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建材行業經濟運行報告(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中國建材行業經濟運行報告(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20202020 年中國建材工業經濟運行報告年中國建材工業經濟運行報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2020 年,面對國際形勢復雜、國內市場需求結構調整,特別是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建材行業經濟運行產生重大沖擊和影響,一季度建材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出現大幅下降。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決策和堅強領導下,建材行業攻堅克難、積極應對,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統籌推進,從二季度開始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穩定恢復,到三季度末建材全行業基本擺脫疫情影響,全年運行恢復穩定,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實現增長。一、2020 年建材行業經濟運行情況1.1.建材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實現增長。建材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實現增長。2020
2、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實現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20 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實現營業收入5.1 萬億元1, 同比增長 0.8, 增速同比回落 10.7 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 4572.2 億元,同比增長 4.2,增速同比回落9.3 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建材行業銷售利潤率達到 9.0,同比增加 0.3 個百分點。雖然全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均為 2016 年以來最低,但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雙增長,疫情影響對全行業經濟運行的沖擊得到較好應對(圖 1) 。1本報告中所用數據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國家統計局。2圖 120162020 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增長速度2020
3、 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總體呈現“前低后高”的運行特征。疫情影響下,一季度規上建材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下降 17.1、31.4,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及經濟恢復的不斷加快,建材行業經濟運行二季度開始恢復,降幅縮至 10以內,上半年同比僅分別下降4.2、5.8。從下半年開始,規模以上建材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恢復明顯,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在 11 月份、9 月份止跌回升,實現增長(圖 2) 。經過努力,全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營業收入增長率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率實現持平,實現利潤總額增長率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0.1 個百分點。在建材各行業中,營業收入增長前五的
4、行業分別為平板玻璃工業、礦物纖維及制品工業、粘土和砂石開采工業、隔熱保溫材料工業和防水建筑材料工業,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是纖維增強塑料工業、磚瓦和建筑砌塊工業。利潤總額增長3前五的行業分別為輕質建筑材料工業、礦物纖維及制品工業、平板玻璃工業、技術玻璃工業、粘土和砂石開采工業,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是磚瓦和建筑砌塊工業。圖 22020 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增長速度在建材主要行業中,營業收入增長率超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建材子行業有平板玻璃工業、礦物纖維及制品工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防水建筑材料工業、隔熱保溫材料工業和建筑技術玻璃工業;利潤總額增長率超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建材子行業有平
5、板玻璃工業、礦物纖維及制品工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防水建筑材料工業、隔熱保溫材料工業、技術玻璃工業、粘土和砂石開采工業。2.2.建材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建材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在建材行業重點監測的建材產品中,水泥排水管、水泥電桿、鋼化玻璃、中空玻璃、玻璃纖維布、衛生陶瓷、磚、瓦、大理石板材、花崗巖板材、石膏板等 11 種產品產量同4比下降,其他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除玻璃纖維紗、建筑用石、螢石等產品產量增長超過 10以外,其他產品產量增長均在 10以內。由于 2019 年建材產品生產情況較好疊加2020 年疫情原因,建材絕大多數產品產量增長率比 2019 年同期下降,部分產品下降幅度較
6、大,全年僅有 5 種產品增長率比 2019 年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20 年全國水泥產量 24.0 億噸,增長 2.5,增幅比上年下降 2.4 個百分點。根據國家統計局月報統計數據, 2020 年規模以上平板玻璃產量 9.5 億重量箱,同比增長 1.3,鋼化玻璃產量 5.3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1.8,中空玻璃產量 1.5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0.8,夾層玻璃產量 1.1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3.5。其他主要產品中商品混凝土、陶瓷磚、瀝青和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產量同比增長,大理石和花崗石板材產量同比下降。3.3.全年建材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全年建材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受市場供大于求關
7、系影響, 2020 年初開始建材及非金屬礦產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回落,至四季度有所企穩。從 4 月份開始建材月平均出廠價格持續低于上年同月平均出廠價格,全年累計平均出廠價格指數從 10 月份進入同比下降區間。 12 月份, 我國建材及非金屬礦工業出廠價格指數 114.2,比年初下降 1.7 個點,環比上漲 0.6,同比下降 1.8,全年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下降 0.3(圖 3、圖 4) 。5圖 32020 年規模以上建材及非金屬礦行業出廠價格指數圖 420152020 年建材及非金屬礦出廠價格指數分行業看,12 月份水泥工業出廠價格指數 112.5,比上年同月下降8.7, 全年平均出廠價格95.6,
8、 同比下降4.4,由于水泥供需和年初疫情原因,水泥工業主要產品價格指數年初以來進入下降區間,至年底有平穩回升的趨勢,全年平均出廠價格為 2016 年以來最低。2020 年全國平板玻璃出廠價格指數 102.9,比上年上漲 10.0。受疫情影響,2020 年6前五個月平板玻璃出廠價格連續下降,平板玻璃價格指數一度低至 75.9, 6 月份止跌回升, 上半年累計跌幅達到 16.1。下半年在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平板玻璃出廠價格持續上漲,9 月突破 100,超過新冠疫情前水平。四季度價格上漲明顯加快,年末出廠價格指數 123.7,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需要說明的是,平板玻璃出廠價格大幅上漲,除市場
9、等因素外,平板玻璃產品結構的優化,如光伏玻璃、汽車玻璃原片等價值量提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他行業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防水建筑材料、輕質建筑材料、隔熱保溫材料、粘土和砂石開采、建筑用石開采、技術玻璃等行業全年平均出廠價格實現增長,建材其他行業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4.4.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恢復增長。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恢復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20 年非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從 6 月份開始恢復增長,全年增長 6.2%,比 2019 年下圖 520192020 年限額以上非金屬礦采選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固定資產7投資累計同比增長速度降 24.7 個百分點;非金屬礦制品業固定資產投資
10、從 3 月份降幅持續收窄,全年下降 3.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21.2 個百分點,比 2019 年下降 9.8 個百分點。受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 2016、 2017 年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微弱增長,2018 年以后受環保投入加大、產業發展轉型、綠色礦山建設等因素影響,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但 2020 年受疫情影響出現明顯回落 (圖 5) 。 從建材各行業監測情況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墻體材料、建筑用石等行業的規?;l展以及環保投入、綠色礦山建設仍然是建材行業投資的主要驅動力。5.5.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出口金額增長,進口金額下降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出口金額增長,進口金額下降。2
11、020 年,我國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出口2金額 38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4.1(圖 6、圖 7) ,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平均離岸價格同比下降 11.3, 是出口金額增長相對較低的主要因素。建材及非金屬礦制品主要出口商品中,防水建筑材料、粘土砂石類商品量價齊增,水泥制品商品出口數量增長,離岸價格出現下降,而磚瓦及建筑砌塊、石灰石、石膏采選和制品、建筑用石類商品出口數量下降,離岸價格上升,水泥和水泥熟料、輕質建筑材料、建筑技術玻璃、礦物纖維和復2本報告中所用進出口數據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海關總署全國海關信息中心8合材料、建筑衛生陶瓷等商品出口量價均降。其中,2020 年圖 62015-2019 年
12、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出口及進口金額增長率我國對美出口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金額 36.0 億美元,同比下降 5.0,對美出口金額占出口總額比重為 9.3,比上年下降 0.9 個百分點。出口歐盟成員國和金磚成員國累計金額比 2019 年分別下降 14.7和 4.6。2020 年,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進口金額 211.5 億美元,同比下降 9.2(圖 7) 。其中,防水建筑材料、粘土和砂石、建筑用石、 建筑衛生陶瓷進口數量同比有所下降, 水泥制品、建筑衛生陶瓷、其他非金屬采選和制品產品進口價格同比下降幅度明顯,而水泥和水泥熟料、石灰石、石膏采選和制品進口增長大幅上漲,特別是水泥熟料進口增長尤為明顯。在水泥
13、價格及市場需求驅動下,中國已經成為東南亞各國主要出口目的國,水泥熟料已經連續三年進口大幅增長。2020 年我國進口水泥熟料總量為 3337 萬噸, 同比增長 47,增長迅猛,水泥熟料進口來源國主要為越南、印尼、泰國和9日本。2020 年越南向中國的進口熟料 1980 萬噸,占熟料總進口量的 59,其次是印尼、泰國和日本分別占總進口量的10、9.9和 8.2。2020 年, 我國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進出口差額為 176 億美元,由于國際疫情和匯率變動影響,今年進口建材商品價格低于去年水平,是進口金額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出口價格圖 72015-2020 年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出口及進口金額下降速度小于進
14、口價格下降速度,則保證了年度出口的穩定增長。二、建材行業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1.1.建材產品市場結構多元化特征日益顯現。建材產品市場結構多元化特征日益顯現。當前建材行業產業體系,主要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而發展形成,投資長期以來都是建材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融合發展,建材市場呈現明顯的多元10化發展。 投資市場比重從 20 世紀末的 85左右降至 2020 年的 60,在下游需求升級、行業技術進步以及產業融合發展共同作用下,建材細分市場快速發展,建材產品結構呈現多元化特征,并逐漸成為航空航天、國防科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
15、的重要原材料,在國民經濟的更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2.2.建材行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建材行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建材傳統產業大規模擴張的階段已經結束,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建材產業結構轉變,在終端消費逐步升級以及產業發展規律共同作用下,建材產業鏈持續調整,下游加工制品業發展加快。目前建材內部各產業間產品轉化形成的銷售額占銷售額的比重達到 25左右,2018 年規模以上建材加工制品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基礎材料產業,2020 年達到52.6。產業鏈的延伸、產品結構多元化發展以及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 使建材產品質量和內在價值明顯提升, 智能化、高端化產品發
16、展良好。優質陶瓷衛浴、技術玻璃、復合材料等產品出口價值已經與我國進口的高端產品相當。3.3.建材行業規上企業結構有所優化。建材行業規上企業結構有所優化。受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2018、2019 年規模以上建材企業數量連續下降。但隨著建材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建材加工制品業得到較快速度增長,由此帶來了加工11玻璃、復合材料、防水建材等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逐步增加,使 2020 年規模以上建材企業數量恢復增長至 3.4 萬家(圖 8) 。在建材各主要行業中, 2020 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規上企業數量比 2019 年增加了 1500 余家,主要以商品混凝土企業為主,這也成為建材行業規上
17、企業數量增長的最大原因。圖 8 規模以上建材企業數量變化其他建材主要行業中,墻體屋面材料工業規上企業數量增加了 300 余家,粘土和砂石開采工業、石灰石膏工業等建材加工制品類行業規上企業數量增加了 100 余家,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礦物纖維和復合材料工業等行業受市場因素影響規上企業數量減少,同樣,水泥工業規上企業增加了 60 余家。充分反映了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快,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適應市場的能力有所強化。4.4.堅持科技創新,推進行業高水平發展有成果。堅持科技創新,推進行業高水平發展有成果。12建材行業圍繞轉換發展動能、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
18、業鏈提升,重點轉向高端、高附加值、產業鏈發展,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布局新興產業,不斷增強科技實力水平,全方位推動建材高質量發展。目前建材行業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 0.76, 低于工業規上企業平均水平。根據普查數據,2018 年建材行業規上企業新產品開發項目數、新產品銷售收入分別占規上工業企業的0.30和 1.97,規上企業申請發明專利 7704 件,有效發明專利數 20702 件, 分別占規上工業企業的 2.07和 1.89。2020 年,在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科技支持方面,建材聯合會組織征集國家“十四五”行業重大研發需求并向科技部報送 50 項建材行業重大研發專項;征集建材工業鼓勵推廣
19、應用的技術和產品,向工信部推薦了“高強度玻璃纖維池窯化生產技術” 、 “SYT65(T1000G 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等 43 項技術和產品。積極承擔工信部先進無機非金屬“卡脖子”產品目錄課題研究,共梳理凝煉出 28 項“十四五”期間建議重點扶持的產品,提出了政策建議。爭取到國家發改委將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日產 5000 噸水泥熟料及配套污泥協同處置項目、中國建材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8.5 代 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杭州山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日產 5000 噸熟料水泥生產線技改工程項目、河南省中聯玻璃有限責任公司 600t/二代浮法玻璃智能化示范線項目等列13入 增強制造業核心
20、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 年 ) 。經過聯合會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成果豐碩,凱盛君恒突破中性硼硅 5.0 藥用玻璃產業化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有效緩解了國內新冠疫苗包裝瓶短缺;四川玻纖集團攻克了連續玄武巖纖維池窯拉絲關鍵技術,建成了世界首條萬噸連續玄武巖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中國建材研究總院研制的“超純石英玻璃制備與高精度擺片加工技術及表征方法” 、海螺集團開發的“袋裝水泥包裝裝車發運無人化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 、中國建材研究總院與清華大學承擔的“水泥窯爐煙氣中低溫 SCR脫硝催化劑的研發及工程應用” 、天瑞新登鄭州水泥有限公司研發的“水泥
21、窯氮氧化物協同治理技術及關鍵裝備的研發與應用”等多項行業科技成果取得突破,已在嫦娥五號及水泥等領域實現了工程化應用。三、當前建材行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1.行業經濟運行恢復中行業經濟運行恢復中仍以仍以投資拉動為投資拉動為主主,消費需求消費需求相相對對偏弱偏弱。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建材行業經濟運行恢復明顯。但終端消費市場恢復相對較慢,市場需求較為明顯地依賴于啟動較早且推動迅速的基建等領域的投資需求,這也導致建材行業經濟運行表現出更加明顯的受投資拉動的運行特征。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 2020 年全國建筑安裝工程固定資14產投資同比增長 3.9,房地產施工面積同比增長 3.7,而房地
22、產竣工面積同比下降 4.9, 降幅比上半年有所擴大,限額以上建筑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類值同比下降 2.8。與之相對應的,水泥、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建筑玻璃、防水建材等受投資直接影響的行業生產和經濟效益恢復較快,而建筑衛生陶瓷、石膏板等產品生產及行業經濟效益恢復相對緩慢。2.2.建材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建材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加大了行業經濟運行壓加大了行業經濟運行壓力。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 建材企業較早、 較快的恢復生產,建材市場總體上持續呈現供大于求的供需關系,進一步加大了建材工業出廠價格持續下滑壓力。2020 年,建材工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 0.4,從 10 月份開始結束了 2017 年以來
23、的持續上漲,進入下降區間,水泥、磚瓦和建筑砌塊、輕質建材、石灰石膏、礦物纖維和復合材料、建筑衛生陶瓷、非金屬礦采選和制品等行業出廠價格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其中水泥出廠價格下降 4.4,建材出廠價格下降態勢趨于顯現。而由于價格近年來成為行業經濟運行穩定的主要支撐,建材行業價格的走弱,已經對行業經濟運行形成較大壓力,對企業市場環境產生影響,部分區域、部分行業已經出現跨區域銷售、降價促銷等現象。3.3.建材行業應收賬款問題較為突出建材行業應收賬款問題較為突出,運行環境仍然偏緊。運行環境仍然偏緊。152020 年,建材行業應收賬款凈額達到 1.10 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1.5。其中,混凝土與水泥制
24、品行業應收賬款問題表現的最為突出。主要原因就是供大于求的市場關系以及下游市場投資規模減弱導致資金流動放緩。在建材各主要行業中,應收賬款凈額增長幅度最大的行業是粘土和砂石開采工業,其他行業應收賬款凈額也都不同程度地較往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時,除礦物纖維和復合材料工業產成品庫存有所下降以外,建材各行業都有所增加,增加最為明顯的仍是粘土和砂石開采工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這表明雖然建材行業在外部形勢變化情況下經營環境趨緊的跡象有所顯現。4.4.建材行業、企業分化明顯加大。建材行業、企業分化明顯加大。近年來,建材行業產業結構呈現投資驅動類產業規模比重加大、各行業經濟效益向頭部企業集中的特點,行業發展
25、的馬太效應顯現。 一方面, 隨著國民經濟結構深度調整, 2016年以來投資對行業拉動作用再次加大,消費和外貿市場對行業拉動作用有所減弱,在疫情影響下這一趨勢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受市場總量增長放緩、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企業分化進一步明顯,大企業集團對市場的影響力和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據我會對 15 家以水泥為主營業務的重點企業監測,其前三季度利潤總額占規模以上水泥行業利潤總額比重達到 64,其中前 5 家占比達到 55,3 家防水建材企16業利潤總額占比達到 66.1,2 家玻璃纖維企業利潤總額占規模以上行業比重達到 45.8, 與之相對的是中小企業面臨明顯生產經營壓力。四、有關政策建議1
26、.1.進一步促進政策效應持續穩定釋放。進一步促進政策效應持續穩定釋放。隨著我國各領域生產秩序加快恢復,我國調控政策效應逐漸釋放,并對建材市場逐漸形成有效支撐。建議繼續保障基建、房地產等領域投資效應持續穩定釋放和汽車、電子消費領域政策穩定,促進裝飾裝修市場進一步恢復,使政策盡快轉化為實際需求,形成對建材行業經濟運行的有效支撐。2.2.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消費領域增長動力。加快培育消費領域增長動力。當前建材產業仍處于動力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從行業長遠發展,仍要加快培育消費領域動力增長。建議,一是進一步推動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動水泥等傳統產業通過產
27、業鏈延伸形成上下聯動發展模式,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體作用,并積極鼓勵向水泥窯協同處置等環保產業轉型,使建材行業融入社會大循環中,同時統籌玻璃、玻璃纖維及制品、建衛陶瓷、新型墻體材料等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其向節能、智能、功能、高端等方向實現多元化發展,適應或引導相關消費領域變化;二是加快引導和培育消費市場,如通過提升強制性規范標準、鼓勵政府采購等措施培育引導形成既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方向又符17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市場,如強制推廣低輻射鍍膜玻璃等綠色節能建筑材料在建筑上的應用等,推動消費市場升級,激發消費市場潛力。3 3加強對建材產品價格的監測與引導,促進形成與供加強對建材產品價格的監測與引導,
28、促進形成與供需關系相適應的價格調節機制。需關系相適應的價格調節機制。今年以來建材價格持續走弱,對行業效益的支撐作用明顯弱化,進而轉為影響行業經濟效益波動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建議,加強建材產品尤其是水泥等大宗產品價格的監測與監督,通過適當引導水泥等過剩產能行業有序、合規發揮生產能力,有序調整后續錯峰生產政策等,推動建材行業建立與供需關系相適應的價格調節機制,防止因供過于求引起的市場競爭加劇,甚至無序競爭,保障建材產品價格穩定。4.4.優化企業融資信貸環境優化企業融資信貸環境,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的支撐作用。一是建議銀行取消行業歧視性政策限制,對建材行業企業
29、的貸款給予一定程度的放開,不再根據行業性質對企業的貸款審批進行限制,而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資金狀況給企業評級,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尤其是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領域傾斜,對一批看得準、有發展機遇的重點企業加強支持,幫助企業實現技術和產業領域的快速突破;二是建議鼓勵銀行建設全國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臺,整合政府、創投、市場服務機構等資18源,有效區分目標客戶和融資需求,實現需求-資源的有效對接,加大對中小企業中長期融資渠道的支持。三是建議加大對場外市場票據的監管力度,取消半年期以上的承兌匯票或者取消承兌匯票,把銀行的收益回饋給實體經濟。調研過程中,有的企業甚至建議全部取消承兌匯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