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利保護協會:2019柔性顯示屏技術行業專利分析報告(5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專利保護協會:2019柔性顯示屏技術行業專利分析報告(57頁).pdf(5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技術 行業專利分析報告行業專利分析報告 二一九年 十二 月 報告說明報告說明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歷年來為會員單位提供其所處行業的政策和專利數據分析服務。2019 年我會為了響應國家關于知識產權助推實體經濟的號召,為會員企業提供更加翔實和豐富的行業分析報告。 由于我會會員企業在所屬行業的位置差異較大, 對于知識產權的訴求多樣性明顯, 因此本報告目的僅是為分支行業內所屬企業提供專利領域的一般性提示,以供會員企業參考。 由于本報告并非商業性報告, 因此深度方面無法與商業性報告相比,特此說明。 研究人員信息 負 責 人 : 郝瑞剛 主要執筆人: 馬志斌 統 稿 人 : 馬志斌
2、參 與 人 員 : 馬志斌、郭鑫、姚金金 本報告支持單位 北京開陽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摘摘 要要 柔性屏幕,一般指柔性 OLED。相較于傳統屏幕,柔性屏幕優勢明顯,不僅在體積上更加輕薄, 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 有助于提升設備的續航能力, 同時基于其可彎曲、柔韌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設備意外損傷的概率。 在申請時間上,中國起步相對較晚,因此我國申請人可以繼續大力開展技術研發,在前期沒能占到優勢的情況下,爭取在技術研發方面進行追趕,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的技術實力。 國內企業的柔性顯示屏主要應用領域還是以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電視等領域為主;根據柔性顯示屏技術發展,可考
3、慮進一步拓展該技術的應用領域,結合具體應用領域尋找新的改進方向,搶占新市場。 國外申請人中,韓國的三星、LG 都是顯示屏巨頭企業,這兩個申請人一直積極在中國大陸地區申請專利,是國外申請人中最為活躍的。建議國內企業積極關注這兩個企業的專利申請動向, 減少國內申請人的損失; 盡量避免出現本土企業在本國實施技術時,卻要受到國外企業的阻礙的事件發生。 目目 錄錄 第 1 章 研究概述 . - 1 - 1.1 研究背景 . - 1 - 1.2 技術發展概況與產業現狀 . - 2 - 1.3 研究方法 . - 4 - 1.3.1 數據檢索 . - 4 - 1.3.2 重要專利篩選 . - 4 - 第 2
4、章 全球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 - 6 - 2.1 申請量發展階段 . - 6 - 2.2 各主要國家/地區申請人專利申請分布 . - 7 - 2.3 各主要申請地區與申請目的地分析. - 10 - 2.4 申請人集中度及主要申請人 . - 11 - 2.4.1 申請人技術集中度 . - 11 - 2.4.2 主要申請人 . - 11 - 第 3 章 中國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 - 13 - 3.1 申請量發展階段 . - 13 - 3.2 申請人類型及主要申請人 . - 14 - 3.2.1 申請人類型 . - 14 - 3.2.2 主要申請人 . - 15 - 3.3 申請人國別分析 . -
5、15 - 3.4 專利有效性與法律狀態 . - 18 - 3.4.1 總體有效性分布 . - 18 - 3.4.2 主要申請國專利有效性 . - 19 - 3.4.3 法律狀態分布 . - 20 - 3.5 各省份專利申請分布 . - 21 - 第 4 章 中國重要申請人分析 . - 25 - 4.1 京東方 . - 25 - 4.1.1 公司簡介 . - 25 - 4.1.2 柔性顯示屏產品 . - 25 - 4.1.3 全球申請趨勢 . - 27 - 4.1.4 全球布局 . - 28 - 4.1.5 中國專利狀況 . - 29 - 4.1.6 中國專利法律狀態分布 . - 29 - 4.
6、1.7 重要專利技術 . - 30 - 4.2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32 - 4.2.1 公司簡介 . - 33 - 4.2.2 柔性顯示屏相關技術 . - 33 - 4.2.3 全球申請趨勢 . - 34 - 4.2.4 全球布局 . - 35 - 4.2.5 中國專利狀況 . - 35 - 4.2.6 中國專利法律狀態分布 . - 36 - 4.2.7 重要專利技術 . - 37 - 4.3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 - 39 - 4.3.1 公司簡介 . - 39 - 4.3.2 全球申請趨勢 . - 39 - 4.3.3 全球布局 . - 40 - 4.3.4
7、中國專利狀況 . - 41 - 4.3.5 中國專利法律狀態分布 . - 41 - 4.3.6 重要專利技術 . - 42 - 4.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 44 - 4.4.1 單位簡介 . - 44 - 4.4.2 柔性顯示屏相關技術 . - 45 - 4.4.3 全球申請趨勢 . - 46 - 4.4.4 全球布局 . - 47 - 4.4.5 中國專利狀況 . - 47 - 4.4.6 中國專利法律狀態分布 . - 48 - 4.4.7 重要專利技術 . - 49 - 第 5 章 結論與建議 . - 52 - - 1 - 第第1章章 研究研究概述概述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8、 柔性屏幕,一般指柔性 OLED。相較于傳統屏幕,柔性屏幕優勢明顯,不僅體積更加輕薄,而且功耗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設備的續航能力,同時基于其可彎曲、柔韌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傳統的屏幕和降低設備意外損傷的概率。 最早的手機顯示屏是黑白屏,黑白屏是指只能顯示黑、白兩種顏色的屏幕,代表產品就是圖 1-1-1 所示的摩托羅拉 3200。 圖圖 1-1-1 黑白屏黑白屏代表產品代表產品:摩托羅拉:摩托羅拉 3200 1985 年在國內上市的第一款模擬手機摩托羅拉 3200,雖然依舊保持著“大哥大”的體型,但是重量已經減少至 1 斤左右,同時具有一塊可支持雙行單色顯示的屏幕,支持英文短信,
9、英文電話薄,支持 DTMF 音頻發送,縮位撥號;該產品的上市,標志著黑白顯示屏時代的開始。 隨著顯示屏技術的發展, 顯示屏已經從最開始的黑白屏逐漸發展為彩色屏、 電阻觸摸屏、電容觸摸屏、曲面屏以及柔性屏。 柔性屏,按其能夠彎曲的程度,可分為“可彎折”、“可折疊”和“可彎曲”三個境界??蓮澱凼侨嵝云磷钊菀讓崿F的狀態,顯示屏幕只能按固定的角度彎曲,比如三星Edge 系列手機;而可折疊和可彎曲的屏幕指的是可以在一個面和任意面上隨意彎曲,所以這兩種形式的柔性面板將對顯示屏的制造工藝和材料提出新的要求。 - 2 - 柔性屏的出現標志著傳統固定形狀的手機等電子產品將變成可彎曲、 可折疊的可變結構,這種技術
10、的出現必將使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同時也將對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帶來深遠的影響, 未來柔性屏幕將隨著個人智能終端的不斷滲透而廣泛應用。 如果說電容式觸摸屏是智能手機時代最具有深遠意義的發明, 那柔性顯示屏將翻開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產業的新篇章。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中列了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以發展核心基礎產業為主要方向,如集成電路產業這種半導體產業、新型顯示產業、高端軟件產業和高端服務產業等。這也是國家正在推行的由中國制造轉為中國智造一項舉措,OLED 柔性顯示作為新型顯示的主力軍更是要表現出中國智造的能力。 因此有必要對柔性屏相關的專利進行
11、分析,了解全球、國內就相關技術的專利保護現狀,從專利方面了解柔性屏相關技術的發展現狀。 1.2 技術發展概況技術發展概況與產業現狀與產業現狀 早在 1974 年,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 Gyricon 電子紙,讓柔性顯示屏的概念自此誕生。這種可以像紙一樣彎曲、又能直接顯示圖像的材料,自提出后一直都很吸引人,只是由于技術成本等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從實驗室走出。 后期隨著手機的不斷普及和發展,為爭奪市場,各大手機廠商不斷將各種技術應用到手機上,例如:屏下指紋技術、屏下攝像頭技術、全面屏技術等,現在已經發展出可折疊手機,手機屏幕、機身都可以一起折疊。 2018 年 5 月,在拉斯維加斯開幕的
12、 SID Display Week(國際顯示周)上,各大廠商都展出了自己的柔性屏產品,部分廠商及產品羅列如下: 1、京東方 京東方推出的 7.56 英寸折疊平板電腦,已經可實現全球最小動態彎折,半徑僅為1mm,彎折次數超過 10 萬次,色域 NTSC 高達 118。京東方(BOE)所展示的可彎折柔性屏平板電腦如圖 1-2-1 所示。 - 3 - 圖圖 1-2-1 BOE(京東方京東方)7.56 英寸折疊平板電腦英寸折疊平板電腦 2、LGD LGD 展示出了除韓國本土外首次亮相的全球首款 77 英寸透明柔性 OLED 面板, 其擁有 40%的透過率和 38402160 的 UHD 分辨率,同時曲
13、率半徑高達 80R。該面板可以在建筑玻璃窗,甚至汽車前風擋等多種場景中使用,產品展示如圖 1-2-2 所示。 圖圖 1-2-2 LGD 全球首款全球首款 77 英寸透明柔性英寸透明柔性 OLED 面板面板 3、維信諾 維信諾圍繞柔性技術發展趨勢和智能終端產業創新應用需求,首次發布了“柔性顯示折疊一體機, 如圖 1-2-3 所示; 該柔性顯示折疊一體機搭載 7.2 英寸 AMOLED 柔性折疊屏,最小彎折半徑可達到 1.6mm,再次突破柔性顯示折疊技術邊界。 - 4 - 圖圖 1-2-3 柔性顯示折疊一體機柔性顯示折疊一體機 可見在柔性顯示屏技術已經日漸成熟,即將走進我們的生活。 隨著柔性顯示屏
14、技術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發展, 柔性顯示屏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手機、車載顯示設備、可穿戴設備等相關設備上,這將為電子設備帶來新的變革,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而電子產品對柔性屏的應用也將帶動柔性顯示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二者相互促進。柔性顯示屏技術與相關電子產品的發展,也將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1.3.1 數據檢索數據檢索 (1)數據來源及范圍 本報告采用的全球專利數據、 中國專利數據、 中國專利法律狀態等均來自 INCOPAT全球專利數據庫。 本報告所采用的專利數據樣本均為自有記載開始至檢索截止日為止公開的所有專利,數據統計截止時間為 2019 年 12 月 15
15、 日。 (2)檢索策略 采取分別檢索的方式進行數據檢索。 首先,根據上述關鍵技術分別確定關鍵詞,并進行檢索、降噪,降噪方式包括:關鍵詞、分類號、人工篩選等,從而初步得到多組關于不同關鍵技術的檢索結果;然后,將上述多組檢索結果進行匯總、去重,得到最終的總體檢索結果。 使用這種檢索方式, 可以針對不同的關鍵技術分別進行檢索與降噪,降噪操作不影響其他技術的數據范圍,降噪效果更好,從而獲得更加準確的檢索結果。 1.3.2 重要專利篩選重要專利篩選 本報告將根據不同的關鍵技術,按照一定的標準篩選出部分需要重點關注的專利。 - 5 - 第一、專利被引證次數。通常情況下被引證的次數越多,該專利就越重要。在一
16、個領域中被多次引證的專利, 很可能其所涉及的內容就是這一領域中的核心技術或者基礎技術,是后續進行改進的基礎單元,因此被引證次數可以作為判斷專利是否重要的一個因素。 另外, 考慮到時間因素的影響, 申請時間越早的專利, 被引證或改進的幾率就越大;因此在根據被引證次數篩選重要專利時,應結合申請時間進行判斷,避免將申請時間較晚的重要專利漏掉。 第二、專利的同族成員數量。專利的同族成員數量越多,說明該專利進入的國家或地區就越多,專利進入其他國家或地區費用相對較高;因此除非申請人對申請目標國家或地區有較好的市場預期,才會選擇向該國家或地區申請專利,否則不會考慮讓該專利進入本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因此當一件
17、專利擁有的同族成員數量越多,說明申請人對該專利技術越重視。 第三、專利存活期。專利維護需要每年定期繳納年費,否則專利就進入失效狀態;而且專利年費會隨著專利存活的年度增加而梯度式上升,因此對于不是很重要的專利,專利權人會放棄維護。所以專利存活期可以體現該專利對專利權人的重要程度,存活期越久,專利越重要。 - 6 - 第第2章章 全球全球專利申請狀況分析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本章將從全球申請情況出發,對柔性顯示屏技術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 相關專利共計 46955 件。 2.1 申請量申請量發展階段發展階段 圖圖 2-1-1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全球申請技術全球申請量發展趨勢量發展趨勢 如圖 2-1
18、-1 所示所示,從 1974 年到 2019 年,全球范圍內公開的涉及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專利數量整體呈階梯式上升的態勢。 可以看到,早在 1974 年就已經有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的專利申請,但由于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實施該技術成本太高, 因此該技術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后期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普及和發展,以及液晶顯示技術、薄膜電路等技術的逐漸成熟,柔性顯示屏技術才逐漸得到應用。 從圖 2-1-1 可以看到,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全球總體申請趨勢可以分為:萌芽期、緩慢發展期、第一快速發展期和第二快速發展期。 (1)萌芽期(1974 年1979 年) 1974 年1979 年期間,柔性顯示屏技術發展緩慢,
19、年申請量一直未超過 60 件。受到相關技術的限制,柔性顯示屏制造成本過高,無法推向市場,因此研發投入與技術產出都比較少。 (2)緩慢發展期(1980 年1993 年) - 7 - 1980 年1993 年期間, 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專利申請量開始緩慢提升, 全球相關專利年申請量從 81 件逐漸增加至 230 件,但 1991 年后的年申請量出現了部分回落趨勢,增長速度停滯不前。 (3)第一快速發展期(1994 年2011 年) 這一階段,相較于緩慢發展期,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明顯增加,到 2005 年年申請量已經增至 1515 件,但后續年度的年申請量再次出現回落趨勢,增長速度再次停
20、滯不前。 (4)第二快速發展期(2012 年至今) 2012 年,手機等電子產品逐漸走入普通家庭,隨著手機產品的發展,觸摸屏等新技術不斷被應用到新款手機或平板電腦上, 進而促進了液晶顯示技術與顯示屏幕技術的發展,柔性顯示屏技術逐漸被各大廠商重視,開始布局專利。因此,在 2012 年之后,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的年申請量開始迅速增長,增長趨勢明顯比第一快速發展期更快。根據已經公開的專利數據顯示, 2017 年全球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的最高年申請量已經達到 4601 件,2018 年也已經達到 4456 件,考慮到 2018 年尚有部分專利未公開,因此 2018 年的實際申請量應大于 2017 年的
21、申請量,專利申請量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柔性顯示屏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必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 2.2 各主要國家各主要國家/地區申請人專利申請分布地區申請人專利申請分布 (1)整體情況 柔性顯示屏技術在全球的專利申請人地域分布涉及 69 個國家或地區。 圖圖 2-2-1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全球技術全球申請人申請人地域分布地域分布 - 8 - 如圖 2-2-1 所示, 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專利申請人主要來自中國、 韓國、 日本和美國,四個國家的申請人申請的相關專利數量占全球相關專利總量的 91%, 相關技術的地域集中度明顯較高,專利申請主要在上述 4 個國家產生。 中國(大陸地區
22、)專利數量達 13909 件,數量排名第一,數量占比接近全球總申請量的 1/3。這與中國申請人數量龐大、手機等電子產品在中國的普及度較高、以及眾多中國手機廠商、相關企業的大力研發有直接關系,比如新聞報道較多的京東方、柔宇科技等。 韓國和日本分別以 11883 件和 11638 件相關專利的數量分別占據第二和第三, 專利數量占比均達到了全球相關專利總量的 1/4。相關專利數量占比僅次于中國大陸地區,這主要是受韓國、日本的相關企業技術發展較成熟,專利申請數量較多影響較大,比如韓國的 LG、三星,日本的松下、JAPAN DISPLAY 等。 美國以 5273 件相關專利的成績占據第四,專利數量超占比
23、超過了全球總申請量的1/5; 這主要是美國體量較大的顯示面板或手機廠商相對較少, 比如比較技術相對成熟的公司只有蘋果公司,因此美國申請人的相關專利數量相對較少。 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專利數量占比均不足 3%,對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全球發展影響相對較小。 (2)主要國家/地區申請量發展趨勢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地區地區) 韓國韓國 - 9 - 日本日本 美國美國 圖圖 2-2-2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全球各主要申請國技術全球各主要申請國/申請地區申請地區申請量發展趨勢申請量發展趨勢 圖 2-2-2 是各主要申請國/申請地區就柔性顯示屏技術的申請量發展趨勢。 從最早申請時間來看,美國、日本早在 197
24、4 年就已經開始有相關專利申請,開始申請相關專利的時間較早;韓國在 5 年后也開始了相關專利申請;中國大陸地區則直到1993 年才開始有相關專利申請,開始申請相關專利的時間較晚。 中國大陸地區開始申請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時間較晚, 與中國的專利制度實施較晚、相關技術發展起步較晚都有直接關系。1984 年 3 月 1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頒布,并與 1985 年 4 月 1 日正式實施,因此中國(大陸地區)開始申請相關專利的時間較晚,但也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當年就開始了相關專利的申請。 從申請趨勢上來看,中國大陸在 2010 年之前相關專利申請量發展緩慢,2010 年之后相關專利申
25、請數量持續、穩步提升,目前仍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韓國則是在 2003年之后相關專利申請數量開始明顯增加,后趨于穩定,到 2012 年再次進入快速增長狀態,到 2016 年后,相關專利申請量有所回落,但年申請量仍維持在 1000 件以上。日本在 1991 年之前一直保持小幅度的增長,19911994 年數量有所回落;之后進入第二次增長階段,直至 2004 年達到頂峰,后續年申請量開始在 400 件附近波動,相關專利年申請量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美國在 2004 年之前一直處于增長狀態,2014 年之后申請量一直在 150330 件之間波動,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 從年申請量峰值來看, 各主要申請國/
26、申請地區的數量差別較為明顯, 中國 (大陸) 、韓國、日本、美國的年申請量峰值分別為 3208 件(2018 年)、1453 件(2015 年)、609件(2004 年)、321 件(2016 年)。中國大陸地區開始申請時間較晚,但發明人數量龐- 10 - 大,再加上各種政策扶持、制度激勵,因此在專利申請數量上遠超其他國家或地區。 2.3 各主要各主要申請地區申請地區與與申請目的地申請目的地分析分析 企業申請專利是對其銷售市場的保護,因此企業在某個國家/地區的專利布局與企業在該國/該地區的市場重視程度密切相關。圖 2-3-1 中,橫坐標表示技術輸出地,縱坐標表示技術輸入地,考慮到向歐洲專利局申
27、請的專利在各成員國登記時,部分國家并不會為該專利提供本國專利號,因此保留了技術輸入地中的歐洲專利局以供參考。 圖圖 2-3-1 全球全球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主要國家技術流向技術主要國家技術流向 技術輸出地即專利申請人所述國家或地區,技術輸入地即專利公開國家或地區;圖2-3-1 中的數值為對應的專利數量,坐標交叉處的氣泡大小與專利數量相對應。 從圖 2-3-1 可以看到,多數申請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申請目的地都是本國或本地區,只有中國臺灣將相關專利申請的主要目的地放在了美國, 說明美國是中國臺灣相關企業的重點布局國家,是最為重要的市場。 - 11 - 就具體國家或地區來說, 除去在本國或本地區的
28、布局,中國大陸申請人對外布局的重點區域為美國;韓國申請人對外布局的重點區域是美國和中國大陸;日本申請人對外布局的重點區域是美國,其次為韓國和中國大陸;美國申請人對外布局的重點區域是日本、歐專局、韓國和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申請人對外布局的重點是美國;德國申請人對外布局較為分散,主要是歐專局、美國、日本等。 可以看到,除去本地區專利布局外,技術輸入最多的或家或地區主要為: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地區)、歐專局等,是申請人對外布局的重點地區,說明這些地區市場未來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促使申請人爭相布局。 總體來看,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地區)、美國等既是主要的技術輸出國,也是主要的技術輸入地,柔性顯示屏技
29、術研發實力與市場發展前景都比較好。 2.4 申請人集中度及主要申請人申請人集中度及主要申請人 2.4.1 申請人技術集中度申請人技術集中度 表表 2-4-1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相關專利技術技術集中度集中度 申請人申請人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技術 申請量申請量(件件) 占比占比 前 5 名 7990 17.02% 前 10 名 10500 22.36% 前 15 名 12239 26.07% 前 20 名 13723 29.23% 全部申請人 46955 100.00% 從表 2-4-1 可以看到,就柔性顯示屏整體而言,前 20 名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占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總量的 29
30、.23%,前 5 名申請人占據了 17.02%的相關專利,技術集中度為中等,沒有出現部分申請人的專利擁有量明顯偏多的現象;這與柔性顯示屏技術開始快速發展的時間較晚,參與研發的顯示屏技術相關企業數量較多,市場格局尚未確定有一定關系。 2.4.2 主要申請人主要申請人 表表 2-4-2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技術相關專利的相關專利的主要申請人排名主要申請人排名 序序號號 申請人申請人 國家國家/地區地區 申請量 (件)申請量 (件) 占比占比 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韓國 2144 4.57% 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韓國 2044 4
31、.35% - 12 - 序序號號 申請人申請人 國家國家/地區地區 申請量 (件)申請量 (件) 占比占比 3 LG DISPLAY CO LTD 韓國 1755 3.74% 4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1230 2.62% 5 LG ELECTRONICS INC 韓國 817 1.74% 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中國(大陸) 734 1.56% 7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563 1.20% 8 JAPAN DISPLAY INC 日本 417 0.89% 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
32、O LTD 日本 398 0.85% 10 SHARP KK 日本 398 0.85% 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日本 367 0.78% 12 APPLE INC 美國 363 0.77% 13 三星顯示有限公司 韓國 342 0.73% 14 SEIKO EPSON CORP 日本 335 0.71% 15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332 0.71% 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日本 312 0.66% 17 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韓國 299 0.64% 18 HITACHI LTD 日本 296
33、0.63% 19 SAMSUNG SDI CO LTD 韓國 293 0.62% 20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284 0.60% 表 2-4-2 所示為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申請量排名前 20 名的申請人。其中,前 5個申請人中,韓國的三星和 LG 各占據兩個名額,中國大陸的京東方占據 1 個名額,都是與柔性顯示屏技術直接相關的企業。 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擁有量最多的是韓國的三星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擁有相關專利 2144 件, 占全球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總量的 4.57%, 接近 5%;排在第 20 名的是中國的手機生產企業:東歐珀
34、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擁有相關專利 284件,占全球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總量的 0.60%。 就企業所屬國家或地區而言,統計結果如下:韓國 7 名、日本 7 名、中國(大陸)5 名、美國 1 名;其中韓國的 7 名申請人都是三星和 LG 相關的企業,技術分布相對集中。 - 13 - 第第3章章 中國專利申請狀況分析中國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中國專利指的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與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的專利,相關專利共計 13589 件。 3.1 申請量申請量發展階段發展階段 圖圖 3-1-1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技術相關相關專利專利申請量發展趨勢申請量發展趨勢 從圖 3-1-1 可以看到,中國受理柔性顯
35、示屏技術相關專利的申請趨勢與全球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的申請趨勢并不相同。 從起始時間上來看,中國受理的相關專利最早的申請年度是 1992 年,而全球相關專利的最早申請時間為 1974 年;這與中國的專利制度建立有直接關系,中國的專利制度建立時間較晚,第一部專利法1985 年才開始實施,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結果。 從總體趨勢上來看, 全球相關專利申請和中國大陸地區的相關專利申請均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具體來說,中國受理專利的申請趨勢可以分為:萌芽期、緩慢發展期和快速發展期三個階段。 (1)萌芽期(19922001 年) 1992 年至 2001 年期間,中國雖然每年都有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的專利申請,
36、但年平均申請量尚未超過 10 件; 2001 年最多才申請了 38 件; 這一時期全球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已經進入穩定增長狀態,但相關技術在中國市場上沒有開始應用,參與研發的人員和資金投入都比較少,技術發展緩慢。 (2)緩慢發展期(20022011 年) 2002 年至 2011 年期間,中國大陸的相關專利年申請量開始進入增長狀態,但增長速度相對緩慢,平均年申請量為 180.9 件,2011 年申請量最多達到了 350 件。這期間,- 14 -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手機等電子產品逐漸進入普通家庭,柔性顯示屏技術研發的人員和資金投入逐漸增加,相關企業逐漸開始各自的研發;同時
37、,中國先后于 1985 年 3 月 19 日加入巴黎公約組織、于 1994 年 1 月 1 日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相關的國外申請人也開始關注并在中國大陸地區布局相關專利,中國大陸地區的相關專利申請逐漸增加。 (3)快速發展期(2012 年至今) 這一階段,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相關企業的技術積累,國內柔性顯示屏技術的相關專利申請量開始迅速增長,平均增長速度為前一年的 35.41%;增長速度最快的分別是 2012 年(56.29%)、2013 年(46.25%)、2017 年(49.01%)。這期間,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國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工業、 民用領域對芯片相關產品的需求量顯著增
38、加,再加上國家的政策支持,大量企業投入到相關技術的研發中;同時國外柔性顯示知名企業開始在中國大量布局專利,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增加,至 2018 年已公開的專利數量已經達到 2816 件,較前一年增長 20.91%。 由于 2019 年申請的專利尚有大量未公開,因此 2019 年的數據僅供參考。 3.2 申請人類型及主要申請人類型及主要申請人申請人 3.2.1 申請人類型申請人類型 國內柔性顯示屏技術的申請人類型分布以企業為主,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等類型申請人申請的專利不到國內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總申請量的 1/5。 圖圖 3-2-1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申請人類型分布技術申請人類型分布 如圖
39、 3-2-1 所示,柔性顯示屏技術的專利申請人中,企業占比達到了 88.39%,接近申請人總量的 9/10。 這與柔性顯示屏技術更偏向實用、 技術內容較新穎的性質直接相關,- 15 - 柔性顯示屏技術屬于顯示器領域的新技術,將為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車載終端等相關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 但柔性顯示屏技術研發需要在相關領域既有充分知識儲備的人才參與,再加上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且是直接面向應用的技術,需要申請人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因此一般的個人或科研單位無力獨自研發,所以將近 90%的申請人都是企業。 3.2.2 主要申請人主要申請人 柔性顯示屏技術的中國專利申請還是以中國的企業申請人為主,
40、國外申請人占比較少,柔性顯示屏技術中國專利的主要申請人排名如圖 3-2-2 所示,可以看到國外申請人數量只有三星的 2 個企業以及 LG 的 1 個企業,共占據 3 個名額。 圖圖 3-2-2 柔性顯示屏柔性顯示屏技術中國專利的主要申請人排名技術中國專利的主要申請人排名 從圖 3-2-2 可以看到,中國專利申請中,大陸地區的主力軍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昆山國顯光電、柔宇科技等顯示器相關企業,以及歐珀等國內知名的手機企業;國外申請人則主要是三星和 LG。 其中,位居第一是京東方,專利申請量遠超其他申請人,分別是第 2 名、第 3 名的2.18 倍、 3.59 倍; 從第 3 名開始, 申請人的
41、專利申請數量都比較接近, 數量差相對較小。 3.3 申請人國別分析申請人國別分析 - 16 - 圖圖 3-3-1 中國專利申請人國別中國專利申請人國別占比占比 從圖 3-3-1 可以看到,中國受理的 13589 件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中,中國申請人申請的專利數量達 11386 件,接近中國受理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總量的 85%。國外申請人中,韓國、日本、美國申請人申請的相關專利數量都在 200 件以上,占比在 2%9%之間。其中韓國申請人的申請數量達 1207 件,超過了中國申請人專利申請量的 10%,在國外申請人中占比明顯偏多,這主要是受韓國的三星、LG 等顯示器相關企業的影響,韓國的這兩家企業
42、在全球的專利申請量都排在前列, 加上中國大量的手機企業需要向三星等企業采購顯示屏,而且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較強,只是韓國相關企業較為看重中國市場,因此韓國企業在中國布局的專利數量相對較多。 其他國家或地區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的數量較少,荷蘭僅有 65 件,剩余 23個國家或地區申請人總共在中國申請了 144 件相關專利, 這些國家或地區雖然專利數量相對較少,但在中國布局足以說明其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在中國申請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的申請人的國別多達 27 個,可見中國的柔性顯示屏市場非常具有前景,被世界各國的申請人看好。 上述 27 個國家的申請人并不是同時開始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下面按 5
43、年為一個時間段來分析各國申請人在中國申請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的狀態變化。 - 17 - 19921999 年年 20002004 年年 20052009 年年 20102014 年年 2015 年年至今至今 圖圖 3-3-2 中國專利主要申請國占比變化中國專利主要申請國占比變化 從圖 3-3-2 可以看到,從 1992 年至今,隨著柔性顯示屏技術的發展以及大量國外企業開始在中國布局專利,同時伴隨著中國的政策支持,鼓勵申請人加快研發柔性顯示屏相關技術,中國申請人在中國專利中的申請量占比也越來越高。 具體來說,19921999 年之間,包括中國在內,各國申請量均未超過 15 件,中國申請人的申請量最
44、多,占比達 34%;美國、日本緊隨其后,占比分別為 24%和 21%,其余國家或地區專利數量較少;1992 年1999 年期間,除中國大陸以外,已經有 7 個國家或地區的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 18 - 20002004 年期間,中國及各主要申請國在中國申請專利的數量都開始迅速增長;尤其是日本申請人以 132 件的數量占據第一,占比 36%,排名超過了中國申請人;中國申請人以 128 件的專利數量占據了 35%的比例,排名第二;韓國申請人的專利數量增至47 件,占比 13%;荷蘭、美國等其余 12 個或家或地區的專利數量占比都未超過 6%。日本、 韓國申請人的專利數量增長最快, 美國申
45、請人的專利數量增長較慢; 這 5 年期間,除中國大陸以外,已經有 14 個國家或地區的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20052009 年期間,隨著國外申請人開始在中國布局相關專利,中國大陸的大量申請人也開始關注柔性顯示屏技術的研發, 中國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的柔性顯示屏相關專利數量占比首次超越了 50%,達到了 54%;專利數量增至 492 件,是前 5 年的 3.8 倍。日本申請人的專利數量保持平穩,韓國申請人的專利數量快速增加為前 5 年的 3.5 倍。這5 年期間,除中國大陸以外,已經有 16 個國家或地區的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20102014 年期間,中國申請人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了
46、2224 件,是前 5 年的 4.5倍,專利數量占比首次超過了 3/4,達到了 77%。主要國外申請人依然是:韓國和日本的申請人, 尤其是韓國申請人專利數量增至 369 件, 是前 5 年的 2.2 倍, 增長速度明顯;日本申請人的專利數量保持穩定;美國專利申請量有所增加,但增長速度較低;受中國申請人數量劇增的影響,韓國、日本、美國等國申請人的專利數量占比均有所下降。這5 年期間,除中國大陸以外,已經有 14 個國家或地區的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2015 年至今, 中國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繼續增加, 已達到 8529 件, 是前 5 年的 3.8倍,數量占比達到了 86%。其他國家或地區中
47、,主要申請國為韓國,專利數量增至 622件,是前 5 年的 1.6 倍,占比 7%;美國、日本申請人的專利數量趨于穩定,無明顯增長趨勢。這 5 年期間,除中國大陸以外,已經有 17 個國家或地區的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 總體看來,韓國、日本和美國申請人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的數量增長較為明顯,尤其是韓國申請人,在 2015 年至今,專利數量仍在快速增加;日本和美國申請人的專利數量趨于穩定,已經沒有明顯增長趨勢;其余國家或地區的專利申請量都相對較少。 3.4 專利有效性專利有效性與法律狀態與法律狀態 3.4.1 總體有效性總體有效性分布分布 - 19 - 圖圖 3-4-1 中國專利有效性分布中國
48、專利有效性分布 圖 3-4-1 中,有效專利占比相對較多,超過了 2/5,審查中專利占比超過 1/3,失效專利占比剛剛超過 1/5。從圖 3-1-1 所示的申請趨勢可以看到,中國受理的柔性顯示屏技術相關專利,最早的申請日為 1992 年,且前期專利申請數量較少,2000 年之后年申請量開始逐漸上升,2010 年之后申請量增長速度進一步提升,20172019 年的專利申請量持續增加,因此近幾年申請的發明專利仍有部分處于審查中,導致審查中的專利占比超過了 1/3;由于柔性顯示屏技術在中國屬于新興行業,集中申請時間較晚,有效專利占比最多,超過了 2/5。 失效專利包括超出保護期限的專利、未按時繳納年
49、費權利終止的、專利被駁回或主動撤回、專利被無效等多種情況;由于柔性顯示屏技術在國內屬于新技術,申請人放棄維持的幾率較低,再加上最早的專利是 1992 年才申請的,因此超出保護期限的專利較少,失效專利占比只有 1/5 左右。 3.4.2 主要申請國專利有效性主要申請國專利有效性 - 20 - 圖圖 3-4-2 主要申請國專利有效性主要申請國專利有效性 圖 3-4-2 中,數值與對應氣泡表示各申請國對應的處于有效、失效、審中狀態的專利數量??梢钥吹?,除中國外的大多數申請國中,處于有效和失效兩個狀態的專利數量都比較接近,處于審查中狀態的專利數量相對較少;韓國、日本、美國審查中的專利數量相對較多,這幾
50、個國家的申請人近幾年在中國的專利申請較為活躍;中國申請人遞交的專利中, 處于審中狀態的專利數量與有效專利數量比較接近, 失效專利數量相對較少。 3.4.3 法律狀態分布法律狀態分布 - 21 - 圖圖 3-4-3 中國專利中國專利法律狀態法律狀態分布分布 與專利有效性相比,專利法律狀態對專利所處狀態的分類更加清楚;從圖 3-4-3 可以看到,授權專利所占比例與有效專利占比相同,都是 41.45%,數據完全重疊;實質審查中的專利占比為 34.81%,較審中專利占比略少,缺少的部分正是已公開但未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的發明專利;權利終止、撤回、駁回、放棄等都屬于失效專利,權利終止包括保護期限屆滿和未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