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乘用車銷量呈現韌性插混增速靚麗-220228(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乘用車銷量呈現韌性插混增速靚麗-220228(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行業行業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汽車汽車行業行業 2022 年年 2 月月 28 日日 乘用車乘用車銷量呈現韌性,插混增速靚麗銷量呈現韌性,插混增速靚麗 汽車汽車行業行業 推薦推薦 維持評級維持評級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銷量數據回顧銷量數據回顧 乘聯會發布2022年1月乘用車產銷數據: 當月零售銷量為209.2萬輛, 同比-4.4%, 環比-0.6%; 批發銷量為 217.2 萬輛, 同比+6.8%, 環比-8.2%;產量為 205.9 萬輛,同比+10.4%,環比-16.5% 春節假期提前導致春節假期提前導致 1 1 月有效產銷天數同
2、比減少,局部地區疫情影響終端表現。月有效產銷天數同比減少,局部地區疫情影響終端表現。2022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209.2 萬輛,同比-4.4%,環比-0.6%,主要由于春節假期提前至 1 月,有效產銷天數同比減少,疊加天津疫情對終端銷售有所擾動。隨著近幾個月生產、批售的逐步走強,整體市場供應回暖,助力各廠商積極迎接新年開門紅,零售端改善可期。從結構看從結構看,(1)1 月豪華車零售 29萬,同比-5%,環比增長 18%,傳統豪華車新年增長態勢較強;(2)自主品牌零售 94 萬輛,同比+11%,環比+1%,自主品牌頭部企業表現很強,在新能源市場獲得明顯增量。(3)合資品牌零售 86
3、萬輛,同比-17%,環比-7%,其中日系份額 19.2%,同比-2.2pct,美系份額 8.2%,同比-1.2pct,德系份額 23.5%,同比-2.3pct。 新能源車銷量受擾動,插混增速靚麗。新能源車銷量受擾動,插混增速靚麗。1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 34.7 萬輛,同比+132.0%,環比-27.0%;批發銷量 41.2 萬輛,同比+141.4%,環比-18.5%,批發和零售環比下降的走勢與 2021 年 1 月基本一致,預計主要受年末集中交付導致上年 12 月高基數有關。1 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 16.6%,同比提升10 個百分點,但環比有所下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比亞
4、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 以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表現相對突出。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 11 家,其中比亞迪(9.3 萬輛)、特斯拉中國(5.9 萬輛)、上汽通用五菱(4.0 萬輛)表現最為突出。從車型看從車型看,純電動批發銷量 33.3 萬輛,同比+130.4%;插電混動批發銷量 7.9萬輛,同比+202.1%。從結構看,從結構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 32.0%,豪華車為 22.9%, 主流合資僅 2.7%。 1 月電動車高端車型與中低端銷量均有良好表現,其中 A00 級批發銷量 10.5 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 32%;A0 級批發銷量 5.1 萬
5、,份額達到純電動的 15%;A 級份額 22%,保持穩定;B 級銷售 10.1 萬輛,環比下降 14%,占份額 30%,略有提升。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頭部自主品牌景氣度持續向上,我們建議繼續關注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601633.SH/2333.HK)、廣汽集團(601238.SH);零部件行業建議關注綜合龍頭華域汽車(600741.SH)、照明控制器稀缺標的科博達(603786.SH)、智能駕駛主被動安全供應商均勝電子(600699.SH)。 核心組合核心組合(截至(截至 2022/2/25)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權重 月漲幅(%) 年初至今相對上證漲幅(%) 00033
6、8.SZ 濰柴動力 25% -0.71 -8.80 600104.SH 上汽集團 25% -1.55 -5.78 600660.SH 福耀玻璃 25% -5.74 0.32 601799.SH 星宇股份 25% -9.02 -19.32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的風險;2、芯片短缺導致的產業鏈風險。 行業數據行業數據 2022.2.25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1 目目 錄錄 一、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一、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 . 2 2 (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
7、產業之一 . 2 (二)行業分析 . 2 1.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 . 2 2.乘用車市場回暖,細分市場走勢分化 . 2 (1)乘用車市場整體回暖 . 2 (2)汽車市場仍有分化 . 3 (3)頭部市占率有所松動,廠商排名格局逐步改變 . 4 (4)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 . 5 3 零部件行業 . 5 (1)國內外汽車制造復蘇,驅動零部件行業業績回暖 . 5 (2)行業智能化加速 . 6 (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 8 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 1111 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 1212 四、投資建議及股票池四、投資建議及股
8、票池 . 1212 五、風險提示五、風險提示 . 1313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15 插插 圖圖 目目 錄錄 圖 1:2020.6-2022.1 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 . 3 圖 2:2010 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 . 3 圖 3:各國別車系 2017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 . 3 圖 4:豪華車 2017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 . 4 圖 5: 2017 年至今 30 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 . 4 圖 6:各車系市占率走勢 . 5 圖 7: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1Q3 度營收(億)對比 . 6
9、 圖 8: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1Q3 歸母凈利(億)對比 . 6 圖 9:汽車行業市值占 A 股總市值 . 12 圖 10:各行業 PE 值(TTM,整體法)對比-2022.2.25 . 12 圖 11:汽車行業 10 年 PE-Band . 12 圖 12:核心推薦組合 2021 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 . 13 表表 格格 目目 錄錄 表 1:2022 年 1 月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 . 3 表 2:Top15 品牌市占率情況 . 4 表 3:近一年部分新上市車型 . 5 表 4: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 . 7 表 5:自主品牌車型智能駕駛配備對比 . 8 表 6:國
10、內主機廠智能駕駛研發規劃 . 8 表 7:2021 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 . 9 表 8:2009 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 . 9 表 9: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 . 13 表 10:汽車與 A 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 . 14 sYqWPBaUjYyX6M8Q7NoMnNtRtRjMnNtQiNmMpO9PqRnNwMoNqPMYrQtN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2 一一、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 (一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汽車行業是我國最
11、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上下游延伸至實體經濟的諸多方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對經濟增長有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據中汽協統計,2021 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量實現了繼 2018 年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全年累計生產 2608.2 萬輛,同比上升 3.4%;銷售 2624.8 萬輛,同比上升 3.9%。乘用車方面,產銷分別為 2140.8 萬輛和 2146.8 萬輛,同比上升 7.1%和 6.6%;商用車銷售 477.9 萬輛,同比下降 6.85%。國內汽車產銷兩旺,目前國內汽車產銷量仍以絕對的優勢連續 13 年蟬聯全球第一。 從汽車類零售情況來看,2021 年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 4
12、3787 億元,同比增長 7.6%,略低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4.9 個百分點, 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9.93%, 較 2020 年小幅下滑 0.16 個百分點。 (二二)行業分析行業分析 1.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 乘聯會發布 2022 年 1 月乘用車產銷數據:當月零售銷量為 209.2 萬輛,同比-4.4%,環比-0.6%;批發銷量為 217.2 萬輛,同比+6.8%,環比-8.2%;產量為 205.9 萬輛,同比+10.4%,環比-16.5% 春節假期提前導致春節假期提前導致 1 1 月有效產銷天數同比減少,局部地區疫情影響終端表現。月有效產銷天數
13、同比減少,局部地區疫情影響終端表現。 2022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209.2 萬輛,同比-4.4%,環比-0.6%,主要由于春節假期提前至 1 月,有效產銷天數同比減少,疊加天津疫情對終端銷售有所擾動。隨著近幾個月生產、批售的逐步走強,整體市場供應回暖,助力各廠商積極迎接新年開門紅,零售端改善可期。從結構看,(1)1 月豪華車零售 29 萬,同比-5%,環比增長 18%,傳統豪華車新年增長態勢較強;(2)自主品牌零售 94 萬輛,同比+11%,環比+1%,自主品牌頭部企業表現很強,在新能源市場獲得明顯增量。(3)合資品牌零售 86 萬輛,同比-17%,環比-7%,其中日系份額 19.
14、2%,同比-2.2pct,美系份額 8.2%,同比-1.2pct,德系份額 23.5%,同比-2.3pct。 新能源車銷量受擾動,插混增速靚麗。新能源車銷量受擾動,插混增速靚麗。 1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 34.7 萬輛, 同比+132.0%, 環比-27.0%; 批發銷量 41.2 萬輛, 同比+141.4%,環比-18.5%,批發和零售環比下降的走勢與 2021 年 1 月基本一致,預計主要受年末集中交付導致上年 12 月高基數有關。1 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 16.6%,同比提升 10 個百分點,但環比有所下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
15、地位;以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表現相對突出。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 11 家,其中比亞迪(9.3 萬輛)、特斯拉中國(5.9 萬輛)、上汽通用五菱(4.0 萬輛)表現最為突出。從車型看,純電動批發銷量 33.3 萬輛,同比+130.4%;插電混動批發銷量 7.9 萬輛, 同比+202.1%。 從結構看, 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 32.0%, 豪華車為 22.9%,主流合資僅 2.7%。1 月電動車高端車型與中低端銷量均有良好表現,其中 A00 級批發銷量 10.5 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 32%;A0 級批發銷量 5.1 萬,份額達到純電動的 15%;A 級份額 22%,保持穩
16、定;B 級銷售 10.1 萬輛,環比下降 14%,占份額 30%,略有提升。 2.乘用車市場回暖,細分市場走勢分化乘用車市場回暖,細分市場走勢分化 (1)乘用車市場整體回暖)乘用車市場整體回暖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3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 年汽車零售下滑較大,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 年 1-12 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共 1,928.8 萬輛,同比-6.8%。自疫情后,市場需求持續回暖,據 Wind 數據,2021 年 1-12 月份,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 2014.6 萬輛,同比增長 4.43%。2022
17、年 1 月份,乘用車共銷售 207.8 萬輛,同比減少 4.97%,主要受到今年春節假期提前導致有效產銷天數減少以及局部疫情的影響。整體來看,宏觀經濟的平穩恢復利好車市需求釋放,乘用車銷量穩中向好。我們認為,銷量的回暖主要原因有:1)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斷出臺鼓勵消費、汽車下鄉等政策,刺激需求端發力。2)新能源產品快速更新迭代,產品力與日俱增,市場需求旺盛,帶動車市向好。3)疫情后宏觀經濟恢復,居民收入及預期改善,提振零售端表現。 圖圖 1:2020.6-2022.1 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 圖圖 2:2010 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
18、輛)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2)汽車市場仍有分化)汽車市場仍有分化 特征一: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市占率穩步提升 乘用車自主品牌市場強勢反彈,2022 年 1 月自主品牌銷量 94.04 萬輛,同比增長 9.8%,增速領先于日系、德系、日系和美系等其他品牌。自主品牌市占率 45.2%,比 2021 年上升 4.0 個百分點。2022 年 1 月,日系/德系市占率分別為 19.3%/23.6%,相比 2020 年分別降低 4.8/2.2 個百分點,整體下滑明顯。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在傳統燃油產品上升級迭代,產品競爭力顯著提高,伴隨芯
19、片影響下需求轉移;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共同鑄就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快速崛起。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銷售中,自主品牌市占率將繼續提升,市場份額向頭部自主品牌靠攏。 圖圖 3:各國別車系各國別車系 2017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 表表 1:2022 年年 1 月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月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 1 月零售銷量 同比增速 德系 490614 -12.70% 法系 11284 83.10% 韓系 49301 -30.50% 美系 169371 -14.80% 其他歐系 17437 -36.80% 日系 401119 -13.90% 自主
20、 939311 9.70% 總計 2078437 -5.00%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4 特征二:豪華車消費占比提升 中國乘用車市場近十年來增長主要動力是 SUV+豪華車,近年 SUV 增長放緩,但國產豪華車以強于行業 20 個百分點的增速持續走強。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是豪華車走強的基礎,換購消費升級需求帶來的豪華車需求上漲,加之豪車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是 2017 年以來豪華車市占率接連攀升的主要原因。且受疫情影響,私家車出行迫切性增
21、加,2020 年 4 月開始豪華車消費率先引領汽車消費回暖。2021 年 30 萬以上價格汽車累計銷量占比 10.5%,相對于 2020 年 9.5%的數據呈現出 1.0 個百分點的提升,2022 年 1 月 30萬以上價格汽車銷量占比提升至 11.7%,豪華替代態勢延續。我國擁有 2.2 億民用小客車保有量,換購群體的消費升級仍有較大空間,我們預計豪華車消費將持續保持增長。 圖圖 4:豪華車豪華車 2017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年至今市占率變化 圖圖 5: 2017 年至今年至今 30 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
22、院 (3)頭部市占率有所松動,廠商排名格局逐步改變)頭部市占率有所松動,廠商排名格局逐步改變 2018年乘用車銷售逐步下行, 我國乘用車市占率向頭部品牌靠攏, 2017年前15品牌銷量占全市場69.7%,2020 年前 15 品牌銷量市占率達到 77.9%,提升接近 10 個百分點,趨勢明顯。但進入 2021 年,行業頭部集中度有所松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進入 2021 年下半年后,芯片短缺問題逐步顯現,主流合資品牌庫存水平下行,導致零售端難以發力,市場份額下滑;另一方面,在電動智能化浪潮中,創新屬性較強的新能源產品替代加快, 產品競爭力不足將逐步被市場淘汰, 新能源產品具備優勢的頭部
23、主機廠排名有所上升,市場格局逐步轉變。2022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 CR5 為 34.9%,CR10 為 57.6%,CR15 為 75.9%,與 2021 年相近。 表表 2:Top15 品牌市占率情況品牌市占率情況 排名 品牌 2019 品牌 2020 品牌 2021 品牌 2022 年 1 月 1 一汽大眾 9.70% 一汽大眾 10.50% 一汽大眾 8.80% 一汽大眾 9.20% 2 上汽大眾 9.50% 上汽大眾 7.60% 上汽大眾 7.20% 長安汽車 6.90% 3 上汽通用 7.60% 上汽通用 7.40% 上汽通用 6.30% 上汽大眾 6.60% 4 吉利控股 6
24、.50% 吉利控股 6.70% 吉利汽車 6.00% 吉利汽車 6.40% 5 東風日產 6.10% 東風日產 6.10% 東風日產 5.60% 上汽通用 5.80% 6 上汽通用五菱 4.60% 長安汽車 4.90% 長安汽車 5.50% 東風日產 5.30% 7 長城汽車 4.30% 長城汽車 4.50% 上汽通用五菱 4.80% 比亞迪汽車 4.60% 8 長安汽車 3.80% 東風本田 4.30% 長城汽車 4.70% 長城汽車 4.30%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5 9 東風本田 3.80% 上汽通用五菱 4
25、.20% 一汽豐田 4.20% 華晨寶馬 4.30% 10 廣汽本田 3.70% 廣汽本田 4.10% 廣汽豐田 4.20% 廣汽豐田 4.20% 11 一汽豐田 3.50% 一汽豐田 3.90% 東風本田 3.90% 上汽通用五菱 4.10% 12 上汽乘用車 3.30% 廣汽豐田 3.90% 廣汽本田 3.80% 廣汽本田 3.90% 13 北京現代 3.30% 上汽乘用車 3.50% 比亞迪汽車 3.60% 奇瑞汽車 3.70% 14 廣汽豐田 3.20% 奇瑞汽車 3.20% 華晨寶馬 3.20% 北京奔馳 3.40% 15 奇瑞汽車 2.90% 北京奔馳 3.10% 奇瑞汽車 3.0
26、0% 東風本田 3.20% CR5 39.40% 38.30% 33.90% 34.90% CR10 59.60% 60.30% 57.30% 57.60% CR15 75.80% 77.90% 74.80% 75.90% (4)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 自主品牌近年憑借其產品的快速迭代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快速追趕, 各品牌通過趨于成熟的內外飾設計與高科技裝備趕超同級別合資車。此外,高端化正逐步成為自主品牌市場的突破點,部分品牌車型售價與合資豪華品牌售價重疊, 2021 年, 自主品牌零售銷量 830.97 萬輛, 同比增長 20.5%, 主流合資銷量 918.40
27、萬輛,同比下滑 6.9%,2022 年 1 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 94.04 萬輛,同比增長 9.8%,主流合資銷量 85.39 萬輛,同比下滑 17.1%。自主品牌顯著高于主流合資品牌銷量增速,國產替代態勢延續。 圖圖 6:各車系市占率走勢各車系市占率走勢 表表 3:近一年部分新上市車型:近一年部分新上市車型 集團 品牌 車型 一汽集團 一汽大眾 攬境 一汽大眾 ID.6 CROZZ 一汽大眾 探岳 GTE 上汽集團 上汽大眾 ID.6X 上汽大眾 柯米克 上汽乘用車 MG ONE 廣汽集團 廣汽豐田 威蘭達 廣汽傳祺 GS8 吉利汽車 吉利 星越 L 領克 09 長城汽車 長城汽車 火炮皮
28、卡 長城汽車 機車跑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3零部件行業零部件行業 (1)國內外汽車制造復蘇,驅動零部件行業國內外汽車制造復蘇,驅動零部件行業業績回暖業績回暖 隨著國內疫情影響逐漸減弱,2021 年國內業務營收復蘇趨勢確立。由于國內零部件行業全球化相對較高,疫情在 2020Q2 全球蔓延后,歐美主機廠停工致使一些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企業受到較大影響,故零部件行業 Q3 整體業績反彈趨勢弱于整車板塊。2020 年全年汽車零部件(sw)實現營收 8447.03 億元,同比增長3.47%,實現歸母凈利 271.02 億元,同比增長 2.83%。
29、2021 年,在全球汽車產業鏈復蘇、疫情導致低基數和國產替代加速的背景下,汽車零部件板塊收入顯著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6 改善。2021 年前三季度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 7135.22 億元,同比增加 20.17%;實現歸母凈利 381.85 億元,同比增加 40.37%。 圖圖 7: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1Q3 度營收(億)對比度營收(億)對比 圖圖 8: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1Q3 歸母凈利(億)對比歸母凈利(億)對比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30、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2)行業智能化加速)行業智能化加速 消費趨勢及政策推動消費趨勢及政策推動 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正引領汽車工業升級轉型,促進零部件產業發生巨大變化,將推動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為代表的的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 也將推動傳統汽車零部件公司與通信、互聯網公司的跨行業合作,并引發新一輪并購、重組活動的產生。這些領域將是全球零部件巨頭重點進行技術創新及資本投入的領域。 為了保證長期穩定的盈利水平,國內零部件廠商從加工、代工生產升級至具備與主機廠同步開發能力的高端智造企業是行業趨勢。從單一部件生產至系統化集成是零部件供應商大幅提高單車價值量的
31、機會。未來主機廠模塊化也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整車平臺化勢必帶來零部件模塊化、標準化的需求。零部件公司需具備智能高端化、模塊化以及國際化的能力以保證其未來盈利水平。 與電動化進程不同的是,無論新能源化與否,智能化本質是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等更高品質的內在需求。在各品牌車輛機械素質趨于成熟后,該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高低將對消費者購車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預計部分前期技術及品牌的積累過硬的國產零部件公司將憑借其成本優勢進入合資主機廠以及進口高端車品牌供應鏈。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7 表表 4: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國
32、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 政策文件 時間 主要內容 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要點 2019 年 5 月 強調落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系統布局技術領域,加快中的標準制定修訂,履行國際協調職責,加強標準交流與合作,從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 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 年) 2019 年 6 月 穩步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強汽車制造、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骨干企業深度合作,組織實施智能汽車關鍵技術攻關,重點開展車載傳感器、芯片、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等研發與產業化;堅持自主式和網聯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整車智能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
33、品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2020 年 2 月 明確提出到 202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 2020 年 3 月 基于駕駛自動化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將駕駛自動化分成 05 六個等級 2020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2020 年 4 月 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針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車網聯功能與應用等技術領域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部署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實現智能網聯汽
34、車標準體系閉環管理與持續完善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車輛智能管理) 2020 年 4 月 指導智能網聯汽車登記管理、身份認證與安全、道路運行管理及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等領域標準化?作,推動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車聯網技術應用與發展,提升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水平 交通運輸部表示將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領域之一 2020 年 5 月 交通運輸行業認定了 5 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并且在行業重點科技項目設立自動駕駛研究的專題,統籌科研資源,開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2020 年 12 月 包括總體要求、發展目
35、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提出到 2025 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2021 年 2 月 加強智能化運載工具和關鍵專用裝備研發,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應用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 2021 年 3 月 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年 3 月 到 2022 年底,制修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交通信息輔助等領域智能交通急需標準
36、20 項以上,初步構建起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到 2025 年,制修訂智能管理和服務、車路協同等領域智能交通關鍵標準 20 項以上,系統形成能夠支撐車聯網應用、滿足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需求的標準體系。 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 2021 年 4 月 規定了 L3、L4 級自動駕駛企業及產品的準入綱領性要求。 關于確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的通知 2021 年 5 月 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得等 6 個城市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年 12 月 以“3
37、+N”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研究框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三橫兩縱”技術體系為基礎.構建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 資料來源:乘聯會等官方公告,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8 智能駕駛普及智能駕駛普及 國際主流主機廠生產的配備 L1、L2 級輔助駕駛的額車型日益普及,并已開始量產 L3 級產品。國內頭部主機廠也已開始批量裝備 L1、L2 級輔助駕駛系統,并各自先后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計劃,全力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吉利制定“G-Pilot”戰略,上汽制定“新四化”戰略,長安制定“北
38、斗天樞”戰略,廣汽發布“GIVA 計劃”并研發“Adigo 系統”,比亞迪計劃打造“D+生態圈”。 表表 5:自主品牌車型智能駕駛配備對比自主品牌車型智能駕駛配備對比 長安 CS75 長城 WEY VV6 上汽榮威MarvelX 吉利博瑞 蔚來 ES6 自動剎車系統 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 智能領航系統 自動泊車輔助系統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自動變道輔助 并線輔助 交通擁堵輔助 窄路輔助 智能遠近光控制 盲點監測 自動限速調節 限速標識識別 前碰撞預警 駕駛員疲勞偵測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表表 6:國內主機廠智能駕駛研發規劃國內主機廠智能駕駛研發規劃 企業名稱 研發計劃 一汽 2
39、019 年小批量生產紅旗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2020 年全面量產 廣汽 2020 年量產 L3 級,2022 年達到 L4 級量產能力 北汽 預計 2020 年實現擁堵情況下的 L3 級,L4 級與 2025 年或更晚 長城 2020 年量產 L3 級,2023 年達到 L4 級量產能力,2025 年推出 L5 級產品 長安 2020 年量產 L3 級,2025 年 L4 級實現量產 奇瑞 2020 年實現 L3 級量產,2025 年計劃實現 L4/L5 級 吉利 2018 年實現 L2 級各車型量產,2020 年發布 L3 級(GPilot3.0)平臺 蔚來 2020 年發布 L4 級自
40、動駕駛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三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促消費政策體系完善,針對性促進汽車消費。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9 表表 7:2021 年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 時間 地區 政策內容 9 月 1 日-12月 31 日 湖北省 報廢舊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在使用環節補貼資金 5000 元/輛;購買燃油乘用車的補貼 3000 元/輛。轉出舊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在使用環節補貼資金 3000 元/輛;購買燃油乘用車的補貼 2000元/輛。
41、在補貼期限內,每位消費者只能享有 1 輛車的補貼。 11 月 1 日-12 月 31 日 泉州市 開票價在 5 萬元(含)以上(價稅合計),購車補貼標準為 5000 元/人,補貼限量 2200 份。 9 月 28 日-12 月 31 日 貴陽市 發票總額在 10 萬元(含)至 30 萬元(不含)的,每臺補貼 3000 元;發票總額在 30 萬元(含)以上的,每臺補貼 5000 元;補貼由市級財政資金承擔,總補貼金額 2400 萬元,補完為止 12 月 1 日-12 月 10 日 安陽市 對購買“國六”排放標準汽車的,車價 6 萬元(不含)以下每輛車可申請 600 元補貼,6 萬-10 萬元(不
42、含)每輛車可申請 1000 元補貼,10 萬元以上每輛車可申請 2000 元補貼;購買新能源汽車車價 5 萬元(不含)以下每輛車可申請 2000 元補貼,5-10 萬元(不含)每輛車可申請 4000 元補貼,10 萬元以上每輛車可申請 6000 元補貼。 6 月 22 日-6月 30 日 嘉興市 購買裸車價 15 萬元(含)及以下車輛,補貼 2000 元;購買裸車價 15 萬元至 30 萬元(含)車輛,補貼4000 元;購買裸車價 30 萬元及以上車輛,補貼 6000 元。 11 月 12 日-12 月 20 日 福州市 消費者將具舊機動車(七座及以下非營運乘用汽車)報廢拆解并注銷后,在我市符
43、合條件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 5 萬元以上(價稅合計)一手七座及以下非營運乘用汽車的,給予 4000 元/人補貼,全市補貼不超過 1000 份;購買單價 5 萬元以上(價稅合計)一手七座及以下非營運乘用汽車的,給予 3000 元/人補貼,全市補貼不超過 2800 份。 6 月 26 日-11 月 15 日 太原市 購車發票金額在 6 萬元(含)以上,10 萬元(含)及以下,補貼 2000 元/輛;第二檔:購車發票金 額在 10 萬元(不含)以上,20 萬元(含)及以下,補貼 3000 元/輛;第三檔:購車發票金額在 20 萬元(不含)以上,補貼 5000 元/輛 資料來源:Wind,銀河證券研究院
44、整理 表表 8:2009 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 時間 政策類別 文件名 政策簡述 2009/1/16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09 年 1 月 20 日至 12 月 31 日購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 5%征收購置稅。 2009/3/10 汽車下鄉 汽車摩托車下鄉實施方案 2009 年 3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農名購買微信客車或換購輕型貨車最高給與 5000 元的補貼。 2009/6/1 汽車以舊換新 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2009 年 6 月 1 日至 2
45、020 年 5 月 31 日,第四類“黃標車”提前報廢 6000/元。 2009/6/4 汽車下鄉 汽車摩托車下鄉操作細則 細化“汽車下鄉”措施,在原實施方案基礎上,放寬補貼條件及補貼車型 2009/7/13 汽車以舊換新 以舊換新實施辦法 報廢老舊客車、貨車最高補貼金額 6000 元。 2009/12/22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購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 7.5%征收購置稅。 2009/12/25 汽車以舊換新 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補貼標準調整 提高汽車以舊換新補貼金額,補貼范圍從 300
46、0-6000 元提高至 5000-18000 元。 2010/1/4 汽車以舊換新 關于允許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與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同時享受的通知 允許以舊換新與購置稅減征政策同時享受。 2010/1/8 汽車下鄉 關于繼續實施汽車下鄉政策的通知 汽車下鄉政策延長一年,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 2010/5/26 節能汽車補貼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 節能汽車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 2010 年 6 月 1 日起,對購買列入節能汽車推廣目錄的乘用車給與一次性每輛 3000 元的補貼。 2010/6/1 新能源汽車補貼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47、 在 5 大城市試點,自 6 月 1 日起實施。補貼標準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與 3000 元/千瓦時補貼; PHEV 最高補貼 5 萬元/輛,BEV 最高補貼 6 萬元/輛,并采取退坡機制適當降低補助標準。 2010/6/18 汽車以舊換新 關于延長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 2010 年 12 月31 日。 2011/9/7 節能汽車補貼 關于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胎政策的通知 自 10 月 1 日起,節能汽車平均油耗門檻從 6.9L/百公里提高至 6.3L/百公里。 2011/12/5 車船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稅法實施條例 2
48、012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規定乘用車車船稅根據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10 排量從小到大遞增稅額,共分為 7 檔。 2013/9/13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2013 年至 2015 年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2013 年 BEV 最高補貼 6 萬元/輛,2014 年和 2015 年在 2013 年補貼標準基礎上分別減少10%和 20%。 2014/2/8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調整補貼退坡幅度,2014 年和 2015 年在
49、2013 年的補貼標準上分別減少 5%和 10%。 2014/8/7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 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 自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2015/4/29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2016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2016年乘用車BEV依據續航里程最高補貼5.5萬元/輛,PHEV 補貼最高 3 萬元/輛。除了燃料電池車型外,2017 年-2018 年與 2019-2020 年在 2016年的基礎上分別退坡 20%和 40%。 2015/9/29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
50、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1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對購置1.6L 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 5%征收購置稅。 2016/3/25 二手車取消限遷 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 意見要求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 2016/12/15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對購置 1.6L 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 7.5%征收購置稅。 2017/12/26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 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 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