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行動白皮書(2022)(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行動白皮書(2022)(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010224 實施碳普惠行動25 探索內部碳交易機制26 加大綠色科技應用氣候變化已成為21世紀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之一,全球各國紛紛采取氣候變化應對行動,制定碳減排目標,確定碳中和戰略,“碳達峰、碳中和”逐漸成為全球議題。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碳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國家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和總體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2、加快推進“云改數轉”戰略,全面落實“1248”雙碳行動計劃,把綠色低碳從壓力挑戰變成動力機遇,為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作出電信示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碳達峰、碳中和”作為一個長期戰略目標首次納入中國的政策框架,并迅速成為中國核心戰略目標之一。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比“十三五”期初下降節能效率提升中國電信還不斷探索節能降碳新技術,形成相關標準和專利近百件。自研AI 節能技術覆蓋95%以上的5G基站,5G節能效率提升近15%。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智慧制造:中國電信為江蘇新日電動車建設新日X
3、CLOUD工業互聯全連接平臺,結合各類用能場景,協助企業高效提升生產管理效率,幫助企業大幅節約用水、用電和用氣量,能源消耗量下降近20%,減少年均用能成本超百萬。智慧鋼鐵:中國電信利用5G與大數據能力,協助江蘇永鋼集團打造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固廢利用智能工廠,構建能源管理平臺。項目實施后,與傳統生產相比,提升生產效率近40%,降低運營成本超30%,提高能源利用率10%以上。企業的主要設備的運轉率、勞動生產率,以及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和能源消耗等指標優于設計值、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智慧水泥:中國電信圍繞”端+網+云+用”核心體系,融入5G、AI、云、MEC等ICT技術,協助海螺集團打造創新標
4、桿工廠,為企業經營生產的全流程全要素賦能。自項目建成以來,減少企業碳排放量近百萬噸,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有效實現企業提質增效、降耗減排。中國電信以打造云網融合的安全、綠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為目標,推動重點能耗單元能效和碳效水平大幅提升。到“十四五”期末,實現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與碳排放下降23%,未來可比口徑碳排放強度達到領先水平。能效水平不斷提升重點領域指標產業鏈供應指標15%新入網5G無線設備能耗降低不低于新入網服務器單位算力能耗下降不低于10%1.3 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 PUE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數量占比80%20%新建5G基站節電比例450 億度4/5G網絡共建共享節電量20%
5、5G基站能效提升(流量/電耗)中國電信在實現自身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以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為依托,提升賦能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能力,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行業力量。十四五目標展望中國電信將持續優化用能結構,通過多種舉措不斷提升綠電占比,實現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能源結構持續轉型中國電信將繼續完善相關制度與規范,通過倡議與行動組織等多種方式,帶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牽引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化轉型中國電信將構建多維綠色產品體系,持續豐富產品種類,加快綠色產品應用在多個領域盡快落地,以中國電信特色品牌賦能千行百業、千家萬戶。構建強有力的綠色產品與賦能體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
6、中國電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探索形成“1248”行動計劃,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248”行動計劃具有豐富的內涵意義,其中:1”“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作為中國電信“云改數轉”戰略的重要內容。一個戰略重點“2”是把握 ,對內強化技術創新和管理升級,推動企業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加快 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外兩個發力方向優化產品供給和服務質量,充分發揮數字技術賦能作用,形成綠色生產和 生活方式?!?”是踐行,即處理好節能降碳與5G、數據中心高速發展的關系,全面推進云網融合的安全、綠色新型信息 四個基本策 略 基礎設施
7、建設,確保高質量發展。處理好充分競爭與開放合作的關系,全面使能產業鏈、供應鏈和全社會綠色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協同發展。處理好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和關鍵資源投入,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加強雙碳政策研究、溝通和承接,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綠電交易、碳交易、碳中和投資等市場化機制和工具,實現創新發展?!?”是開展,即建設綠色新云網、打造綠色新運營、構建綠色新生態、強化綠色新 賦能、催生綠色新科技、筑 八大綠色行動牢綠色新支撐、發展綠色新能源、創造綠色新價值。協同發展中國電信碳達峰碳中和預測氧化碳排放量(萬噸)2030年實現碳達峰基準碳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
8、和主減排減碳量綠電減碳量產業鏈協同減碳量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全力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推動形成布局完善、適度超前、架構先進、能效領先的綠色低碳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綠算綠機房綠絡綠能源全光全光全光光纜CN2效能服務器優化資源調度應混部技術云平臺節能擴算規模提升算效平優化新建布局存量綠改造綠供應鏈AI節能效配電效制冷海數據中中國電信個零碳數據中100%清潔能源內蒙古信息園多年獲評國家綠數據中年均PUE低于1.27最優機樓年均PUE1.19ChinaNetDCI技術創新能源合作冀安能安全鋰電安全鋰電儲能系統光儲體240V光儲體系統為全社會早實現
9、碳達峰碳中和標貢獻中國電信量“發電企業”“電企業”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占比超 80%新建數據中心1.3 算效 提升 20%新建5G基站節電比例 不低于 20%5G基站能效提升20%2025目標指標PUE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加強統籌布局與綠色管理。中國電信將加大西部地區IDC的建設力度,優化數據中心布局,進一步擴大綠色算力規模;從設計、施工、采購到運營管理全流程融入綠色低碳要求,提高數據中心資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中國電信大型、超大型綠色數據中心數量占比達到80%。加大先進綠色技術產品應用。中國電信將采用高效IT設備、制冷系統、供配電系統、輔助系統技術產品,提高數據
10、中心能源使用效率;采用深度定制服務器、優化資源運營調度、應用混步算法提升算效水平,到2025年,服務器算效提升20%。多措并舉降低基站能耗。中國電信深入開展基站節能技術研究,綜合利用液冷、疊光、新型豎叉框、智能開關、AI節能等技術手段,持續降低5G基站總體能耗。到2025年,中國電信新建5G基站能效提升不低于20%。加快老舊設施清理、機房節能改造、數據中心綠色升級;全面推廣AI節能,推動能耗及碳排放智慧管理,實現企業碳資產管理高效化和精細化;實施綠色辦公與建筑節能行動。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中國電信將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盤點手段,加強老舊設施的精準識別入庫、過程管控及報
11、廢處置;根據各專業網絡特點“量體裁衣 ”,加速推進清理工作。1516雙碳四梁八柱管理體系應用場景支撐體系四梁八柱管理體系中國電信將對PUE高、節能效益好、具有示范性的數據中心和老舊機樓,開展清單化節能改造;并以自有投資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有序推進改造工作。使核心機樓改造后 PUE大幅下降。改造后核心機樓大幅下降中國電信持續推動云網綠色運營,優化節能預測模型,提升數字化/AI水平,豐富節能場景。AI節能覆蓋部分滿足條件的機房/基站/數據中心。建設中國電信雙碳管理系統,使生產與非生產系統涉及的全部消耗資源匯總監測,實時感知能耗及碳排放狀態;并通過趨勢分析、減碳情景模擬等輔助決策,實現生產體系
12、按需布局、精準用能。監:雙碳監測體系中國電信以推進雙碳管理的體系化、數據化、場景化為主線,逐步建立涵蓋雙碳統計指標體系、雙碳監測體系、企業碳核算體系及雙碳數據治理的“統監核數”四大支撐,深化應用場景建設,實現雙碳“統監核數場”一體化管理。中國電信將加大存量數據中心靜態優化、動環/能耗系統改造、高效制冷、AI等節能技術的綜合化應用,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推動數據中心節能降碳。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以節能降碳為首,外引綠電為主和自建綠電為輔,逐步提升綠電使用比例;中國電信將綠電作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的重要抓手,明確綠電工作思路與總體規劃;推動各省分公司根據本省條件稟賦形
13、成綠電獲取“一省一策”;廣泛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探索綠電開發建設合作模式,全面提高綠電使用占比。中國電信將逐步完善產品綠色低碳標準,持續更新相應產品的技術規范書節能降碳相關要求,強化對節能環保等方面。到2025年,新入網5G無線設備能耗降低不低于15%。中國電信積極踐行綠色物流理念,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倉儲、運輸、配送、回收等物流各個環節,推廣使用綠色包裝、綠色運輸器具和可再生能源,通過優化倉儲等方式優化物流網絡。到2025年,中國電信90%以上集采物資采用綠色包裝,在超過100個城市引入新能源車配送;打造綠色物流,為降低碳排放和社會物流成本做出企業貢獻。為引導供應鏈協同聯動,中國電信將持續擴大
14、供應商碳披露試點,進一步完善物資管理制度,更新技術規范,引導供應商共同遵循環境規范。中國電信將貢獻力量,配合打造智慧供應鏈,驅動供應鏈業務轉型升級,實現生態化運營。推動供應鏈協同降碳,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環保中國電信積極參與產業鏈上下游綠色新生態的打造與構建,爭取到規劃期末,推動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綠色供應鏈為雙核的綠色低碳生態圈。中國電信將發揮產業鏈供應鏈的引領作用,將碳排放管理延伸至上游生產環節,不斷優化企業綠色采購管理和綠色物流管理,打造智慧供應鏈,持續推動供應鏈產業鏈的企業提升環境績效。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123強化供應鏈溫室氣體盤查,建立采購產品碳足跡庫。從2
15、022年起,青海電信將依據國際標準推進全價值鏈范圍內的盤查和披露工作,逐漸擴大范圍三的盤查范圍,提升核算數據保障等級。推進上游供應商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研究,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建立產品碳足跡庫,為行業減碳積累經驗。助力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聚焦國家兩堿工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家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集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青海電信將持續推進“5G+行業”在省內的應用,促進省內行業、園區和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慧化轉型。打造供應鏈降碳標桿-青海實踐中國電信將發揮科技型企業優勢,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為核心,構建智能生產和智慧服務
16、解決方案;以數字技術賦能企業綠色生產管理、人民綠色美好生活、社會綠色發展。到2025年,中國電信將初步形成數字化全鏈條的綠色低碳ICT產品體系,為社會樹立“低碳化+數字化”應用標桿。典型行業降碳應用場景典型居民綠色生活應用場景典型城市綠色發展應用場景示范工程解決方案成功案例中國電信將充分利用特有的云網融合優勢,助推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通過構建雙碳數字化服務平臺,服務能源、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業;聚焦電力、建筑、交通、商業和工業等重點領域,輸出一體化綠色解決方案,打造典型行業降碳應用場景,將重點行業的成功雙碳應用復制推廣到千行百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提升綠色采購標準。中國電信將綠色低碳作為戰
17、略供應商重要評選因素,提高供應商綠色低碳評價指標權重。對于5G基站、服務器等專用設施,優先采購高質量、高能效、模塊化、集約化的先進技術產品。對于機電產品,100%采購一級能效的產品。推進綠色物流試點,優化倉儲、物流網絡,全面提高綠色包裝使用比例。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中國電信通過高速率、廣覆蓋的優質網絡,開發與支持多種線上會議、線上辦公、線上學習、線上工作等應用,致力打造10個典型居民綠色生活應用場景,探索建立智能化、低碳化的個人與家庭綠色產品體系,為客戶的信息生活與智能家居添加綠色色彩。面向個人客戶,中國電信在高速優質的通信服務的基礎上,結合豐富的云、AI、大數據產品,
18、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天翼云盤、天翼云會議、翼支付等應用,滿足用戶多功能、個性化和生活便捷的各類需求,使客戶暢享各類綠色應用。面向家庭用戶,中國電信以穩定高速的寬帶網絡為基礎,融合 NB-IoT、AI、AR、VR 等技術,推動家庭設備全網智連,發展天翼看家、全屋智能、健康養老等典型居民綠色生活應用場景,豐富綠色家庭低碳產品品類。賦能綠色生活低碳環保在加速“云大物移智鏈”6大技術在傳統能源及清潔能源生電力領域,產、輸送、分配等環節的應用。在,通過物聯網感知、標識建筑領域解析、在線監測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賦能綠色建筑,提升施工效率,減少耗材,降低運營碳排放。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數交通領域據、5G等技術
19、,打通多種交通樞紐載體間的信息管道,實現交通路網統一規劃、協同運營。在,實現城市區域智慧能耗管控,通商業領域過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實時監控園區、樓宇、商業綜合體等冷、熱、電、氣能耗,提升城市能源利用率。在,協助企業構建工業領域工業互聯網,提升高耗能環節工藝工控水平,提升單位能耗產值。中國電信將持續加大綠色新科技的投入,對雙碳工作形成有效完備的科研技術支撐;重點加強建設低碳網絡重大科技攻關能力,推動源頭創新和核心技術突破。隨著“云改數轉”戰略的深化推進,中國電信將持續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邊緣計算和區塊鏈技術在網絡建設和運營領域的深度應用;重點突破5G與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在高耗能領域的應用難點
20、,打造綠色低碳創新技術體系。通過內外同時發力科技創新,中國電信將在2025年之前,建設起雙碳高端智庫和雙碳技術試驗基地,輸出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圍繞節能減碳的重點領域與環節,力爭在高效節能、資源循環利用、低成本減碳等共性、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內部碳交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中國電信倡議“低碳行動,人人參與”,以此為工作出發點,發揮自身網絡連接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礎優勢,凝聚全社會共識,共同參與低碳行動,積極推進集團內部碳普惠建設,構建基于電信和數字生活的個人碳賬戶。首階段,中國電信面向員工開展碳普惠激勵探索,建立員工個人碳賬戶,以碳積分形勢鼓勵員工低碳辦公、綠色出行、
21、節約資源和能源等行為發放碳積分激勵,培養員工養成低碳辦公習慣,營造低碳生活氛圍。后續階段,中國電信將面向客戶構建個人碳賬戶體系,通過完善的中國電信綠色低碳產品體系與各類綠色應用場景,逐步擴大低碳激勵的覆蓋范圍,為使用電信綠色低碳產品的用戶發放碳積分獎勵,以數字化、全鏈條的綠色產品帶動全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低碳行動。除聚焦自身與供應鏈的綠色轉型行動之外,中國電信還嘗試開展不同的創新探索;從制度、管理與技術等多維度出發,通過碳普惠平臺搭建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橋梁,以內部碳交易平臺激勵下屬公司完成雙碳目標,開展業界先進的零碳技術應用等,邁出通信業界低碳創新的堅實步伐。一、實施碳普惠行動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
22、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發展氫能源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氫能不僅可以豐富中國電信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消費結構,還可以在一些特定的通信場景,解決好通信供電難題。中國電信正在開展業界領先的氫能源應用光氫儲技術試驗。廣西防城港市蝴蝶嶺島是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海島)項目之一,主要為海島及周邊漁民提供惠民通信服務。2022年12月,中國電信研究院采用自研的“光氫儲”一體化電源解決方案,在蝴蝶嶺島上開通全國首個采用零排放無污染電源的通信基站。綠色低碳智能環保的通信基站,大力保障著多艘海上漁船的通信暢通和安全,使2000多戶漁民獲得便利的同時,每年還可節約大概8000多度電,1.5噸標煤。光氫儲電源解決方案由太
23、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和“翼安能”安全鋰電儲能系統三大模塊組成。在晴朗天氣下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電,同時將剩余電量存儲到“翼安能”安全鋰電儲能系統中,在夜晚、陰雨等無光照情況下繼續為通信基站供電。當面臨長期的臺風陰雨惡劣極端環境,太陽能光伏板無法發電、儲能系統剩余電量告警時,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自動介入開始發電,一方面為通信基站直接供電,同時也為儲能系統充電,保證后備電源的安全可靠。光氫儲三大模塊發、送、儲電之間切換完全無需人工干預,可針對系統運行和環境狀況自主運行,并可實時遠程監控與遠程調試。一方面為通信基站直接供電,同時也為儲能系統充電,保證后備電源的安全可靠。光
24、氫儲三大模塊發、送、儲電之間切換完全無需人工干預,可針對系統運行和環境狀況自主運行,并可實時遠程監控與遠程調試。光氫儲電源解決方案結合了資源、環境與技術優勢,不僅繞開了新建跨海市電和后續維護成本高昂的難題,更有效地保護了海島環境,為海島等地區的通信供電場景提供了新思路,助力中國電信高品質無線網絡實現更大范圍的海面覆蓋。中國電信內部碳交易機制圖碳交易作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于2021年正式上線,中國電信已有北京、廣東、深圳等分公司納入當地碳交易體系管理,公司也正積極探索企業內部碳交易機制,希望通過內部碳交易機制探索,提升
25、內部碳管理和交易能力,提升內部“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實現全集團碳排放總量控制,齊心推動目標達成。中國電信內部碳交易主要探索工作包括:研究確定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配額分配方法與管理要求、配額履約機制和獎懲制度、配額交易方式、確立碳交易系統平臺等。目前,中國電信已確立內部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完成歷史年度碳盤查;下一步計劃基于全集團雙碳管理系統,建立內部碳交易專區,積極推動內部碳交易工作落地。二、探索內部碳交易機制三、加大綠色科技應用光氫儲一體化電源系統深入開展雙碳關鍵技術研究與對外合作,助力先進綠色技術研發,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大力開展雙碳產品自研和落地應用,進一步完善雙碳科研體
26、系,打造科技型綠色企業,增強在雙碳領域話語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中國電信正全面開展雙碳管理培訓,開展碳盤查,界定好碳盤查的邊界,摸清集團碳排放底數,建立內部碳交易和雙碳考核制度。企業內部統一數據填報渠道,集中掌握能耗基礎數據,實現全集團統一管理和動態監管,提高數據準化程度,以數據指揮設備的升級改造和更新換代。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除了自身的研發技術投入以外,中國電信正聯合業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的產學研合作,發展自主掌控的核心技術。未來,中國電信仍將持續開展廣泛及專業的產學研合作,主導業內領先的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雙
27、碳目標筑牢技術保障。生態合作生態合作生態合作ICT 基礎設施企業ICT 基礎設施企業ICT 基礎設施企業投融資企業投融資企業投融資企業數據中心企業數據中心企業數據中心企業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能源企業能源企業能源企業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FTTH網絡:光纖到戶網絡。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可重構光分插復用器,ROADM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中轉換乘站”技術,可以幫助網絡實現電節點到光節點的全面升級,突破網絡節點容量瓶頸,實現全光自動調度。FDD-LTE(FREQUENCY D
28、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應用頻分雙工模式的長期演進技術。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聯網數據中心。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能量使用效率,PUE數據中心總能耗/IT設備總能耗。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傳送網。CN2-DCI:中國電信下一代承載網,中國電信融合原CN2和DCI兩張網絡之后構建的專線網絡,目標覆蓋天翼云所有資源池。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術。NB-IOT(
29、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帶物聯網。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網絡功能虛擬化。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軟件定義網絡。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內基帶處理單元。附錄:英文縮略詞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在實現碳達峰后,中國電信的能源消費總量、能源消費結構、技術進步水平以及新能源品種供應等方面都將實現升級與優化。隨著
30、各項先進技術的成熟和應用,中國電信將進一步提高科技賦能水平,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手段加強對企業碳資產的信息跟蹤和管理,進行綠色資產識別和環境效益測算,開展針對自身碳減排和資產的碳核算。同時,進一步加大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負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通過科技手段實現碳資產信息化和零碳/負碳技術應用,持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前序工作的基礎上,中國電信還將最大程度地推廣和使用清潔能源,應用新技術,持續優化能源結構,重點解決最終的頑固碳排放難題,實現碳中和?!笆址N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中國電信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肩負舍我其誰的擔當,堅守執念前行的信仰,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實施云改數轉戰略,與我國“雙碳”目標合力前行,助力我國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為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貢獻電信力量。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電信碳達峰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