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新材料行業領域相關文件(25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海證券交易所:新材料行業領域相關文件(255頁).pdf(25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新材料行業領域相關文件二二二年六月匯編說明匯編說明為更好地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我們整理收集了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有關政策文件,以供市場主體參考。由于篇幅所限,其中部分文件內容僅作節選,如有需要可自行檢索全文閱讀。由于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在不斷地動態更新,本次收集的文件可能不夠全面,歡迎市場各方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不斷更新完善。1目目 錄錄一、總體文件一、總體文件.4(一)黨中央、國務院文件(一)黨中央、國務院文件.41.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節選)(中共中央、國務院/2021 年 9 月 2
2、2 日).4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節選)(2021 年 3 月).43.“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節選)(國發201667 號)(國務院/2016年 11 月 29 日).64.“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節選)(國發201643 號)(國務院/2016 年 07 月 28日).95.關于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節選)(國發201674 號)(國務院/2017 年 01 月 05 日).126.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節選)(國辦發 2016 34 號)(國務院辦公廳/2016 年 5 月
3、 18 日).127.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節選)(國辦發201589 號)(國務院辦公廳/2015 年 12 月 17 日).138.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 年)的通知(節選)(國發201310 號)(國務院/2013 年 03 月 07 日).139.“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節選)(國發201228 號)(國務院/2012年 07 月 20 日).1310.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選)(國發201032 號)(國務院/2010 年 10 月 18 日).14(二)國家部委文件(二)國家部委文件.151.重點新
4、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 年版)(工信部原函2021384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 年 12 月 31 日).152.關于印發“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工信部聯規2021212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2021 年 12 月 29 日).673.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節選)(國家統計局令第 23 號)(國家統計局/2018年 11 月 26 日).844.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發改辦產業 2017 2063 號)(國家發改委辦公廳/2017年 12 月 26 日).915.關于印發“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通知(節選)
5、(國科發高201792 號)(科技部/2017 年 04 月 14 日).1046.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 年版)(節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 2017 年第 1 號)(國家發改委/2017 年 01 月 25 日).1107.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節選)(工信部聯規2016454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2016 年 12 月 30 日).1158.關于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 年)的通知(工信部科2017251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 年 10 月 18 日).1259.關于印發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
6、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的通知(節選)(工信部聯原2017331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2017 年 12 月 22日).136210.關于印發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的通知(國質檢標聯201877 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8 年 3 月 13 日).14211.關于印發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的通知(節選)(工信部電子20215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 年 1
7、月 15 日).15112.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節選)(發改高技20201409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2020 年 9 月8 日).15213.關于印發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的通知(節選)(發改產業20172000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 年 11 月 29 日).15214.印發“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節選)(國科發高201789 號)(科技部/2017 年 4 月 14 日).15315.“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節選)(發改高技20211850 號)
8、(國家發改委/2021年 12 月 20 日).17016.“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節選)(發改高技20162665 號)(國家發改委/2016年 12 月 20 日).17017.關于印發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的通知(節選)(工信部規20123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 年 2 月 27 日).17118.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節選)(工信部聯財2021159號)(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2021 年 11 月 5 日).17719.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節選)(工信部科2019188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9
9、年 9 月 6 日).178二、先進基礎材料二、先進基礎材料.179(一)黨中央、國務院文件(一)黨中央、國務院文件.1791.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節選)(國辦發201657 號)(國務院辦公廳/2016 年 08 月 03 日).1792.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節選)(國辦發201642 號)(國務院辦公廳/2016 年 06 月 5 日).1803.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 年)(節選)(國發20173 號)(國務院/2017 年 01月 03 日).1804.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節選)
10、(國辦發 2016 34 號)(國務院辦公廳/2016 年 5 月 18 日).1815.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節選)(國發201631 號)(國務院/2016年 05 月 28 日).1826.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節選)(國發20135 號)(國務院/2013 年 01 月 23 日).1827.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節選)(國辦函2012147 號)(國務院辦公廳/2012 年 8 月 21 日).1828.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節選)(國發201228 號)(國務院/2012 年
11、 07 月 09 日).1839.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節選)(國發201141 號)(國務院/2011 年 12 月 01 日).18310.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節選)(國發201142 號)(國務院3/2011 年 12 月 15 日).183(二)國家部委文件(二)國家部委文件.1831.關于印發石化化工行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第一批)的通知(工信廳原函2021137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021 年 08 月 17 日).1832.關于印發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的通知(節選)(工信部規2016
12、318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 年 10 月 18 日).1943.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工信部規2016316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 年 10 月 19 日).1984.關于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節選)(工信部科 2018231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 年 11 月 5 日).2005.發布建材工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2016-2017 年本)(2016 年第 15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 年 3 月 29 日).2016.“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節選)(發改環資20211524 號)
1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等十部門/2021 年 10 月29 日).2227.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節選)(發改環資2021969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 年 7 月 7 日).223三、關鍵戰略材料三、關鍵戰略材料.224(一)國家部委文件(一)國家部委文件.2241.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節選)(工信部規2016319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 年 9 月 29 日).2242.稀土行業規范條件(2016 年本)和稀土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 年 6 月 30 日).2263.
14、關于玻璃纖維行業規范條件的公告(節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 年第 30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2020 年 7 月 11 日).2274.關于印發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2772 號)(科技部/2012 年 7 月 11 日).2315.關于印發國家物聯網發展及稀土產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企201487號)(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 年 5 月 30 日).242四、前沿新材料及相關服務四、前沿新材料及相關服務.249(一)國家部委文件(一)國家部委文件.2491.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節選)(工信部聯原20
15、15435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2015 年 11 月 20 日).2494一、總體一、總體文件文件(一)(一)黨中央、國務院文件黨中央、國務院文件1.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節選)(中共中央、國務院作的意見(節選)(中共中央、國務院/2021 年年 9 月月 22 日)日)(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促進農業固碳增效。制定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節能降碳為導向,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開展鋼鐵、煤炭去產能“回頭看
16、”,鞏固去產能成果。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開展碳達峰試點園區建設。加快商貿流通、信息服務等綠色轉型,提升服務業低碳發展水平。(七)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出臺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未納入國家有關領域產業規劃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擴建煉油和新建乙烯、對二甲苯、煤制烯烴項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氣產能規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能耗準入標準。加強產能過剩分析預警和窗口指導。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和二三五三
17、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節選)(年遠景目標綱要(節選)(2021 年年 3 月)月)第四章第四章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第二節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基礎核心領域,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集中優勢資源攻關新發突發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醫藥和醫療設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礎材料、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專欄專欄 2 科技前沿領域攻關科技前沿領域攻關03 集成電路5集成電路設
18、計工具、重點裝備和高純靶材等關鍵材料研發,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微機電系統(MEMS)等特色工藝突破,先進存儲技術升級,碳化硅、氮化鎵等寬禁帶半導體發展。第八章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第一節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工程化產業化突破。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激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首臺(套
19、)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示范應用。健全產業基礎支撐體系,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等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技術、工藝等工業基礎數據庫。第四節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強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果,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制造業根植性和競爭力。推動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推廣新型產業用地模式。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增加技改貸款,推動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向制造業傾斜。允許制造業企業全部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規范和降低港口航運、公路鐵路運輸等物流收費,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
20、建立制造業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和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支持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技術、進出口和數字化轉型綜合性服務平臺。專欄專欄 4 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01 高端新材料推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品質特殊鋼材、高性能合金、高溫合金、高純稀有金屬材料、高性能陶瓷、電子玻璃等先進金屬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取得突破。加強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醫用材料研發應用,加快茂金屬聚乙烯等高性能樹脂和集成電路用光刻膠等電子高純材料關鍵技術突破。604 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加快先進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等技術研發驗證,推進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CJ1000 產品研制,突破寬
21、體客機發動機關鍵技術,實現先進民用渦軸發動機產業化。建設上海重型燃氣輪機試驗電站。06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臺及軟硬件系統、線控底盤和智能終端等關鍵部件。07 高端醫療裝備和創新藥突破腔鏡手術機器人、體外膜肺氧合機等核心技術,研制高端影像、放射治療等大型醫療設備及關鍵零部件。發展腦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植入介入產品,推動康復輔助器具提質升級。研發重大傳染性疾病所需疫苗,開發治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特效藥。加強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第九章第九章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戰略
22、性新興產業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過 17%。第一節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健全產業集群組織管理和專業化推進機制,建設創
23、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鼓勵技術創新和企業兼并重組,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力度。3.“十三五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節選節選)(國發國發201667 號)(國務院號)(國務院/2016 年年 11 月月 29 日)日)7三、促進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突破發展,引領中國制造新跨越三、促進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突破發展,引領中國制造新跨越(一)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專欄 6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應用示范工程在機械、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輕工、服裝、電子信息等離散制造
24、領域,開展智能車間/工廠的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推進數字化設計、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優化、精益生產、可視化管理、質量控制與溯源、智能物流等試點應用,推動全業務流程智能化整合。在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紡織、食品、醫藥等流程制造領域,開展智能工廠的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提升企業在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質量控制與溯源、節能減排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二)實現航空產業新突破。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建設。提高航空材料和基礎元器件自主制造水平,掌握鋁鋰合金、復合材料等加工制造核心技術。大力發展高可靠性、長壽命、環境適應性強、標準化、低成本的航空設備和系統,實現適航取證。加快
25、航空科研試驗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結構強度、飛行控制、電磁兼容、環境試驗等計量測試和驗證條件投入,加強試飛條件建設。突破一批適航關鍵技術,加強適航審定條件和能力建設,加快完善運輸類飛機等各類航空產品的適航審定政策,建成具有完善組織機構、充足人力資源、健全規章體系、先進硬件設施和較強國際合作能力的適航審定體系。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化數字化示范工廠,顯著提高航空產品制造質量穩定性和生產效率。積極推進構建國際風險合作伙伴關系,建成功能完備的航空產業配套體系。(六)提高新材料基礎支撐能力。順應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推動特色資源新材料可持續發展,加強前沿材料布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工
26、程建設需求為導向,優化新材料產業化及應用環境,加強新材料標準體系建設,提高新材料應用水平,推進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應鏈。到 2020 年,力爭使若干新材料品種進入全球供應鏈,重大關鍵材料自給率達到 70%以上,初步實現我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戰略性轉變。推動新材料產業提質增效。面向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電力電子、新能源汽8車等產業發展需求,擴大高強輕合金、高性能纖維、特種合金、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品質特殊鋼、新型顯示材料、動力電池材料、綠色印刷材料等規?;瘧梅秶?,逐步進入全球高端制造業采購體系。推動優勢新材料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端制造企業的供應鏈協作,開展研發設計、生產貿易、
27、標準制定等全方位合作。提高新材料附加值,打造新材料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建立新材料技術成熟度評價體系,研究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組建新材料性能測試評價中心。細化完善新材料產品統計分類。以應用為牽引構建新材料標準體系。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需求,加強新材料產品標準與下游行業設計規范的銜接配套,加快制定重點新材料標準,推動修訂老舊標準,強化現有標準推廣應用,加強前沿新材料標準預先研究,提前布局一批核心標準。加快新材料標準體系國際化進程,推動國內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促進特色資源新材料可持續發展。推動稀土、鎢鉬、釩鈦、鋰、石墨等特色資源高質化利用,加強專用工藝和技
28、術研發,推進共伴生礦資源平衡利用,支持建立專業化的特色資源新材料回收利用基地、礦物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在特色資源新材料開采、冶煉分離、深加工各環節,推廣應用智能化、綠色化生產設備與工藝。發展海洋生物來源的醫學組織工程材料、生物環境材料等新材料。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發。突破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技術,拓展納米材料在光電子、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應用范圍,開發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和新型超導材料,加大空天、深海、深地等極端環境所需材料研發力度,形成一批具有廣泛帶動性的創新成果。專欄 10新材料提質和協同應用工程加強新型綠色建材標準與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銜接,加快制定軌道交通裝備用齒輪
29、鋼、航空航天用碳/碳復合結構材料、高溫合金、特種玻璃、寬禁帶半導體以及電子信息用化學品、光學功能薄膜、人工晶體材料等標準,完善節能環保用功能性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配套標準,做好增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材料標準布局,促進新材料產品品質提升。加強新材料產業上下游協作配套,在航空鋁材、碳纖維復合材料、核電用鋼等領域開展協同應用試點示范,搭建協9同應用平臺。五、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快速壯大,構建可持續發展五、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快速壯大,構建可持續發展新模式新模式(五)深入推進資源循環利用。促進“城市礦產”開發和低值廢棄物利用。提高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拆
30、解利用技術裝備水平,促進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加工利用集聚化規?;l展。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系統,協同發揮各類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作用,打造城市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基地。落實土地、財稅等相關優惠政策。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礎設施,支持現有再生資源回收集散地升級改造。七、超前布局戰略性產業,培育未來發展新優勢七、超前布局戰略性產業,培育未來發展新優勢(一)空天海洋領域。加快航空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重大產品研發。超前部署氫燃料、全電、組合動力等新型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究,提升未來航空產業自主發展能力。加快發展多用途無人機、新構型飛機等戰略性航空裝備。前瞻布局超音速商務
31、機、新概念新構型總體氣動技術、先進高可靠性機電技術、新一代航空電子系統、航空新材料及新型復合材料加工技術。4.“十三五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節選節選)(國發國發201643號)(國務院號)(國務院/2016 年年 07 月月 28 日)日)第四章第四章實施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實施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二、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項目二、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向 2030 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力爭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臻g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32、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創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智能電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大數據、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健康保障等重點方向率先突破。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分批次有序啟動實施。10專欄 3 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重大工程:7.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點研制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高溫合金、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及其材料、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稀土新材料、軍用新材料等,突破制備、評價、應用等核心關鍵技術??萍紕撔?2030重大項目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形成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系統布局。在電子信息領域,形成
33、涵蓋高端芯片及核心軟硬件研制、前沿技術突破和信息能力構建的整體布局;在先進制造領域,形成涵蓋基礎材料、關鍵技術、重大戰略產品和裝備研發的整體布局。第五章第五章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四、發展新材料技術四、發展新材料技術圍繞重點基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建設對新材料的重大需求,加快新材料技術突破和應用。發展先進結構材料技術,重點是高溫合金、高品質特殊鋼、先進輕合金、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特種玻璃與陶瓷等技術及應用。發展先進功能材料技術,重點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納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印刷顯示與激光顯示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高溫超
34、導材料、稀土新材料、膜分離材料、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等技術及應用。發展變革性的材料研發與綠色制造新技術,重點是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短流程、近終形、高能效、低排放為特征的材料綠色制造技術及工程應用。專欄 7新材料技術1.重點基礎材料。著力解決基礎材料產品同質化、低值化,環境負荷重、能源效率低、資源瓶頸制約等重大共性問題,突破基礎材料的設計開發、制造流程、工藝優化及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等關鍵技術和國產化裝備,開展先進生產示范。2.先進電子材料。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半導體照明、新型顯示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與器件、高端光電子與微電子材料為重點,推動跨界技術整合,搶占先進電子材料技
35、術的制高點。3.材料基因工程。構建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實驗和專用數據庫三大平臺,11研發多層次跨尺度設計、高通量制備、高通量表征與服役評價、材料大數據四大關鍵技術,實現新材料研發由傳統的“經驗指導實驗”模式向“理論預測、實驗驗證”新模式轉變,在五類典型新材料的應用示范上取得突破,實現新材料研發周期縮短一半、研發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標。4.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發新型納米功能材料、納米光電器件及集成系統、納米生物醫用材料、納米藥物、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納米環境材料、納米安全與檢測技術等,突破納米材料宏量制備及器件加工的關鍵技術與標準,加強示范應用。5.先進結構材料。以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溫合金為核心,
36、以輕質高強材料、金屬基和陶瓷基復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 打印材料為重點,解決材料設計與結構調控的重大科學問題,突破結構與復合材料制備及應用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先進結構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6.先進功能材料。以稀土功能材料、先進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特種玻璃等戰略新材料為重點,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以石墨烯、高端碳纖維為代表的先進碳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極端環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為突破口,搶占材料前沿制高點。十、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十、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加強產業變革趨勢和重大技術的預警,加強對顛覆性技術替代傳統產業拐點的預判,
37、及時布局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發,在信息、制造、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領域,特別是交叉融合的方向,加快部署一批具有重大影響、能夠改變或部分改變科技、經濟、社會、生態格局的顛覆性技術研究,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贏得競爭優勢。重點開發移動互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增材制造、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技術的發展,重視基因編輯、干細胞、合成生物、再生醫學等技術對生命科學、生物育種、工業生物領域的深刻影響,開發氫能、燃料電池等新一代能源技術,發揮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石墨烯等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第八章第八章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持續加強基礎研究二、強化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二、強化目標導向的基
38、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專欄 20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部署的基礎研究(部分省略)125.新材料設計與制備新原理和新方法。第十四章第十四章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創新網絡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創新網絡二、促進創新資源雙向開放和流動二、促進創新資源雙向開放和流動專欄 28科技資源雙向流動和開放(部分省略)2.重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推動農業農村、城鎮化及城市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及網絡技術、地球觀測與導航、新材料、先進制造、交通運輸、資源環境、生物技術、海洋與極地、人口與健康、公共安全等領域的重大國際合作。促進在環保、氣象預測、種質資源等領域的技術和設備引進,解決重大、核心和關鍵技
39、術問題。5.關于印發關于印發“十三五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節選節選)(國發(國發201674 號)(國務院號)(國務院/2017 年年 01 月月 05 日)日)嚴格控制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干流沿岸的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化學纖維制造、有色金屬冶煉、紡織印染等項目。分區域、分流域制定實施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鍋爐、造紙、印染、化工、焦化、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電鍍等重點行業、領域限期整治方案,升級改造環保設施,確保穩定達標。實施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城市建成區內的現有鋼
40、鐵、建材、有色金屬、造紙、印染、原料藥制造、化工等污染較重的企業應有序搬遷改造或依法關閉。6.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節選)節選)(國辦發(國辦發201634 號)(國務院辦公廳號)(國務院辦公廳/2016 年年 5 月月 18 日)日)(十二)開發新型材料。以石墨、高嶺土、膨潤土、硅藻土等非金屬礦精深加工為重點,加大在礦物均化、提純、超細磨粉、分級級配、表面改性等方面攻關力度,大力發展基于非金屬礦物,用于節能防火、填充涂敷、環保治理、儲能保溫的礦物功能材料。加快推進玻璃纖維、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以及玻璃基板、光纖預制棒、高壓電
41、瓷、陶瓷分離膜、閃爍晶體、激光晶體等先進無機非金屬產品的首批次示范應用,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擴大新材料產業規模。13(十五)支持企業創新。支持企業開展清潔能源開發替代、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智能制造、新材料開發、產品深加工等轉型升級改造。支持企業加快推進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和礦物功能材料的產業化,著力提高關鍵材料保障能力,更好滿足下游產業需求。發布建材工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并據此對建材工業節能減排、產品升級換代、提升質量效益等項目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7.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節選)年)(節選)(國辦發
42、(國辦發201589 號)(國務院辦公廳號)(國務院辦公廳/2015 年年 12 月月 17 日日)專欄 2 工業標準化重點材料完善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黃金、稀土等原材料工業標準,加快標準制修訂工作,充分發揮標準的上下游協同作用,加快傳統材料升級換代步伐。全面推進新材料標準體系建設,重點開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標準研制,積極開展前沿新材料領域標準預研,有效保障新材料推廣應用,促進材料工業結構調整。8.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 年)的通知(節選)年)的通知(節選)(國發(國發201310 號)(國務院號)(國務院/201
43、3 年年 03 月月 07 日)日)專欄 5 國家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重點領域6.新材料產業:為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產業發展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9.“十二五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節選節選)(國發國發201228 號)(國務院號)(國務院/2012 年年 07 月月 20 日)日)(六)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開展納米、超導、智能14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和產業化,提高新材料工藝裝備的保障能力;建設產學研結合緊密、具備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性能、輕量化、綠色化的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和標
44、準體系,發布國家新材料重點產品發展指導目錄,建立新材料產業認定和統計體系,引導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到 2015 年,突破一批國家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到 2020 年,關鍵新材料自給率明顯提高。3.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以樹脂基復合材料和碳碳復合材料為重點,積極開發新型超大規格、特殊結構材料的一體化制備工藝,推進高性能復合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種產業化和應用技術裝備自主化。加快發展高性能纖維并提高規?;苽渌?,重點圍繞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及其配套原絲開展技術提升,著力實現千噸級裝備穩定運轉,積極開展高強、高模等系列碳纖維以及芳綸開發和產業化。著力提高專用助劑和樹脂性能,大力開發高比模量
45、、高穩定性和熱塑性復合材料品種。積極開發新型陶瓷基、金屬基復合材料。加快推廣高性能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風電設備、汽車制造、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十九)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加快突破氣相沉積、等靜壓、先進熔煉、高效合成等材料先進技術和裝備,支持高強鋁合金等輕型合金材料、稀有金屬材料、裝備制造和重大工程需要的高品質特殊鋼開發;推進高強高模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全氟離子膜等功能性膜材料、醫用材料、先進電池材料、高純硅等新型半導體材料、納米綠色印刷材料和技術的產業化;開展高磁感取向硅鋼、鐵基非晶帶材、高飽和磁感鐵基納米晶材料等金屬合金材料、無機改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以及新型綠色節能
46、建材等在電力、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的應用示范;完善新材料認定及標準體系,建設一批新材料開發、檢測、應用、信息等公共服務平臺。到 2015年,形成新材料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一大批關鍵新材料的國內保障能力基本滿足需求。10.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選節選)(國國發發201032 號)(國務院號)(國務院/2010 年年 10 月月 18 日)日)(六)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15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
47、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水平。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二二)國家國家部委文件部委文件1.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 年版年版)(工信工信部原函部原函2021384 號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 年年 12 月月 31 日日)為進一步做好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試點工作,現發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 年版),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 年版)(工信部原2019254 號)同時廢止。特此通告。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 年 12
48、月 31 日附件: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 年版)16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 年版)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先進基礎材料一先進鋼鐵材料(一)海洋工程用鋼1高性能船舶用鋼(1)油船貨油艙用耐蝕鋼:在模擬上甲板工況腐蝕條件下,25 年后鋼板的腐蝕損耗估算值 ECL2mm,鋼板母材和焊縫金屬之間無不連續表面;在模擬內底板工況腐蝕條件下,鋼板的腐蝕速率 C.R.1mm/年,鋼板母材和焊縫金屬之間無不連續表面;(2)高強度止裂船板:屈服強度460MPa,抗拉強度 570720MPa,延伸率17%,-40沖擊功64J,止裂韌度 Kca8000N/mm3/2。2海洋工程用鋼
49、(1)F 級超低溫韌性超高強度海洋工程用鋼(厚度80mm):屈服強度690MPa,抗拉強度770MPa,延伸率14%;鋼板 1/4 和 1/2 厚度處,-60橫向沖擊46J;(2)大規格高等級海洋工程系泊鏈:等級 R4S,直徑 150200mm;屈服強度700MPa,抗拉強度 Rm960MPa,斷后伸長率 A 12%,斷面收縮率 Z50%,鏈體-20沖擊吸收能量值(KCV)56J,焊縫-20沖擊吸收能量值(KCV)40J,硬度HB330,心部和 R/3 處硬度相差不超過 15%,氫脆試驗 Z1/Z20.85;(3)海洋工程用高斷裂韌性高強鋼厚板:厚度 50 120mm,屈服強度414MPa,抗
50、拉強度517MPa,-40心部橫向沖擊吸收能量值48J,Z 向性能35%,API2Z 可焊性試驗-10粗晶區 CTOD 值0.46mm,現場施焊條件下-10接頭 CTOD 值0.3mm;(4)海洋平臺樁腿結構用大厚度高強齒條鋼:厚度177.8mm 的特厚鋼板,屈服強度690MPa,-40低溫沖擊吸收能量值69J,Z 向抗撕裂性能達到 Z35 級,以及低碳當量下的焊接性能(Ceq0.75%)。(二)交通裝備用鋼3新 型 汽 車 輕 量 化材 料變厚度鋼板厚度公差0.05mm,累計長度公差2mm,浪高12mm;過渡區測量點偏差10mm;差厚比1:2.1。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4彈簧用鋼(1)高性能彈
51、簧鋼:夾雜物尺寸10m,斷面成分均勻,成分穩定,其余性能具體參照 JISG3561 標準;(2)高性能汽車懸架彈簧用鋼:抗拉強度2000MPa,疲勞壽命100 萬次;(3)電動汽車懸架彈簧鋼:表面全脫碳為 0,總脫碳0.6%D;大尺寸夾雜物50m;熱處理后抗拉強度 20502150MPa,面縮率40%;表面缺陷個數30 個/卷。5汽車用高強韌 2GPa熱成形鋼板(1)熱鍍鋁硅鍍層鋼板:熱沖壓態(GBP5 拉伸試樣):屈服強度(Rp0.2)1200MPa,抗拉強度1900MPa,延伸率4%。170涂裝回火后(最終零件使用狀態,GBP5 拉伸試樣):屈服強度(Rp0.2)1400MPa,抗拉強度1
52、800MPa,延伸率5%,VDA 最大彎曲角50;氫脆敏感性:試樣加載至彎曲應力 100%材料屈服強度時,浸泡在 0.1mol/LHCl 水溶液中 200 小時不開裂;(2)連退鋼板:熱沖壓態(GBP5 拉伸試樣):屈服強度(Rp0.2)1300MPa,抗拉強度2000MPa,延伸率5%。170涂裝回火后(最終零件使用狀態,GBP5 試樣):屈服強度(Rp0.2)1400MPa,抗拉強度1900MPa,延伸率5%。VDA 最大彎曲角50;氫脆敏感性:試樣加載至彎曲應力 100%材料屈服強度時,浸泡在 0.1mol/LHCl 水溶液中 200 小時不開裂。6新型熱成形鋼(1)新型鋁-硅鍍層熱成形
53、鋼:涂層厚度:1030m;屈服強度:950 1250MPa;抗拉強度:1300 1700MPa;斷后伸長率5%;HV10400,HRC40;(2)新型鋅基鍍層熱成形鋼:力學性能:屈服強度950MPa,抗拉強度1300MPa,斷裂延伸率5%,VDA 極限冷彎折彎角度50。涂層厚度:10 30m;HV10400,HRC40。液態金屬致脆性(LME)裂紋擴展深度控制在 10m 以內;高周疲勞:循環應力比 R=-1,加載頻率 15Hz,疲勞極限強度420MPa。耐腐蝕性能:中性鹽霧 50h,無基體腐蝕,切口無明顯腐蝕,滿足汽車廠的高耐蝕標準要求;(3)低成本熱成形鋼:熱成形前:抗拉強度 480 800
54、MPa,屈服強度 320 630MPa,延伸率 A80 15%。熱成形后:抗拉強度 1350 1650MPa,屈服強度 950 1250MPa,延伸率 A256%(A50 5%)。7高性能軸承鋼表面硬度58HRC,耐溫性能350,接觸疲勞壽命提高 100%。8耐熱鋼A286 固溶時效處理,抗拉強度 900 1150MPa,斷后伸長率15%;晶粒度 5 8 級;高溫持久壽命:試驗溫度650、試驗載荷385MPa 下,壽命100h,斷后伸長率5。9漸 變 成 形 高 安 全性 鋼抗拉強度1500MPa,屈服強度1200MPa,延伸率4%,極限彎曲角50。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三)能源裝備用鋼10高
55、 燃 耗 乏 燃 料 貯運 容器外殼用厚壁鋼滿足 9 米跌落、1 米貫穿高燃耗乏燃料貯運容器要求,其 TT/4 處取樣室溫拉伸性能 Rp0.2260MPa,Rm:485 655MPa,A22%,Z35%;240拉伸性能 Rp0.2214MPa,Rm439MPa;-101AKV27J(平均值),20(單個值);TNDT-88;晶粒度5 級。11水電工程用1000MPa 級 高 強度鋼板屈服強度885MPa,抗拉強度950MPa,斷后伸長率14%,-60橫向低溫沖擊吸收能量值47J。12SA-508Gr.4NCl.1 鋼大鍛件抗拉強度 725 895MPa,屈服強度585MPa,延伸率18%,面縮
56、率45%;-29夏比 V 型沖擊吸收能量值:一組三個試樣平均值48J,一個試樣的最低值為 41J,一組內只能有一個低于平均值。13耐 磨 耐 腐 蝕 雙 金屬 復合材料(1)熱等靜壓工藝制備鈷基合金覆層:密度8.0g/cm3,硬度41HRC,抗拉強度1000MPa;界面結合強度260MPa;基材熱等靜壓后抗拉強度485MPa,屈服強度175MPa;(2)熱等靜壓工藝制備鎳基合金覆層:Co 含量(wt)0.05%,抗拉強度1000MPa,抗壓強度700MPa;界面結合強度260MPa;基材熱等靜壓后抗拉強度485MPa,屈服強度175MPa。14取 向 硅 鋼 超/極 薄帶薄帶厚度0.10mm(
57、0.08 0.05mm);800A/m(峰值)時磁感應強度 B800 1.81T;在 400Hz 下磁感應強度為 1.5T 時最大比總損耗 P1.5/400 11.50W/kg。(四)航空航天用鋼15航 空 發 動 機 高 溫合 金葉片與葉盤材料(1)航空發動機用 DD407 單晶高溫合金葉片:葉型公差0.05mm;760拉伸性能:Rm980MPa,Rp0.2900MPa,A4%;持久性能:760/780MPa,250h;850/500MPa,260h;950/240MPa,260h;1050/140MPa,180h;(2)粉末/鑄造高溫合金雙合金整體葉盤:盤體 760拉伸性能:Rm960MP
58、a,Rp0.2720MPa,A15%,Z18%;盤體 760/586MPa 持久性能:15h,A8%;連接部位 540拉伸性能:Rm760MPa,不斷于連接界面;葉片環 760/530MPa 持久性能:50h,A2%。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6航 空 發 動 機 用 變形 高溫合金鍛件(1)GH4065A:盤件直徑600mm,晶粒度 8 級或者更細,允許個別 4 級;室溫拉伸:Rm1520MPa,Rp0.21100MPa,A14%;Z14%;650拉伸:Rm 1365MPa,Rp0.21025MPa,A11%;Z11%;700/690MPa,68h 殘余變形0.2%;650/950MPa 持久壽
59、命50h;(2)GH4169D:室溫拉伸性能:Rm1390MPa,Rp0.2 1050MPa,A 15%,Z 15%;704拉伸:Rm 1014MPa,Rp0.2807MPa,A 13%,Z 15%;704/621MPa 持久壽命39h,A8%,無缺口敏感性;(3)GH4720Li:平均晶粒度 8 級或更細;室溫拉伸性能:Rm1530MPa,Rp0.21100MPa,A9.0%,Z10.0%;650拉伸性能:Rm 1350MPa,Rp0.2 1025MPa,A10.0%,Z10.0%;730/530MPa 持久壽命30h,A5%;630/830MPa 持久性能:30h,A5%;(4)GH409
60、6:室溫拉伸性能:Rm 1480MPa,Rp0.2 1050MPa,A 14%,Z 16%;750拉伸性能,Rm 1120MPa,Rp0.2 890MPa,A 10%,Z 12%;704/690MPa 蠕變性能,68h 殘余變形p0.2%;水浸探傷不存在尺寸當量0.4 15dB 的缺陷。17航 空 航 天 用 變 形高 溫合金材料(1)GH3230:棒材和鍛件:室溫拉伸性能:Rm758MPa,Rp0.2310MPa,A35%,硬度 HBW241;950拉伸性能:Rm 175MPa,A35%;927/62MPa 持久壽命24h,A 10%;板材:室溫拉伸性能:Rm793MPa,Rp0.2345M
61、Pa,A40%,硬度 HRC25,927/62MPa 持久壽命36h,A10%;(2)GH4061:合金棒材-196拉伸性能:Rm 1500MPa,A 12%,室溫拉伸性能Rm 1300MPa,A20%,650拉伸性能Rm 1000MPa,A 12%,750 拉伸性能 Rm670MPa,A 8%;750/100MPa 持久壽命1h。(五)電子信息用鋼18集 成 電 路 用 高 品質 鐵鎳合金帶材厚度:0.05 0.25mm;寬度:20650mm;Rm:580 720MPa,A:5 20%,HV180220;Ra0.12m,Rmax1.10m;波浪0.1mm/m,橫向彎曲0.15mm;懸垂翹曲:
62、10mm/m;卷重:60200Kg。19電 子 級 鎳 級 合 金極 薄帶與超薄帶金屬箔材厚度 0.0100.10mm,寬度 100600mm,不平度優于 6mm/m,邊/中浪優于 0.015,表面粗糙度優于 0.3m,20300平均熱膨脹系數為05.510-6/。(六)其他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0高性能低溫用鋼(1)LNG 儲罐用高錳奧氏體低溫鋼:屈服強度400MPa,抗拉強度 800MPa970MPa,伸長率30.0%,沖擊韌性-196沖擊吸收能量值(KV2)41J;配套焊接材料熔敷金屬力學性能:屈服強度400MPa,抗拉強度660MPa,伸長率30.0%,沖擊韌性-196KV241J;(
63、2)節鎳型超低溫儲罐用鋼板:鎳含量 6.50%7.50%;-196下沖擊吸收能量值100J;厚度 5 30mm 時,拉伸強度 680 820MPa,屈服強度560MPa,延伸率18%;厚度 30.1 50mm 時,拉伸強度 680 820MPa,屈服強度550MPa,延伸率18%;(3)大型低溫球罐用高強度鋼板:厚度 10 50mm,屈服強度 ReL550MPa,抗拉強度 Rm690MPa,斷后伸長率 A16%,-50橫向沖擊吸收能量值(KV2)100J。21超高強度焊接材料 抗拉強度 Rm880MPa;屈服強度 Rp0.2790MPa;-40沖擊吸收能量值(AKv)47J。22海 洋 工 程
64、 及 高 性能 船 舶 用 特 種 鋼板 配 套焊接材料屈服強度690MPa,-40低溫沖擊吸收能量值69J,擴散氫4ml/100g。23原油儲罐焊接材料焊態:ReL490/MPa,Rm610 730/MPa,A20/%;-20沖擊吸收能量值(KV2)/J:平均值60,單個值47。24加H 反 應 器 用2.25Cr-1Mo-V 焊接材料有害元素 P0.0030%;焊后金屬-30沖擊吸收能量值48J;最小熱處理態步冷試驗:要求 VTr54+3.0VTr540;高溫持久性能900h。25高 強 度 橋 梁 纜 索用 鋼2100MPa 級橋索鍍鋅鋼絲用盤條:抗拉強度1500MPa,面縮25%。26
65、高 強 度 預 應 力 鋼絞 線用鋼2360MPa 級鋼絞線用盤條:抗拉強度1470MPa,面縮25%;2260MPa 級鋼絞線用盤條:抗拉強度1380MPa,面縮25%。27“以 軋 代 鍛”厚 規格 輪胎模具鋼板探傷要求:鋼板探傷不允許有2mm 的單個回波缺陷。在 50mm50mm50mm 的范圍內,當缺陷當量直徑2mm 的回波缺陷多于 5 個時的缺陷密集區,每區間距不得150mm,不允許存在底面回波降低量 BG/BF6dB 的部位;且符合 NB/T47013.3,TI 級要求。非金屬夾雜物要求:(A、B、C)粗1.5 級,細1.0 級;D 粗1.5 級,細1.5 級;DS2.0 級。序號
66、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8稀 土 5Cr 耐 腐 蝕油套管常規力學性能滿足 APIspec5CT 標準要求;0V 型沖擊吸收能量值150/120J(縱向/橫向);平均腐蝕速率,與同鋼級 3Cr 鋼腐蝕速率相比,低于比較鋼種 0.8 倍以下;抗 H2S 腐蝕性能:NACETM0177 方法 A 實驗 SSC 加載載荷為 80%YSmin 門檻要求;實現最少三個批次以上穩定生產,成材率達到 80%,合格率達到 90%;至少一個鋼級取得第三方全尺寸實物評價及耐腐蝕性能評價。29膨脹管SET80 膨脹前性能指標:350MPaRp0.2450MPa,520MPaRm620MPa,A25%,常溫縱向沖擊吸收能量
67、值90J;SET80 膨脹后性能指標:530MPaRp0.2630MPa,Rm650MPa,常溫縱向沖擊吸收能量值27J。30沖孔鍍鎳鋼帶厚度:0.035 0.1mm;孔徑:1.02.0mm;寬度:70400mm;抗拉強度:100 700N/mm2;耐腐蝕性:國家 6 級;延伸率:10 30%。31高溫滲碳齒輪鋼齒輪材料滿足 9806h 高溫滲碳晶粒度不粗于 8 級,淬火變形降低 30%,工件表面硬度60HRC,彎曲疲勞強度1000MPa。32精 密 滾 珠 絲 杠 用調 質銀亮鋼材標準:O15ppm,棒材交貨平直度0.5mm/m,交貨組織為均勻索氏體,檢測螺旋彎,跳動范圍0.5mm,高點旋轉
68、不超過 120,且相鄰兩高點夾角不超 45。33柴 油 高 壓 共 軌 系統 用鋼(1)共軌用鋼:成分偏析要求:全截面碳偏差不允許超過 0.03%;性能要求:265 320HB,抗拉強度 890 1000MPa,屈服強度550MPa,伸長率12%,收縮率25%;(2)噴油嘴用鋼:按 DIN50602,夾雜物 K15,SS2 級。TiN 尺寸18m;(3)高壓油管用鋼:抗拉強度740MPa,屈服強度640MPa,斷后伸長率12%。34輥 壓 機 輥 套 用 鐵基 合金復合耐磨材料(1)鐵基合金:密度 5.96.2g/cm,硬度 HRA 85,孔隙度 A02B0C00,晶粒度0.8m,抗彎強度20
69、00MPa;(2)輥套母材外層:抗拉強度 950 1200MPa,屈服強度750MPa,斷后伸長率3%,沖擊吸收能量值30J(U 型),硬度 HRC5055;(3)輥套母材內層:抗拉強度900MPa,屈服強度750MPa,斷后伸長率3%,沖擊吸收能量值50J(V 型)。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35耐 磨 蝕 不 銹 鋼 復合 板厚度范圍 4 8mm,抗拉強度1250MPa,斷后伸長率 A50 10%,表面硬度 45030HBW;-20沖擊功20J;剪切強度210MPa;不銹鋼層具有良好的耐蝕性。36熱 基 鋅 鋁 鎂 鍍 層產 品(1)汽車底盤用:厚度規格 0.8 6.0mm,屈服強度440MPa
70、,抗拉強度580MPa,斷后伸長率15%,擴孔率65%;大氣環境下耐蝕性是裸板的 3 倍以上;(2)建筑結構用:厚度規格 0.86.0mm,屈服強度355MPa,抗拉強度 470630MPa,斷后延伸率20%;275 克鍍層在 C4 等級大氣中能夠使用 30 年,保證不出現紅銹;中性鹽霧試驗條件下,275 克鍍層出現紅銹時間5000 小時;(3)建筑用熱軋基板鋼板及鋼帶:力學性能滿足目前建筑用熱軋和冷軋板要求;大氣耐蝕性達到同等鍍層重量純鋅鍍層的 3 倍以上;中性鹽霧試驗條件下,275 克鍍層的紅銹時間5000 小時。37建 筑 結 構 用 高 強抗 震耐蝕耐火鋼鋼板要求:室溫強度 Rel46
71、0MPa,Rm570MPa,A20%,屈強比0.83,-40夏比 V 型沖擊吸收能量值69J,厚度方向 Z35,180d=2a 合格,600保溫 3hRp0.2307MPa,耐候性指數 I 值6.0。焊材要求:室溫強度 Rel460MPa,Rm570MPa,A20%,-40夏比 V 型沖擊吸收能量值47J,600保溫 3hRp0.2307MPa,耐候性指數 I 值6.0。螺栓要求:室溫強度 Rel940MPa,Rm1040 1240MPa,A 10%,斷面收縮率 Z42%,-20夏比 U 型沖擊吸收能量值47J,600保溫 3hRm580MPa,耐候性指數 I 值6.5,100 小時延遲斷裂試
72、驗,0.8 倍屈服強度,飽和充氫含量Hc3ppm 不發生斷裂。螺栓電位高于板材電位,且螺栓和板材電位差50V。38大型農業機械用鋼(1)大型農場用大馬力犁零部件用鋼:室溫沖擊吸收能量值27J,布氏硬度450HBW,砂石土壤可耕作 2 萬畝;(2)柔性割臺彈簧過渡板用鋼:抗拉強度1000MPa,屈強比0.88,疲勞強度800MPa。二先進有色金屬(一)鋁材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39高性能鋁合金厚板(1)高強耐應力腐蝕鋁合金厚板:厚度80mm,寬度1000mm,典型熱處理狀態抗拉強度500MPa,屈服強度420MPa,斷裂韌度 KIC24MPam1/2,電導率38%IACS,應力腐蝕敏感因子(SCF
73、)220;(2)耐損傷鋁合金板:厚度12.7mm,典型熱處理狀態抗拉強度 Rm430MPa,斷裂韌度 KIC40MPam1/2;(3)高強韌 7055 鋁合金壁板:厚度12.7mm,典型熱處理狀態抗拉強度 Rm614MPa,斷裂韌度 KIC23.1MPam1/2。40航空用高性能型材(1)高強高韌型材:縱向性能:抗拉強度615MPa,屈服強度580MPa,延伸率8%;橫向性能:抗拉強度570MPa,屈服強度540MPa;壓縮性能580MPa;斷裂韌度 KIC:L-T23.1MPam1/2,T-L18.7MPam1/2;剝落腐蝕優于 EB 級;超聲波探傷符合 A 級;(2)高強韌 7150 鋁合
74、金型材:抗拉強度586MPa,屈服強度538MPa,延伸率7%;縱向壓縮屈服強度538MPa,剝落腐蝕優于 EB 級;(3)7050 型材:縱向力學性能,抗拉強度505MPa、屈服強度435MPa、延伸率6%;電導率值22.0MS/m,剝落腐蝕優于 EB 級。41高強韌鋁合金鍛件(1)高強韌 7A85 鋁合金鍛件:典型狀態縱向力學性能,抗拉強度470MPa,屈服強度420MPa,延伸率8%;斷裂韌度 KIC(L-T 向)24MPam1/2;電導率38%IACS;應力腐蝕施加 241MPa 載荷、試驗 20 天不開裂;(2)7050 鍛件典型狀態性能:縱向力學性能,抗拉強度460MPa,屈服強度
75、395MPa,延伸率6%;斷裂韌度 KIC(L-T 向)27.5MPam1/2;電導率38%IACS;應力腐蝕施加 241MPa 載荷、試驗 20 天不開裂。42高 強 輕 質 鋁 鋰 合金 和含鈧鋁合金(1)2195 合金板材:厚度 1 80mm,L-T 向抗拉強度560MPa,屈服強度500MPa,延伸率6%;(2)2050 合金厚板:厚度 25 152mm,L 向抗拉強度490MPa,屈服強度455MPa,延伸率5%,斷裂韌度 KIC(L-T 向)28MPam1/2;(3)2195 合金環件:直徑 3 8m,縱向抗拉520MPa,屈服強度460MPa,延伸率5%;(4)含 Sc 鋁合金加
76、工材:典型熱處理狀態抗拉強度級別 360MPa 以上,接頭焊接系數85%。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43航 空 用 高 性 能 鋁合 金薄板(1)2xxx 系鋁合金典型規格板材:O 態:抗拉強度220MPa,屈服強度96.5MPa,延伸率12%;T3 態:抗拉強度420MPa,屈服強度275MPa,延伸率15%;(2)7xxx 系鋁合金典型規格板材:O 態:抗拉強度269MPa,屈服強度145MPa,延伸率10%;T6 態:抗拉強度510MPa,屈服強度441MPa,延伸率9%。44高 性 能 車 用 鋁 合金 薄板(1)5182-RSS:抗拉強度250MPa,屈服強度 110150MPa,斷后延伸
77、率24%,拉伸應變硬化指數0.25,塑性應變比0.6,屈服點伸長率120MPa,烘烤硬化后屈服強度190MPa。45免 熱 處 理 鑄 造 鋁合 金抗拉強度270MPa,屈服強度140MPa,延伸率10%。46鋁合金焊絲(1)Al-Si-Sc 焊絲:化學成分:Si4.5 5.0%,Fe0.25%,Mg0.05%,Cu0.3%,Ti0.2%,Mn0.05%,Sc0.010.05%,其余為鋁;抗拉強度260MPa,屈服強度180MPa,接頭延伸率8%,彎曲角:9o11o,強度系數 5575%;(2)鋁鋰合金焊絲:抗拉強度450MPa,屈服強度350MPa,接頭延伸率5%,彎曲角 9o10o,強度系
78、數 6585%。47高 性 能 動 力 電 池鋁 箔(1)新能源動力電池外殼用鋁合金板帶材:抗拉強度 15010MPa,屈服強度 14010MPa,延伸率5%,制耳率3%;(2)動力電池軟包用鋁箔:抗拉強度 95105MPa,延伸率23%,杯突值7.5mm;(3)動力電池集流體用鋁箔:厚度15m,抗拉強度195MPa,延伸率3.3%。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48大 型 復 雜 斷 面 汽車 輕 量 化 鋁 合 金擠 壓 型材6xxx 系鋁合金型材:抗拉強度430MPa,屈服強度400MPa,屈服強度波動15MPa,疲勞強度145MPa,延伸率10%。49高 性 能 耐 蝕 可 焊船 用鋁合金材料(
79、1)1561、5E61 鋁合金型材:縱向室溫拉伸力學性能,抗拉強度333MPa、屈服強度205MPa、延伸率11%;(2)1561、5E61 合金板材:厚度 380mm,抗拉強度333MPa,屈服強度176MPa,延伸率12%;(3)5083 合金板材:厚度 380mm,抗拉強度305MPa,屈服強度215MPa,延伸率10%;(4)6082 合金:厚度 210mm,屈服強度260MPa,抗拉強度310MPa,延伸率10%;(5)5383 合金:厚度 2 50mm,屈服強度190MPa,抗拉強度310MPa;延伸率13%,焊后強度160MPa。上述產品晶間腐蝕15mg/cm2,剝落腐蝕優于 P
80、B 級。50原 位 自 生 陶 瓷 顆粒 鋁基復合材料(1)高強度鑄造陶鋁材料:抗拉強度410MPa,彈性模量85GPa,延伸率2%;(2)高模量鑄造陶鋁材料:抗拉強度360MPa,彈性模量90GPa,延伸率0.5%;(3)高塑性鑄造陶鋁材料:抗拉強度350MPa,彈性模量73GPa,延伸率14%;(4)超高強變形陶鋁材料:抗拉強度805MPa,彈性模量76GPa,延伸率8%;(5)高抗疲勞變形陶鋁材料:抗拉強度610MPa,彈性模量83GPa,延伸率6%。51軟包電池用鋁塑膜沖深性能可實現單坑16mm,長期耐腐蝕性能15N/15mm;雙 85 環境可靠性測試2000h,-4085高低溫交變環
81、境測試200 次,邊電壓0.1V。(二)鎂材52鎂合金輪轂滿足汽車行業標準(GB/T5334-2005乘用車車輪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及 GB/T15704-2012道路車輛輕合金車輪沖擊試驗方法美國 SAEJ2530 德國TUV 標準)。53高 性 能 鎂 合 金 擠壓 材(1)棒材:縱向性能,抗拉強度320MPa,屈服強度300MPa,延伸率12%;(2)復雜型材:縱向性能,抗拉強度300MPa,屈服強度250MPa,延伸率8%。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三)鈦材54高 強 損 傷 容 限 性鈦 合金(1)抗拉強度1050MPa,延伸率10%,沖擊韌性40J/cm2,斷裂韌度 KIC 80MPam
82、1/2,室溫軸向加載疲勞極限500MPa(N=107,Kt=1,R=0.06,f=130 135Hz);(2)抗拉強度1000MPa,延伸率 A7%,沖擊韌性40J/cm2,斷裂韌性 KIC 80MPam1/2,室溫軸向加載疲勞極限400MPa(N=107,Kt=1,R=0.06,f=130 135Hz),500/470MPa 條件下高溫持久性能 t50h。55大 卷 重 寬 幅 純 鈦帶 卷寬度1000mm,單卷重5t;(1)牌號 Gr.1(TA1)室溫力學性能:抗拉強度240MPa,屈服強度170MPa,延伸率 A5024%;(2)牌號 Gr.2(TA2)室溫力學性能:抗拉強度345MPa
83、,屈服強度275MPa,延伸率 A5020%;(3)牌號 TA10 室溫力學性能:抗拉強度483MPa,屈服強度300MPa,延伸率 A5018%。56鈦合金絲材(1)超高強鈦合金絲棒材:固溶時效后,抗拉強度1300MPa,屈服強度1100MPa,延伸率6%,剪切強度780MPa;(2)大單重鈦合金盤圓絲材:規格315mm,單卷重量100kg,退火態:抗拉強度920MPa,延伸率14%,斷面收縮率40%。57注射成型鈦合金(1)TC4:抗拉強度950MPa,屈服強度850MPa,延伸率3%,密度4.35g/cm3,硬度300HV,碳含量0.15%,氧含量0.35%;(2)Ti:抗拉強度500M
84、Pa,屈服強度400MPa,延伸率5%,密度4.3g/cm3,硬度150HV,碳含量0.15%,氧含量0.35%。58精密鈦合金鑄件(1)薄壁復雜結構精密鈦合金鑄件:牌號 ZTC4、ZTA15,室溫下抗拉強度890MPa,屈服強度820MPa,鑄件最大尺寸1800mm,最小壁厚3mm,重量500kg,表面粗糙度 Ra 范圍 3.26.3m,尺寸精度 CT5 CT7 級;(2)大型薄壁復雜結構精密耐高溫鈦合金鑄件:鑄件室溫下抗拉強度930MPa,屈服強度820MPa,延伸率10%;500高溫下抗拉強度630MPa,屈服強度500MPa,延伸率12%;550高溫下抗拉強度540MPa,屈服強度45
85、0MPa,延伸率15%;鑄件最大尺寸1500mm,最小壁厚3mm,重量70kg,表面粗糙度 Ra 范圍 3.26.3m,尺寸精度 CT6CT7 級;(3)高承壓極端復雜流道耐低溫鈦合金鑄件:鑄件室溫下抗拉強度740MPa,屈服強度660MPa,延伸率9%;-253下抗拉強度1350MPa,延伸率 11%;鑄件最小壁厚3mm,表面粗糙度 3.26.3mm,尺寸精度 CT6CT7 級,打水壓 67MPa 下保壓 15min 不滲漏。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59航 空 航 天 用 鈦 鋁金 屬間化合物鍛件室溫拉伸性能:抗拉強度1050MPa,屈服強度850MPa,延伸率5%;斷面收縮率6%;650拉伸性
86、能:抗拉強度800MPa,屈服強度700MPa,延伸率10%;斷面收縮率12%;650/360MPa 持久壽命100h;650/160MPa/100h 條件下殘余變形0.2%;室溫斷裂韌度:KIC40MPam1/2。60鈦合金油井管抗拉強度793MPa,屈服強度758MPa,伸長率13%,沖擊功41J。氣密封扣達到 ISO13679 四級標準。(四)銅材61銅鋁復合材料抗拉強度200MPa,延伸率15%,直流電阻率0.025mm2/m,表面粗糙度 Ra0.08m;表面硬度(HV0.2):銅 90110,鋁 4050。62高 性 能 高 精 度 銅合 金絲線材(1)抗拉強度475MPa,延伸率6
87、%,導電率90%IACS,軟化溫度350,直徑 0.0800.300mm;(2)抗拉強度500MPa,延伸率2%,導電率80%IACS,直徑 0.0500.100mm。63高頻微波、高密度封裝覆銅板、極薄銅箔(1)高頻微波覆銅板:介電常數(DK)3.500.05(10GHz),高頻損耗0.004(10GHz),玻璃化溫度200,剝離強度0.8N/mm;(2)高密度覆銅板:玻璃化溫度250,平面膨脹系數0.1mm 厚度樣品 UL-94V0 阻燃,介電強度40KV/mm,熱變形溫度310,0.3mm 厚度樣品 RTI200,拉伸強度160MPa。92聚芳醚砜(PSF)熔融流動速率 350g/10m
88、in(PPSU1050g/10min、PES545g/10min、PSU320g/10min);彎曲強度 100 110MPa,彎曲模量 2300 3500MPa,拉伸強度 65 75MPa;阻燃 PPSU、PES1.5mmV-0,PSU5.2mmV-0。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93光學級氟樹脂、光學級 聚 甲 基 丙 烯 酸甲 酯(PMMA)及其塑料光導纖維(1)光學級氟樹脂:折射率 1.351.42,透光率 9192%,熔融指數 MI=520g/10min,拉伸模量 360480MPa,熔點 117 132,邵氏硬度 4555D;(2)光學級 PMMA:折射率 1.49,透光率93%,熔融指數
89、 4 10g/10min,拉伸模量 3300MPa,熔點 104 110,邵氏硬度 100 102D;(3)塑料光導纖維:芯材光學級 PMMA,包層光學級氟樹脂,損耗0.2dB/m,數值孔徑 0.5,彎曲半徑10 倍光纖直徑。94磷酸鋯核級樹脂樹脂類型 1:1(陽離子:陰離子當量比),樹脂結構苯乙烯-DVB,凝膠:(1)OH-型:全交換容量1.1eq/L;24kgr/ft3asCaCO3;含水量 5565%;抗壓強度350g/bead;(2)H+型:全交換容量2.3eq/L;50.3kgr/ft3asCaCO3;含水量 4146%;抗壓強度500g/bead。95環 烯 烴 共 聚 物(COC
90、)吸水率0.01%,折光率 1.50 1.55,玻璃化轉變溫度 130 150,透光率90%,阿貝指數 54 58。96阻 燃 抗 熔 滴 聚 酯切 片極限氧指數36%、殘炭量20%(TGA 法,600),阻燃級別達 UL94V-0 級且不熔滴(UL94-2016)、最大煙密度 DS 100(EN45545-2)、不含鹵。97特 種 脂 環 胺 類 固化 劑(1)4,4-二氨基二環已基甲烷(PACM):純度99.9%,端氨基烷基化產物0.01%,脫氨基產物0.01%,其他含量0.005%,水含量0.05%,產品外觀為無色透明液體,胺當量 500550mgKOH/g,色澤30,粘度(25)50
91、80mPas,反-反式結構產物含量20.0%;(2)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環已基甲烷(MACM):純度99.9%,端氨基烷基化產物0.1%,脫氨基產物0.01%,其他含量0.005%,水含量0.1%,產品外觀為無色透明液體,胺當量 450500mgKOH/g,色澤30,粘度(25)80120mPas,第一異構體含量25%,凝固點0。98酚 酞 基 無 定 型 聚芳 醚酮樹脂玻璃化轉變溫度 Tg:224280;拉伸強度:98110MPa;拉伸模量:1.8 2.7GPa;有缺口沖擊強度:12-15kJ/m2;阻燃 UL94:V-0;臨界氧指數:32%;可溶解加工。素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9
92、9QFS-15 耐候聚氨酯磁漆耐人工污染75%,耐鹽霧性4000h,耐鹽霧性(劃 X 法)2000h,耐濕熱性2000h,耐霉菌性(56d)1 級,耐紫外老化 3000h:粉化 0 級,開裂 0級,E3。100特種聚酯 PETG特性粘度達 0.680.84dL/g,色值 L55,色值 B 1,端羧基含量50meq/kg,玻璃化轉變溫度范圍為 7684。(三)膜材料101VOCs 回收膜膜元件(8040 標準型),膜兩側二氧化碳濃度差9%,滲透通量4.6Nm3/h,膜元件靜電防爆耐腐蝕,測試標準(測試氣體為 CO2/N2混合氣體,進氣 CO2含量 8%0.5%,進氣量為 18Nm3/h,進氣溫度
93、 25,操作壓力為常壓,真空度 9000Pa)。102高性能水汽阻隔膜 透過率90%,WVTR10-3g/(m2d),翹曲度2mm/m,高溫高濕測試(65/90%RH)儲存 1000 2000h。103雙極膜電滲析膜膜尺寸400800mm2,跨膜電壓1.4V(電流密度為 600A/m2),電流效率75%,酸堿轉化率90%,壽命超過 1 年。104高性能 AGM 隔膜最大孔徑19m,拉伸強度0.6dkN/m(d 為隔膜在 100KPa 壓力下的厚度),50kPa 濕態回彈性能94.5%。105燃 料 電 池 全 氟 質子 膜質子傳導率0.08S/cm(GB/T20042.3-2009),尺寸穩定
94、性(溶脹率,各向)7%(GB/T20042.3-2009),電化學穩定性(1000h)滲氫電流10mA/cm2(GB/T20042.3-2009),復合膜厚度偏差2m(GB/T20042)。106全氟離子膜交換膜磺酸樹脂質量交換容量 0.99 1.04mmol/g,厚度及厚度標準偏差,在 GB/T6672-2001 下,厚度約 200m,橫向拉伸強度14MPa,縱向拉伸強度16MPa,耐撕裂20N。107液晶聚合物(LCP)薄膜薄膜介電常數3.040GHz,介電損耗0.00240GHz,吸水率0.5%,薄膜 CTE 18ppm/,薄膜厚度25m。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08納米級鈮(鉭)酸鋰薄膜
95、(1)納米級鈮酸鋰薄膜:電光系數25;光學損耗2.5dB;折射率 no 2.28,ne 2.21;(2)納米級鉭酸鋰薄膜:機電耦合系數10%,諧振頻率2GHz,阻抗比70dB,Q 值3000。109TFT-LCD 用偏光片PVA 的保護膜寬幅 2500mm;厚度 405m;全光線透過率91%;波長 380nm 透過率:63%;霧度值1%;位相差 Ro3,Rth3。(四)電子化工新材料110超高純化學試劑(1)電子級磷酸:金屬離子500ppb;(2)半導體級磷酸:金屬離子10ppb,顆粒物(0.2m)100 個/ml;(3)半導體級硫酸:金屬離子(半導體級)0.01ppb,顆粒物(0.2m)10
96、0 個/ml;(4)八甲基環四硅氧烷:純度99.9999%,雜質總和5ppb,Al1ppb,鈷1ppb,鐵1ppb,錳1ppb,鎳1ppb;水10ppm;(5)四甲基硅烷:純度99.99%,雜質總和1ppb,Al0.2ppb,鈷0.2ppb,鐵0.2ppb,錳0.2ppb,鎳0.2ppb;氯含量1ppm,水10ppm,顆粒度(0.2m)10pcs/ml;(6)正硅酸乙酯:純度99.9999%,雜質總和1ppb,Al0.1ppb,鈷0.1ppb,鐵0.1ppb,錳0.1ppb,鎳0.1ppb;氯含量0.05ppm,水5ppm。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11集 成 電 路 用 光 刻膠 及 其 關 鍵
97、 原 材料 和 配套試劑(1)I 線光刻膠:6 英寸、8 英寸、12 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用 I 線光刻膠;(2)KrF 光刻膠:8 英寸、12 英寸集成電路制造光刻工藝用 KrF 光刻膠;(3)ArF/ArFi 光刻膠:12 英寸集成電路制造光刻工藝用 ArF 和 ArFi 浸沒式光刻膠;(4)光刻膠樹脂及其單體:KrF/ArF/ArFi 光刻膠專用樹脂及其高純度單體、感光性聚酰亞胺樹脂;(5)光刻膠專用光引發劑:I 線/KrF/ArF 光刻膠專用高純度化學增幅型光致產酸劑,純度超過 99.50%,且 26 種金屬離子含量都低于 20ppb;G 線/I 線感光性化合物,有效含量超過 97.00%
98、,且 26 種金屬離子含量都低于 100ppb;(6)光刻膠抗反射層、光刻膠頂部和光刻膠底部涂層:與 KrF、ArF 和 ArFi 浸沒式光刻膠配套的抗反射層材,頂部涂層材以及底部涂層材;(7)厚膜光刻膠:3D 集成等系統級封裝用光刻膠;(8)與 KrF、ArF 和 ArFi 浸沒式光刻膠配套的光刻膠顯影液、剝離液、稀釋劑、蝕刻液等:稀釋劑純度99.9999%,Al50ppb,Fe 50ppb,K20ppb,Ti10ppb;剝離液:純度99.9999%,Al30ppb,K50ppb,Ti10ppb,Mo10ppb;顯影液:純度99.9999%,Al50ppb,Fe70ppb,Cr 30ppb,
99、Ti10ppb;蝕刻液:純度99.9999%,Al5ppb,Cr 1ppb,Fe 5ppb,K5ppb。112ArF 光 刻 膠 用 脂環 族環氧樹脂單項金屬元素含量50ppb,環氧值 1.952.15eq/100g,粘度30(25,MPas),APHA150。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13特種氣體(1)一氟甲烷:純度99.999%,N24ppmv,Ar+O22ppmv,CO22ppmv,H2O2ppmv,酸度以 HF 計0.1ppm;(2)二氟甲烷:純度99.999%,N24ppmv,Ar+O22ppmv,CO22ppmv,H2O2ppmv,酸度以 HF 計0.1ppm;六氟丁二烯:純度99.9
100、%,N210ppmv,Ar+O25ppmv,CO25ppmv,異丙醇5ppmv,H2O 10ppmv,酸度以 HF 計20ppm;(3)三氟甲烷(CHF3):純度99.999%,氧+氬(O2+Ar)含量1.0ppm,氮氣(N2)含量3.0ppm,一氧化碳(CO)含量1.0ppm,二氧化碳(CO2)含量1.0ppm,OHC 含量3ppm,水分(H2O)含量1ppm,酸度(以 HF 計)含量0.1ppm,總雜質含量10.0ppm;(4)四氟甲烷(CF4):純度99.999%,氧+氬(O2+Ar)含量1.0ppm,氮氣(N2)含量4.0ppm,一氧化碳(CO)含量0.1ppm,二氧化碳(CO2)含量
101、0.5ppm,六氟化硫(SF6)含量0.5ppm,THC(以 CH4計)含量0.5ppm,三氟甲烷(CHF3)含量0.5ppm,OFC(體積分數)1ppm,水分(H2O)含量1ppm,酸度(以 HF 計)含量0.1ppm,總雜質含量10.0ppm;(5)六氟乙烷(C2F6):純度99.999%,氫氣(H2)含量0.5ppm,氧+氬(O2+Ar)含量1.0ppm,氮氣(N2)含量5.0ppm,一氧化碳(CO)含量0.5ppm,二氧化碳(CO2)含量0.5ppm,甲烷(CH4)含量1.0ppm,OHC 含量5.0ppm,水分(H2O)含量2.0ppm,酸度(以 HF 計)含量0.1ppm,總雜質含
102、量10.0ppm;(6)溴化氫:純度99.999%,H210ppmv,N2+O22ppmv,H2O 1ppmv,CO 1ppmv,CO21ppmv,CH41ppmv,HCl 10ppmv,金屬離子 Fe 50ppb,其他金屬離子1000ppb;(7)三氟化氯(ClF3):純度99.95%,空氣(Air)含量50ppm,氟化氫(HF)含量500ppm,K(質量分數)1ppm,Ca(質量分數)1ppm,Na(質量分數)1ppm,Fe(質量分數)1ppm,Ni(質量分數)1ppm,Cu(質量分數)1ppm,Co(質量分數)1ppm,Cr(質量分數)1ppm,Pb(質量分數)Pb 1ppm;(8)八氟
103、環丁烷(C4F8):純度99.999%,氧+氬(O2+Ar)含量1ppm,氮氣(N2)含量2ppm,一氧化碳(CO)含量0.5ppm,二氧化碳(CO2)含量0.5ppm,甲烷(CH4)含量0.5ppm,OHC 含量5.0ppm,水分(H2O)含量3ppm,酸度(以 HF 計)含量0.1ppm,總雜質含量10.0ppm;(9)氟化氫:產品純度99.999%,具體指標:Na50ppb,Ca50ppb,Cr50ppb,Fe50ppb,Ni50ppb,Cu50ppb;(10)氟氮混合氣:氟體積比 202%,氧(O2)含量200ppm,四氟化碳(CF4)含量20ppm,HF 含量100ppm;(11)N
104、,N-二硅烷基-硅烷胺(TSA):純度99.9999%,Al 1ppb,Fe 3ppb,K2ppb,Mo 1ppb,氯化物5ppm;(12)乙硅烷:純度99.998%,H2200ppmv,N2 1ppmv,O2&Ar 1ppmv,CO 1ppmv,CH4 1ppmv,CO2 1ppmv,TotalChlorosilanes0.2ppmv,HigherSilanes50ppmv,SiH4200ppmv,Siloxanes5ppmv,H2O99.9999%,Zr20ppb,Ti20ppb,Li10ppb,Cl99.9999%,Hf50ppb,Ti30ppb,Li10ppb,Cl10ppm;(27)
105、ppb 級超高純氮氣(GN2):O250ppbv,H250ppbv,H2O95ppbv,CO10ppbv,CO210ppbv,THC50ppbv,Particle5ppbv;(28)ppb 級超高純氮氣(PN2):O2 1ppbv,H2 1ppbv,H2O 1ppbv,CO 1ppbv,CO2 1ppbv,THC 1ppbv,Particle 1ppbv;(29)ppb 級超高純氧氣(PO2):N2100ppbv,Ar100ppbv,H21ppbv,H2O1ppbv,CO 1ppbv,CO2 1ppbv,THC 1ppbv,Particle 1ppbv;(30)ppb 級超高純氬氣(PAr):
106、N21ppbv,O21ppbv,H2 1ppbv,H2O 1ppbv,CO 1ppbv,CO2 1ppbv,THC 1ppbv,Particle 1ppbv;(31)ppb 級超高純二氧化碳(PCO2):O2 1ppbv,H2 1ppbv,H2O 1ppbv,CO 1ppbv,Particle 1ppbv;(32)ppb 級超高純氦氣(PHe):N2 1ppbv,O2 1ppbv,H2 1ppbv,H2O 1ppbv,CO 1ppbv,CO2 1ppbv,THC 1ppbv,Particle 1ppbv;(33)ppb 級超高純氫氣(PH2):N21ppbv,O2 1ppbv,H2O 1ppb
107、v,CO 1ppbv,CO2 1ppbv,THC 1ppbv,Particle80%、綜合色域45%NTSC,RY20,GY50,樹脂 Mw:2000 30000,PDI 3.5,酸值200mgKOH/g,固含量:20.0 60.0%,金屬離子100ppm;BY10;(2)LCD 用負型光刻膠用樹脂:黑色光刻膠用樹脂:Mw:20000,PDI3.0,酸值180mgKOH/g,固含量:40.060.0%;間隙子光刻膠用樹脂 Mw:300030000,PDI3.0,酸值200mgKOH/g,固含量:20.040.0%;平坦層光刻膠用樹脂:Mw:300030000,PDI3.5,酸值200mgKOH
108、/g,固含量:20.060.0%;彩色光刻膠用樹脂:Mw:2000 30000,PDI 3.5,酸值200mgKOH/g,固含量:20.060.0%;進行重均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PDI)、酸值、金屬離子(100ppm)等核心指標的管控;(3)AMOLED 用正性光刻膠:解像度2m,Hole3m,金屬離子含量(Na、Fe、Zn 等)200ppb;(4)銅蝕刻液:pH:1.54.5,氟離子含量 3003000ppm,無機酸或有機酸含量 020%,雙氧水含量25%,顆粒雜質數(0.5m)100 個/mL,金屬離子(Li、Mg、Al、Cr、Mn、Fe、Ni、Co、Cu、Zn、Sr、Cd、Ba、
109、Pd)1ppm;金屬離子 Na、Ca 3ppm;(5)高性能彩色色漿材料:粘度:30.5mPas,固含量:15wt%,殘膜率80%,綜合色域45%NTSC,RY20,GY50,BY10。紅色色漿:對比度:6000,Y 值:16.5;綠色色漿:對比度:11000,Y 值:54;藍色色漿:對比度:7000,Y 值:10.5。以上三色色度變化:在 250加熱 l 小時之后3;色漿粒徑:D50 80nm;粘度變化(3 個月):20%;黑色色漿:高阻抗值:109,光密度值:3.5。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17銀反射膜附著力等級 0 級(GB/T9286-1998),硬度HB,反射率95%。118柔 性 顯
110、 示 蓋 板 用透 明聚酰亞胺透光率89%,可彎折次數20 萬次。119I-線光敏型聚酰亞胺(PI)絕緣材料(1)OLED 用正型絕緣材料:固化溫度230,顯影留膜率70%,錐度角 20 40,PCT 試驗500hr(SiO2、Glass);(2)晶圓級封裝用負型絕緣材料:固化溫度200,與銅附著力60MPa。120液 晶 顯 示 用 聚 酰亞 胺(PI)取向劑(1)摩擦取向型聚酰亞胺液晶取向劑:VHR97%;預傾角(Pre-tiltangle):1.52.8;RDC(mV)100;(2)光取向型聚酰亞胺液晶取向劑:波長:254nm;預傾角(Pre-tiltangle):0 1;RDC(mV)
111、97%(5V),IonDensity300pC。121光 學 級 聚 甲 基 丙烯 酸甲酯(PMMA)基膜光學性能:R01.5nm,Rth2.03.5nm,透過率90%,霧度1%,b 值1,表面硬度2H。122光 學 級 三 醋 酸 纖維薄膜(TAC)基膜光學性能:R01.0nm,Rth-2010nm,透過率90%,拉伸強度60MPa,斷裂拉伸率10%,尺寸收縮率0.5%。123光 學 級 聚 乙 烯 醇(PVA)膜光學性能:偏光度90%,透過率40%,完全溶解溫度70,水分率2.5%,面積膨潤度 MD 1.15、TD 1.15。(五)其他先進化工材料124耐高溫尼龍(PPA)材料(1)尼龍
112、10T:玻璃化轉變溫度115,熔點295,拉伸強度(23)60MPa,彎曲強度(23)110MPa,吸水率(23/50%RH,24h)0.4%,特性粘度:0.750.95dL/g;(2)尼龍 6T:玻璃化轉變溫度88,熔點305,熱變形溫度(1.8MPa)80,拉伸強度(23)70MPa,彎曲強度(23)135MPa,吸水率(23/24hr)0.9%,特性粘度 0.850.95dL/g。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25尼龍及復合材料透明尼龍:密度 1.0 1.20g/cm3;透光率85%。126+基礎油無色透亮液體,飽和烴99%,粘度指數120,傾點低,蒸發損失小,具有優良的低溫流動性和氧化安定性。
113、127聚丁烯-1(PB)拉伸彈性模量445MPa,斷裂拉伸強度20MPa,彎曲模量500MPa,簡支梁缺口沖擊強度15kJ/m2,熔點 120125。128聚 硼 硅 氧 烷 改 性聚 氨酯材料密度 0.450.5kg/m3,撕裂強度 0.9 1.5N/mm,拉伸強度1.4MPa,斷裂伸長率,180 300%,壓縮強度 140 300kPa,抗沖擊防護性能 level2。129低 介 電 常 數 低 損耗 聚酰亞胺(PI)在 110GHz 頻率范圍內:介電常數3.3;介電損耗0.003;吸水率0.8%;玻璃化轉變溫度300。130聚 雙 環 戊 二 烯(PDCPD)密度1.05g/cm3,斷裂
114、伸長率5%,熱變形溫度90,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23)24kJ/m2,拉伸強度40MPa,彎曲強度60MPa,彎曲彈性模量1850MPa。131硼-10 酸硼-10 豐度95%,硼酸純度99.9%。132生物基增塑劑100%替代鄰苯類增塑劑,抗老化性能1200h(ASTMG-154),環保指標通過歐盟 REACH 法規認證,綠色安全無毒。133高 頻 高 速 覆 銅 板用 功 能 化 低 分 子聚 苯 醚特性粘度(I.V.)100,數均分子量 10003000g/mol。134橡 膠 密 封 件 制 品表 面用水性涂料摩擦系數指標定為0.40,拉伸試驗指標定為定伸 100%,涂層無龜裂、無脫落
115、,耐介質擦拭性(50%乙醇溶液、2.5g/L 正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指標定為“50 次未露底”,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200g/L。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35重 金 屬 脫 除 用 高分 子復合凝膠吸附劑重金屬去除濃度范圍 0 10000ppm,去除率99%。136高 分 子 永 久 型 抗靜 電劑表面電阻1108,斷裂伸長率200%,熔點120。137無 石 棉 原 位 復 合密 封材料(1)高性能耐溫耐壓密封材料:抗高溫:350400;抗壓:抵抗法蘭壓力400MPa(無壓潰);抗內壓:20MPa 不沖出;(2)膨潤型高密封材料:密度:1.4 1.6g/cm;拉伸強度:8 25M
116、Pa;壓縮率:8 22%;回彈率:35%;密度:1.3g/cm;拉伸強度:20MPa;壓縮率:1020%;回彈率:55%;應力松弛:19%。138高拉伸 UV 環保涂料附著力 5B;水煮 30min/100,附著力 5B;耐橡皮 CS-8 磨擦(500g 力)500 次;柔韌性2mm;熱拉伸性能200%;耐溶劑(500g 力)100 次;耐家具清洗劑(500g 力)100 次。139三 醋 酸 纖 維 素(TCA)膜透光率90%;霧度0.5%;斷裂強度80MPa;斷裂伸長率10%;含濕量3.0%。140長碳鏈尼龍(LCPA)材料(1)PA612:密度 1.06g/cm3;(0.45MPa):1
117、35oC;彎曲模量:1850MPa;彎曲強度:58MPa;(2)PA1012/PA11/PA12:耐紫外線/氙燈 1000h(65),耐氯化鋅 500h,在-40 150下短期使用,-40 130長期穩定使用,熔融溫度180;管路長期使用的工作溫度范圍:40100。141雙酚 F4,4 位雙酚 F 含量 wt%:90(測試標準:GB/T16631-2008);灰分 wt%:0.1%(測試標準:GB/T7531-2008);酚含量 wt%:0.1%(測試標準:GB/T16631-2008)。142鍋 爐 加 熱 爐 無 機復 合結晶膜涂層厚度100m;孔隙率0.9%;發射率0.93;導熱率40W
118、/mK(150);導熱率30W/mK(500);結合強度15MPa;熱膨脹系數:可調;抗熱震性:升溫至 650,冷水淬火,至少 40 次以上,未脫落。143預 灌 封 注 射 器 潤滑 硅油(1)標示粘度 100:粘度 95 105mm2/s;相對密度 0.9620.970;折光率 1.4005 1.4045;干燥失重0.3%;重金屬5ppm;(2)標示粘度 12500:粘度 1187513125mm2/s;相對密度 0.9680.976;折光率 1.40151.4055;干燥失重2.0%;重金屬5ppm 等(相關指標符合中國藥典 2020 年版四部二甲硅油、團標 T/CAMDI011-201
119、8 二甲基硅油標準要求)。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44環 保 阻 燃 聚 酰 亞胺 泡沫保溫隔聲材料表觀密度:5.06.0kg/m3,導熱系數:0.04W/mK(232),吸濕率(相對濕度 95%3%,溫度 492,時間 96h):5,耐輻射性:接受輻射累計劑量達到 10000Gy 后,外觀無明顯變化,耐溫性:-55/12h,不龜裂;300/12h,表面不發粘,耐酸性(20%鹽酸):浸泡 24h 表面無變化,耐堿性(10%氫氧化鈉):浸泡 24h 表面無變化,耐油性(120#汽油):浸泡 24h 表面體積無變化,拉伸強度:0.05MPa,壓縮永久變形:30%,(極限)氧指數:32%,煙密度(Dm
120、)(無焰模式、火焰模式):100,耐燃性:材料點燃后離開火源 1s 內自熄且無熔滴,材料潛熱(燃燒熱值):MJ/m2:45,吸聲系數:0.6。145環 氧 基 籠 型 倍 半硅氧烷白色粉末,環氧基團數 3.04.5,揮發分0.5%。146單 組 份 聚 氨 酯 汽車 用結構膠剪切強度 35MPa(17020min),T 剝離強度 11N/mm,楊氏模量 1830MPa,楔形沖擊剝離強度 43N/mm,玻璃化溫度 90,固化時間 20min(170)。四先 進 無 機 非 金 屬材 料(一)特 種 玻 璃 及 高 純石 英制品147半 導 體 用 高 純 石英 玻璃制品(1)石英擴散管:外徑 3
121、00 400mm,偏壁厚0.6mm,金屬雜質含量13ppm;(2)石英外管、內管、工藝管、石英舟:羥基含量30ppm,垂直度1mm,管口平面度0.1mm,壁厚偏差90。155高導熱氧化鋁粉體產品粒徑25m(D50),氧化鈉0.03%,氧化鐵0.08%,氧化硅0.08%,電導率60s/cm。156高純氧化鋁(1)4N:純度99.99%,比表面 35m2/g,D500.520m;(2)5N:純度99.999%,比表面:1.7m2/g,D50:5m,松裝密度:0.27g/cm,平均孔徑:10.5nm。157電 子 級 超 細 高 純球 形二氧化硅SiO299.9%,球化率99%,D50:0.3 3m
122、,電導率10S/cm,燒失量0.2%。158噴 射 成 型 耐 高 溫耐 腐蝕陶瓷涂層耐溫 1200,硬度 HV1100,結合強度 45MPa,耐強酸強堿。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59陶瓷基復合材料(1)耐燒蝕 C/SiC 復合材料:密度為 2.53.2g/cm3,室溫拉伸強度150MPa,拉伸模量120GPa,斷裂韌性10MPam1/2,1600拉伸強度100MPa,耐溫性能1800,滿足 2MW/m2以上熱流環境下 1000s 零燒蝕或微燒蝕的要求;(2)高溫透波陶瓷基復合材料:拉伸強度30MPa,彎曲強度50MPa,壓縮強度60MPa,比熱容0.8KJ/(kg K),熱導率1W/(mK),
123、線脹系數0.610-6/,介電常數 2.7 3.2,線燒蝕速率0.2mm/s;(3)核電用 SiC/SiC 復合材料:密度為 2.72.9g/cm3,室溫拉伸強度250MPa,拉伸模量150GPa,斷裂韌性10MPam1/2,1200拉伸強度200MPa,導熱系數20W/(mK),熱膨脹系數(251300)3510-6/;(4)航空用 SiC/SiC 復合材料:密度為 2.52.9g/cm3,室溫拉伸強度250MPa,拉伸模量150GPa,斷裂韌性10MPam1/2,1300拉伸強度200MPa,拉伸模量100GPa,斷裂韌性10MPam1/2,強度保持率80%(1300、120MPa 應力下
124、氧氣環境熱處理 500 小時)。160半 導 體 裝 備 用 精密 碳化硅陶瓷部件彈性模量350GPa,抗彎強度350MPa,韋伯模數8.0,導熱系數180W/(mK),熱膨脹系數4.510-6-1,密度3.0g/cm3。161陶瓷封裝基座絕緣電阻:R1106,鍍鎳層厚度 1.278.89m,鍍金層厚度 0.100.70m;可焊性:沾錫面積不得低于焊盤面積 95%;耐烘烤性:表面不得出現雜色、起泡、起皮、剝落等現象;鍍金層結合力:產品金層不得出現損傷,膠紙上不得有金屬物粘附。162高性能陶瓷基板(1)高光反射率陶瓷基板:可見光反射率97%,抗彎強度350MPa,熱導率22W/(mK);(2)氧
125、化鋁陶瓷基板:抗彎強度700MPa,熱導率24W/(mK),體積電阻率1014 cm。163高 性 能 水 處 理 用陶 瓷平板膜材料有效過濾面積 0.50.004m2,分離膜平均孔徑 130 170nm,顯氣孔率 35 40%,純水通量(25,-40kPa)500LMH,彎曲強度30MPa,酸堿腐蝕后強度20MPa。164配 件 加 工 用 TiCN基金屬陶瓷刀具材料抗彎強度2000MPa,硬度 HRA91.5,800下高溫硬度800(HV),合金平均晶粒度2m(芯相+殼層相)。(四)人工晶體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65高 性 能 釔 鋁 石 榴石(YAG)系列激光晶體PV0.08/inch,
126、消光比30dB,表面粗糙度0.7nm,單程損耗系數0.1%/cm。166高 精 度 超 硬 金 剛石 材料(1)高精度 CMP 拋光墊修整砂輪:金剛石間距 300500m,金剛石突出比例 20%40%,金剛石平整度100m,Disk 金剛石漏布比例0.5%,Disk 掉鉆 0;(2)金剛石劃片刀:厚度 10200m2.5m,內孔尺寸 19.05019.055mm,刀痕寬度 12.5200m2.5m,刀刃長度 2502000m65m,外圓和內孔同心度95%,最大顆粒直徑15 微米,雜質含量1%,針棒狀2%;2.M40/60:(4060)微米含量95%,最大顆粒直徑72 微米,雜質含量1%,針棒狀
127、2%;(4)先進金剛石復合材料及制品:工作齒焊接抗彎強度650MPa,洛氏硬度 HRB 80。167長 波 紅 外 金 屬 化窗 片8-12m 平均透過率95%,1314m 平均透過率88%,17m 截止,耐高溫 350/30min。168高 純 度 元 素 級 硫化 鋅晶體純度 99.99%,粒徑 0.1 0.3m,法向透過率85%(3 5m、8 10.5m,4mm 厚度),抗熱沖擊性能:窗口外表面溫升速率 60/s,最高升至 500的條件下,不破裂,膜層不脫落。169高精度 SC 切型壓電石英晶片Phi(XX)角度范圍:18302600,Theta(ZZ)角度范圍:33153430,角度公
128、差:15,尺寸公差:0.003mm,基頻范圍:1954MHz,頻率公差:20KHz。170聲 表 面 波 級 鉭 酸鋰 晶片居里溫度 6032,晶片取向 42Y-X 定向精度0.3,晶片直徑 149.950.15mm,晶片厚度 0.3500.020mm,OF 定向+X 面 00.2,OF 尺寸 47 1mm,SF定向:C.C.W452,SF 尺寸:122mm,兩面拋光 Ra1nm,TTV7m,LTV1m(55mm),PLTV95%(LTV1mwithin55mm),WARP20m。171UV-LED4 寸 納 米級圖形化襯底4 寸藍寶石襯底,刻蝕結構為倒錐形凹坑,周期 900nm,孔徑 500
129、nm,孔深 300nm。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72工 業 藍 寶 石 機 械耐 磨部件密度:3.984.1g/cm3,熔點:2045,莫氏硬度:9,熱膨脹系數:5.810-6/K,彈性模量:340380GPa,抗壓強度:2.1GPa,表面粗糙度:Rz0.05,抗腐蝕性:常溫下不受酸堿腐蝕,在 300下能被 HF 侵蝕。173稀 土 鹵 化 物 閃 爍晶 體(1)溴化鑭閃爍晶體:塊狀晶體尺寸5050mm3,衰減時間20ns,能量分辨E/E3.5%,時間分辨300ps,陣列式晶體探測器衰減時間35ns,峰谷比6.5,能量分辨優于 13%511KeV;(2)溴化鈰閃爍晶體:塊狀晶體尺寸5050mm3
130、;相對光輸出140%;閃爍衰減時間20ns;本底計數率0.2cps/cm3;時間分辨率150ps。(五)礦物功能材料174重 污 染 土 壤 污 染治 理材料(1)海泡石產品:對砷、鎘、鉛等重金屬穩定化率99%,PH 值 10.512.5;(2)膨潤土產品:水份 89.7%,膨脹值21ml/2g,滲水率8%,導電率 550700s/cm,密度 0.60.75g/cm3。175高 懸 浮 性 納 米 無機 凝膠比表面積35m2/g,高懸浮性:用去離子水分散成 1%濃度,靜置 24 小時,無沉淀、無析水,粒徑:Dx(50)3.0m,Dx(90)8.0m。176超高純石墨灰分20ppm。177高導熱
131、人工石墨膜水平方向導熱系數1500W/(mK),膜厚 12m500m。178高 性 能 航 空 航 天石 墨密封材料及制品抗壓強度140MPa,抗折強度60MPa,肖氏硬度 7595Hs,石墨化度85%,摩擦系數0.15,開口氣孔率2%,熱失重5%(650,50h),顆粒度10m,導熱系數60W/(mK)(400),泊松比 0.230.25,熱膨脹系數510-6/,體積密度1.95g/cm3。五其他材料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79稀有金屬涂層材料(1)高溫合金稀有金屬防護涂層材料:O 含量300ppm,涂層在 900完全抗氧化,并具備良好的抗熱疲勞性能;(2)復式碳化鎢基稀有金屬陶瓷涂層材料:平
132、均顯微硬度1100HV0.3,使用溫度-140500;(3)高耐蝕耐磨涂層材料:結合強度70MPa,硬度 HRC30 45,孔隙率30MPam1/2;(5)高溫材料加工用超細硬質合金棒材:碳化鎢晶粒尺寸0.6m;硬度 HV31600;橫向斷裂強度(C 試樣)3000MPa;(6)納米相強化梯度硬質合金:孔隙度 A02B00,非化合碳 C00,無相,橫向斷裂強度2500MPa,硬度 HV3 范圍 13501550;(7)高性能硬質合金模具板材:碳化鎢晶粒尺寸 0.63m,硬度 HRA8491.5,橫向斷裂強度(B 試樣)2600MPa,孔隙度 A02B00C00E00。182納 米 硬 質 合
133、金 高端 棒材碳化鎢晶粒尺寸0.2m,密度 14.2 14.4g/cm3,硬度 HV30 范圍 20602100,抗彎強度4800MPa,斷裂韌度 KIC9MPam1/2。183高 壓 輥 磨 機 用 合金 高壓耐磨件合金碳化物晶粒尺寸0.8m,密度 5.9 14.8g/cm3,硬度 HRA84.5,抗彎強度(B 試樣)2200MPa,孔隙度 A04B02C00E00。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84反 應 堆 中 子 吸 收體 材料Ag 含量 800.50wt%,In 含量 150.25wt%,Cd 含量 50.25wt%,雜質總量0.25wt%,晶粒度 46 級,試樣經 350/10h 處理后,
134、3 級的晶粒比例30%。185Zr-4、Zirlo、E110、SZA-4、SZA-6、CZ1、CZ2、N 系列鋯合金等核級鋯材3 天腐蝕22mg/dm2,室溫抗拉強度400MPa,屈服強度240MPa,延伸率20%。186高 性 能 自 動 變 速箱 油(OEM 裝 填油)FZG 齒輪承載11 級,DKA 或 ISOT 實驗 150以上、96H 高溫耐久測試通過,通過 SAENO.2、LVFA、同步器單體摩擦實驗等摩擦測試,-40布氏粘度20000mPas,150高溫泡沫傾向性100ml,銅腐蝕試驗2 級,通過 OEM 特定的整機系列臺架及整車行車實驗。187高性能油膜軸承油液相銹蝕試驗(合成
135、海水)無銹,抗乳化性(乳化層)1ml,抗乳化性(總分水)36ml,腐蝕1b,抗乳化20min,燒結負荷1962N,綜合磨損值294N,磨斑直徑0.50mm,旋轉氧彈300min。188磷酸酯抗燃液壓液自燃點560,電阻率(20)21010cm,酸值(以 KOH 計)0.05mg/g,空氣釋放值(50)6min,水解安定性0.5mgKOH/g,氯含量50mg/kg,固體污染度 SAEAS4059F6 級。189汽 車 用 水 乳 化 防銹 蠟專用防銹劑紅外分析碳酸鈣晶型峰值范圍:881886cm-1;調制成品乳化蠟氣味評級3.5 級;總堿值120mgKOH/g;鹽霧試驗:100SN 中 30%時
136、168h;石油溶劑中 30%時264h。190風 電 機 組 專 用 潤滑 劑:變速箱齒輪油黏度指數150;-30布氏黏度不高于 150000mPas;傾點不高于-33;閃點不低于 220;泡沫傾向/泡沫穩定性/(ml/ml),2450/0,93.550/0,后 2450/0;采用 GB/T8022潤滑油抗乳化性能測定法測定,油中水2.0%,乳化層1.0mL,總分離水80mL;采用 GB/T5096石油產品銅片腐蝕實驗法進行測定,100下 3h 銅片腐蝕1 級;采用 GB/T11143加抑制劑礦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銹性能試驗法測定,合成海水下液相銹蝕通過;采用 SH/T0123極壓潤滑油氧化性能測
137、定法測定,121下 312h,100運動黏度增長4%,沉淀值0.1mL;采用四球機試驗,負荷磨損指數441N;燒結負荷2450N;磨斑直徑(1800r/min,196N,60min,54),0.35mm;FZG 齒輪機試驗(A/8.3/90)12 級;承載試驗失效等級10 級;耐久試驗為高級;滾柱磨損30mg,保持架磨損值為報告;油品清潔度 NAS 級數8。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191降 噪 粉 末 冶 金 軸承 潤滑油運動粘度(40)61 75mm2/s,開口閃點210,傾點-45,蒸發度1.0%,四球磨痕0.6mm,四球 PD 126kg。192耐 高 溫 降 噪 音 金屬 齒輪潤滑脂錐入度
138、(0.1mm)310 340,滴點180,蒸發度1.0%,鋼網分油5.0%,銅片腐蝕:1b 以下,四球磨痕0.65mm,四球 PD200kg。193航空鋁合金切削液表面張力40mN/m;55腐蝕試驗航空鋁24h、鑄鐵24h、紫銅8h;防銹試驗單片24h、疊片8h;四球測試 PB540N 或 PD1100N;耐硬水穩定性800ppm。194鎂合金切削液表面張力40mN/m;55腐蝕試驗鎂合金24h、鑄鐵24h、紫銅8h。防銹試驗單片24h、疊片8h;四球測試 PB540N 或 PD1100N。耐硬水穩定性8000ppm。195長 壽 命 柴 油 機 油贈 程 K12硫酸鹽灰分1.0%;硫含量0.
139、4%,磷含量0.08%;90 次柴油噴嘴剪切后 KV100 變化率5.0%;蒸發損失(250,1h)13%;堿值10mgKOH/g。196機 器 人 減 速 器 專用 潤滑脂錐入度(0.1mm)400430;滴點170;磨斑直徑0.45mm;SRV 摩擦系數0.1;氧化安定性(99,100h,0.758MPa)0.05MPa;低溫相似粘度(-20)500mPas。197鋁熱軋乳化油 ZLRpH 值 7 8.5,密度(20)0.850.95g/cm3,電導率(3%,去離子水配制)300S/cm,疏水粘度(40)35 45mm2/s,潤滑酯含量 25 35%,ESI(乳液穩定指數)0.75 0.9
140、0,使用濃度(體積)2.5 4.5%,使用溫度 25 50,使用壓力 0.4 0.7MPa。198鋁軋制油添加劑ZLT 酸值0.1mgKOH/g,皂化值20mgKOH/g,羥值210mgKOH/g,傾點18,密度 0.83 0.86g/cm3,閃點110,運動粘度(40)7.000 8.900mm2/s,灰份0.005%,腐蝕(100、3h)1 級,油膜強度(基礎油+4%添加劑+0.2%潤滑添加劑)38kgf。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關鍵戰略材料一高 性 能 纖 維 及 復合 材料199高性能碳纖維(1)高強型:拉伸強度4500MPa,CV5%,拉伸模量 230 250GPa,CV2%;(2)高強
141、中模型:拉伸強度5500MPa,CV5%,拉伸模量 285305GPa,CV2%;(3)高模型:拉伸強度4200MPa,CV5%,拉伸模量 377GPa,CV2%。200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1)高碳系列:拉伸強度1400MPa,彈性模量 20020GPa,斷裂延伸率0.3%,石墨化后熱導率 2001000W/mK;(2)高模系列:拉伸強度2000MPa,彈性模量600GPa,熱導率 200500W/mK;(3)高導熱系列:拉伸強度2200MPa,彈性模量700GPa,熱導率 5001000W/mK。201高 性 能 碳 纖 維 預浸 料0拉伸強度2500MPa,0拉伸模量155GPa,CAI2
142、85MPa。202PBO 高性能纖維拉伸強度 28 35cN/dt,拉伸模量 160 240GPa,斷裂伸長率 2.0 4.0%,極限氧指數 68%。203航 空 內 飾 用 碳 纖維 復合材料0拉伸強度1700MPa,0拉伸模量100GPa,彎曲強度1200MPa,密度1.6g/cm3,阻燃:按照 CCAR25.853 標準熱釋放65kW/m2,煙密度2004Dm。204碳 纖 維/環 氧 樹 脂復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70MPa,彎曲強度1200MPa,拉伸強度1800MPa。205儲 氫 氣 瓶 用 碳 纖維 復合材料(1)車船用燃料電池氫氣瓶:工作壓力35MPa,使用壽命 1015 年,質
143、量儲氫密度 4.0%;(2)無人機用燃料電池氫氣瓶:工作壓力 35MPa,使用壽命 5 年,質量儲氫密度 7.0%。206大 絲 束 碳 纖 維 及其 熱塑性復合材料48K 大絲束碳纖維,性能達到或接近東麗 T300 級性能水平。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07芳綸及制品(1)芳綸絕緣紙:灰分0.5%,擊穿電壓15kV/mm,抗張強度2.5kN/m;芳綸蜂窩紙:透氣度0.015m/Pas,撕裂度:650mN(MD)、1100mN(CD),模量:2.5GPa(MD)、1.5GPa(CD);(2)芳綸 1313 沉析纖維:干度20%,白度80%,機械打漿度 655SR,DMAC 含量500ppm;(3)
144、芳綸 1414(對位芳綸、芳綸 II)纖維,纖維纖度:普通型 200D6000D,高模型 200D11360D,高強型 200D1500D;普通型性能要求:初始模量:445cN/dtex,斷裂伸長率:2.5 3.5%,斷裂強度:17.5 20cN/dtex;高強型產品性能要求:斷裂強度23cN/dtex,拉伸模量 600700cN/dtex,斷裂伸長率3.5%;高模型產品性能要求:斷裂強度19cN/dtex,斷裂伸長率 2.5 3.5%,弦模量700cN/dtex,彈性模量730cN/dtex;(4)芳綸 III 長纖維及織物:纖維:密度 1.440.01g/cm3,纖度 6300tex,拉伸
145、強度28.5cN/dtex,彈性模量750cN/dtex,伸長率=2.5 4.2%;平紋機織物:面密度 150 170200300340g/cm2,典型織物 200g/cm2經緯向強力10KN,典型織物 340g/cm2,經緯向強力17KN;UD 布:硬質 UD 面密度 140 10g/cm2,軟質 UD 面密度 235 10g/cm2。208聚酰亞胺(PI)纖維(1)高強高模型:拉伸強度 2.4 4.5GPa,拉伸模量 100 170GPa,斷裂伸長率 25%;(2)耐熱型:阻燃:本體不燃(LOI 極限氧指數32%);耐高低溫:260300可長年使用,瞬時耐受溫度 500(5%初始分解溫度
146、510);尺寸穩定性好:-260至 280溫度變化時其理化及機械性能、尺寸幾無變化;纖度 0.86dtex;密度 1.41g/cm3;斷裂強度4cN/dtex;模量 25 43cN/dtex;斷裂伸長10 30%。209高 硅 氧 玻 璃 纖 維制 品SiO2含量96%,使用耐溫 1000,瞬間耐溫 1600。210高模玻璃纖維浸膠紗彈性模量95Gpa,軟化點溫度900,膨脹系數5.010-6K-1。211高 耐 候 玻 璃 纖 維/碳纖維復合材料最高抗拉強度600kN/m,延伸率3%,耐溫性-100280。212電 子 級 低 介 電 玻璃 纖維及制品介電常數(10GHz)4.8,介電損耗(
147、10GHz)3.010-3。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13生 物 識 別 用 特 種玻 璃纖維(1)指紋識別用光準直材料:準直單元尺寸 670m,垂直觀測透過率35,觀測透過率5(傾斜 5),光絕緣波長范圍 3001000nm,光絕緣效率99.5,厚度 0.2 1.0mm;(2)生化檢測用特種光纖束:96 路樣本反應池的差異值3%,384 份樣本激發光和采集一致性4%,傳光束插拔和互換時,輸出功率不穩定度10%,多分支生化傳光束各個分支分布差異15%,SiO2含量99.999%。214超 凈 排 放 用 高 性能 覆膜濾料過濾效率99.999%,殘余壓差250Pa,粉塵剝離率80%,測試標準依據
148、GB/T6719。215石 英 纖 維 增 強 酚醛 樹脂復合材料(1)高密度產品:密度 1.0 1.2g/cm3,拉伸強度 20 30MPa,拉伸斷裂伸長率 0.3%0.5%,導熱系數 0.18 0.21W/(mK),小發燒蝕 0.15 0.25mm/s;(2)中密度產品:密度 0.8 1.0g/cm3,拉伸強度 15 18MPa,拉伸斷裂伸長率 0.2%0.4%,導熱系數 0.170.2W/(mK),小發燒蝕 0.170.21mm/s;(3)低密度產品:密度 0.680.72g/cm3,拉伸強度 10 12MPa,拉伸斷裂伸長率 0.7%1.2%,導熱系數 0.14 0.17W/(mK)。
149、216連續碳化硅纖維(1)第二代連續碳化硅纖維:單纖維直徑 12 14m,密度 2.62.8g/cm3,單絲拉伸強度2.8GPa,束絲拉伸強度2.5GPa,拉伸彈性模量270GPa,斷裂伸長率0.95%,氧化量0.8%,硅含量 57.4 62.4%,單絲拉伸強度2.5GPa(1250氬氣 1h),單絲拉伸強度2.3GPa(1200空氣 1h)。(2)第三代連續碳化硅纖維:單纖維直徑 11 13m,密度 2.953.25g/cm3,單絲拉伸強度2.8GPa,束絲拉伸強度2.6GPa,拉伸彈性模量350GPa,斷裂伸長率0.8%,氧化量1%,硅含量 66.9 70.9%,單絲拉伸強度2.7GPa(
150、1250氬氣 1h),單絲拉伸強度2.4GPa(1200空氣 1h),碳硅原子比:0.95 1.15;(3)耐高溫連續碳化硅纖維:拉伸強度2.8GPa,楊氏模量200GPa,伸長率 1.2 1.8%,線密度 180 10tex,氧含量12%,1100,空氣 10 小時,強度保留率85%。217高性能氧化鋁纖維(1)氧化鋁短纖維:Al2O3含量72%,燒失量0.3%,平均直徑:57m;(2)氧化鋁連續纖維:Al2O3含量72%,纖維強度1.5Gpa,平均直徑12m。218玄武巖纖維布抗拉強度2000MPa,抗拉模量85GPa。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19風 電 用 高 強 高 模耐 疲 勞 拉 擠
151、 復 合材 料 板材纖維質量含量 8286%,0拉伸/壓縮模量62GPa,0拉伸/壓縮強度1200MPa,90拉伸模量15GPa,90拉伸強度50MPa,90壓縮模量17GPa,90壓縮強度150MPa,短梁剪切強度55MPa,V 型剪切強度50MPa,直線度0.04%,玻璃化轉變溫度(Tg 中間值)90,密度2.18g/cm2,疲勞 M 值8。220航 空 制 動 用 碳/碳復合材料密度1.80g/cm3,抗壓強度140MPa,抗彎強度120MPa,層間剪切強度12MPa,高能剎車(能流密度3000kW/m2,面積能載60MJ/m2),摩擦系數0.15。221聚苯硫醚(PPS)細旦纖維纖度
152、0.9 1.2dtex,斷裂伸長率 20 40%,干熱收縮率80%;(2)A2B7 型儲氫合金:用于鎳氫電池,儲氫初始容量390mAh/g(室溫 0.2C 充/放 15 周),循環 300 次容量保持率為 92%以上(室溫 1C 充/放,120%過充,100%DOD),溫區寬度-4080(極限溫度容量保持率50%);用于固態儲氫裝置,最大儲氫容量1.8wt%,循環 100 周后儲氫容量保持率為99%。230高 性 能 釹 鐵 硼 永磁 體(1)48EH 檔產品:Br 13.6kGs,Hcj30kOe;(2)50UH 檔產品:Br13.9kGs,Hcj25kOe;(3)54SH 檔產品:Br14
153、.3kGs,Hcj20kOe。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31釹鐵硼熱壓磁體(1)高性能熱壓磁體:1.Br 14kGs,Hcj14kOe,(BH)max50MGOe;2.耐蝕性能:130,2.6atm,240h(HAST 條件)磁體失重1mg/cm2;(2)熱壓輻向磁環:Br 13kGs,Hcj15kOe,(BH)max45MGOe。232高 性 能 各 向 異 性粘 結磁體(1)粘結磁粉:Br 12.5kGs,(BH)max(MGOe)+Hcj(kOe)52;(2)粘結磁體:Br 8.8kGs,(BH)max(MGOe)+Hcj(kOe)30。233高性能釤鈷永磁體Br 11.5kGs,Hcj25
154、kOe,(BH)max31MGOe。234新型鈰磁體無 Tb、Dy 重稀土前提下,鈰含量占稀土總量20%,(BH)max(MGOe)+Hcj(kOe)57;鈰含量占稀土總量30%時,(BH)max(MGOe)+Hcj(kOe)52;鈰含量占稀土總量50%時,(BH)max(MGOe)+Hcj(kOe)37。235汽 車 尾 氣 催 化 劑及 相關材料(1)稀土儲氧材料:經 1100高溫老化 10 小時后,比表面積不低于 28m2/g,靜態儲氧量300molO2/g;(2)SCR 催化劑:新鮮狀態,200下 NOx 轉化率90%,650/10%H2O/空氣中 100 小時老化后,220520范圍
155、內 NOx 平均轉化率90%;(3)DOC 催化劑:新鮮狀態,400以下 NO 最大轉化效率50%;650,100 小時水熱老化后,400以下 NO 最大轉化效率45%;(4)堇青石蜂窩載體:TWC 載體壁厚 2.5 4.0mil,熱膨脹系數0.510-6/;DOC、SCR 載體壁厚 3.05.5mil,熱膨脹系數0.510-6/;DPF、GPF壁厚 7 12mil,孔隙率 45 65%,熱膨脹系數0.810-6/;(5)汽油車、柴油機及天然氣發動機排氣凈化催化劑:涂覆偏差5%,性能指標達到國 VI 標準;(6)CDPF 催化劑:涂覆背壓偏差:10%;預處理后 PN61011/kWh。(7)A
156、SC 催化劑:650,100 小時水熱老化后,NH3氧化起燃溫度 T50225;300以上的 N2選擇性75%;(8)非道路 T4 催化劑:涂覆偏差5%,性能指標達到非道路 T4 標準。236稀土化合物(1)高純稀土化合物:純度99.995%,相對純度(稀土主元素含量/稀土總量)99.999%;(2)超高純稀土氧化物:稀土純度99.9995%,CaO2ppm,Fe2O31ppm,SiO22ppm;(3)超高純稀土鹵化物:絕對純度99.99%,水、氧含量50ppm;(4)超細稀土氧化物粉體:相對純度(稀土主元素含量/稀土總量)99.99%,粒徑 D50=30 100nm,分散度(D90-D10)
157、/(2D50)=0.5 1。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37高 性 能 稀 土 發 光材 料(1)高端顯示新型發光材料:顯示色域95%NTSC;(2)高顯色、超高光效照明用發光材料:LED 器件的顯色指數(Ra)90,光效180lm/W。238超 高 純 稀 土 金 屬材 料及制品(1)超高純稀土金屬材料:以 60 種以上主要雜質計算,絕對純度99.99%,氣體雜質總量100ppm;(2)超高純稀土金屬靶材:最大方向尺寸300mm;絕對純度99.95%,晶粒平均尺寸200m。239稀土拋光材料高檔稀土拋光液,粉體 CeO2含量99.9%,晶粒尺寸30nm,形貌接近球形,拋光液粒度 D50=50300
158、nm,Dmax500nm,有害雜質離子濃度40ppm,硅晶片拋光速度100nm/min,表面粗糙度 Ra 1nm,高性能玻璃基片拋光速度25nm/min,表面粗糙度 Ra0.5nm。240鋁鈧合金靶材(1)Sc 原子含量 5 25at%,純度99.95%,O 雜質含量300ppm,Sc 原子質量波動0.5at%,合金相平均尺寸50m,靶材與背板焊合率97%;(2)Sc 原子含量 2543at%,純度99.9%,O 雜質含量800ppm,Sc 原子質量波動0.5at%,合金相平均尺寸50m,靶材與背板焊合率95%,最大尺寸300mm。三先 進 半 導 體 材 料和 新型顯示材料241超高純 Ni
159、Pt 合金靶材純度4N,晶粒尺寸100m,焊合率97%,尺寸公差0.1mm,表面粗糙度 Ra0.4m,滿足集成電路領域 300mm 晶圓或功率器件制造要求。242高純鉭靶材純度99.995%(4N5),晶粒尺寸50m 且均勻,圓形、方形各種規格,在厚度上應為均勻晶粒取向的組織結構,表面粗糙度 Ra 1.6m。243高純鈷靶純度99.995%(4N5),晶粒尺寸50m,焊合率99%,滿足 200300mm 晶圓制造要求。244銅和銅合金靶(1)高純銅靶:純度6N,金屬雜質元素含量均0.2ppm,非金屬雜質元素含量均1ppm,最大外徑400mm,尺寸公差0.1mm,焊合率99%,表面粗糙度 Ra0
160、.4m,滿足集成電路領域 300mm 晶圓制造要求。(2)高純銅合金靶:純度6N,合金元素含量 0.11 0.80wt%,合金元素公差范圍10%,分布均勻,金屬雜質元素含量均0.2ppm,非金屬雜質元素含量均1ppm,最大外徑400mm,尺寸公差0.1mm,焊合率99%,表面粗糙度 Ra0.4m,滿足集成電路領域 300mm 晶圓制造要求。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45平 面 顯 示 用 高 純鉬 管靶純度99.95%,密度10.15g/cm3,平均晶粒100m,均勻分布,且沿長度方向的平均晶粒尺寸偏差20%,焊合率97%,產品尺寸:G6 G11TFT-LCD 世代線(150 180)(120 1
161、40)(14003600)mm。246Ag 及 Ag 合金靶材(1)平面顯示用銀及銀合金靶材:純 Ag 純度99.99%,Ag 合金純度99%;平均晶粒150m,焊合率95%;靶材尺寸:旋轉靶單節圓筒(100 165)(4003500)(420)mm;靶材成膜后,在 500nm 光照下,反射率92%;平面靶單片靶胚 G2.5G11TFT-LCD 世代線(6002500)(180 1800)(420)mm。(2)200300mm 晶圓用純 Ag 靶材:純度99.99%,平均晶粒100m,焊合率97%,最大外徑300mm。247有 機 發 光 半 導 體顯 示用玻璃基板應變點溫度750,軟化點10
162、50,楊氏模量83GPa,UV 透過率(308nm)70%。248超薄柔性玻璃厚度100m,彎折半徑2mm,動態彎折次數(R=3mm)40 萬次。249G8.5 代 線 及 以 上新型顯示用玻璃基板應變點655,退火點 720745,軟化點 97010,線熱膨脹系數(3.03.8)10-6/,楊氏模量 72GPa79Gpa,550nm 處透過率 90%92%,支持G8.5 代線及以上顯示用無堿玻璃基板。250高性能鋰鋁硅玻璃表面壓應力900MPa,Al2O317%,Li2O4%,壓應力層厚度 DOL80m。251氮化鎵單晶襯底4 英寸及以上,位錯密度5106cm-2,表面粗糙度0.3nm,N
163、型氮化鎵單晶襯底電阻率0.05cm,半絕緣氮化鎵單晶襯底電阻率106cm。252氮化鎵外延片4 英寸及以上,方阻81012cm-2,翹曲50m,遷移率1500cm2/vs。253碳化硅同質外延片 4 英寸及以上,外延片內濃度不均勻性(/mean)15%,外延片內厚度不均勻性(/mean)10%,外延表面缺陷密度3/cm2,外延表面粗糙度0.5nm。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54碳化硅單晶襯底6 英寸及以上,微管密度0.5/cm2,TTV 10m,-25mbow25m,warp300mm,公差10m,硅電極電阻率 6080ohmcm,徑向電阻率波動10%,表面粗糙度10nm,硅電極導氣微孔均勻性98
164、%,硅電極導氣微孔邊緣倒角 R0.20.1mm。256電 子 封 裝 用 熱 沉復 合材料(1)WCu:熔滲態密度11.6g/cm3,CTE6.5 13.5ppm/K,TC165 290W/mK;(2)MoCu:軋制退火態密度9.2g/cm3,熔滲態密度9.1g/cm3,CTE6.513.5ppm/K,TC155210W/mK;(3)CMC:CTE710ppm/K,TC150300W/mK;(4)CPC:CTE8 11.5ppm/K,TC180 300W/mK。2574-6 英 寸 低 位 錯 鍺單晶單晶直徑104mm,單晶長度120mm,單晶晶向:100偏111 9 1,導電型號 P 型,電
165、阻率 0.001 0.05cm,徑向電阻率不均勻性15%,位錯密度500/cm2。258硅基微陣列透鏡硅基底,口徑 230m 與 700m,周期 250m 與 750m,曲率半徑 0.3mm、1.4mm、1.9mm、3.1mm、4.0mm;厚度 300m500m。2598-12 英 寸 硅 單 晶拋光片(1)8 英寸輕摻硅單晶拋光片:晶向(100),P 型,硼摻雜,電阻率 1200ohmcm,氧含量 615ppma,90nm 的顆粒少于 80 顆;尺寸要求:外徑 200mm0.2mm,厚度 600750m,厚度允許偏差15m,總厚度變化4m;總平整度3m;局部平整度(SBIR2525)0.8m
166、;彎曲度40m;翹曲度40m;(2)8 英寸重摻硅單晶拋光片:晶向(100)/(111),P 型/N 型,硼/磷/砷/銻摻雜,電阻率 0.00070.08ohmcm,氧含量 8 18ppma,120nm 的顆粒少于 200 顆;尺寸要求:外徑 200mm0.2mm,厚度 600750m,厚度允許偏差15m,總厚度變化5m;總平整度4m;局部平整度(SBIR2525)1.2m;彎曲度60m;翹曲度60m;(3)12 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外徑 300mm0.2mm,厚度允許偏差25m,總厚度變化3m,翹曲度50m,局部平整度(SFQR2525)0.1m。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608-12 英 寸 硅
167、 單 晶外延片產品類型 P/P-,摻雜元素硼,外延電阻率 120ohmcm,電阻率梯度5%,外延層厚度 2 10m,厚度偏差3%。261光掩膜版(1)G8.5 代光掩膜版:基板尺寸 1220140013mm,基板平坦度20m,圖形精度0.20m,位置精度0.5m,總長精度0.5m,半色調膜層透過率均勻性2%;(2)G11 代光掩膜版:基板尺寸 1620178017mm,基板平坦度20m,圖形精度0.20m,總長精度0.5m,半色調膜層透過率均勻性2%;(3)LTPS 用光掩膜版:基板尺寸范圍包括 800920mm、800945mm、9801150mm、8501200mm,基板平坦度:20m,圖
168、形精度:0.10m,位置精度:0.3m,總長精度:0.5m;(4)CF 用光掩膜版:基板尺寸 1220165015mm,基板平坦度30m,圖形精度0.5m,位置精度0.75m,總長精度0.75m,半色調透過率公差1.5%;(5)248nm 用光掩膜版:基板尺寸 1521526.35mm,基板平坦度0.5m,圖形精度50nm,缺陷精度:100nm 的缺陷30 個,涂膠均勻性50nm;(6)193nm 用光掩膜版:基板尺寸 1521526.35mm,基板平坦度0.2m,圖形精度20nm,缺陷精度:60nm 的缺陷30 個,涂膠均勻性30nm;(7)G8.6TFT 用光掩膜版:基板尺寸 980155
169、010mm,基板平坦度:20m,圖形精度:0.15m,位置精度:0.5m,總長精度:0.5m,半色調透過率公差:1.5%。262高 容 及 小 尺 寸MLCC 用 鎳 內 電極 漿料鎳粉 0.150.20m,最大粒往徑0.5m,固含量 553,粘度 10rpm192Pas,干膜密度5gcm3,熱膨脹系數 153(1000 1200),能在厚度3m 以下的介質上通過絲印工藝形成精確的外觀圖形。263片 阻 用 高 精 度 低阻 阻漿金屬粉:銀鈀含量 55 10%,粘度 25050Pas/25(BROOKFIELD 粘度計,CP52 轉子,2.0PRM),細度 90%處5m,第二條線7m;電性能:
170、方阻:8 10,TCR 100PPM;方阻:800 1000m,TCR 100PPM;方阻:90 100m,TCR 100PPM;方阻:1020m,TCR130,能帶寬度(Eg)2.7eV,遷移率(Mobility)5.010-5cmV-1S-1;(2)有機小分子空穴傳輸層材料(HT):玻璃化轉變溫度130,能帶寬度(Eg)2.5eV,遷移率(Mobility)1.010-3mV-1S-1;自主 HT+ET,藍光器件達到 2000nits 下,驅動電壓160,壽命 T95 150 小時。268電子級環氧樹脂可水解氯200ppm,總氯800ppm,氯離子5ppm,同普通環氧樹脂相比環氧值差值0.
171、05。269OLED 基板用電子級聚酰亞胺材料固含量 1020%,粘度 30007000CP;拉伸強度300MPa,玻璃化轉變溫度 Tg450,熱分解溫度:Td1%450、Td5%590、Td10%600,熱膨脹系數(50450)5m/m。270工業片(工業膠片)ISO 感光度 100500;ISO 平均斜率4.6;ISO 斜率 G23.8;ISO 斜率 G46.4。四新型能源材料271反光釉料細度:75wt.%;反射率(202m):78%;膠帶附著力(鋼化玻璃基材):0 級;表面硬度:9H;燒結窗口:680/20s;PID96 可靠性:效率變化1.9g/cm3,電導率100S/m,抗壓強度1
172、00MPa,腐蝕電流10W/(mK),抗彎強度50MPa,透氣率99.9%,K0.005,Na0.020,Ca0.020,Fe0.005,Si0.008,Al0.005,Ni0.003,Cu0.004,Mg0.010,Cl-0.006,N0.020,Pb0.003%。五生 物 醫 用 及 高 性能 醫療器械用材料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77高 生 物 相 容 性 血液 透析膜超濾系數達到 60ml/hmmHg 以上;肌酐,尿素清除率均在 180ml/min 以上,白蛋白的篩選0.005,2 微球蛋白的篩選0.85??沙惺?500mmHg 的跨膜壓力;抗蛋白污染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優。278海藻纖維及
173、應用(1)水刺醫用敷料:克重:1824g/m2、干燥失重20%、吸液性12g/100cm2、重金屬總量20ug/g;細胞毒性反應級;無皮膚致敏反應;皮膚刺激指數0.4;(2)針刺醫用敷料:克重:60 120g/m2、干燥失重20%、吸液性12g/100cm2、重金屬總量20ug/g;細胞毒性反應 級;無皮膚致敏反應;皮膚刺激指數0.4。279微 創 介 入 醫 療 中空 纖維管細胞增值率70%;尺寸公差0.01mm;耐爆破壓強度20atm;以下根據材料的不同用途分別說明:(1)用于微創介入醫療中空纖維管囊主要性能指標:尺寸公差0.01mm,斷裂伸長率可控制,球囊雙壁厚=1.15 1.25mm,
174、耐爆破壓高達 3032atm;(2)用于微創介入醫療左右冠共用造影導管主要性能指標:正向扭控 260,反向扭控 140;(3)用于微創介入醫療編織增強復合中空纖維管主要性能指標:彎曲載荷 5.63N,扭控性能 377.5;(4)用于微創介入醫療三維編織增強復合中空纖維管主要性能指標:支架載入阻力 5070N;(5)用于微創介入醫療 Coil 增強復合中空纖維管主要性能指標:外管釋放阻力80N,覆膜套管釋放阻力40N,軸向拉伸強度 170200N。280藥 用 疫 苗 用 中 硼硅 玻璃管線熱膨脹系數(5.00.1)10-6/(20300),121顆粒耐水性 1 級,耐酸性 1 級,耐堿性 2
175、級。前沿新材料281海 洋 微 生 物 清 凈節 能劑1/1000 比例熱量增加值50Kal/kg,硫含量50ppm,酸度3mgLOH/100ml,水分0.002%v/v,銅片腐蝕(503h 級)1,閃點(閉口)43,無機械雜質。2823D 打 印 有 機 硅 材料硬度 20 80ShoreA,拉伸強度4MPa,撕裂強度7N/mm,斷裂伸長率70%。283電子線路板片反差:r10;感光度:s=0.550.65;最大密度:4.0。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84透明耐紫外封裝膜層間粘結力5N/cm;與 POE/EVA 剝離強度60N/cm;透光率88%;層壓表觀:無縮邊、褶皺、分層、起泡、凸點等表觀弊
176、??;PCT48h 后斷裂伸長率保持率30%;紫外照射 120kwh/m2,黃變b3.0。285石墨烯散熱材料(1)石墨烯散熱材料:xy 軸熱傳導系數1950W/(mK),z 軸熱傳導系數22W/(mK),幅射系數92%,膜厚 25m500m;(2)散熱涂層:附著力 0 級,熱輻射率95%,平面熱導系數100W/(mK),耐中性鹽霧性能5000h,耐溫200,硬度2H。286石墨烯導電漿料固含量4%,水分含量1000ppm,粘度30000mPa.s,涂膜電阻率100m.cm。287涂 布 法 制 備 石 墨烯 電熱膜PET、云母或 PI 封裝,工作電壓 110 220V,功率密度 160 260
177、W/m2,表面工作溫度 45 100,使用壽命30000 小時,電熱轉化效率98%,電熱輻射轉化效率70%,可有效發射 414m 波長遠紅外線,溫度不均勻性10%。288石 墨 烯 導 熱 復 合材 料(1)照明/通訊用石墨烯高導熱復合材料:熱導率20W/(m.K),拉伸強度29MPa,彎曲強度45MPa,懸臂梁無缺口沖擊強度3.0Kj/m2,阻燃達到 V0 級別,密度0.78,耐候,耐腐蝕等。(2)石墨烯高導熱復合管材:密度1.7g/cm3,拉伸強度22MPa,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3.0Kj/m2,導熱系數10W(/m.K),阻燃 V0 級別,使用溫度200,爆破壓力5MPa,長期使用壓力1M
178、Pa,熱輻射率0.8,耐酸堿等腐蝕介質。289石 墨 烯 改 性 發 泡材 料密度0.25g/cm3,硬度42 度,拉伸性能0.6MPa,撕裂性能1.65MPa,長效熱老化測試 700,150h。290石 墨 烯 改 性 潤 滑材 料(1)石墨烯齒輪油:采用 SH/T0189 方法,條件 1800r/min,196nN,60min,54下測試,磨斑直徑0.32mm;PD3000N;FZG 臺架測試不低于 11級;(2)石墨烯抗磨液壓油:FZG 臺架測試不低于 9 級;摩擦系數3000h。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91氣凝膠絕熱氈導熱系數:0.021W/(mK)(常溫 25),0.036W/(mK)
179、(300),0.072W/(mK)(500);A2 級防火;壓縮回彈率90%;震動質量損失率1.0%;符合 GB/T34336 中 A 類產品要求。2923D 打 印 用 合 金 粉末(1)鈦合金粉末:粒度范圍 15200m,球形度94%,氧含量100ppm,霍爾流速30s/50g,空心粉0.8%,非金屬夾雜個數10 個/kg,松裝密度50%;(2)高溫合金粉末:粒度范圍 15 150m,球形度98%,氧含量50ppm,霍爾流速14s/50g,空心粉0.8%,非金屬夾雜個數10 個/kg;(3)高溫鈦合金粉末:粒度范圍 1553m,球形度95%,氧含量200ppm,霍爾流速3000MPa;硬度
180、HRC58,無缺口夏比沖擊功20J/cm2;耐磨性是 M2 高速鋼的 1.5 倍以上;在1%鹽酸水溶液中的耐腐蝕性是 M2 高速鋼的 10 倍以上。在磨損環境下實際使用壽命是 M2 高速鋼的 2 倍以上;鹽霧試驗 48h 無銹蝕,硬質相體積分數10%,硬質相平均尺寸5m;在典型的磨損、腐蝕耦合使用環境下,使用壽命是 M2 高速鋼的 10 倍以上,是馬氏體不銹鋼 9Cr18MoV 的 5 倍以上;(2)粉末冶金制備超高溫鐵鉻鋁電熱合金:電阻率 1.381.45mm2/m;室溫抗拉強度700MPa;1000抗拉強度30MPa;1350快速壽命實驗性能70h。294高 強 度 高 韌 性 壓縮 機閥
181、片精密鋼帶保證壓縮機的使用壽命達到 1015 年;抗拉強度2000MPa,材料延伸率6%,應力比為 0 時材料疲勞強度達 1000MPa 以上,應力比為-1 時,材料疲勞強度達 750MPa 以上,表面殘余壓應力達 600MPa 以上;材料內部非金屬夾雜尺度滿足最嚴格要求,并具備良好的耐磨性,適合壓縮機高溫環境使用。295實用化超導材料(1)高場 Nb3Sn 超導線材:單根千米級線材臨界電流密度達到 3000A/mm2(4.2K,12T);(2)Bi2223 帶材:長度達到 1000 米,臨界電流達到 200A;(3)Bi2212 線材:長度500 米,臨界電流密度2000A/mm2(4.2K
182、,14T);(4)MgB2 線材:長度3000 米,臨界電流密度1105A/cm2(20K,3T)。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296注 射 成 型 用 鈦 合金 粉末(1)TA1:粒徑45m,流動性38s/50g,中位徑 D5045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10%;(2)TC4:粒徑45m,流動性38s/50g,中位徑 D5045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10%;(3)TA15:粒徑45m,流動性38s/50g,中位徑 D5045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10%。297熱 等 靜 壓 用 高 性能 鈦合金粉末(1)TA1:粒徑 45240m,流動性30s/50g,
183、中位徑 D50240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08%,球形度96%;(2)TC4:粒徑 45240m,流動性30s/50g,中位徑 D50240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08%,球形度96%;(3)TA15:粒徑 45240m,流動性30s/50g,中位徑 D50240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08%,球形度96%;(4)TiAl:粒徑 45240m,流動性30s/50g,中位徑 D50240m,松裝密度50%理論密度,氧含量0.08%,球形度96%。298NiCrBSi 系自熔性合金粉末(1)氧乙炔噴焊、等離子熔覆激光熔覆粒度分布:45m106m,球形度9
184、0%,流動性16.5s/50g,松裝密度4.5g/cm3,氧含量300ppm;(2)超音速火焰噴涂粒度分布:15m53m,球形度95%,流動性17.5s/50g,松裝密度4.5g/cm3,氧含量300ppm。299無定形硼粉(1)高純超細硼粉:總硼含量95wt.%,粒度 D501m,晶型為無定形態;(2)活性金屬復合硼粉:總硼含量80wt.%,活性物質復合量:M=315wt.%,粒度 D501m。300銅 基 微 納 米 粉 體材 料(1)超細粉末:D50 范圍 1 15m,氧含量5000ppm;(2)亞微米粉末:D50 范圍 0.1 1m,氧含量8000ppm;(3)納米粉末:D50 范圍
185、0.001 0.1m,氧含量10000ppm;(4)催化劑粉末 1:粒度 D505.5m,氧含量10%,二甲基二氯硅烷選擇性87%;(5)催化劑粉末 2:粒徑 100nm5m,表面積為 2.9m2/g,有機硅單體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簡稱 DMC)選擇性87%;(6)超低松比樹枝狀銅基粉末:松裝密度 0.45 1.0g/cm3,D5030m。301電 觸 頭 材 料 用 純銅 粉粉末松裝密度 1.52.5g/cm3,氧含量600ppm,氮含量40ppm,碳含量200ppm,硫含量40ppm,雜質成分的總量不超過 0.4%,銅含量99.8%。66序號材料名稱性能要求302焊 接 用 制 品-錫 焊
186、粉(1)焊粉粒度分布至少 90%的顆粒尺寸在 1525m;少于 1%的顆粒尺寸25m,且沒有 30m 以上顆粒;最多 10%的顆粒尺寸15m;形貌上 90%以上的焊錫粉是球形的和長短軸比1.2 的近球形;氧含量15m,且沒有 20m 以上顆粒;最多 10%的顆粒尺寸5m;形貌上 90%以上的焊錫粉是球形的和長短軸比1.2 的近球形;氧含量350mm,晶粒度 7-9 級,0.8mm 平底孔超聲波水浸探傷雜波低于-16db,N、S總含量10ppm,Bi、Tl、Se、Te 總含量70%,球形度99%,增氧量50ppm,非金屬夾雜個數205mm、壁厚25mm。(3)海洋平臺樁腿結構用高強鋼:X100Q
187、 鋼級、屈服強度690MPa、抗拉強度760MPa。(4)大型船舶用特種鋼繩:鋼絲抗拉強度2000MPa,外層鋼絲反復彎曲次數14、扭轉(360)次數26、斷面收縮率46%,鋼絲繩破斷拉力總值1000kN。(5)高止裂厚鋼板:屈服強度達到 460/500MPa,最大厚度達到 130mm,-10下止裂韌性 Kca8000N/mm3/2。(6)高耐蝕超純鐵素體不銹鋼:C+N150ppm。6核電關鍵裝備用鋼(1)核壓力容器用鍛件:直徑 2000mm,壁厚達到 700mm,厚度 T/2 處取樣無塑性轉變溫度 RTNDT-60,350抗拉強度600MPa。(2)核反應堆安全殼用鋼板:寬度達到 4000m
188、m,厚度達到 60mm。厚度 T/4 取樣,室溫下,屈服強度485MPa,抗拉強度 655795MPa;150下,屈服強度440MPa,抗拉強度620MPa;-45沖擊功54J。7大型壓鑄模用熱作模具鋼橫向心部 V 型缺口沖擊功19J,等向性(橫向和縱向比)0.85,S0.002%、P0.010%,A、C 類夾雜物0.5 級,B、D 類夾雜物細系1.5 級、粗系1.0 級,大型壓鑄模具使用壽命達到 10 萬次以上。8極地環境用鋼(1)極地用高強鋼:屈服強度500MPa,抗拉強度 610770MPa,延伸率16%,-80沖擊韌性橫向 50J、縱向9670J,-40 CTOD 0.2 mm。(2)
189、特殊艦船用鋼:屈服強度1000MPa,抗拉強度1050MPa,延伸率14%,-20沖擊韌性150J,-84沖擊韌性80J,-40CTOD0.2mm。9大型水電用高級別壓力鋼管及蝸殼用鋼屈服強度885MPa,抗拉強度 9501130MPa,伸長率15%,沖擊韌性47J。10高爐渣提鈦產鈦白粉高爐渣提鈦實現產業化生產,提鈦后的尾渣中 TTi5%,Cl-0.2%,中間產品可以滿足高品質鈦白粉生產要求。二有色金屬材料11航空用輕合金材料(1)航空用鈦合金擠壓型材:T 形、L 形、U 形、Z 形等典型截面,中強級別成品的室溫抗拉強度900MPa、伸長率10%,高強級別成品室溫抗拉強度1150MPa、伸長
190、率10%。(2)大規格蒙皮鋁合金板:縱向抗拉強度469MPa、屈服強度427MPa、伸長率8%,橫向抗拉強度462MPa、屈服強度407MPa、伸長率9%。(3)預拉伸鋁合金厚板:厚度 2050mm,縱向抗拉強度510MPa、屈服強度441MPa、伸長率10%,橫向抗拉強度510MPa、屈服強度441MPa、伸長率9%。12高端稀土功能材料(1)高性能稀土鹵化物閃爍晶體:光產額60000ph/MeV,能量分辨率3%662 keV,衰減時間18ns。(2)新能源風力發電、VCM 等領域用大厚度、無重稀土(含量0.1%)、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取向方向厚度15mm,剩磁 Br14.4kGs,磁能積+
191、矯頑力67,磁體失重1mg/cm2。(3)新能源汽車用高性能高工作溫度稀土永磁:磁體綜合磁性能(BH)max(MGOe)+Hcj(kOe)75,室溫至180范圍內矯頑力溫度系數 bHcj 優于-0.40%/K,剩磁溫度系數 aBr 優于-0.10%/K。13電子信息用關鍵材料(1)氮化鋁粉體材料:粉體粒度分布 D100.65m、D501.3m、D903.0m、比表面積3.0m2/g,純度 O0.85wt%、C300ppm、雜質總含量1.00wt%。(2)大尺寸高純鉬靶材材料:鉬靶材純度 99.99%,板狀靶材長度2000mm,管狀靶材外徑150mm,長度大于 1500mm。(3)第三代半導體大
192、尺寸單晶硅片:直徑 300mm 以上單晶硅片,滿足集成電路 4014nm 技術代要求。9714高端伺服電機用熱壓磁環及熱壓磁粉熱壓磁粉飽和磁化強度 Ms8.8kGs、矯頑力 Hcj18.5kOe,伺服電機用熱壓磁環綜合性能磁能積 MGOe 與矯頑力 kOe 之和指標60。15核燃料貯存格架用鋁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碳化硼質量分數 30.531.5%,抗拉強度260MPa,屈服強度200MPa,延伸率4%,10B 同位素含量 19.6020.20%,10B 面密度0.035g/cm2。16新型稀有稀貴金屬材料(1)貴金屬前驅體材料:堿金屬及堿土金屬陽離子1ppm,鹵素陰離子1ppm,氮氧化物含量7
193、0%,位錯密度75%;4 英寸磷化銦位錯密度35m,維氏硬度鋼化后600kgf/mm2,綜合良品率65%。20鋼化真空玻璃傳熱系數74MPa,氣體阻隔性好。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千噸/年。4聚苯醚具有較高的耐熱性能和耐化學腐蝕性,吸水率低,熱變形溫度高(190),長期使用溫度范圍-127至 121。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5芳族酮聚合物包括聚醚醚酮、聚醚酮、聚醚酮酮。聚醚醚酮是主要品種,半結晶性高聚物,玻璃化轉變溫度143,熔點334。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6聚芳醚醚腈耐高溫并兼具高力學性能,負載熱變型溫度達 260,可在 230下長期承載壓力使用,且具有高強度、高模量以及優良的尺寸
194、穩定性。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7聚苯并咪唑聚合反應溫度160,分子量40000,密度 11.5g/cm3,玻璃化溫度400,熱分解溫度60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百噸級/年。8含雜萘聯苯結構系列特種工程塑料包括聚芳酰胺、聚芳醚等,耐熱溫度 250370,拉伸強度 90120MPa,氧指數 3245,可溶解于非質子極性溶劑。單套裝置規模達到百噸級/年。9熱致液晶聚合物介于固體結晶和液體之間的中間狀態聚合物,拉伸強度150MPa,彎曲強度205MPa,缺口沖擊強度12kJ/m2,熱變形溫度28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百噸級/年。10己二腈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萬噸/年。11甲基丙烯異丁烯工藝路線。單
195、套裝置規模達到 5 萬噸/年。99酸甲酯(二)高端聚烯烴12高碳烯烴采用齊聚生產工藝,可生產碳八及以上的高碳烯烴,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萬噸/年以上。13茂金屬聚乙烯依托現有或新建裝置開發萬噸級/年以上茂金屬聚乙烯生產線。14乙烯和烯烴共聚(POE)彈性體由乙烯和烯烴(主要是辛烯-1)通過茂金屬催化劑與溶液法聚烯烴生產工藝相結合的工藝合成。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15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樹脂)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三)高性能氟硅樹脂16高性能氟樹脂及單體特種聚四氟乙烯可熔融加工,聚偏氟乙烯達到拉膜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高透明、高抗污、易清潔、高強度、耐腐蝕,三氟氯乙烯共聚
196、物可常溫固化。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17高性能硅樹脂及單體硅樹脂耐高溫和高絕緣性,介電強度30KV/mm,可在180以上溫度條件下長期使用。重點發展苯基硅樹脂、有機硅共聚改性環氧樹脂、乙烯基硅油、苯基有機硅單體、乙烯基有機硅單體等。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四)其他18食品包裝用聚氨酯膠粘劑可耐 120135高溫蒸煮或無溶劑型。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千噸/年。19增強阻燃絕熱聚氨酯泡沫材料水蒸汽透過率 2.8g/m2/h;導熱系數(-163)0.019W/(mk);氧指數(%)24;垂直燃燒(20s 內焰尖高度 mm110120(點燃自熄)。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20特種(脂肪
197、族/脂環族)異氰酸酯主要包括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二環己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HMDI)等脂肪族/脂環族異氰酸酯,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突出的化學穩定性和優秀的耐光耐候性。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21新型可降解塑料包括二氧化碳基、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和 PBSA(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羥基烷酸酯類(PHA)、聚己內酯(PCL)等可生物降解塑料,同時具有較高的強度、耐久性、耐溫性等。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100223D 打印高分子材料對高分子材料進行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優良的尺寸
198、精度,耐高溫,流動性好,低成本,適宜工業化3D 打印技術。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23高吸水性樹脂粒度分布:150m5%,106m1%;吸收速度55s,吸收量50g/g,保液量30g/g。新建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3 萬噸/年或現有裝置升級改造。二特種橡膠及彈性體(一)高性能合成橡膠24溴化丁基橡膠溴質量分數 1.52.5%。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3 萬噸/年。25氫化丁腈橡膠耐低溫可達-50,高溫常規使用溫度為 15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千噸級/年。26氟橡膠可在 200之下長期使用,250之下短期使用,脆點在-20-40之間,具有極好的耐油、耐化學介質性能,適用于汽車靠近發動機部位的耐高溫、耐油
199、橡膠件。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千噸/年。27特種硅橡膠液體硅橡膠、苯基硅橡膠等特種硅橡膠,具有特別優異的耐高低溫性能、耐壓回彈性和人體惰性,在-150250的極寬溫度區間可長期使用。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28異戊橡膠及單體順式異戊橡膠順位含量98%,可替代天然橡膠,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3 萬噸/年;反式異戊橡膠產業化,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3 萬噸/年。杜仲膠達到百噸級/年,要實現綜合利用。29丙烯酸酯橡膠汽車配件用丙烯酸酯橡膠,耐油性類似于丁腈橡膠,耐高溫性能優于氫化丁腈橡膠,使用溫度為-208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千噸/年。(二)新型熱塑性彈性體30氫化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熱塑性彈
200、性體(SEPS)使用溫度可達-65120,短時可達 15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31丁基橡膠/尼龍熱塑性彈性體6080%的丁基橡膠與 2040%的尼龍在高剪切力下熔融共混,氣密性優于鹵化丁基橡膠,氣體滲透系數(60,N2)(1017m2S-1Pa-1)0.3。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32聚烯烴熱塑性彈性體可在-60135溫度范圍內使用,硬度范圍在 25A65D之間,具有較好的耐候性,優異的抗老化、耐臭氧和耐紫外線性能。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10133聚酯型熱塑性彈性體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溫性能,使用溫度范圍-51163,氣密性和油密性好,耐磨耗、耐沖擊和抗蠕變性能好。單套裝置規模
201、達到萬噸級/年。34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熱塑性彈性體通過有機硅改性增強聚氨酯彈性體的回彈性,減少永久形變,拉伸強度比未改性的提高 30%,伸長率提高 5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三功能性膜材料35偏光片及配套膜材料TFT-LCD 用偏光片和配套醋酸纖維素膜、聚乙烯醇膜等。偏振度可根據用戶需求在 95100%定制調整,綜合性能達到高世代(6 代以上)TFT 液晶顯示器配套需求;偏光片用光學聚酯基膜透光率大于 88%,霧度小于 1%,綜合性能滿足偏光片配套需求。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1000萬平方米/年。36鋰離子電池用軟包裝膜采用鋁箔、尼龍膜、聚丙烯膜和聚氨酯膠粘劑復合生產,破裂強度1500KP
202、a。尼龍/Al 剝離強度3.0N/15mm(剝離速度 200mm/min),Al/PP 剝離強度7.0N/15mm(剝離速度 200mm/min),封裝強度40.0N/15mm(封裝條件:180、0.3MPa、6Sec),耐電解液性測試(Al/PP)無邊緣分層,強度40.0N/15mm(15mm 幅寬樣品置于85電解液中 4h 后測試剝離強度)。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2000 萬平方米/年。37海水淡化處理用膜超濾膜為熱致相分離(TIPS)法制備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單支超濾膜組件面積80m2,超濾膜純水通量0.25m3/(m2hbar);以海水為超濾膜的進水,超濾膜的產水 SDI2.0,濁
203、度0.1NTU。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300 萬平方米/年。38微棱鏡型光學膜采用 UV 固化工藝取代傳統熱壓工藝,拉膜速度快(810m/min),綜合性能滿足高世代(6 代以上)液晶顯示器等領域的配套需求。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1000 萬平方米/年。39聚乙烯醇縮丁醛膠膜用作夾層玻璃膠膜,要求兼具透明性、拉伸強度和粘接性,霧度小于 0.4%,拉伸強度大于 20MPa,斷裂伸長率大于 200%。單套裝置規模達到萬噸級/年。四高端專用化學品40光刻膠KrF(248nm)光刻膠和 ArF 光刻膠(193nm),為大型和超大型集成電路提供配套。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10 噸/年。41超高純化學試劑鹽酸、硝酸:
204、單個金屬雜質含量100ppt,顆粒(0.2m)100 個/ml。高純氨水、雙氧水、硫酸、氟化氫銨、氫氟酸:電子級,金屬離子10ppb;顆粒100(0.5m);半導體級,金屬雜質含量0.1ppb;控制粒102徑0.2m。單套裝置規模達到 5 千噸/年。42特種電子氣體高純氯氣、氯化氫、鍺烷:純度99.999%;氧硫化碳、乙硼烷:純度99.99%;砷烷、磷烷、乙硅烷:純度99.9999%。裝置規模:高純磷烷、高純砷烷、高純鍺烷達到 50 噸/年;高純氯氣、高純氯化氫、高純溴化氫達到 500 噸/年;高純乙硅烷達到 5 噸/年。43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用特種化學品高比能量硅碳負極(17002000mAh
205、/g,能量密度:300350wh/kg),單套規模 5 千噸/年;新型電解質雙(三氟甲基磺酰)亞胺鋰和雙(氟磺酰)亞胺鋰。單套裝置規模 500 噸/年,純度和其它綜合性能滿足新一代鋰電池的需要。三、先進復合材料三、先進復合材料序號產品主要指標一高性能纖維及應用1高性能PAN 基碳纖維及預浸料(1)T800 級高性能碳纖維:拉伸強度5500MPa,拉伸模量290 GPa。(2)T1000 級高性能碳纖維:拉伸強度6400MPa,拉伸模量295GPa。(3)大絲束碳纖維:24K 以上的碳纖維,強度4000MPa,模量240GPa。(4)碳纖維預浸料:拉伸強度 173290MPa,拉伸模量1142G
206、Pa,應用于汽車領域;拉伸強度 2500MPa,拉伸模量 149169GPa,壓縮強度 1300MPa,壓縮模量124GPa,應用于航天航空領域。2對位芳綸(1)高模對位芳綸:拉伸模量110GPa,強度18cN/dtex,線密度 3000D 和 1500D,線密度偏差4%,斷裂伸長率 1.53.5%。(2)高強對位芳綸:拉伸強度22cN/dtex,斷裂伸長率3.6%。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斷裂強度40cN/dtex,模量1400cN/dtex,斷裂伸長率3.5%。4聚酰亞胺纖維強度4.2cN/dtex,單絲纖度為 12.2dtex,極限氧指數 3540%;260保持穩定。5碳化硅纖維束絲拉伸強
207、度 3.00.2GPa,強度離散系數10%,束絲拉伸模量 20015GPa,模量離散系數7%,束絲斷裂伸長率1.1%。二生物基化學纖維6聚乳酸纖維高純度 L 乳酸和 D 乳酸。產酸水平不低于 130g/L,糖酸轉化率不低于 85.0%;光學純度99.5,化學純度97,擠出級聚乳酸粘均分子量7 萬,特性粘度2dL/g,熔融指數 210g/10min(190,2.16kg)。纖維103斷裂強度3.5cN/dtex,單絲纖度1.0dtex,斷裂伸長 3035%。7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干態斷裂強度3.6cN/dtex,濕態斷裂強度3.2cN/dtex。8生物基聚酰胺纖維利用生物法戊二胺、長鏈二元酸等連續
208、聚合制備的聚酰胺纖維:相對粘度波動0.04,纖維斷裂強度3.0cN/dtex。9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纖維用于纖維聚合的 1,3-丙二醇純度99.5%,色度10(Pt-Co 標),水分0.2wt%,PTT 熔體特性粘度0.8dl/g。纖維斷裂強度3.8cN/dtex,斷裂伸長30%。三紙基新材料10航天航空用芳綸紙厚度 0.0500.064mm,定量 4046g/m2,抗張強度(MD)3.50KN/m,抗張強度(CD)1.30KN/m,伸長率(MD)6.50%,伸長率(CD)5.50%,撕裂度(MD)0.55N,撕裂度(CD)0.90N。11芳綸蜂窩材料(1)航空航天結構件(飛機地板),平面壓縮
209、14.86MPa,縱向剪切3.35MPa,橫向剪切2.04MPa。(2)民用結構件(軌道交通車輛地板),平面壓縮4.26MPa,縱向剪切2.18MPa,橫向剪切1.26MPa。(3)對位芳綸蜂窩材料:平面壓縮2.05MPa,縱向剪切1.45MPa,橫向剪切0.70MPa,主要用于無人機制造。12耐高溫無紡布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定量:1435g/m2,厚度:1825m,縱向抗拉強度40MPa,吸液率150%,熱收縮率0.5%(300,1h)。四高端產業用紡織材料13土工建筑紡織材料(1)高性能土工格柵:拉伸斷裂強度1000kN/m,延伸率5%,耐溫范圍-40120。(2)新型防水排水紡織材料:材料
210、克重為 210g/m2 防水卷材用胎基材料:強力750N/5cm;新型排水土工織物:抗拉強度16kN/m,厚度(排水量)5mm。14高端醫衛非織造材料及制品(1)紡粘單絲平均細度1.5 旦,熱風卷材液體穿透時間2 秒,紡熔產品細菌過濾效率95%。(2)以生物基纖維為原料的非織造材料:生物基纖維含量15%,抗菌率99.9%。15高性能安全防護紡織材料(1)防彈防護板:防護等級達到警用防彈衣標準5 級,面密度16kg/m2。(2)礦山用特種繩纜:斷裂強力100kN,比電阻11041010/m。16高溫過濾紡織材料煙粉塵排放濃度10mg/Nm,使用壽命4 年,運行阻力1000Pa。五高性能電池材料1
211、7鋰離子正極材料(1)高鎳三元正極材料,NCM622:扣式電池 0.1C 放電比容量180mAh/g,全電池 1C 充放電循環壽命2500 周。NCM811:扣式電池 0.1C 放電比容量200mAh/g,全電池 1C 充放電循環壽命2000 周。NCA:能量密度 300320wh/kg。(2)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能量密度 130140 wh/kg。18高安全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電池單體能量密度230wh/kg,循環壽命1500 周。六先進半導體材料19照明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氮化鎵基第三代半導體照明用材料,白光 LED器件光效 160200Lm/w。上述指標要求將根據新材料技術進步、市場需求
212、變化等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完善。5.關于印發關于印發“十三五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通的通知(節選)(國科發高知(節選)(國科發高201792 號)(科技部號)(科技部/2017 年年 04 月月14 日)日)四、發展重點四、發展重點“十三五”期間,材料領域將圍繞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重大需求,重點發展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升級、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納米材料與器件、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材料人才隊伍建設。(一)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升級著力解決基礎材料產品同質化、低值化
213、,環境負荷重、能源效率低、資源瓶頸制約等重大共性問題,突破基礎材料的設計開發、制造流程、工藝優化及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等關鍵技術和國產化裝備,開展先進生產示范。1051.鋼鐵材料技術。高品質特殊鋼,綠色化與智能化鋼鐵制造流程,高強度大規格易焊接船舶與海洋工程用鋼,高性能交通與建筑用鋼,面向苛刻服役環境的高性能能源用鋼等。2.有色金屬材料技術。大規格高性能輕合金材料,高精度高性能銅及銅合金材料,新型稀有/稀貴金屬材料,高品質粉末冶金難熔金屬材料及硬質合金,有色/稀有/稀貴金屬材料先進制備加工技術等。3.紡織材料技術?;w柔性化高效制備技術,高品質功能纖維及紡織品制備技術,高性能工程紡織材料制備與應用
214、,生物基紡織材料關鍵技術,紡織材料高效生態染整技術與應用等。4.石油與化工材料技術?;A化學品及關鍵原料綠色制造,清潔汽柴油生產關鍵技術,合成樹脂高性能化及加工關鍵技術,合成橡膠高性能化關鍵技術,綠色高性能精細化學品關鍵技術,特種高端化工新材料等。5.輕工材料技術?;谠旒堖^程的纖維原料高效利用技術及紙基復合材料,塑料輕量化與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術,生態皮革關鍵材料及高效生產技術、綠色高效表面活性劑的制備技術,制筆新型環保材料等。6.建筑材料技術。特種功能水泥及綠色智能化制造,長壽命高性能混凝土,特種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藝技術,先進陶瓷材料及精密陶瓷部件制造關鍵技術,環保節能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
215、等。(二)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半導體照明、新型顯示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與器件、高端光電子與微電子材料為重點,推動跨界技術整合,搶占先進電子材料技術的制高點。1.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半導體照明技術。大尺寸、高質量第三代半導體襯底和薄膜材料外延生長調控規律,高效全光譜光源核心材料、器件和燈具全技術鏈綠色制造技術,超越照明和可見光通訊關鍵技術、系統集成和應用示范,高性能射頻器件、電力電子器件及其模塊設計、工藝技術及應用示范,核心裝備制造技術等。2.新型顯示技術。印刷顯示器件與基礎工藝集成技術,可溶性 OLED/量子點/TFT 等印刷顯示關鍵材料與技術,高性能/低成本/長壽命紅綠藍
216、激光材料與器106件技術,激光顯示集成技術及關鍵材料表征與評估技術等。3.大功率激光材料及激光器。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大尺寸/低損耗大功率激光晶體和光纖耦合技術,大功率光纖激光材料和器件,高性能非線性晶體材料,高功率光纖激光,短脈沖激光技術,大功率中紅外和紫外激光技術等。4.高端光電子與微電子材料。低維半導體異質結材料、半導體傳感材料與器件、新型高密度存儲與自旋耦合材料、高性能合金導電材料、微納電子制造用新一代支撐材料、高性能電磁介質材料和無源電子元件關鍵材料、聲表面波材料與器件技術等。5.前沿交叉電子材料。大面積二維電子功能材料、柔性電子材料、鈣鈦礦電子材料及上述材料異質結構的可控制備;
217、有機/無機集成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高性能微納光電器件、自旋器件、隧穿晶體管及柔性可穿戴光電、邏輯器件。(三)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構建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實驗和專用數據庫三大平臺,研發多層次跨尺度設計、高通量制備、高通量表征與服役評價、材料大數據四大關鍵技術,實現新材料研發由傳統的“經驗指導實驗”模式向“理論預測、實驗驗證”新模式轉變,在五類典型新材料的應用示范上取得突破,實現新材料研發周期縮短一半、研發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標。1.構建三大平臺。構建以高通量計算平臺、高通量制備與表征平臺和專用數據庫平臺等三位一體的創新基礎設施與相關技術。2.研發四大關鍵技術。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并發式計算方
218、法與計算軟件,高通量材料制備技術,高通量表征與服役行為評價技術,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大數據技術。3.典型材料重點示范應用。在構建三大平臺(示范平臺)和突破四大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采用計算(理論)/實驗/數據庫相互融合、協同創新的研發理念和模式,開展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和特種合金材料等驗證性示范應用研究。(四)納米材料與器件107研發新型納米功能材料、納米光電器件及集成系統、納米生物醫用材料、納米藥物、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納米環境材料、納米安全與檢測技術等,突破納米材料宏量制備及器件加工的關鍵技術與標準,加強示范應用。1.石墨烯碳材料技術。單層薄層石墨烯粉體、高品質大面積石
219、墨烯薄膜工業制備技術,柔性電子器件大面積制備技術,石墨烯粉體高效分散、復合與應用技術,高催化活性納米碳基材料與應用技術。2.信息電子納米材料技術。納米無線傳感材料與器件,新型 MEMS 氣敏傳感材料與器件,可穿戴柔性及苛刻條件服役傳感材料與器件等,新一代電子封裝用高折射率高導電高導熱高耐濕高耐紫外防老化等透明納米復合材料。3.能量轉換與存儲納米材料技術。納米結構控制與組裝技術,有機-無機高效復合技術,高選擇性高轉化率納米催化材料,高儲能密度介電、熱電、光伏、二次電池材料、低成本燃料電池催化劑、輕質高容量儲氫儲甲烷材料、柔性可編織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等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4.納米生物醫用材料技術。
220、納米生物醫藥材料的結構、形貌可控制備技術,納米生物醫學檢測診斷技術,納米藥物與藥物智能控釋及靶向技術,組織工程支架、納米再生醫學及植入體納米表面改性技術,高端組織器官修復與替代制品,納米生物醫用材料安全評價及質量關鍵技術。5.傳統產業提升與節能減排用納米材料技術。納米功能材料低成本綠色可控制備技術,納米材料高效單分散與應用技術,新一代智能節能、防腐防污表面處理與性能控制的濕化學技術,納米改性的結構功能一體化復合材料工程應用技術。6.納米加工、制備、表征、安全評價、標準技術與裝備。納米尺度內的光電磁力熱等物性測量的新的原理、方法、技術、裝備和平臺體系。環境中納米材料演化行為,納米材料與組織、器官
221、、靶細胞、靶分子安全評估系統。納米材料標準、納米材料規?;€定制備與加工新裝備系統。(五)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108以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溫合金為核心,以輕質高強材料、金屬基和陶瓷基復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 打印材料為重點,解決材料設計與結構調控的重大科學問題,突破結構與復合材料制備及應用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先進結構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1.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高性能碳纖維、芳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特種玻璃纖維、耐輻照型聚酰亞胺纖維、耐超高溫陶瓷纖維、玄武巖纖維等,新型基體樹脂、增強織物、纖維預浸料等,復合材料構件成型與應用。2.高溫合金。超純凈冶煉、缺陷控制、組織調控、
222、復雜及大型構件制備關鍵技術,變形和鑄造高溫合金一材多用技術,單晶高溫合金和粉末冶金高溫合金,特殊用途高溫與耐蝕合金等。3.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高端特種合金超高純冶煉與精細組織調控的關鍵技術,超超臨界電站裝備用特種合金,高溫長壽命低成本軸承合金,高端模具鋼材料等。4.海洋工程用關鍵結構材料。超致密、高耐候、長壽命結構材料,海洋工程與裝備用鈦合金、高強耐蝕鋁合金和銅合金、防腐抗滲高強度混凝土、防腐涂料等。5.輕質高強材料。新型輕質高強材料的新原理與新技術,先進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金屬間化合物、高熵合金等輕質高強材料,新型輕質材料/結構一體化、智能化、柔性化設計與制造技術。6.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材
223、料。高性能聚醚酮、聚酰亞胺、聚芳硫醚酮(砜)、聚碳酸酯和聚苯硫醚材料,耐高溫聚乳酸、全生物基聚酯、氨基酸聚合物等新型生物基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膠等。7.材料表面工程技術。隔熱、耐磨、減磨、抗氧化、抗燒蝕、抗疲勞等涂層材料,零部件耐磨減磨技術、新型等離子噴涂-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新型延壽表面科學與工程技術。8.3D 打印材料及先進粉末冶金技術。3D 打印高溫合金、特殊鋼、鈦合金、輕合金、高分子材料、結構陶瓷,粉末冶金精密零部件,特種粉末冶金近終成型技術及粉末梯度材料等新型粉末冶金材料。9.金屬與陶瓷復合材料。先進鋁基、鈦基、鐵基等金屬基復合材料,金屬109層狀復合材料,碳化硅、氧化鋁、氮化硅和氮化硼
224、纖維及復合材料,耐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低成本碳/陶復合材料等。(六)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以稀土功能材料、先進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等戰略新材料為重點,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以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極端環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為突破口,搶占材料前沿制高點。1.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磁功能、光功能、吸波、催化、陶瓷等功能材料及器件,高性能稀土儲氫材料、高純靶材及薄膜、功能助劑等材料及技術,高豐度稀土應用新技術。2.先進能源材料。高性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關鍵材料及工程化技術,電池梯級利用與綠色回收技術,乏燃料后處理技術,先進超導線材、薄膜及器件批量制
225、備,高性能熱電和節電等材料及技術。3.高性能分離膜。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滲透膜、水處理膜、特種分離膜、中高溫氣體分離凈化膜、離子交換膜等材料及其規?;a、工程化應用技術與成套裝備,制膜原材料的國產化和膜組器技術。4.智能、仿生與超材料。高性能傳感與驅動、氣敏、鐵性機敏、形狀記憶、壓電、巨磁致伸縮、熱釋電、液態金屬等功能材料及技術,超浸潤調控、離子通道能量轉換等關鍵仿生材料及技術,高性能多功能超材料及技術。5.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生物醫用新材料及技術,高端醫療植介入器械的國產化原材料及制備關鍵技術,醫學診療新材料及磁、光靶向生物材料。6.生態環境材料。材料生命周期綠色評價與生態設計,環境友好阻燃材
226、料、凈化材料,材料高質化、全生物降解碳中性等工程化技術與示范,失效電子與耐火材料等循環再造技術。7.重大裝備與工程用特種功能材料。高速動車組用摩擦制動材料,重大??昭b備用耐腐蝕自潤滑復合材料,航空航天用壓電材料及耐蝕和極端溫度的含氟密封材料,超級計算機用高效熱管理材料及電磁屏蔽材料,核電站非能動智能保護用溫度感知高矯頑力磁性材料及組件,電磁彈射安全系統用新型電磁阻尼材料等。(七)材料人才隊伍建設110通過機制與制度創新,加強材料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形成材料領域核心領軍人才、研究開發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組成的材料人才體系及其評價機制,提升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滿足材料領域發展的
227、需求。1.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建設一支規模、結構、素質與實現本規劃目標要求相適應的多層次材料人才隊伍;培育出材料領域高層次人才 2 萬人,其中包括高層次領軍人才 1000 人。2.統籌各類人才協調發展。圍繞戰略性新興材料產業和前沿科學技術,在重點領域培養 15-20 個團結協作的全鏈條攻關人才團隊,聚集 10-15 個從事前瞻性技術創新的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團隊,形成研究和創新的人才梯隊。3.大幅度提高企業人才素質。突出材料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人才向企業聚集,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到 2020 年,材料企業技術工人占從業人員的比例提升到 58%以上,大專以上人才占所有從業人員的比例提升到 22%以上
228、。4.逐步形成與材料領域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使用與管理新機制。通過機制與制度創新,推進材料領域教育、人才、勞動、分配等制度改革,營造適宜高層次人才成長與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建立不同類型人才的評價體系。5.加強平臺、基地、聯盟的建設。積極引導各類人才與團隊通過平臺、基地、聯盟等形式開展合作協作,強化原始創新能力和高技術轉移轉化能力。在材料領域新建 5-10 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若干個重點新材料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20-30 個國家引導、地方主建的基礎零部件和關鍵構件工程化基地。6.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 年版年版)(節節選
229、)(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 2017 年第年第 1 號)(國家發改號)(國家發改委委/2017 年年 01 月月 25 日)日)3 新材料產業新材料產業3.1 新型功能材料產業3.1.1 新型金屬功能材料稀有稀貴金屬材料如金屬儲氫材料,鈷基非晶軟磁合金薄帶,鎳基非晶軟磁111合金薄帶,鎢鉬材料如鉬合金、鉬銅合金、鉬鈦鋯合金等,鉭鈮材料如高比容鉭粉、高性能鈮合金,鈧納合金材料,鈹材及鈹制品等;鈦及鈦合金粉體材料,多孔鈦及鈦合金材料,鈦及其合金壓延材料等;Al-Ca 合金,Al-In 合金,Al-V合金,Al-Ca-In 合金,鋁合金壓鑄材料產品等;新型金屬纖維多孔
230、材料,超細高純活性鋅粉,硬質合金材料,功能性金屬粉末材料等;泡沫銅、泡沫鋁、泡沫鎳等泡沫金屬材料。3.1.2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熱電陶瓷材料,壓電陶瓷材料,鐵電陶瓷材料,介電陶瓷材料,超導電陶瓷材料,高導熱陶瓷材料,磁阻陶瓷材料,自旋電子陶瓷材料,低溫燒結復相陶瓷,高溫過濾及凈化用多孔陶瓷材料。3.1.3 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稀土(永)磁性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超磁致伸縮材料,稀土光導纖維,稀土激光晶體,稀土精密陶瓷材料,高性能稀土拋光材料,稀土磁光存儲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以及稀土納米材料,高純稀土化合物,稀土環保顏料等。3.1.4 高純元素及化合物高功率石墨
231、電極,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石墨,中間相碳微球,人造金剛石等,高純鍺,高純鋁,高純鋅,高純碲,高純硒,高純鎘,高純汞,高純砷,高純硫,高純度砷化鎵,高純度硒化鎵,高純度碲化鎘,鎳鈷酸鋰、鎳錳酸鋰二元體系,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三元體系。3.1.5 表面功能材料功能型涂料,新型涂層材料,環境友好型防腐涂料,環境友好型高性能工業涂料,高溫陶瓷涂敷材料,高檔汽車用金屬顏料,水性重防腐涂料,耐高溫抗強堿涂料,防火阻燃涂料,磁性熱敏涂層材料,自清潔涂層材料,醫用生物活性陶瓷涂層。3.1.6 高品質新型有機活性材料高品質無機顏料,新型有機/還原/分散染料,高品質有機顏料,新型油墨,無 PCB 酞菁銅,熒光增白系
232、列。3.1.7 新型膜材料112生物功能和仿生分離膜材料,質子膜材料,離子交換膜,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均相系列荷墊膜,聚烯烴類微濾膜,液體脫氣膜,汽液相分離膜,膜內轉印用膜,氯堿用膜材料,無機分離催化膜材料,反滲透膜材料,陶瓷分離膜材料,滲透氣化和蒸汽滲透分離膜材料,動力電池用復合膜、涂布膜,其他功能膜材料。3.1.8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學材料光功能玻璃及纖維,電磁功能玻璃,耐熱性能玻璃,機械性功能玻璃,航空、車輛特種玻璃,節能玻璃,光學晶體材料,環境功能(調光、隔音、隔熱、電磁屏蔽、防輻射)玻璃等。3.1.9 生態環境材料生物材料,環境降解材料,環境友好型涂料,環境污染治理材料,電子電器產品限用物
233、質替代材料,低碳型和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生態建材。綠色印刷材料。3.1.10 高品質合成橡膠耐熱、耐蝕、耐磨損功能橡膠,特種橡膠材料,氟橡膠、硅橡膠,熱塑性彈性體、新型反式丁戊共聚橡膠等其他橡膠材料。3.1.11 高性能密封材料高效密封劑、密封膠和膠帶,轎車及中高檔輕型車覆蓋件,結構件及動力傳動、減振、制動系統用密封材料,大型成套設備高壓、液壓、氣動系統用密封件,電力設備高溫、高壓機械用密封件,石油化工業用高速透平壓縮機的非接觸氣膜密封件,金屬磁流體材料與密封件,高性能無石棉密封材料,高性能碳石墨密封材料,高性能無壓燒結碳化硅材料,自潤滑密封材料,航空航天用聚硫密封劑材料。3.1.12 新型催
234、化材料及助劑固體酸催化劑,固體堿催化劑,生物催化劑,新型石油化工催化劑,化工、醫藥及環保用催化劑,新型煤化工催化劑,高溫燃料電池催化劑,新型光催化材料及其他助劑。3.1.13 新型化學纖維及功能紡織材料抗菌抑菌纖維材料,抗靜電紡織材料,阻燃纖維材料,抗熔滴纖維材料,相變儲能纖維材料,導電纖維材料,抗輻射紡織材料,抗紫外線功能纖維材料,耐化學品纖維材料,輕量化纖維材料,土工纖維材料,醫衛纖維材料,環保濾布材113料,防刺防割布料等。3.1.14 其他功能材料超材料、石墨烯材料、3D 打印基礎材料等。以海洋生物為來源的醫學組織工程材料,新型功能紡織材料、藥用輔料、生物纖維材料、生物分離材料、生物環
235、境材料、生物防腐材料等海洋生物材料。3.2 先進結構材料產業3.2.1 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核電用、超超臨界火電用、高性能汽車用、高速鐵路用等特殊鋼型材及其鍛件,高品質不銹鋼,高性能工模具用鋼,耐腐蝕及耐高溫,高壓高強鋼,高性能工程用鋼等;鐵基高溫合金鑄件,特殊鋼鑄件,高強度低溫和超低溫用可焊接鑄鋼件等,特殊品種高級無縫管等。高速鋼、模具鋼、高速鋼薄扳、模具鋼薄扳、鈦及鈦合金薄扳、雙金屬結構材料,鎂及鎂合金薄扳;高速鋼扁絲、鈦及鈦合金絲。3.2.2 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高精度銅及管、棒,線型材產品,銅鎳、銅鈦、鈹銅等銅合金管、棒、線型材,高強高導銅材,電解銅箔,壓延銅箔,電子銅,銅合金引線框
236、架,高性能接插元件等電子產品用銅壓延材料,其他高性能銅及銅合金壓延產品。高性能鋁及鋁合金線、棒、帶、管、板、異型材等產品,電容器鋁箔,親水,特薄鋁及鋁合金箔材,半凝固態鑄造加工的鋁和鋁合金材,高強度鋁合金鍛件。高性能鈦及鈦合金線、棒、帶、管、板、異型材等,鈦及鈦合金模鍛件,旋鍛件,鑄鍛件,醫用鈦合金材料(髖關節,骨釘,骨板),醫用鈦合金器件,大規格特種鈦合金鍛件。純鎳,鎳合金絲,線、棒、管、帶、板等型材,印花鎳網,鎳基合金、鈷基合金鑄件。高性能鎂合金及變形鎂合金,鎂合金腐蝕控制及防護,鎂合金鍛件。3.2.3 新型結構陶瓷材料透明氧化鋁材料,高純氧化鋯材料,新型超硬材料(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硼)
237、,陶瓷纖維復合材料,氧化鋯增韌陶瓷、人造寶石。3.2.4 工程塑料及合成樹脂新型工程塑料與塑料合金,新型特種工程塑料,新型氟塑料,液晶聚合物,高性能熱塑性樹脂,阻燃改性塑料,ABS 及其改性制品,HIPS 及其改性材料,114不飽和聚酯樹脂專用料,汽車輕量化熱塑性復合材料。新型聚氨酯材料。高性能環氧樹脂,聚雙馬來酰亞胺樹脂,聚酰亞胺樹脂,聚異氰酸醋樹脂,酚醛樹脂。3.3 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3.3.1 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高強玻璃纖維、連續玄武巖纖維、陶瓷纖維、石墨纖維等無機非金屬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芳砜綸纖維
238、,聚苯硫醚纖維,聚四氟乙烯纖維,聚酰亞胺纖維、酚醛纖維、高吸水性纖維等具有耐腐蝕、耐高溫、高強高模、抗燃、傳導等功能的新型纖維。高性能樹脂復合材料的高效低成本、自動化成型。具有透波、吸波、電磁屏蔽、隱身等功能的結構/功能一體化復合材料,具有自檢測、自診斷、自修復、自適應等功能的智能復合材料,阻燃功能復合材料,裝甲功能復合材料,熱防護功能復合材料,梯度功能復合材料。3.3.2 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用碳化硅、碳化硼、硼化鈦、氮化硅纖維、晶須、顆粒等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銅基復合材料,滿足高溫、高壓、高速和有腐蝕介質服役環境的鈦基陶瓷復合材料、鎂基陶瓷復合材料、鋁基陶瓷復合材料,鈦基復合材料
239、,鎂基復合材料,鎳基復合材料,鈹基復合材料,難熔金屬基復合材料,高溫合金基復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基復合材料。用連續碳化硅等纖維、晶須、顆粒補強的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溫結構陶瓷基復合材料。3.3.3 其他高性能復合材料軟磁復合材料,軌道交通綠色復合材料,熔紡氨綸材料等。4.4 生物制造產業4.4.1 生物基材料基于生物質來源的生物塑料、生物纖維、生物橡膠等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羥基烷酸(PHA),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氨基酸、聚四氫呋喃、聚有機酸復合材料和產品,多元醇纖維,淀粉基塑料、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質纖維、新型炭質吸附材料、殼聚
240、糖纖維、海藻纖維、葡甘聚糖材料、蛋白質纖維,非主糧變性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微生物多糖材料、生物基材料助劑等。115生物基材料聚合技術,高密度、高粘度微生物發酵工藝技術,生物聚合物的水相分離技術,生物聚合物等高效分離提取技術,生物立體復合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和改性技術,生物質纖維生物脫膠技術,生物基材料清潔生產技術。4.4.2 生物化工產品生物法制備或生物質原料制備的大宗與精細化學品及其衍生物。包括生物乙烯、異戊二烯、丙烯酸、乙醇、乙二醇,丙二醇、異丙醇、3-羥基丙酸、丙烯酸、丁醇、異丁醇、丁二醇、丁三醇、多元醇、乙酸、乳酸、丙酸、丁酸,丁二酸、乙醛酸、富馬酸、長鏈二元酸、長鏈脂肪酸、蘋果酸、衣康酸
241、、檸檬酸、檸檬酸酯、異山梨醇,手性化合物,甾體化合物,化工中間體,添加劑,秸稈糖,寡糖、稀少糖、非天然氨基酸等。非糧原料轉化技術,生物煉制技術,生物質氣化技術,化工產品發酵技術,生物催化技術,全細胞催化轉化技術,生物拆分技術,生物酶解技術,生物化學組合合成技術,生物合成過程控制技術等。7.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節選)(節選)(工信部聯規(工信部聯規2016454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號)(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2016 年年12 月月 30 日)日)二、總體思路二、總體思路(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
242、、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需求牽引和戰略導向,推進材料先行、產用結合,以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重大技術裝備急需為主攻方向,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軍民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的新材料產業體系,著力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關鍵工藝技術與專用裝備,不斷提升新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二)基本原則。116需求牽引、創新發展。發揮市場需求對新材料開發應用的引導作用,緊緊圍繞重大戰略
243、急需,強化產用結合,促進上下游協作配套,加快應用示范。推動新材料產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鼓勵大中小企業分工合作,促進新材料產業與其他產業同步轉型升級。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業管理方式,聚焦重點方向、重點企業和重點地區,完善新材料初期市場培育措施,有效帶動社會資源,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統籌協調、分類指導。加強部門統籌、信息共享與協調合作,提高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系統性、部門工作的協同性、國家和地方政策措施的配套性。遵循各類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完善支
244、持政策,提高服務水平。(三)主要目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進基礎材料總體實現穩定供給,關鍵戰略材料綜合保障能力超過 70%,前沿新材料取得一批核心技術專利,部分品種實現量產。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所需新材料應用水平大幅提升,電力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農機裝備、節能環保等領域所需新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國防科技工業所需新材料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新材料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能力明顯提升,企業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突破一批核心關鍵和共性技術,整合構建一
245、批新材料產業創新載體,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初步完善。到 2020 年,新材料產業規?;?、集聚化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突破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技術裝備制約,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高品質特殊鋼、先進輕合金材料等領域實現 70 種以上重點新材料產業化及應用,建成與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藝裝備保障體系。建成較為完善的新材料標準體系,形成多部門共同推進、國家與地方協調發展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具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企業。117三、發展方向三、發展方向(一)先進基礎材料。加快推動先進基礎材料工業轉型升級,以基礎零部件用鋼、高性能海工用鋼等先進鋼
246、鐵材料,高強鋁合金、高強韌鈦合金、鎂合金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高端聚烯烴、特種合成橡膠及工程塑料等先進化工材料,先進建筑材料、先進輕紡材料等為重點,大力推進材料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重點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產加工及應用等工藝技術,不斷優化品種結構,提高質量穩定性和服役壽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先進基礎材料國際競爭力。(二)關鍵戰略材料。緊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重大需求,以耐高溫及耐蝕合金、高強輕型合金等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反滲透膜、全氟離子交換膜等高性能分離膜材料,高性能碳纖維、芳綸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性能永磁、高效發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寬禁帶半
247、導體材料和新型顯示材料,以及新型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為重點,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術關和市場關,完善原輔料配套體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穩定性,實現產業化和規模應用。(三)前沿新材料。以石墨烯、金屬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液態金屬、新型低溫超導及低成本高溫超導材料為重點,加強基礎研究與技術積累,注重原始創新,加快在前沿領域實現突破。積極做好前沿新材料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圍繞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逐步擴大前沿新材料應用領域。四、重點任務四、重點任務(一)突破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推進原材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需
248、求,加快調整先進基礎材料產品結構,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品種,提高關鍵戰略材料生產研發比重。組織重點材料生產企業和龍頭應用單位聯合攻關,建立面向重大需求的新材料開發應用模式,鼓勵上下游企業聯合實施重點項目,按照產學研用協同促進方式,加快新材料創新成果轉化。專欄 1 新材料保障水平提升工程118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材料。加強大尺寸硅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單晶、高純金屬及合金濺射靶材生產技術研發,加快高純特種電子氣體研發及產業化,解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材料制約。加快電子化學品、高純發光材料、高飽和度光刻膠、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等批量生產工藝優化,在新型顯示等領域實現量產應用。開展稀土摻雜光纖、光纖連
249、接器用高密度陶瓷材料加工技術研發,滿足信息通信設備需求。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材料。加快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器件產業化,開展傳感器、伺服電機等應用驗證。開發高壓液壓元件材料、高柔性電纜材料、耐高溫絕緣材料。調整超硬材料品種結構,發展低成本、高精密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材料,突破滾珠絲杠用鋼性能穩定性和耐磨性問題,解決高檔數控機床專用刀具材料制約。3.航空航天裝備材料。加快高強鋁合金純凈化冶煉與凝固技術研究,開展高溫、高強、大規格鈦合金材料熔煉、加工技術研究,突破超高強高韌 7000 系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及大規格型材、2000 系鋁合金及鋁鋰合金板材工業化試制瓶頸,系統解決鋁合金材料殘余應力
250、、關鍵工藝參數控制范圍優化、綜合成品率與成本控制問題,提升新型輕合金材料整體工藝技術水平。加快特種稀土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突破高強高模碳纖維產業化技術、高性能芳綸工程化技術,開展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研究及應用測試。開展高溫合金及復雜結構葉片材料設計及制造工藝攻關,完善高溫合金技術體系及測試數據,解決高溫合金葉片防護涂層技術,滿足航空發動機應用需求。加快增材制造鈦合金材料在航空結構件領域的應用驗證。降低碳/碳、碳/陶復合材料生產成本,提高特種摩擦材料在航空制動領域的占有率。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用材料。以高強、特厚為主要方向,開展齒條鋼特厚板、大壁厚半弦管、大規格無縫支撐管、鈦合金油井管
251、、X80 級深海隔水管材及焊材、大口徑深海輸送軟管、極地用低溫鋼等開發及批量試制,完成在海洋工程平臺上的應用驗證。加快高止裂厚鋼板、高強度雙相不銹鋼寬厚板、船用殷瓦鋼及專用高強度聚氨酯絕熱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實現在超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LNG)船等高技術船舶上應用。5.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材料。突破鋼鐵材料高潔凈度、高致密度及新型冷/熱加工工藝,解決坯料均質化與一致性問題,建立高精度檢測系統,掌握不同工況下材料損傷與失效原理及影響因素,制定符合高速軌道交通需求的材料技術規范,提高車輪、119車軸及轉向架用鋼的強度、耐候性與疲勞壽命并實現批量生產。推動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在高鐵永磁電機中規模應用。
252、開發鋼軌焊接材料加工技術,發展風擋和舷窗用高品質玻璃板材。加強先進阻燃及隔音降噪高分子材料、制動材料、軌道交通裝備用鎂、鋁合金制備工藝研究,加快碳纖維復合材料在高鐵車頭等領域的推廣應用。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材料。提升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富鋰錳基材料和硅碳復合負極材料安全性、性能一致性與循環壽命,開展高容量儲氫材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防護材料研究,實現先進電池材料合理配套。開展新型 6000 系、5000 系鋁合金薄板產業化制備技術攻關,滿足深沖件制造標準要求,開展高強汽車鋼板、鋁合金高真空壓鑄、半固態及粉末冶金成型零件產業化及批量應用研究,加快鎂合金、稀土鎂(鋁)合金在汽車儀表板及座椅骨
253、架、轉向盤輪芯、輪轂等領域應用,擴展高性能復合材料應用范圍,支撐汽車輕量化發展。7.電力裝備材料。重點推進核電壓力容器大鍛件系列鋼種組織細化與穩定化熱處理工藝開發,突破核電機組用高性能鈦焊管產業化瓶頸,加快銀合金控制棒、鋯合金管堆外及堆內考核驗證,實現核電用材成套保障。開展抗熱腐蝕單晶高溫合金大型空心葉片用材料、制造工藝及長壽命防護涂層技術研究,滿足重型燃氣輪機急需。開發智能電網用高容量稀土儲氫材料。提升導熱油及熔鹽高溫真空集熱管自動化生產水平。突破 5MW 級大型風電葉片制備工藝。面向智能輸變電裝備領域,突破大尺寸碳化硅單晶及襯底、外延制備及模塊封裝材料技術,開展高壓大功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
254、(IGBT)模塊應用設計,發展高性能絕緣陶瓷,保障特高壓直流電網建設。8.農機裝備材料。開展高強高硬耐磨鋼系列化產品開發,在農機裝備及配件中實現對高碳彈簧鋼應用替代。開發農機離合器活塞材料、濕式離合器摩擦材料、采棉指及脫棉盤專用材料等,滿足農業作業環境及特種裝備需求。9.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材料。開展碲鋅鎘晶體、稀土閃爍晶體及高性能探測器件產業化技術攻關,解決晶體質量性能不穩定、成本過高等核心問題,滿足醫用影像系統關鍵材料需求。大力發展醫用增材制造技術,突破醫用級鈦粉與鎳鈦合金粉等關鍵原料制約。發展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等不含塑化劑、可替代聚氯乙烯的醫用高分子材料,提高衛生材料、藥用包裝的安
255、全性。提升醫用級聚乳酸、海藻酸鈉、殼聚糖生產技術水平,滿足發展高端藥用敷料的要求。10.節能環保材料。加快新型高效半導體照明、稀土發光材料技術開發。突破非120晶合金在稀土永磁節能電機中的應用關鍵技術,大力發展稀土永磁節能電機及配套稀土永磁材料、高溫多孔材料、金屬間化合物膜材料、高效熱電材料,推進在節能環保重點項目中應用。開展稀土三元催化材料、工業生物催化劑、脫硝催化材料質量控制、總裝集成技術等開發,提升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凈化用催化材料壽命及可再生性能,降低生產成本。開發綠色建材部品及新型耐火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廣應用金屬材料表面覆層強化、工業部件服役延壽、稀貴金屬材料循環利用等技術。(二
256、)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把握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融合發展趨勢,更加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制定重點品種發展指南,集中力量開展系統攻關,形成一批標志性前沿新材料創新成果與典型應用,搶占未來新材料產業競爭制高點。專欄 2 前沿新材料先導工程1.石墨烯。突破石墨烯材料規?;苽浜臀⒓{結構測量表征等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備設備及石墨烯材料專用計量、檢測儀器,實現對石墨烯層數、尺寸等關鍵參數的有效控制。圍繞防腐涂料、復合材料、觸摸屏等應用領域,重點發展利用石墨烯改性的儲能器件、功能涂料、改性橡膠、熱工產品以及特種功能產品,基于石墨烯材料
257、的傳感器、觸控器件、電子元器件等,構建若干石墨烯產業鏈,形成一批產業集聚區。2.增材制造材料。研究金屬球形粉末成形與制備技術,突破高轉速旋轉電極制粉、氣霧化制粉等裝備,開發空心粉率低、顆粒形狀規則、粒度均勻、雜質元素含量低的高品質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等金屬粉末。突破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體系中熱傳導、界面鏈纏及性能調控技術,開發增材制造專用光敏樹脂、工程塑料粉末與絲材。研究氧化鋁、氧化鋯、碳化硅、氮化鋁、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制備方法,提高材料收得率與性能一致性。建立生物增材制造材料體系,開發細胞/材料復合生物“墨水”。完善材料牌號,基本滿足國內增材制造產業應用需要。3.納米材料。提升納米材
258、料規?;苽渌?,開發結構明確、形貌/尺寸/組成均一的納米材料,擴大粉體納米材料在涂料、建材等領域的應用,積極開展納米材料在光電子、新能源、生物醫用、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應用。4.超導材料。加強超導材料基礎研究、工程技術和產業化應用研究,積極開發121新型低溫超導材料,釔鋇銅氧等高溫超導材料,強磁場用高性能超導線材、低成本高溫超導千米長線等,在電力輸送、醫療器械等領域實現應用。5.極端環境材料。完善高溫高壓、化學及水汽腐蝕、特殊空間、多因素耦合等極端環境模擬試驗條件,開展超高溫結構陶瓷、金屬基復合材料等開發,支撐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極端環境材料需求。(三)強化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加強新
259、材料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的統籌銜接,完善創新鏈條的薄弱環節,形成上中下游協同創新的發展環境。統籌需求導向與超前探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整合完善創新資源,依托重點企業、產業聯盟或研發機構,組建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新材料測試評價及檢測認證中心,建立新材料產業計量服務體系。統籌布局和建設材料基因工程重大共性技術研究平臺,充分依托現有科研機構,組建材料基因工程專業化研究中心,形成重點新材料創新基礎和開發共享的公共平臺,降低新材料研發成本,縮短新材料研發應用周期。專欄 3 新材料創新能力建設工程組建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市場化運作為核心,以網絡化協作為紐帶,以共性關鍵技術和跨
260、行業融合性技術協同開發、轉移擴散和商業應用為主要任務,形成石墨烯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輕量化材料、極端環境材料等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開展技術聯合攻關、中試及工程化試驗、新材料應用模擬及服役檢測、新材料專業人才培訓等工作,加快新材料開發及產業化步伐。組建新材料性能測試評價中心。組織重點新材料研發機構、生產企業和計量測試技術機構建立新材料測試評價聯盟,建設新材料測試評價及檢測認證中心。中心采取市場化機制運作,整合完善現有測試評價、設計應用、大數據等平臺資源,建立完善材料綜合性能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準則,形成一批專家評價隊伍,開展材料性能檢測、質量評估、模擬驗證、數據分析、表征評價和檢測認證等公
261、共服務。搭建材料基因技術研究平臺。開發材料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計算模型、算法和軟件,開展材料高通量制備與快速篩選、材料成分-組織結構-性能的高通量表征與服役行為評價等技術研究,建設高通量材料計算應用服務、多尺度模擬與性能優化設計實驗室與專用數據庫,開展對國家急需材料的專題研究與支撐服務。(四)加快重點新材料初期市場培育。122研究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定期發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建設一批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組織開展新材料應用示范,加快釋放新材料市場需求。研究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配套材料應用推廣機制。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建立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材料生產企業與設計、應用單
262、位供需對接,支持材料生產企業面向應用需求研發新材料,推動下游行業積極使用新材料。專欄 4 重點新材料首批次示范推廣工程實施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保險補償試點。鼓勵保險公司創新險種,對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產品的應用推廣提供質量、責任等風險承保。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保險補償機制支持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降低下游用戶使用風險,突破“不敢用、不好用”瓶頸。支持保險經紀等中介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提高保險補償試點工作效率。建設一批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大型飛機、新能源汽車、高鐵、核電、超超臨界機組、海洋工程等領域,依托龍頭新材料生產企業和下游用戶,建立 20 家左
263、右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重點針對下游用戶產品應用開展新材料工藝技術與應用技術開發,完善材料全尺寸考核、服役環境下性能評價及應用示范線等配套條件,實現材料與終端產品同步設計、系統驗證、批量應用與供貨等多環節協同促進。開展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以碳纖維復合材料、高溫合金、航空鋁材、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電池材料、特種分離及過濾材料、生物材料等市場潛力巨大、產業化條件完備的新材料品種,組織開展應用示范。(五)突破關鍵工藝與專用裝備制約。組織新材料裝備生產企業與材料生產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加快先進熔煉、增材制造、精密成型、晶體生長、氣相沉積、表面處理、等靜壓、高效合成、分離純化等先進工藝技術與
264、專用核心裝備開發,實現材料生產關鍵工藝裝備配套保障。突破新材料組織成分設計、性能控制、加工成型、建模測試、應用模擬等數字化技術,開發增材制造、數字加工中心等成套生產裝備及專用軟件。做好新材料科學儀器設備研究開發,發揮計量測試對工藝控制的作用,加快工業在線檢測和控制技術開發應用。123專欄 5 關鍵工藝與專用裝備配套工程開發金屬材料專用加工制備工藝裝備。開發大型低真空熔煉爐、多步急冷爐、高溫連續氮化爐、高溫在線快速固溶退火爐、高溫度梯度液態金屬冷卻定向凝固等金屬材料冶煉設備,加快輕合金擠壓型材矯直及精整設備、大型擴徑拉伸機、擠壓機等加工裝置開發。解決復合材料工藝裝備制約。提高增強纖維混紡/混編、
265、高速多軸向經編、自動鋪絲/鋪帶工藝裝備水平,開發熱固性預浸料成型、真空輔助樹脂傳遞模塑成型(RTM)、熱壓成型、原位聚合成型等復合材料成型裝備,發展復合材料零部件自動化連接裝配、表面噴涂等制成品處理裝置。提升先進半導體材料裝備配套能力。開發大尺寸單晶硅直拉生長爐、垂直區熔下降爐、全自動變速拉晶定向凝固爐、大尺寸藍寶石長晶爐、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系統、鹵化物氣相外延系統以及大規格研磨拋光設備。(六)完善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提高現有標準技術水平,完成 600 項以上新材料標準制修訂。加強標準復審及修訂,提高現有標準技術水平,及時解決重點標準老舊、缺失等問題。將標準化列入新材料產業重點工程、重大項目
266、考核驗收指標,及時將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推動新材料產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一批新材料產業標準化示范企業和園區,加速新材料技術產業化進程。加強材料標準與下游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建設等行業設計規范以及相關材料應用手冊銜接配套。推動新材料產業國際標準跟蹤轉化,加快新材料標準國際化步伐。專欄 6 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工程成套制定一批新材料標準。加快制定高溫不銹軸承鋼、高溫滲碳軸承鋼標準,數控機床、高鐵及重載商用車用齒輪鋼系列標準,高精度工具鋼及系列模具鋼標準。成體系修訂鎳及鎳合金帶、板、管、線、棒及鍛件材料標準。制定碳/碳復合結構材料、熱場材料、保溫材料、復合坩堝等成套標準。加快電子化
267、學品、光學功能薄膜等成套標準制定步伐。完善功能性膜材料配套標準,制定離子交換樹脂系列標準,雙極膜、中空纖維膜及組件標準,陶瓷納濾膜元件及生物發酵、高溫煙氣處理裝置標準,以及膜材料試驗方法等專用標準。制定人工晶體材料術語、人工晶體生長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等基礎標準,加快藍寶石晶體及襯底材料、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質量檢驗系列124標準制定,發布大尺寸稀土閃爍晶體標準、壓電晶體及器件標準。做好增材制造材料標準布局,制定模具用粉末,高溫合金、鎳、鋁、鎂等金屬及合金粉末標準,聚氨酯增材制造材料等系列標準。加快發布石墨烯材料的名詞術語與定義基礎標準,制定石墨烯層數測定、比表面積、導電率等標準,研制一批石墨烯
268、材料、器件標準和計量裝置。完善新材料實驗技術標準。整合梳理現有新材料分析方法、技術標準體系,解決標準間交叉重復、沖突問題,適時補充相關缺失項目,建立面向應用的材料指標體系標準。完善材料試驗技術的計量標準,提升材料試驗技術標準適用性。完善標準物質,支撐測量儀器校準、試驗結果評價、產品質量控制等標準化和計量工作。建成全流程監測系統表征、質量控制標準系統和實驗結果的實效性評價標準系統。(七)實施“互聯網+”新材料行動。鼓勵企業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增材制造、工業機器人等手段,開展新材料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探索發展新材料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等新模式。支持基于互聯網的新材料創業創新,鼓勵建設一批
269、垂直化、專業化網絡平臺,開展新材料設計解決方案、供需對接、信息咨詢、檢驗測試等服務,營造開放、融合的產業生態。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建立新材料數據庫、牌號標準庫、工藝參數庫、工藝知識庫,支持開展材料試驗大數據分析,制定數據采集和共享制度,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新材料牌號和指標體系。(八)培育優勢企業與人才團隊。支持新材料企業以市場為導向開展聯合重組,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形成一批專優特新的新材料中小企業。推動上下游企業、大中小企業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產業聯盟,集中優勢資源加快新材料研發、產業化與應用。鼓勵新材料企業建立
270、靈活、規范的企業制度和決策制度,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緊密的上下游關系,實現“由專至精、由精至強”。加強新材料人才培養與創新團隊建設,依托重點企業、聯盟、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公共實訓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開展聯合攻關和共同實施重大項目培養一批工學、工程研究生,培育一批產業工人、技術骨干與創新團隊。組織開展新材料產業專家院士行、新材料專業技術人才培訓、新材料人才國際交流,實施引進新125材料領域外國專家項目,優化新材料人才團隊成長環境。(九)促進新材料產業特色集聚發展。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推動新材料產業協調發展,形成東、中、西及東北地區錯位發展、競爭有序的新材料產業整體格
271、局,提升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的新材料集聚水平??茖W做好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鼓勵各地新材料企業和研究機構依托區域優勢,合理配置產業鏈、創新鏈、資源鏈,推動區域特色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先進基礎材料要充分考慮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集約化、園區化、綠色化發展路徑,加快推動布局調整。關鍵戰略材料要圍繞下游重大需求與重大工程配套,加快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形成一批重點新材料集聚區與創新輻射中心。前沿新材料要充分依托科研院所等創新機構,積極發展新興業態,建設一批產業示范項目。鞏固提升現有新材料產業基地、園區實力,在重點新材料領域推動形成若干產業鏈完善、配套齊全、競爭力強的特色產
272、業集聚區。8.關于印發關于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 年年)的通的通知知(工信部科工信部科2017251 號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 年年 10 月月18 日)日)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 年)年)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2011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 年)(工信部科2011320 號)以來,分別于 2013 年、2015 年兩次對相關技術內容進行了修訂,以引導和支持相關行業和企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發應用共性關鍵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制造業創新
273、發展的重大需求,組織研究了對行業有重要影響和瓶頸制約、短期內亟待解決并能夠取得突破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通過研判國內外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研究提出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 年)。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 年)共提出優先發展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 174 項,其中,原材料工業 53 項、裝備制造業 33 項、電子信息與通信業12636 項、消費品工業 27 項、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 25 項。一、原材料工業一、原材料工業鋼鐵鋼鐵1.基于大數據的鋼鐵全流程產品工藝質量管控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鋼鐵企業工藝質量大數據平臺、全流程工藝質量數據集成技術;高速工藝質量參
274、數采集與存儲技術;工藝過程綜合監控及預警技術;板坯、鋼卷等質量在線評級技術;產品工藝參數追溯分析技術;跨工序產品質量交互分析與異常診斷技術;機械性能在線檢測技術;產品晶粒度在線檢測技術;表面質量缺陷三維檢測技術;全流程工藝產品質量綜合評價技術;基于大數據的新產品研發技術。2.鋼鐵定制化智能制造關鍵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全流程、定制化的制造系統;鋼鐵產業供應鏈智能優化技術;鋼鐵材料智能化設計與優化技術;鋼材組織性能預測、鋼種歸并和鋼鐵全流程工藝參數協調優化控制技術;鋼鐵流程大數據時空追蹤同步和大數據與知識混雜的挖掘分析技術;基于生產過程大數據和生產經驗的高精度生產模型和知識庫;用戶定制產品性能參數為
275、牽引的鋼種動態歸并和鋼鐵材料組織性能動態預測技術;關鍵工藝設備的大數據性能預測、智能故障診斷和安全運行調控技術;鋼鐵全流程泛在無線通訊網絡的實現結構、通訊協議和實現裝備。3.鋼鐵制造流程余熱減量化與深度化利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焦爐煙氣余熱梯級利用技術、荒煤氣余熱回收發電技術、發電乏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技術、燒結礦顯熱發電技術、干式?;扔酂峄厥占夹g;高爐沖渣水制冷、制熱及發電技術(高爐區域低品位余熱冷熱電三聯供綜合利用);高爐熱風爐煙氣余熱梯級利用技術;轉爐、電爐煙氣余熱利用技術;連鑄坯顯熱利用技術;大型加熱爐煙氣源頭減量及高效利用技術;余熱源頭減量就地利用與鋼鐵生產工藝的協同技術;余熱利用與環保
276、、固廢處理的協同技術;余熱利用與城市、社區環境的協同技術等。4.綠色化、智能化鋼鐵流程關鍵要素協同優化和集成應用技術127主要技術內容:多目標優化的煉鐵-煉鋼界面智能化閉環控制技術;鋼水質量窄窗口智能化穩定控制技術;鋼鐵流程鑄-軋界面物質流與能量流協同優化及智能控制技術;鋼鐵流程物質流與能量流智能協同調配技術。5.高品質特殊鋼生產應用關鍵技術主要技術內容:耐高溫、應力、腐蝕等服役環境適應性的材料設計技術;特殊鋼高潔凈度冶煉、夾雜物精確控制、均質化與組織精細化控制、精確成型與加工等產品質量穩定控制技術;低成本制造及簡化流程技術等。6.高品質海洋工程用鋼的開發與應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自升式平臺用
277、690MPa 級特厚板、大口徑無縫管,460MPa 級別導管架平臺用鋼及配套焊材,可大線能量焊接平臺用厚板及配套焊材,大壁厚深海隔水管、管線鋼,南海島礁基礎設施用耐候鋼、耐海水腐蝕鋼筋,海水淡化、化學品船用特種雙相不銹鋼、高鉬超級奧氏體不銹鋼,深海集輸系統用耐蝕合金、沉淀硬化型不銹鋼,深海鉆采用高等級高氮奧氏體不銹鋼等材料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技術;極寒耐低溫船舶及海工用鋼生產及應用技術;潔凈化冶金、均質化連鑄、精準組織調控等集成制造技術;低溫鋼的高效焊接材料與工程化應用技術。7.鋼材高效軋制技術及裝備主要技術內容:鑄坯直接軋制、中間坯控溫軋制、梯度軋制及梯度熱處理、高速加熱熱處理、低溫增塑軋制、
278、無頭軋制、變厚度軋制、新一代 TMCP 技術等關鍵技術及裝備。8.高爐煉鐵信息化與可視化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高爐用原燃料的分級與評價技術;高爐爐況綜合測試與診斷技術;高爐爐頂信息采集與優化技術;高爐爐缸爐身工作狀態判斷與修復技術;高爐取消中心加焦技術;燒結、球團、高爐可視化與視覺進入技術。9.高品質鐵精礦生產技術與裝備主要技術內容:128基于鐵礦石工藝礦物學的高品質鐵精礦制備可行性評價技術;大型高效節能細磨裝備;智能高效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及裝備;磁重復合力場鐵礦選礦設備;細粒、微細粒鐵礦高效浮選技術與裝備;高效環保常溫浮選藥劑;高品質鐵精礦提純選礦工藝;鐵礦選礦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系統。10.低品位難
279、選礦綜合選別與利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低品位難選鐵礦石磨礦-重磁-反浮選技術;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技術;尾礦細磨-選別綜合再利用技術;復雜難選鐵礦石流態化(閃速、流化床、懸浮焙燒)-磁選關鍵技術;弱還原性氣氛形成及控制技術;多參數耦合系統調控技術;焙燒系統中鐵礦還原度控制技術;易氧化粉料冷卻和余熱利用技術及裝備;高矯頑力人造磁鐵礦分選技術;焙燒裝備大型化技術。11.氫氣豎爐直接還原清潔冶煉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直接還原工藝與先進節能的煤炭制氣技術;焦爐煤氣制氣技術;蓄熱式管式加熱爐技術;蓄熱式燃氣熔融冶煉技術等。12.全氧冶金高效清潔生產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煤氣閉環利用的粉礦深度自還原關鍵技術;全氧冶
280、煉合理爐型設計及高能量密度熔煉工藝技術;多相強湍流全氧全量煤粉高效噴吹及燃燒技術;低成本制氧智能動態調控與 CO2 高效脫除提質技術。超超臨界電站汽輪機用鎳基耐熱合金材料設計和生產技術主要技術內容:10 噸級鎳基耐熱合金雙真空冶煉技術及穩定化技術;10 噸級鎳基耐熱合金轉子鍛件熱成型技術;10 噸級及以上(30 噸級)鎳基耐熱合金鑄造高溫氣缸成套技術。有色金屬有色金屬1.陽極泥火法(NSL)精煉工藝及裝備主要技術內容:129在一個回轉式爐體(NSL 爐)內完成對脫銅陽極泥或鉛陽極泥熔煉、吹煉、精煉,脫除砷、銻、錫、鉛、鉍、銅、碲等雜質,實現金銀富集;采取熔體攪拌、專用風口的措施,強化冶金反應的
281、傳熱傳質;NSL 爐密封狀態下操作的清潔生產與環保技術。2.汽車輕量化用高性能鋁合金車身板制備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具有良好沖壓成形性和烘烤硬化響應能力的新型 6XXX 系鋁合金成分設計與優化技術;大規格方型鑄錠熔鑄、鑄錠均勻化退火工藝技術;薄板熱連軋-高精度冷軋工藝技術;薄板帶表面毛化處理工藝技術;薄板工業化 T4P 熱處理工藝技術;薄板純拉伸矯直、清洗和涂油工藝。3.濕法煉鉛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全濕法處理硫酸鉛渣技術工藝,采用氯鹽直接浸出,浸出液凈化后鋅粉置換獲得海綿鉛產品,溶液中的鋅采用萃取-電積工藝生產電鋅。硫化鉛全濕法處理技術工藝,采用氯鹽氧化浸出,浸出液凈化后熔鹽電解獲得金屬鉛,從浸出渣
282、回收硫磺。4.銅及銅合金熔體凈化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原料配比及處理技術;合金化技術;銅及銅合金熔體除氣技術和除雜(渣)技術;熔體質量在線檢測方法(含氣量、夾雜物總量等)。5.永久陰極銅電解成套技術及裝備主要技術內容:高性能矢量化擺動剝離技術及智能剝片裝置;高效智能雙通道銑耳技術及相關裝置;殘極挑板回用技術及裝置;雙激光動態測距智能修正精確定位技術和系統;銅電解智能化和信息化管控一體化操控系統等。6.射頻超導腔用高純鈮材及腔體的產業化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高純度、高 RRR、高均勻性鈮材的批量制造技術;高 RRR 鈮材微觀缺陷與機械性能控制技術;高精度熱品超導鈮腔的制造技術;射頻超導腔的電拋光化學13
283、0處理技術;氮摻雜處理技術;一致性控制技術。7.基于光纖傳感的鋁電解陽極電流精確測量技術主要技術內容:低成本單模光纖電流傳感器;1:N 電流信號光學分路處理技術;鋁電解槽全陽極電流光纖在線準確測量技術;陽極效應預測技術;局部效應診斷技術;電解槽故障診斷技術;電解參數優化控制技術。8.有色金屬電解槽極板短路自動識別及快速定位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精確定位技術和自動巡邏拍攝系統;無線通訊系統(含熱成像儀的圖像無線傳輸);圖像識別處理系統;報表匯總處理系統。9.電子信息核心器件用高純稀土金屬及型材制備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關鍵敏感雜質含量滿足微納電子應用要求的 4N5 超高純稀土金屬制備產業化技術;超高純稀
284、土金屬致密鑄錠及大尺寸靶材、型材的潔凈加工、微觀組織控制、防氧化處理等技術。10.大型智能可控稀土熔鹽電解槽及配套工藝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稀土金屬及合金電解工廠數字化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數字化建模;稀土金屬及合金生產線關鍵智能控制裝備及在線檢測設備;滿足智能生產的大型電解槽;車間生產過程和產品管理數據在線采集及智能優化控制平臺。11.航空航天用超高強鋁合金材料生產應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高強鋁合金純凈冶煉與凝固技術;高強高韌 7000 系鋁合金大規格預拉伸厚板/鍛件/型材、2000 系鋁合金及鋁鋰合金板材工業化技術。12.3D 打印金屬粉末制備及應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大功率冷坩堝熔煉技術;電磁
285、約束底注技術;活性金屬的超音速層流霧化技術;氧增量控制技術;氣霧化制備 3D 打印金屬粉末(鐵基、不銹鋼、鎳基、鈷基等)工藝技術;3D 打印金屬粉末應用技術。13113.氧化鋁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技術主要技術內容:溶出區域智能優化控制技術;沉降區域智能優化控制技術;分解區域智能優化控制技術;焙燒區域智能優化控制技術;蒸發區域智能優化控制技術;氧化鋁生產智能決策系統。石油化工石油化工1.丁二烯制己二腈技術主要技術內容:新型雙齒膦配體及其配合物催化劑制備技術;一步法丁二烯氰氫化制己二腈技術;新型催化劑回收及再生技術。2.過氧化氫(HPPO)法制備環氧丙烷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反應器選型及設計;新型高性
286、能催化劑研制技術;HPPO 法工藝流程優化技術。3.10 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工業化生產技術主要技術內容:三聚甲醛合成與分離精制技術;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技術;離子液體催化劑;樹脂催化劑及反應器等。4.水性聚氨酯樹脂及下游應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技術;有機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技術;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貝斯技術;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技術;水性無溶劑高固含量發泡聚氨酯制備技術等。5.高熔體強度聚丙烯直接聚合技術主要技術內容:聚合催化劑鏈轉移敏感性在線調控技術;共聚單體分布的聚合物鏈結構控制技術;多相共聚物形態控制技術等。6.高性能氯堿全氟離子膜132主要技術內容:功能單體中痕
287、量雜質檢測及分離技術;特殊含氟單體合成技術;高分子量窄分布的全氟離子聚合物制備技術;高強力四氟乙烯長纖維制備及表面處理技術;功能性親水涂層控制技術;全氟磺酸/羧酸樹脂共擠出成膜裝備結構設計;高溫復合增強技術;功能化技術及裝備;涂覆技術及設備等。7.長鏈支化型高性能聚合物的輻射制備技術主要技術內容:聚合物鏈結構控制技術;聚合物強化輻射效應技術;長支鏈型聚合物輻照工藝等。8.高體感相容性有機硅熱塑性硫化膠(SiTPV)制備及應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系列硅膠熱塑性彈性體(包括 SiR/TPU、SiR/PP、SiR/PAV)動態硫化技術;SSiR/TPU 增容技術;SiTPV 動態硫化反應共混技術;Si
288、TPV 在可穿戴器件中的應用技術;SiTPV 代替傳統有機硅橡膠的應用技術。9.全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及其共聚物的制備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酯化催化劑和酯交換催化劑、穩定劑等復配技術;分子鏈結構設計與控制技術;基于生物基/化石基丁二酸的 PBS 聚合工藝;薄膜級 PBS 的分子結構設計及聚合工藝;PBS 薄膜的加工技術。10.無循環甲烷化工藝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合成氣無循環甲烷化工藝;氫碳比分級調節系統;耐高溫甲烷化催化劑;內置廢熱鍋爐新型甲烷化反應器。11.汽車低成本專用碳纖維開發關鍵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優化聚合和紡絲及碳化、(預)氧化等關鍵生產工藝;原絲的紡絲速度及紡絲液的含固量控制技術;滿足汽
289、車典型零部件綜合性能要求的汽車大絲束低成本專用碳纖維材料;碳纖維材料性能檢測技術。12.汽車注塑發泡內飾結構件的生產與應用關鍵技術133主要技術內容:發泡注塑內飾結構件,包括發泡 PP、發泡 ABS 內飾件等;發泡注塑件的發泡機理及尺寸、形狀控制關鍵技術;目標零部件結構設計、性能仿真分析及產品本構特性核心技術;發泡注塑模具設計及工藝;發泡結構件強度和韌性調控技術。建材建材1.陶瓷磚新型干法短流程工藝及設備主要技術內容:干法制粉技術;大型粉碎研磨設備和造粒設備;配套的壓型、施釉、燒成工藝等相關技術的優化。2.先進陶瓷氧化鋁原料高效合成與標準化制備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高純、超細、高燒結活性氧化鋁新型
290、粉體原料關鍵技術;先進陶瓷粉體材料的低成本、綠色制備工藝和生產裝備關鍵技術;標準化原料制備成套技術;水泥粉磨用高強超耐磨氧化鋁磨介制造技術。3.新型干法水泥綠色制造技術與裝備主要技術內容:高效節能料床粉磨技術;高能效預熱預分解技術;節能低碳新型熟料水泥;氮氧化合物和粉塵排放技術。4.石英玻璃可持續制備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優質石英礦產開發技術;高純石英原料提純技術;高純石英原料粒度級配及形貌等與熔制工藝(電熔和氣煉等)適應性技術;高性能石英玻璃用無氯化工原料綜合利用技術;高性能石英玻璃快速沉積裝備與沉積技術;高性能石英玻璃穩定化處理技術;高性能摻雜石英玻璃的制備技術。5.基于玻璃生產過程大數據的浮
291、法玻璃生產工藝監控軟件系統主要技術內容:熔化一窯多線的液流分配、錫槽功能分區的錫液循環設計、退火窯精密退火的工程仿真技術等工程設計優化技術;料方與玻璃成分設計、原料顆粒級配、玻134璃性質預測等原料監控技術;玻璃液流穩定性、均勻性、工藝參數等熔化監控技術,窯坎、鼓泡與攪拌技術輔助設施的匹配性技術;按用途分類的控制降低玻璃下表面滲錫量技術等成形監控技術;玻璃退火窯空間溫度、風量的精密控制與應力產品缺陷分析與來源診斷(不同類型的斑馬角、結石、氣泡缺陷等)等退火監控技術。6.超細、超薄、低介電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制造技術主要技術內容:“BC”級和“C”級電子紗及布規?;圃旒夹g;高壓水槍開纖技術;低介
292、電高硼玻璃纖維成分配方技術;池窯化生產的熔制和拉絲工藝技術;浸潤劑技術及規?;_發技術。7.高性能纖維預制體自動化制造技術主要技術內容:高性能纖維預制體精密化設計與制備技術;國產商用發動機風扇葉片等關鍵部件低成本、高效率、規?;瘷C械生產技術;整體多層無屈曲織物結構自動化織造技術;織物多方向、多角度整體制備技術。8.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制造技術與裝備主要技術內容:熱塑性樹脂與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增強纖維的浸漬與成型技術,包括各類熱塑性復合材料預浸料的工藝技術與裝備,以及各類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的拉擠、纏繞、模壓、液體膜塑、連續擠拉、注塑等成型工藝與裝備。9.耐火材料制造技術主要技術內容:耐火材料生
293、產線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耐火材料在役診斷、造襯維護集成技術;新型合成原料研發和產業化技術;具有微米、納米孔徑、閉孔結構的系列輕質合成原料相關技術;新型高效、安全、環保型隔熱耐火材料產業化技術;結構功能一體化智能型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產業化技術;新型干法水泥窯用耐火材料配置及全面無鉻化技術;耐火材料綠色智能制造集成技術。10.硅灰石礦纖的精加工、表面改性及應用技術主要技術內容:135硅灰石礦精選技術;硅灰石礦纖精加工技術;硅灰石礦纖表面改性技術;硅灰石礦纖作為功能增強材料在塑料、橡膠、造紙等行業中的應用技術;硅灰石作為短纖維石棉替代品用于建筑材料、絕緣體材料、摩擦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技術;硅灰石作為白
294、色顏料的應用技術;硅灰石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硅灰石做為土壤調理劑的應用技術。11.用于工業廢水處理的礦物功能材料深加工技術主要技術內容:膨潤土等礦物功能材料的改性、改型技術;增加礦物功能材料比表面積、調整表面電荷等技術;礦物功能材料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技術。12.非金屬礦采選及深加工技術及裝備主要技術內容:規?;?、機械化、智能化、專用化開采、加工成套技術與裝備;選擇性破碎及分級干法提純技術;非金屬礦“近零尾礦”加工利用技術;大宗尾礦規?;叨嘶眉夹g;低品位和伴生礦物的選礦提純及產品應用技術;礦物均化、礦物材料結構與晶體設計技術;礦物提純、改性、多礦種功能復合等技術;氣氛可控煅燒工藝與裝備;
295、超導磁、微波活化、光電選應用技術;基于礦物結構的超細粉碎、分級技術。13.高精密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材料生產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六面頂壓機大型化技術;合成工藝測控精密化技術;大顆粒單晶及納米粉功能化應用技術;晶體純化與活化技術;提高質量穩定性等技術。14.先進玻璃基材料及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技術及裝備主要技術內容:高世代 TFT-LED 液晶基板玻璃產業化技術及裝備;顯示器用基板玻璃、薄膜電池用基板玻璃、中鋁玻璃等成套技術及裝備;在線和離線透明導電氧化物鍍膜玻璃、電/熱致變色玻璃制備技術;光伏光熱結構功能一體化玻璃制品制備技術;高均勻硫系玻璃穩定制備技術。15.復合材料自動鋪放技術主要技術內容:
296、136復合材料自動纖維鋪放設備(自動鋪絲機)及控制技術;自動纖維纏繞設備及軟件技術;CAD/CAM 軟件技術;自動鋪絲路徑建模技術;自動料帶層鋪設備(包括平面式自動鋪帶機與曲面式自動鋪帶機)及軟件技術。9.關于印發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國家新關于印發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的通知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的通知(節選節選)(工信部聯原工信部聯原 2017331 號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2017 年年 12 月月 22 日)日)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為全面提升新材
297、料產業生產應用推廣水平,按照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總體部署和國務院同意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關于開展新材料產業重點平臺建設工作的報告,特制訂本方案。一、必要性和緊迫性一、必要性和緊迫性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事關長遠和全局。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生產與應用相互脫節、關鍵領域保障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新材料從開發、產業化到應用,需要上下游聯合攻關、不斷迭代,企業應用新材料并不斷反饋問題,生產企業不斷完善和改進工藝,最終實現協同發展。在關鍵領域建立國家新材料
298、生產應用示范平臺,旨在構建上下游有效協同的新機制、新體制、新體系,填補生產應用銜接空缺,縮短開發應用周期,實現新材料與終端產品同步設計、系統驗證,推動企業完成研究開發到實現應用這一關鍵而驚險的“一躍”,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二、總體要求二、總體要求(一)總體思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圍繞制造強國戰略需求,整合優勢資源,促進新材料供需對接,強化應用示范,推動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研發一批、儲備一批、應用一批,實現一代材料、一代產業,為我國新材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137(二)基本原則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構建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運作
299、機制,實現自主建設、市場化運作、上下游協同發展。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有利于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運營的政策環境。統籌布局、有序建設。堅持需求牽引與戰略導向相結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遵循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律,統籌考慮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布局。整合產業鏈各環節優勢資源,科學論證、合理定位,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產用結合、示范推廣。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要統籌關鍵領域的研發、產業化和應用示范工程,加速生產應用技術迭代,培育新材料應用初期市場,實現新材料工業與關鍵領域快速健康發展。(三)關鍵領域布局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以新材料生產企業和應用企業為主聯合組建,
300、吸收產業鏈相關單位,銜接已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打破技術與行業壁壘,實現新材料與終端產品協同聯動。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明確的十大重點,力爭到 2020 年在關鍵領域建立 20 家左右。三、主要內容三、主要內容(一)建設任務1.新材料應用評價設施。圍繞新材料應用技術創新、服役評價,進一步完善應用驗證裝置、應用環境模擬裝置、材料服役性能檢測儀器、全尺寸考核裝置等相關硬件設施,支撐材料應用模擬、性能評價、風險分析和技術示范。2.新材料應用示范線。面向新材料應用需求,完善應用示范線建設及專用設備、工程化應用設施等,重點突破新材料質量控制、批量化穩定生產、低成本工藝應用,提高專用生產裝備自主保障能力,發
301、揮應用示范作用。3.新材料生產應用信息數據庫。加強生產應用技術參數信息共享與數據積累,建設新材料生產應用數據庫,為新材料性能分析、應用評價、故障診斷等提供支撐,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定期研究制定關鍵領域技術路線圖,提出新材料需求指南。4.新材料生產應用公共服務體系。組織制定產品標準與設計規范,促進新材料標準及下游應用設計規范銜接配套。開展新材料和終端產品委托開發、應用驗138證、知識產權協同運用、企業孵化等公共服務。5.新材料生產應用人才服務體系。緊盯國際科技前沿,用市場化手段,大力引進國(境)外人才。按需施策、精準引才。積極實施人才境外培訓計劃,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二)管理和運行國家新材
302、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組建方式原則上由參與創建的各成員單位協商決定,可采取企業法人、聯合體等形式。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設立專家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等,實現責權明確、科學管理??山⒊蓡T單位分平臺,吸收各單位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建立緊密的上下游合作機制。對于采取聯合體形式組建的,成員單位需要簽訂合同并約定上述相關事項。平臺組建后按照市場化運行,自主決策、自負盈虧。建設和運行經費主要由成員單位自籌、技術轉讓、對外服務、產業化運營收益等渠道解決。強化生產應用推廣,積極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平臺成果。四、保障措施四、保障措施(一)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在領導小組領導下,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各部門及地方組織協調
303、,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進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平臺建設及運行提供咨詢服務。(二)建立多元化融資渠道。鼓勵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通過股權、債權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平臺成員單位可按照約定,通過入股等方式投入。研究支持符合條件的平臺通過發行公司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融資。(三)加大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中央財政通過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重點支持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關鍵應用技術示范、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等工作。充分利用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等現有政策按規定支持平臺發展。平臺建成后將作為承接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相關任務的重要載體,對于平
304、臺研究提出的新材料研發、產業化和示范應用項目,符合條件的鼓勵其加快推廣應用。(四)加強人才激勵、培養和引進。鼓勵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立人才激勵機制,落實股權、期權激勵和獎勵等收益分配政策,制定關鍵管理崗位人員股權激勵政策。加大新材料領域相關人才政策向平臺傾斜,積極選派具有發139展潛力的中青年技術骨干參加新材料人才境外培訓。鼓勵平臺積極引進新材料領域外國專家人才,開展新材料人才國際交流合作。(五)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運用。對生產應用示范產品的核心關鍵專利申請,根據有關規定實施優先審查,提高審查的質量和效率。鼓勵研究機構及企業建立知識產權評議機制,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工作。加強產業專利聯盟和專
305、利池建設,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及分享。嚴厲打擊針對生產應用示范產品的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為全面提升我國新材料測試評價水平,按照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總體部署和國務院同意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關于開展新材料產業重點平臺建設工作的報告,特制訂本方案。一、必要性和緊迫性一、必要性和緊迫性測試評價貫穿材料研發、生產、應用全過程,是材料產業提質升級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我國材料測試評價機構眾多,基本滿足了材料工業的發展需求。但材料測試評價機構普遍規模較小,部分測試評價方法落后,高性能測試儀器設備依賴進口,部分高端儀器設備長期
306、閑置,高水平測試評價人才不足,市場化服務能力弱。測試評價機構對新材料缺少統一的測試方法和標準,新材料測試評價數據積累不足、缺乏共享,應用企業對新材料生產企業的測試評價結果缺乏信任,與國際測試評價機構缺乏協同互認。隨著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建立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構建新材料測試評價體系,解決新材料測試評價的瓶頸和短板,提升測試評價能力和水平,為新材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支撐。二、總體要求二、總體要求(一)總體思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國家戰略和新材料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發揮中國新材料測試評價聯盟作用,依托測試評價、認證、計量等機構,聯合新材料生產企業、應用單位、科研院所,完
307、善新材料測試評價方法及標準,提高測試評價儀器、裝備和設施的能力,開展新材料測試、質量評估、模擬驗證、數據分析、應用評價和認證計量等公共服務,形成公平公正、共享共用的“主中心140行業中心區域中心”測試評價體系。(三)發展目標到 2020 年,完成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總體布局,初步形成測試評價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具備統籌協調、資源共享和認證服務等功能的主中心。在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建成若干個行業中心。根據產業集聚現狀,布局一批區域中心。重點新材料的測試評價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到2025 年,主中心和行業中心能力進一步提升,區域中心基本滿足地方新材料產業發展需求,輻射帶動效
308、果明顯增強。主中心、行業中心、區域中心協調配套的新材料測試服務體系基本健全,網絡化服務能力和共享共用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覆蓋全國主要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和上下游市場的測試評價體系。新材料測試評價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建設和運行三、建設和運行(一)功能定位和建設內容1.主中心。負責新材料綜合性測試評價服務和關鍵共性測試技術與能力的開發應用,開展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的資源統籌、業務調配、測試評價、認證計量等服務。主中心重點依托國內優秀測試評價機構,聯合互聯網企業、新材料生產企業、應用單位及相關社會資本共同組建,通過業務、資本等紐帶與行業中心、區域中心協同發展。主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
309、括:完善重點新材料測試、應用評價、壽命預測、失效分析、計量等關鍵共性儀器和裝備,建設新材料服役條件模擬測試、考核試驗等設施,提升測試評價條件能力。制定數據采集和共享機制,建立新材料組織成分、基礎性能、服役性能、測試方法、評價指標等數據庫,開展新材料測試評價數據分析、國際互認與應用研究。建立新材料產品測試評價標準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管理、培訓服務等網絡系統建設,實現新材料測試儀器及裝備、測試需求和服務、測試人才和資質等共享。2.行業中心。行業中心是行業內權威的測試評價機構,主要承擔所屬行業新材料測試評價技術開發和對外服務職能。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
310、材料中的重要行業領域,依托行業內的骨干測試評價單位,聯合同行業其他相關測試評價服務機構,吸引龍頭企業及社會資本共同建設。行業中心建設內容141主要包括:針對所屬行業特定新材料品種,完善材料組分、理化指標、物質結構、服役性能等專用測試能力。面向下游重點應用領域,搭建工程化應用考核評價裝置,開展國際比對互認,滿足服役條件下開展材料應用評價、失效分析等需求。在重點新材料領域建設相關數字仿真與模擬系統。建立行業新材料測試評價、認證體系。協同主中心開展行業領域新材料測試評價技術開發、相關標準制修訂。3.區域中心。區域中心是以服務區域新材料產業發展需求,在省級以上區域,依托區域內已有測試評價機構,整合相關
311、測試評價資源,按照專業化、集約化原則建設的地方性新材料測試評價中心。根據我國新材料產業布局狀況,結合地方新材料產業發展優勢和前景,區域中心將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等區域新材料產業重點省份有序建設。區域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根據區域地理特征和自然環境,建設特殊地域、特殊氣候條件下新材料可靠性測試、加速試驗、壽命評價等專用設施。完善重大、稀缺、專用測試評價裝置,滿足區域內重點新材料的測試評價需求。建立區域性測試服務能力共享機制,提高測試儀器、大型裝備利用率。(二)運行模式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應按照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科學管理的要求運行。主中心、行業中心和區域中心應是獨立法人實體,
312、建立并完善相應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根據新材料產業發展需求和自身定位開展測試評價服務,通過提供測試評價、認證、咨詢、培訓、大數據等服務,獲得產業化運營收益,實現可持續發展。主中心要聯合各行業中心、區域中心共同開展戰略規劃研究,制定測試評價技術路線圖,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建立統一規范的測試評價體系,在平臺內實現標準、方法、數據等互信互認。鼓勵設立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平臺建設提供決策咨詢。平臺建成后,將為國家新材料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的遴選推薦、組織實施、驗收評估等提供第三方服務和決策支撐。四、保障措施四、保障措施(一)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在領導小組指導下,強化國家和地方的統籌協調,共同推進國家新材
313、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及時對平臺進行咨詢和考核評估。(二)加大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中央財政通過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對符合142條件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重點支持提升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的公共服務能力。鼓勵地方出臺支持平臺建設的配套政策。(三)建立多元化融資渠道。推動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完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通過市場化手段進行多元融資。鼓勵平臺通過股權、債權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支持手段和服務方式,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研究開發支持平臺建設的金融產品。(四)加強人才激勵、培養和引進。鼓勵國家新材料測
314、試評價平臺建立完善人才流動和激勵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落實股權、期權激勵和獎勵等收益分配政策。加強與國際知名材料測試評價機構的合作交流,積極選派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技術骨干參加國(境)外培訓計劃,引進相關領域高技術人才,加快新材料測試評價人才隊伍建設。10.關于印發關于印發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年)的通知的通知(國質檢標聯國質檢標聯201877 號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科
315、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認證認可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8 年年 3 月月 13 日)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認證認可監督技術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關于印發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316、的通知年)的通知(國質檢標聯201877 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廳(委、局)、科工局(辦),各有關行業協會、集團公司,各有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143201724 號)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共同制訂了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經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定,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2018 年 3 月 13
317、 日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年)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 號)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實施新產業標準領航工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按照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制定本行動計劃。一、總體要求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實施新產業標準領航工程,開展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加大先進基礎材料
318、、關鍵戰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標準的有效供給,充分發揮標準化對新材料產業發展和質量變革的引領作用,推動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二)行動原則。領航取向。從新材料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特點出發,科學規劃標準化體系,明確新材料標準建設的方向,建立標準領航產業發展工作機制,重點部署研制一批“領航”標準,指導新材料產品品質提升,帶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協同推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補強市場主體制定標準的弱項,政產學研用共同發力,形成科技研發、標準研制和產業發展三位一體同步推進的協同創新體系,加快新材料標準的有效供給,提升新材料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應用為本。以破解短
319、板問題和滿足中高端需求為著眼點,加強新材料標準實施宣貫,推行綜合標準化和標準化試點示范,提高新材料應用水平,促進新材料144產業規?;?、品牌化發展,推進新材料產業鏈、創新鏈、標準鏈、價值鏈全球配置。(三)行動目標。到 2020 年,完成制修訂 600 項新材料標準,構建完善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重點制定 100 項“領航”標準,規范和引領新材料產業健康發展;新材料標準供給結構得到優化,基于自主創新技術制定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顯著增多;建立3-5 個新材料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形成科研、標準、產業同步推進的新機制新模式;建設一批新材料產業標準化試點示范企業和園區,促進新材料標準有效實施和廣泛應
320、用;以我為主提出 30 項新材料國際標準提案,助力新材料品種進入全球高端供應鏈。二、主要行動二、主要行動(一)構建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適應新一輪新材料技術和產業快速變革的發展態勢,加快構建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由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三個標準子體系構成。先進基礎材料標準子體系是對傳統原材料標準體系的升級,包括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化工材料、先進建筑材料、先進輕紡材料等標準子體系。關鍵戰略材料標準子體系著眼于提升新材料保障能力,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重大需求,重點建立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半導體材料和新型顯示材料
321、、新能源材料和生物醫用材料等標準。前沿新材料標準子體系聚焦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和極端環境材料等先導產業技術開展標準布局,規劃未來發展格局和路徑。(二)研制新材料“領航”標準。1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完善碳纖維命名、分類等基礎標準,指導規范碳纖維產業健康發展。研制 T800 級和 M55J 級及以上工業級系列碳纖維制備相關技術標準,促進國產碳纖維廣泛應用。開展高強高模碳纖維檢測方法研究,為碳纖維應用選型定型提供標準依據。構建高強高模碳纖維標準體系,支撐國產高強高模碳纖維在衛星和其他空間平臺上應用,達到“上星”標準。開展碳纖維復合材料與金屬基結合件相關標準研究,制定電化學腐蝕、145斷裂韌
322、性、拉剪強度及疲勞等評價測試方法標準,為碳纖維材料結構件提供穩定性、可靠性和服役壽命等評價依據,支撐國產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性能表征和低成本制備技術應用,滿足大型客機適航要求,達到“上機”標準。2高溫合金。聚焦航空發動機、重型燃氣輪機用高溫合金性能、質量穩定性等共性問題,加強標準研制。及時補充耐腐蝕長壽命、抗燒蝕高強等高溫合金新品種標準,顯著提升合金性能指標。開展特種型材高溫合金制備技術標準研制,提高國產特種型材質量穩定性。研制高溫合金低成本精細制造工藝標準和返回料回收技術標準,提高國產高溫合金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開展高溫合金構件精度測量、微觀組織和性能評價、缺陷檢驗、殘余應力分析方法研究,研
323、制高溫合金評價表征標準。建立高品質變形高溫合金制備全流程質量控制標準,簡化牌號,促進主干高溫合金“一材多用”,實現國產高溫合金對航空發動機和重型燃氣輪機的穩定可靠供應。3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開展 700超超臨界電站汽輪機用耐熱合金及關鍵部件標準研究,建立超超臨界電站用耐熱合金材料設計、組織表征、性能檢測和綜合評價標準體系,支撐我國電站耐熱材料及工程技術躍升國際領先,引領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發展。開展深海油氣鉆采、集輸系統用耐蝕合金、鈦合金等特種合金及關鍵部件標準研究,形成相應材料技術標準和使用規范,指導我國深海油氣資源開采裝備用特種合金實現自主研制,關鍵零部件實現完全自給,并形成國際市場競爭力。研
324、制航空航天用超高強高韌 7000系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及大規格型材、2000 系鋁合金及鋁鋰合金板材等標準。完善汽車輕量化用高強高成形性 6000 系、5000 系板材和車身主承力結構件用 7000 系板材的材料體系標準,引領結構設計選材應用。建立數控機床、大型客機、時速 400 公里以上高速列車等高端裝備關鍵基礎件用耐高溫、抗疲勞、高強韌、超常壽命軸承鋼、齒輪鋼、模具鋼等材料及部件的設計、制造及應用標準體系,實現高端裝備基礎件用軸承鋼、齒輪鋼、模具鋼等的穩定化生產,提高我國高端裝備基礎件配套能力。4先進半導體材料。建立和完善硅基半導體材料標準體系,完善200-300mm 硅單晶片和 SOI 晶片
325、標準,建立光刻膠、超高純特種電子氣體、PVD 靶材等關鍵材料系列標準,加速集成電路制造材料國產化。建立碳化146硅、氮化鎵、氮化硼等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標準,指引半導體器件向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和更高可靠性發展。開展大尺寸高鋁高銦組分氮化物、硅、碳化硅、氮化物等半導體襯底上同異質外延關鍵技術研究,建立第三代半導體外延材料共性技術標準。開展耐深紫外光高耐濕高導熱高折射率封裝材料、耐高溫高可靠互聯材料、高導熱可靠基板材料、高絕緣強度耐高溫灌封材料、高導熱低熱膨脹系數底板材料等第三代半導體封裝測試關鍵配套材料的檢測、評價和相關標準研究。完善宇航電子標準體系,開展抗輻照寬禁帶半導體器件設計,耐極限
326、溫度及大溫度高可靠功率器件封裝材料及結構等標準研究。5新型顯示材料。面向可印刷發光反射顯示產品的應用需求,建立高效率、高穩定性、加工性能好的關鍵印刷顯示材料標準體系。開展印刷有機發光顯示、印刷量子點發光顯示、印刷薄膜晶體管、印刷墨水及基板等新型印刷顯示材料標準預研究,支撐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從跟隨到引領轉變。開展銦鎵磷紅光、銦鎵氮綠光、銦鎵氮藍光三基色激光顯示材料設計、生長、器件制備工藝及檢測標準研究,建立三基色半導體激光器材料及關鍵輔助材料與器件標準,引導三基色激光顯示產業關鍵技術規?;l展。加快高增益高對比度抗光屏核心材料和涂層材料標準化,規范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開展低功耗、柔性、低成本彩色發反
327、射式印刷顯示等前沿新技術的標準預研究,超前布局新型顯示前沿技術標準制高點,引領新型顯示技術發展。6增材制造材料。構建增材制造新材料標準體系,做好增材制造材料標準布局。開展增材制造用聚苯乙烯、聚丙烯、光敏樹脂、蠟材及陶瓷等非金屬材料標準研制,制定鎳基合金、鈦基合金、鈷-鉻合金、貴重金屬、專用液態金屬等金屬材料標準。研制可植人材料、器官組織模擬材料和專用生物“墨水”等生物材料標準。開展面向增材制造專用粉材、絲材、片材和液材重要特性的重要檢測方法標準研制。推動在增材制造材料領域優勢技術、制備工藝、檢測方法等方面制定國際標準。7稀土新材料。圍繞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工業機器人、軍工裝備等高端應用,構建
328、稀土永磁材料標準體系。開展稀土永磁材料重稀土減量制備方法及含量檢測標準化研究,加快制定稀土永磁材料耐蝕性、耐溫性、力147學特性等服役性能檢測標準。制定鈰磁體等高豐度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標準,拓展稀土永磁材料的應用領域。加快研制貯氫密度高、安全性好的新型稀土貯氫合金標準及檢測標準,滿足國產化氫能源車換代自主創新需求,引領產業水平提升。針對能源環境等領域國家戰略需求,開展稀土催化材料性能與檢測方法的標準研究,構建稀土催化材料標準體系?;谙⊥龄摴I化研究與應用的新突破,完善稀土品種鋼成分、工藝與質量標準,制定優特鋼用高純稀土金屬與稀土合金標準,擴大稀土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打造國際化的稀土鋼品牌。加強稀
329、土-鎂、稀土-鋁等輕量化稀土材料標準化研究,推進高純稀土金屬和稀土化合物材料標準研制,促進我國稀土產業改造升級。8石墨烯。制定石墨烯材料術語和代號、含有石墨烯材料的產品命名方法等國家標準,明確石墨烯概念內涵,規范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開展石墨烯材料相關新產品設計、研發、制備、包裝儲運、應用、消費等全產業鏈標準化研究,建立材料應用和性能長周期數據庫,構建覆蓋石墨烯原材料、石墨烯應用材料等產業鏈標準體系,引領石墨烯產業鏈協同發展。研究制定石墨烯層數測定、比表面積、導電率等物化特征和性能表征與評價方法標準,開展標準的比對試驗驗證,加強與石墨烯研究領先國家合作,共同提出石墨烯國際標準提案。(三)優化新材料
330、標準供給結構。支持新材料領域的社會團體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滿足市場和創新需求。選擇技術創新能力強、市場化程度高、具有國際視野的社會團體開展團體標準試點,研制一批“領航”團體標準,引領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鼓勵新材料研發生產企業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制定和實施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開展企業標準主要技術指標“領跑者”制度建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及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四)推進新材料標準制定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協同。在國家各類新材料科技研發計劃中將技術標準作為同步開展的研究內容,推動將技術標準研究成果納入科研項目實施的考核指標。在科技創新
331、2030-重大項目“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工程”等國家科技計劃中,加148大對新材料標準研制的支持。將標準化列入新材料產業重點工程、重大項目考核驗收指標,鼓勵企業及時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結合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開展先導性、創新性技術標準研制、應用與國際化等工作,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依托重點企業、高校、產業集聚區,建設新材料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促進科技、標準和產業發展一體化推進。加強新材料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行“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一站式服務,為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質量技術基礎設施。(五)建立新材料評價標準體系。建立新材料技術成
332、熟度劃分標準評價體系,組織實施新材料技術成熟度等級劃分及定義國家標準,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中的重點品種制定系列技術成熟度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序,對重點企業開展評價試點工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提供科學的評價依據。以建設和完善中國的材料與試驗評價標準體系為目標,從應用維度開展材料指標、試驗、評價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圍繞材料生產全流程質量控制、面向應用需求的基本質量性能指標以及材料服役全壽命周期,建立新材料試驗評價標準體系,推動實現新材料的性能符合性、材料試驗結果有效性和材料服役性能適用性評價標準化。(六)探索新材料標準制定機制創新。開展材料標準分類、命名方式以及技術指標、要素、結構框架等研
333、究,推動材料標準界面、內容更加符合使用方的需求。加大指導性技術文件、數據庫標準等新型標準供給,提高標準的技術適應性。探索設立標準技術指標分級,合理加大技術領先企業在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提高推薦性標準的引領性。針對新材料產業的新特征,探索建立標準立項和批準發布的“直通車”機制,提高標準的市場靈活性。開展新材料標準測量比對活動,驗證新材料測量方法的普適性和可操作性,推動比對結果向國際標準轉化,提出高質量的國際標準提案。在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發中,推動高通量材料計算與設計、高通量材料制備與表征標準化,探索擬定基因圖譜中的理論性標準,指導創制新材料。149(七)提高新材料軍民標準通用化水平。支持軍工主干材料技術與管理標準體系建設,重點在結構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等領域開展共性、通用標準制修訂,逐步統一軍民材料及制品規范、測試方法、材料生產過程控制等相關標準,提升軍工主干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