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服務國際產能合作.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服務國際產能合作.pdf(2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教隨產出 產教同行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全國有色金屬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宋凱目 錄職業教育“走出去”的基本模式01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有色實踐02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重大意義03西部省份發展職業教育的優勢04職業教育“走出去”的建議05職業教育“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一據商務部、外匯局統計,2023年,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0418.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5.7%(以美元計為1478.5億美元,增長0.9%)。其中,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的7913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9169.9億元人民幣,增長16.7%(
2、以美元計為1301.3億美元,增長11.4%)。我國全行業境外投資市場和技術在國內,資源在國外主要為石油石化、戰略金屬、糧食、林業等等例:金屬鈷、銅等等位于產業鏈上游市場在國外,資源技術在國內主要有:工程施工、機械電子、汽車船舶、輕工醫藥例:華為、比亞迪、徐工位于產業鏈下游生產型服務業、旅游文化等主要有:金融、物流、交通、網游、旅游等例:中國銀行、招商局、華潤、騰訊位于產業鏈上下游我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產業基礎我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基本模式海外應用技術大學各類對外合作項目??茖哟蔚暮M鈱W院(培訓中心)海外應用技術大學以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的海外應用技術大學海外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和??茖哟蔚膶W歷教
3、育魯班工坊、中文工坊、絲路學院、鄭和學院、大禹學院、海絲學院等一系列品牌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有色實踐二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現狀 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90多個品種均能生產。產業規模全球領先,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再創新高,已連續21年居世界第一??萍紕撔乱I裝備技術升級,技術裝備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資源開發與利用取得長足進步,尤其是銅、鋁、鈷、鎳的海外資源開發。有色金屬產品總體上沒有被卡脖子的領域,產品質量和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由追趕模式達到現在并行模式,個別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有色金屬行業“走出去”概況 有色金屬行業是國務院明確的12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點行業之一,也是響應國家
4、“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主要企業境外投資有色金屬資源開發項目超過60個,合計投資超過500億美元。目前,全行業有中央企業8家,上市公司150多家,全行業從業人員360萬人,海外雇傭的本土員工約50萬人。表1.1:有色金屬行業重要產能合作國幾內亞鋁土礦贊比亞、剛果(金)銅、鈷礦秘魯銅礦印尼氧化鋁、鎳鐵緬甸銅、鎳澳大利亞銅、鉛鋅、鋰等蒙古鉛鋅礦俄羅斯鉛鋅礦巴基斯坦鉛鋅礦塔吉克斯坦鉛鋅礦老撾銅金礦巴布亞新幾內亞鎳鈷有色金屬行業國際產能合作舉措在“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建有色金屬項目、園區、產業鏈配套、環境治理等,把更多規劃圖轉化為實景圖,推動合作國工業
5、信息化水平,以切實行動融入當地經濟建設。如在贊比亞投資建立了非洲首座數字礦山,極大地提升贊比亞礦業自動化水平,增強礦山安全性,促進贊比亞采礦工業技術升級;在印尼建立工業園,為印尼帶來原料加工和生產技術的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有色金屬行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打造環境友好型行業。注重在工程項目的生命周期內追求資源消耗最小,并將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融入到項目的各個階段,在設計方案選擇、采購過程控制、現場施工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好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綠色管理。當地本土員工是中資企業重要的人力財富,有色金屬行業重視當地員工發展,注重培養和選拔本土管理人才,努力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有色金屬行業“走
6、出去”存在問題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所需人才數量和質量都無法得到滿足0102多數國家職業教育基礎薄弱,企業發展的屬地化要求難以達到,導致企業生產效率下降,發展受阻核心管理人才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而這類人才多要求具有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或者通曉國際規則、具有語言能力及專業能力,能夠勝任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崗位需求03有色金屬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人力資源需求熟悉中國技術標準良好的專業技能水平理解中國的職業素養親華友華的態度崗位技能型人才基層管理型人才生產設備操作維護型人才人力資源及員工關系處理人才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探索實踐中贊職院建設成果開展員工培訓試點院??傆嫹?批派出師資近80余人,為企業
7、了近50期員工技能培訓,為1200余人提供了長期半脫產式的系統的技能培訓,并為企業開展5期計算機和工業漢語等管理和語言方面的培訓。同時,面向贊比亞民眾特別是中資企業員工提供學歷教育,頒發相應的學歷證書,滿足員工及普通民眾提升學歷的需求。成立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8月2日在贊比亞正式成立,是我國首個在海外開展學歷教育的高等職業學院。2021年,學院標志性照片被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2023年10月6日,中贊職院首屆畢業典禮在贊比亞盧安夏隆重舉行,178名畢業生獲得了中贊職院畢業證書。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探索實踐中贊職院建設成果中贊聯合開發教學標準2019
8、年以來,試點院校與贊比亞職教專家合作開發的9項教學標準通過了贊比亞高等教育部審核且納入贊比亞國民教育體系。既填補了贊比亞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標準的空白,又邁出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職教方案、中國職教智慧的第一步。開發配套工業漢語教材圍繞有色金屬行業海外企業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與企業、職業院校、國家開放大學及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合作開發多語種工業漢語(職業漢語/專業)教材和課程。2020年,工業漢語系列教材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名單。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探索實踐整省推進職教出海2021年,為繼續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工作,服務國際產能合作,賦能“走出去”企業,有色人才
9、中心在教育部指導下,與山東省教育廳合作,組織更多的國內高職院校與“走出去”大型有色金屬中央企業和特大型地方企業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海外職業技術學院,打造“中文+職業技能”國際推廣基地,培訓海外員工。職業教育“走出去”工作進入“多國布局 整省推進”新階段。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探索實踐確立了“教隨產出,產教同行”基本路徑組織國內近百所職業院校參與海外辦學,200多名教師赴外教學,覆蓋了各國300多萬廠礦居民。制定了“中文職業技能”資源建設規劃(2021-2025),啟動教學資源建設。協助語合中心計劃五年內開發300本教材、500門課程、2000個微課,首批57本“中文+職業技能”教材正在開
10、發中。接收400多名來華留學生,創新了招生培養就業的新機制。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重大意義三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重大意義 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有利于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搭建國際交流友好的平臺,推動多邊多元化主體交流合作,助力中外各國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全球發展格局。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逐步完成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素質產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培養,保障中資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同時為合作國產業升級提供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勞動力,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對于推動合作國經濟發展,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開展
11、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為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構建更加公平、包容、高質量的全球教育生態展示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有利于促進世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西部省份發展職業教育的優勢四西部省份發展職業教育的優勢0 10 20 3經貿優勢西部經濟地帶礦產資源豐富,國境線長,鄰國較多,沿邊經貿有較大優勢。重慶、廣西等西部省份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加強與東南亞地區國家經貿合作。地緣優勢與周邊國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的優勢,如新疆在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與中亞國家有著天然的相似性和關聯性。政策優勢相關開放機制平臺的建立,如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中緬經濟走廊、中老經濟走廊、東盟等
12、。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都享受了國家的傾斜政策和照顧,擁有財稅、金融、土地、產業等諸多的優惠政策。職業教育“走出去”的建議四建立政策統籌協調機制 商務、財政、發改等出臺相應政策,全面統籌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頂層設計、政策制定。如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的金融、財政、土地、信用、就業和收入分配等激勵政策的具體舉措,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省教育廳建立統籌機制,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布局,在布局上加強規劃,改變零散的布局,有重點地匯聚資源,輻射帶動周邊國家共同合作,因地制宜制定職教方案。地方政府切實承擔責任,結合區域實際,掌握地方企業海外人才需求,推進本地區有條件的企業協同院?!白叱鋈ァ?,服務區
13、域對外開放。提升院校國際化能力 提升來華留學吸引力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學歷教育優勢學科群。提高來華留學教育管理工作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強留管干部隊伍建設。優化教學資源建設積極對接“走出去”企業,依托辦學基礎好、產教融合工作突出、對行業產業需求反饋迅速的專業,深度了解合作國的產業技術水平、產品技術標準和企業崗位需求,將符合合作國產業層次和水平的中國技術、工藝及工程案例引入資源建設。充分開發數字化資源,豐富資源“走出去”形式,適應學員的個性化、多樣化學習與可持續發展需求。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加強職業院校教師履行“走出去”任務的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理念的師資隊伍。加
14、強風險防范質量安全(輸出資源魚龍混雜)安全風險(外派教師的交通安全)政治風險(當地戰亂、政局變動、當地民眾不友好)建立預警機制,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引導院校加強風險意識,做好風險防控。提高外派教師個人人身安全意識,設立專門境外保險。擴大開放合作,營造民心相通的外部環境。加強質量監控,對學校走出去的項目及活動進行全面監督,確保項目建設的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結合國際產能合作需要和辦學特色,整合資源,推動優質職教資源規范有序“出?!?。落實以評促建 是否圍繞產教融合,服務“走出去企業”?師資是否具備國際化教學能力,是否引進具有國際視野和豐富經驗的海外歸國人才和外籍教師?教學資源是否滿足企業需求,輸出資源
15、是否優質?專業標準是否適用,在別國是否推廣應用?構建職業教育“走出去”質量評估體系,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企業主動、社會參與四維一體的質量評估機制。在評估內容上,重點關注產業契合度、服務企業數、境外培訓人數、境外師資投入、教學資源質量、專業標準等評價點。明確各自在“走出去”進程中的權責范圍,以地方自身的傳統優勢和重點產業為基礎,結合職業院校發展的現實狀況和發展特色,對指標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對職業院校國際化質量進行評估。.建立資金多元投入機制對投入資金的企業優先列入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對企業上繳的教育費附加給予減免。鼓勵企業建立海外員工培訓經費投入機制。海外企業資金投入充分利用對外援助資金、來華留學資金、學校自有資金、海外基金會資金、金融資金、學習者自身投入、合作國政府、社會公益資金等。社會公益基金、培訓費、建設資金投入納入院校發展規劃和國際化項目相應的經費預算。學校自身教育經費,相關項目經費投入設立職業教育“走出去”專項資金,保障經費投入。成立職業教育基金謝 謝!材料創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