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投:2024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報告萬億市場揚帆起航(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深企投:2024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報告萬億市場揚帆起航(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報告深企投產業研究院萬億市場,揚帆起航萬億市場,揚帆起航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深企投產業研究院行業研究系列報告行業研究系列報告深企投產業研究院II目 錄一、醫療器械產品分類一、醫療器械產品分類.1 1二、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二、醫療器械市場規模.5 5三、市場增長動力三、市場增長動力.8 8四、國內醫療器械產業格局四、國內醫療器械產業格局.1111五、國產替代及高成長賽道五、國產替代及高成長賽道.1515(一)醫療設備國產替代.16(二)醫用耗材國產替代.17(三)體外診斷國產替代.21深企投產業研究院III圖、表目錄圖、表目錄圖 1醫療設備分類及代表產品.1圖 2高值耗材分類及
2、代表產品.2圖 3低值耗材分類及代表產品.3圖 4體外診斷分類.4圖 52016-2022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億美元).5圖 62017-2032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億元).6圖 72022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結構(億元).7圖 82018-2023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情況.8圖 92015-2022 年我國 60+人口占總人口比重.9圖 102017-2022 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及占 GDP 比重.10圖 112022 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12圖 122022 年我國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 12圖 132022 年我國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13
3、圖 14美國醫療器械前 15 企業營收規模(億美元).14圖 15A 股醫療器械規模前 10 企業營收(億元).15圖 16我國醫療設備細分市場國產化率.17圖 172022 年骨科植入物細分市場國產替代情況.19圖 18體外診斷細分領域國產化率(2019-2023.07).21表 1醫療器械監管分類.4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 伴隨老齡化進程加速、疾病年輕化趨勢帶來的診療需求,以及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的持續增長,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邁入萬億規模。國產龍頭企業不斷推進國產替代,在醫療影像設備、高值醫用耗材、體外診斷等多個領域打破海外壟斷,部分成熟成品正在加速全球化進程,全面參與國際競爭。一、醫療器械產品分
4、類一、醫療器械產品分類醫療器械指直接或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醫療器械包括設備和耗材,根據使用的目的和產品性能,具體可分為醫療設備、高值耗材、低值耗材、體外診斷等大類。醫療設備包括醫學影像設備、治療與生命支持設備、康復設備等診療或輔助診療類產品。各類別代表產品如下。圖圖 1 1醫療設備分類及代表產品醫療設備分類及代表產品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2 耗材是用于診斷、治療、保健、康復等的消耗性器件材料,其中高值耗材技術含量高、產品價格貴,主要包括植(介)入性的骨科、心血管、神經外科器械,以及眼科、心臟電生理、口腔以及
5、凈化類設備。低值醫用耗材是指臨床多學科普遍應用的價值較低的一次性醫用材料。各類別代表產品如下。圖圖 2 2高值高值耗材分類及代表產品耗材分類及代表產品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3 圖圖 3 3低值低值耗材分類及代表產品耗材分類及代表產品體外診斷(IVD)泛指用于人體之外,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通過 IVD 試劑與人體樣本之間的反應獲取臨床診斷信息,診斷疾病或身體功能的設備和耗材。體外診斷根據檢測原理方法以及檢測環境條件,主要包括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血液診斷、現場即時檢測(POCT)等領域,具體如下。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4 圖圖 4 4體外診斷分類體外診斷分類按照
6、國家監管風險程度分類,醫療器械可以分為 I、II、III 三類。第 I 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 II 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 III 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采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國家對第一類醫療器械實行備案管理,對第二、三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注冊管理。表表 1 1醫療器械監管分類醫療器械監管分類類別類別產品注冊與產品注冊與備案要求備案要求生產管理要生產管理要求求進口管理要進口管理要求求產品示例產品示例第 I 類地方藥監局備案市級負責部門備案國家藥監局備案照明設備、無源手術器械、外固
7、定及牽引器械、通用輔助器械、醫療器械消毒滅菌設備等第 II 類地方藥監局注冊地方藥監局生產許可國家藥監局注冊醫用敷料、醫用口罩、體溫計、血壓計、醫用脫脂紗布等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5 資料來源: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21)、粵開證券,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二、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二、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全球來看,伴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增強,全球人口老齡化持續加速,生命健康需求不斷拓展,醫療支出逐年遞增,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穩健增長。根據 Eshare 醫械匯數據,2022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 55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5.9%,如下圖所示。圖圖 5 52 2016-2022016-2
8、022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億美元)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億美元)資料來源:Eshare 醫械匯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3 年版),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醫療器械市場市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第 III 類國家藥監局注冊地方藥監局生產許可國 家藥監局注冊植入式心臟起搏器、角膜接觸鏡、人工晶體、超聲腫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裝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綜合麻醉機、齒科植入材料、醫用可吸收縫合線、血管內導管等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6 占全球 1/4、僅次于美國(31%)。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預計 2022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 9600 億元
9、,2015-2022 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17.5%,增速顯著高于全球;預計 2025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萬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10.2%;2032年有望增至 1.82 萬億元,2025-2032 年復合增長率 5.6%,如下圖所示。圖圖 6 62 2017-2032017-2032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億元)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國泰君安等,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從主要領域規???,根據 Eshare 醫械匯數據統計,2022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中,醫用醫療設備、家用醫療器械、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
10、耗材、體外診斷占比分別為 39%、21%、15%、12%、12%,如下圖所示。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7 圖圖 7 72 2022022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結構(億元)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結構(億元)資料來源:Eshare 醫械匯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3 年版),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我國已成為醫療器械的重要出口國我國已成為醫療器械的重要出口國。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成為全球防疫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國產監護儀、呼吸機、診斷試劑、家用器械、防護耗材等產品的海外銷售規模大幅提升,其后全球防疫產品訂單量斷崖式下跌,2020-2022 年醫療器械出口形勢因此大起大落。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整理顯示,
11、2023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 236.32 億美元,同比下降 31%,但相比 2019 年同期仍有顯著增長。去除疫情因素導致的貿易波動,我醫療器械出口和國際化進程較疫情前明顯加快,醫療器械在醫療產品出口占比已達到 45%。從出口產品類別來看,以低值耗材為主,但在醫療設備、高值耗材、體外診斷領域出口規模穩步提升,涌現出一批出口骨干企業。伴隨中國醫療器械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持續提升,出口結構也將逐漸向高價值領域遷移。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8 圖圖 8 82 2018-2023018-2023 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情況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情況資料來源: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學裝
12、備協會、海關總署,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三、市場增長動力三、市場增長動力老齡化帶動衛生健康需求持續增長。老齡化帶動衛生健康需求持續增長。21 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隨著 20 世紀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根據預測,到 2040 年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 22%。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 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 5%的速度增加。老齡化加速之下,腫瘤、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腦血管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慢性病以及骨科疾病發病率顯著提高。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9 圖圖 9 92 2015-2022015-2022 年我國年我國 6 60 0+人口占
13、總人口比重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等,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我國醫療衛生支出逐年增加我國醫療衛生支出逐年增加。自 2012 年至 2022 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占 GDP 比重從 5.2%增長至 7.0%。新冠疫情前,2019 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占 GDP 比重為 6.7%,而同期老齡化程度更深的發達國家,如美國、瑞士、德國、法國、日本、瑞典、加拿大和英國的數據分別為 17.0%、12.1%、11.7%、11.2%、11.1%、10.9%、10.8%、10.3%,比例相當于我國的 1.5 倍至 2.5 倍。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醫療支出的規模及占 GDP 比重還將持續增長。深企投
14、產業研究院 10 圖圖 10102 2017-2022017-2022 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及占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及占 G GDPDP 比重比重資料來源: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 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藥占比控制要求有利于醫療器械消費增長。藥占比控制要求有利于醫療器械消費增長。2019 年,我國規上醫藥工業中,醫藥制造與醫療器械規上企業營收比值為 4.65:1,而市場規模比值約為 2.9:1,遠高于海外發達國家藥械比 1:1 的規模格局。近年來,國家通過藥占比考核控制費用,客觀上有利于推動器械、耗材消費與醫藥消費的平衡發展。國家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國家政策體系逐步完
15、善,創造發展環境創造發展環境?!笆濉币詠?,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支持體系逐步完善,覆蓋創新研發、審批上市、流通支付等全生命周期。多個國家規劃強調支持推動醫療器械關鍵零部件及材料取得重大突破,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等審評審批、監督管理政策支持創新醫療器械加快上市。根據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研創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3),2022 年,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審結任務按時限完成率保持在 99%以上,共批準上市創新醫療器械 55 個。醫保支付方面,部分地市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1 革,探索創新醫療器械 DRG/DIP 付費除外支付。四、國內醫療器械產業格局四、國內醫療器械產業格
16、局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3 3 萬多家萬多家,營收超營收超 1 1.2.2 萬億元萬億元。根據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數據(2022 年)以及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3),截至 2022 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總數達到 32632 家,其中國家、省重點監管企業數量分別為 2150家、1273 家;生產企業營業收入約 12400 億元,比上一年增長約 20%,約占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 27%。從生產備案憑證、許可證情況看,一類備案憑證數量 20640 個,二類生產許可證 14693 個,三類生產許可證 2509 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是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17、主要集聚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是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要集聚區。截止 2022 年底,長三角四省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9271 家,占全國比重為 28.4%;環渤海(京津冀魯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8582 家,占全國比重為 26.3%;廣東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4968 家,位列全國各省市第一,占全國比重為 15.2%。三地合計占全國比重約 70%。從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分布來看,長三角占企業數量占全國的29.2%,環渤海、廣東省分別占全國的 20.0%、16.5%,三地合計約占全國的 2/3。從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分布來看,長三角約占全國40%,具有顯著優勢。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2 圖圖
18、 111120222022 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資料來源: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數據(2022 年),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圖圖 121220222022 年我國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年我國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資料來源: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數據(2022 年),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3 圖圖 131320222022 年我國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年我國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分布資料來源: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數據(2022 年),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較低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
19、中度較低。醫療器械產業范圍廣、涉及領域多、產品種類豐富,生產企業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總體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規上企業數量不足 3000 家,占比不到 10%。根據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數據,2019-2021 年,全球醫療器械營收前 100的公司占全球整體市場的比例分別為 88.9%、89.2%、90.7%,而同期我國醫療器械營收前 100 的上市公司占中國整體市場的比例僅為20.9%、19.0%、20.0%。A 股上市醫療器械企業 123 家,2022 年國內營業收入 2067.68 億元,占比約為 16.7%,排名前 10 的企業營收總額約 1300 億元,占比約為 10.6%,行業集
20、中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龍頭企業規模距離國際巨頭差距明顯我國龍頭企業規模距離國際巨頭差距明顯。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雅培、強生、西門子醫療等年營業收入達到數百億美元,國內龍頭企業營收在 50 億美元以下。根據2023 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百強榜,全球百強企業中美國企業 54 家,2022 財年合計營收近 3000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4 億美元,占全球百強企業營收的 2/3;德國企業 7 家,合計營收近 450億美元;日本企業 15 家,合計營收近 400 億美元;其他歐洲企業 19家,合計營收約 630 億美元。我國企業中,邁瑞醫療、微創醫療分別以 45.1 億美元、8.4 億美元的營收,位
21、列第 27 位和第 77 位。美國醫療器械營收排名前 10 企業的年營收總額超 2000 億美元,接近我國A 股營收前 10 企業的 10 倍。圖圖 1414美國醫療器械前美國醫療器械前 1 15 5 企業營收規模(億美元)企業營收規模(億美元)資料來源:醫療器械行業網站 Medical Design&Outsourcing2023 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百強榜,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各企業統計口徑不一。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5 圖圖 1515A A 股醫療器械規模前股醫療器械規模前 1 10 0 企業營收(億元)企業營收(億元)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五、國產替代及高成長賽道五
22、、國產替代及高成長賽道我國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水平不斷提升我國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水平不斷提升。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國產龍頭企業在性能、價格、服務等方面已具有一定優勢,伴隨著推進采購國產儀器、加快集采高值耗材,將進一步打破海外壟斷,提升市場滲透率和占有率。部分成熟成品正在加速全球化進程,向全球一流水平進發。根據粵開證券報告,2019 年至 2023 年 7 月,我國醫療器械招投標采購中,輸液信息采集系統、康復訓練軟件、磁療設備、醫用吊塔等 111 個中低端領域產品國產品牌占有率達到 50%以上,基本實現國產替代;起搏器、X 射線機、磁共振成像等 68 個中高端領域產品國產品牌占有率處于 1
23、0%-50%區間,國產替代進入博弈期;醫用顯微鏡、X 射線治療設備等 25 個高端領域產品國產品牌占有率 10%以下,是未來國產替代的攻堅賽道。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6(一一)醫療設備國產替代醫療設備國產替代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設備近年來國產化率已有顯著增長,DR 基本實現國產替代,計算機掃描斷層成像設備 CT、磁共振成像系統 MRI、PET-CT國產化率分別達到 52%、38%、41%,超聲影像設備低端國產化基本完成、高端處于起步階段,乳腺機、血管造影 X 射線成像系統 DSA 國產化率較低,醫用內窺鏡中硬鏡、軟鏡國產化率分別達到 40%、28%,放射性核素成像設備國產化率僅 1%左右、國產替
24、代空間大。治療與生命支持設備治療與生命支持設備處于國產替代高速成長階段。根據眾成數科數據,呼吸麻醉急救設備方面,2022 年心肺復蘇、體外除顫國產設備招投標金額達到全部品牌 85%以上,呼吸機、麻醉機已達到 50%-60%;監護方面,監護設備、心電圖機國產化率約 80%,血氧測量設備國產化率超過 60%,眼震電圖儀、睡眠呼吸監測設備 2022 年招投標中選金額占比接近過半;治療方面,輸液泵等低端領域基本實現國產替代,沖擊波手術設備、微波手術設備、超聲手術設備接近完成國產替代,手術照明設備、激光手術設備、冷凍手術設備國產化率達到 50%-80%之間,高頻/射頻手術設備國產化率 40%以上,手術動
25、力系統國產化率快速增長,手術機器人、醫用顯微鏡、醫用電子加速器、醫用 X 射線治療設備等屬于國產替代空間足、行業增速快的細分板塊。測序儀、質譜儀等大型精尖醫療設備也啟動國產替代進程。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7 圖圖 1616我國醫療設備細分市場國產化率我國醫療設備細分市場國產化率資料來源:眾成數科、粵開證券、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療裝備與技術分會等,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CT、MRI、PET-CT、DR 使用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療裝備與技術分會數據??祻歪t療器械康復醫療器械國產化率高,但仿制、低端產品占比較大,高端設備仍然被外資品牌占據,國產替代仍有較大空間。根據眾成醫械統計的醫用康復器械數據,截至 2
26、022 年 10 月,醫用康復器械有效產品共5049 款,其中國產有效產品 4945 款,占比超過 90%。根據醫械匯數據,從獲批產品類型看,我國康復輔具類產品占比高達 59.4%,輪椅車產品占比為35.6%,集中在技術壁壘和附加值較低的低端產品領域。中醫、力療、光療等領域部分低技術賽道實現 100%國產化。根據眾成數科招投標中標數據統計,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間,除真耳測試儀、助聽器外(招投標國產率分別為 0、26.95%),其他康復設備領域基本實現 50%以上國產招投標金額占比。(二二)醫用耗材國產替代醫用耗材國產替代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8 我國在低值耗材大多數細分
27、領域實現國產替代,但醫用高分子耗材、現代敷料等領域進口依賴度較高。高值耗材方面,目前我國大部分高值耗材細分領域國產處于起步階段,國產化率總體較低,多數產品國產化率低于 50%,部分產品國產化率低于 20%。國產高值耗材產能主要集中于發展成熟度高、技術含量較低的封堵器、冠脈支架、骨科創傷等領域,2020 年先天病封堵器、冠脈支架、骨科創傷國產化率分別達到 95%、75%、68%。隨著國家帶量采購深入實施,骨科植入物、心血管植入物、眼科、電生理等耗材國產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骨科植入物方面骨科植入物方面,創傷類目前基本實現國產替代,人工關節、脊柱植入物等耗材國產滲透率實現較大飛躍。2018 年人工關
28、節按數量計國產化率為 54%,其中膝關節國產率為 43%,髖關節為 61%,但按銷售額計國產化率僅 26.7%,國產單價較低。脊柱植入物方面,按 2022年集采報量數量計算,國產企業占據前四,前八名中除美敦力、強生之外均為國產企業。根據醫械匯數據,2022 年我國骨科植入物中,創傷、關節、脊柱、運動醫學領域國產占比分別為 73%、55%、49%、11%,運動醫學領域的國產替代處于起步階段。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19 圖圖 17172 2022022 年骨科植入物細分市場國產替代情況年骨科植入物細分市場國產替代情況資料來源:Eshare 醫械匯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3 年版),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
29、理。血管介入高值耗材方面血管介入高值耗材方面,冠狀支架國產化率在 80%以上,其余心血管介入器械跨國企業占據大部分產品的市場份額,特別是中高端市場,存在較大替代空間。主動脈治療領域目前國產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與進口高端產品逐漸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神經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方面,進口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國產替代處于起步階段。具體產品來看,2022 年,心臟封堵器國產化率在 90%以上,冠狀藥物洗脫球囊國產份額近 80%;心臟瓣膜中,生物瓣膜國產化率 15%左右,介入瓣膜國產份額較高;人工心臟方面,由于國際龍頭雅培產品尚未進入中國市場,商業植入以國產品牌為主。電生理和起搏器方面電生理和起搏器方面,強生、雅
30、培、美敦力、波士頓科學等進口廠商長期處于壟斷地位,2020 年進口廠商占國內市場份額的 89%,根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20 據醫械匯數據,2022 年四家企業國內市場份額仍保持 90%左右。目前起搏器國產化率達到 15%左右(按采購數量),國產替代空間較大。神經外科高值耗材方面神經外科高值耗材方面,大部分細分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國產化總體程度低,目前人工硬腦(脊)膜完成了進口替代,顱骨修補固定材料-PEEK 材料國產化率相對較高。眼科高值耗材方面眼科高值耗材方面,人工晶體市場規模占眼科耗材 60%以上,當前人工晶體國產化率約 20%,且集中在低端硬性人工晶體方面,高端基本由進口企業主導,國產替代
31、空間較大。角膜塑形鏡(OK 鏡)在集采推動下迎來降價大潮,推動國產替代,2022 年國產份額 50%以上。人工角膜國內市場處于初級階段,基本由波士頓科學主導。血液凈化高值耗材方面血液凈化高值耗材方面,血液透析機及血液透析器等市場仍然以外資企業及品牌為主,其中,血液透析機國產化率約為 25%,透析器國產化率 45%,血液透析管路國產替代相對成熟,前五供應商中國產品牌占據 4 家,市場份額占比 60%左右。透析粉/液基本實現國產替代??谇豢聘咧岛牟姆矫?,口腔科高值耗材方面,目前國內種植體基本被國外品牌占據,2022 年國產品牌占比 11%左右。隱形牙套基本實現國產替代??谇恍迯筒牧戏矫?,瑞士蓋氏占
32、據國內 70%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市占率有望迅速提升。外科類高值耗材方面外科類高值耗材方面,超聲刀、等離子刀、人工耳蝸、吻合器等以外資品牌為主,國產化率在 30%左右。一次性內窺鏡方面,由于傳統跨國內鏡龍頭尚未重點發力,國產化率在 60%以上。深企投產業研究院 21(三三)體外診斷國產替代體外診斷國產替代目前技術含量較低的生化診斷、血液診斷、酶聯免疫基本完成國產替代,邁瑞醫療、達安基因、安圖生物、新產業、萬孚生物等國產品牌主導市場。生化診斷整體國產化率已達到 70%,生化儀器方面國產化率約 30%。技術含量較高的免疫診斷(化學發光)、分子診斷、POCT 等領域海外龍頭占據較大優勢,免疫診斷包括化
33、學發光整體國產化率約 25%。分子診斷方面,PCR 試劑國內企業基本實現國產替代,PCR 儀器以進口品牌為主,但國產廠商獲證加速,國產化率有望提升。微生物診斷方面國內起步晚,儀器和試劑均落后于歐美國家,培養基基本依賴進口。血液診斷方面,國內邁瑞醫療、賽科希德等企業取得明顯進展,其中邁瑞醫療國內市占率接近 40%。圖圖 1818體外診斷細分領域國產化率(體外診斷細分領域國產化率(2 2019-2023.07019-2023.07)資料來源:眾成數科、粵開證券,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整理。深企投產業研究院企業簡介企業簡介深企投產業研究院商務合作:王女士 13168781866座機:0755-82790019郵箱:網址:http:/ 7B1深企投集團深企投集團深企投產業研究院深企投產業研究院產業咨詢業務產業咨詢業務聯系我們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