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江南:2025溯源逐光:光伏上中游企業可持續披露觀察與建議報告(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綠色江南:2025溯源逐光:光伏上中游企業可持續披露觀察與建議報告(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前言前言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和中國“雙碳”目標推進的背景下,光伏產業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國和應用市場,不僅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還在產業鏈完整性和生產規模上具備顯著優勢。自“十三五”以來,中國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呈現“風光劇增、海陸并舉”的高速增長態勢。2024 年,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優化光伏產業結構。為淘汰落后產能、提升技術水平并規范建設標準,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印發光伏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 版)的通知1,旨在構建全面系統的光伏產業標準體系。同時,為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產能擴張,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
2、,工信部還印發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 年本)及管理辦法2。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其上中游環節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日益凸顯。硅料、硅片和光伏電池片作為光伏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其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和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愈加受到關注。隨著國際市場對進口產品綠色屬性的要求趨嚴,光伏產品碳足跡限值及低碳認證等要求也對光伏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1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光伏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 版)的通知 https:/ 年本)及管理辦法解讀 https:/ 光伏上市公司企業氣候行動指數(CATI)報告3,盡管隆基綠能、晶科能源、
3、阿特斯等十家光伏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表現突出,但整個光伏行業的氣候行動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鑒于此,繼上期光照未來:光伏組件企業可持續披露觀察與建議4報告發布之后,綠色江南繼續追溯光伏產業鏈上中游環節,對硅料、硅片和光伏電池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深入觀察,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為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本期觀察聚焦于光伏產業鏈上中游的核心環節硅料、硅片和光伏電池片業務主要企業,通過分析企業披露的可持續相關舉措成效信息,為企業未來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支持,進而促進全行業在迎接全球能源轉型帶來的新機遇與挑戰的同時,朝著更加環保、高效的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32024 光伏上市公司企業
4、氣候行動指數(CATI)報告-氣候行動-研究報告-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 https:/www.pecc.cc/section/85/36604光照未來:光伏組件企業可持續披露觀察與建議綠色江南發布 https:/ 1:綠色江南航拍本次觀察所采用的數據來源包括各企業公開發布的年報、可持續發展報告(包括 ESG 及社會責任報告)、官方網站報道,以及各光伏產業協會通過公開渠道發布的信息。鑒于光伏產業上中游企業的氣候行動表現與其能耗水平、水資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量、產品碳足跡認證情況、“三廢”(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管理措施以及環境投入等關鍵指標密切相關,因此,通過對以上指標的披露數
5、據及信息進行針對性觀察與深入分析,不僅本期可持續信息披露觀察聚焦于光伏上中游產業鏈的三大核心環節:硅料生產、硅片制造以及光伏電池片生產,涵蓋了總計54 家上中游企業。這些企業的名單基于中國光伏產業協會公示的信息、近三年的產能與市場數據、行業專家建議及其他公開資料綜合編制而成的光伏行業圖譜(見圖 2)。有4助于推動企業更加透明且負責任地實施其可持續發展戰略,更能夠為評估光伏行業的整體可持續發展狀況提供較為全面而詳實的參考依據。圖 2:光伏行業圖譜(2025 年 2 月更新制圖)5二、光伏上中游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觀察情況二、光伏上中游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觀察情況(一一)環保環保節能節能投入投入光伏行
6、業作為清潔能源產業的重要部分,其環保節能投入不僅有助于減少企業自身的環境足跡,還能推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54 家觀察對象企業中,23 家光伏上中游企業詳細披露了其環保投入相關數據。表 1: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環保節能投入情況序號企業名稱2023 年度環保節能投入(萬元)2023 年度營業收入(萬元)環保節能投入強度1寶豐能源226,051.682,913,600.007.7585%2新特能源104,607.273,075,200.003.4016%3弘元綠能28,967.721,185,900.002.4427%4和邦生物19,896.96882,400.002.2549%5大全
7、能源27,577.261,633,000.001.6887%6新安股份20,371.801,463,116.061.3924%7通威股份152,673.6213,910,400.001.0976%8愛旭股份19,119.802,717,000.000.7037%9中潤光能11,420.001,792,690.750.6370%10天合光能70,658.0011,339,200.000.6231%11晶科能源71,844.2711,868,200.000.6054%12橫店東磁11,261.651,972,100.000.5710%13TCL 中環33,383.555,914,600.000.5
8、644%14隆基綠能55,832.6212,949,800.000.4311%15億晶光電2,624.26810,200.000.3239%16賽福天368.93160,500.000.2299%17立昂微604.67269,000.000.2248%18易成新能1,190.18988,400.000.1204%19航天機電141.42922,561.720.0153%20雙良節能188.002,314,900.000.0081%21晶澳科技163.028,155,600.000.0020%22中來股份22.441,225,900.000.0018%23鈞達股份6.701,865,700.00
9、0.0004%6根據表 1 數據,在環保投入總量方面,寶豐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 3 家企業環保節能投入超十億元,位于排名前列。而在環保投入強度方面,寶豐能源的環保投入強度最高,超過了 7%,而新特能源、弘元綠能及和邦生物均超過 2%。圖 3:易成新能 2023 年度年報披露環保投入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易成新能在其 2023 年年報中對其環保投入情況進行了詳盡的描述,記錄了旗下各公司在稅收、治理、設備改造等不同環保項目上的具體投入情況,展現出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與透明度。(二二)能耗情況能耗情況根據主要光伏上中游企業公布的 2023 年度能耗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上中游涉及不同業務范圍企業的能耗表現
10、。54 家觀察對象企業中,有 27 家企業詳細披露了其綜合能耗相關數據。7表 2: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綜合能耗情況序號企業名稱業務范圍綜合能耗總量(tce)綜合能耗強度(tce/百萬元營收)1中潤光能電池片12,893,712.97719.242立昂微硅片1,513,166.12562.523寶豐能源硅料10,474,300.00359.504大全能源硅料1,677,284.34102.715易成新能電池片611,465.7561.866協鑫科技硅料、硅片1,494,696.5344.357新安股份硅料567,389.0038.788弘元綠能硅料、硅片、電池片379,347.7231
11、.999通威股份硅料、電池片3,423,569.2124.6110美科股份硅片275,245.1821.9311高景太陽能硅片366,242.8117.6512TCL 中環硅片1,006,319.4217.0113雙良節能硅片347,235.0015.0014隆基綠能硅片1,514,900.0011.7015鈞達股份電池片215,124.1611.5316英發睿能電池片116,418.5510.8117晶澳科技硅片799,359.329.8018橫店東磁硅片192,677.359.7719晶科能源硅片、電池片1,120,087.299.4420愛旭股份電池片228,200.008.4021中來
12、股份電池片88,870.057.2522億晶光電電池片58,395.977.2123東方日升硅料185,711.455.2624天合光能硅片、電池片515,868.004.5525賽福天電池片3,962.732.4726航天機電硅料17,123.131.8627陽光能源硅片13,239.651.84根據表 2 數據,綜合能耗總量方面,中潤光能與寶豐能源處于千萬能耗量級梯隊,其次是通威股份、大全能源、隆基綠能、立昂微、協鑫科技、晶科能源、TCL 中環 7 家企業處于百萬能耗量級梯隊。綜合能耗強度方面,表現最佳的是陽光能源,而中潤光8能、立昂微、寶豐能源、大全能源 4 家企業能耗強度較高,還有較大
13、節能優化空間。圖 4:綠色江南航拍圖 5:2023 年度光伏硅料企業綜合能耗強度在涉及硅料業務的 23 家企業中,有 8 家提供了詳細的能耗數據,其中寶豐能源與大全能源的綜合能耗強度相對較高。雖然寶9豐能源在煤制烯烴行業的能效表現優異,被評為國家級能效“領跑者”5,而在光伏硅料業務方面可能亟需進一步提升相應業務的節能技術,優化能耗表現。大全能源則已經采取多項措施來降低能耗,比如優化原輔料采購及供應模式、優化工藝流程、通過合作研究調控 N 型料比例以降低綜合能耗6以及通過數字化制造提高成本控制精度等。圖 6:2023 年度光伏硅片企業綜合能耗強度轉向硅片業務,24 家相關企業中有 13 家披露了
14、具體的能耗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立昂微的能耗強度遠超 13 家硅片業務企業的能耗中位值水平,由于除光伏硅片業務外,其芯片制造等業務涉及多個高精度步驟,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高純度氣體和化學品,并且要保持極高的空氣清潔度,再加上運行精密設備以及加5寶豐能源榮獲國家級煤制烯烴行業能效“領跑者”https:/ 點亮“綠色”能源解法 https:/ 7:2023 年度光伏電池片企業綜合能耗強度對于光伏電池片業務而言,16 家企業中的 12 家分享了其能耗情況。其中,中潤光能占據了電池片企業綜合能耗強度榜首位置,2023年度其年度綜合能耗中99.74%為電力消耗,從業務類型來看,主要是國內三個電池生產基地
15、的用電量占據了總用電量的96.79%7。因此,企業亟須重點推進旗下電池生產基地的工藝改進與設備升級,調整用能結構,推進能源管理優化,進一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效。(三三)水耗情況水耗情況54 家光伏上中游企業中,有 26 家企業詳細披露了其水資源消耗量等相關數據。 https:/ 3: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水資源消耗情況序號企業名稱業務范圍水資源消耗總量(噸)水資源消耗強度(噸/百萬元營收)1立昂微硅片6,688,090.002,486.282寶豐能源硅料37,264,200.001,278.973協鑫科技硅料、硅片28,225,100.00837.524鈞達股份電池片15
16、,508,209.00831.235英發睿能電池片8,743,734.00812.166億晶光電電池片4,577,500.00564.987大全能源硅料8,749,929.39535.828晶科能源硅片、電池片62,146,000.00523.639愛旭股份電池片13,548,000.00498.6410中潤光能電池片7,807,945.00435.5411通威股份硅料、電池片57,076,719.25410.3212新安股份硅料5,886,356.00402.3213弘元綠能硅料、硅片、電池片4,515,265.88380.7514中來股份電池片4,188,100.00341.6315橫店東
17、磁硅片5,554,600.00281.6616美科股份硅片2,756,030.00219.5717高景太陽能硅片4,410,647.00212.5618TCL 中環硅片9,232,800.00156.1019天合光能硅片、電池片11,774,155.00103.8420晶澳科技硅片7,306,377.4189.5921隆基綠能硅片10,922,800.0084.3522東方日升硅料2,404,376.4068.0623易成新能電池片669,398.0067.7324陽光能源硅片340,741.0047.3725賽福天電池片61,110.0038.0726航天機電硅料257,278.0027.8
18、9根據表 3 數據,在水資源消耗總量方面,超過千萬水耗量級的企業依次有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寶豐能源、協鑫科技、鈞達股份、愛旭股份、天合光能、隆基綠能 8 家企業。在水資源消耗強度方面,26 家披露企業中,百萬營收水耗超過千噸的企業僅立微昂、寶豐能源 2 家,天合光能、TCL 中環等 17 家企業水耗強度在百噸量級,航天機電、賽福天等 7 家企業則量級更低。值得一12提的是,隆基綠能雖然水耗總量超千噸量級,但水耗強度則低于百噸量級,表現出較佳的水耗管理水平。圖 8:2023 年度光伏硅料企業水耗強度在硅料業務方面,涉及的 23 家企業中有 8 家提供了具體的水耗數據。硅料業務的水耗主要由于光伏多
19、晶硅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冷氫化過程、還原反應、廢氣處理與精餾提純等工序。其中,寶豐能源除了光伏硅料業務之外,還有煤制烯烴和焦化產品等主營業務,因此其水耗總量顯著較高,水耗強度也有待提升。13圖 9:2023 年度光伏硅片企業水耗強度對于硅片業務,24 家企業中有 12 家公布了詳細的水耗情況。在硅片生產環節,耗水主要由于清洗、切片研磨、拋光、蝕刻等工藝均有大量用水需求,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優化清洗流程改進冷卻系統將有助于硅片制造環節的水耗強度降低。立昂微由于其業務范圍不僅限于光伏硅片,還包括高耗水量的半導體功率器件芯片和化合物半導體射頻芯片業務,導致其整體水耗強度明顯高于專注于光伏硅片生產的同行
20、企業。14圖 10:2023 年度光伏電池片企業水耗強度至于光伏電池片業務,16 家企業中有 12 家披露了具體水耗數據。電池片業務高水耗通常與其生產工藝有關,尤其是清洗和冷卻過程,一般來說擁有高效冷卻系統和循環水系統的企業在這方面相對表現較佳。其中,鈞達股份、英發睿能與億晶光電分別占據了綜合水耗強度排名的前三位置。15圖 11:協鑫科技 2023 年度節水措施及成效根據披露信息,多家企業已經通過采取各種節水措施進一步優化用水管理,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協鑫科技在 2023 年度的水耗總量雖然較前一年度上升了近 4%,但通過工藝設計優化,加裝改造水處理循環管網,中水回用等節水措施,在水資源管
21、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其在 2023 年度硅料業務中的水耗強度同比大幅下降了 53%,而在硅片業務中的水耗強度也同比降低了 6%。表 4: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 年本)能耗水耗相關要求序號項目類型要求標準能耗要求能耗要求1現有多晶硅項目還原電耗小于 46 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小于 60 千瓦時/千克2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項目還原電耗小于 40 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小于 53 千瓦時/千克163現有硅錠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7.5 千瓦時/千克4新建和改擴建硅錠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6.5 千瓦時/千克5現有硅棒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26 千瓦時/千克6新建和改擴建硅棒項目平均綜合電耗
22、小于 23 千瓦時/千克7現有多晶硅片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25 萬千瓦時/百萬片8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片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20 萬千瓦時/百萬片9現有單晶硅片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10 萬千瓦時/百萬片10新建和改擴建單晶硅片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8 萬千瓦時/百萬片11P 型晶硅電池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5 萬千瓦時/MWp12N 型晶硅電池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7 萬千瓦時/MWp13晶硅組件項目平均綜合電耗小于 2.5 萬千瓦時/MWp14薄膜組件項目平均電耗小于 40 萬千瓦時/MWp水耗要求水耗要求1多晶硅項目水重復利用率不低于 98%2現有硅片項目水耗低于 900 噸/百萬片,
23、鼓勵使用再生水3新建和改擴建硅片項目水耗低于540噸/百萬片,再生水使用率高于40%4現有 P 型晶硅電池項目水耗低于 400 噸/MWp,鼓勵使用再生水5現有 N 型晶硅電池項目水耗低于 600 噸/MWp,鼓勵使用再生水6新建和改擴建晶硅電池項目水耗低于 360 噸/MWp,再生水使用率高于 40%隨著 2024 年 11 月工信部修訂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 年本)及管理辦法8,光伏制造行業減排降碳標準日益嚴格。光伏中上游企業需要積極跟進最新的政策要求,依據詳實的數據仔細評估現有業務狀況,并提前制定戰略規劃以進一步提升能耗和水耗的管理水平。8https:/ https:/ 12
24、:綠色江南航拍圖 13:綠色江南航拍(四四)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在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披露方面,23 家披露企業在不同業務環節的表現各有差異:18表 5: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序號企業名稱業務范圍運營范圍(范圍一+范圍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tCO e)運營范圍溫室氣體排放強度(tCOe/百萬元營收)范圍三(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tCO e)1寶豐能源硅料17,320,000.00594.45/2亞洲硅業硅料2,996,249.86272.93/3協鑫科技硅料、硅片6,015,577.00178.505,011,000.404弘元綠能硅料、硅片、電池片1,69
25、1,841.45142.66/5立昂微硅片318,801.55118.51/6通威股份硅料、電池片15,193,019.33109.2250,902,399.977美科股份硅片1,102,577.8887.8443,141.648TCL 中環硅片4,589,337.5477.5921,131,028.769中潤光能電池片1,209,799.3267.492,792.7410高景太陽能硅片1,160,574.7455.935,555,008.2311鈞達股份電池片1,012,874.6654.29/12大全能源硅料749,193.5845.88/13晶科能源硅片、電池片5,178,900.004
26、3.6429,457,900.0014橫店東磁硅片845,075.7842.85/15隆基綠能硅片5,079,201.2639.2236,990,041.6316愛旭股份電池片1,050,161.3538.655,610,736.4717晶澳科技硅片2,871,963.0035.2124,351,855.0018億晶光電電池片269,443.5333.26/19賽福天電池片49,957.3431.131,558.2320中來股份電池片359,823.2929.35/21東方日升硅料777,084.6922.00/22天合光能硅片、電池片2,135,000.0018.8321,438,400.0
27、023陽光能源硅片60,789.728.45/根據表 5 數據,在運營范圍(范圍一+范圍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方面,寶豐能源與通威股份位于千萬排放量級,其后依次是協鑫科技、晶科能源與隆基綠能。而在運營范圍(范圍一+范圍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前五的企業中,寶豐能源、亞洲硅業、協鑫科技、弘元綠能 4 家均涉及硅料業務。整體上看,晶科能源、隆基19綠能、天合光能雖然有著較高的運營范圍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但是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表現較佳。圖 14:晶科能源 2023 年度 ESG 報告披露減碳策略以晶科能源為例,除了確立減碳目標與詳細披露了碳排放數據,晶科能源還詳細分析披露了自己的減碳策略與路徑,不僅展示了其對
28、20環境保護的承諾,同時也為行業內的其他企業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案例。另外,通過表 5,我們不難發現在硅片與光伏電池片業務領域,超半數的企業不僅披露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和強度,還進一步披露了范圍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然而,在涉及硅料業務的 7 家企業中,僅 2 家企業披露了范圍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不足三成,范圍三披露力度相對不足。圖 15:天合光能關于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占比分析21盡管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的披露面臨諸多挑戰,如數據可用性、計算方法以及其他不確定性來源,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范圍三排放反映了企業在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潛在氣候影響,關注并披露范圍三不僅有助于企業深入推進綠色供應鏈
29、建設,也有助于企業彰顯社會責任和氣候雄心。(五五)產品碳足跡)產品碳足跡披露披露情況情況通過匯總企業年報、ESG 報告中的產品碳足跡披露信息,并參考 PCFD 平臺9上的企業自主披露情況,我們發現僅 2 家企業披露了產品碳足跡數據。在 PCFD 平臺,通威股份詳細披露了旗下兩款電池片的產品碳足跡,分別是型號為 156.75*156.75mm 的單晶太陽能電池片產品,碳足跡為 1.72kg CO e;型號為 182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產品,碳足跡為 1.46kg CO e。而協鑫科技披露了公司旗下的顆粒硅產品,碳足跡為 37kg CO e。9PCFD 平臺是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在中國城市溫
30、室氣體工作組的技術支持下,于 2023 年開發并上線的產品碳足跡披露與索引(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Disclosure and Catalogue,PCFD)平臺。PCFD 平臺參考聯合國發布的 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CPC)產品分類方法,并提供衣、食、住、用、行,以及工業、農業及服務的檢索標簽,方便利益方篩選和檢索企業依據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nalysis,LCA)原則,測算并公開披露的產品碳足跡數據。https:/ 16:通威股份在 PCFD 平臺上披露光伏電池片產品碳足跡伴隨著商務部外貿司光伏組件出口產
31、品低碳評價要求(征求意見稿)10行業標準公開發布征求意見,當前光伏組件產品碳足跡備受關注。但時至今日,除組件端之外的光伏上中游產業鏈中硅料、硅片與光伏電池片產品的碳足跡評估認證與披露力度還有待加強。完整的碳足跡評估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各環節關鍵排放源,有助于改進決策,降本增效;同時,碳排放透明度的提升還有助于與投資者、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關系。(六六)“三廢三廢”管理情況管理情況隨著國家全面綠色轉型戰略的深入推進,光伏產業的綠色發展也需由淺入深。光伏制造業本身就是一個“制造綠色”的產業,在生產清潔能源產品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的綠色制造過程。因10https:/ https:/ 54 家硅料
32、、硅片和光伏電池片等光伏上中游企業中,有近五成的企業詳細披露了“三廢”數據。表 6: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廢水管理情況序號企業名稱業務范圍廢水排放量(噸)廢水排放強度(萬噸/百萬元營收)1立昂微硅片5,502,844.002,045.672英發睿能電池片6,340,455.00588.933中潤光能電池片9,637,110.00537.584晶科能源硅片、電池片48,985,522.24412.755愛旭股份電池片11,105,230.00408.736弘元綠能硅料、硅片、電池片4,344,412.00366.347TCL 中環硅片20,134,400.00340.428高景太陽能硅片
33、6,878,282.00331.489隆基綠能硅片42,351,000.00327.0410晶澳科技硅片23,618,520.50289.611協鑫科技硅料、硅片9,330,000.00276.8512美科股份硅片3,232,300.00257.5113東方日升硅料8,413,620.00238.1614易成新能電池片1,933,101.00195.5815通威股份硅料、電池片26,155,841.30188.0316橫店東磁硅片3,608,700.00182.9917天合光能硅片、電池片15,910,000.00140.3118大全能源硅料1,077,500.0065.9819賽福天電池片5
34、4,999.0034.2720航天機電硅料170,173.2018.45根據表 6 數據,在廢水管理方面,廢水排放總量超千萬噸量級的企業依次為晶科能源、隆基綠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TCL中環、天合光能與愛旭股份 7 家。在廢水排放強度方面,航天機電表現最佳,立昂微則提升改進空間較大。整體上看,天合光能與通威股份雖是千萬噸量級廢水排放量梯隊,但其廢水排放強度相對較低,表現較好。24圖 17:通威股份 2023 年度廢水管理披露情況此外,通威股份在 ESG 報告廢水管理披露章節,除了披露常規的排放量數據,還詳細分析了廢水來源、處置方式、亮點舉措等,這種全面且深入的披露方式展示了公司在環境管理方面
35、的透明度和責任感。表 7: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廢氣管理情況序號企業名稱廢氣數據1通威股份廢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591.01 噸2協鑫科技氮氧化物 499.65 噸,硫氧化物 344.66 噸,懸浮科技物 203.38噸3大全能源氮氧化物 2.9 噸,粉塵 14.05 噸4航天機電廢氣排放總量 4.74 噸5弘元綠能共排放氮氧化物 9.42 噸,揮發性有機物(VOCs)2.09 噸,顆粒物 9.33 噸6TCL 中環廢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52.26 噸7隆基綠能廢氣排放總量 858.12 億 m8美科股份廢氣排放總量 18.88 噸9高景太陽能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其他重
36、大氣體排放 1.3525噸10晶科能源廢氣排放量 8216127.33 萬立方米11天合光能廢氣排放總量 460 億立方米12立昂微廢氣排放總量 367215.92 噸13橫店東磁廢氣排放總量 67.75 噸14陽光能源氮氧化物 1436.44kg,硫氧化物 1.06kg,懸浮顆粒 88.02kg15愛旭股份廢氣排放總量 23373.15 百萬立方米16鈞達股份氮氧化物:上饒基地 4.8 噸,滁州基地 1.9 噸,淮安基地 1.9噸揮發性有機物:上饒基地 2.5 噸,滁州基地 4.398 噸,淮安基地 8.34 噸顆粒物質:上饒基地 3.5 噸,滁州基地 1.56 噸,淮安基地1.8 噸17中
37、潤光能VOCs12783.57kg,氮氧化物 1700.78kg,顆粒物 1061.07kg,硫化物 0.37kg18英發睿能廢氣排放總量 18.15 噸在廢氣管理方面,54 家對象企業中,有 18 家企業詳細披露了企業廢氣排放數據,協鑫科技、弘元綠能等部分企業還進一步細化了各種具體廢氣的排放情況,而擁有多個生產基地的鈞達股份,分別就每個基地的具體廢氣排放情況均進行了披露,呈現更為詳盡??傮w上看,通威股份由于披露數據還包含旗下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多個高廢氣排放業務,因此廢氣排放總量相對較高。26圖 18:隆基綠能 2023 年度廢氣管理披露情況隆基綠能在其 ESG 報告中詳細分析了生產過程中每
38、個環節的廢氣類型,并披露了針對每種廢氣類型所采取的具體減排措施。這種詳盡的分析和透明的披露不僅展示了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還為行業內的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表 8: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一般(無害)廢棄物管理情況序號企業名稱業務范圍一般(無害)廢棄物排放量(噸)一般(無害)廢棄物排放強度(噸/億萬營收)1寶豐能源硅料6,308,858.0021,653.142高景太陽能硅片93,332.85449.803美科股份硅片54,400.00433.404TCL 中環硅片227,614.11384.835通威股份硅料、電池片534,797.90384.466易成新能電池片35,869.
39、61362.917協鑫科技硅料、硅片116,539.00345.80278隆基綠能硅片441,654.12341.059鈞達股份電池片61,636.80330.3710大全能源硅料48,042.93294.2011晶澳科技硅片236,509.31290.0012愛旭股份電池片75,954.78279.5513中潤光能電池片49,180.22274.3414弘元綠能硅料、硅片、電池片31,760.72267.8215晶科能源硅片、電池片261,356.80220.2216橫店東磁硅片36,619.49185.6917天合光能硅片、電池片201,786.00177.9518立昂微硅片2,423.0
40、090.0719航天機電硅料5,081.0755.0820東方日升硅料13,747.6538.9221陽光能源硅片1,181.5016.43根據表 8 數據,在一般廢棄物管理方面,詳細披露了其一般(無害)廢棄物排放管理情況的 21 家企業中,排放總量與排放強度最高的是寶豐能源,最低的是陽光能源。而超過十萬噸排放量級的企業依次有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TCL中環、天合光能、協鑫科技 7 家。其中,從單位營收排放表現來看,天合光能表現較佳。28圖 19:2023 年度企業廢棄物回收利用率情況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光伏制造過程中的廢棄物,對于促進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此方面,鈞
41、達股份、通威股份、TCL中環等企業表現亮眼,一般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達到97%以上。表 9:光伏上中游企業 2023 年度危險(有害)廢棄物管理情況序號企業名稱業務范圍危險(有害)廢棄物排放量(噸)危險(有害)廢棄物排放強度(噸/億萬營收)1寶豐能源硅料420,078.001,441.782立昂微硅片889.0733.053隆基綠能硅片41,919.6932.374愛旭股份電池片8,690.7131.995東方日升硅料5,679.9716.086高景太陽能硅片3,038.3014.647晶科能源硅片、電池片17,281.9314.568天合光能硅片、電池片9,743.008.599協鑫科技硅料、
42、硅片2,218.006.5810賽福天電池片78.764.9111TCL 中環硅片1,887.673.1912晶澳科技硅片2,194.842.6913橫店東磁硅片413.752.1014大全能源硅料328.822.0115美科股份硅片247.791.9716航天機電硅料159.191.7317通威股份硅料、電池片2,065.591.4818英發睿能電池片84.370.7819中潤光能電池片128.040.7120弘元綠能硅料、硅片、電池片59.640.5021易成新能電池片37.750.3822鈞達股份電池片67.200.3623陽光能源硅片4.300.06光伏產業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除了產生
43、一般(無害)廢棄物外,還會產生一些具有潛在危害的危險(有害)廢棄物,例如銀、鉛、鎘等重金屬,酸堿廢液、有機溶劑、氟化物等。這些危29險廢棄物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根據表 9 數據,危險廢棄物排放總量與排放強度最高的是寶豐能源,最低的是陽光能源。而通威股份、晶澳科技、TCL 中環等企業雖然危險廢棄物超過千噸排放量級,但排放強度表現較為出色。整體來看,光伏上中游頭部企業在“三廢”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透明度較高,通常采取綜合性的三廢管理策略,包括廢水循環利用、廢氣減排以及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涵蓋了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一些企業通過引入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廢氣凈化系
44、統,同比往年數據廢棄污染物排放表現更佳。(六六)環境違法情況環境違法情況根據企業披露信息,2023 年度共有 4 家光伏行業中上游企業因環境問題受到了行政處罰,包括南玻集團、京運通、通威股份和拓日新能。處罰內容主要是廢氣、粉塵、顆粒物超標排放以及污染監測與防治設施未能正常運行等方面,且當年度企業基本積極整改到位,未造成重大環境不利影響。30圖 20:南玻集團年報披露的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情況圖 21:京運通年報披露的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情況圖 22:通威股份年報披露的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情況31圖 23:拓日新能年報披露的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情況光伏產業的最終目的是為整個行業提供可再生
45、能源,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其產業鏈在實際運營中更應重視環境管理,嚴格遵守環保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生產活動不會對環境造成額外負擔,實現真正的綠色發展。32三、建議與展望三、建議與展望盡管光伏產業的上中游,即硅料、硅片及光伏電池片的生產環節中,眾多企業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以促進環保節能和減污降碳。但從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來看,上中游行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間,需要進一步加強減污降碳的工作力度。各企業應更加重視并積極實踐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建議:(一一)進一步優化能耗水耗表現,促進行業低碳發展進一步優化能耗水耗表現,促進行業低碳發展2
46、024 年 11 月,工信部修訂印發 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及管理辦法,其中明確了光伏制造企業和項目在硅料、硅片和光伏電池片業務方面的能耗與水耗要求,旨在通過進一步提高行業擴產門檻,推動供給側優化。隨著減排降碳標準的日益嚴格,光伏中上游企業可以通過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優化生產工藝流程,提高資源利用率。例如,在硅料、硅片以及光伏電池片的生產過程中,采用更高效的切割設備和制造工藝;采用如反滲透膜處理、離子交換樹脂等先進節水技術,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這些改進措施不僅有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在國際貿易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特別是在面對歐美國家可能實施的碳關稅等貿易
47、限制措施時,能夠有效規避相關風險,減少因環保標準差異帶來的貿易摩擦。33(二二)進一步減少運營溫室氣體排放量,提升產品進一步減少運營溫室氣體排放量,提升產品碳足跡碳足跡表現表現2025 年 1 月,商務部公開征求光伏組件出口產品低碳評價要求(征求意見稿)行業標準意見,首個產品碳足跡限值落地光伏出口組件。但是,光伏組件產品減碳仍需光伏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為了進一步減少運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硅料、硅片和光伏電池片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升級或工藝優化,減少單位產品的能耗。如采用高效的硅提純技術和先進的切割設備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在工廠和生產基地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
48、系統,購買風能、水能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滿足自身的電力需求。此外,還可以在高排放環節應用碳捕捉與儲存(CCUS)技術,將產生的二氧化碳捕獲并安全存儲,或通過參與碳交易市場或投資植樹造林等生態修復項目,抵消難以規避的碳排放,增加碳匯。對硅料、硅片和光伏電池片關鍵產業鏈全面開展碳足跡評價,能夠精準定位光伏產業鏈減排重點,推動全產業鏈的低碳轉型,對于光伏產品滿足國際標準、突破貿易壁壘也至關重要。(三三)加強范圍三溫室氣體披露,加強范圍三溫室氣體披露,建立建立健全健全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強范圍三溫室氣體披露,對于企業自身及全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的建立至關重要。早在 2016 年
49、,光伏行業清潔生產評價體系就已經將“綠色供應鏈實施情況”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在光伏產業推行“垂直一體化”戰略的背景下,企業應將低34碳理念貫穿于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產品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為此,企業需加強與供應鏈條的緊密合作,確保獲取準確排放數據,基于企業自身運營情況建立公開透明的排放信息披露機制加以規范相關工作。還可以通過與供應商合作開發更高效的原材料和生產工藝,推動上中游原材料的低碳化,并加強對下游組件企業的綠色采購要求,實現全產業鏈的低碳轉型。此外,還可以鼓勵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的應用,投資例如改進硅提純技術和高效光伏電池的技術升級項目等等。(四
50、)進一步提升四)進一步提升“三廢三廢”管理水平,規避發展中環境違法風險管理水平,規避發展中環境違法風險有效的“三廢”管理不僅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光伏中上游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三廢”管理,以規避發展中可能面臨的環境風險。廢水管理方面,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提高廢水的循環利用率,減少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廢氣管理方面,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企業應采用高效的凈化技術,如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等,確保廢氣達標排放。同時,定期監測和評估廢水、廢氣排放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廢氣處理方案。35廢棄物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固體廢棄物分類、
51、收集、儲存和處置體系,優先考慮資源化利用,減少填埋和焚燒的比例。還可通過與專業環保公司合作,提升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能力和效率。在企業的信息披露中可以看到,對員工的環保法律法規培訓正得到逐步推廣,提高全員的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確保各項環保措施落實到位極具必要性。同時企業應主動公開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增強公眾對企業的信任,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五)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及參與規則制定,提升全球市場認可度與五)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及參與規則制定,提升全球市場認可度與話語權話語權在全球光伏產業發展面臨貿易壁壘和政策變化的背景下,加強國際合作及參與規則制定,已成為應對不確定性和提升國際競
52、爭力的關鍵策略。面對日益嚴格的碳足跡等國際綠色貿易政策,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挑戰,并通過多方位的合作與溝通,促進全球光伏市場的健康發展。例如,隆基綠能在 2023 年度,硅片與組件產品在全球獲得 62 張碳足跡/EPD 認證,其 Hi-MO5 產品首家通過韓國碳足跡認證,累計 25 個基地通過 ISO50001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光伏企業應深入借鑒優秀行業經驗,積極加入如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等國際標準化組織,參與制定和修訂相關標準。通過與國際組織合作,推動碳足跡核算方法36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確保各國在評估光伏產品環境影響時有一致的標準。還可以
53、積極申請國際環境產品聲明(EPD)認證為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有力支持,爭取獲得其他國際權威認證,如 LEED(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BREEAM(建筑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等,提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認可度。綜上所述,光伏上中游企業在近年來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無論是在技術創新、能源水耗強度還是碳排放控制上都展現了強勁的動力和潛力。然而,面對全球形勢變化的嚴峻挑戰和對清潔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企業需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未來的發展道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挑戰。為了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光伏上中游企業需要繼續重點加大在節能減排技術上的研發投入,降本增效、節約資源,還需要加強和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建立
54、健全綠色制造和循環運營體系,同時加強政策導向與國際合作,助力整個光伏行業積極應對技術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把握主動權,并為構建一個更加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力量。任重而道遠,但前景光明。特別感謝阿拉善 SEE 東吳項目中心對本項目的支持!特別感謝阿拉善 SEE 東吳項目中心對本項目的支持!注:本報告版權僅為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報注:本報告版權僅為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所有,如需引用本報告內容,請注明出處。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并在允許的范圍內告內容,請注明出處。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并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未經允許,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使用。未經允許,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