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中國電信CTNet2025網絡架構白皮書(1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電信:中國電信CTNet2025網絡架構白皮書(14頁).pdf(1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NFV 網絡虛擬化NFV(網絡功能虛擬化)是指利用虛擬化技術,采用標準化的通用IT設備(x86服務器、存儲和交換設備等)來實現各種網絡功能,目標是替代通信網中私有、專用和封閉的網元,實現統一的硬件平臺 + 業務邏輯軟件的開放架構。采用 NFV 后,一方面網絡設備功能不再依賴于昂貴的專用硬件,基于 x86 標準的 IT設備成本低廉,可望能為運營商節省設備投資成本;另一方面,通過軟硬件解耦及功能抽象,資源可以充分靈活共享,實現新業務的快速開發和部署,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自動部署、彈性伸縮、故障隔離和自愈等,為網絡服務的設計、部署和管理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和彈性。具體來說,NFV 在中國電信的網絡架構重
2、構工作中可以首先應用于固定和移動網絡中的數據面的分組處理和控制功能中,如 vBRAS、vCPE、vEPC 和 vIMS 等。(1)vBRAS:BRAS 是城域網中用戶接入的終結點和基礎服務的提供點,傳統的BRAS 基于軟硬件一體化的設備實現,給新業務部署帶來很多不便,例如,不同時期部署的BRAS設備,無法通過軟件升級方式實現同一功能,而且很多增值服務(如NAT、DPI等)都需要專用硬件板卡,增加了大量成本。vBRAS 可以以功能集為單元對設備控制平面進行重構,形成獨立模塊(包括用戶管理、組播、QoS 和路由等),每個模塊可按需在虛擬機上部署。vBRAS 還可以提供可編程能力,將控制面通過 AP
3、I 接口向上提供靈活的功能調用,實現用戶對網絡業務的按需定制。(2)vCPE:CPE 處于網絡邊緣,數量多、版本多、更新快、成本高、三層配置復雜且故障率較高。同時,CPE 直接面向用戶,提供業務,是產生收入的關鍵點。因而CPE 的虛擬化效益最明顯,還可望在提供基本管道基礎上,快速提供便宜、豐富、個性化的增值網絡業務。另一方面,CPE 功能復雜,處理能力要求高,但網絡能力要求并不高,適合虛擬化。所謂 vCPE 就是將傳統 CPE 上的部分復雜功能上移到網絡側,客戶側設備最多僅保留二層轉發、隧道封裝和配置、基于二層的防火墻等功能,把大量三層功能挪到網絡側實現??梢詷O大簡化客戶側設備的配置難度,降低
4、故障率,同時避免對客戶側網關頻繁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3)vEPC: 現有 EPC 設備多基于 ATCA 架構,通用性差,增加了研發、測試和運維的成本,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流量激增情況下,擴容升級的代價極高。vEPC 使得移動核心網元可以運行在通用硬件之上,實現EPC網元(MME、HSS、PCRF、SGW、PGW等)的高效部署。(4)vIMS:現有物理 IMS 網絡主要面臨資源利用率不均衡、資源隔離困難和擴縮容慢等問題。vIMS 可以為自營業務和政企客戶快速組織獨立的專網,在隔離的同時提高資源利用率,支持業務的定制。此外,vIMS 可以快速搭建業務測試環境,對預上線的業務進行仿真測試,縮短業務上線時間。在NFV引入過程中,重點需進行跨層之間的標準化工作,尤其要規避“軟煙囪”的引入,即避免在網絡軟件化后,雖然網絡功能由專用硬件實現改變為軟件化實現,但依然無法實現軟硬件分層解耦、單廠家設備研發鎖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