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觀:2024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集(5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數據觀:2024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集(57頁).pdf(5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集(25 個)國家數據局發布數據觀整理2024 年 9 月2前前言言8 月 28 日,國家數據局在 2024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算一體,驅動未來”交流活動上發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集。為充分展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領域取得的應用成效,國家數據局前期組織開展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征集遴選工作。各地方積極響應、踴躍參加,共推薦報送案例 221 個,涵蓋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東中西部算力的一體化協同、算力與數據算法一體化應用、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算力發展與安全保障一體化推進等五個方向。首批遴選出 25 個優秀案例,旨在展現這一領域的探索
2、成果和創新突破,加快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賦能經濟社會發展。3目目錄錄一、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一、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1案例 1.構建算力基礎設施 鑄就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1案例 2.異構融合、應用引領、促進數據互聯互通的超算互聯平臺.2案例 3.臨港算力創新實踐 提升樞紐節點集約化成效.4案例 4.打造智算算力網 AI 開發平臺 助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發展.6案例 5.構建算網融合平臺 賦能行業場景應用.8案例 6.以算力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打造東數西算成渝樞紐新引擎.10案例 7.貴州樞紐節點算力調度平臺實踐 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規劃.12案例 8.綠色智能算力“鐵三角”賦能千行萬業.1
3、4案例 9.構建算力調度服務體系 提升算力資源服務效能.16案例 10.算力跨域試驗場 開源互聯新生態.18二、東中西部算力的一體化協同二、東中西部算力的一體化協同.20案例 11.“三重網絡三重算”構建園區新質生產力.20案例 12.打造國家樞紐節點公共傳輸通道服務能力 有效提升“東數西算”網絡傳輸效能.22案例 13.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 提供一站式算力服務.25案例 14.東西聯動、融合創新 助力東西部數字經濟融合發展.27案例 15.打造算力網實驗場 加速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29案例 16.國產 V2V 自主可控協議體系 支撐東西部算力一體化協同.31三、算力與數據算法
4、一體化應用三、算力與數據算法一體化應用.33 3案例 17.“東數西算”實現“算力數據算法”融合 構建智駕行業數字化競爭力.33案例 18.基于算力、數據與算法一體的跨主體數據多方安全計算實踐.36案例 19.構建基于“東數西渲”的渲染云基礎設施底座.38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40 0案例 20.探索“綠電聚合供應”模式 實現京津冀樞紐張家口集群算電高效協同.40案例 21.內蒙古樞紐打造綠色可溯源和林格爾集群 推進算電協同發展.42案例 22.甘肅樞紐慶陽集群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 推進算電協同深度融合.45案例 23.建設“零碳數據中心”助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
5、體化融合.48五、算力發展與安全保障一體化推進五、算力發展與安全保障一體化推進.50 0案例 24.粵港澳樞紐韶關集群打造一體化安全體系,保障數據中心集群可控.50案例 25.打造寧夏樞紐節點云安全運營管理平臺,有效保障網絡與數據安全.511一、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案例案例 1 1.構建算力基礎設施構建算力基礎設施 鑄就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鑄就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蓬勃發展,大模型訓練存在的計算顯存限制、風冷算力密度較低、智算資源利用率較低等問題日益突
6、出。中國電信不斷優化算力設施建設布局,加快研發落地息壤算力調度平臺,顯著提升算力協同調度能力,實現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一是建設超大規模高性能智算中心一是建設超大規模高性能智算中心,賦能行業數字化轉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型。建設業內領先的液冷高性能公共智算中心,提供4000PFlops 總算力供給,可滿足萬億參數模型訓練。采用基于全棧 AI 軟硬件平臺方案,實現算、存、網、電、冷一體化設計,實現電能利用上的增效,依托超大規模智算集群強大計算能力,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2圖 1“超大規模液冷智算集群”平面部署圖二是打造智算服務平臺二是打造智算服務平臺,滿足多場景需求滿足多場景需求。依托天翼
7、云自主研發的“慧聚”“云驍”“息壤”三大平臺,提供高算力、高吞吐、高兼容性訓練能力,支持第三方算力以算力插件模式實現標準化接入,支持主流框架及芯片,有效滿足大規模、高性能、多樣化異構算力跨區域調度需求。圖 2 智算調度平臺架構圖三是發布互聯互通驗證平臺,提升算力協同效率。三大平臺實現通算、超算、智算的統一資源注冊接入,3算網一體化調度,算力交易等核心功能,通過“算力調度服務”相關認證,不僅可以促進跨主體、跨地區、跨架構的算力互聯互通,而且能夠優化算力資源配置效率、增強多場景適應能力。目前,息壤已接入智算算力 22EFlops,納管適配多種智算芯片,支撐北京區域近 200 家企事業單位數字化、智
8、能化轉型升級,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案案例例 2 2.異異構構融融合合、應應用用引引領領、促促進進數數據據互互聯聯互互通通的的超超算算互互聯聯平平臺臺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天津市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應用引領、實現算力高效利用為目標,構建了國產軟硬件協同、跨區域算力調度的超算互聯平臺。平臺以互聯網模式運營算力設施,實現了對分布式算力資源的統籌調度,形成了互利共惠的算力生態圈,促進了我國算力資源的高效利用。超算互聯平臺實現了三方面的技術和模式突破:一是構建了多元異構算力資源池一是構建了多元異構算力資源池。通過應用封裝、算力標
9、準化等方式,連接“東數西算”工程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等多種形態的算力資源,實現了全國 14 省 20余城市 100 余家算力聯合體成員的全面入網,統籌異構算力,完成多元算力高效組網。二是打造了支撐算力互聯服務的軟件生態二是打造了支撐算力互聯服務的軟件生態。通過建立共4性工具庫、數據集、應用軟件庫等,實現了連接上游 270 余家各類應用服務商、下游 100 余個行業的軟件生態構建,支撐了 1000 余個應用場景的算力需求,促進算力供需方的高效對接,推動算力廣泛應用。三是支撐了算力應用領域的標準化體系建設三是支撐了算力應用領域的標準化體系建設。規范算力的接入、調度、服務和運營等,發布超算
10、互聯網白皮書,完成多項國家標準、團體標準的立項和研制,積極推動我國算力服務標準化發展。截至目前,超算互聯平臺發布算力商品 6000 余款,服務用戶超 10 萬個,形成算力多元、領域全面、高效運行的服務平臺,促進我國算力資源的網絡化、普惠化、標準化發展,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圖 1 超算互聯平臺整體架構案例案例 3.3.臨港算力創新實踐臨港算力創新實踐 提升樞紐節點集約化成效提升樞紐節點集約化成效推薦單位:推薦單位:上海市數據局5申報單位:申報單位:臨港算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針對當前國內算力供給存在多元組合算力交付周期長、算力資源分散難以被集中調用等問題,臨港算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與
11、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上海青浦集群加強業務協同,通過一系列工程和技術創新實踐,提升樞紐節點集約化成效。一是建設創新型的一是建設創新型的“兩彈一優兩彈一優”基礎設施基礎設施。臨港算力網通過彈性供電、彈性供冷、機房氣流組織優化的“兩彈一優”,實現多元算力組合快速交付。彈性供電方面,通過機柜設備的“小母線+彈性方艙”配電系統,一艙解決不同客戶集群部署模式帶來的機柜功率變化需求。彈性供冷方面,采用冷凍水系統、熱管多聯系統、液冷系統等多種數據中心冷卻手段,統籌預留基礎設施管井及接口,實現制冷技術彈性應用。機房氣流組織優化方面,通過流體動力學模擬計算機架和機房的氣流組織,精細化設計冷熱通道,開展建設性設計和周
12、期性優化,綜合提升供冷效率。6圖 1 彈性制冷循環系統與能效分布圖二是通過創新性研究解決行業難點問題二是通過創新性研究解決行業難點問題。通過使用中距離跨區 RDMA(遠程直接內存訪問)進行市內算力組網,解決算力資源分散無法被集中調用的問題。通過使用跨區 RDMA協議和廣域拓撲感知并行策略,對跨數據中心大模型訓練提出針對性模型訓練策略建議,為客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提升訓練效率。聯合國內算力上下游生態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適配測試服務。自 2023 年 9 月投入運營以來,建設大規模商用液冷資源池,通過“兩彈一優”實踐創新解決機柜功率的變化需求,支持單列機柜功率密度從 8kW 到 48kW 之間靈活
13、適配。目前,跨區 RDMA 組網已完成 128、512 卡 30KM 對比驗證,訓練效率可達單集群的 95%以上,完成 5 家大模型訓練性能測試,支撐星辰 115B 等基礎大模型平穩訓練,集群可用率達到 90%以上。案案例例4 4.打打造造智智算算算算力力網網A AI I 開開發發平平臺臺 助助力力人人工工智智能能基基礎礎設設施施發發展展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江蘇省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科南京信息高鐵研究院當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存在技術標準不統一、算力使用門檻高等問題。中科南京信息高鐵研究院研發智算算力網AI 開發平臺,統籌納管異構異屬異域的智算資源,實現全局能用、好用。7一是匯聚三異智算
14、算力資源一是匯聚三異智算算力資源,實現多元算力協同實現多元算力協同。智算算力網 AI 開發平臺匯聚異構異屬異域的三異智算算力資源,通過代理與適配兩種并網模式構建一個全局可用的智算算力資源域,基于協同調度服務,實現智算算力資源的全局共享,構建了南京、昆山與鄭州三地的智算算力網。圖 1 智算中心集群圖二是構建全流程二是構建全流程 AIAI 能力體系能力體系,降低智算算力使用門檻降低智算算力使用門檻。構建覆蓋 AI 算法開發全生命周期的 AI 能力,提供 6 種 AI開發框架、3 種分布式訓練加速框架、4 種分布式并行訓練策略以及彈性高性能推理等能力,提高大模型開發效率,適配 4 種底層智算異構資源
15、,提供統一的智算算力網頁。三是創新平臺運營模式三是創新平臺運營模式,減少用戶算力使用成本減少用戶算力使用成本。通過構建融合運營模式整合多方運營平臺,實現智算資源池統一運營,將賬單管理、資源規格管理等業務模塊進行統一管理。平臺上線后,用戶算力月度成本從 10021.26 元/P 降至6062.79 元/P,降幅達 39.5%,與同類平臺用戶月度平均費8用相比成本降低 50.96%。圖 2 大模型應用案例示圖目前,智算算力網 AI 開發平臺累計落地 7 個領域的 50多個科研行業大模型,如翻譯大模型“百聆”,抗體結構預測大模型,醫療大語言模型等,以“三異四入”模式,實現3 個算力中心的“三異”算力
16、并網,提供覆蓋 5 個園區、15家重點企業、3 所高校及 200 戶家庭算力終端的“四入”服務。案例案例 5.5.構建算網融合平臺構建算網融合平臺 賦能行業場景應用賦能行業場景應用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山東省大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濟南超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當前,我國算力資源面臨跨域調度難、國產算力生態欠佳等挑戰。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貫徹落實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決策部署,統籌跨域多元算力9融合一體化發展,打造了覆蓋全省的一體化算力網工程,實現了多元算力的高效匯聚、納管和服務。一是突破算網融合技術壁壘一是突破算網融合技術壁壘,打造高性能算
17、網平臺打造高性能算網平臺。山東省計算中心加快推進長距無損網絡通信、跨域算網資源全局調度等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成功推動“山東算網”平臺上線,實現 5 種算力架構、3 類 12 種算力集群、5 類存儲系統的接入和感知,支持大數據、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等融合計算場景。二是構建區域一體化算網體系二是構建區域一體化算網體系,積極融入國家算力樞紐。積極融入國家算力樞紐。建成以濟南青島超算為兩大核心節點、連接山東 16 市骨干節點和 100 余個邊緣節點的省域算力網絡,接入天津超算、鵬城云腦等國家級算力平臺,融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實現與樞紐節點的算力共享。三是融合跨域
18、異構算力資源,推動算網賦能千行百業三是融合跨域異構算力資源,推動算網賦能千行百業。匯聚融合全省 16 地市及周邊省份算力資源,提供多元化算力服務,入網算力中心資源利用率平均提升 40%,賦能海洋、空天、環保、教育、數字政府、人工智能等領域 1000 多個應用場景,打造算力產業鏈多元協同運營管理模式,構筑算網服務生態。山東省計算中心“山東算網”平臺匯聚了全省高性能算力、智能算力,提供行業數據集 9PB、模型算法 90 種、計算10軟件 1500 余款等全要素算網服務,累計服務各類行業用戶3000 余家,直接經濟效益 10 億元,為用戶節省算力與運維投入 5 億元。圖 1 算網服務支撐平臺案案例例
19、 6 6.以以算算力力賦賦能能人人工工智智能能產產業業發發展展 打打造造東東數數西西算算成成渝渝樞樞紐紐新新引引擎擎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智算云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為全面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戰略部署,作為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天府數據中心集群首批智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以人工智能應用需求為牽引,持續提升高質量智能算力供給能力,強化高性能算力互聯互通,不斷提升算力資源利用率和軟硬件適配水平,孵化算力調度與模型賦能相結合的創新成果,積極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一是需求牽引,持續提升區域人工智能產業供給能級一是需求牽引,持續提升區域人工智能產業
20、供給能級。11在天府數據中心建設 FP16、FP32 等多精度、多樣化智能算力,并通過多樣化算力擴容建設強化高質量算力供給能力。累計服務本地用戶 200 余家,平均降低算力成本約 2/3,在智慧城市、醫療、交通等成都市優勢領域孵化 280 余項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完成主流 NLP 大模型本地環境適配,實現區域化人工智能生態聚集。二是跨域聯動二是跨域聯動,重點推進西部高性能算力互聯互通重點推進西部高性能算力互聯互通。立足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布局,籌劃建設四川算力調度服務平臺,探索共建川渝協同一體化算力調度體系,可調度算力超過200PFlops,覆蓋成渝雙城經濟圈企業 150 家以上,實現西部地區高性能
21、算力的高效互聯與利用。建設鵬城實驗室全國開源平臺分中心和 C2NET 算力網西部運營中心,每年接入算力約 11 萬卡時。三是東西協同三是東西協同,積極開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孵化研究積極開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孵化研究。牽引東部算力需求,聯合研究孵化了跨模態遙感數據生成式預訓練大模型“空天 靈眸”、金融領域千億級參數大模型“玉蘭”、新一代短臨氣象預報基礎模型“蓉城夔?!钡榷鄠€人工智能大模型并成功落地應用,實現了東西部數據高質量傳輸和按需配置,算力資源使用效率持續保持 95%以上。12圖 1 面向跨模態遙感數據的生成式預訓練大模型“空天靈眸”案案例例7 7.貴貴州州樞樞紐紐節節點點算算力力調調度度平平臺臺實
22、實踐踐 融融入入全全國國一一體體化化算算力力網網規規劃劃推薦單位:推薦單位: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貴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有關打造全國一體化的算力監測調度平臺體系,促進算力資源跨地區高效協同的要求,貴州算力公司從貴州實際出發,著力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調度平臺(以下簡稱“調度平臺”),匯聚全省算力資源,重點解決算力資源供需匹配不足、資源分散建設等問題,實現算力接入更可信、交易更便捷、調度更高效、服務更普惠,全面助力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一是建設一是建設“大衍大衍”算力調度平臺算力調度平
23、臺,實現多元算力匯聚調實現多元算力匯聚調度度。調度平臺突破算力度量、算力感知、算網融合多項技術,全面支持通算、智算、超算多種異構算力的統一接入、統一13封裝、統一調度;靈活根據算效、碳效、時延、安全等策略,實現算力有效調度,服務“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圖 1 算力調度平臺架構圖二是建設高性能算力資源池,打造算力領域標桿案例二是建設高性能算力資源池,打造算力領域標桿案例。推動調度平臺算力資源應用,貴州算力公司投資建設了氣象高性能算力資源池,打造智算和超算一體的高性能算力資源平臺,輔助貴州省氣象局將氣象預報空間分辨率從 5 公里精細至 1 公里,時間分辨率從 3 小時精細至 1 小時,進一步發揮氣
24、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14圖 2 高性能算力在氣象領域標桿案例圖三是創新發放三是創新發放“算力券算力券”,降低企業用算成本降低企業用算成本。以政府政策為引導,以調度平臺為載體,創新發放“貴州算力券”,形成算力消費、數據資源流通與特色產業聯動的激勵機制,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激勵,幫助用戶降低用算成本費用門檻。截至目前,調度平臺已匯聚 33 個算力服務商、401 個算力需求方,算力資源達 4.5Eflops,對外可提供 102 項算力產品,累計完成算力交易 28.85 億元,在算力資源匯聚與運營方面,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發展提供貴州實踐經驗。案例案例 8.8.綠色智能算力綠色智能算力“鐵三角鐵三角
25、”賦能千行萬業賦能千行萬業推薦單位:推薦單位: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數字經濟的快速擴張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高效算力資源配置和持續技術革新不斷提出新需求。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平臺,打造算15力鐵三角布局,提供全棧 AI 解決方案,賦能千行萬業智能化發展。圖 1 智能時代算力需求規模一是構建算力一是構建算力“鐵三角鐵三角”。華為云在貴安、內蒙古(烏蘭察布、和林格爾)以及蕪湖等國家樞紐節點建立 3 個超大綠色智算數據中心,單數據中心規模超過百萬臺服務器,為京津冀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中西部地區等地提供充沛的算
26、力支持,支撐構建資源高效調度、設施綠色低碳、算力靈活供給、服務智能隨需的算力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二是提供全棧二是提供全棧 AIAI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通過系統化工程,全面提升算力在人工智能等領域適配水平。華為云昇騰云服務全面適配行業主流的 100 余個大模型,盤古大模型在 30 多個行業、400 多個應用場景中落地。三是提升算力效能三是提升算力效能。通過 CloudMatrix 云基礎設施、“擎天”軟硬協同架構、瑤光云腦智能云操作系統、柔性計算技術、動態匹配智能運營等方式,顯著提升華為云平臺算力服務效能,支持從百億到萬億參數模型的訓練和推理。在同等算力條件下,Clo
27、udMatrix 集群架構提升模型訓練效率 68%,16訊飛星火大模型訓練性能整體提升 17%,美圖 AI 繪畫等業務推理提升 30%。案例案例 9.9.構建算力調度服務體系構建算力調度服務體系 提升算力資源服務效能提升算力資源服務效能推薦單位:推薦單位: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報單位:申報單位:絲綢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為貫徹落實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絲綢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甘肅省信息化龍頭企業,規劃建設甘肅省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服務平臺,實現全省算力資源的統一納管、調度及服務,旨在提升算力資源利用效率,助力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一一、
28、規劃全省算力資源統一調度布局規劃全省算力資源統一調度布局。通過整合蘭州新區、酒泉、張掖等省內各數據中心算力資源,構建“1+N+X”的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服務體系,即 1 個算力調度平臺、N 個數據中心、多個應用場景。該平臺自 2023 年 3 月發布以來,已實現國家樞紐節點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及省內各區域算力資源的統一編排和調度,形成“雙核心 N 支點”全省算力網布局。二、建立多源異構算力統一調度服務模式建立多源異構算力統一調度服務模式。為實現全省多源算力資源的有效管理,信息港公司規劃了多源異構算力管理技術架構,有效屏蔽異構算力資源的差異性,支持對通17用算力、高性能算力、智能算力等多源算力資源的統一
29、管理和調度。圖 1 平臺總體架構三、探索算力探索算力+金融運營模式。金融運營模式。與政府部門合作建立全省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機制,實現了算力資源統一入駐、用戶統一認證、資源統一調度、服務統一規范。協同金融機構建立“算力+金融”創新服務模式,放大算力資源效能,促進算力產業生態集聚,推動數字信息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平臺已整合 7 個數據中心資源,接入了阿里云、華為云、百度云、如意云在內的十余個異構算力供應商,整合算力資源達 1876.49PFlops,服務算力用戶 114 家,達成算力訂單 144 筆,交易總額超 2 億元。18案例案例 10.10.算力跨域試驗場算力跨域試驗場 開源互聯新生態開源互聯
30、新生態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深圳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鵬城實驗室、中關村視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針對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算力協同難、算力利用率低、應用生態建設難”等現實挑戰,鵬城實驗室依托“鵬城云腦”,打造了當前國內最大的算力網開源開放試驗場。一是技術創新一是技術創新。研發異構算力全棧貫通的開源開放軟件棧,實現了硬件資源云化納管和跨域算力協同調度。試驗場當前可支持 10 余種算力芯片,實現分布于 10 省份 16 城市28 個異構算力中心的接入,可調度總算力超過 5E Flops,測試了 T 級互聯實驗網絡,算力調度峰值帶寬最高
31、可達981.53 Gb/s,極大地加速了計算、網絡與應用交叉技術的深度融合。19圖 1 算力網全棧軟件系統架構二是模式創新二是模式創新。以技術創新帶動標準凝練、以共性標準加速算力互聯、以普惠易用推進生態發展,形成了開源與標準化雙向驅動推進生態發展的創新模式。圍繞試驗場建設,在國內外標準組織制定共性技術標準 10 余項,支撐試驗場匯聚 5 萬多個優質開源項目、近 8000 個開源模型、4000 多個開源數據集等豐富資源,極大推動了應用完善與生態建設。三是機制創新。三是機制創新。探索了“國家實驗室+產業聯盟”的實施模式,實現了科研力量與市場機制的優化配置、協同創新與技術普惠。以試驗場為技術支撐,聯
32、合韶關市人民政府打造了中國算力網粵港澳大灣區調度中心和韶關市數據產業研究院,為拓展算力網應用場景、探索商業落地模式打下扎實基礎。截至目前,跨域算力互聯調度開源開放試驗場已面向全20社會提供大規模普惠算力資源,受益開發者數量近 16 萬人。樞紐節點“鵬城云腦”已累計服務 11 家政府及科研單位、數十家重點人工智能企業,直接產生經濟收入 1.3 億元。試驗場一方面極大推動了國內自主算力廠商的芯片完善與生態建設,直接支撐我國兩大人工智能開源計算框架的技術聯合,推動昇思 MindSpore 相關論文發表量在人工智能領域躍居全球第二,彰顯出強大的技術創新孵化能力;另一方面,其關鍵技術直接支撐了“東數西算
33、”粵港澳大灣區韶關樞紐建設,韶關集群已實現超過 700P Flops 算力資源的互聯互通,招引百度、廣州數據交易所、奇安信、浪潮等機構和企業入駐園區,展現了科技賦能經濟的無限可能。二、東中西部算力的一體化協同案例案例 11.11.“三重網絡三重算三重網絡三重算”構建園區新質生產力構建園區新質生產力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江蘇省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江蘇未來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根據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為提升算力網絡傳輸效能,統籌東中西部算力一體化協同,江蘇未來網絡集團結合實際場景需求,著力打造“三重網絡三重算”體系,重點建設園區“一線通達全國最大規模
34、算力資源池”的傳輸通道,21創新企業“一站選擇全國最具性價比算力服務”的運營模式,提升西部算力資源使用率,降低東部客戶算力使用成本,提升算力普惠易用水平。一是構建一是構建“南京長三角全國南京長三角全國”的的“15201520”三重網絡三重網絡體系體系?;谖磥砭W絡基礎設施(CENI)及其多元異構算力直連網,構建 1ms 南京城市算力網時延圈、5ms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算力網時延圈、20ms 樞紐節點間算力網時延圈,實現城市內、區域內、全國范圍內的低時延、低抖動、大通量、高可靠的三重網絡。二是按需提供二是按需提供“南京長三角全國南京長三角全國”的三重算力資源的三重算力資源。利用“三重網絡”能力,高
35、速直連各類算力資源,為園區企業按需提供靈活多樣的算、網、數一體化服務,顯著增加園區運營收入,助力園區運營實現從“地產租金”向“算力服務費”的增值轉變。三是打造算網服務平臺三是打造算網服務平臺。實現“市區域全國”三層算、網資源一點統一接入、按需靈活選擇。打造園區算網智能駕駛艙,精準掌握、動態更新、實時呈現園區可接入的算力資源池,已接入的算力需求企業,全面掌握可接入算力的實時報價等情況。截至 8 月底,園區算網服務平臺累計接入南京城域1000PFlops 算力資源及西部近 2000PFlops 算力資源,已為50 余家企業提供了定制化算網服務,每月形成近 500 萬元運22營服務費,有效降低了園區
36、企業使用算力的成本,大幅提升了園區數字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圖 1 園區(紫金山科技城)一體化算網服務平臺案例案例 12.12.打造國家樞紐節點公共傳輸通道服務能力打造國家樞紐節點公共傳輸通道服務能力,有有效提升效提升“東數西算東數西算”網絡傳輸效能網絡傳輸效能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江蘇省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移(蘇州)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為支撐東數西算戰略發展,增強國家樞紐節點算力、運力、存力的普惠易用水平,中國移動發揮網絡基礎設施優勢,研發算聯網產品,構建“1 張全域高速互通網絡、1 種異網異構算力接駁能力、10 余種入算接入方式、N 種數據插座”的國家樞紐節點公共傳輸通道技術底座,著力解決“
37、東數西算”工程面臨的數據傳輸成本高、流動靈活性低等問題,切實提升用戶獲得感。23圖 1“1+1+10+N”公共傳輸通道網絡技術底座與產品服務體系一是提升端到端彈性網絡和差異化網絡服務能力一是提升端到端彈性網絡和差異化網絡服務能力?;?00G 全光網絡底座和全球最大的 SRv6/G-SRv6 商用 IP 網絡底座為用戶提供“最低時延路徑”等差異化 QOS 分級服務,在業界首次實現“入算+算間”端到端分鐘級 2M-10G 網絡彈性能力,并在蘇州-貴陽線路東視西渲、杭州-烏蘭察布東數西存等場景中應用,驗證降低客戶用網成本近 50%。二是構建異網異構算力接駁的能力體系二是構建異網異構算力接駁的能力體
38、系。打造基于“網關路由設備+預置連接專線+網關標準控制器”的異網異構算力接駁能力體系,將異算互通開通時間由 8 天降至 10 分鐘。在河南、安徽等算力公共服務平臺中完成超 500PFlops 算力并網互聯互通,2025 年預計規模超 2000PFlops。24圖 2 異網異構算力互通在算力并網場景應用三是打造多種入算方式三是打造多種入算方式。突破覆蓋互聯網、專網、5G 無線等 10 余種一跳入算技術,實現全國 31 省、329 地市接駁點,支撐 8 大樞紐節點滿足 1/5/20 時延圈要求,解決“最后一公里”接入樞紐節點的難題。四是創新四是創新“數據插座數據插座”算網服務模式算網服務模式。構建
39、“彈性網絡通道+存儲介質+傳輸工具”一體化服務能力,在杭州-烏蘭察布資源池實現“存儲數據一鍵跨域遷移”東數西存試點,促進數據傳輸更加靈活便捷。25圖 3“數據插座”創新型網絡傳輸產品服務案例案例 13.13.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 提供提供一站式算力服務一站式算力服務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蕪湖市大數據建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我國算力資源發展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充分性和普惠性有待進一步提升。蕪湖市大數據建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建設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全省算力資源并建立統一標準規范,探索落地“算力資源
40、一本賬”“省級智算補貼統一入口”,促進算力供給、調度、使用及結算智能化,顯著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提升算力資源的普惠易用水平。一是建設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一是建設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平臺采用“1+4+2”架構,包括 1 個統一運營門戶,資源管理、交易服務、編排調度、監控運維 4 大能力中心,資源納管和服務運營 2 套標準規范體系,最終實現集通用、智能、超級、量子算力為一體的“四算合一”。26圖 1 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臺二是探索落地二是探索落地“算力資源一本賬算力資源一本賬”和和“省級智算補貼統省級智算補貼統一入口一入口”。打造安徽省人工智能算力補貼的政府統一入口,通過與省內數據中
41、心連接,建設全省“算力資源一本賬”。三是積極探索異屬異構異地算力資源調度技術和模式三是積極探索異屬異構異地算力資源調度技術和模式創新。創新。打造 AI 訓推一體化 PaaS 平臺,實現 AI 作業在多個智算節點上無縫遷移,目前已與中科大、埃夫特、酷哇合作,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健康醫療等場景實現應用。創新算力服務模式,與和林格爾、北京、貴州簽約算力一體化協同合作,促進東中西部算力資源高效匹配,并與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制定算力平臺資源納管接口規范。27圖 2 算力統籌調度展示截至目前,平臺已接入 27 家數據中心,上架 900 余款算力產品,包含通算 20.4 萬核、智
42、算 12155.5PFlops、超算12PFlops、量子算力最大 72 量子比特,累計調度算力資源188PFlops,為用戶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約 30%。案案例例 1 14 4.東東西西聯聯動動、融融合合創創新新 助助力力東東西西部部數數字字經經濟濟融融合合發發展展推薦單位:推薦單位:福建省數據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中國聯通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公司閩寧協作是東西部扶貧協作成功范例。福建聯通、寧夏聯通以“應用為先、提高效能”為指導原則,結合福建數字化和寧夏能源氣候樞紐節點優勢,推動兩省持續深化閩寧協作,落實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為閩寧在數字經濟領域協同發展開辟新路徑。一是
43、促進多元異構算力融合發展一是促進多元異構算力融合發展,提升算力服務普惠易提升算力服務普惠易用水平用水平。在福建福州、寧夏中衛投產算力中心,其中通算規模達 3.9P、智算規模達 402P。通過打造算力一體化管理體系,優先調度使用寧夏算力,算力資源單價下降近 20%。目前實現賦能 210 個項目,為 200 余家企業、10 所學校提供普惠應用。28圖 1 寧夏中衛閩寧云數據中心二是打造高性能算力網絡二是打造高性能算力網絡,提升網絡傳輸效能提升網絡傳輸效能。建立以算力節點為中心的高性能網絡,實現中衛到全國 13 個算力核心節點 100G 網絡布局,開通閩寧 4*100G 直達鏈路。閩寧傳輸單向時延從
44、 31ms 降低至 20ms,帶寬從 20G 提升到 400G。三是探索閩寧三是探索閩寧“東數西算東數西算”協同服務新模式協同服務新模式?;凇皵底指=ā焙汀皵底謱幭摹苯ㄔO,開展電子政務合作、數據資源共享,在工業互聯網、農業、文旅等領域賦能產業數字化。在遠程駕駛領域,金龍客車 5G 遠程駕駛平臺支持 1000輛汽車智聯,每年為福建節電 225 萬千瓦時,2026 年可實現20 萬輛汽車智聯,年節電 4.5 億千瓦時。在智慧工廠行業方向,已服務 230 余家企業,打造 3 個標桿。在智慧教育領域,完成福州一中與西吉中學等 10 所學校試點。在智慧醫療領域,助力福建婦幼與寧夏婦幼實現遠程醫療。29
45、圖 2 新聞聯播報道“閩寧云”5G 遠程駕駛項目圖 3 福建省婦幼醫院與寧夏婦幼遠程醫療協作案案例例 1 15 5.打打造造算算力力網網實實驗驗場場 加加速速融融入入全全國國一一體體化化算算力力網網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河南省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商周(河南)算力技術有限公司為解決算力供需不均衡、算力使用門檻高等問題,河南鄭州攜手甘肅慶陽、新疆哈密共建鄭慶哈城市算力網實驗場,通過建立多元異構算力調度與經營管理平臺、建設跨區域傳輸網絡和構建普惠算力服務體系,形成以慶陽、哈密為“算30力供給站”、鄭州為“算力中繼站”的“三角”數算電融合發展格局,打造“東數西算”跨
46、區域協作樣板。一是建立多元異構算力調度與經營管理平臺一是建立多元異構算力調度與經營管理平臺。采用多角色分層規劃和管理模式,在需求側實現統一計量計費,在供給側完成異構異屬算力資源并網調度,為算力供應商、服務商提供開放的供需生態。目前已孵化商周算力、先天算力、耘艾科技等算力網專業運營商。圖 1 算力調度與經營管理平臺架構二是建設支撐跨域算力調度的高質量傳輸網絡二是建設支撐跨域算力調度的高質量傳輸網絡。建設跨區域城市算力網,依托確定性網絡等前沿技術,實現慶陽、哈密等異地算力遠距離、高效率調度。三是構建普惠算力服務體系。三是構建普惠算力服務體系。出臺“算力十條”政策,鼓勵企業、高校使用算力網平臺。組織
47、行業培訓,助推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建立河南省大模型賦能創新中心,31集聚河南工業大學中醫藥大模型、“神農一號”等前沿項目,落地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政務數字人等 AI 應用場景,服務本地“政產學研用”。截至目前,算力網實驗場已接入省內超算 100PFlops、智算 160PFlops、通算 300PFlops,“慶算入豫”試點接入200PFlops 智算資源,儲備超 1000PFlops 智算服務能力。覆蓋 3 所高校、5 個產業園區、15 家重點企業及 300 余用戶,提供云函數、AI 訓推、模型集市等 14 類算力服務,在網算力資源利用率從 40%提升至 75%,為用戶節省約 13
48、.3%的直接成本、30%的綜合成本。案例案例 16.16.國產國產 V2VV2V 自主可控協議體系自主可控協議體系 支撐東西部算力支撐東西部算力一體化協同一體化協同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數字化發展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哈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視聯動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算力跨域傳輸存在網絡時延高、擁塞大、安全不可控等問題,為提升算力網絡傳輸效能,哈密市創新采用非 IP 協議的 V2V 視聯網協議(即采用國密算法深度融合的低時延、高安全、高兼容安全通信協議)建設算力網,有效提升數據傳輸效率和安全。一是建設伊吾先進計算集群。一是建設伊吾先進計算集群。項目總投資
49、 9700 萬元,32建成以智算為主,超算、通算為輔的融合計算中心,總算力約 150PFlops,智算 128PFlops、超算 80 個節點、通算 100個節點,為東西部算力一體化協同提供多元算力供給。圖 1 哈密(伊吾)云上絲路融合算力中心二是建設哈密二是建設哈密、重慶城市算力網重慶城市算力網。率先以 V2V 協議建成哈密城市算力網,采用光纖通道+V2V 協議,覆蓋 1 市 1 縣 6鄉鎮和 1 園區,實現算力入園、入企、入校、入戶“四入”服務。重慶市以 V2V 協議為底座建設城市算力網,打通市內重點園區與哈密重慶重載骨干算力網鏈接。三是建設首個三是建設首個 V2VV2V 協議技術體系跨域
50、算力網協議技術體系跨域算力網。采用光纖通道+V2V 協議打通哈密重慶、哈密北京 100G 網絡通道,實現“疆算入渝”,有效解決傳統 IP 網絡協議漏洞多、安全風險高、時延抖動大、傳輸效率低等問題??缬蛩懔W在100G 帶寬 90%重載條件下,較傳統 IP 互聯網平均傳輸時延縮短 57%,帶寬利用效率從 30%提升至 90%。33圖 2 哈密-重慶、哈密-北京骨干算力網 90%網絡重載測試在技術方面,項目鏈路帶寬利用效率、時延、抖動、丟包等各項技術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在安全方面,V2V 協議能結構性防御系統漏洞、協議弱點和各類攻擊;在應用方面,哈密算力已為北京、重慶等 16 家科研院所、企業提供
51、算力測試和商用服務,使用算力超 100PFlops,支撐重慶李克強院士工作站汽車大模型訓練、鄭州大學醫學大模型推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千萬級高質量中英文指令數據集訓練等應用。三、算力與數據算法一體化應用案例案例 17.17.“東數西算東數西算”實現實現“算力數據算法算力數據算法”融合融合 構建構建智駕行業數字化競爭力智駕行業數字化競爭力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阿里巴巴信息港(烏蘭察布)有限公司34隨著智能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車企處理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帶來了數據管理難、成本高、訓練量大、處理流程復雜等挑戰。阿里云聯合小鵬汽車率先開展“東數西算
52、”應用實踐,通過算力數據算法融合,助力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圖 1 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阿里云烏蘭察布智算基地一是提供開箱即用的算力服務一是提供開箱即用的算力服務。通過內蒙古樞紐節點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提供智能算力,算力規模達到2.5Eflops,年均 PUE 小于 1.2。提供開箱即用的定制化 GPU綠色算力以及運行所需的高性能網絡、數據加載、通訊等服務,小鵬汽車無需自建基礎設施和運維團隊。二是構建統一管控的混合云網絡二是構建統一管控的混合云網絡。在自駕訓練、路徑規劃等算法需求方面,結合阿里云自研 RDMA 網絡,實現與數據處理的無縫連接和低成本數據流轉,數據讀取效率提升 1035倍,有效
53、提升小鵬汽車研發人員效率,推出國內領先的輔助駕駛功能并快速落地 200 多個城市。三是建設車聯網數據中臺和數據體系三是建設車聯網數據中臺和數據體系。自上線以來已服務 30 多萬車主,車聯智能數據超過 10PB,關鍵服務可靠性達到 99.9999%,支撐超過 6000 名智能汽車研發工程師實現技術創新,一站式數據管理、分析應用以及穩定的 PaaS 加速了 AI 迭代效率。圖 2 小鵬汽車 AI 一體化智聯阿里云攜手小鵬汽車開展“東數西算”應用實踐,助力產業降本增效,成效顯著。在經濟效益方面,成本下降 30%至 50%,新車研發周期縮短 20%,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80%,智能工廠實現 100%
54、自動化。在社會效益方面,“算力數據算法融合”推動連接性、替代動力系統、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創新。在運營效益方面,實現多人敏捷開36發,效率提升 10 倍,自動駕駛核心模型訓練時長提速近 170倍。圖 3 小鵬汽車智能工廠案例案例 18.18.基于算力、數據與算法一體的跨主體數據多方基于算力、數據與算法一體的跨主體數據多方安全計算實踐安全計算實踐推薦單位:推薦單位: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隱私計算技術推動了金融行業數據融合創新,探索出合規框架下業務增長的新路徑,但現階段仍面臨大規模數據計算效率低、計算性能不足等問題。成渝樞紐節點重慶數據中心集
55、群馬上消費數據中心,通過算力加速和可信一體機軟硬件結合方式,構筑集算力、數據與算法于一體的多方安全計算平臺,實現數據安全聚合和協同計算,有效提升金融消費數據共享效率和數據流通安全。一是構建多方數據安全融合方案一是構建多方數據安全融合方案。利用隱私計算技術對分散部署的海量數據和算力資源進行聚合計算,在原始數據37不出域前提下,規范開展數據共享,已應用于智能營銷、智能風控、黑產打擊等聯合場景,解決計算性能不足、多方數據融合難等問題。二是創新多技術融合自研算法。二是創新多技術融合自研算法。自主研發涵蓋密碼學、隱私保護聯合建模和可信硬件等多種技術融合方案,解決多方數據挖掘場景中的計算性能和效率問題,實
56、現分鐘級的億級樣本求交。三是實現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三是實現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通過計算前關鍵字段保護、數據資產加密存儲,計算中算法、協議、通信和參數計算安全保護,計算后數據存證、應用授權、流程審計等安全保護手段,保障數據共享交換安全可信。圖 1 平臺架構和運行成效多方安全計算實踐在智能營銷、智能風控、黑產打擊聯合場景中成效明顯。在智能營銷方面,支撐每年超 1 億筆交易量,同等廣告投放次數下客戶轉化率提升 1%。在智能風控方面,支撐 10 余家數據源接入,接收預警指令 1484 萬條,38核查勸阻 7.5 萬人次。在黑產打擊方面,導入疑似黑灰數據10 萬余條,發現黑產線索 1000 余條,聯合多
57、省警方受理案件 59 起。案例案例 19.19.構建基于構建基于“東數西渲東數西渲”的渲染云基礎設施底座的渲染云基礎設施底座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數字化發展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新疆有限公司克拉瑪依市分公司隨著影視、游戲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高質量、高效率的渲染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也面臨渲染速度、質量和成本控制及數據安全等諸多挑戰。在“東數西算”戰略引領下,克拉瑪依移動通過高效整合云計算資源及數據分級隔離技術創新,打造具有渲染行業特色的渲染云基礎設施底座,推動數字娛樂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一是整合算力資源一是整合算力資源,提升東西部算力協同提升東西部算力協同??死斠冷秩驹苹?/p>
58、礎設施底座整合中國移動算力資源,利用算力網絡全光底座,結合跨域長距離網絡傳輸能力支撐,實現東西部算力協同,確保渲染任務精準匹配最優資源,提升渲染效率260%。二是擴展渲染云底座技術兼容性二是擴展渲染云底座技術兼容性,提升渲染效率提升渲染效率。利用創新技術支持離線和實時渲染,通過一鍵操作極大簡化工作流程,同時利用大量算力資源支持多任務并行處理,結合云39資源池彈性調配提升渲染效率,加速創作過程,兼容率提升156%,渲染時長縮短 78%。圖 1 渲染云業務架構三是打造彈性計費模式三是打造彈性計費模式,為客戶降本增效為客戶降本增效。打造靈活彈性的計費模式,實現資源動態調整,降低用戶成本,同時依托新疆
59、清潔能源優勢,降低算力供應商綜合用能成本。四是創新特色運營模式四是創新特色運營模式,實現高效供需匹配實現高效供需匹配。依托渲染云基礎設施底座優勢和技術儲備,精準對接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地渲染行業客戶,挖掘引導算力需求,已成功吸引上海艾特海普、蘇州創意云、天空之城等業內巨頭入駐。渲染云基礎設施底座落地應用以來,助力企業降低成本約 30%,縮短產品上市周期,增強企業競爭力,帶動收入同40比增長 278%,同時創造了上游渲染技術工程師、下游運維工程師、軟件測試等上萬個就業崗位。圖 2 克拉瑪依渲染云基地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案例案例 20.20.探索探索“綠電聚合供應綠電聚合供應”模式模式
60、 實現京津冀樞紐張實現京津冀樞紐張家口集群算電高效協同家口集群算電高效協同推薦單位:推薦單位: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懷來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張家口市作為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和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面臨著大規模算力能源供給與綠色電力消納的雙重挑戰,懷來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探索就近供電、就近消納的“綠電聚合供應”模式,實現算力和綠色電力的高效協同發展。41一是構建綠電聚合供應創新模式一是構建綠電聚合供應創新模式。采用“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將距離算力中心 150 公里左右、分布于三個縣區的 9 個百兆瓦級或千兆瓦級風光電場進行聚合管理,實現地市級就近供電、就地消
61、納的“綠電聚合供應”新模式。2024年上半年綠電生產 4.5 億度,為實現新建算力中心綠電占比超過 80%目標提供堅實支撐。圖 1 懷來合盈算力中心集群二是打造算電智慧協同管理系統二是打造算電智慧協同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研發電力負荷預測和分時電價管理、多場站風光發電互動管理、算電協同運營管理等功能,實現自然冷卻機房 PUE(電能利用效率)小于 1.25,液冷機房 PUE 小于 1.18,算力中心對電力資源的調峰能力顯著提升,可調負荷占比超過30%。42圖 2 算電智慧協同管理架構三是探索算電碳和綠色金融協同創新。三是探索算電碳和綠色金融協同創新。圍繞算力能效、算力調度、碳排放監測計
62、量等方面,構建全面的算電碳和綠色算力標準規范、標準評價體系,推動綠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自 2020 年 9 月開工以來,已建成 350MW 算力中心,可承載 14.18 萬標準機架。在經濟效益方面,固定資產投資110.57 億元,收入 18 億元,納稅 6820 萬元,每月為客戶節省成本超 1 億元。在社會效益方面,已經就近消納 12.8 億度電,2024 年以來共實現碳減排 51 萬噸。案例案例 21.21.內蒙古樞紐打造綠色可溯源和林格爾集群內蒙古樞紐打造綠色可溯源和林格爾集群 推推進算電協同發展進算電協同發展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43申報單位:申報單位:呼
63、和浩特和林格爾新區華電能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和林格爾新區華電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內蒙古樞紐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充分發揮集群與京津冀毗鄰的區位優勢,通過開展算電協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構筑零碳算力中心建設標準,打造 100%綠電可溯源零碳數據中心集群,優化算力供給過程中用電成本高、供電可靠性不足等問題,在切實提升京津冀高實時性算力需求供給的同時,強化長三角等區域非實時算力保障。一是提高前端綠色供能水平一是提高前端綠色供能水平。項目實施以后將降低能源供應成本 30%,預計全年節省標煤 240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6600 萬噸。目前項目建設以新能源發電以及電網配套基礎設施為主,其中綠色供電項目
64、總容量 36 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為 30 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為 6 萬千瓦,配建 6.48萬千瓦/25.92 萬千瓦時(18%/4h)的儲能系統,總投資 17億元,綠電直供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并行科技等 4 家負荷側用戶數據中心,共計 23.38 萬千瓦負荷。44圖 1 項目風光電廠實景圖二是構建中端多云算力能力二是構建中端多云算力能力。項目負荷側用戶企業截至6 月底算力規模超 10000PFlops,為國內知名企業提供算力支撐,項目探索算力供給中的碳匯互認結算,形成一套電算協同與電碳匯發展的制度體系,實現集群算力與綠電的協同融合以及算力資源跨區調度,為京津冀及全國提供算力支持保障,逐步向
65、內蒙古樞紐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烏蘭察布片區、新城區片區延伸,實現綠電直供數據中心示范項目的可復制、可推廣。45圖 2 項目運營管理沙盤三是強化后端算電產業融合三是強化后端算電產業融合。充分發揮華電產業鏈主優勢,形成涵蓋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的“全類型”新能源供給體系,協助引進國電南自高低壓配電柜、云儲新能源設備、瑞科特模塊化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泛海電氣智能電纜終端生產基地、瑞斯偉光伏電站清潔機器人生產基地等相關制造業項目,并依托云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儲能技術優勢,建設綠色算力數字基礎設施,旨在降低 30%以上的數據中心年總能耗,為打造算力電力協同發展的產業環境奠定了基礎。案例案例 22.
66、22.甘肅樞紐慶陽集群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甘肅樞紐慶陽集群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 推進推進算電協同深度融合算電協同深度融合推薦單位:推薦單位: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能建綠色數字科技(慶陽)有限公司46中能建綠色數字科技(慶陽)有限公司結合甘肅慶陽“東數西算”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示范項目,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解決方案,加速推進算力與綠色低價電力一體化深度融合,為數據中心行業在“雙碳”背景下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提供關鍵保障。以風光發電為清潔電力來源,建設 20 萬千瓦容量的風電和光伏設施,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示范,實現數據中心運行 PUE(電能利用效率)
67、1.20 及 WUE(水利用效率)1.1,預計每年可以為數據中心園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5 萬噸,節約運行成本約 2500 萬元,著力打造綠色高效的零碳大數據產業園。一是打造一是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綜合供電方案綠色綜合供電方案。通過在源端配套建設大型風光儲新能源系統,配合綠色算力樞紐智慧運營平臺進行源荷互動調配,以虛擬專線供電的形式滿足整體園區 90%以上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圖 1 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綜合供電方案二是創新整合綠色節能供電技術二是創新整合綠色節能供電技術。項目數據中心在整體47供電規劃方面整合高頻模塊化 UPS、高壓直流電源、低壓集中補償、機柜末端小母線及
68、變壓器分散式布置等節能技術,融合各類供配電先進技術優勢,建立其內部配用電系統的生態體系。三是構建三是構建“光儲直柔光儲直柔”建筑綜合能源利用系統建筑綜合能源利用系統。數據中心集群“光儲直柔”辦公樓建筑中,通過搭建交直流混合配電系統,在直流電源側接入屋面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儲能,在直流負荷側接入直流充電樁、直流照明及直流空調等,實現建筑低壓直流配電。圖 2 綠色節能供電數據中心機房效果圖48案例案例 23.23.建設建設“零碳數據中心零碳數據中心”助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助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體化融合推薦單位:推薦單位:青海省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為解決清潔能源
69、就地消納困難、新能源使用效率低等問題,中國電信青海公司積極把握機遇,充分發揮氣候冷涼優勢,利用豐富的清潔能源稟賦,創新打造獨具區域特色、高效低碳、集約循環的“零碳數據中心”,探索解決清潔能源就地消納難題,助力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一是實現一是實現 100100清潔能源供電,打造算力和綠色電力協清潔能源供電,打造算力和綠色電力協同建設示范標桿。同建設示范標桿。數據中心首次實現 100清潔能源供電,且每一度風、光、水電均能實現精準溯源。截至目前,共使用清潔能源 2000 萬度,其中:水電占 50.42、光電占49.06、風電占 0.52,主要來自李家峽、龍羊峽等電站。圖 1 清潔能源可溯源展示
70、49二是自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智能微電網二是自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智能微電網,打造用戶側綠色打造用戶側綠色能源消費新模式能源消費新模式。在數據中心內部自建分布式光伏車棚,為指定機架及數據中心辦公場所提供綠電,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自發自用。截至目前,累計發電 41.047 萬度,完全滿足辦公用綠電需求。圖 2 分布式光伏車棚及其發電量三是充分融合青海氣候優勢和國內領先的節能技術三是充分融合青海氣候優勢和國內領先的節能技術,電電能利用效率國內領先能利用效率國內領先。采用間接蒸發冷卻、智能小母線等先進節能技術,結合青海氣候冷涼優勢,做到全年 314 天不開啟空調壓縮機,PUE(電能利用效率)值達到 1.1
71、3,省內最低、國內領先。四是自建四是自建“天翼林天翼林”儲備碳匯儲備碳匯,升級打造升級打造“零碳數據中零碳數據中心心”標桿標桿。在實現用能“零碳”的基礎上,自建 2000 畝“天翼林”,產生的碳匯用于抵消數據中心消防設施碳排放,實現永久“零碳”排放。截至目前,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00tCO2e;預計到 2025 年,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30 萬50tCO2e。五、算力發展與安全保障一體化推進案例案例 24.24.粵港澳樞紐韶關集群打造一體化安全體系,?;浉郯臉屑~韶關集群打造一體化安全體系,保障數據中心集群可控障數據中心集群可控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
72、廣東韶關數據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深入實施,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成為算力基礎設施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韶關數投與奇安信以內生安全為核心理念,構建集群數據中心兩級一體協同防護體系,實現統一指揮調度、聯防聯控、快速處置一體化安全防護,大幅提升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安全防護能力。一是構建區域一體安全防護中心一是構建區域一體安全防護中心。圍繞云、網、數、邊、端、密碼等安全需求,構建涵蓋算力基礎設施、云平臺、應用等全棧式安全防護體系,穩妥有序推進風險監測、研判分析、事件處置、應急響應等安全運營工作,為 20 余家數據中心、50 萬標準機架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二是
73、打造兩級一體協同綜合安全管理平臺二是打造兩級一體協同綜合安全管理平臺。以網絡安全協同保護為核心、安全信息共享為導向,建成安全通報預警、調度指揮、安全合規等 10 余項核心安全能力,實現集群內51網絡和數據安全“可知、可視、可管、可控、可溯”,形成集群區域“一盤棋”管理。三是搭建安全運營服務門戶三是搭建安全運營服務門戶。依托云安全及安全公共服務能力,為 20 余家數據中心及其用戶提供超過 15 項自助訂閱式安全服務,充分滿足用戶多樣化安全需求,保障云平臺和用戶業務安全。截至目前,韶關一體化安全防護體系已接入華韶、鷹碩、電信等 5 家數據中心,積累超過 2 萬種威脅檢測規則和 30個場景化檢測模型
74、,可捕捉 98%以上潛在入侵行為,縮短威脅響應及處置時間至 60 分鐘內,比行業標準提升 2 倍以上,保障超過 3000 個標準機架業務安全穩定運行,實現“零事故”運營。案例案例 25.25.打造寧夏樞紐節點云安全運營管理平臺,有效打造寧夏樞紐節點云安全運營管理平臺,有效保障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網絡與數據安全推薦單位:推薦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數據局申報單位:申報單位:數字寧夏建設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當前,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正在加快實施,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各項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數字寧夏公司承擔寧夏樞紐安全一體化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寧夏樞紐集群安全防護體系,提升安全防御能力和運營服務質效,
75、有力保障用戶網絡和信息安全。52一是建設一體化安全運營管理平臺一是建設一體化安全運營管理平臺。梳理行業主流安全管理解決方案,建成安全態勢感知、安全數據治理、安全運維管理等安全服務能力,實現集群內網絡和數據安全“可知、可視、可管、可控、可溯”,打造云網基礎設施安全運營服務體系。圖 1 總體架構圖二是打造多源異構的安全能力體系二是打造多源異構的安全能力體系。建設統一安全能力底座,有機整合云、數、網全方面安全服務能力,建成云網安全資源池,滿足寧夏地區異構、異屬、異域的算力安全防護需求,保障用戶政務云、信創云、天翼云等多云場景安全。53圖 2 安全能力體系總體邏輯圖三是創新優化業務運營模式三是創新優化業務運營模式。組建專業、專職的安全運營團隊,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創新安全產品、安全運營、資產托管、安全保險、培訓認證等服務模式,使標準產品及服務低于地區均價 10%,形成安全業務社會化服務能力。54圖 3 安全運營服務截至目前,平臺已為寧夏發改委、寧糧集團、靈武智慧城市等 20 余家單位、43 個系統提供安全運營服務,累計簽約 3000 萬元,成功阻止網絡入侵 341 次、惡意掃描 84758次、惡意訪問 53 萬余次、發現并處置惡意代碼 3 萬余個、阻斷 765 萬次惡意腳本攻擊,未發生安全風險事件,有效降低寧夏樞紐節點網絡和信息安全風險和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