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民集團-兒科藥品與體培牛黃雙引擎驅動中華老字號煥發新生-211116(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健民集團-兒科藥品與體培牛黃雙引擎驅動中華老字號煥發新生-211116(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媒體報道,國內天然牛黃供給僅數百公斤,目前需求量約5000 公斤。據中國醫藥報2004年報道,2000 年以前,我國醫藥行業消耗的天然牛黃 90%都依靠進口,國家每年投入此項的花費高達近億美元。2000 年 10 月以后,為了防止瘋牛病等牛源性疾病傳入,我國政府禁止進口天然牛黃,天然牛黃走私現象趁勢抬頭。目前牛黃渠道其一是國內零星收集到的,此類牛黃品質參差不齊。根據我國黃牛的存欄數和牛膽石癥的自然發病率估算,我國天然牛黃年產量只有400700公斤。其二是走私牛黃,每年大約在4000公斤左右,走私牛黃來源主要來自巴西、阿根廷等地。據中國經濟時報 2007 年報道,我國市場上的天然牛黃大約 400
2、0 公斤左右是走私牛黃及一些假冒牛黃,其余不足 500 公斤的天然牛黃是靠國內零星收集,因而品質參差不齊。據湖北日報 2016 年報道,中國中藥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出產的天然牛黃不到 1000 公斤,而傳統名貴中成藥中的牛黃需求量約 5000 公斤。此外牛黃在國外市場空間也非常大,特別是在日本家喻戶曉,光是日亞和樂天商城中含有牛黃的藥品就有 3200 多種。目前,日本壟斷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牛黃。我們測算,2020 年國內和全球天然牛黃年產量分別為685kg 和4404kg。根據國家統計局和 USDA 數據,國內及全球肉牛/牛 2020 年出欄量為 4564 萬頭和 29357 萬頭,近五
3、年增長不明顯。據中國經濟時報,千百年來,牛黃一直靠宰牛取得,獲得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二;據經濟日報,每頭成石牛僅可獲得牛黃 3 克5 克;同時,據華西都市報等媒體報道國內近年來也曾出現過超大型(重量達公斤級)天然牛黃。我們假設每年出欄牛成石率為 1.5,每頭牛牛黃平均獲得量為10g,得出每年國內牛黃產量為685kg,全球產量為 4404kg。供給和需求嚴重失衡,即使把全球每年牛黃產量全部供給給中國市場,仍然面臨缺口,歷史上存量的牛黃為不可再生資源,也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們測算,國內2021 年天然牛黃需求量將達5480kg,未來3 年有望保持25%增長。測算邏輯如下:1)從含天然牛黃的產品
4、中篩選出銷售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安宮牛黃丸和片仔癀。2)根據米內網公布的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安宮牛黃丸銷售規模、城市實體藥店與縣鄉村實體藥店銷售比值、實體藥店與線上藥店與網上藥店銷售比值推算出整體藥店端銷售規模,再根據藥店終端與醫療終端安宮牛黃丸假設比例測算安宮牛黃丸中國大陸全市場規模。根據同仁堂國藥披露數據測算香港市場安宮牛黃丸市場規模。3)根據安宮牛黃丸大陸和香港市場規模,平均售價算出銷售數量,根據中國藥典安宮牛黃丸中牛黃含量計算出大陸+香港安宮牛黃丸牛黃使用量。4)根據片仔癀公告數據,拆分得出國內及海外片仔癀(肝病核心藥品)銷售收入;5)根據片仔癀國內、海外的收入和單價算出銷售數量,進行加總,
5、得出總體銷售數量,根據片仔癀含牛黃比例得出片仔癀牛黃使用量。 6)以安宮牛黃丸和片仔癀的牛黃使用總量,假設在所有含牛黃藥品中占比,得出全市場牛黃使用量測算值。當前大陸與香港安宮牛黃丸目前每年總體牛黃使用量為2566kg。根據我們測算,大陸市場安宮牛黃丸 2020 和2021 年市場規模分別為52.95 億元和 68.70 億元,所消耗牛黃量分別為1711kg 和2219kg(測算過程見下表)。根據同仁堂國藥披露數據,2011年香港安宮牛黃丸市場規模已達 5.2 億港元,同仁堂占比 94%,預計 2016 年銷售規模將達 16.6 億港元,如按此規模,以及 800 港元/粒的平均銷售單價,0.167g/粒的牛黃含量可測算出香港市場安宮牛黃丸每年牛黃使用量在347kg。安宮牛黃丸實體城市藥店終端銷售規模2021 年將達36.5 億,2015-2020 收入CAGR超過 25%,2021 預計增長 30%。目前,產品中含牛黃(天然/體培)的產品中,銷售規模最大的當屬安宮牛黃丸與片仔癀。據米內網,2020 年,安宮牛黃丸在城市藥店市場銷售規模達 28.1 億元,2015-2020 收入CAGR 25.3%,2021 年預計增長29.7%,實現加速增長。我們判斷安宮牛黃丸市場的快速增長仍有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