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杭州市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杭州市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pdf(5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39 附件 2:杭州市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為更好地保障杭州市“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進一步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構建清潔低碳能源消費體系,深挖能源利用效率潛力,完善能源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城市能源智慧化水平,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全面夯實杭州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的能源基礎,特編制本規劃。規劃基準年為 2020 年,規劃期限為 20212025 年。規劃空間范圍為杭州市行政區域,包括杭州市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區(濱江)、蕭山區、錢塘區、余杭區、臨平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第一章發展基礎與形勢一、發展成效“十
2、三五”期間,杭州市著力強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十四五”能源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一)能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1 1.電電力力供供應應能能力力顯顯著著提提升升?!笆濉逼陂g,是杭州市 40 2000 年以來用電負荷增長最快的 5 年,截至 2020 年,電網最高負荷達到 1718.1 萬千瓦,較 2015 年增長 41.5%?!笆濉逼陂g,杭州電網累計完成投資 282.8 億元,全市新增110 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 2718 萬千伏安,較 2015 年增長47.7%,是“十二五”新增規模的 2 倍,“四源三環”主網架初現雛形,220 千伏和 110 千伏向
3、標準網架邁進,主城區基本實現全停全轉,基本消除主變重載,供電可靠性方面位于全國前列。杭州配網共完成投資 130 億元,核心城區全面取消 10(20)千伏計劃停電,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新增電源裝機容量 154 萬千瓦,截至 2020 年底,電源裝機容量累計達到 907 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占總裝機容量的 93.1%,光伏等清潔能源實現全額消納。2 2.天天然然氣氣供供應應能能力力持持續續增增強強。天然氣供氣范圍及用戶進一步擴大,截至 2020 年底,杭州市區、桐廬縣、建德安仁鎮已實現高壓管輸供應,LNG 或 CNG 供氣區域已經覆蓋建德、淳安等區域,全市范圍工業、公建用戶以及農村地
4、區天然氣延伸覆蓋率持續提升。天然氣利用工程進一步推進,截至2020 年底,全市已建成投運 9 座高壓門站、24 座高中壓調壓站及閥室、297.9 公里高壓管道以及 6600 余公里中低壓管道。應急儲備能力進一步提升,建成投運大型 LNG 應急氣源站 2 座,區(縣)小型 LNG 應急氣源站 11 座,LNG 總儲存規模超過 1.8 萬立方米,總儲氣規模達 20 萬立方米的嘉興獨山港 LNG 應急調峰儲運站正加快推進中。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進一步推進,截至 2020 年底,全市累計建成投運各類 41 天然氣加氣站 38 座,公交車、出租車等加氣需求得到充分保障。3 3.油油品品供供應應能能力力不不斷
5、斷強強化化。2020 年全市汽柴煤油銷售總量 467.1 萬噸,較 2015 年增長 10.7%。截至 2020 年底,全市運營成品油庫 11 座,總庫容 34.40 萬立方米,較“十三五”初期增加 3.61 萬立方米,全市運營各類加油站(點)658 個,成品油輸油管線總長度為 331 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為 976 萬噸。(二)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十三五”期間,杭州市全面推進燃煤鍋爐(窯爐)淘汰、電力替代、清潔能源推廣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措施,能源體系清潔低碳化水平進一步提升。1 1.“減減煤煤”工工作作成成效效顯顯著著?!笆濉泵禾肯M量累計削減超過 500 萬噸,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
6、下降 11.9 個百分點,完成“十三五”目標的 2.2 倍。燃煤鍋(窯)爐淘汰改造任務超額完成,基本完成了 35 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關停工作,塘棲熱電、崇賢熱電、海聯熱電、富陽永泰熱電、浙江三星熱電、浙江清園生態熱電等一批燃煤熱電廠關停,臨平區、余杭區實現工業燃煤清零。2 2.清清潔潔能能源源比比重重進進一一步步提提升升?!笆濉逼陂g,我市能源終端電氣化水平快速提升,2020 年,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超過 53%,遠超全省平均水平。天然氣、非化石能源等清潔能源持續發展,較“十二五”末期,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分別提高 3.1、4.8 個百分點。交 42 通運輸領域新能源替
7、代快速推進,全市累計推廣新能源車21.05 萬輛,主城區實現公交車 100%新能源化。3 3.可可再再生生能能源源開開發發利利用用力力度度持持續續加加大大。本地發電結構持續優化?!笆濉逼陂g,本地發電量呈現出光伏電和生物質電增加、火電和水電減少的“兩增兩減”特征。5 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超 100 萬千瓦,截至 2020 年底,全市光伏發電并網裝機總容量達到 128 萬千瓦。杭州九峰、臨江環境能源、建德浦發等一批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生活垃圾基本實現 100%能源資源化利用目標,截至 2020 年底,全市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 49.9 萬千瓦。(三)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十三五”期
8、間,杭州市圍繞“能源雙控”目標,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高耗能行業整治、落后產能淘汰、重點領域能效提升等各項工作,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1 1.能能源源消消費費增增幅幅逐逐步步收收窄窄。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2020 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為 4286 萬噸標煤,“十三五”期間能源消費年均增幅為 1.7%,較“十二五”下降 1.8 個百分點。2 2.能能源源利利用用效效率率穩穩步步提提升升。全市能源消費強度逐年下降,2020 年單位 GDP 能耗為 0.29 噸標煤/萬元(2015 年不變價),能效水平居全國前列,較 2015 年下降 22.4%,累計降幅全省第一,
9、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顯著,其中,43“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新增節能建筑面積超過 2.5 億平方米,到 2020 年底,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例達到69.58%。圖圖 1 1.1 1“十十三三五五”期期間間杭杭州州市市單單位位G GD DP P能能耗耗變變化化情情況況圖圖(四)能源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十三五”期間,杭州市堅持政府和市場協同推進原則,通過實施關鍵領域改革、開發城市大腦能源板塊、推進試點示范等工作,能源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1 1.關關鍵鍵領領域域改改革革持持續續深深化化。穩妥推進用能權交易試點,探索完善初始用能權確權、有償
10、使用、交易機制。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緩解電網調峰壓力;推進電力價格改革,以差別化電價促進相關行業加大技術革新、提高能效水平、倒逼落后產能淘汰。緊抓國家、浙江省天然氣改革的有利契機,以形成全市“一盤棋、一張網、一體化”供氣格局為方向,積極推進天然氣體制改革。2 2.能能源源監監管管效效能能持持續續提提升升。積極探索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杭州數字治理優勢,搭建政府服務平臺,探 44 索能源領域智慧化管理路徑,開發城市大腦能源板塊。3 3.能能源源領領域域創創新新試試點點穩穩步步推推進進?!笆濉逼陂g,積極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杭州示范區建設,探索互聯網+、能源智能微網與天然氣相結合的開發利
11、用新模式,開展分布式區域能源中心試點示范,建成投運小和山、青山湖 1 號能源站、七堡搶修基地、丁橋醫院等一批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表表十十三三五五 杭杭州州市市能能源源發發展展主主要要成成就就指指標標層層次次具具體體指指標標單單位位2 20 01 15 5年年2 20 02 20 0 年年年年均均增增長長供應保障電源裝機容量萬千瓦7539073.7%電源裝機結構(煤電:氣電:水電:其他新能源電源)%21:53:22:47:55:19:19電網110 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萬千伏安5734.18452.18.1%能源消費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煤394842861.7%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64680
12、84.6%最高用電負荷萬千瓦12141718.17.2%能源消費能源消費結構煤炭%29.317.4*-11.9油品%18.717.6*-1.1清潔能源%5265*13其中:天然氣%6.89.9*3.1非化石能源%10.715.5*4.8能源利用單位GDP能耗噸標煤/萬元0.380.29-22.4%二產單位增加值能耗噸標煤/萬元0.60.45-24.6%居民人均生活用電千瓦時/人年100112063.8%注注:1、表中煤炭消費不包括外來火電用煤,下同。2、杭州市煤炭消費主要行業包括公用熱電行業、水泥熟料生產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紡織業和橡膠制品業。3、非化石能源包括外來核電和水電等,下
13、同。4、為 5 年累計值,標*為 2020 年預計值,下同。5、單位 GDP 能耗、二產單位增加值能耗均為四經普 GDP 修正后的 2015 年不變價。6、人口數量以常住人口計,其中 2015 年末常住人口來自于2016 年杭州統計年鑒,2020 年常住人口來自于杭州市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45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能源供應保障依然存在薄弱環節電電力力供供應應方方面面,用電負荷峰谷差不斷拉大,電網調峰困難增加;系統調峰容量不足問題日益嚴峻;局部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源網荷儲互動能力有待提升;高壓線路走廊和變電站選址困難,輸變電工程的實施周期拉長,導致部分核
14、心區域出現時段性供電能力不足問題等。天天然然氣氣供供應應方方面面,多氣源供應格局有待加快建立,“多點接氣、環狀供應”的高壓供氣網絡尚未形成,西部的建德中心城區及淳安縣尚未實現高壓供氣,LNG 服務網絡尚無法完全滿足市政工程、城市物流配送等重點領域機動車加液需求,燃氣應急儲備能力與深圳等國內先進城市相比尚有不小差距。油油品品供供應應方方面面,新增加油站布點和新建油庫落地難度加大,加油站點分布不夠均衡;綜合供能服務站建設步伐和傳統站點轉型升級步伐有待提速。(二)能源結構優化和能效提升難度加大杭州市在能源結構優化和能效提升上起步早、力度大,成效顯著。隨著各項舉措邊際效應遞減,能源結構的進一步清潔化、
15、低碳化,以及能效的進一步提升,杭州市面臨比過去更大的難度。因此,下一步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挖掘潛力,開拓新思路,尋找新方法。(三)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偏小當前全市本地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 5%左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 7 個百分點。資源稟賦的 46 先天不足,以及相關扶持政策力度與周邊省市相比不具優勢是主要原因。因此,在下一步的可再生能源發展中,一方面應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應創新思路,從綠色園區、未來社區、特色小鎮等城市應用新場景,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等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中,探索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路徑。(四)現代能源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現有的能源管理體制尚存在一
16、些與能源發展新形勢不完全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能源智慧化治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統籌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基層能源管理力量有待進一步強化,能源統計監測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等。三、面臨的形勢“十四五”及中長期,我市能源發展的外部環境及自身需求發生了深刻變化,機遇和挑戰并存,因此要深刻剖析新形勢,把握新趨勢,適應新變化,搶抓新機遇。(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帶來新挑戰“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 2030 年前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時期,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各地能源發展重點考慮的目標維度之一。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總量和能源強度作為碳達峰“四個指標”中的 2 個關鍵指標,將被嚴格管控,與經濟社會
17、發展需求的矛盾將顯現;能源結構的低碳化轉型進程將迫切需要進一步提速,煤炭消費將面臨進一步壓減的局面,油品消費將要求盡早達峰;綠電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天 47 然氣將成為主要的新增能源及替代能源,同時市場競爭也將更為激烈,能源保供將面臨新壓力。因此,我市“十四五”及中長期能源發展,必須緊密契合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在低碳化轉型上加大力度,在能效提升、能源保供上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兼顧碳達峰碳中和要求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源發展新路徑。(二)“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重要窗口期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時期,我市將進入“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的重要窗口期,重大項目將迎來建設運營的密集期:預計到 2022 年投運
18、的軌道交通線路將達到 516 公里,并繼續開展軌道線網四期建設;將新增數據中心服務器近 100 萬臺等。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市能源需求的增幅將超過“十三五”,將對我市能源供應能力及供應設施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將為我市能源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區域間政府層面及企業層面的能源合作渠道將更為通暢,合作內容將更為深入。(三)新一輪能源革命孕育新機遇能源領域的創新技術,正推動著新一輪能源革命的孕育興起,也為我市能源發展帶來了諸多新機遇:智能電網、需求響應、數字化管理等技術,將為我市進一步提升能效提供新思路;不斷創新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使得
19、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將為我市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 48 用規模打開新空間;氫能、儲能、碳捕捉及封存等技術,將為我市能源結構的低碳化乃至脫碳化提供新路徑;互聯網經濟、區塊鏈技術等,將為能源項目建設融資帶來新模式。因此,我市應密切跟蹤能源領域技術創新,加大新技術研發及市場推廣的支持力度,加快能源新技術新裝備制造產業布局,不斷強化能源技術創新對我市能源發展的驅動力。(四)能源體制改革創造新環境“十四五”時期,隨著國家和浙江省能源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市能源發展環境將得到持續優化:一方面國家及浙江省層面的改革將為杭州市能源發展破除一些體制障礙,將使得我市在能源供應保障方面擁有更大的主動權
20、;另一方面,國家及浙江省層面的改革,也為我市推進自身的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明確了方向,提供了樣本。同時,國家和浙江省層面的一些改革舉措,開放了一些市場管制,對我市能源產業的發展,以及對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產生了積極影響。第二章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我市高水平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能源需求,以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筑牢能源安全 49 保供底線。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為契機,加快能源系統的清潔低碳化轉
21、型。以數字化轉型為引領,加快能源消費模式和治理方式轉變,著力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融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我市奮力展現“重要窗口”的“頭雁風采”夯實能源根基。二、基本原則堅堅持持安安全全高高效效發發展展。能源發展應以能源安全保供為底線,持續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增強電力、天然氣等主要能源的保供能力,提升能源基礎設施的安全運營水平。同時,應持續推進“能源雙控”制度,優化能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堅堅持持清清潔潔低低碳碳方方向向。能源發展應契合碳達峰目標,以能源體系的清潔低碳轉型為導向,深入挖掘能效提升潛力,推進清潔低碳能源替代,擴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完善匹配清潔低碳轉型
22、的能源管理體制機制。堅堅持持創創新新改改革革驅驅動動。能源發展應始終將創新和改革作為驅動發展的雙引擎。要立足國家雙創城市打造契機,優化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活力,引導企業強化能源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要以解決能源系統存在的現實問題為出發點,充分把握國家和浙江省能源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深化改革、理順機制,破解阻礙發展的制度壁壘,建立起與清潔低碳轉型發展相匹配的能源治理新機制。堅堅持持數數字字賦賦能能引引領領。充分發揮我市數字經濟優勢,以能源的精準、高效利用為導向,著力推動互聯網、物聯網、50 大數據等技術在能源領域的融合應用,積極主動推進智慧能源在社區、樓宇綜合體、產業園區等用能場景下的試點示范
23、,依托智慧能源挖掘節能降耗、結構優化的新潛力。三、發展目標通過一手抓能源供應保障,一手抓能源結構優化,到2025 年實現“三保兩降兩升”的主要發展目標?!叭1!?電力、天然氣、油品等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到 2025 年,全市電網 110 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達到 10920 萬千伏安,天然氣供應能力不小于 44 億立方米,汽柴油供應能力不小于 420 萬噸?!皟蓛山到怠保杭磫挝?GDP 能耗、煤炭消費量進一步下降?!笆奈濉逼陂g,全市單位 GDP 能耗累計降幅不低于15.5%,煤炭消費下降目標達到省要求?!皟蓛缮保杭辞鍧嵞茉凑急?、非化石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到 2025 年,全市清潔
24、能源占比不低于 68%,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 20%。表表 2 2.1 1“十十四四五五”能能源源發發展展主主要要目目標標指指標標層層次次具具體體指指標標單單位位2 20 02 20 0 年年2 20 02 25 5 年年指指標標性性質質供應保障電源裝機容量萬千瓦9071123.2預期性電源裝機結構(煤電:氣電:水電:其他新能源電源)%7:55:19:195:55:15:25預期性電網110 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萬千伏安8452.110920預期性汽柴油供應能力萬噸378420預期性天然氣供應能力億立方米2744預期性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本地發電總量的比重%4550預期性 51 指指標標層層次次具
25、具體體指指標標單單位位2 20 02 20 0 年年2 20 02 25 5 年年指指標標性性質質能源消費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煤42864910約束性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8081065預期性最高用電負荷萬千瓦1718.12270預期性能源消費結構煤炭%17.4*14.5預期性油品%17.6*17.5預期性清潔能源%65*68預期性其中:天然氣%9.9*12預期性非化石能源%15.5*20約束性外來火電及其他%39.6*36預期性能源效率單位GDP能耗(2015年不變價)噸標煤/萬元0.290.25約束性民生改善居民人均生活用電千瓦時/人.年12061280預期性四、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到 20
26、35 年,全市煤炭、油品等高碳化石能源占消費總量的比重降至 20%以下,非化石能源占比力爭達到 30%以上,能源清潔化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智慧化治理水平、能源科技與裝備等方面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基本匹配,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融合的現代能源體系基本建成。第三章重點任務一、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電力和天然氣為重點,以能源重點項目的規劃和實施為抓手,持續完善電力、油氣輸配體系,切實增強全市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一)提升電力系統能力1 1.優優化化完完善善電電網網布布點點結結構構。以推進800 千伏白鶴灘-52 浙江
27、特高壓直流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為引領,按照適度超前保障原則,配套推進市域內 220 千伏、110 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增強農村電力保障能力;加速城鎮電網提檔升級,推進老舊小區和城中村配電網改造;統籌城鄉電網發展,高標準服務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2 2.加加強強靈靈活活調調節節電電源源建建設設。按照浙江省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建設的有關要求,積極推進裝機容量不少于 120 萬千瓦的燃氣電源項目建設,有序提升常態電源應急備用裕量。加快推進建德烏龍山、淳安千島湖、臨安高峰、桐廬白云源、富陽永安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各項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3 3.積積極極推推動動新新型型儲儲能
28、能應應用用。不斷拓展新型儲能應用新場景,鼓勵可再生能源場站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支持應用多種儲能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鼓勵基于多種儲能實現能源互聯網多能互補、多源互動,拓展電動汽車等分散電池資源的儲能化應用,探索建設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和蓄冷蓄熱儲能等新型儲能項目,推進蕭山電廠儲能示范項目建設,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儲能應用商業模式。到 2025 年,全市新增儲能容量 21 萬千瓦。4 4.持持續續提提升升用用戶戶側側應應急急響響應應能能力力。引導各類用戶積極參與需求側響應,促進負荷與電網柔性互動。匯集工業企業、商業樓宇、充電樁、智慧家居等多種負荷類型,試點虛擬電廠、負荷集成等新型業務模式,提高工
29、業、商業和充電樁可調節能力。到 2025 年,電力精準負荷響應能力力爭擴大到 53 120 萬千瓦,負荷側調峰能力達到全社會最高負荷的 5%。(二)增強天然氣供應體系建設1 1.加加快快構構建建高高壓壓輸輸配配體體系系。加快推進天然氣高壓管網向建德延伸建設,有序推進淳安支線建設,加快實施 S7(江東門站梅仙橋)、S8(所前梅仙橋)、S18(建德安仁航頭調壓站)、“西復線”、蘇嘉路-臨安調壓站遷改等高壓管線項目。結合全省天然氣長輸管網建設,重點推進杭甬復線(鎮海錢塘區段)、川氣東送二線干線杭州段等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都市圈天然氣工程配套建設,盡早實現杭州紹興和杭州嘉興高壓管網互聯互通。至
30、 2025 年,“環狀成網、互聯互通”高壓輸配系統基本形成,高壓管輸氣基本覆蓋市域各區、縣(市)。2 2.著著力力強強化化天天然然氣氣氣氣源源。以天然氣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強化氣源引進,積極爭取上游與國家管網、港口 LNG資源對接。積極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加氣源接入點。加快落實與中石油、中石化的現有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的戰略合作。至 2025 年,“陸上管輸氣、沿海 LNG、非常規氣”的“多源多點、供應安全”的氣源供應保障體系基本形成。3 3.著著力力強強化化天天然然氣氣應應急急保保障障能能力力。加快推進嘉興 LNG應急調峰儲運站及其輸杭管線、大江
31、東應急儲備站等項目建設,盡快落實南部 LNG 應急站選址調整,進一步優化全市域應急調峰儲備設施布局;按照國家對城市儲氣調峰的要求,推進建德、江南和北部等 LNG 應急站項目立項工作,鼓勵支 54 持城燃企業通過自建、合資、參股等方式建設 LNG 接收站等儲氣設施,鼓勵第三方主體投資建設運營獨立的儲氣調峰設施。到 2025 年,形成政府級儲配量高于本行政區域日均 3天需求量、燃氣企業級儲配量高于其年用氣量 5%的儲氣能力。(三)加強油品供儲銷體系建設1 1.加加強強油油品品輸輸運運儲儲備備設設施施建建設設。結合全省成品油長輸管網建設,重點推進紹興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杭州段建設,進一步提高我市油品輸
32、送能力。圍繞成品油消費需求與城市規劃布局,按照“擴容、遷建為主,新建為輔”的思路,進一步優化油庫布局,加快推進桐廬江南油庫二期建設,加快落實康橋油庫搬遷及配套油管建設相關工作,進一步提升油品儲存能力。2 2.著著力力提提升升加加油油站站綜綜合合供供能能能能力力。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的思路,加快推進青濱綜合供能服務站等新站建設,積極引導加油站向集加油、加氣、充電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供能服務站轉型。充分利用現有油氣場站、公交停?;氐荣Y源,適度超前布局加氫站網絡。(四)強化能源供應設施及運營安全建立健全能源安全生產運行責任體系,切實落實各類能源生產及輸配企業安全生產運行主體責任。
33、重點圍繞電力線路、變電站、油氣管網、儲氣儲油設施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亞運場館、地鐵建設等重大項目所涉及的管線遷改等方面,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格安全生產制度,嚴控各類風險,55 確保不發生大的安全生產事故;進一步強化市級主管部門及各區縣市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嚴格日常監督檢查和管理,加強重大風險安全管控,指導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能源設施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制定完善相關應急預案,明確責任和處理流程,細化應對措施,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著力提升突發事故快速響應能力。二、構建清潔低碳能源消費體系強化清潔能源占比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的目標導向,持續開展煤炭減量替代,積極擴展天
34、然氣市場需求,大力推進電能替代,著力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消費體系。(一)持續開展煤炭減量替代1 1.嚴嚴控控耗耗煤煤項項目目準準入入。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區域節能審查相關政策,嚴控新增耗煤項目,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除背壓熱電聯產機組外,禁止建設國家禁止的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和高污染燃料鍋爐,對地方熱電聯產項目,新增用煤必須通過區域非電用煤削減實施“等量替代”。2 2.挖挖掘掘煤煤炭炭減減量量替替代代潛潛力力。按照全市碳排放達峰要求,進一步削減煤炭消費量。持續深入推進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作;加快推進水泥熟料產能減量置換升級改造工作,確保水泥熟料生產用煤降幅不低于產能降幅,有序
35、壓減化工、紡織印染、化纖、橡膠和塑料制品等其他非公用熱電行業燃煤消費量;積極推進 30 萬千瓦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 15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整合,提高熱電聯產機組用煤效 56 率;積極推進摻煤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鍋爐技改或清潔能源替代,努力實現垃圾焚燒行業用煤量清零。確?!笆奈濉逼陂g全市煤炭消費下降目標達到省要求。(二)積極擴展天然氣市場需求1 1.著著力力提提升升天天然然氣氣覆覆蓋蓋率率。進一步完善城鎮燃氣配送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大農村地區燃氣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支持在人口規模較大、人員分布相對集中的鄉村建設安全可靠的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到 2025 年,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
36、新區(濱江)和錢塘區居民管道燃氣氣化率達到 95%,余杭區、臨平區、蕭山區達到 85%,富陽區達到65%,臨安區、桐廬縣、建德市達到 45%,淳安縣達到 30%。2 2.優優化化L LN NG G加加液液網網點點布布局局。有序推進LNG加液設施建設,充分挖掘現有場站加液能力,支持具備條件的公交配套場站向社會開放。到 2025 年,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區(濱江)和錢塘區范圍內,力爭每個區至少配備 2座 LNG 加液場站。3 3.擴擴展展天天然然氣氣應應用用領領域域。實施工業能源清潔化升級行動,持續深化工業鍋爐“煤改氣”工作,推進天然氣在工業企業廢氣治理領域中的應用,鼓勵燃煤熱電企業實
37、施天然氣改造,引導有需求的大用戶自建儲氣調峰設施,支持氣電機組參加天然氣代輸試點并逐步完成上下游直接交易,爭取低價氣源,提高氣電利用小時數。推進天然氣在全市環衛、渣土、混凝土、物流等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完善相關配套支持政策,鼓勵支持適用于物流運輸特征的天然氣動力車、船 57 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拓展民用天然氣利用方式,鼓勵發展燃氣空調、燃氣地暖、分布式能源等。(三)大力推進電能替代積極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持續提升電能在用能結構中的占比。持續深挖工業領域替代潛力,鼓勵支持紡織、印染、皮革、化工等重點高耗能行業,推廣高溫蓄熱電鍋爐、燃氣鍋爐與電鍋爐雙熱源優化等技術,實現以電
38、代煤。提升建筑領域電氣化水平,以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為重點,試點發展高效電制冷/熱、高密度低成本蓄冷/熱、儲能等技術,提升現有技術裝備能效水平,降低建設運營成本。全面推動交通領域電氣化,加快電動汽車、電動非道路移動機械、軌道交通、船舶岸電發展,推進油改電,鼓勵支持住宅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推進停車場與充電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到 2025 年,在全市公共停車場落實充電設施配置要求。以盡早實現碳達峰為目標,以舉辦綠色亞運為契機,積極實施綠電入杭行動。三、深挖能源利用效率潛力以“能源雙控”工作為核心,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平臺和重點企業的能效提升,強化能效提升對全市產業結構轉型的引領作用,積極探索精準化、數
39、字化、智慧化節能管理新路徑,進一步提升全市能源利用效率?!笆奈濉逼陂g,全市單位 GDP 能耗累計降幅不低于 15.5%。(一)持續推進“能源雙控”,完善節能管理機制一一是是進一步完善“能源雙控”工作的統籌協調機制、目 58 標分解落實機制,進一步強化各區、縣(市),相關職能部門及重點用能企業的目標責任制,強化與碳排放總量及強度控制的協同。二二是是全面推行能效與能源配置掛鉤制度,按照企業能效和產出效益配置能源,在有序用電、節能降耗、淘汰落后產能等方面實行差別化政策,實現能源使用的合理高效配置。三三是是創新能效管理新機制,進一步強化用能預算化管理;在試點基礎上,完善相關制度,推廣用能權有償使用與
40、交易制度,嚴格落實國家、省用能權交易管理辦法,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于能效準入標準的新上項目,實現用能權交易全覆蓋;探索用能單位超額消納的綠色電力不計入其綜合能源消費量。四四是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綜合監管體系,強化能源綜合行政執法,強化信用管理;加快建設能源消費與能效統計動態監管平臺;加強監測數據的整合、分析和應用;實施能源消費強度紅黃綠預警制度,進一步完善節能降耗預警調控機制。(二)建立健全與能效提升相匹配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一一是是嚴控高耗能高排放產業源頭進入。動態提高工業項目能效準入標準,按照國家和省嚴禁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要求,進一步落實節能審查與高耗能項目緩批限
41、批政策,嚴格執行省新上高耗能項目“四個一律”要求。對水泥、紡織、造紙、化工、化纖、印染、有色金屬等行業新增用能的新改建項目實行減量置換,其他工業新建項目增加值能耗原則上需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二二是是推進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整治。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及省、市相關產業 59 規劃和碳達峰計劃,積極開展“兩高”項目梳理排查,按照“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分類推進“兩高”項目處置,逐步提高“兩高”行業企業能效水平,有序削減高耗能行業產能,完善高耗能行業產能退出機制。三三是是探索優化產能結構。積極探索“上大壓小、增優汰劣”的用能動態平衡機制,以能源強度控制促進產業開發布局和產能結構
42、優化,合理保障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大平臺、重點項目的用能需求。(三)實施重點領域能效提升行動1 1.實實施施工工業業領領域域能能效效提提升升行行動動。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樹立行業節能降耗標桿,推動行業內企業開展能效對標和趕超,在熱電、建材、化纖、印染、化工等行業創建一批能效領跑者企業。突出先進適用技術裝備的應用,強化技術節能,圍繞工業鍋爐、電機、配電變壓器、余熱余壓利用等領域,進一步推廣先進工業節能技術和產品。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強化能源系統集成,重點在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實施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工程,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熱電冷三聯供。結合“綠色園區”打造、“園區循環化改造”等舉措,推進
43、余熱、余壓、余能等能源梯級利用,推進工業廢料、農林廢料的能源再利用。全面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加快建設綠色回收體系,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節能水平。2 2.實實施施建建筑筑領領域域能能效效提提升升行行動動。一一是是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全面執行城鎮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嚴格落實綠色建筑基本要求,積極推進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建 60 設,引領帶動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升。二二是是提升既有建筑節能水平。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建能效提升等,繼續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力爭到 2025 年底,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320 萬平方米以上,既有居住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 180 萬平方米以上,城鎮
44、既有民用建筑中節能建筑占比超過 70%。三三是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和技術應用。繼續執行并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相關政策,鼓勵采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泵等多種能源耦合利用技術,以及低密度城鎮建筑、農村建筑等采用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積極推進光伏幕墻等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應用?!笆奈濉逼陂g累計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 3000 萬平方米以上。四四是是完善公共建筑節能長效監管機制。推進既有監測平臺整合,強化公共建筑用能在線監測,確保能耗監測數據長期在線,建立公共建筑能耗信息公示及披露制度。研究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額標準,劃定公共建筑合理用能區間,實施基于限額指標的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制度及用能價
45、格差別化政策,促進公共建筑能耗總量和強度處于合理可控水平。3 3.實實施施交交通通運運輸輸領領域域能能效效提提升升行行動動。一一是是深入推進公交優先戰略。深化公交都市建設,推動公共交通由傳統注重數量供給轉向注重品質服務,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常規公交為基礎、慢行交通為補充”的現代大都市多元化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到 2025 年,主城區機動化出行公交分擔率提升至 60%,綠色出行比例達到 75%。二二是是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推廣力度。推進電動汽車、天然氣汽車、氫燃 61 料汽車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公共交通、城市物流配送、市政工程等領域的應用,通過充電電價扶持和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措
46、施,推進新能源汽車在私家車領域的應用。到 2025 年,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力爭全部實現新能源化和清潔化,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市政工程車輛力爭全部實現新能源化和清潔化,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達 20%左右。三三是是深化交通運輸領域節能管理工作。推進 LED 燈具、風光互補照明技術以及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公路、航道、橋梁、隧道及沿線設施中的應用,推進交流變頻變壓傳動裝置、冷熱一體化變頻空調、非晶合金變壓器、變頻扶梯等節能技術在軌道交通的應用。四四是是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積極發展智慧交通設施,分層級推出城市綜合交通數字駕駛艙,緊密結合互聯網+交通新業態的發展,積極探索交通
47、運輸新模式,全方位推進城市交通智能管控,持續提升交通運輸效率。4 4.實實施施大大數數據據中中心心能能效效提提升升行行動動。有序發展數據中心,研究制定數據中心能效標準指導意見和能效標準導則,明確數據中心項目能效準入值和推薦值。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及節能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在大數據中心中的推廣應用。加大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力度,加快老舊數據中心節能改造,積極倡導能源集約利用、梯級利用。5 5.實實施施公公共共機機構構能能效效提提升升行行動動。持續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嚴格落實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體系,進一步強化對公共機構的日常用能監測和監察,切實落實人均綜合能耗、單 62 位建筑面積能耗標準,著力推
48、行綠色辦公。鼓勵支持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開展多能互補、智慧能源試點示范,做到低碳用能、精準用能,積極推進零碳公共機構試點。四、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密切跟蹤國家和浙江省關于能源體制改革的最新動向,聚焦現代能源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以天然氣供應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有序推進全市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有效競爭、充滿活力的市場體系。(一)重點推進天然氣供應體制機制改革按照“杭州市天然氣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加快改革推進步伐。緊緊圍繞“一去、三化、一提升”1的改革目標,按照“市域高壓一體化、中低壓有效整合”的原則,推進臨安區、建德市、淳安縣等區、縣(
49、市)城燃企業整合,并完善燃氣特許經營權授予;推進全市現有高壓管網整合,解決高壓管網“環狀成網”建設過程中的現實問題;清理現有供氣體系中不必要中間環節,實現燃氣供應扁平化;統一燃氣服務標準和規范,實現燃氣服務均等化。到 2025 年,確保全市天然氣供應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二)積極參與電力體制改革認真落實國家和浙江省關于電力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一一去去”,即有效去除管道天然氣供應體系中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三三化化”,即燃氣供應扁平化、城燃企業規?;?、供氣服務均等化;“一一提提升升”,即推進全市保供高壓一張網建設,全市高壓管網縣域全覆蓋基本實現,全市保供儲氣調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63 部署
50、;積極組織有條件的在杭用電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逐步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根據浙江省電力市場建設進程,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組建售電公司等方式,開展購售電業務,積極參與零售市場,鼓勵在杭金融機構等第三方參與中期市場中的電力期貨市場。圍繞全市碳達峰工作要求,鼓勵支持在杭企業積極參與綠電交易。(三)探索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一一是是聚焦能源保供需求,以及電力、燃氣、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完善全市能源管理的統籌協調機制,著力提升全市能源管理效能。二二是是結合全市能源雙碳數智平臺的開發和應用,有效整合全市各類能源統計和監測體系,進一步強化對全市電力、熱力、燃氣、煤炭、油品等全能源品種的統計和監測,強
51、化部門協同,增強數據的時效性。三三是是進一步強化基層能源管理的人員配備和能力建設,提升基層能源管理的效率及專業化水平。五、提升城市能源智慧化水平依托我市互聯網及數字經濟的產業優勢,高質量開發利用能源雙碳數智平臺,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推進以多能互補和能源梯級利用為特征的分布式區域能源中心建設,以點帶面促進全市能源體系的智慧化轉型。(一)充分發揮能源雙碳數智平臺效能加快能源領域數字化變革,推進年能耗 1000 噸標煤以上工業企業、年用電量 100 萬千瓦時以上公共建筑單位和大型交通運輸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的在線監測和管理。通過電 64 力、熱力、燃氣、油品、煤炭等全能源品種的數據整合聯動,提升
52、能源運行分析和動態監測能力,實現城市能源大數據在政府能源治理、企業生產節能、公眾生活用能等多領域、多場景的應用。加強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城市能源大數據需求研究,推進平臺與城市大腦、多規合一等大數據資源平臺的通道互通,推動能源數據資源與政務、交通、征信等領域數據資源的合作及信息安全共維,完善能源數字治理體系。(二)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積極支持國家電網杭州公司推進安全高效、互動開放、清潔低碳、活力智慧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鼓勵支持在杭互聯網、5G 通信、人工智能科技企業與電網公司開展合作,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科技攻關,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在電力調度
53、、保修、電力精準負荷響應、多能互補、節能降耗等多個場景下的應用拓展。(三)推進區域能源中心建設探索互聯網+、能源智能微網與天然氣相結合的利用新模式,在臨平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等產業平臺開展區域分布式能源中心試點示范。依托杭州云城、會展新城等重點區塊,選取具有冷熱電需求的商業樓宇、交通樞紐、公共建筑等,試點建設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相互融合、多能互補、智慧運行的分布式區域能源中心。六、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所形成的可再生能 65 源發展契機,以光伏利用為重點,緊扣“分布式”、“場景化”、“互補型”、“智慧化”發展要點,以主城區和建成區為發展新增點,
54、以應用場景和整體連片推進等開發模式創新為發展主動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利用取得新突破,為杭州市早日實現碳達峰目標奠定良好基礎。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本地發電總量的比重不低于 50%,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不低于 20%。(一)重點推進太陽能規?;? 1.著著力力推推進進集集中中式式光光伏伏利利用用。一一是是充分利用荒山荒坡、丘陵灘涂、設施農業用地,積極開展農光互補、林光互補、茶光互補、漁光互補等互補型大型地面電站建設,探索開展鐵路、高速公路等路側光伏地面電站建設,支持小型山地電站等村級光伏電站建設。二二是是以大型公共建筑為重點,大力發展公建屋頂光伏電站?!笆奈濉逼陂g,全
55、市累計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不低于 100 萬千瓦。2 2.著著力力推推進進分分布布式式光光伏伏利利用用。一一是是充分利用居民家庭屋頂等資源建設戶用光伏,支持戶用光伏共享發展。二二是是以開發區或產業園區為重點,積極探索整體連片利用等新模式,大力推進園區屋頂分布式光伏應用。三三是是以新建廠房和商業樓宇、辦公建筑、交通場站等大型商用或公共建筑為重點,積極推廣光伏幕墻、光伏采光頂、光伏瓦、光伏建筑遮陽等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四四是是結合綠色園區、未來社區、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探索更多的“光伏+”應用場景。五五是是支持開發符 66 合綠色建材要求的智能光伏組件及光伏
56、遮陽棚、光伏路燈、智能光伏廣告箱等智能光伏產品,推進光伏產品走進居民家庭。六六是是鼓勵各地區積極開展整縣(市、區)推進分布式光伏規?;_發試點等試點示范,鼓勵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光伏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支持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3 3.積積極極實實施施存存量量光光伏伏技技改改行行動動。以保安全、提效率、降成本為目標,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結合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因地制宜地推進組件清洗、SSG 納米涂層改造、老舊設備更換、系統升級、電力二次安防改造、屋頂銹蝕橋架、電纜槽盒改造等舉措,確保存量光伏項目安全運營、發電效率逐步提升。4 4.鞏鞏固固發發展展太太
57、陽陽能能熱熱利利用用。持續推進太陽能熱利用在城鄉的普及應用,促進太陽能與其他能源的互補應用。在城市綜合體、學校、醫院、賓館、飯店、公共浴室、大型居住區等有較大屋頂面積的建筑單元進一步推廣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安裝太陽能集中供熱水系統。結合安置房等城市住宅小區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和空氣源熱水器。在食品制造等行業探索利用其他太陽能熱利用形式。(二)穩步推進其他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1 1.推推進進生生物物質質能能多多元元化化利利用用。支持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推進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及清潔化利用;按需推進富陽淥渚、西部焚燒廠等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加快應用現代垃圾焚燒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
58、,提高垃圾焚燒發電環保 67 水平;在畜禽集中養殖區和城市污水處理廠,因地制宜推動沼氣發電項目建設,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在農林資源比較豐富的鄉鎮,科學合理建設農林生物質電站。鼓勵發展生物天然氣和生物液體燃料,依托城市垃圾分類體系,加快推進鏡子山、臨江等餐廚垃圾沼氣發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生物天然氣、生物液體燃料等項目,推進分布式垃圾處理。2 2.推推進進水水能能、風風能能開開發發利利用用。優化水電資源開發利用,加強對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管理,有序推進老舊水電站增效擴容和技術更新改造,立足各地水資源實際條件,穩妥推進小水電建設。積極探索潮流能開發利用。加強對全市風能資源的調查和評價。因地制宜推動
59、分散式風電示范項目建設,探索在蕭山區、錢塘區等風力資源較好的工業園區、江邊等地區建設中型風電機組,推動風電與其它分布式能源融合發展。3 3.拓拓展展地地溫溫能能開開發發利利用用場場景景。進一步挖掘地源水源熱泵技術在建筑節能和設施農業中的推廣應用潛力。積極探索多種熱源復合利用模式,加大傳統空氣能、淺層地溫能與城市生產生活排水熱源的結合,研究開發多種熱源相互補充的復合熱源熱泵技術,進一步拓展熱泵技術的應用范圍。依托零碳或近零碳試點,推進淺層地溫能與太陽能、風能以及常規能源的聯供模式,實現多能互補和協同供應。(三)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60、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努力構建和發展智慧能源 68 系統。將風光等可再生能源作為綜合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推動風光儲一體化、風光水儲一體化等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建設,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儲能等多類型能源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鼓勵在相對集中用能區域開展綜合能源服務試點,鼓勵綜合開發利用光伏、風能、地溫能等可再生能源。(四)創新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模式以提高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市場競爭力為導向,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區塊鏈等新型投融資模式,形成收益穩定可期的開發模式,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激發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熱潮。積極探索 PPP 模式、融資租賃、股權投資、債券投資等融資手段在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
61、建設中的應用,拓寬可再生能源建設的多元化投資渠道。鼓勵構建行業高質量聯盟,以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破解行業融資瓶頸,激發企業內在活力。積極探索自建自用、屋頂租賃、業主回購、融資租賃、合同能源管理等可再生能源商業推廣模式。鼓勵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企業與金融、文創、節能等企業跨行業合作,激發商業模式創新,培育壯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商業市場。七、強化能源技術裝備支撐立足杭州市現有的研發優勢和高端裝備制造的產業基礎,構建集能源科技研發、能源裝備制造為一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打造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高地。69(一)重點推進能源科技創新1 1.突突破破重重點點領領域域的的關關鍵鍵核核心心技技術術
62、。結合杭州市能源裝備制造發展基礎,突出關鍵技術研發,重點突破和創新高效薄膜電池、晶硅光伏組件、大功率風電、分布式燃氣輪機、電化學儲能、氫儲能、智能電網、大容量潮流能發電裝置等重點領域的核心技術,重點突破智能網聯汽車在環境感知、高精度定位、規劃決策、控制執行、虛擬仿真、汽車超算平臺、智能汽車軟件平臺等方面的卡脖子技術。2 2.增增強強企企業業研研發發創創新新能能力力。依托杭氧集團、杭汽輪集團、杭鍋集團、浙江中控、浙富股份、運達風電等能源科技裝備龍頭企業,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二所等研發平臺以及正泰新能源、福斯特、林東新能源等新能源骨干企業的研發資源,搭建能源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平臺,鼓
63、勵支持建設國家級和省級技術(研發)中心。3 3.推推動動重重大大能能源源科科技技成成果果示示范范應應用用。在氫燃料汽車、天然氣燃料電池和儲能等領域示范應用處于產業化初期、市場前景廣闊的重大技術,并積極爭取納入政府組織實施的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擴大能源科技成果的示范應用提供條件。(二)大力發展能源裝備制造業一一是是依托現有基礎,重點發展光伏、風電及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等清潔能源成套裝備,加強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持續提升相關裝備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積極開拓氫能、生物質能、地溫能、燃氣輪機等能源技 70 術裝備產業。二二是是順應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依托西湖比亞
64、迪、萬向電動車、吉利、零跑等骨干企業,加快智能汽車芯片與傳感器、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智能能源管理和整車集成等技術裝備的研發和規?;a,積極開展氫燃料汽車產業布局。三三是是結合杭州市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推進直流與交流輸電設備及關鍵部件、智能變壓器、智能化開關設備、智能電表等智能電網技術裝備。四四是是推進杭州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基地建設,重點開發工業余熱余壓回收利用裝備、電機節能高端環保裝備、煙氣脫硫脫硝和其他酸性氣體一體化治理裝備、板管蒸發式冷凝空調設備、節能工業粉體材料烘干設備等。五五是是加快發展能量型與功率型電池儲能技術裝備,構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與儲能再利用產業鏈。第四章空間布局和重點項目
65、一、電力建設布局和重點項目(一)電源布局和重點項目1 1.電電源源布布局局杭州市電力主要通過境外受入和境內電源兩個渠道滿足。其中浙北交流站、浙中交流站、紹興直流站、溫北直流站特高壓“兩交兩直”是杭州電力受入的主要來源。境內電源方面,“十四五”期間全市電源裝機將以天然氣發電和水電為主,新增電源以燃氣發電、太陽能光伏和生活垃圾發電為主,預計新增電源裝機容量 230.5 萬千瓦。到 2025 年,杭州市電源裝機容量將達到 1123.2 萬千瓦。71 2 2.電電源源重重點點項項目目“十四五”期間,杭州市將實施常態應急備用電源、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加快推進建德烏龍山、淳安千島湖、臨安高峰、桐廬白
66、云源和富陽永安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各項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估算總投資 367 億元以上,具體項目情況見專欄 1。專專欄欄1 1“十十四四五五”杭杭州州市市境境內內電電源源重重點點項項目目項項目目名名稱稱項項目目簡簡介介常態應急備用電源項目建設總裝機容量不少于 1200MW 的燃氣機組,有序提升常態電源應急備用裕量,估算總投資不低于30 億元。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富陽淥渚、西部垃圾焚燒廠等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新增 3750 噸/日,預計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 105MW,預計總投資 34 億元。建德市烏龍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站總裝機容量 2400MW,單機發電
67、容量 400MW,裝機 6 臺,估算總投資 108 億元。淳安縣千島湖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站總裝機容量 1200MW,單機發電容量 300MW,裝機 4 臺,年發電量約 20 億千瓦時,估算總投資 50 億元。臨安區高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站總裝機容量 1100MW,估算總投資 70 億元。桐廬縣白云源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站總裝機容量 1200MW,電站年發電量約 12 億千瓦時,估算總投資 70 億元。富陽區永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站總裝機容量 80MW,年發電量約 2.2 億千瓦時,估算總投資 5 億元。(二)電網布局和重點項目1 1.5 50 00 0 千千伏伏電電網網布布局局和和重重點點項項目
68、目5 50 00 0 千千伏伏電電網網布布局局。重點加強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東面沿江區域等城市未來發展重點區域的 500 千伏變電站布點;開辟白鶴灘浙江 500 千伏受電走廊,建設瓶窯 72 王店、仁和喬司、芝堰建德、芝堰蘭江、喬司涌潮、浙北王店等 500 千伏跨江沿江通道,持續完善形成“一帶三片、四源三環”的布局結構。至 2025 年,杭州電網將擁有 500 千伏變電站 12 座、主變容量 3210 萬千伏安。5 50 00 0千千伏伏電電網網重重點點項項目目?!笆奈濉逼陂g,杭州市將新建500千伏江南變、臨平變、建德變3座,增容改造瓶窯變,擴建涌潮變,以及建設白鶴灘浙江送出工程,新增變電容
69、量935萬千伏安,計劃總投資37.66億元,詳見專欄2。專專欄欄2 2:“十十四四五五”杭杭州州市市5 50 00 0千千伏伏電電網網重重點點項項目目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1涌潮 4 號主變擴建工程蕭山共計新增變電容量935 萬千伏安,線路長度 439 公里建成2800kV 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500kV 配套送出工程臨平建成3江南 50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4臨平 50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5建德 500kV 輸變電工程建德建成6瓶窯 500KV 變電站主變更換工程余杭建成7杭變500kV變電站第3臺主變擴建工程余杭前期8富春 50
70、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前期9江東 50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區前期10之江 50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前期2 2.2 22 20 0 千千伏伏電電網網布布局局和和重重點點項項目目2 22 20 0 千千伏伏電電網網布布局局。220 千伏電網是杭州電網供電的骨干網架,構建以 500 千伏變電站為中心,各分區間相對獨立、相互支援的雙環網主網架結構?!笆奈濉逼陂g,以解決部分區域供電能力不足為目標,結合城市發展熱點開展布局。至 73 2025年,杭州電網將擁有220千伏變電站86座,變電容量4161萬千伏安。2 22 20 0千千伏伏電電網網重重點點項項目目?!笆奈濉逼陂g,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8
71、座、擴建1座,新增220千伏變電容量888萬千伏安,計劃總投資66.64億元,詳見專欄3。專專欄欄3 3:“十十四四五五”杭杭州州市市2 22 20 0千千伏伏電電網網重重點點項項目目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1杭州桃源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888萬千伏安,線路長度859.1 公里建成2杭州花木 22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3杭州協同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4杭州公園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5杭州沙南 22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6杭州龍隱中埠第 2 回 220kV 線路工程桐廬/富陽建成7杭州甘浦
72、 220kV 升壓擴建工程富陽建成8杭州南陽 22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9杭州香樟 22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10杭州江南 500kV 變電站 220kV 送出工程蕭山建成11杭州興東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12杭州俞橋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13杭州俞橋 220kV 變電站網架優化工程主城區建成14杭州瀝東 22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15杭州大井 22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建成16杭州泉口 220kV 輸變電工程臨安建成17杭州科創 22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18杭州云會 220kV 變電站第 3 臺主變擴建工程余杭建成19建德 500kV 變電站 220
73、kV 送出工程(建德龍隱 220 千伏線路)建德/桐廬建成 74 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20建德 500kV 變電站 220kV 送出工程(建德萬泉 220 千伏線路)建德/桐廬/富陽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888萬千伏安,線路長度859.1 公里建成21建德 500kV 變電站 220kV 送出工程建德/桐廬/富陽建成22杭州瓶窯大陸改接香樟220kV線路改造工程余杭建成23臨平 500kV 變電站 220kV 送出工程臨平建成24杭州錢潮 22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25杭州湘主 22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建成26杭州新益 220kV 輸變電工
74、程蕭山建成27杭紹臺鐵路瓜瀝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工程蕭山建成28杭州變泉口 220kV 線路工程余杭/臨安建成29杭州艮山沙南 220kV 線路工程主城區/錢塘建成30杭州海潮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31杭州山海 220kV 變電站 220kV 吉海用戶間隔擴建工程錢塘建成32義蓬 220kV 變電站 220kV 吉海用戶間隔擴建工程錢塘建成33艮山喬司供區 220kV 網架優化工程主城區/錢塘建成34杭衢高鐵建德南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配套工程建德建成35湖杭鐵路桐廬東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工程桐廬建成36湖杭鐵路杭州西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工程余杭建成37杭州荷花 22
75、0kV 變電站 220kV 富芯用戶間隔擴建工程富陽建成38杭州橫嶺 220kV 變電站 220kV 阿里臨平用戶間隔擴建工程臨平建成 75 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39杭州乾元 220kV 變電站 220kV 阿里臨平用戶間隔擴建工程臨平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888萬千伏安,線 路 長 度859.1 公里建成40杭州浮山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41杭州通益 22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前期42杭州六堡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43杭州永華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44杭州吳山 2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45杭州采荷 2
76、2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46杭州外環 22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前期3 3.1 11 10 0 千千伏伏及及以以下下配配電電網網布布局局和和重重點點項項目目1 11 10 0 千千伏伏及及以以下下配配電電網網布布局局。110 千伏電網要以逐步解決“東缺西?!眴栴}為目標,動態平衡各區域供電能力,采用雙側電源進線鏈式結構,全面提升 110 千伏網架結構標準化水平;35 千伏電網按照差異化發展要求,主城區逐步退出 35千伏公用變電站,淳安縣和臨安區偏遠地區因地制宜、適度發展;10(20)千伏電網要按照網格化要求,推動配電網向高彈性轉變,強化源網荷儲協同和靈活資源應用。至 2025 年,杭州電網
77、將擁有 110 千伏變電所 348 座,變電容量 3573 萬千伏安。1 11 10 0千千伏伏配配電電網網重重點點項項目目?!笆奈濉逼陂g,新建110千伏變電站61座,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645萬千伏安,杭州電網總投資59.47億元,詳見專欄4。76 專專欄欄4 4:“十十四四五五”杭杭州州市市1 11 10 0千千伏伏電電網網重重點點項項目目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1杭州逸村 110kV 變電站 2 號主變擴建工程臨安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645萬千伏安,線路長度908.7 公里。建成2杭州金渡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余杭建成3
78、杭州申花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主城區建成4杭州西興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主城區建成5杭州橋西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主城區建成6杭州藝尚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臨平建成7杭州永福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余杭建成8杭州北秀 110 千伏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9杭州新民 11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建成10杭州毛演 110kV 輸變電工程淳安建成11杭州翠苑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12杭州鎮中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13杭州蔣村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14杭州市塢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
79、安建成15杭州巨利 11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建成16杭州燕山 110kV 輸變電工程淳安建成17杭州林場 110kV 輸變電工程桐廬建成18杭州黃湖(35kV 升壓)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19杭州高地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建成20杭州興旺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建成21杭州紅衛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22杭州光明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23杭州雙圩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24杭州豐北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25杭州高科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26杭州永豐 11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27杭州黃家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28杭
80、州濱和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 77 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29杭州中興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645萬千伏安,線路長度908.7 公里建成30杭州孫家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31杭州丁居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32杭州楊村橋 110kV 輸變電工程建德建成33杭州進賢 110kV 輸變電工程淳安建成34杭州師大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35杭州益農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36杭州文教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37杭州龍塢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38杭州德東
81、11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39杭州七格 11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40杭州春瀾 11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41杭州長德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42杭州淥渚 11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建成43杭州民豐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44杭州天都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建成45杭州萬家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46杭州義盛 11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47杭州幸福 110kV 輸變電工程錢塘建成48杭州新安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49杭州高荷 110kV 輸變電工程桐廬建成50杭州四堡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51杭州宏波 110kV 輸變電工程
82、錢塘建成52杭州園區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53杭州西科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54杭州梅家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55杭州望梅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建成56杭州廟前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57杭州南湖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建成 78 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58杭州小河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645萬千伏安,線路長度908.7 公里建成59杭州雙浦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60杭州小和山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61杭州紅場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6
83、2杭州新林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63杭州曙光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建成64杭州喬南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建成65杭州西大 110 千伏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建成66杭州湘主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富陽建成67杭州泉口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臨安建成68杭州科創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余杭建成69杭州花木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蕭山建成70杭州協同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主城區建成71杭州眾安(公園)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主城區建成72杭州大井 220kV 變電站 110k
84、V 送出工程臨平建成73杭州南陽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錢塘建成74杭州俞橋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主城區建成75杭州興東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主城區建成76杭州新益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蕭山建成77杭州香樟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余杭建成78杭州海潮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主城區建成79杭州瀝東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蕭山建成80杭州桃源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主城區建成81杭州東塘宏畔 110kV 網架補強工程余杭/臨平建成82杭州彩虹江一 1
85、10kV 線路工程主城區建成83杭州羅家謝村 110kV 線路工程主城區建成84杭州方圓昌化 110kV 線路工程臨安建成85富陽鴻豐 110 千伏變電站第 3 臺主變擴建工程富陽建成 79 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86富陽梓樹 110 千伏輸變電工程富陽共計新增變電容量 645萬千伏安,線路長度908.7 公里建成87富陽栗園 110 千伏輸變電工程富陽建成88杭州沙南 220kV 變電站 110kV 送出工程錢塘建成89杭州大洋 110kV 輸變電工程建德建成90杭州古蕩-密渡 110kV 線路工程主城區建成91杭州皋亭220kV變電站110
86、kV信創云間隔擴建工程主城區建成92杭州龍隱220kV變電站110kV??档乳g隔擴建工程桐廬建成93杭州越王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蕭山前期94杭州紅旗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主城區前期95杭州大關 110kV 變電站 3 號主變擴建工程主城區前期96杭州五堡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97杭州西興北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98杭州杭氧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99杭州北站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100杭州天城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101杭州工業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102杭州北塘 110kV 輸變電工程
87、主城區前期103杭州虎玉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104杭州東冠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105杭州玉古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區前期106杭州錢鴻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前期107杭州中河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前期108杭州友橋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前期109杭州西許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前期110杭州朱家 110kV 輸變電工程蕭山前期111杭州江涵 110kV 輸變電工程主城前期112杭州管家 110kV 輸變電工程余杭前期 80 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地地點點項項目目內內容容項項目目目目標標113杭州寧橋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共
88、計新增變電容量 645萬千伏安,線路長度908.7 公里前期114杭州喬西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平前期116杭州雙林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安前期117杭州藻溪 110kV 輸變電工程臨安前期118杭州洋浦 11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前期119杭州乘莊 110kV 輸變電工程富陽前期120杭州洋安 110kV 輸變電工程建德前期121杭州窄溪 110kV 輸變電工程桐廬前期122杭州朝霞 110kV 輸變電工程桐廬前期二、天然氣設施布局和重點項目(一)天然氣設施布局至2025年,杭州市將基本形成“一繞、一連、二沿、二環、多支”的高壓燃氣管線總體布局及“五十二站、二港”的燃氣配套設施布局。
89、“一一繞繞”:即指繞城高速沿線高壓燃氣環線,自北門站受“西一氣”,自下沙門站受“川氣”,自江東門站受“西二氣”,自所前門站受“省高壓管網”來氣。是杭州市最重要的高壓燃氣通道?!耙灰贿B連”:即指主要沿“西復線”敷設的高壓燃氣管道,該燃氣管線自“西二線”接出主要沿“西復線”向北,承擔連接城西與富陽高壓管道,向城西科創大走廊、富陽城區輻射的功能?!岸匮亍保菏侵笍睦@城高壓環線接出,沿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江兩岸敷設的兩條高壓燃氣管道,分別由蘇嘉路閥 81 室接出向西服務于城西科創大走廊、臨安區和由獅子口調壓站接出向西南服務于富陽區、桐廬縣、建德市、淳安縣等高壓燃氣管線?!岸h環”:是指圍合西科創大
90、走廊(余杭段)、富陽城區的“西部環線”以及錢塘區(大江東)的“大江東環線”?!岸喽嘀еА保航ǖ路州旈y室接出服務于淳安的高壓管線;建德境內市域高壓管線;自崇賢閥室接出服務于臨平的高壓和次高壓管線;自喬司調壓站接出服務于臨平南部的次高壓管線;下沙電廠、江東電廠供氣專線;其他次高壓供氣線路?!拔逦迨菊尽保涸O置在高壓管道上的8座門站、32座高中壓調壓站及2座大型應急儲備接收站、10座LNG應急氣源站?!皟蓛筛鄹邸保杭闻d獨山港和大江東LNG接收碼頭,并配套儲氣能力為 20 萬立方米的LNG儲配基地,作為天然氣供應的應急調峰備用氣源。(二)天然氣設施重點項目“十四五”期間,實施S7(江東門站-梅仙
91、橋)、S8(所前-梅仙橋)、S18(安仁調壓站-航頭調壓站)、大江東高壓管網、淳安支線及杭紹、杭嘉高壓管網互聯互通等高壓管線項目。加快推進嘉興LNG應急儲備接收站及站外連接一期工程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能源中心分布式能源系統等項目建設,市級實施項目預計總投資43.27億元,詳見專欄5。82 專專欄欄5 5:“十十四四五五”杭杭州州市市天天然然氣氣設設施施建建設設重重點點項項目目序序號號項項目目名名稱稱項項目目內內容容與與規規模模1S8(所前-梅仙橋)高壓管線高壓管道總長度約 35km,管徑 DN600,高中壓調壓站 1 座,閥室 2 座,預計“十四五”投資 2.32 億元2S7(江東門站-梅仙橋)
92、高壓管線(含機場專線)3建德境內市域 S18 高壓管線工程(安仁調壓站-航頭調壓站)高壓管道長度約 63km,管徑 DN600,高中壓調壓站 5 座,閥室 1 座,預計“十四五”投資 2.42 億元4杭紹楊汛橋互聯互通線高壓管道長度約 0.3km,預計“十四五”投資0.3 億元5杭嘉互聯互通工程(臨平調壓站-洲泉分輸閥室)高壓管道長度約 34.2km(杭州境內 23.84km,桐鄉境內 10.34km),管徑 DN500,閥室 2 座,預計“十四五”投資 2.1 億元6錢塘區江東片區高壓管網工程高壓管道長度約 74km,管徑 DN600,高中壓調壓站 5 座,閥室 5 座,預計“十四五”投資
93、4.06 億元7錢塘區江東片區 LNG 綜合站含 LNG 儲罐規模 600 立方米 1 座(氣化能力3000 Nm3/h);高中壓調壓計量站 1 座(供氣規模為 30000Nm3/h);汽車加氣站 1 座(LNG加氣規模為 30m3/d、L-CNG 加氣規模為15000Nm3/d),預計“十四五”投資 0.79 億元8嘉興 LNG 應急調峰儲運站工程及站外連接一期工程LNG 儲罐規模 20 萬立方米,氣化能力 40 萬方/小時;站外高壓 58km(一期),嘉興境內。預計“十四五”投資 23 億元9蘇嘉路-臨安調壓站高壓遷改預計“十四五”投資 1.48 億元10西復線高壓管線預計“十四五”投資
94、4.8 億元11淳安高壓供氣支線高壓管道長度約 21km,管徑 DN200,高中壓調壓站 1 座,閥室 1 座,預計“十四五”投資 2 億元12杭甬復線工程(錢塘區-上虞段)管線長度 88 公里,設計管徑 DN1200,設計壓力 10MPa,預計“十四五”投資 10 億元13川氣東送二線干線杭州段杭州段北接安吉、南接諸暨,途徑臨安區、富陽區兩地,管徑 DN1200,設計壓力 10MPa。三、成品油零售體系布局和重點項目加油站(綜合供能服務站)布局?!笆奈濉逼陂g,83 按照“城鄉統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民生優先”的原則,優先保障新增道路沿線、無加油站的鄉鎮及縣級以上政府因城市規劃調整等而需搬
95、遷的加油站(綜合供能服務站)建設。加油站(綜合供能服務站)重點項目?!笆奈濉逼陂g,新建城區、國省道和縣鄉道加油站 92 個,遷建加油站 26 個,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停車區加油站 7 對,計劃投資 70 億元,詳見專欄 6。專專欄欄6 6:杭杭州州市市“十十四四五五”加加油油站站(綜綜合合供供能能服服務務站站)布布點點項項目目布布點點類類型型建建設設類類型型加加油油站站(綜綜合合供供能能服服務務站站)名名稱稱城區、國省道、縣鄉道等新建項目(92個)夏家橋加油站、梧桐路加油站、莊墩路加油站、黎明加油站、興業街加油站、友愛路加油站、沿山加油站、崇康路加油站、皋亭加油站、火炬大道加油站、青濱綜合供
96、能服務站、江東加油站、向公加油站、群建村加油站、閘北村加油站、江東一路加油站、義蓬杏花村加油站、東升路加油站、宏創加油站、南沙村加油站、前進加油站、臨江村加油站、緯五路加油站、東方加油站、新元加油站、文銀加油站、三盈加油站、八大加油站、梅林加油站、鎮龍殿加油站、長北加油站、新塘頭加油站、江南加油站、傳芳加油站、紅山加油站、永利加油站、義橋綜合供能服務站、七里店加油站、崇賢石塘路站、塘棲秋石北路站、東湖興中路加油站、天萬村加油站、南苑臨東路加油站、杭南加油站、洋灣路 BRT 總站加油站、大安村加油站、寧橋大道興中路加油站、文二西路良上路站、閑林何母橋村加油站、仁和東山村站、仁和和平路站、九龍村加
97、油站、中泰舟南路站、楓嶺加油站、瓶窯彭公站、瓶窯精工路站、綠景加油站、荊長大道沈家港加油站、黃湖王位山站、郁宅路加油站、湖源加油站、杉聯加油站 2、春建加油站、公望街加油站、東洲加油站、場口水上加油點、臨安島石加油站、臨安 G329 公路服務區南加油站、蘆茨加油站、水上加油站(桐廬)、舊縣加油站、東輝加油站、建德市大洋加油站、建德市橋南加油站、建德市洋安加油站、建德市洋溪加油站、建德市千鶴加油站、建德市大同上馬加油站、建德市乾潭下包加油站、建德市下涯上何加油站(南側)、建德市下涯上何加油站(北側)、建德市更樓洪宅加油站(南側)、建德市更樓洪宅加油站(北側)、建德市大同加油站、建德市航空小鎮加油
98、站、淳安燕山站、淳安中洲站、淳安王阜站、淳安白馬站、淳安鳩坑站、淳安瑤山站、淳安豐茂站 84 布布點點類類型型建建設設類類型型加加油油站站(綜綜合合供供能能服服務務站站)名名稱稱城區、國省道、縣鄉道等遷建項目(26個)楓樺西路加油站、七堡加油站、近江加油站、蜀山南加油站、航民加油站、金首水泥加油站、喬司三角村加油站、喬司吳家村加油站、星光街加油加氣站、拱康路西河村加油站、良渚杜甫村加油站、春江加油站、鹿山加油站、順達加油站、高橋加油站、中石化水上加油點(富陽)、靈橋加油站、大源加油站、臨安 G329 公路服務區北加油站、臨安錦南新城加油站、臨安太湖源金岫加油站、臨安高虹加油站、桐廬交通加油中心
99、分水加油站、桐廬交通加油中心洋塘加油站、桐廬城西加油點有限公司、桐廬鳳川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或停車區新建項目(7對)臨金高速臨安於潛北服務區加油站(1 對)、臨金高速臨安潛川停車區加油站(1 對)、臨金高速桐廬瑤琳服務區加油站(1 對)、杭淳開高速富陽新登服務區加油站(1 對)、杭淳開高速桐廬分水服務區加油站(1 對)、杭紹甬益農服務區加油站(1 對)、浙江臨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長深高速建德停車區加油站(1 對)油庫及輸油管線項目?!笆奈濉逼陂g,新建桐廬江南油庫二期,推進紹興-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杭州段建設,詳見專欄 7。專專欄欄7 7:杭杭州州市市“十十四四五五”輸輸油油管管線線重重點點項項
100、目目項項目目名名稱稱建建設設內內容容建建設設年年限限項項目目總總投投資資(億億元元)紹興-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管道起自紹興油庫,途經上虞、濱海新城、柯橋、大江東、海寧、桐鄉、余杭、德清、吳興區至湖州蘇臺山油庫,線路總長約 150公里。配套建設杭州、海寧、湖州油庫。2020-202213四、可再生能源開發布局和重點項目(一)可再生能源開發布局根據全市各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按照集中開發與分散利用的思路,充分利用山坡、丘陵、灘涂、設施農業用地及屋頂、屋面等資源,在產業園區、公共建筑、戶用屋頂等領域開展光電、光熱利用;以建筑節能和設施農業為重點領域,推 85 進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以蕭山區、錢塘區
101、等風力資源較好的工業園區、江邊等地區為重點,因地制宜推動分散式風電示范項目建設。形成東部地區以太陽能光電、生物質能利用為主,西部地區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溫能協同發展的整體布局。(二)可再生能源開發重點項目“十四五”期間,重點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計劃新增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100 萬千瓦以上,完成投資 40 億元。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強化規劃引領一是加強能源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城鄉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的銜接。各級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要將電源、電網、石油天然氣管道等重大能源設施納入規劃,在相關規劃中預留能源通道及能源項目用地,積極支持能源項目建設。二是強化能源發展規劃的
102、引導作用,以能源規劃為依據進行能源項目的核準和備案。三是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能源項目投資建設,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能源項目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市及區、縣(市)兩級領導和部門聯系項目制度,及時研究解決能源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征地拆遷、移民安置、政策處理等重大問題,確保規劃項目順利實施。86 二、強化政策支持一是持續完善價格機制。認真落實國家和浙江省相關改革部署,結合杭州市節能降耗、污染防治、應對氣候變化等工作,重點完善電力和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強對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成本監審,合理制定管網輸配價格,充分發揮價格杠桿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加大政策扶持
103、力度。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研究制定促進太陽能光伏、氫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利用及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和儲能發展的綜合性扶持政策,促進全市能源結構清潔低碳轉型。三、強化科技創新一是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能源領域新裝備、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投入,鼓勵企業承擔或參與能源領域國家和省市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支持能源領域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二是推進能源領域產學研合作。以需求為導向,鼓勵支持能源領域企業與知名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強化原始創新、縮短科技成果產業化周期。三是夯實能源領域創新人才基礎。將能源領域創新人才納入全
104、市人才引進和培育重點,強化人才創新創業載體,豐富國內外人才柔性引進手段,加大對能源領域亟需高精尖人才的培育引進力度。四、強化宣傳引導各區、縣(市),相關職能部門要動員社會各方力量,87 開展形式多樣的規劃宣傳活動。加強新聞宣傳、政策解讀,準確把握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充分發揮能源相關行業協會作用,編寫能源集約高效利用等科普讀物,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研討等活動。加強輿論引導,回應社會關切,傳遞有利于規劃實施的正能量,營造公眾積極參與能源相關活動、崇尚綠色低碳生活的社會氛圍。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信息公開,引導公眾積極參與規劃貫徹落實全過程。第六章環境影響評價一、規劃實施的環境效益分析規
105、劃的實施,可以顯著提升我市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進而減少全市碳排放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實現良好的環境效益。規劃實施的環境效益測算按照“有無實施”對比原則進行。其中“有實施”是指規劃實施并達到規劃預定目標時的排放情況;“無實施”是指規劃不實施,全市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費結構維持在 2020 年現狀水平基礎上的排放情況。經測算,當達到 2025 年規劃目標時,預計當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1202 萬噸左右,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24 萬噸左右,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0.47 萬噸左右。二、規劃實施的環境保護措施加強規劃環境評估工作保障。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106、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等法律法規和我市環境功能區劃各 88 項要求,統籌“三線一單”、規劃環評、項目環評和排污許可工作。嚴格落實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輸變電工程要采用先進技術,優化施工方式,合理安排防護距離,降低電磁輻射、噪音等環境影響。嚴控新增耗煤項目,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現役燃煤熱電聯產機組必須安裝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確保滿足最低技術出力以上全負荷、全時段穩定達標排放要求。加強電廠脫硫設施運行監管,加強煤渣、脫硫副產品、脫硝副產物等固體廢棄物的合理利用與處置,減少對水體、土壤等的影響。有條件的能源項目盡量利用中水,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石油、天然氣儲運設施在選線、選站場過程中盡量避免穿越環境敏感區,確實無法繞避的,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選擇對保護區影響最小、路線最短的路由通過,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對環境敏感區的影響,減少耕地占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結束后做好地形、地貌恢復和土地復墾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小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正常清管作業及異常排放的天然氣,采用高空放散或火炬燃燒處理;站場選用低噪聲設備;優化儲運工藝,按相關標準開展油氣回收治理,達到相應的國家排放標準;制定油氣庫、管道、站場等易燃易爆場所的安全防范措施,配備先進的監控和應急設備,編制和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演練,降低事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