盛戰車征戰環法等 UCI 最高級別賽事。這一合作不僅是喜德盛品牌的里程碑,更標志著中國自行車品牌在國際職業賽場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此外,中國本土品牌銀貝斯也積極布局國際舞臺,贊助組建歐洲女子洲際隊,并吸納兩名中國車手唐欣、曾璐瑤加盟。車隊參與了多個重量級賽事,唐欣更是在巴黎-魯貝女子賽、環西賽以及巴黎奧運會等頂級賽事中成功完賽,創造了中國女車手海外參賽的新紀錄
239、。在這些賽事中,中國車手不僅積累了寶貴經驗,還展現了堅韌頑強的運動風采,為中國自行車運動贏得了更多國際關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選手鄧雅文在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中奪冠,實現了中國自行車運動的歷史性突破。從車手表現到品牌合作等各方面來看,2024 年無疑是中國自行車運動的重要一年。根據美騎網的調查,本年度對國內外各類大賽均有關注的用戶比例已超過42%,較往年顯著提升。展望未來,隨著更多中國品牌和車手亮相國際賽場,中國車迷對頂級賽事的熱情和關注度將進一步攀升,這也將為中國自行車運動的發展注入更多動力。10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
240、YCLE IN CHINA第 二 節2024年自行車旅游發展概況自行車旅游作為一種兼具運動和休閑屬性的旅行方式,以“騎行中體驗自然與文化”為核心,包含短途輕裝騎游、長途重裝旅行,以及商業騎游和個人騎游等多種形式。近年興起的城市騎游(City Ride)也逐漸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2024 年,中國旅游市場加速復蘇,旅游消費需求呈現出強勁釋放趨勢,其中自行車旅游也展現出了新的活力。|自行車旅游的新特點1.形式多元,路線豐富自行車旅游的形式更加多樣。根據美騎網的調查,當天往返的短途騎游仍然是主流,占比高達 87.55%,反映了騎游活動的休閑化趨勢。2-5 天的短途騎游計劃占比達到 42.39%,而“
241、4+2 騎行”(自駕+騎行)因其便利性和靈活性,展現出更廣泛的用戶接受度,占比從2023 年的 36.14%增長至 42.64%。從短途騎游到長途旅行,從城市到鄉村,騎行路線也愈加豐富。11 月,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通過線上投票和評審委員會評審,從兩千多條推薦路線中推選出 110條精品路線,入選“中國騎行地圖”。這些路線覆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不僅突出沿途自然風光,還融入了本地風土人情,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路線選擇。高德地圖作為活動合作方,將這些路線內置于 APP中,提供路線推薦、導航播報、社交互動及運動記錄等功能,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城市騎游持續升溫城市騎游作為近年來的
242、熱門趨勢,2024 年熱度持續升溫。地方政府與企業積極開發騎行線路、完善配套服務,并通過數字科技提供安全便捷的騎游體驗,這些都成為城市騎游流行的重要推動力。入門騎行愛好者的持續增長、自行車店和俱樂部的積極引導、KOL 的宣傳推廣,同樣為城市騎游注入活力。社交媒體平臺也在發揮推動作用。例如小紅書每年發起“騎行友好活動”,鼓勵騎友騎行打卡活動商戶、發布騎行筆記,不僅為商戶帶來更多流量,也增強了騎行的社交屬性和趣味性,使城市騎游更具吸引力。CHAPTER 6 2024 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 107 3.文旅融合的深入發展自行車旅游與地方文化、自然景觀的結合更為緊密。地方政府通過建設騎行
243、道、舉辦騎游節等方式,推廣區域特色,吸引更多游客。2024 年騎行愛好者的首選目的地中,西部地區(58.17%)和西南地區(37.16%)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內涵繼續保持高熱度,同時華南和西北地區也在快速崛起。4.配套服務與裝備升級配套服務與裝備的完善是推動自行車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千島湖、太湖等知名景區,由于交通運輸的限制,“當地租車”受到許多騎行愛好者的歡迎,自行車租賃需求持續增長。同時,智能導航設備、裝車箱等裝備的市場需求呈現增長趨勢。此外,旅游險、物流服務等周邊產品的開發也進一步滿足了用戶的安全與便利需求。*用戶對于不同騎游方式的選擇偏好(多選)87.55%42.64%26.
244、04%17.82%42.39%25.55%16.92%8.3%以當天往返的短途騎游為主4+2 騎行,自己開車帶著自行車去旅行會專門為一場外地的自行車賽事或騎行活動制定旅行計劃參加商業騎行,有后援車、全程享受后勤服務,但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有 2-5 天以內的短途騎車旅游計劃會考慮在休閑旅游計劃中加入騎行的環節有計劃進行 5 天以上的長途自行車旅行自助,到達旅行目的地后租車騎游0%25%50%75%*用戶最感興趣的國內旅游目的地(多選)云南、貴州等西南地區四川、西藏等西部地區 陜西、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區 臺灣、香港、澳門等廣西、海南等華南地區 湖北、上海、江蘇等中東部地區 內蒙、遼寧、吉林等北偏東
245、北地區其他37.16%58.17%40.6%34.09%30.17%27.9%22.99%4.63%10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美騎網的調查則顯示,用戶的單次旅游預算主要集中在 1,000-5,000 元(37.1%)和 5,001-10,000 元(35.3%)兩個區間,這表明大多數騎行愛好者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并愿意為更高質量的騎行體驗增加支出。5.海外騎游熱度攀升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境旅游人數近 9,500 萬人次(同比增長 52%)。其中不乏出國騎游的騎行愛好者。部分騎行者選擇參加有組織的騎游
246、活動,例如新加坡的 OCBC Cycle 或日本的富士山爬坡賽;也有不少人將騎行作為旅游計劃的一部分融入自由行。這一趨勢或可為相關品牌與機構提供新的業務增長點。|總結2024 年,中國自行車旅游展現出形式多樣化、服務升級與文旅深度融合的特點。從城市騎游到長途旅行,從國內騎行到海外騎行,自行車旅游正逐步從小眾活動走向大眾化。地方政府與企業的積極推動,加之科技和配套服務的完善,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也推動了自行車旅游在全民健身和旅游市場中的進一步發展。*用戶在旅游出行上的單次花費預算 1,000 RMB11.4%1,000-5,000 RMB37.1%10,000 RMB16.1%5,0
247、01-10,000 RMB35.3%CHAPTER 6 2024 年國內自行車賽事活動與體育旅游概況 109 07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Outlook on Future Bicycle Market Trends第七章 展望未來自行車市場趨勢第一節 112產品技術趨勢第二節 118品牌競爭趨勢第 一 節產品技術趨勢市場環境的變化會影響產品的開發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市場環境良好時,廠商能夠投入更多資源探索新技術,或實現某些領域研究深度和廣度的突破;而在市場環境復雜或充滿不確定性時,產品研發更多受到市場導向驅動。例如,將幾種車型合并
248、為一種“全能型”車型發布,從“幾年多款產品”轉向“幾年一兩款主力產品”。這樣不僅能在技術上有所創新,而且可以降低開發成本,縮短產品迭代周期,還能減少經銷商庫存壓力,更好應對未來可能持續多年的去庫存周期。此外,技術進步也得益于產業鏈協同效應:一些基礎行業的突破往往會促進分支領域的革新,而跨行業的技術融合也會帶來更多“化學反應”。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自行車產品與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以下趨勢。1.碳纖維“普惠”正在進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鋁合金、鋼材與碳纖維已成為自行車主體材料的主流。其中,以碳纖維為主要材料的自行車產品價格逐步下探,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性能與價格優勢兼具的選擇。供需變化推動“普惠化”當前中國
249、已是全球碳纖維產能最高的國家,2023年總產能達到 12.02 萬噸,實際運行產量 5.45 萬噸,同比增長 14.81。其中,體育休閑領域的碳纖維需求占比26.24,超過風電葉片、航空航天等行業。目前受終端行業庫存壓力影響,我國碳纖維產能增速有所回落。同時,隨著國內產業升級,國產高模量小絲束碳纖維技術取得突破,常用的 T700、T800 標號碳纖維性能已追平甚至超越國際同級產品。吉林省規劃建設的“中國碳谷”將進一步推動碳纖維高端化發展,而日本東麗也在持續擴產,預計 2025 年東麗全球產能有望達到 7 萬噸,其中小絲束碳纖維產能將達到 3.5 萬噸。屆時,全球碳纖維供應將更為多元,原材料價格
250、有望進一步降低。制造工藝精細化制造工藝的精進推動了碳纖維自行車產品的性能提升。當前,模壓成型工藝依然是碳纖維車架與零部件生產的主流工藝,其中內模技術的升級是行業關注的焦點。歷經多年發展,碳纖維車架的管型和內部結構越來越復11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雜,用于在內部支撐碳纖維的內模技術經歷了傳統塑料氣袋、PU 氣袋、EPS、乳膠內模的多輪更替。例如,傳統氣袋內模因漏氣、褶皺等問題,逐漸被乳膠內模等更先進工藝替代。乳膠內模通過更精確的碳布張貼和成型過程,顯著減少了空隙和瑕疵,同時降低成品重量、節約材料,得到業內的普遍認可。EPS 內模工
251、藝則能提供更精準的內腔形狀支撐,確保復雜管型內部的平滑性和均勻性,有效減少多余樹脂和空隙,提升成品強度和優化重量控制。Scott 在 2024 年 11 月推出的全新 Addict RC 采用了更為極致的 PP 抽芯內模設計,精準鋪設碳纖維材料,盡可能減去多余的重量,使車架重量減輕到 599 克。另一值得關注的工藝是碳纖維SMC(片狀模塑料)。該技術利用短切碳纖維材料的高流動性特點,可制造造型復雜且精度要求高的異形件,特別適用于走線復雜的車把、把立等結構部件。在一些大品牌沒有覆蓋到的零配件領域,個性化品牌也可能采用碳纖維 SMC 技術,推出外觀獨特的差異化產品。技術創新的新方向一些前瞻的創新技
252、術,可能在未來對碳纖維產品的制造和加工產生深遠影響。日本東麗公司公布了一種碳纖維增強材料的高速熱焊接技術,有望在 2030 年實現商用。該技術通過在碳纖維表面形成可焊接層,能夠快速、牢固地連接不同碳纖維部件,從而簡化制造流程。這項技術如果成熟,將顛覆現有的一體成型工藝,為產品設計提供更多靈活性,也進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長遠來看,這類技術創新將加速碳纖維“平價化”。碳纖維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拓展碳纖維材料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同樣值得關注。其輕量化、高剛性特點有助于降低電驅動車型的能耗,同時在電池材料領域的應用也正在推進。例如,雅迪開發的 TTFAR 碳纖維鋰電池采用碳纖維作為電池負極材料,具有高能量
253、密度、長壽命、熱穩定性高、安全可靠等優勢。盡管目前成本較高,但未來有望通過規?;a進一步降低價格。此外,瑞典研究的“無質量儲能”方案將碳纖維作為既能儲能又能承載負荷的材料,開發出結構電池。這種電池雖然能量密度較低,但剛性接近鋁材且重量更輕。如果應用于電助力自行車,可能顯著縮小其與傳統自行車的重量差距。2.氣動理念的深化任何速度至上的領域都會在空氣動力學上尋求更多突破,自行車也不例外,從拍扁的第一根管型到越Scott 的輕量化競技公路車 第四代 Addict RC。來越“戰斗”的姿勢,再到利用各類科技設備對風阻的測量、優化乃至實時監測,自行車與氣動性能已經密不可分。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不同品
254、牌對氣動理念的解讀逐漸分化。我們是否需要極致的氣動增益?是開發像Colnago Y1RS、Bianchi Oltre、Cervelo S5 這類極致氣動取向的整車,還是讓所有車型都享受氣動效果,模糊氣動車型與爬坡車型的界限,開發諸如 Tarmac SL8、Factor Ostro VAM 這類的氣動綜合車型?甚至像崔克一樣,直接將輕量化與氣動性能結合,用第四代爬坡車型Emonda 取代原本的氣動車型,成為第八代 Madone 的基礎。不論策略如何不同,各大品牌的共同點在于持續押注氣動性能的開發。有很多客觀條件推動各大品牌貫徹氣動理念,其中一點是 UCI 放寬了對車架管型的限制,使廠商可以在頭管
255、、前叉和下管等位置設計出更具氣動性能的造型。近年來,我們看到新車型的氣動設計逐漸成熟,比如更長的頭管后緣、無處不在的虛擬尾翼管型、更寬的前叉、更普遍的氣動一體把設計、完全整合的無外露走線以及“無立管”概念等。作為氣動優化的回報,頂級公路賽事的均速逐年提升。UCI 對整車 6.8kg 的重量限制沒有改變。在圈剎時代,很多車型需要額外添加配重才能滿足重量標準,而在碟剎時代,廠商從設計環節開始就能為氣動設計預留更多的重量冗余空間。盡管頂級車型仍在追求輕量化,但碟剎車型的重量已趨于合理范圍,使得廠商有更多余力專注于氣動性能的提升。氣動理念如今還延伸到了其他車型中,尤其是在礫石車型領域,這一趨勢更為明顯
256、。礫石車型逐漸分化為競速導向與探險導向兩大分支,其中競速礫石車型中氣動元素的可見度顯著提高。從氣動優化的車架、一體把,到中高框碳輪的應用,都加劇了這兩種類型之間的差異。例如,ZIPP 推出的最新 303 XPLR SW 輪組,外寬達到驚人的 40mm。傳統礫石輪組通常被看作是強化版的公路輪組,但在搭配寬胎時,由于截面氣動性能不足而限制了表現。對此,ZIPP 專為 38-50mm 寬的常用礫石輪胎重新設計了 303 XPLR 輪組。官方測試顯示,該輪組在搭配推薦的固特異外胎時,能夠形成無縫翼型截面,在特定速度下節約數瓦功率,為競速礫石車型帶來更大的氣動優勢。礫石車型中越來越流行的避震前叉設計同樣
257、受到了氣動理念的影響。從 FOX、ROCKSHOX 等傳統大牌前叉的小叉腳設計,到 Cane Creek 推出的 Invert 倒沖前叉取消對風阻影響顯著的叉肩,這些設計都反映了氣動理念在礫石車領域的滲透。據悉,還有廠商正在研發更具氣動性能的礫石車避震前叉,進一步推動這一細分領域的發展。崔克于 2024 年 6 月發布的第八代 Madone SLR9 AXS,融合了第七代 Madone 的氣動性能和 Emonda 的輕量化優勢。114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3.輕量化回潮?廠商專注氣動設計,并不意味著對其他風格車型的舍棄,輕量化依然
258、是各大品牌的研發重點。多年前,閃電推出 Aethos 車款,刷新碟剎車型的重量下限,Scott新推出的 Addict RC 也憑借 5.9kg 的整車重量與高胎容量、高舒適性樹立了新的標桿。雖然 Addict RC 的原廠重量未達到 UCI 的最低重量標準,但對于職業車手以外的消費人群來說,一輛輕量化的車能夠帶來更靈活的日常騎行體驗,這種需求也會激勵廠商推出相關的產品。不過,是極致輕量化車型更受市場歡迎,還是重量適中的氣動車型更符合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偏好的差異可能直接影響廠商的產品開發方向。因此,盡管氣動設計仍占據主流,但輕量化車型是否會迎來全面回潮尚未可知??梢源_定的是,輕量化車型開發過程中
259、所催生的先進工藝和設計理念,勢必會對未來車型的設計和制造產生深遠影響。當氣動車型或綜合車型越來越輕,接近甚至達到過去輕量化車型的水平時,所謂“輕量化車型”是否還有繼續討論的價值?答案可能不言自明。4.越來越多的特殊規格自行車的整合設計已從趨勢轉變為實際行動。以全內走線設計為例,在主流車型中很難找到仍舊外露線管的設計。即便是長期堅持外走線的“釘子戶”捷安特TCR,也在 2024 年推出了第十代全內走版本。然而,這一趨勢也帶來了令人擔憂的現實:許多廠商開始傾向于采用自家的特殊規格。捷安特第十代 TCR 采用了 Propel 同款的 OD2 D型舵管作為碗組內走線方案的基礎;Canyon 在 202
260、4年 7 月發布的全新 Aeroad 車款使用了特規把組 Pace Bar;Scott 刷新重量紀錄的 Addict RC 前叉舵管直徑由 28.6mm 縮小至 27.2mm;Cannondale 在最新款的SuperSix EVO 上使用了名為 Delta Steerer 的三角形舵管;而 BMC 早在多年前就采用特殊規格的窄舵管來實現全內走線。面對這些特殊規格,我們很難判斷廠商是在追求純粹性能時不得已降低兼容性,還是在貫徹整合設計理念的同時推動自家配件的銷售。這種趨勢對第三方配件廠商提出了巨大挑戰。他們需要在匹配傳統舵管的內走線產品和為特定車型設計特殊規格的內走線產品之間做出選擇。后者雖然
261、有潛在的市場,但開發風險極高,因為整車廠商的設計并非一成不變。第三方配件廠在付出巨大的前期投入后,很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不僅限于車頭部位,在水壺架等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也出現了特殊規格。雖然大多數車款仍保持標準64mm 水壺架孔距,但一些品牌為了配合氣動造型,推出了特定規格的水壺架。例如,Colnago 的 Y1RS 將下管水壺架與車架融合,若使用常規水壺架,廠商精心設計的氣動布局將被破壞。BMC 的 Teammachine 和Roadmachine 車款也采用了集成式水壺架設計,有效增強氣動性能。Orbea 的 Orca Aero 雖然支持第三方水壺架,但廠商專門設計了一款氣動水壺架套裝,
262、這對用戶來說可能更具吸引力。這種整合設計帶來的特殊規格對消費者而言,是一種“又愛又恨”的體驗。一方面,廠商的針對性設計確實提升了整車性能和完成度;但另一方面,自行車的一大魅力在于其可改裝空間 通過更換零件,車主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打造個性化車輛。畢竟,廠商為用戶打造的“理想型”,并不一定是用戶自己的“理想型”。特殊規格的普及卻讓這種自由度大幅降低,調整成本顯著提高。盡管一些第三方廠商開始利用 3D 打印等技術增強產品兼容性,但不可否認的是,規格越特殊,后期調整的難度和成本就越高。類似的現象同樣出現在變速套件領域。過去,套件各部分混搭的玩法受到追捧,甚至可以看到速聯和禧瑪諾的組件出現在同一輛車上。但
263、隨著 12 速甚至 13 速套件成為新車款的標配,自由組合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例如,禧瑪諾的新款 12 速套件無法與舊款 11 速混搭;速聯主推的 AXS 技術雖然支持不同等級套件的混搭,但對第三方鏈條、飛輪產品的兼容度下降。這無疑對預算有限和偏愛 DIY 的消費者不夠友好。當然,并非所有的設計都在走向“特規化”,某些領域反而在朝統一規格的方向發展。例如,越來越多的新車款開始使用 UDH 規格尾鉤,這是速聯在 2019 年推出的尾鉤規格,最初應用于山地車,隨后擴展到礫石車型,2024 年首次應用于公路車 崔克的第八代Madone。其他品牌是否在主推車款上跟進這個規格,可能直接影響該品牌對未來速聯
264、套件的兼容性。CHAPTER 7 展望未來自行車市場趨勢 115 但速聯并沒有給公路車型太多壓力,因為在 2024年發布的最新款 Red AXS E1 套件上仍保留傳統尾鉤,僅在針對礫石車開發的 Red XPLR 套件中采用 UDH 規格專用的 T-Type 后撥技術。5.自行車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自行車是成熟的工業產品,也是尖端技術發展與實踐的結晶。盡管在過去,自行車的科技含量被認為低于汽車、摩托車或電動車,但近年來新發布的車款卻反映出顯著的技術升級與設計變革。首先是設計層面,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和 CFD(計算流體力學)的應用水平持續提升。過往的設計流程大致包括在 CAD 中創建基礎形狀
265、,通過 CFD 進行流體力學分析,再結合廠商實際情況修改設計細節。然而,CFD 計算本身存在一定局限,例如湍流的非線性運動、不同物理場之間的耦合問題等,都對模型的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為了克服這些不足,一些廠商在開發新車款時開始綜合使用 CFD 與風洞實驗進行交叉驗證。例如,Colnago 在開發 Y1RS 車款時,將 CFD 數據與風洞實驗反復對照,優化設計模型,最終打造出一款號稱“最氣動”的產品。閃電對 Tarmac SL8 的研發同樣采用獨特的路徑,通過 CFD 建立典型騎行條件下偏航角概率密度函數模型,并基于多年研發累積的真實數據,在自有的 WIND風洞中使用“氣流可視化涂料”測算車架不同
266、部位的風阻特性 針對重要部位減少風阻,非關鍵部位則注重減重。通過 FEA(有限元分析)技術,Tarmac SL8 在提升剛性重量比的同時,成功減重 15,氣動特性也超越了已經停產的 Venge 車款。Scott 的 Addict RC 也是高科技含量的代表。5.9kg的整車重量不僅歸功于車架的精致內模工藝,而且因為其在設計階段就以減少材料用量為目標,在管型、材料與氣動優化之間找到平衡。搭配的 Syncros 一體把也經過 CFD 優化,充分展示了設計與技術融合的成果。輪組品牌 Scope 則在 2024 年發布的 Artech 碳纖維輪組上展示了技術創新的成果。這款輪組結合了與大學科研團隊合作
267、開發的 AEA 算法,能夠優化輪圈的氣動截面設計。同時,Artech 輪組通過局部加固技術實現碳纖維層疊優化,大幅減輕重量,并采用拓撲優化設計的3D 打印鈦合金花鼓殼體,以最輕的結構滿足強度需求。速聯發布 RED XPLR AXS 13 速礫石車套件。116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配件領域的技術升級同樣值得關注。我們可以在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的騎行配件 碼表上,看到明晰的科技進化路線:最初的機械式碼表只能測算簡單的里程和速度,而現在碼表已廣泛采用 GPS 定位技術,能夠測量速度、高度、氣壓、溫度等數據,并與外置傳感器連接,實現心率、血氧
268、、踏頻等信息的實時監測。最新的碼表甚至可以與變速套件聯動,顯示電量、擋位,甚至支持按鍵翻頁操作。未來,碼表可能通過整合海拔高度和身體數據,提供自動換擋和優化路線等功能。以 Wahoo 在 2024 年 12 月發布的 Elemnt ACE 碼表為例,該設備內置氣壓傳感器,可通過實時氣壓與GPS 數據比對,測算空氣阻力,展示順風和逆風狀態的氣動增益或損失數據。這一功能讓原本只能通過專業設備測量的空氣動力學數據變得觸手可及。目前一些傳感器產品還遠未達到可以投入商用的標準,但它們顯示了未來智能化騎行設備的發展方向。如Body Rocket 將空速計外置傳感器這一方案優化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系統,整合車頭
269、傳感器、踏頻傳感器和坐墊傳感器,并由一個 AI 主導的應用程序 BRIAiN 負責具體的數據分析和結果優化,但由于不同車型的適配性不同,Body Rocket 這套系統還在原型測試階段。|結語有些人認為自行車技術在過去幾年“停滯不前”,缺乏“顛覆性”的創新,但事實上,自行車的演進始終持續且堅定。不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這些技術趨勢都展現出很強的延續性。從主體材料的革新,到氣動設計的普及,從電助力的風靡到圈剎與碟剎的更替,從電子變速的技術下放到全內走線的廣泛應用,我們所熟知的“變化”,其實經歷了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試探,最終被用戶接受。任何看似革命性的突破,往往隱藏在這些微小的進步中。當我們查看各
270、大品牌公示的專利,會看到一些令人興奮的新技術與原型。雖然不是所有新技術都能直接轉化為改變騎行體驗的實際產品,但它們預示著自行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對自行車的未來,我們應該充滿期待。第 二 節品牌競爭趨勢對于未來幾年的市場走勢和預期,很多廠商都有自己的判斷 有些人抱怨行業寒冬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在積極布局、頻繁動作,等待時機搶占市場。由此我們不難歸納分析出自行車行業的品牌競爭趨勢。1.價格競爭恐成主流根據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購物者報告,我國快消品市場增長約 0.8%,其中銷量增長約 4.6%,但平均售價下降 3.6%。雖然總體消費增長趨緩,但仍保有一定的增長動能,體育產業
271、在騎行潮等熱點帶動下依然充滿活力。龐大的人口規模和日益增長的健康運動需求為國內市場提供了穩定的增長動力。中國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 年我國高端運動型自行車銷量增長超 10%,高于體育板塊整體增長水平。與此同時,國內市場呈現明顯“內卷”趨勢,價格調整逐漸成為品牌競爭的重要策略。無論整車還是零部件,平價產品層出不窮,如國產碳纖維整車價格已經下探到三四千元一輛,國產變速套件和碳纖維輪組價格分別下探至兩三千元和兩千元以內。這種現象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技術進步和供應鏈優化帶來了成本的下降,例如功率計價格已較早期產品下降 50%,碳纖維制品價格也明顯降低。其次,海外市場需求疲軟,部分過去專供出口的
272、高端產品出現在國內市場上,進一步豐富了供給。第三,品牌間競爭日趨激烈。新品牌不斷涌現,技術含量和設計水準不斷提升,存量市場的同質化現象與國產品牌的平價策略,客觀上加劇了價格競爭。例如,以往由佳明、百銳騰等品牌壟斷的高價 GPS 碼表,如今國內同類產品售價已降至百元區間。但國內品牌普遍創立時間較短,品牌形象、研發能力和產品溢價能力相較國際一線品牌仍有差距,使其產品價格波動更明顯。盡管如此,價格戰的全面蔓延也面臨阻力。消費市場正呈現“升級”與“降級”并存的分化趨勢。一部分消費者對高品質、高性能產品的需求顯著提升,推動高端產品的價格上限不斷攀升。這也使得許多品牌通過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提升和差異化路線
273、來提升品牌影響力,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從長遠來看,品牌應避免單純依靠價格競爭,而應通過優化供應鏈、強化品牌建設、挖掘增量市場等方式,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118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2.行業洗牌成為常態按照微觀經濟學的概念,自行車行業屬于不完全競爭市場,市場中品牌眾多且差異化明顯。根據千際投行的分析,行業品牌可大致分為三個競爭梯隊:第一梯隊由擁有雄厚資金和規模優勢的大型品牌組成,如掌握全產業鏈的捷安特、閃電、崔克等整車品牌,以及禧瑪諾、速聯等在零部件領域擁有強大專利優勢與供應鏈控制力的品牌;第二梯隊主要由具有研
274、發設計能力,并在單一領域形成獨特競爭優勢的品牌組成,如專注山地車的 Yeti、Santa Cruz,以及配件品牌 FSA、Raceface 等;第三梯隊則是規模較小、以低端產品為主的眾多小品牌。理想狀態下,這三個梯隊應呈金字塔形分布,形成健康的產業生態。近年來,市場出現大量新品牌,加上國內產品向高端化升級的趨勢,傳統的梯隊格局正在改變。大型品牌因庫存壓力而縮減產品線、延緩新品發布,而國內新品牌則憑借靈活的市場策略和高性價比產品迅速占據市場份額。例如,崔克開始大幅削減產品線,計劃在 2026 年減少 40%的產品 SKU,Cannondale 裁員并調整全球架構,曾引領騎行服潮流的 Rapha
275、收縮業務,并于 2024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以碳纖維零部件起家的 ENVE 被母公司拆分出售,在過去幾年,ENVE 平均每年發布一款新的車型。而山地車知名品牌 Kona 也在被計劃出售。同樣來自北美的自行車品牌 Rocky Mountain 面臨破產,正在申請重組。知名山地車品牌 GT 因庫存問題導致財務壓力,宣布暫停新產品發布并大量裁員,同時結束所有賽事贊助,母公司 PON 計劃在 2025 年清理剩余庫存。一些品牌更是面臨破產或徹底退出市場的命運。例如,功率計品牌 Stages 停止運營,擁有 24 年碳纖維制造經驗的 Parlee 申請破產,電助力自行車明星品牌VanMoof 因巨額虧損
276、宣告破產。2024 年,退出美國市場的品牌數量達 115 個,較 2023 年激增 360%。與海外市場的收縮形成鮮明對比,國內品牌在全球市場冷淡之際頻頻出招,通過差異化競爭和高性價比策略成功突圍。以鳳凰、永久、飛鴿等老牌國貨為代表的傳統品牌穩固千元車市場的同時,也發力中低端電助力車型,將入門級電助力自行車的價格壓至兩三千元區間。SAVA、KOOTU 等品牌則通過配置對標策略搶占高端平替市場。五千元價位被看做是入門級和專業級的分水嶺,也是國產品牌的主要“戰場”。根據電商平臺數據,JAVA 的魚雷、喜德盛的 AD350、坎普 Radon、瑞豹 SUPER AL等車款成為銷量主力,其中喜德盛 AD
277、350 整車銷售額同比增長九倍。與已經擁有一定用戶基礎的品牌不同,新品牌面臨更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更加依賴精準定位和產品亮點,首款產品需要一炮而紅,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VOOK ONE 作為 VOOK 品牌發布的首款公路車,基于發燒友的需求打造,以單盤 13 速油壓碟剎鋁合金車架的配置做到 8.3kg 的整車重量,售價僅為 3,998 元,一經推出就吸引關注,隨后 VOOK 又推出圈剎公路車 V6 豐富產品線;歐鉑斯作為傳統外貿商打造的品牌,利用海外產品的數據打造出 JUNGLE1 礫石車,在 4,299 元的價位搭載了速瑞達變速器、KS 升降座管和避震前叉。二者都是精準定位、形成獨特
278、優勢的典范。以“發燒”思路全自主研發的公路車 VOOK ONESEKA 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在 2024 年推出新車款 Spear。SEKA 聯合英國銀石運動工程實驗室對新車進行了風洞測試,不但創新地使用風眼設計,而且在氣動、舒適性和重量上做了進一步優化。SEKA 也憑借這款車鞏固了品牌地位。以“發燒”思路全自主研發的公路車 VOOK ONE。CHAPTER 7 展望未來自行車市場趨勢 119 在變速器領域,國內變速器品牌藍圖、輪峰都已經推出量產的電子變速產品,TRP 在 2024 年發布無線電變 Vistar,邁金也推出了 QED 電變系統。傳統機械變速同樣有所突破,如速瑞達推出成熟的 13
279、 速產品,有望在整車訂單中挑戰禧瑪諾、速聯、Campagnolo 的傳統生態位。3.品牌間合作成為趨勢品牌間的合作已成為重要趨勢。這種合作通常不會發生在有直接競爭關系的品牌上,而是以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為主??缃绾献鞣绞礁`活,無論是聯合開發,還是聯名宣傳,都能實現品牌資源的共享,將各自的粉絲群體相互轉化,擴大市場覆蓋面。早期自行車品牌多與汽車品牌合作,自行車可以作為汽車出行的附屬補充,通過合作提升品牌的檔次感,汽車品牌則可借此豐富自身的生活方式形象。經典的合作案例包括 Colnago 和法拉利、Factor 和阿斯頓馬丁、Pinarello 和捷豹、LOOK 和瑪莎拉蒂,以及蘭博基尼和3T 等
280、。相比之下,國內汽車品牌還在延續過去“互聯網造車”的路徑,如新能源品牌領克和喜德盛聯手打造山地車領克 04,僅停留在代工層面,缺乏更深度的品牌聯動。和跨行業合作相比,自行車行業內的品牌合作更為實際有效。2024 年國內騎行服品牌 GRC 與整車品牌BROSS 共同推出 WB 涂裝聯名車架,以 BROSS 的車架為藍本,輔以豐富大膽的色塊設計,展現了 BROSS-GRC 車隊的組建成果。GRC 還與國產輪組品牌 VOSO合作,推出特別紀念版輪組。另一個騎行服品牌 NEZA也和新興自行車品牌 TAVELO 共同推出限量版手繪涂裝車架,每一輛都有獨立編號。崔克也常與其他品牌進行跨界合作,在 2023
281、 年和禧瑪諾推出 Checkpoint SLR 礫石特別涂裝后,2024 年又與全球色彩權威機構 Pantone合作推出“二元新生”系列涂裝。這類本身就具備設計美學優勢的品牌與整車品牌進行涂裝的合作,不僅能強化品牌的設計感,也提升了產品的獨特性和收藏價值。品牌間的深度技術合作更值得關注。例如,輪組品牌 ZIPP 和輪胎品牌固特異合作,針對 ZIPP 303、353等輪組推出專屬的 VECTOR 系列輪胎。過去輪胎和車圈往往被看做是獨立的部分,但 ZIPP 意識到輪組和不同外胎截面的匹配會極大地影響氣動效果與騎行體驗,因此輪組與輪胎的開發最好能夠同步。兩個品牌共同開發的外胎可以更好地平衡滾阻、抓
282、地力和氣動性,幫助ZIPP 完成“系統效率”概念的最后一塊拼圖。速聯則罕見地和奢華香薰品牌 Mon Dada 聯手推出鏈條蠟產品,以往傳動系統品牌并不會直接參與這類產品的開發。這次合作的背后既有市場因素,也包含人情考量。速聯贊助的珍寶-維斯瑪車隊的明星車手范阿爾特及其妻子,擁有 Mon Dada 公司的股份。IPK ANSWER 13 速油壓碟剎變速套件,則是近年來品牌合作的典范。我們所熟知的變速套件由變速系統、傳動系統和剎車系統等部件組成,來自不同供應商,行業內各自執行的標準不同,IPK 與順泰、YBN 等中國零部件品牌深度合作,從統一標準到針對性優化,再到鏈條與飛輪的咬合性能攻克,超過 5
283、0%的部件經過重新設計與開模。在眾多品牌的通力合作下,國內首款嚴格意義上完整的大套件面世,不但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也能使大套件研發的成功經驗反哺供應鏈。品牌間的合作并不單單是指企業與企業間的合作,擁有影響力的個人同樣具有品牌價值。Scott 每年都會與自行車改裝極客 Dangerholm 合作,推出極致輕量化和天馬行空的改裝車型。這些改裝作品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也是很多人改裝自行車的靈感來源。Dangerholm 曾打造 5.89kg 的 Scott Scale 硬尾山地車、7.1kg 的“液態金”Scott Foil RC HMX 公路車等多款經典改裝車,雖然這些作品難以轉化為量產產品
284、,但對 Scott品牌的傳播效果極佳。4.品牌精細化運作國內品牌在多年的發展之后,正逐步向精細化運作轉變。首先是建立品牌的體系化優勢。過去,國內品牌大多占據生產與供應鏈優勢,但在市場營銷和品牌形象打造方面稍弱,這意味著行業內多為“產品驅動”而非“品牌驅動”。相較之下,海外市場更強調“品牌就能代表產品力”,這種品牌價值不僅來源于多年的市場積累,也得益于體系化的管理和運營能力。120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以閃電為例,其新車款的推出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更新,同時伴隨著可信的研發故事、逐年進化的產品理念以及與品牌調性相契合的營銷氛圍。產品的
285、研發設計與制造優勢構成核心競爭力,而產品所承載的用戶階層特性、情感認同與品牌主張,則是品牌體系化管理的價值所在,通過務實與務虛相結合,閃電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最大化。品牌精細化運作還意味著對數據的正確認知。近年來,電商與互聯網數字媒體的興起為品牌提供了大量市場數據,包括流量、瀏覽量、互動數等,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品牌進行流量運營、廣告投放與策略優化。然而,沉浸于數據容易讓品牌“認知失調”,偏離品牌建設的核心路徑。數據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但它并不能衡量品牌的基礎是否穩固,也無法真正定義品牌的實際影響力。因此,品牌需要警惕被“數字幻象”迷惑,而應回歸到品牌核心的長期價值建設。此外,品牌精細化運
286、作還要求重視品牌內容輸出的每一個細節。品牌最忌諱的就是“惜字如金”。在國內,自行車行業仍有許多品牌停留在“外貿轉型”的初級階段,僅靠注冊商標、搭建網站和一些簡單的宣傳標語來維持品牌形象。然而,真正的品牌建設需要文化和美學,需要通過有力的內容輸出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結。哪怕是工廠起家的品牌,也可以通過展示生產過程的真實場景、工藝細節和品牌故事,將這些無形資產轉化為品牌文化的一部分。消費者每次在互聯網上搜索時,這些內容都會成為強化品牌認知的答案。但現在市場上非常缺乏復合型人才,設計師商業敏銳度不足,業務人員則在美學意識方面有所欠缺,品牌方難以找到既有邏輯思維和數理化背景,又兼具美學和人文素養的人才。
287、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產品很難具備充分的差異化,強如閃電、崔克、捷安特等一線品牌的產品也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在這樣一個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中,除了產品的設計細節和營銷策略外,競爭的核心更多在于品牌資產及其長期積累。品牌精細化運作也對產品與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實體渠道的布局上。隨著線上信息渠道的去中心化,許多品牌開始通過實體店重新建立與消費者的聯系。2024 年 Brompton 在國內新增 10 家門店,共計 21個直營門店遍布 20 座城市;Colnago 繼首家旗艦店于深圳開業之后,又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連開多家專賣店;法國品牌迪卡儂在上海開設亞洲首家自行車概念店;國產品牌如 GRC、森
288、地客等,也紛紛在國內重要城市開設品牌空間店。未來,會有更多的品牌走到線下,直面終端用戶。國內自行車整車品牌的線下滲透能力一直優于國外品牌,應利用好這一先發優勢,發掘實體店的更多價值。實體店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推廣騎行文化的重要平臺,能夠通過騎行活動和用戶互動推動品牌建設。當前城市慢行道路系統已在部分城市納入未來發展規劃,“騎行友好城市”概念興起,自行車品牌應該抓住機遇,利用規律性騎行活動主動建立與消費者的聯系,共同參與騎行規則的創建,與騎行社區建立更深的聯結。最后,品牌精細化運作離不開高瞻遠矚的決策力和代際傳承。當年輕用戶成為市場消費主力,企業管理層必須調整認知與策略,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
289、。例如,巨大集團的新任“掌門人”劉涌昌在集團工作IPKANSWER 13 單盤 13 速公路車大套是首套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完整公路車變速大套。CHAPTER 7 展望未來自行車市場趨勢 121 超過 30 年,是九十年代就前往內地為公司“開疆拓土”的先鋒官,令捷安特一躍成為中國自行車頭部品牌,他在2016 年擔任巨大集團 CEO,2025 年正式擔任董事長。喜德盛現任 CEO 譚彥聰為創始人譚偉龍的次子,2022 年海外學成歸來后主導的第一個項目就是 AD350公路車,上市后反響火熱,一度成為爆款,而 2024 年推出全新產品線 X-LAB、和阿斯塔納車隊開展戰略合作、請知名青年演員吳磊
290、擔任全球代言人,則是譚彥聰帶領喜德盛品牌邁向高端化的積極嘗試。顯然,品牌的延續和創新不僅需要創始團隊的經驗積累,也需要新一代管理者注入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活力與視角。5.提升品牌能見度品牌之間無論競爭還是合作,最終目的是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但對于消費者而言,進行購買決策的先決條件是“看到你”并“認可你”。在全球市場上,“中國產品”和“中國品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雖然全球大部分自行車產品由中國代工生產,“中國制造”事實上已經占據了全球市場上的極大份額,但在品牌層面,中國卻鮮有可與國外一流水平競爭的品牌,因此,未來品牌在各個渠道提升能見度將成趨勢。如今,在 YouTube 等海外線上平臺時??梢?/p>
291、評測賬號對瑞豹、千里達、銀貝斯等中國品牌車架與整車的評測,SEKA 的新款 Spear 則憑借極具未來感的外觀引發了更多好奇和討論。喜德盛旗下高端品牌 X-LAB 成為阿斯塔納車隊的新賽季隊車,登上國際舞臺,也讓海外消費者期待其產品是否能夠展現中國碳纖維車架的最高水準。由產品形象的轉變,逐步帶來的是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整體形象轉變。這種轉變不只停留在行業領域,還可能影響國家形象的塑造。當中國自行車品牌在國際市場進行更多器材和技術方面的推廣與交流,中國品牌的身份將更加明確 不再只是“海外大牌的低價平替”或“供應鏈公模的特產”,而是獨立存在并被全球認可的品牌力量。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被看見”“被記
292、住”“產生影響力”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結語綜上所述,未來兩三年,市場低迷、庫存承壓的現狀可能不會迅速緩解,生存 仍是多數品牌面臨的最大問題,品牌“內卷”的競爭格局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然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依然存在值得關注的機遇和新的發展方向。隨著缺乏競爭力的品牌逐步退出市場,未來或將呈現新的市場格局。對比鄰國,日本、韓國品牌也經歷過從低價競爭到高端化的蛻變,最終成功在全球市場上與歐美品牌分庭抗禮。中國自行車品牌不僅可以借鑒行業先驅的經驗,還能憑借年輕一代掌舵人對品牌運作的系統理解和深入探索,穩步邁向高端化發展之路。迪卡儂的全新營業模式 位于上海浦東區的迪卡儂自行車概念店。122 THE 2024 INVESTIGATION OF BICYCL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