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行業AI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系列專題報告(一):AI眼鏡“功能探索期”邁向“規?;l期”有望成為千萬級交互入口-250227(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家用電器行業AI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系列專題報告(一):AI眼鏡“功能探索期”邁向“規?;l期”有望成為千萬級交互入口-250227(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股票研究股票研究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股票研究/Table_Date 2025.02.27 AI 眼鏡“功能探索期”邁向“規?;l期”眼鏡“功能探索期”邁向“規?;l期”,有望成為千,有望成為千萬萬級交互入口級交互入口 Table_Industry 家用電器業家用電器業 Table_Invest 評級:評級:增持增持 上次評級:增持 Table_Report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家用電器業AI 賦能與渠道重塑2025.02.16 家用電器業地產迎邊際利好,零售數據強改善2025.02.16 家用電器業春節家電零售穩增、看好
2、Deepseek賦能智能家居2025.02.10 家用電器業美關稅新政落地,無懼短期沖擊2025.02.04 家用電器業內銷受益國補刺激,外銷穩健增長2025.02.03 AI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系列專題報告(一)智能可穿戴設備系列專題報告(一)table_Authors 蔡雯娟蔡雯娟(分析師分析師)曲世強曲世強(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樊夏俐樊夏俐(分析師分析師)021-38031654 021-38031025 021-38676666 登記編號登記編號 S0880521050002 S0880123070132 S0880523090006 本報告導讀:本報告導讀:我們認為當前競
3、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勝負手短期在快速本土適配,長期我們認為當前競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勝負手短期在快速本土適配,長期在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在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行業行業增長關鍵閾值在于“價格破冰”與“場景增長關鍵閾值在于“價格破冰”與“場景剛需化”的共振。剛需化”的共振。增持。增持。投資要點:投資要點:Table_Summary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AI 眼鏡行業正經歷“用戶認知重構-供應鏈成本下探-場景剛需化”三重拐點,市場爆發將取決于頭部廠商對“可穿戴屬性與硬核技術整合”的協同能力,2025-2026 年將是勝負分界的關鍵窗口。推薦標的推薦標的:持股 11.
4、5%雷鳥創新的 TCL 電子(25PE:10.3x),預計2025 年 Q2 發布 AI 眼鏡的康冠科技(14.8x);已于 XREAL 達成戰略合作的海信視像(11.2x)。行業進化路徑:行業進化路徑:Meta 的“產品范式革新”推動的“產品范式革新”推動 AI 眼鏡邁入爆發期。眼鏡邁入爆發期。Meta Ray-Ban 的全球成功(累計銷量突破 160 萬臺)驗證了 AI 眼鏡成功的兩大核心邏輯:“眼鏡優先”的產品哲學和消費級定價。1)將佩戴體驗置于技術堆砌之上,確立輕量化 AI 交互+場景聚焦新范式;2)價格與場景雙重破局:相對低定價切入消費級市場,圍繞“第一視角拍攝+實時翻譯”高頻場景構
5、建剛需性,直接拉動供應鏈成本降低,推動行業進入“生產-銷售-技術迭代”正向循環。AI 眼鏡這一產品形態切實解決了用戶端需求;且能拉動產業鏈發展,有足夠多上下游玩家進入,確立了新賽道的形成。AI 應用使智能眼鏡升級為“可感知、能決策”的交互終端,為其規?;涞刈⑷爰铀俣?。產業鏈勝負手:當前競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勝負手短期產業鏈勝負手:當前競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勝負手短期在快速本土適配,長期在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在快速本土適配,長期在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我們認為短期勝負手關鍵在于,誰能更快將 AI 眼鏡的“工具屬性”轉化為“身份表達符號”,并實現從供應鏈到銷售鏈
6、路的全生態本土適配。長期來看,我們預計智能眼鏡全價值鏈整合能力的優劣,將左右競爭格局。2025-2026 年將是廠商“卡位戰”關鍵期,華為(技術整合+生態優勢)、小米(價格殺手+渠道穿透)、雷鳥創新(光學技術縱深)或率先突圍,但最終存活者需證明 AI 眼鏡不是手機附庸,而是獨立的“下一代交互入口”級產品。增長關鍵閾值在于“價格破冰”與“場景剛需化”的共振。增長關鍵閾值在于“價格破冰”與“場景剛需化”的共振。國內市場規模本質是技術與需求的“動態博弈”若廠商能跨過“價格破冰”(1500 元以下)與“場景剛需化”(翻譯、辦公提效)兩道門檻,AI 眼鏡有望復刻 TWS 耳機的增長曲線,在 2030 年
7、前沖擊千萬級年銷量。反之,則可能長期受限于小眾極客市場。我們綜合考量海外產品移植效應、價格敏感性、技術突破進程及渠道滲透效率等因素,預計 2025 年為市場啟動期,2026-2029 年為市場爆發增長期,2030年為市場成熟穩定期,對應年銷量為 50-80 萬臺、100-500 萬臺、500-1000 萬臺。CES2025 參展廠商陸續發售產品,小米加速入局,2025 年市場啟動期 AI 眼鏡銷量有望大增。風險提示:風險提示:AI 技術落地不確定性風險。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 of 19 目錄目錄 1.引言.3 2.投資建議.3 3.AI 眼鏡由“產品初
8、創期”邁向“規?;l期”.3 3.1.智能眼鏡分四類,當前熱點在有攝像頭或波導顯示的智能眼鏡.3 3.2.技術爆發遇上產品最佳實踐,Meta 引導行業由“產品初創期”邁向“規?;l期”.4 3.3.結合 4P 理論回顧 Rayban Meta 作為 AI 眼鏡的最佳實踐.5 3.4.從 AI+眼鏡到眼鏡+AI,跳出“參數堆砌”的傳統硬件競爭邏輯,借鑒Meta 對眼鏡本質需求解構.7 3.5.開發用戶多維需求、拉動產業鏈發展,確立 AI 眼鏡新賽道.8 3.5.1.兩大要素確立 AI 眼鏡新賽道.8 3.5.2.AI 技術進化加速智能眼鏡行業進化.8 3.5.3.垂直場景與產品矩陣的爆發潛力
9、.9 4.AI 眼鏡新賽道玩家逐鹿,價值留存與發展路徑明晰.9 4.1.AI 眼鏡產業鏈覆蓋多個關鍵環節,新賽道玩家逐鹿.9 4.2.勝負手:當前競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勝負手短期在快速本土適配,長期在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11 4.3.智能眼鏡的商業模式創新與付費模式探索:從“硬件收割”到“服務增值”.12 5.行業空間測算:行業空間打開在于“價格破冰”和“場景剛需化”.12 6.競爭格局推演:2025 年將是廠商卡位關鍵期,品牌突圍需滿足“技術可用性-價格可觸達-場景必要性”三角平衡.17 7.風險提示.18 gZhXoPtRoNrNnQ9PbP6MtRoOoMrMlOpPm
10、OfQmOzR8OoOyRuOtRmQvPtPsO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of 19 1.引言引言 本報告旨在系統解析智能眼鏡行業的核心問題:智能眼鏡未來的產品演化路徑,以及產品商業化過程中的潛在商業模式創新,從而探討智能眼鏡如何從“產品初創期”邁向“規?;l期”,進而確立產品未來市場空間以及行業價值鏈分布。2.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AI 眼鏡正經歷“用戶認知重構-供應鏈成本下探-場景剛需化”三重拐點,中國市場的爆發將取決于頭部廠商對“可穿戴屬性與硬核技術整合”的協同能力,2025-2026 年將是勝負分界的關鍵窗口期。推薦標的:推薦標的:TCL 電子電子
11、(25PE:10.3x)整體進入盈利修復通道,同時公司持股11.5%的雷鳥創新,其智能眼鏡業務國內份額領先,有望充分受益 AI 產業爆發;海信視像海信視像(25PE:11.2x)與 AR 創新企業 XREAL 建立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在消費級 AR 與 AI 智能眼鏡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預計將受益 AI 產業爆發;康冠科技康冠科技(25PE:14.8x)創新顯示業務增速較快,公司進入 AI 顯示落地應用的多元發展期,旗下 KTC 自主品牌預計 2025 年 Q2 推出 AI 眼鏡,且公司具備強代工能力,預計未來或可作為 AI 眼鏡代工廠,將受益產業爆發。表表1 1:重點推薦公司盈利預測及估
12、值一覽重點推薦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一覽 Table_Re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收盤價收盤價 EPS PE 評級評級 2 月 26 日 2023A 2024E 2025E 2023A 2024E 2025E 1070.HK TCL 電子 7.61 0.18 0.30 0.61 25.8 12.5 10.3 增持 600060.SH 海信視像 21.89 1.29 1.61 1.62 13.6 13.5 11.2 增持 001308.SZ 康冠科技 25.48 0.23 1.87 1.20 13.6 21.2 14.8 增持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TCL 電子單位為
13、港幣)3.AI 眼鏡由眼鏡由“產品初創期產品初創期”邁向“規?;l期”邁向“規?;l期”3.1.智能眼鏡分四類,當前熱點在有攝像頭或波導顯示的智能眼智能眼鏡分四類,當前熱點在有攝像頭或波導顯示的智能眼鏡鏡 明晰定義,當我們討論智能眼鏡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么?智能眼鏡的核心能力由 AI 和音頻構成,這兩項技術幾乎成為所有智能眼鏡的標配。在此基礎上,攝像頭和波導(顯示技術)組合形成不同的產品形態。根據這兩項功能的排列組合,智能眼鏡可分為四大象限:1)有攝像頭無波導有攝像頭無波導(AI 攝像眼鏡)攝像眼鏡):代表產品為 RayBan Meta,主打 AI 交互與第一視角拍攝,強調輕量化與時尚屬性
14、,行業定位為向完全體 AR+AI眼鏡的過渡類產品。2)有攝像頭有波導有攝像頭有波導(完全體完全體 AR+AI 眼鏡)眼鏡):如魅族智能眼鏡、雷鳥 X 系列,集成 AR 顯示、AI 交互與拍攝功能,行業定位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3)無攝像頭無波導無攝像頭無波導:基礎音頻 AI 眼鏡,僅支持語音交互與音頻播放,適合低功耗場景。4)無攝像頭有波導無攝像頭有波導:便攜顯示觀影眼鏡(如 Xreal、雷鳥 Air),主打高分辨率與沉浸式影音體驗。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of 19 由于 RayBan Meta 2024 年熱銷以及 Meta Orion 下一代完全體
15、 AR+AI 眼鏡概念火爆,當前市場熱點在有攝像頭或波導顯示的智能眼鏡。除此之外,市面上還存在一類投屏觀影類 AR 眼鏡,通常采用 Bird Bath 光學結構(簡稱BB 技術),由于不接入 AI 模型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圖圖1:智能眼鏡概念分類,按功能疊加智能眼鏡概念分類,按功能疊加 圖圖2:智能眼鏡概念分類,按有無攝像頭或波導顯示智能眼鏡概念分類,按有無攝像頭或波導顯示 數據來源:XSIG、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XSIG、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2.技術爆發遇上產品最佳實踐技術爆發遇上產品最佳實踐,Meta 引導行業由“引導行業由“產品初創產品初創期期”邁向“規?;l期”邁向“規?;?/p>
16、爆發期”傳統眼鏡作為超千億美元的成熟市場,“實用需求”早已飽和,而智能眼鏡傳統眼鏡作為超千億美元的成熟市場,“實用需求”早已飽和,而智能眼鏡要想突破必須驗證其“創新價值”:要想突破必須驗證其“創新價值”:單品若無法短期內實現銷量爆發,便難以證明技術場景的可落地性單品若無法短期內實現銷量爆發,便難以證明技術場景的可落地性。這正是過去 VR/AR 頭顯的核心困境。Google Glass 更因隱私爭議與功能雞肋黯然退場,反映出三大痛點:重功能堆砌而輕佩戴體驗重功能堆砌而輕佩戴體驗(早期 VR 設備普遍超500g)、定價與消費級市場脫節定價與消費級市場脫節(Magic Leap One 售價 229
17、5 美元)、應用場應用場景缺乏普適性景缺乏普適性(工業場景難觸達大眾)。相比之下,智能眼鏡由于“眼鏡”這一天然載體,可規避形態認知成本;而銷量爆發既是技術成熟度的試金石,也是產業鏈拐點信號單品突破百萬級意味著供應鏈成本進入良性循環,為后續廠商提供可復制的產品模型。在此背景下,在此背景下,RayBan Meta 的銷量數據更具標桿意義,反映出這一時點的銷量數據更具標桿意義,反映出這一時點 AI眼鏡眼鏡有望成為大眾商品有望成為大眾商品,進入規?;l期。,進入規?;l期。RayBan Meta 銷量全球領跑,截止 24Q4 累計銷量 163 萬副。對于消費 3C 類產品,達到第一個百萬級別的銷售
18、意義重大,證明它的接受程度已從極小極客需求類別達到小眾產品需求,從而有望成為大眾商品的階段。根據 Wellsenn XR 跟蹤統計,2024 年全球 AI 智能眼鏡銷量 152 萬臺,銷售主要來自于 RayBan Meta。2024 年發售 AI 智能眼鏡新品較少,中國國內廠商跟進產品落地需要時間,市場上仍以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占主導地位。分季度銷量來看,2024 年前三季度銷量逐步上升,四季度有黑五和雙十一等傳統營銷活動,以及國內外一眾品牌廠商為 AI 智能眼鏡浪潮加熱,銷量最高,占比近全年銷量 50%。分區域來看,中國國內市場 AI 智能眼鏡銷量為 5 萬臺,占比 3%。行業
19、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 of 19 圖圖3:2024 年全球年全球 AI 智能眼鏡銷量逐季增長智能眼鏡銷量逐季增長 圖圖4:全球全球 AI 智能眼鏡銷量以海外為主智能眼鏡銷量以海外為主 數據來源:Wellsenn XR,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Wellsenn XR,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圖5:RayBan Meta 智能眼鏡逐季銷量提升,智能眼鏡逐季銷量提升,2024 年黑五年黑五/圣誕節銷售火爆圣誕節銷售火爆 數據來源:Wellsenn XR,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3.結合結合 4P 理論理論回顧回顧 Rayban Meta 作為作為 AI 眼鏡的最佳
20、實踐眼鏡的最佳實踐 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Rayban Meta 作為作為 AI 眼鏡的眼鏡的最佳實踐最佳實踐,引導行業由“,引導行業由“產品初創產品初創期期”邁向“規?;l期”,”邁向“規?;l期”,我們我們通過通過營銷管理學經典營銷管理學經典 4P 理論理論來作為分析來作為分析框架框架,認為,認為Rayban Meta在在Product產品、產品、Price價格、價格、Place渠道、渠道、Promotion推廣推廣這四個方面做到了行業領先范式。這四個方面做到了行業領先范式。產品方面:產品方面:1)基礎功能優秀基礎功能優秀、裝飾屬性突圍、裝飾屬性突圍:RayBan Meta 首先是一款好看
21、、輕便的眼鏡,這是其成功的基礎。時尚屬性:時尚屬性:通過與雷朋(Ray-Ban)合作,RayBan Meta 繼承了雷朋經典的墨鏡設計,兼具科技感與時尚感。根據NPD 集團數據,2023 年雷朋在全球太陽鏡市場的份額達 15%,其品牌影響力為 RayBan Meta 提供了強大的背書。輕量化設計:輕量化設計:RayBan Meta的重量僅為 48 克,顯著低于同類產品(如 Google Glass 的 70 克),佩戴舒適度大幅提升。根據 VR 陀螺,超過 80%的消費者認為輕量化是影響其購買 Meta 的決策關鍵因素。圖圖6:發展輕便型發展輕便型 AI 眼鏡成為行業共識眼鏡成為行業共識,Ra
22、yban Meta 領跑領跑 19273472010203040506070802024Q12024Q22024Q32024Q4全球AI眼鏡銷量(萬副)97%3%海外,146萬副,97%國內,5萬副,3%2117253268010203040506070802023Q42024Q12024Q22024Q32024Q4RayBan Meta眼鏡銷量(萬副)434075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 of 19 數據來源:Meta Ray-Ban 官網、Google Glass 官網、極客公園公眾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AI 實用功能穩定實用功能穩定,硬件載體優勢
23、硬件載體優勢:RayBan Meta 平衡智能眼鏡的“不可能三角”重量重量、續航與價格續航與價格。-AI 加持加持:內置高通 AR1 芯片,支持實時翻譯、語音助手等 AI 功能,顯著提升了實用性。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RayBan Meta 的AI 功能使用率超 60%,其中實時翻譯是最受歡迎的功能。我們認為,AI 最普適的應用場景是 AI Agent,未來所有 AI 硬件都有使用者、大模型兩個需求方,大模型輸出信息給人類,大模型也需要 AI 眼鏡作為載體獲取信息,AI 眼鏡作為可穿戴設備完美鏈接了人與大模型。另外 AI算法的輕量化(如 DeepSeek 的模
24、型壓縮技術)有望進一步提升 AI 功能在眼鏡上的體驗。-隨地攝影隨地攝影:1200 萬像素攝像頭與五麥克風陣列提供了高質量的第一視角拍攝體驗,滿足了用戶對日常記錄的需求。根據 Gartner 調查,70%的消費者對第一視角拍攝功能感興趣,RayBan Meta 的防抖設計與高像素配置進一步增強了用戶體驗。-隱私解決隱私解決:通過本地化處理與數據加密,RayBan Meta 有效解決了用戶對隱私的擔憂,提升了產品信任度。圖圖7:未來所有未來所有 AI 硬件都有使用者、大模型兩個需求方硬件都有使用者、大模型兩個需求方 表表2:RayBan Meta 實用功能穩定實用功能穩定 要素要素 蘋果蘋果 V
25、ision Pro 谷歌眼鏡谷歌眼鏡 雷朋雷朋Stories RayBan Meta 美觀舒適的眼美觀舒適的眼鏡鏡 非眼鏡 非眼鏡 是 是 音頻音頻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拍照和錄像拍照和錄像 支持 不支持 支持,但很差 支持 直播直播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AI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數據來源:XSIG、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數據來源:XSIG,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價格方面:價格方面:市場策略:定位年輕消費者,降低消費門檻市場策略:定位年輕消費者,降低消費門檻。RayBan Meta 精準定位年輕消費者,并通過親民價格降低了消費門檻。目標人群:聚焦 18-35 歲的年輕用戶,這一
26、群體對科技與時尚的接受度較高。根據 Meta 官方數據,RayBan Meta 的用戶中,25-34 歲占比超 50%。價格策略:定價 299 美元,顯著低于完全體 AR 眼鏡(1000 美元以上),降低了消費門檻。200-300 美元是消費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 of 19 級智能硬件的“甜蜜點”,RayBan Meta 的定價策略使其迅速占領市場。渠道方面:渠道方面:與與 RayBan 合作,取長補短合作,取長補短:Meta 之所以選擇與 RayBan 合作,原因在于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能力短板,如渠道、品牌、裝飾設計等。品牌認知:品牌認知:RayB
27、an 先天具有普世的眼鏡認知,消費者很容易將這一認知延展到 RayBan Meta 上,并且在渠道端 RayBan Meta 并不被當作科技單品售賣,而是與普通眼鏡一起展列,提升大眾對于其作為普通消費品的接受度。渠道合作:渠道合作:此次合作是深度的研發生產銷售合作,Luxottica 作為雷朋的母公司,其擁有的全球生產和分銷網絡,能確保高效的生產和供應鏈管理;而 Ray-Ban 對產品外觀設計的掌控,再加上 Meta 對核心技術的深度介入,充分體現出這種強強聯合所帶來的協同優勢。圖圖8:雷鳥創新與博士眼鏡成立合資公司雷鳥創新與博士眼鏡成立合資公司,合作模式類似,合作模式類似 Meta 與與 R
28、ayban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博士眼鏡為社服零售組覆蓋 推廣方面:推廣方面:目標人群精準觸達:針對年輕用戶(18-35 歲)的“科技嘗鮮+社交分享”需求,推出黑五限量聯名款(如與潮牌 Supreme 合作款溢價 30%);KOL 營銷:邀請時尚博主與科技測評博主交叉推廣,塑造“科技即潮流”的認知標簽。場景化推廣:線下快閃店(如紐約 SOHO 旗艦店)提供 AR 導航、實時翻譯體驗,轉化率超 25%;綁定 Instagram 等社交平臺,推出 AI 濾鏡功能(如語音指令生成 AR 特效),形成“用戶創作-社交傳播-反哺銷售”閉環。行業生態協同:聯合 Spotify、Zoom 等頭部
29、應用定制 AR 功能(如會議字幕投影),強化“眼鏡即生產力工具”的剛需場景。3.4.從從 AI+眼鏡到眼鏡眼鏡到眼鏡+AI,跳出跳出“參數堆砌參數堆砌”的傳統硬件競爭邏的傳統硬件競爭邏輯,借鑒輯,借鑒 Meta 對眼鏡本質需求解構對眼鏡本質需求解構 從從“3C 硬件思維硬件思維”轉向轉向“穿戴式體驗優先穿戴式體驗優先”,基于眼鏡屬性重構產品邏輯基于眼鏡屬性重構產品邏輯。我們認為,RayBan Meta 的成功,無疑給了國內廠商一個行業示范。國內廠商需跳出“參數堆砌”的傳統硬件競爭邏輯,借鑒 Meta 對 AI 眼鏡本質需求的深度解構,快速跟進產品: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
30、免責條款部分 8 of 19 1)以佩戴體驗為根基以佩戴體驗為根基:將將“輕量化輕量化+裝飾屬性裝飾屬性”作為優先級作為優先級例如,國內廠商可參考 Meta 將整體重量嚴格限制在 50 克以內(僅傳統眼鏡平均重量的 1.2 倍),避免VR 頭顯式的笨重設計。初期可推出分體式結構分體式結構(如可拆卸 AI 模組),用戶可自主選擇日常佩戴基礎款或功能加強款,降低嘗鮮門檻。2)場景聚焦與減法創新場景聚焦與減法創新:從單一高頻場景切入從單一高頻場景切入(如音頻眼鏡僅保留 AI 翻譯+降噪通話),而非過度追求 MR 全功能。例如,國內初創企業可學習 Meta 初期僅優化拍攝與語音交互,舍棄 AR 顯示功
31、能,待技術成熟后再迭代升級。3)供應鏈借勢傳統眼鏡產業供應鏈借勢傳統眼鏡產業:中國占全球眼鏡制造業 70%產能(溫州、丹陽為核心集群),廠商應聯合本地鏡框廠商(如暴龍、派麗蒙)共同定義產品形態,而非獨立開發。例如,仿效 Meta 與雷朋的合作模式(品牌方掌握鏡框設計、科技公司嵌入硬件模塊),既能繼承傳統工藝對佩戴舒適度的理解,又能復用現有產線。4)價格錨定普惠區間價格錨定普惠區間:我們預計國內消費者對智能眼鏡心理價位集中于800-1500 元。廠商需將基礎款定價瞄準該區間,高端款(光波導+AI 攝像)則對標 2000-3000 元,形成梯度覆蓋。3.5.開發用戶多維需求、拉動產業鏈發展,開發用
32、戶多維需求、拉動產業鏈發展,確立確立 AI 眼鏡新賽道眼鏡新賽道 3.5.1.兩大要素確立兩大要素確立 AI 眼鏡新賽道眼鏡新賽道 我們認為任何消費品能夠出現并發展為一個可持續的賽道,必須滿足兩個基本要素:1)切實解決用戶端需求,或者創造一個需求并滿足;)切實解決用戶端需求,或者創造一個需求并滿足;2)拉動產)拉動產業鏈發展,業鏈發展,有足夠多上下游玩家進入,新賽道的形成有足夠多上下游玩家進入,新賽道的形成是符合各方利益的結是符合各方利益的結果。果。參考電動汽車行業的興起,不僅激活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環節,更重塑了從上游礦產到下游充電服務的全鏈條生態,詮釋了“新賽道需拉動多方參與者共生
33、”的規律。智能眼鏡(AI 眼鏡和 AR+AI 眼鏡)這一產品契合兩大基本要素,方興未艾,有望發展為可持續的賽道:智能眼鏡通過技術創新切實解決了用戶端的多維度需求智能眼鏡通過技術創新切實解決了用戶端的多維度需求。RayBan Meta 憑借“AI+攝像頭+音頻”的組合,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第一視角拍攝(所見即所得)的功能需求,還通過輕量化設計(48 克)與時尚屬性(與雷朋合作)提升了佩戴體驗,此外 AI 眼鏡還創造了新的需求場景,如實時翻譯、AR 導航與健康監測,進一步拓寬了市場邊界。智能眼鏡的興起顯著拉動了產業鏈的發展,吸引了眾多上下游玩家入場。智能眼鏡的興起顯著拉動了產業鏈的發展,吸引了眾多上
34、下游玩家入場。RayBan Meta 的成功離不開高通 AR1 芯片、光波導顯示模組等核心技術的支持,而這些技術的成熟又推動了供應鏈的規?;c成本下降。例如,根據Wellsenn XR,光波導模組的成本從 2021 年的 200 美元降至 2023 年的 150美元,預計 2025 年將降至 100 美元以下。3.5.2.AI 技術技術進化加速進化加速智能眼鏡智能眼鏡行業進化行業進化 AI 技術的應用使智能眼鏡從技術的應用使智能眼鏡從“參數堆砌的硬件參數堆砌的硬件”升級為升級為“可感知可感知、能決策能決策”的的交互終端,為其規?;涞刈⑷爰铀俣?。交互終端,為其規?;涞刈⑷爰铀俣?。AI 技術的
35、快速迭代不僅解決了智能眼鏡“硬件能力有限”的核心矛盾,更通過場景化功能落地與本地化算力突破加速了產品商業化進程。以 Meta Rayban 為例,其核心 AI 功能(實時翻譯、語音助手、圖像識別)的日均使用率已超 70%(Counterpoint 2024 數據),遠高于早期智能硬件的功能使用率(如 VR 設備應用的 35%)。究其根本,AI 在以下三方面推動行業質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 of 19 1)輸入端的革命性突破:)輸入端的革命性突破:相較于傳統耳機的單一語音交互,AI 眼鏡通過“語音+視覺”多模態輸入(高清攝像頭+麥克風陣列)彌補了語音交
36、互的局限,例如在跨境場景中,用戶既可語音提問“這個標志是什么意思”,也可直接拍攝路牌獲取翻譯結果,解決了語言描述不清的痛點。2)輕量化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輕量化模型的本地化部署:Meta Rayban 搭載的高通 AR1 芯片支持本地端運行參數量 3B 以下的大模型,響應延遲低于 0.5 秒,且無需依賴網絡環境。隨著國產大模型的輕量化技術突破,本土廠商可進一步降低成本。3)隱私安全的關鍵保障:)隱私安全的關鍵保障:通過 AI 算法的本地化運行與數據加密(如 Meta 的 Secure Enclave 技術),智能眼鏡的敏感數據無需上傳云端,直接降低用戶安全顧慮。3.5.3.垂直場景與產品矩陣的
37、爆發潛力垂直場景與產品矩陣的爆發潛力 AI技術將推動智能眼鏡產品的垂直場景應用與產品矩陣的爆發。我們認為,技術將推動智能眼鏡產品的垂直場景應用與產品矩陣的爆發。我們認為,硬件形態的可塑性與 AI 功能的可編程性,使得廠商可通過模塊化設計快速拓展垂直應用場景,形成“基礎款專業款行業定制款”的產品矩陣:1)運動場景:滑雪眼鏡運動場景:滑雪眼鏡的的垂類垂類創新創新 對于滑雪場景需實時監測運動數據(速度、海拔)、安全預警(障礙物識別)、第一視角拍攝社交分享,傳統運動相機因佩戴不便難以滿足需求。頭部廠商(如 Oakley 與 Zeal Optics)已推出集成 GPS、運動追蹤算法的滑雪專用 AI眼鏡,
38、通過 AR 顯示賽道軌跡,結合本地 AI 算力實時分析雪道環境(陡坡/冰面識別)。2)醫療場景:手術導航與遠程協作醫療場景:手術導航與遠程協作 外科醫生手術時需實時調取患者影像數據,但傳統屏幕會中斷手術視野。微軟 HoloLens 與 Stryker 合作的 AR 手術眼鏡已落地應用,通過 AI 疊加 CT影像到術野,誤差率0.1mm(NEJM 研究數據)。未來,AI 眼鏡可進一步集成生命體征監測功能,實現“術中預警AI 輔助決策”閉環。3)工業場景:維修巡檢的效率革命工業場景:維修巡檢的效率革命 功能實現:工程師佩戴 AI 眼鏡掃描設備,自動識別故障部件并調用知識庫推送維修指南。4.AI 眼
39、鏡新賽道玩家逐鹿,價值留存與發展路徑眼鏡新賽道玩家逐鹿,價值留存與發展路徑明晰明晰 4.1.AI 眼鏡產業鏈眼鏡產業鏈覆蓋多個關鍵環節覆蓋多個關鍵環節,新賽道玩家逐鹿,新賽道玩家逐鹿 既然我們可以初步確定 AI 眼鏡可以作為一個新賽道,那么這個賽道可能會有哪些玩家參與,未來競爭的關鍵點可能在哪呢?我們認為,我們認為,AI 智能眼鏡產業鏈智能眼鏡產業鏈,分上游硬件、軟件生態,分上游硬件、軟件生態/AI 大模型,中游大模型,中游品牌廠品牌廠/代工廠、下游渠道商三層。代工廠、下游渠道商三層。1)核心價值集中于上游硬件與軟件技術層,光波導、芯片構成高壁壘環節,占眼鏡制造成本大部分,影響 AI 眼鏡核心
40、功能實現;2)中游品牌商通過技術整合與生態協同實現差異化競爭;3)下游渠道則依賴體驗式銷售與增值服務。隨著國產替代加速與軟件生態成熟,行業價值鏈將逐步從“硬件驅動”轉向“服務驅動”,為參與者帶來結構性機會。圖圖9:AI 眼鏡產業鏈圖譜,含硬件制造商、軟件服務商、品牌廠眼鏡產業鏈圖譜,含硬件制造商、軟件服務商、品牌廠/代工廠、渠道商代工廠、渠道商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 of 19 數據來源:Wellsenn XR、各公司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按產業鏈價值留存梳理:按產業鏈價值留存梳理:1)上游硬件與軟件技術層(留存占比上游硬件與軟件技術層(留存占比預
41、計預計約約 50%):高毛利環節:光波導模組(毛利率預計 60%-70%)、端側 AI 芯片(毛利率預計 50%-60%)、Micro LED 顯示(毛利率預計 50%以上);技術壁壘驅動:以 Micro LED 和高通 AR1 的芯片為例,技術領先者掌握定價權;軟件生態增值:AI 大模型廠商(如 DeepSeek)通過 API 訂閱或聯合開發分成,毛利率預計可達 50%80%。圖圖10:RayBan Meta 成本大部分來自主板芯片,成本約成本大部分來自主板芯片,成本約 99 美元,占比約美元,占比約 57%(美元)(美元)數據來源:Wellsenn XR 2)中游品牌與制造層(留存占比中游
42、品牌與制造層(留存占比預計預計約約 30%):品牌溢價:華為、雷鳥等品牌通過技術整合實現產品溢價,毛利率約 35%-40%;代工利潤:TCL 通訊(TCL 電子子公司)等代工廠毛利率較低(預計 10%-15%),依賴規模效應擴大毛利空間;方案整合商:通過提供定制化模組(如光機+芯片套件),毛利率提升至預計20%-25%。3)下游渠道與用戶層(留存占比下游渠道與用戶層(留存占比預計預計約約 20%):線上渠道:電商平臺(京東、天貓、拼多多)通過流量分成與銷售分成獲利,毛利率預計約 10%-25%;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 of 19 線下渠道:體驗式門店(
43、如華為線下店)銷售分成與服務增值(驗光、定制)提升留存,毛利率預計可達 25%-30%;表表3:預計預計 AI 眼鏡未來存在眼鏡未來存在 4 種主要銷售鏈路種主要銷售鏈路 鏈路類型鏈路類型 鏡框鏡框 配鏡配鏡 備注備注 A 線上買 AI 眼鏡鏡框+線上直接配鏡:將度數給到線上門店,裝配好后寄送給消費者 基于傳統眼鏡線上銷售情況看,選擇此路徑客戶特點是:低客單值 B 線上買 AI 眼鏡鏡框 消費者收到鏡框以后自主尋找傳統眼鏡門店進行配鏡服務 消費者遵循:就近原則和就熟原則 C 線下 3C 渠道購買AI 眼鏡鏡框 傳統眼鏡門店配鏡 D 線下傳統眼鏡門店一站式解決:購買 AI 眼鏡鏡框,并在店內完成
44、配鏡 可以試戴的款式更多,可以選擇的品牌更多,可以一站式購買,甚至可以一起綁定購買打折 數據來源:XSIG、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2.勝負手:勝負手:當前競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當前競爭焦點聚焦中游品牌與制造層,勝負手勝負手短期短期在快速在快速本土適配,長期在本土適配,長期在對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 在在 AI 智能眼鏡產業鏈中,中游品牌方并非簡單的方案整合商,而是定義產智能眼鏡產業鏈中,中游品牌方并非簡單的方案整合商,而是定義產品、驅動創新、構建生態的核心力量,其角色類似于智能手機行業的蘋果、品、驅動創新、構建生態的核心力量,其角色類似于智能手機行業的蘋果
45、、華為華為。品牌方通過技術整合、用戶洞察與生態布局,成為產業鏈的“中軸”與價值分配的主導者。拆分來看,AI 眼鏡品牌廠承擔定義產品形態與功能、推動技術進步、整合技術資源、產品質量與標準制定、構建軟件生態、市場推廣與行業標準塑造這六大功能。短期勝負手:短期勝負手:國內廠商自 2024 年以來跟進,快速復制標桿案例,同時針對中國市場定制“本土化微創新”,我們認為短期勝負手關鍵在于,誰能更快誰能更快將將 AI 眼鏡的眼鏡的“工具屬性工具屬性”轉化為轉化為“身份表達符號身份表達符號”,并實現從供應鏈到銷售鏈并實現從供應鏈到銷售鏈路的全生態本土適配。路的全生態本土適配。1)產品端“跟隨式創新”:)產品端
46、“跟隨式創新”:初級形態:2024 年出現的對標 RayBan Meta 的“智能墨鏡+AI 語音助手”產品(如華為聯合 Gentle Monster 推出迭代版 Eyewear II,重量降至 45 克,支持華為盤古大模型實時翻譯);進階形態:2025 年起頭部廠商將推出集成國產光波導方案的“輕量 AR 眼鏡”。2)渠道端“綁定傳統生態”:)渠道端“綁定傳統生態”:線下渠道:與博士眼鏡、寶島眼鏡等連鎖品牌成立合資公司(參考雷鳥創新與博士眼鏡合作模式),在店內開辟“智能眼鏡體驗區”,提供試戴、配鏡、換鏡片一站式服務;線上渠道:抖音、小紅書搭建“AR 虛擬試戴”導購場景(如用戶上傳面部特征生成虛
47、擬形象試戴眼鏡),縮短決策鏈路。3)技術端“關鍵元件國產替代”:)技術端“關鍵元件國產替代”:采用合肥視涯、靈犀微光等國產光波導模組(成本較海外低 40%),搭載摩爾線程等國產 GPU 芯片優化 AI 算力;引入百川智能、智譜 AI 等本土大模型進行輕量化適配(模型參數量壓縮至3B 以下,響應延遲0.5 秒)。4)市場端“分層次教育用戶”:)市場端“分層次教育用戶”:針對 Z 世代:推出聯名 IP 款眼鏡,主打 cosplay 拍攝與游戲語音交互;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 of 19 針對商務人群:與釘釘、飛書合作開發會議字幕投影、演講提詞器等 B 端功
48、能,拓展辦公剛需場景。長期勝負手:長期勝負手:AI 眼鏡行業的競爭本質是品牌方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眼鏡行業的競爭本質是品牌方對技術、生態與用戶心智的爭奪爭奪。我們認為品牌廠商通過定義產品、推動技術、整合供應鏈、構建生態與塑造標準,成為產業鏈的價值分配主導者。未來,隨著軟件服務占比提升與行業標準固化,頭部品牌(如華為、Meta、雷鳥創新等)將進一步鞏固其“中軸”地位,而缺乏自主定義能力的廠商將淪為產業鏈配角。這一邏輯與智能手機行業的演進高度一致,最終勝出者必將是那些“既懂技術、更懂用戶”的品牌玩家。4.3.智能眼鏡的智能眼鏡的商業模式創新與付費模式探索商業模式創新與付費模式探索:從“硬件收割
49、”:從“硬件收割”到“服務增值”到“服務增值”我們預計,未來我們預計,未來 AI 眼鏡眼鏡的發展或許伴隨新的商業模式創新,存在新的付費的發展或許伴隨新的商業模式創新,存在新的付費模式探索模式探索。未來 AI 眼鏡廠商或許將擺脫傳統硬件廠商依賴“硬件溢價”的單一盈利邏輯,轉而探索“硬件普惠+服務訂閱”的復合模式。核心思路是通過軟件服務收入和生態分成,降低用戶硬件購置門檻,平衡全鏈條利益分配:1)訂閱制降低硬件門檻:訂閱制降低硬件門檻:參考手機行業的“運營商合約機”模式,廠商可推出 AI 眼鏡訂閱套餐,例如硬件售價直降,同時綁定額外付費的 AI 功能包(月付訂閱 AI 服務),硬件利潤缺口通過服務
50、收入彌補。算例驗證:假設單副眼鏡硬件成本 700 元,原價 999 元時毛利 299 元;若降價至 899 元并綁定訂閱兩年(192 元),總收入 899+192=1091 元,毛利提升至 391 元,用戶實際感知為“低價設備+按需付費”。2)生態分潤與預裝模式生態分潤與預裝模式:引入引入“應用商店應用商店”與與“內容付費內容付費”邏輯邏輯。開發者生態:開放 SDK 工具包,開發者開發適配 AI 眼鏡的 AR 應用(如健身 AI 教練、AR 游戲),廠商抽成 30%-50%(對標蘋果應用商店分潤比例);預裝收入:假設與國民級應用(如高德 AR 導航、騰訊會議)合作,通過預裝功能模塊收取授權費(
51、單設備 5-10 元),若年銷量 500 萬臺,對應分潤收入 2500 萬-5000 萬元。3)企業級定制服務溢價:企業級定制服務溢價:在 B 端場景(如醫療、工業)推出定制化服務包,按功能模塊收費。5.行業空間測算:行業空間測算:行業空間打開在于“價格破冰”和“場行業空間打開在于“價格破冰”和“場景剛需化”景剛需化”國內市場規模本質是技術與需求的國內市場規模本質是技術與需求的“動態博弈動態博弈”若廠商能跨過若廠商能跨過“價格破價格破冰冰”(1500 元以下元以下)與與“場景剛需化場景剛需化”(翻譯翻譯、辦公提效辦公提效)兩道門檻兩道門檻,AI 眼眼鏡有望復刻鏡有望復刻 TWS 耳機的增長曲線
52、,在耳機的增長曲線,在 2030 年前沖擊千萬級年銷量。反之,年前沖擊千萬級年銷量。反之,則可能長期受限于小眾極客市場。則可能長期受限于小眾極客市場。要測算國內 AI 眼鏡的市場規模,需綜合考量海外產品移植效應、價格敏感性、技術突破進程及渠道滲透效率。以下是核心邏輯框架:1)從海外市場基準出發:以 Meta Ray-Ban 智能眼鏡的年銷量(約160 萬臺)對標北美人口市場(3.35億人)為參照,考慮到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龐大基數(14 億人口)與智能硬件滲透潛力的矛盾性(TWS 耳機 38%vs.VR 設備 2%),疊加文化適配因子(如語音交互偏好提升需求 1.3 倍)、線下渠道增益(頭部廠商
53、全渠道覆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of 19 蓋),初步估算國內 AI 眼鏡市場啟動初期年銷量約 50-80 萬臺。2)價格分層驅動銷量分化:若 AI 眼鏡降價至 800-1500 元區間(替代傳統眼鏡+無線耳機組合),從消費者心理賬戶角度考慮,相當于擁有傳統眼鏡加 TWS 無線耳機、便攜攝像機,附贈 AI Agent 功能,僅額外支付 500 元左右。保守估算滲透率 3%(對標 TWS 耳機初期普及速度),年銷量約 300 萬臺;若功能不可替代性顯著(如實時翻譯精準度突破 98%),則樂觀預估達 480-600 萬臺/年。2000-3000 元高端市
54、場(AR+AI 完全體眼鏡),若國產光波導方案和國產 AI芯片將成本持續壓縮,使整機 BOM 成本壓縮 30%,結合手機大廠入局,該價格帶年銷量預計為 30-50 萬臺。3)技術與產業鏈協同放大效應:假設國產光波導模組終端成本下降 40%,帶動價格下沉至 1500 元以下,刺激銷量增長 200%;AI 本地化能力(如大模型翻譯準確率增至 95%)可激活商旅、學生群體,單場景增量超 100 萬臺/年;華為、小米等頭部廠商入局后,依托供應鏈整合與渠道優勢,行業總量或被拉升 3-5 倍。4)線下渠道勢能:若聯合博士眼鏡、寶島眼鏡等鋪設線下試戴專區,單店月銷 20 臺計算,全渠道年銷量可達 120 萬
55、臺以上。表表4:AI 眼鏡行業測算眼鏡行業測算,關鍵變量、假設參考,及對應銷量影響區間,關鍵變量、假設參考,及對應銷量影響區間 變量分類變量分類 參數名稱參數名稱 參數值參數值 數據來源數據來源/假設依據假設依據 基準市場基準市場參照參照 Meta 海外年銷量(萬臺)160 Wellsenn XR 2024 數據 北美人口基數(億)3.35 世界銀行 中國人口基數(億)14 國家統計局 需求調節需求調節因子因子 人均消費電子滲透系數 0.8 中國 TWS 滲透率 38%/北美 55%的比值調整 文化適配因子(語音偏好)1.3 艾瑞咨詢調查:中國用戶語音交互使用率高 30%線下渠道增益系數 1.
56、2 博士眼鏡、寶島眼鏡覆蓋率測算 價格分層價格分層變量變量 普及型價格區間(元)800-1500 對標 TWS 耳機滲透曲線 高端型價格區間(元)2000-3000 雷鳥 Air 1S 售價及成本結構 目標滲透人群基數(億)3.5 中國近視人口+智能設備用戶重疊群體(18-45 歲)技術突破技術突破變量變量 光波導 BOM 成本降幅-30%國產替代路徑,降本后技術刺激系數 200%本地 AI 模型準確率提升 5%DeepSeek 輕量化模型迭代數據 渠道變量渠道變量 線下合作門店數(家)5000 目假設渠道發力后,博士眼鏡(800 家)+寶島眼鏡(3000家)覆蓋服務 AI 眼鏡客群 單店月均
57、銷量(臺)20 初期試戴轉化率 5%-10%的保守估算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5:AI 眼鏡行業測算眼鏡行業測算計算過程計算過程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 of 19 關鍵變量關鍵變量 對應影響銷量區間計算公式對應影響銷量區間計算公式 1.市場基準移植模型 國內初始基準銷量=Meta 海外銷量 (中國人口/北美人口)需求調節因子 渠道增益系數=160 (14/3.35)0.8 1.3 80 萬臺(取 50-80 萬臺,保守估計)2.價格分層銷量測算 a.普及型市場(800-1500 元):保守銷量=目標人群基數 滲透率(3%)(1+光波導成本降
58、幅刺激系數)=3.5 億 3%(1+30%光波導成本降幅對滲透率的彈性系數 0.3)300 萬臺 樂觀銷量=3.5 億 5%1.3 600 萬臺 b.高端型市場(2000-3000 元):銷量=現有標桿銷量(雷鳥 10 萬臺)(1+國產降本刺激系數)=10 萬 (1+光波導和芯片成本降幅 30%對應的彈性系數 1.5)30-50 萬臺 3.技術與產業鏈協同效應 a.光波導成本下降帶來的增量:銷量增長=普及型基礎銷量 技術刺激系數(200%)=300 萬 200%=600 萬臺(計入樂觀情景)b.AI 本地化能力提升:增量銷量=商旅人群(1.2 億)學生群體(0.8 億)場景滲透率(1%)=(1
59、.2+0.8)億 1%=20 萬臺(單場景超 100 萬臺需疊加多場景協同)4.渠道貢獻量化 線下渠道銷量=門店數 單店月銷量 12 個月=5000 家 20 臺/月 12=120 萬臺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6:AI 眼鏡行業測算眼鏡行業測算,關鍵變量、假設參考,及對應銷量影響區間,關鍵變量、假設參考,及對應銷量影響區間匯總匯總 關鍵變量關鍵變量 細分維度細分維度 估算模型與參考數據估算模型與參考數據 銷量影響區間銷量影響區間 市場基準市場基準 海外銷量(Ray-Ban Meta)2024 年約 160 萬臺 國內初始基準:50-80 萬臺/年 價格分層價格分層 800-1500
60、元(普及型)替代傳統眼鏡+耳機組合(保守滲透率 5%)300 萬臺/年(保守),300-600 萬臺/年(樂觀)1500-3000 元(高端型)雷鳥 Air 1S 銷量 10 萬臺,國產降本后 30-50 萬臺/年 技術突破技術突破 光波導成本壓縮 國產方案 BOM 成本壓縮(降幅 30%)銷量增長 200%AI 本地化能力提升 翻譯準確率 95%(較 Meta 提升 5%)剛需人群增量超 100 萬臺/年 產業鏈協同產業鏈協同 手機大廠入局 華為門店 1.2 萬家(單店月銷 50臺)首年爆發 70 萬臺+渠道融合渠道融合 線下滲透率 5000 家門店(單店月銷 20 臺)渠道增量 120 萬
61、臺/年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表表7:AI 眼鏡行業眼鏡行業空間空間測算測算簡化結果簡化結果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 of 19 發展階段發展階段 時間范圍時間范圍 核心驅動因素核心驅動因素 年銷量預測年銷量預測 市場啟動期市場啟動期 2024-2025 年 大廠試水產品上線(如華為基礎款)、國產供應鏈初步成熟 50-80 萬臺 爆發增長期爆發增長期 2026-2029 年 千元以下產品普及(小米生態鏈入局)、線下渠道覆蓋率超 30%100-500 萬臺 成熟穩定期成熟穩定期 2030 年后 AI 眼鏡成“手機外第二屏”標配、技術成本探底(光波導
62、模組30 美元)500-1000 萬臺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CES2025 參展參展 AI 眼鏡廠商陸續發售產品,小米加速入局,眼鏡廠商陸續發售產品,小米加速入局,2025 年市場啟年市場啟動期動期 AI 眼鏡銷量有望大增。眼鏡銷量有望大增。CES2025 展上,已有大量國產廠商在 AI+拍攝類眼鏡產品快速跟進展出最新產品,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新品將陸續發售,市場銷售熱潮有望持續。同時互聯網巨頭小米即將發布 AI 眼鏡的消息引起關注,小米 AI 眼鏡的推出被視為打破當前市場沉寂狀態的一股力量,一方面小米擁有龐大用戶基礎,米粉對小米生態產品擁有較高忠誠度和依賴度,小米 AI 眼鏡推出
63、有望成為爆品并進一步完善小米智能生態布局;另一方面小米品牌極具性價比標簽,其 AI 眼鏡產品在保留核心功能體驗的前提下,定價有望進一步下探,提升 AI 眼鏡的滲透率。表表8:CES 2025 部分智能眼鏡部分智能眼鏡企業參展信息匯總企業參展信息匯總 品牌品牌 CES2025CES2025 重點重點產品產品 圖片圖片 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重量重量 定價定價 品牌合品牌合作眼鏡作眼鏡廠商廠商 AIAI 模型模型 雷鳥創新(TCL 電子持股11.5%)雷鳥 V3 AI 拍攝眼鏡 具備 16mm 超廣角/F2.2 光圈;內置 AI算法,自動場景優化、物體識別;支持“邊用邊充”和回倉充電 39g 1799
64、 元基礎版 博士眼鏡 阿里通義千問 雷鳥 X3 Pro AR 眼鏡 雙目全彩 Micro-LED 光波導方案,2500nits 入眼亮度,無彩虹紋效應-24Q2 發布 博士眼鏡-Rokid Rokid Glasses AI AR 眼鏡 Micro-LED 和光波導技術。提供實時語言翻譯、物體識別、會議轉錄和個性化導航功能 49g 2499 元 暴龍眼鏡 阿里通義千問 Rokid Cupcake AR眼鏡 自 Cupcake 光學模組,具有 58FOV、120Hz 刷新率以及高色域、低藍光無頻閃;-暴龍眼鏡 阿里通義千問 Rokid AR Lite 眼鏡 空間計算套裝,分體式設計。-暴龍眼鏡 阿
65、里通義千問 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 of 19 雷神科技 AR 輕享版眼鏡 支持 150 英寸巨幕投屏,搭載 Hi-Res級的立體揚聲器 79g 999 元預售價-AI 探索版眼鏡 陣列光波導技術,進一步優化顯示效果和視場角??膳臄z 1080P 視頻,防抖攝像頭,搭載了 AI 大模型-2025 年3 月上市-AI+AR 智能眼鏡 全彩陣列式光波導 AI+AR 智能眼鏡,采用 Micro OLED 顯示,4800 萬攝像頭-2025 年Q1 上市-李未可 Meta Lens View AI 眼鏡 除了原有語音交互能力外,拍攝能力提升 40g 2025 年
66、春季發布 博士眼鏡 自研WAKE-AI Gyges Labs Halliday 眼鏡 將光學模塊集成在鏡框內,無需特殊鏡片。35g 2025 年Q1 上市 Moody -XREAL XREAL One AR眼鏡 視場角可達 50 度,3DoF,電影級的虛擬顯示效果 87g 3299 元-XREAL One PRO AR 眼鏡 視場角可達 57 度,電影級的虛擬顯示效果 84g-RT8900AI 雙子座按摩椅 榮泰按摩椅與 XREAL 的 AR 眼鏡結合,搭載 AI 智能檢測技術-聯想集團 Legion Glasses 2 AR眼鏡 FoV 43.5,最大入眼亮度可達 800 尼特,支持三檔位刷
67、新率調節 65g 339 美元-康冠科技 KTC AI 交互眼鏡 眼鏡兩側配備了攝像頭和閃光燈,支持直播功能,可能特別適用于內容創作者和直播用戶-2025 年H1 發布-智譜大模型 星紀魅族 StarV Air2 AR 智能眼鏡 光波導顯示方案,AI 語音轉寫 44g 2779 元 雅視集團-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 of 19 億道信息 億境虛擬 AI眼鏡 1080P 30 幀拍攝,專用計算機視覺處理器、WiFi 6/7 和 BT5.3 等配置-數據來源:CES 官方網站,各公司官網,VR 陀螺公眾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6.競爭格局推演競爭格局推演:2
68、025 年將是廠商卡位關鍵期,品牌突年將是廠商卡位關鍵期,品牌突圍需滿足圍需滿足“技術可用性技術可用性-價格可觸達價格可觸達-場景必要性場景必要性”三角三角平衡平衡 2025-2026 年將是廠商“卡位戰”關鍵期,華為(技術整合年將是廠商“卡位戰”關鍵期,華為(技術整合+生態優勢)、小生態優勢)、小米(價格殺手米(價格殺手+渠道穿透)、雷鳥創新(光學技術縱深)渠道穿透)、雷鳥創新(光學技術縱深)或率先突圍,但最或率先突圍,但最終存活者需證明終存活者需證明 AI 眼鏡不是手機附庸,而是獨立的“下一代交互入口”級眼鏡不是手機附庸,而是獨立的“下一代交互入口”級產品。產品。國內 AI 眼鏡賽道可能吸
69、引四類參與者四類參與者入場,每類玩家需調用的核心能力存在顯著差異:表表9:潛在入局品牌競爭力分析潛在入局品牌競爭力分析 廠商類型廠商類型 代表品牌代表品牌 優勢領域優勢領域 潛在短板潛在短板 手機大廠手機大廠 華為、小米、OPPO 供應鏈掌控力、AI 算法積累、手機生態協同 光學模組研發經驗、對眼鏡品類的渠道理解(需借外力)AIoTAIoT 生態品牌生態品牌 安克創新(Anker)、華米科技 出海渠道網絡、產品創新敏捷性 本土品牌認知度有限、大模型能力依賴外部合作 傳統眼鏡品牌傳統眼鏡品牌 暴龍、木九十 鏡框設計經驗、線下門店渠道、消費者佩戴需求洞察 智能硬件開發能力弱、技術迭代速度慢 垂直賽
70、道創業公司垂直賽道創業公司 雷鳥創新、Xreal 光學技術專注度(光波導/Micro OLED)、先發產品經驗 資金與供應鏈議價力不足、獲客成本高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在 AI 眼鏡領域突圍需同時滿足“技術可用性技術可用性-價格可觸達價格可觸達-場景必要性場景必要性”三角平衡,現階段最可能成功的廠商類型:手機大廠+傳統眼鏡品牌的“雙軌聯盟”。我們認為短期內,預計頭部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聯合傳統眼鏡品牌(暴龍/Gentle Monster)的組合模式將占優,原因包括:1)生態綁定效應:)生態綁定效應:華為若將 AI 眼鏡深度集成 HarmonyOS(如調用手機 NPU 跑 A
71、I 模型),可實現類似 AirPods 的“用完即走”無縫體驗;用戶換機周期(約 2 年)與眼鏡更換頻次(約 23 年)天然匹配,手機應用場景(導航、支付)遷移至眼鏡的邊際成本低。2)成本管控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手機廠商大規模采購芯片/傳感器的議價權可降低 30%-40%硬件成本;傳統眼鏡廠商的成熟供應鏈能節省結構件開發周期。3)快速試錯機制:)快速試錯機制:華為可在旗艦店啟動“訂閱制”降低嘗鮮門檻(如月付 199 元租用眼鏡,到期可置換新款),通過用戶行為數據迭代功能;OPPO 與抖音合作開發“直播提詞器”專屬功能,針對性解決網紅痛點,實現精準場景卡位。風險變量與戰略建議:風險變量與戰略建
72、議:最大威脅來自蘋果,若蘋果推出 Apple Glass 并標配突破性交互(如眼動輸入法),可能重演 AirPods 對 TWS 市場的碾壓效應。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 of 19 國內廠商需在兩年窗口期內完成兩大布局。硬件:構建專利護城河;生態:綁定本土化場景(接入微信語音指令、高德 AR 導航等國民級應用)。7.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產品更新迭代不及預期風險。產品更新迭代不及預期風險。AI 底層技術變革速度快,而產品打磨時間周期較長,因此存在 AI 產品應用速度慢于技術突破的進度、產品迭代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
73、責條款部分 19 of 19 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僅在相關法律許可的情況下發放,并僅為提供信息而發放,概不構成任何廣告。本
74、報告的信息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
75、、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本公司利用信息隔離墻控制內部一個或多個領域、部門或關聯機構之間的信息流動。因此,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作為
76、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或進而交易本報告中提及的證券。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本公司
77、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投資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以報告發布后的 12 個月內的市場表現為比較標準,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的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為基準。股票投資評級 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 15%以上 謹慎增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 5%15%之間 中性 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5%5%減持 相對滬深 300 指數下跌 5%以上 行業投資評級 增持 明顯強于滬深 300 指數 中性 基本與滬深 300 指數持平 減持 明顯弱于滬深 300 指數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北京北京 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 669 號博華廣場20 層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3 號榮超商務中心 B 棟 27 層 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 9 號 金融街中心南樓 18 層 郵編 200041 518026 100032 電話(021)38676666(0755)23976888(010)8393988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