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互聯網金融行業年度報告:邁向金融元宇宙-220418(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互聯網金融行業年度報告:邁向金融元宇宙-220418(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分析師:衛以諾分析師:衛以諾 執業證書編號:S0890518120001 郵箱: 銷售服務電話:銷售服務電話: 021-20515255 table_product table_main 摘要摘要: 今年的互聯網金融年度報告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回顧、今年的互聯網金融年度報告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回顧、全球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分析以及總結展望。全球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分析以及總結展望。 第一部分互聯網金融回顧中, 主要分析梳理了第一部分互聯網金融
2、回顧中, 主要分析梳理了 2021 年互聯網金融市場整年互聯網金融市場整體的發展概況,展示資本市場三個明顯特征,并提出了行業最新的發展趨體的發展概況,展示資本市場三個明顯特征,并提出了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傮w而言,監管政策落地后,互聯網金融行業遇到了較大的發展困難,勢??傮w而言,監管政策落地后,互聯網金融行業遇到了較大的發展困難,海外市場也對中概股進行了“圍剿” ,股價與市值都出現了較大的縮水,與海外市場也對中概股進行了“圍剿” ,股價與市值都出現了較大的縮水,與之相對的是,互聯網企業回歸港股與之相對的是,互聯網企業回歸港股與 A 股熱情高漲,金融元宇宙也成為了股熱情高漲,金融元宇宙也成為了全
3、球矚目的新風向。全球矚目的新風向。 第二部分全球互聯網金融中,報告分析了海外數字貨幣的基本情況,并第二部分全球互聯網金融中,報告分析了海外數字貨幣的基本情況,并對海外科技巨頭對海外科技巨頭 FANNG+TN 市場屢創新高進行了展示,同時,我們也全市場屢創新高進行了展示,同時,我們也全面梳理了面梳理了 2021 年年 SPAC 模式的發展、交易所引入情況以及中國香港地區模式的發展、交易所引入情況以及中國香港地區SPAC 業務的特色。業務的特色。 第三部分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中,報告以數字化和財富管理之爭為主題,第三部分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中,報告以數字化和財富管理之爭為主題,分析了當前國內金融機構數
4、字化浪潮下,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分析了當前國內金融機構數字化浪潮下,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 E-CNY 的發展的發展以及金融科技在金融機構當前的最新狀態?;诨ヂ摼W價值金融業務我們以及金融科技在金融機構當前的最新狀態?;诨ヂ摼W價值金融業務我們持續關注財富管理戰場上的廝殺,我們分部從大財富、大資管、大銷售三持續關注財富管理戰場上的廝殺,我們分部從大財富、大資管、大銷售三個角度給與全景圖展示。個角度給與全景圖展示。 最后的總最后的總結展望中,我們認為,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經歷“去偽結展望中,我們認為,互聯網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經歷“去偽存真”的互聯網金融階段后,在“金融科技”規劃的加持下,對全新的“
5、元存真”的互聯網金融階段后,在“金融科技”規劃的加持下,對全新的“元宇宙”階段有著極大的向往,我們提出金融元宇宙的業務探索方向,并對宇宙”階段有著極大的向往,我們提出金融元宇宙的業務探索方向,并對風險進行了揭示。最后,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經歷了長期的監管“紅燈”風險進行了揭示。最后,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經歷了長期的監管“紅燈”后, “綠燈”終會來,而面向產業互聯網金融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后, “綠燈”終會來,而面向產業互聯網金融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有下行壓力,政策有變動風險,互聯網金融以及金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有下行壓力,政策有變動風險,互聯網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監管趨嚴,創新力度減
6、弱,發展不及預期,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融科技監管趨嚴,創新力度減弱,發展不及預期,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慎! 相關研究報告相關研究報告 table_subject 撰寫日期:撰寫日期:2022 年年 4 月月 18 日日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邁向金融元宇宙邁向金融元宇宙 20222022 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年度報告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互聯網金融回顧:平臺類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互聯網金融回顧:平臺類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 . 4 1.1. 互聯網金融發展概述:互聯
7、網平臺企業遇嚴監管 . 4 1.1.1. 回顧整體:互聯網平臺監管政策落地 行業變革轉型在即 . 4 1.1.2. 監管政策:自上而下 由點成片 . 4 1.2. 資本市場:海外上市與二級市場表現冰與火齊在 . 6 1.2.1. 赴美上市:熱情下降 期待合作 . 6 1.2.2. 市場表現:股價持續低迷 . 7 1.2.3. 最新趨勢:回歸港股和 A 股熱情高漲. 7 1.3. 行業新發展趨勢:金融元宇宙爆發 . 9 1.3.1. 金融元宇宙定義:涵蓋眾多元素的融合概念 . 9 1.3.2. 金融元宇宙生態:五層遞進構建完整系統 . 10 1.3.3. 金融元宇宙實踐:初期階段的不同嘗試 .
8、11 2. 全球互聯網金融:科技巨頭市值新高與繁榮的全球互聯網金融:科技巨頭市值新高與繁榮的 SPAC . 12 2.1. 全球互聯網金融發展回顧:數字化提升 科技巨頭市值創新高 . 12 2.1.1. 數字貨幣:市場震蕩 單價屢創新高 . 12 2.1.2. 海外科技巨頭:FANNG+TN 市值創新高 . 12 2.2. 海外 SPAC 模式:全面發展與繁榮 . 13 2.2.1. 2021 年海外 SPAC 發展總述:創新高的一年 . 13 2.2.2. 2021 年交易所引入情況:紛紛布局 . 14 2.2.3. 香港地區 SPAC 業務:特色鮮明 . 15 3. 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分析
9、:數字化與財富管理之爭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分析:數字化與財富管理之爭 . 16 3.1. 傳統金融機構全面數字化競爭:數字場景化與金融科技化 . 16 3.1.1. 數字場景化:E-CNY 的時代來臨 . 16 3.1.2. 金融科技化:銀行、證券和保險的新一輪比拼. 17 3.2. 基于互聯網開展金融業務:財富管理戰場大比拼 . 18 3.2.1. 大財富:公募基金代銷百強爭霸 . 18 3.2.2. 大資管:買方投顧的全面放開與新特征 . 21 3.2.3. 大銷售:大 V 帶貨嚴監管 . 23 4. 總結與展望總結與展望:元宇宙的期待與互金發展的綠燈元宇宙的期待與互金發展的綠燈 . 24
10、4.1. 金融元宇宙:重視之下的漸行漸近 . 24 4.1.1. 金融元宇宙的業務探索:銀證保推進的下一步方向 . 24 4.1.2. 金融元宇宙的發展階段:三階段遞進發展 . 25 4.1.3. 金融元宇宙的監管關注:引導與政策發布 . 26 4.2.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展望 . 26 4.2.1. 未來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紅燈與綠燈 . 26 4.2.2. 轉型升級:從消費領域到產業領域的互聯網金融 . 27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2021 年中概互聯 ETF(單位凈值走勢)和互聯網領域大事件 . 4 圖 2:2021 年中概股上市時間分布 . 7 圖 3:2021 年中概股赴美上
11、市的行業分布 . 7 RZmVqUdWjWuUdU2X9Y7NdNaQnPqQpNsQlOrRmQjMnMvM9PnNuMNZmRnMvPtQoQ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3/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圖 4:7 家中國互聯網公司 2021 年總市值對比 . 7 圖 5:阿里巴巴、美團、騰訊 2021 年二級市場表現 . 7 圖 6:中概股回歸香港市場的路徑 . 8 圖 7:金融元宇宙時代 . 9 圖 8:金融元宇宙生態圖 . 10 圖 9:2021 年比特幣價格走勢(美元/枚) . 12 圖 10:2017-2021 年比特幣年交易量(單位:
12、十億美元) . 12 圖 11:FANNG+TN 市值 2018 到 2021 年的變化情況(億美元) . 13 圖 12:2009-2021 年美國 SPAC 的 IPO 數量以及募資規模(右軸) . 14 圖 13:2021 年美國 SPAC 公司涉及行業分布 . 14 圖 14:2016 末-2022 年 2 月現金 M0 余額(單位:萬億元). 17 圖 15:2019 年中國支付交易筆數占比情況 . 17 圖 16:E-CNY 試點場景數量和企業錢包數 . 17 圖 17:E-CNY 累積交易金額和個人錢包數 . 17 圖 18:券商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三種模式 . 18 圖 19:
13、2021 年 Q1-Q4 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保有規模(單位:億元) . 19 圖 20: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上榜五大機構類型數量統計(單位:家) . 19 圖 21:2021 年 Q1-Q4 權益類公募基金市場格局(單位:億元) . 19 圖 22:2021 年 Q1-Q4 非貨幣公募基金市場格局(單位:億元) . 19 圖 23:2021 年證券行業 818 財富理財節 . 21 圖 24:2021 年 1-12 月支付寶 APP 理財基金直播統計. 21 圖 25: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投資者年齡結構分布 . 22 圖 26:基金投顧客戶可投資規模和持倉情況 . 22 圖 27:大 V 帶貨后續整
14、改方案 . 23 圖 28:同花順投顧人氣榜(2021 年 10 月). 24 圖 29:今日頭條上申萬宏源投顧展示(2022 年 3 月) . 24 圖 30:金融元宇宙三個發展階段 . 26 表 1:2021 年至今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相關政策文件/講話/指導/標志性事件 . 5 表 2:美國資本市場與監管部門對中概股的政策 . 6 表 3:香港市場關于上市制度的改革制度與大事件 . 8 表 4:不同機構對元宇宙的理解 . 10 表 5:金融元宇宙實踐探索情況 . 11 表 6:全球交易所引入 SPAC 業務進展情況 . 14 表 7:香港地區 9 家 SPAC 公司全景分析 . 15 表
15、8:保險金融科技領域子公司介紹 . 18 表 9: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前 10 機構 . 20 表 10:資管行業 60 家買方投顧業務機構總覽情況 . 21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4/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1.互聯網金融回顧:平臺類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互聯網金融回顧:平臺類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 1.1. 互聯網金融發展概述:互聯網金融發展概述:互聯網互聯網平臺企業遇嚴監管平臺企業遇嚴監管 1.1.1. 回顧整體:互聯網平臺監管政策落地回顧整體:互聯網平臺監管政策落地 行業變革轉型在即行業變革轉型在即 2021 年是國內眾多互聯網企業,尤其
16、是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遭遇監管部門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政策監管一年。無論是年初在“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背景下,市場監管總局對互聯網平臺企業反壟斷的處罰;還是年中“雙減政策”出臺、對侵犯客戶數據隱私的 APP 集中下架;以及年底海外市場對中概股的調查和國內資本市場設置“紅綠燈”。對于互聯網平臺型企業而言,監管部門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沒變:規范發展、聚焦主業、回歸常態。 整體來看,在宏觀審慎的監管政策導向下,不管是國內監管部門圍繞“數據安全”、“信息保護”、“反壟斷”領域出臺的各種細致政策,還是海外無差別對所有互聯網企業的調查,規范數字經濟發展,治理互聯網企業在金融、信息領域的亂象,對互聯網壟斷
17、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處罰成為全球共識。根據不完全統計,2021 年國內針對互聯網領域有接近 90 個被罰事件,其中阿里巴巴、美團、騰訊等巨頭均收到巨額罰單。2021 年,中國互聯網企業股價紛紛跳水,Wind 數據統計,阿里從 6.7 萬億港幣跌到約 2.5 萬億港幣,騰訊從 7.3 萬億港幣跌到約 4.3 萬億港幣。海外科技巨頭同樣在 2021 年成為全球反壟斷重點監管對象,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遭到歐盟、美國的調查、起訴和處罰,以上的這些事件都表明,2021 年是互聯網行業發生結構轉折的一年,變革無處不在。 圖 1:2021 年中概互聯 ETF(單位凈值走勢)和互聯網領域大事件 資料來源
18、: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行業環境在變化,監管的思路和視角在調整,行業改革與轉型亦隨之而來。針對“互聯網+金融”的領域,我們看到了諸如字節跳動在 2021 年出售旗下證券業務板塊,阿里、美團紛紛剝離“相互寶”業務。但同時,我們也意識到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經歷了最近幾年大江大河、波瀾起伏、褪去光環的陣痛期后,迎來了數字化發展的新浪潮。無論是金融元宇宙、非同質化代幣(NFT) ,還是近期出臺的規范平臺健康發展意見,持牌經營、合規經營、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核心,也是今后互聯網金融類平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梢钥隙ǖ氖?,針對科技巨頭尤其是互聯網平臺類型企業的監管規則將會更為完善,執
19、法也將更為常態化,跨部門的監管協同也將進一步加深。 1.1.2. 監管政策:自上而下監管政策:自上而下 由點成片由點成片 0.951.151.351.551.751.952.152.352.552.75人大宣布 反壟斷改 修改人大宣布 反壟斷改 修改 對阿里巴巴和美團巨額處罰對阿里巴巴和美團巨額處罰 國家印發“雙減政策”國家印發“雙減政策” 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 滴滴等軟件遭下架滴滴等軟件遭下架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5/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2021 年,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發展環境已不復存在,P2P 業務的消亡
20、,網絡小貸、互聯網存款和貸款等業務均已經納入監管序列,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國家外匯局對螞蟻金服等多家互聯網平臺金融企業進行了專項整治,國內監管部門不僅僅有針對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綱領性、 規范性制度和文件密集頒布, 還有具體對互聯網金融生態上下游產業的關聯,諸如金融大 V、直播相關、數據管理等細分領域的治理規范。 可以說,針對互聯網平臺金融領域監管政策整體來看是自上而下,全面鋪開;針對數字化生態業務是由點成片,體系化管理。2022 年 1 月,國家發改委、央行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再次重申,完善金融領域監管規則體系,堅持金融活動全部納入金融監管,金融業務
21、必須持牌經營。 表 1:2021 年至今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相關政策文件/講話/指導/標志性事件 領域領域 相關業務相關業務 時間時間 政策文件政策文件/講話講話/指導指導/標志性事標志性事件件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平臺壟斷 反壟斷 20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修正草案) 強化對濫用算法、數據等新型行為規制 平臺經濟 2021.2 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以反壟斷法為依據,界定平臺、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及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等基礎概念。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高層學習 2021.10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 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 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數字經濟規劃
22、 2022.1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國務院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綱要 網絡數據安全 數據上位法 202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中國第一部關于數據安全的法律 個人信息保護上位法 20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中國第一部專門規范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 不正當競爭 公平競爭 2021.8 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 制止和預防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 2021.9 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 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互金平臺整改 互聯網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改造 2021.4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聯合對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臺企業進行監管約談 騰訊、度小滿金融、
23、京東金融、字節跳動、等 13 家網絡平臺企業參加 2021.10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新華社采訪 14 家互聯網平臺的整改中,監管提出上千個問題,一半左右已經落地 2022.3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發布會 螞蟻集團等 14 家互聯網平臺企業的整改還沒有完全結束,它們的金融業務正在逐步納入監管 互聯網金融業務 互聯網銀行 2021.2 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 嚴控互聯網貸款跨地域經營,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 互聯網證券 2021.6 證券期貨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 證券期貨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 證券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 互聯網保險 202
24、1.10 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滿足一定條件的保險公司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 產品銷售 網絡銷售 2021.12 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規范金融產品網絡營銷活動,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金融大 V 金融大 v 業務 2021.11 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 2021年第 12 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中 證券公司應規范開展與“大 V”合作活動 2022.2 央行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中國大 V 通過社交媒體帶貨銷售金融產品必須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6/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金融 持
25、牌,否則屬非法金融活動?!?跨境 跨境互聯網券商 2021.10 央行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 跨境互聯網券商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資料來源:國務院網站,證監會網站,銀保監會網站,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1.2. 資本市場:海外上市與二級市場表現冰與火齊在資本市場:海外上市與二級市場表現冰與火齊在 2021 年,或許是資本市場上中概股話題最多的一年。在內外政策不確定性與中美政治經濟博弈的環境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二級市場上的表現持續低迷。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政征求意見出臺,香港地區持續放寬對中資互聯網企業的準入要求,中概股回歸港股和 A 股的熱度較高。因此,在資本市場上,我們可以
26、看到三個明顯的趨勢,即國內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熱情下降、 中概股二級市場表現低迷、 互聯網企業回歸港股和 A 股熱情高漲。 1.2.1. 赴美上市:熱情下降赴美上市:熱情下降 期待合作期待合作 2020 年 12 月,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簡稱“HFCAA”) ,矛頭直指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2021 年 12 月,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 (SEC) 最終公布了 外國公司問責法 實施細則定稿 (簡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規定,在美國上市的外國企業必須披露是否由政府實體擁有或控制,并提供審計檢查證
27、據,同時以可變利益實體(VIE)上市的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信息披露,海外公司想在美國發行公開證券,審計賬目的公司必須經過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簡稱“PCAOB”)的審查,不能取得所要求的審計底稿,或者企業未及時申報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及控制,實施細則準許 SEC 禁止其股票交易或摘牌。換句換句話說,不滿足條件的中概股將在三年內(從話說,不滿足條件的中概股將在三年內(從 2021 年開始)從美股退市。年開始)從美股退市。 表 2: 美國資本市場與監管部門對中概股的政策 發布日期發布日期 政策與內容政策與內容 備
28、注備注 2020.12 外國公司問責法生效 2020 年 5 月在美國參議院通過,同年 12 月在美國眾議院通過,12 月 18 日總統簽署生效。 2021.3 SEC 發布了實施 HFCAA 實施細則Interim Final Rule 過渡性最終修訂案(Interim final amendments) 2021.7 與中國近期發展相關的投資者保護聲明(Statement on Investor Protection Related t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a) 要求 SEC 工作人員對那些與中國實體運營公司相關的(離岸空殼企業)境外發行人,在通過 VI
29、E 赴美上市之前,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 2021.8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 詹斯勒就投資中國公司的風險發出最直接的警告 要求 SEC 工作人員“暫時暫?!敝袊居脕碓诿绹鲜械臍す镜?IPO,并希望投資者了解更多關于公司結構的信息 2021.12 SEC 致中國公司的信函范本(Sample Letter to China-Based Companies) 要求中概股公司加強向投資者的披露義務,尤其是需要顯著和準確地披露公司使用 VIE 架構和不能遵守PCAOB 有關審計底稿要求的潛在風險 2021.12 SEC 最終確定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最終細則 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向 SEC 提
30、交文件, 證明該公司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掌控,并要求這些企業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師監督委員會的審計 資料來源:SEC 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HFCAA 通過后,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態度逐漸謹慎,2021 年 7 月后,市場上市熱情幾乎跌至冰點。據 Wind 數據統計,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2021 年共有 40 家中概股企業在美股市場上市(不包括 SPAC、OTC 上市),較 2020 年的 34 家略有增加。但 2021 年 7 月之后,只有一家香港股東全資持股的創新藥企業聯拓生物登陸了納斯達克。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7/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31、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面對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日趨復雜的環境,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 ,要求加強中概股監管,切實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修改國務院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明確境內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職責,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2021 年 12 月,中國證監會公布國務院關于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草案征求意見稿)和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支持企業依法合規赴境外上市,赴境外上市將全面
32、進行備案制。隨著中國境外發行上市新規的落地,以及中美監管機關在審計底稿問題上的合作意愿與共識,相信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春天”很快會再次來臨。 1.2.2. 市場表現:股價持續低迷市場表現:股價持續低迷 根據 Wind 數據顯示,2021 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約 280 只,其中有 225 只在 2021 全年累計出現了下跌, 占比高達 80.3%; 其中 134 只中概股的累計跌幅超過 50%, 占比達 47.8%。許多曾經的互聯網明星股全年表現不佳,如阿里巴巴、拼多多、騰訊、美團、京東為代表的中資互聯網平臺企業,2021 年全年市值分別縮水 2.06 萬億元人民幣、0.97 萬億人民幣元、0.9
33、6 萬億元人民幣、0.32 萬元人民幣、0.20 萬億元人民幣,累計漲跌幅分別為-48.96%、-67.19%、-18.76%、-23.49%以及-20.28%。 圖 4:7 家中國互聯網公司 2021 年總市值對比 圖 5:阿里巴巴、美團、騰訊 2021 年二級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Wind,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Wind,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1.2.3. 最新趨勢:回歸港股和最新趨勢:回歸港股和 A 股熱情高漲股熱情高漲 45,541 41,169 14,593 8,975 14,360 7,038 4,725 35,885 20,532 11,307 6,939 4,659 3,8
34、62 3,302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2021年1月總市值(億元人民幣)2021年12月總市值(億元人民幣)200300400500600700800100200300400500阿里巴巴-SW美團-W騰訊控股(右軸)圖 2:2021 年中概股上市時間分布 圖 3:2021 年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行業分布 資料來源:Wind,資本幫,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Wind,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767449200010012345678910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5944332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泛金融工業消費教育服務新能源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
35、聲明 華寶證券 8/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由于美國資本市場政策的不確定增加,2021 年以來很多原計劃赴美上市企業紛紛尋求登陸香港市場或回歸 A 股市場以實現上市融資計劃。同樣的,已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也在尋求到香港二次上市的機會。一方面,香港市場通過出臺更為寬松的政策,吸引中資企業回歸香港。2021 年 12 月,“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制度咨詢總結發布,SPAC 上市新機制已經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另一方面,國內的大力支持也是互聯網企業回歸港股的一大動力。 在 2022 年第十五屆亞洲金融論壇上,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表述證
36、監會一直以來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融資, 截至2021年底, 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達到 1222 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 47%。 這為內地企業全球配置資源, 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為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紅利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表 3:香港市場關于上市制度的改革制度與大事件 日期日期 事件事件/制度制度 內容內容 2018.4 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 允許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在香港主板上市以及同股不同權業務的支持 2021.3 聯交所刊發咨詢文件 優化海外發行人的規定,并確保股東保障水平維持嚴格;擴闊第二上市制度,歡迎在海外上市而經營傳統行業的大中
37、華公司來港上市;允許符合條件的發行人在保留既有不同投票權架構及可變利益實體架構下可作雙重主要上市 2021.9 聯交所于香港推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并征詢市場意見 公開征詢市場各方對聯交所擬引入 SPAC 上市框架及配套修訂的聯交所上市規則的意見 2021.11 就優化及簡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的建議刊發咨詢總結 拓寬了第二上市制度,歡迎在海外上市、經營傳統行業的大中華公司赴港上市;同時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發行人在保留現有不同投票權架構或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的前提下來香港雙重主要上市 2021.12 聯交所公布全新的 SPAC 上市機制效 SPAC 上市機制正式在香港落地,并于 2022
38、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2022.2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 已為中概股回歸做好準備,包括容許沒有不同投票權架構并屬非創新產業的大中華公司在港第二上市,并給予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更大靈活性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回歸港股已成為中概股企業的優先選擇。目前,回歸港股主要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私有化退市上市 (等于走一遍新的 IPO 流程) 、 雙重上市 (保留海外市場上市資格和香港上市條件)以及目前最為主流的二次上市。一些已經達到香港上市條件的美國中概股公司,已在 2021年完成了香港二次上市,例如:汽車之家、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攜程集團和微博等。 圖 6:中概股回歸香港市場的路徑 敬請參
39、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9/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1.3. 行業新發展趨勢:金融元宇宙爆發行業新發展趨勢:金融元宇宙爆發 2021 年 10 月, 社交媒體平臺公司臉書 (Facebook) 宣布將公司名稱更改為“元” (Meta,取自 Neal Stephenson 撰寫的雪崩Snow Crash一書中的網絡虛擬世界 Metaverse) 。在其推動下, “元宇宙”概念不斷滲透到各領域, 國內如騰訊、 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進場,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躍躍欲試,積極探索金融元宇宙的應用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
40、的沉浸式金融服務體驗。金融行業在經歷了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去偽存真、金融科技時代的科技探索后,對金融元宇宙的需求與渴望,使得 2021 年成為金融元宇宙爆發的元年。金融元宇宙時代也是繼 PC 金融觸網、金融線上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時代后,又一個全新的時代。 圖 7:金融元宇宙時代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1.3.1. 金融元宇宙定義:涵蓋眾多元素的融合概念金融元宇宙定義:涵蓋眾多元素的融合概念 關于元宇宙的描述,大部分機構都將嶄新的技術和科技名詞整合在一起,如 NFT、區塊鏈、AR/V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 、5G 網絡、感知設備、AI 技術等??梢哉f,每個機構、甚至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關
41、于元宇宙的定義。諸如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團隊認為,“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騰訊認為元宇宙是從互聯網進化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0/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到移動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形態,即“全真互聯網”階段;德勤則認為虛實相生是元宇宙的關鍵特征,包括沉浸感、虛擬身份、數字資產、真實體驗、虛實互聯及完整社會系統。正是由于不同類型的組織不斷參與和賦能,很多機構和個人都堅信,“元宇宙”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概念,不同參與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斷豐富著它的含義。 表 4:不同機構對元宇宙的理解 公司公司 機構特點
42、機構特點 觀點觀點 Meta 2021 年 10 月,社交平臺公司臉書Facebook 改名“Meta”投身元宇宙 元宇宙是下一個科技前沿領域,是移動互聯網的升級版,是融合虛擬現實技術,用專屬的硬件設備打造一個具有超強沉浸感的社交平臺 Roblox 2021 年 3 月 10 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 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至12 月 29 日收盤,股價漲幅超 40% 元宇宙是一個將所有人相互關聯起來的 3D 虛擬世界,人們在元宇宙中具有自己的數字身份, 可以在這個世界里盡情互動,其具備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以及文明八大要素 英偉達 元宇宙硬件提供商 隨著科技
43、不斷發展,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將產生交叉融合,現在正是元宇宙世界的風口浪尖,而 NFT 也將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騰訊 2020 年 12 月, 馬化騰在騰訊年度特刊三觀中首次提出全真互聯網概念 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 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于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均已打開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元宇宙混雜了多種的概念,同時又涵蓋了眾多的技術,雖然元宇宙的定義、概念和解釋依然模糊不清,但作為一個全新的、融合的產物,社會各界在元宇宙應用與展業方面,諸如游戲、社交、電商、文旅、通訊等產業,已經有不同方向、不
44、同業務的探索與實踐。而作為依靠“信用”產生的,滿足不同社會主體對資金投放、交易和流轉需求的金融業,在經歷“去偽存真”的互聯網金融階段后,在“金融科技”規劃的加持下,對全新的“元宇宙”階段有著極大的向往。 特別是加密數字貨幣、 NFT 以及區塊鏈技術已經在金融業“方興未艾”多年。 因此, 通過“元宇宙”概念并在這個基礎上搭建出的所謂“金融與萬物互聯虛擬世界”的金融元宇宙就呼之欲出。關于金融與元宇宙的融合,我們認為:金融元宇宙即將金融行業與元宇宙概念有機結合,通過底層技術支撐、前端應用設備等實現信息流及現金流的快速交換,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嵌入場景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沉浸式金融服務體驗。
45、1.3.2. 金融元宇宙生態:五層遞進構建完整系統金融元宇宙生態:五層遞進構建完整系統 當前業內對于元宇宙尚無明確定義,相關技術進展及商業模式也并不成熟,金融機構如何參與其中還在探索之中。但可以確定的是,元宇宙所帶來的邏輯架構與技術創新必然會對金融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根據行業內對元宇宙的分類分層理解,我們嘗試對金融元宇宙生態進行探索,將其分為底層核心技術、前端應用設備、金融應用層、金融核心層以及頂層政策支持五個方面。 圖 8:金融元宇宙生態圖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1/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資料來源: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金融元宇宙的核心
46、是底層技術的的迭代與進步,其幾乎融合了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電子游戲技術、網絡及運算技術、物聯網技術、交互技術等所有頂尖高新技術;金融前端應用設備連接虛擬與現實,包括虛擬主機、VR/AR/XR 顯示器、智能可穿戴、觸覺、手勢、聲控、神經設備、腦機接口等;元宇宙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涉及游戲、娛樂、社交、辦公、學習、金融、交易等眾多行業,在金融業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成熟,覆蓋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基金業等各個細分行業;金融核心層主要是涉及元宇宙世界中金融交易的安全問題,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進 NFT 為底層的數字資產的發行、交易和存儲等服務,保證金融交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有效控制金融元宇
47、宙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金融安全問題;金融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頂層政策的支持,金融監管需要從現實世界拓展至虛擬世界,因此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于金融元宇宙的研究,出臺金融元宇宙業務發展標準及業務規范,為元宇宙發展起到背書與指引作用,確保金融安全,賦能數字經濟規范發展。 1.3.3. 金融元宇宙實踐:初期階段的不同嘗試金融元宇宙實踐:初期階段的不同嘗試 目前金融元宇宙生態尚處于初期萌芽階段,在技術、場景、應用、政策方面都未成熟,短期內金融機構對于元宇宙的布局以技術儲備和場景探索為主,但長期來看,在全球數字化轉型浪潮下,元宇宙有望帶動金融機構進行深層次的業務思考與服務升級。 表 5:金融元宇宙實踐探索情
48、況 領域領域 機構機構 具體內容具體內容 元宇宙范圍元宇宙范圍 銀行業銀行業 百信銀行 2021 年 12 月,推出虛擬數字員工 aiya 艾雅作為 ai 虛擬品牌官 虛擬員工 江南農商銀行 2021 年 12 月,江南農商銀行與京東云合作,推出了業務辦理類數字人“言犀 VTM 數字員工” 虛擬員工 摩根大通 2022 年 2 月,在 Decentraland(第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開設虛擬休息室 Onyx Lounge,成為首個進駐元宇宙的商業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 場景搭建 寧波銀行 申請注冊多個元宇宙相關商標, 包括“寧波銀行元宇宙”“匯通元宇宙”以及發布數字員工“小寧” 商標注冊+
49、虛擬員工 證券業證券業 國盛證券 2021 年 9 月,國盛區塊鏈相關的路演和策略會放在Decentraland 虛擬總部會議大廳 場景搭建 民生證券 2022 年 2 月,證券行業首個元宇宙首席分析師 業務分析 安信證券 2021 年 11 月,官宣成立全市場第一家元宇宙研究院 業務分析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2/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湘財證券 2022 年 1 月,湘財證券發布 “開平礦務局”股票數字藏品、“老八股”股票數字藏品、“深五股”股票數字藏 數字藏品 保險業保險業 泰康在線 發布 IP TKer 為原型的 NFT 數字藏品
50、“?;㈤_泰” NFT 其他其他 上海數據交易所 上海數據交易所啟動元宇宙全球招聘 業務布局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東方財富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總體來看,目前金融業對于元宇宙尚處于觀望階段,距大規模推廣、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究其原因,金融元宇宙探索需要牢守金融安全底線,顯然這與元宇宙部分場景應用及底層技術無法兼容。但金融業天然具有虛擬化、數字化特質,在理論上現實世界中的金融活動幾乎都可以移植到元宇宙中,因此我們相信金融元宇宙發展未來可期。 2. 全球互聯網金融:科技巨頭市值新高與繁榮的全球互聯網金融:科技巨頭市值新高與繁榮的 SPAC 2.1. 全球全球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發展回顧:數字化提升金融
51、發展回顧:數字化提升 科技巨頭市值創新高科技巨頭市值創新高 2.1.1. 數字貨幣:市場數字貨幣:市場震蕩震蕩 單價屢創新高單價屢創新高 2021 年, 是比特幣誕生的第 13 年, 也是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代表受到關注最高的一年。首先是價格方面, 受到全球市場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 比特幣的價格開始從 2021 年初 29,000美元上漲到 64,000 美元, 后因政策等原因回落到 29,000 美元, 年底又漲到 69,000 美元的歷史新高。 其次是海外機構的配置方面, 3 月份, 特斯拉高調宣布使用 15 億美金用于投資 BTC;10月份, 美國第一只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P
52、roShares Bitcoin ETF登陸紐交所。最后,是國內市場的全面封殺,3 月份,內蒙古在雙碳的指引下,全面關停轄區內虛擬貨幣挖礦項目;5 月份,金融業三大協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了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涉嫌開展非法金融活動;7 月份,國內眾多商業銀行宣布禁止銀行賬戶進行比特幣、萊特幣等的交易資金充值及提現等活動;9 月份,央行等十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 ,對虛擬貨幣及其交易活動再次圍堵;10 月份,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掀起清退潮,三家頭部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火幣、幣安、OKEx)官
53、宣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數字貨幣市場兩重天, 但比特幣的年交易量又一次刷新記錄, 其加密貨幣地位無可替代。根據 Bitcoinvisuals 數據顯示,2021 年 BTC 交易量已經達到 16.09 萬億美元。 圖 9:2021 年比特幣價格走勢(美元/枚) 圖 10:2017-2021 年比特幣年交易量(單位:十億美元) 資料來源:英為財情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Bitcoinvisuals 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2.1.2. 海外科技巨頭:海外科技巨頭:FANNG+TN 市值創新高市值創新高 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
54、0870 2,215 6,084 12,017 16,909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72018201920202021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3/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2021 年以來,受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驅動,美股三大股指(道瓊斯指數累漲 18.92%,標普 500 指數累漲 27.2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累漲 22.14%)均錄得兩位數漲幅。除了政策因素外,海外大型科技巨頭公司在后疫情時代的強勁表現,也是持續推動美國股市連續上漲的一大原因?!癋ANNG+TN”即蘋果
55、(APPLE) 、微軟(MICROSOFT) 、谷歌母公司(ALPHABET-A) 、 亞馬遜 (AMAZON) 、 臉書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 特斯拉 (TESLA)以及英偉達(NVIDIA)這七家最著名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在 2021 年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股價上漲、市值增加的情況。截止到 2021 年 12 月底,蘋果公司的市值排名最高,接近 3 萬億美元,微軟次之,市值超過 2.5 萬億美元。英偉達、谷歌和特斯拉三家公司市值環比增長最快,分別為 56%、38%和 37%,七家公司的總市值合計 11.78 萬億美元。若以 2020 年全球 GDP總值進行排名,這七家公司的
56、總市值位列全球第三,僅次于美國的 20 萬億美元和中國的 15萬億美元,遠超第四名日本的 5 萬億美元。 圖 11:FANNG+TN 市值 2018 到 2021 年的變化情況(億美元) 資料來源:Wind,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2.2. 海外海外 SPAC 模式:全面發展與繁榮模式:全面發展與繁榮 2021 年,海外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模式不管是在 IPO 上市企業數量和募資規模上,還是在全球各國交易所的引入情況上,均呈現出繁榮發展的局面。 2.2.1. 2021 年海外年海外 SPAC 發展總述:創新高的一
57、年發展總述:創新高的一年 在去年的互聯網金融年度報告中, 我們就詳細介紹了 SPAC 業務的基本概念、 發展歷史、設立流程等內容。進入 2021 年,SPAC 業務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關于 SPAC 業務,我們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交所”)的定義和內容來描述。聯交所認為,SPAC 是沒有經營業務的發行人,其成立的唯一目的是在預訂期間內就收購或業務合并與目標公司進行交易,并達致把目標公司上市。 2021 年全年,SPAC 依舊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火熱發展。以美國市場的 SPAC 為例,根據SPAC Insider 最新數據顯示,最近十年美國 SPAC 首次公開發行(IPO)數量
58、及平均 IPO 規模均呈上升趨勢。截至 2021 年底,美國 SPAC 成功上市的數量為 613 家,較 2020 年增長 2倍多;總募資金額為 1652.37 億美元,較 2020 年增長了 1 倍;平均 IPO 規模為 265.2 億美元,較 2020 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前十年平均水平。 根據 SPAC Research 數據,2021 年 SPAC 公司目標行業呈現多元樣態,并購目標多集中于資產規模較小、盈利水平較低、但成長性較高的初創企業,其中醫療健康是最受 SPAC19,170.9829,016.4516,971.799,219.3510,916.547,352.7525,224.
59、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21-122020-122019-122018-12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4/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發起人歡迎的收購目標,信息技術、自動化、金融等也在市場上占據較大份額,此外還包括傳統的能源、地產、工業等行業。 圖 12:2009-2021 年美國 SPAC 的 IPO 數量以及募資規模(右軸) 圖 13:2021 年美國 SPAC 公司涉及行業分布 資料來源:SPAC Insider 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SPAC Reasea
60、rch 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2.2.2. 2021 年交易所引入情況:紛紛布局年交易所引入情況:紛紛布局 2021 年以來,歐洲、亞洲等金融中心交易所都在考慮放寬或新設 SPAC 上市機制。如英國于 2021 年 8 月 10 日正式落地新的 SPAC 上市機制, 以色列也已收到有意登陸特拉維夫股市的 SPAC 上市申請,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則在研究后順利落地 SPAC 業務。 表 6:全球交易所引入 SPAC 業務進展情況 交易所交易所 實施情況介紹實施情況介紹 SPAC 進展進展 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 全球最早實施 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用于收購礦業公司設置的收購計劃,現在依然保留,加
61、拿大稱為 CPC 業務 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紐約交易所 全球規模大、影響力大 1993 年美國 GKN 證券注冊了 SPAC 的商標,并將 SPAC 推向市場。目前,美國納斯達克和紐交所是全球規模大、影響力大的交易場所 英國倫敦交易所 歐洲地區最早實施 在 2000 年就有 SPAC 上市,根據彭博數據,2020 年英國僅 2 宗 SPAC 上市;2021 年 4 月,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實施了對 SPAC 上市規則的修改英國; 2021 年 8 月 10 日正式落地新的 SPAC 上市機制 泛歐證券交易所 歐洲地區影響力最大 歐洲公司的 SPAC 上市中心 韓國交易所 亞洲地區最早實
62、施 2009 年,韓國交易所(KRX)成為首個引入 SPAC 上市機制的亞洲交易所 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 東南亞地區最早實施 2009 年制定了專門針對 SPAC 的指引, 并于 2011 年出現東南亞第一家 SPAC 上市 以色列交易 已經實施 特拉維夫交易所開放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業務 新加坡交易所 已經實施 新加坡交易所(SGX)在 2010 年時已推出 SPAC 咨詢;在 2021 年 3月 31 日發布 SPAC 主板上市監管框架草案并公開征詢意見,并于 2021 年 9 月 2 日公布了 SPAC 主板上市的正式規則并于次日生效 香港證券交易所 已經實施 2021 年 12
63、月 17 日,香港證券交易所宣布了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新上市制度。新規定于 2022 年 1 月 1 日生效 瑞士證券交易所 已經實施 2021 年 12 月 6 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被允許在瑞士證券交易所(SIX)上市和交易 1715 9 10 1220133446592486130500100015002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IPO數量募資規模(億萬美元)22.83%17.39%5.98%2.17%17.93%1.09%4.89%8.70%10.33%3.26%1.09%4.35%醫療技術傳媒娛樂食品自動化旅游&酒店消費工業金融房地產材料能
64、源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5/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資料來源:Wind,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2.2.3. 香港地區香港地區 SPAC 業務:特色鮮明業務:特色鮮明 2021 年 12 月初,港交所宣布在港股引入 SPAC 機制,成為繼以色列和新加坡后第三個落地 SPAC 的亞洲金融中心。與新加坡及美國相比,香港的 SPAC 的業務規則保持了其一貫謹慎的風格,在投資者資格、發起人資格規定及上市規模等方面具有更嚴格規定。但 SPAC業務依舊受到市場的歡迎,特別是 PE/VC 將其作為上市與退出的最新選擇。自 2022 年 1 月份落地以來,
65、香港地區申請 SPAC 上市者絡繹不絕,截止到 2022 年 3 月初,已有 9 家遞交上市申請。 表 7:香港地區 9 家 SPAC 公司全景分析 SPAC 申請人申請人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發起人發起人 收購目標收購目標 保薦人保薦人 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AQUILA AAC Mgmt、招銀國際資產管理 重點關注亞洲 (特別是中國) “新經濟” 行業內有科技賦能的公司 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 Interr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TIGER JADE Primavera LLC、農銀國際資管 聚焦大中華
66、地區從事創新科技、消費及新零售、高端制造、醫療健康及氣候行動等領域的高增長型公司 瑞銀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Tiger Jad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INTERRA 泰欣資本基金、龍石資本 著重于生物科技、醫療器械、醫療保健服務及消費者醫療保健細分行業 農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Far East) Limited Trinity Acquisition Holdings Limited TRINITY 李寧先生、萊恩資本、Astrapto 專注在中國的全球性消費領域生活方式公司 J.P. Morgan Securities (
67、Far East) Limited,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 Ace Eigh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ACE EIGHT ACE Promoter、皇朝家居、王偉雄先生、 Assos Omada Promoter 策略是物色亞洲生物技術或 TMT 行業的公司完成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交易,并聚焦于中國 民銀資本 Vision Deal HK Acquisition Corp VISION DEAL 阿里前高管衛哲先生、DealGlobe、樓立樞及創富融資 重點關注:(i) 專門從事智能汽車技術;或 (ii) 具備供應鏈及跨境電商能力,從國內消費升級趨勢中受益的中國優質
68、公司 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 Vivere Lifesciences Acquisition Corp. VIVERE LIFESCIENCES 鼎珮資產管理、天境生物、伍兆威、朱杰倫及陳雅均 投資于中國相關醫療健康、科技、傳媒和電信以及前沿科技領域為主 瑞銀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匯德收購公司 香港匯德收購 香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渣打銀行前大中華區主席曾璟璇、巨溢資本有限公司 擬專注于在持續性及公司治理方面具備競爭優勢,并在大中華地區設有營運或預期設有營運的金融服務或科技公司 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 Pisces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PISC
69、ES 東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重點關注高增長新經濟行業的公司,例如大健康、新能源、新經濟消費與零售、先進科技等,且這些并購目標將符合在以大中華區為重點的亞太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6/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地區具有或將會有業務的條件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可以看出,香港地區的 SPAC 發展現狀,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發起人:均為行業代表)發起人:均為行業代表/重要人物重要人物 除了明星 PE 爭先入局外,9 家香港地區的 SPAC 企業身后的是一眾明星資本人和行業大咖,包括胡祖六和春華資本、衛哲和嘉
70、御資本、萊恩資本、泰欣資本基金、體操王子李寧、香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渣打銀行前大中華區主席曾璟璇等人。諸如,Interra 身后的春華資本,已通過旗下多個美元及人民幣基金投資超過 70 家公司,曾投資過小鵬汽車、百勝中國及阿里巴巴??梢悦鞔_的是,今年應該會有更多知名 VC/PE 機構參與進來,SPAC 的優勢是上市流程更簡單、耗時更短、成本更低,這些無疑將為投資機構的已投項目提供全新的退出路徑。 (2)保薦機構:中資券商表現不輸外資大行)保薦機構:中資券商表現不輸外資大行 根據 9 家 SPAC 項目保薦人統計,外資大行與中資機構表現平分秋色,外資券商 7 家、中資券商 6 家,其中招銀國際
71、和海通國際分別有 2 家 SPAC 業務,農銀國際和民銀資本各 1家。隨著聯交所 SPAC 上市機制被越來越多的中資機構和券商所了解,預計在港的中資投行勢必會大力開展相關業務。 (3)中概股)中概股 SPAC:首次登陸港交所:首次登陸港交所 2022 年 2 月,由鼎珮資產管理、天境生物等聯合發起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Vivere Lifesciences Acquisition Corp.正式向港交所遞交申請,這是第一家由中概股發起的港股 SPAC。 根據招股書顯示, Vivere Lifesciences 將更多聚焦中國或其他具有中國視角的全球醫療健康行業的公司,尤其專注于從事生物
72、科技、診斷、醫療專業設備、新型平臺技術及醫療健康相關科技、合成生物學以及 CXO 等領域。市場認為,傳統資本機構特別是對美股SPAC 更向往的中概股,也開始對港股 SPAC 產生興趣。 (4)SPAC 并購標的:新經濟產業并購標的:新經濟產業 就 SPAC 并購目標來看,多數聚焦于 TMT、醫療健康等新經濟產業,其中有 5 家的并購目標中涉及醫療健康和生物醫藥產業,其他還包括消費零售、高端制造、智能汽車技術、跨境電商等。 3. 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分析:數字化與財富管理之爭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分析:數字化與財富管理之爭 3.1. 傳統金融機構全面數字化競爭:數字場景化與金融科技化傳統金融機構全面數
73、字化競爭:數字場景化與金融科技化 3.1.1. 數字場景化:數字場景化:E-CNY 的時代來臨的時代來臨 2021 年, 中國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即數字人民幣 E-CNY 已經在深圳、 蘇州、 雄安新區、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等地和 2022 年北京冬奧會場景開展試點。 央行貨幣數字化潮流是全球各國央行今后的一致方向,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通過梳理,2021 年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點: (1)體量與發展前景較大。 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 2022 年 1 月中國流通中的現金 (M0)余額高達 10.61 萬億,創歷史新高,雖然在 2 月份余額有所下降,但依舊保持
74、在相對高位。E-CNY 作為替代現金的一種手段,具有比現金更為便利、安全的交易方式。2021 年 7 月,央行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中提到,2019 年中國支付日記賬顯調查,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7/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手機支付交易筆數、 金額占比分別為 66%和 59%, 現金交易筆數、 金額分別為 23%和 16%,銀行卡交易筆數、金額分別為 7%和 23%,顯然,通過手機開展 E-CNY 的線上化和數字化支付條件已經具備。 圖 14:2016 末-2022 年 2 月現金 M0 余額(單位:萬億元) 圖 15:2
75、019 年中國支付交易筆數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2)場景化使用更多。2021 年底,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 808.51 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 2.61 億個,交易金額 875.65 億元,相比 2021 年 6 月份,無論是在錢包使用人數和試點使用場景方面,2021 年的 E-CNY 在場景化普及率和覆蓋面都有顯著提升。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數字人民幣 E-CNY 在 2021 年的場景化使用,以及社會對現金 M0 以及線上支付的雙重需求,將加速全面的 E-CNY 時代到來。 圖 14:E-CNY 試點場景數量和企業錢包
76、數 圖 17:E-CNY 累積交易金額和個人錢包數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3.1.2. 金融科技化:銀行、證券和保險的新一輪比拼金融科技化:銀行、證券和保險的新一輪比拼 (1)銀行金融科技:監管政策持續護航 2021 年以來,我國監管部門針對銀行業金融科技發展發布了諸如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 、 銀行保險機構信息科技外包風險監管辦法 、 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 年) 、 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 、 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和文件。特別是 2021 年 12 月 31
77、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 年)明確到 2025 年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愿景、原則和重點任務,對于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行業科技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轉型方向和具體任務。 (2)證券金融科技:三種方式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9 年 6 月 1 日起實施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 ,允許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設立信息技術專業子公司,隨后券商紛紛加入科技子公司設立大軍。截止 2022 年 3 月,6.837.067.327.728.439.0810.619.7202468101266%23%7%4%手機支付現金支付銀行卡其他132809 351 1,000 02004006008
78、001,0001,2002021-062021-12試點場景數量(萬個)企業錢包個數(萬個)345620876 2,087 14,000 26,100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020040060080010002021-062021-102021-12累積交易金額(億元)個人錢包(萬個,右軸)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8/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已經有天風證券、山西證券、中金公司等紛紛開設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合資金融科技子公司。目前,券商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共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證券公司與互聯網
79、科技公司合作設立合資技術公司,代表是 2020 年中金公司與騰訊合資設立的深圳金騰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第二種是證券公司獨自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代表是 2020 年山西證券設立的山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第三種模式是券商收購金融科技相關公司, 代表是 2022 年 2 月, 華林證券以 2000萬元的價格擬受讓海豚股票 App 運營主體北京文星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100%股權,并申請將其備案為信息技術專業子公司。 圖 15:券商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三種模式 資料來源:Wind,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3)保險金融科技:新的科技賽道 2021 年底,保險行業的保險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式公布,其中提
80、到:保險行業在 2020 年信息科技投入 351 億元,信息技術人員超 2.6 萬人,未來保險行業線上化率要超90%。發力保險金融科技,重視信息化集合運行成為行業共識。因此,從 2021 年以來,保險公司在金融科技的新競爭賽道全部聚焦在設立保險金融科技子公司。 到了2022年2月, 人保、太平、太保等頭部保險公司紛紛宣布設立保險信息技術/科技子公司。這些子公司的主業也從銷售渠道逐漸延伸到了技術支持,從綜合科技平臺到專攻細分領域科技等。 表 8:保險金融科技領域子公司介紹 母公司母公司 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公司 情況介紹情況介紹 眾安保險 眾安信息技術服務 2021 年 9 月,眾安保險宣布擬對
81、其科技子公司增資 20 億元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 太平金融科技公司 2012 年,設立太平金融服務公司,2018 年,設立太平科技保險公司,2022 年 2 月 23 日增資到 8.55 億 中國人保集團 人保信息科技 2021 年 1 月,人保信息科技成立,由人保集團副總裁于澤擔任董事長。公司經營范圍包含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物聯網技術服務、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技術平臺等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 太??萍加邢薰?2022 年 3 月 15 日,太??萍加邢薰境闪?,由中國太保集團副總裁俞斌擔任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 7 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互聯網安全服務、衛星技術綜合應用系統集
82、成、遠程健康管理服務等。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3.2. 基于互聯網開展金融業務:財富管理戰場大比拼基于互聯網開展金融業務:財富管理戰場大比拼 3.2.1. 大財富:公募基金代銷百強爭霸大財富:公募基金代銷百強爭霸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19/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2021 年 5 月,中國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首次公布了 2021 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銷售的保有規模前 100 名(以下簡稱“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 ,中基協公布的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分為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以下簡稱“權益類公募基金”)和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兩種,
83、銷售機構主要為銀行、證券、保險、第三方銷售機構以及基金代銷子公司五大類。到 2022年 1 月,中基協公布了 2021 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至此,2021 年全年以公募基金產品代銷為主的大財富機構生態圖最終展現。 首先,從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整體數據來看。2021 年,百強代銷機構的權益類公募基金和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的增長幅度均在 2 位數以上。其中,權益類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從 1 季度的 5.42 萬億元增加到 4 季度的 6.46 萬億元,增幅達 18.99%。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 1 季度的 6.51 萬億元增加到 4 季度的 8.32 萬億元,增幅達 27.8%。五大類銷售機構占比
84、中,券商上榜的數量最多,2021 年全年在 50 家上下浮動;銀行次之,大約在 30 家左右;代銷機構數量穩定在 16-18 家;保險和基金代銷子的數據均在 2-3 家。 圖 16: 2021 年 Q1-Q4 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保有規模 (單位:億元) 圖 17: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上榜五大機構類型數量統計(單位:家) 資料來源:中基協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中基協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其次,從五大類機構的市場格局來看。銀行雖然數量不及券商多,但在銷售保有量上占據公募基金銷售的主導地位,第三方代銷借助互聯網優勢,發展速度最快,券商雖排名第三名,但未來發展可期。根據中基協的數據顯示
85、,2021 年第四季度銀行保有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 37861 億元,環比增長 4%,市場占有率高達 58.6%;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 43952 億元,環比增長 5.75%,市占率 52.79%,領先其他類型機構。第三方代銷機構規模次于銀行,機構數量雖然不及銀行和證券公司多,但由于大部分三方為互聯網平臺,借助線上化渠道以及營運,整體來看第三方代銷保有量增長最快。排名第三的是證券公司,數據顯示 2021 年第四季度,46 家券商 2021 年保有權益公募基金規模達 9392 億元,市占率 14.54%,環比下滑0.36%;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 10157 億元,市占率 12.2%,環比增長
86、0.75%。雖然整體規模和增速不及銀行和三方,但是 2021 年以來,眾多證券公司開啟了財富管理轉型之路,借助旗下的資管業務牌照和公募基金業務資格,特別是近期券商結算模式的便利性更加凸顯,以及證券公司的網點紛紛轉型產品化,可以說未來證券公司將成為市場上最大的財富管理銷售黑馬。 圖 18:2021 年 Q1-Q4 權益類公募基金市場格局(單位:億元) 圖 19:2021 年 Q1-Q4 非貨幣公募基金市場格局(單位:億元) 5429561584615726460965148739647661683262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21Q12021Q22021Q320
87、21Q4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4751494631293031181616180204060801002021Q12021Q22021Q32021Q4券商銀行代銷基金銷售子保險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0/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資料來源:中基協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中基協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最后,從龍頭機構來看,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龍頭基本穩定。根據中基協的數據顯示,2021 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前十名的機構沒有變化,只是排名順序不斷微調。以權益類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代表,202
88、1 年,前十名銀行占據 8 席,互聯網三方代銷平臺 2席,但從增長來看,2021Q4-Q3 的增幅天天基金、螞蟻基金排名靠前。其中,天天基金無論是在排名增長變化、還是保有規模增長幅度,均在前十中排名第一??傊?,前十名機構整體優勢依舊明顯,頭部地位日趨鞏固。 表 9: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前 10 機構 機構機構 權益類公募基金榜單排名權益類公募基金榜單排名 權益類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億元)權益類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億元) 2021Q4排名 2021Q3排名 2021Q2排名 2021Q1排名 2021Q4 2021Q3 Q4-Q3 增幅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 1 1 1 7910 7307 8.2
89、5% 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2 2 2 2 7278 6810 6.87% 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3 4 4 5 5371 4841 10.95%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 3 3 3 5356 5207 2.86%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 5 5 4 4055 3948 2.71%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 6 6 6 3366 3270 2.94%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7 8 7 2823 2651 6.49%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 8 7 8 2183 2162 0.97%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 9 9 9 1722 1690 1.89%
90、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 10 10 10 1658 1648 0.61% 資料來源:中基協,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大財富時代,五大類型的公募基金銷售機構均在互聯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诨ヂ摼W,特別是基于移動手機開展財富業務宣傳、基金經理講座、財富管理投教聯動,成為了所有金融機構的首選方式。 以證券公司為例, 2021 年, 平安證券、 中信證券、 光大證券、國泰君安、華創證券、南京證券、華福證券、中原證券、廣發證券等 50 多家證券公司開展了37861168099392223324-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0100002000
91、03000040000銀行代銷券商基銷保險2021Q12021Q22021Q32021Q4Q4-Q3增幅4395228493101572763840.00%5.00%10.00%15.00%20.00%25.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銀行代銷券商基銷保險2021Q12021Q22021Q32021Q4Q4-Q3增幅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1/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818 財富理財節”, 而各大券商的 APP 無一例外成為了承載“818 財富理財節”的主戰場。同樣地, 作為三方代銷機構的互聯網平臺公司,
92、更是通過“流量+內容+直播+服務”的綜合運營模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財富業務推廣,特別是運用理財直播、短視頻以及結合社區化管理的方式,加大對財富管理業務的支持力度。根據道樂的數據統計,2021 年全年,基金代銷機構螞蟻財富在支付寶 APP 中的理財直播人數和場次在高位運行中。其中,2021 年 8 月和 12 月,支付寶 APP 中理財基金的直播場次均超過 1800 場;2021 年全年支付寶 APP 中近 100 家財富管理機構平均每月直播 1363 場,每場直播的場均觀看人數為 16.94 萬人。 圖 20:2021 年證券行業 818 財富理財節 圖 21:2021 年 1-12
93、 月支付寶 APP 理財基金直播統計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光大證券、中信證券、東北證券、平安證券、廣發證券 APP,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道樂科技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3.2.2. 大資管:買方投顧的全面放開與新特征大資管:買方投顧的全面放開與新特征 2021 年,大資管機構紛紛發力“投顧業務”,爭奪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以下簡稱“買方投顧業務”) ,多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買方投顧業務獲準展業。 第一批買方投顧業務資格于 2019 年 10 月、12 月以及 2020 年 2 月下發,彼時僅有 18家機構獲批。2021 年監管放開并放快了買方投顧業務資格的申請步伐
94、,2021 年 3 月,多家資管機構申請買方投顧業務資格;3 月底,部分機構收到證監會的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方案核心要素表 ;從 4 月開始,大部分機構開始向監管部門答辯申請;2021 年 6 月 25 日,第二批買方投顧業務資格正式獲批。截止到 2022 年 3 月,全市場有 60 家資管機構獲得買方投顧業務資格。 表 10:資管行業 60 家買方投顧業務機構總覽情況 批次批次 日期日期 類型類型 數量數量 公司公司 累積數累積數 第一批 2019-10-25 基金 2 易方達、南方基金 2 基金銷售子 3 中歐基金(中歐財富錢滾滾)、嘉實基金(嘉實財富)、華夏基金(華夏財富) 5 2019
95、-12-13 第三方 3 騰安基金、螞蟻基金、盈米基金 8 2020-2-29 券商 7 華泰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銀河證券、國聯證券 15 銀行 3 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 18 第二批 2021-6-25 券商 7 興業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東方證券、中信證券、安信證券、浙商證券 25 基金 11 工銀瑞信基金、博時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安基金、銀華基金、交銀施羅德、鵬華基金、富國基金 36 6426871075110310991568163421821445136416961862010203040500500
96、1000150020002500直播機構直播場次場均觀看數(萬,右軸)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2/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2021-7-2 券商 11 光大證券、平安證券、中銀證券、山西證券、東興證券、南京證券、中泰證券、華安證券、國金證券、東方財富、財通證券 47 基金 7 華泰柏瑞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民生加銀基金、富國基金、申萬菱信基金、萬家基金、建信基金 54 2021-7-9 券商 2 華寶證券、華西證券 56 基金 1 國泰基金 57 2021-8-10 券商 1 渤海證券 58 - 券商 1 華創證券 59 2021-11-1
97、1 基金 1 農銀匯理基金 60 資料來源:證監會,各公司公告,各公司官方微信,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僅 2021 年一年, 就有 42 家資管機構獲得買方投顧業務資格, 遠超 2019 年的 8 家和 2020年的 10 家,可以說,2021 年資產管理行業正式邁入“投顧時代”,基金投顧市場百花齊放,基金投資正從“賣方模式”逐漸向“買方投顧”轉型。2021 年,買方投顧為代表的大資管行業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買方投顧業務監管體系逐步完善。2021 年,除了監管放開買方投顧業務資格外,監管層還對基金投顧業務出臺了包括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數據交換技術接口規范(試行) 、 關于規范基金投
98、資建議活動的通知 、 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服務業績及客戶資產展示指引(征求意見稿) 、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服務協議內容與格式指引(征求意見稿) 及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服務風險揭示書內容與格式指引(征求意見稿) 等多項政策。2021 年 11 月份,上海、北京證監局還對基金投顧業務進行了一定約束,發布了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 ,將基金組合產品也納入了基金投顧業務范疇,對基金投顧監管體系做出進一步補充。 其次,買方投顧業務群體年輕化與線上化特點明顯。根據國泰君安基金的數據顯示,參與國泰君安證券買方投顧業務“君享投”的客戶群體中,80 后投資者占比 35.8%,90
99、后投資者占比 22.9%,70 后投資者占比 21.5%,60 后投資者占比 13.5%,其他投資者占比 6.3%。尤其是年齡集中在 25-35 歲(80 后和 90 后)的這些“千禧一代”客戶群體,他們的成長與中國互聯網、計算機發展相結合,使得“線上化”、“智能化”成為買方投顧業務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最后,買方投顧業務當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巨大。根據畢馬威和先鋒領航投顧發布的中國基金投顧藍皮書 2022顯示,從投資者參與買方投顧業務的可投資產來說,10 萬-50 萬可投資人群占比達 70%,但其投資在基金投顧中的比例卻很低,普遍持有基金投顧產品的規模 1000-10000 元區
100、間(62.4%) ,與海外市場相比,當前中國的買方投顧業務處于投資者“試水”的初期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巨大。 圖 22: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投資者年齡結構分布 圖 23:基金投顧客戶可投資規模和持倉情況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3/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 APP,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畢馬威,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3.2.3. 大銷售:大大銷售:大 V 帶貨嚴監管帶貨嚴監管 2021 年,通過大 V 進行金融產品帶貨或者流量引入成為監管關注的重點。2021 年 11 月初, 北京, 上海和廣州證監局紛紛發布 關于規范基金
101、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 , 其中明確要求,不具有基金投顧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2021 年 11 月底,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向證券公司下發了機構監管通報 ,對證券公司和“大 V”合作開展網絡直播、客戶引流等活動進行了規范,明確了相應的監管要求。2021 年 12 月,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外匯局、知識產權局七部委聯合發文 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 其中明確了金融產品網絡銷售業務的范圍,并明確各方責任,對金融產品網絡營銷行為進行約束。至
102、此,金融機構開展大 V 合作進行金融產品銷售的市場迎來了大變局,多數互聯網平臺和大 V 忙整改。 在 2021 年 11 月之前, 市場上的各種大 V 和基金公司、 基金銷售機構之間是“合作關系”,這種合作是基于大 V 的流量以及名氣效應,為基金公司以及代銷機構帶來銷售流量。2021 年11 月監管關注之后,不僅僅是大 V 要有相關從業資格,銷售機構、基金公司也紛紛開始變得謹慎。目前,大 V 監管仍在繼續,市場上共有下面五大類整改方案。 圖 24:大 V 帶貨后續整改方案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4/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資料來源:華寶證
103、券研究創新部 但總之,隨著監管部門的進一步約束,“大 V”引流開戶、“大 V”帶貨金融產品公募基金的傳統模式將會改變, 部分金融機構從“私域流量”轉向“公域流量”, 開始培養自己的 KOL 以及“大V”,諸如在今日頭條、同花順等 APP 和電腦軟件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眾多金融機構自己培養的投顧專家和 KOL,諸如萬聯證券、長城證券等證券公司投顧團隊入駐了同花順投顧平臺,申萬宏源 2021 年共有百余位投顧參與今日頭條的內容服務工作。2021 年一場財富管理行業的銷售、投顧、服務以及投研的全面升級競爭,也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圖 25:同花順投顧人氣榜(2021 年 10 月) 圖 26:今日
104、頭條上申萬宏源投顧展示(2022 年 3 月) 資料來源:同花順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官網,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4. 總結與展望總結與展望:元宇宙的期待與互金發展的綠燈元宇宙的期待與互金發展的綠燈 4.1. 金融元金融元宇宙宇宙:重視之下的漸行漸近:重視之下的漸行漸近 4.1.1. 金融元宇宙的業務探索:銀證保推進的下一步方向金融元宇宙的業務探索:銀證保推進的下一步方向 目前金融機構紛紛探索如何通過元宇宙為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促進數字金融市場發展,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加入進來,探索元宇宙背景下金融業務新模式,用數字化的方式重構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消除不必要的金融中介
105、,讓每個人都能低成本、高效率的使用數字金融服務,真正實現全球普惠。我們從銀行、保險、證券業三個方面展開思考: (1)銀行業元宇宙:利用業務和場景快速切入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5/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銀行是探究金融元宇宙最為積極的金融機構。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傳統互聯網機構對支付領域的沖擊較大,急需通過新技術新概念獲得發展,另一方面,銀行在技術積累和資金支持方面有較大的實力,可以利用業務和場景多元化快速切入元宇宙領域。具體來看,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第一,銀行可以作為參與者加入元宇宙,幫助實現虛擬世界資金流通,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
106、 對銀行本身而言, 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大量客戶, 增加收入。第二,商業銀行可借助元宇宙,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將線下業務和服務加速實現線上化、移動化,如可以設置虛擬分支機構,為員工提供遠程辦公環境,加大對于虛擬數字人等產品的投入與推廣,為客戶提供全天候、定制化的虛擬金融服務,增加客戶黏性。第三、KYC 是銀行營銷與風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能夠在元宇宙中對企業、個人的數字孿生進行盡職調查,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精準性也會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作為信用中介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 (2)保險業元宇宙:金融元宇宙投保與理賠 元宇宙背景下,為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
107、象空間。第一,元宇宙發展必然能夠為保險機構帶來更多的業務增量,整個元宇宙產業鏈從下至上的發展以及元宇宙中涉及的數字資產、交易、生活等方方面面將產生巨大的金融保險需求,刺激其創新更多的保險產品,比如,為虛擬形象提供人身保險,為數字資產提供財產保險等。第二,保險機構應加快推進科技賦能,借助元宇宙拓展保險業務數字化經營場景,推進智慧保險進一步發展,實現沉浸式、場景化營銷,如開發線上虛擬保險營銷員,為客戶提供“咨詢、投保、理賠”等全流程線上服務,以專業素養、貼心服務、快捷高效獲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打造專屬品牌。第三,復雜的理賠認定及賠償環節將變得簡易,通過先進技術設備,模擬出險事故過程及場景,迅速掌握
108、事件始末,進行傷情鑒定、責任認定等,此外保險公司還可根據模擬場景對風險進行精準預測,指導保險產品定價,調節承保費率。 (3)證券業元宇宙:交易之外的服務 對于證券業而言,應當抓住元宇宙發展所帶來的創新機遇,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優化業務流程,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提高服務效率和安全性,從證券業各條業務線來設想其未來應用場景,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在投顧業務方面,通過可視化應用場景,重構客戶互動模式,可以為客戶提供實時模擬看盤、研究觀點透視等服務,線上線下數字孿生讓客戶能夠快速掌握投資標的背后的產業鏈,梳理投資邏輯;此外,通過對客戶身份、資產情況、背景等精準識別與分析,定位其風險承受能力,定制專屬投顧
109、服務。在投行業務方面,通過企業在元宇宙中的數字孿生,梳理上下游產業,節省現場盡職調查的成本與時間,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客戶透明度,規避因盡調不充分、企業刻意隱瞞等而引發的風險問題。同樣在研究業務方面,不受物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對行業及企業的調研也會更加清晰快捷。 4.1.2. 金融元宇宙的發展階段:三階段遞進發展金融元宇宙的發展階段:三階段遞進發展 (1)初步探索階段(2021-2030 年) :數字化與虛擬化為核心 這一階段的元宇宙發展仍然以社交與娛樂先行,賦能游戲、社交、內容等娛樂領域,給予用戶沉浸式的社交與娛樂體驗。金融元宇宙方面,諸多金融業務被數字化、場景化,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擁抱
110、元宇宙概念,虛擬數字人、智能線上投顧等元宇宙應用場景初具雛形,我們預測這一階段關于金融元宇宙的探索,仍然以借助元宇宙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為主,將部分獲客活動、營銷活動等轉入元宇宙中進行,開發更多的應用場景,給予顧客沉浸式的金融服務體驗。 (2)滲透階段(2030-2050 年) :體驗化與革新化為核心 隨著技術及設備的不斷發展與創新,虛擬與現實的邊界逐漸模糊,元宇宙將成為社會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金融業務與元宇宙的融合度將進一步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6/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提升,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趨于完善,
111、數字資產發展成熟,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經濟系統被打通。 (3)終極階段(2050 年以后) :全面化與融合化為核心 元宇宙的終極形態就是無感覺、無意識的虛擬真實體現,這一點與全真互聯網概念較為相似,元宇宙成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助推動力跡象逐漸清晰,聯通萬物的數字宇宙成為第二世界,虛擬世界映襯現實世界又獨立于現實世界,二者不分邊界,形成經濟、法律系統都較為完善成熟的數字文明。 此時金融與元宇宙的融合度達到 100%, 金融用戶基數飛躍式提升,經濟系統被重構,頂層監管政策完備,金融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圖 27:金融元宇宙三個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 4.1.3. 金融元宇宙的監管關注:引
112、導與政策發布金融元宇宙的監管關注:引導與政策發布 在資本熱炒的階段下,目前社會上很容易將金融元宇宙與數字貨幣泡沫炒作、新型割韭菜行為結合在一起。一些互聯網公司也開始轉型做相關元宇宙概念噱頭,部分媒體和機構甚至認為,金融元宇宙就是下一個互聯網金融泡沫與 P2P。對此,我們看到各國監管發布了相關的防范性提示,在 2022 年 2 月,國內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的關于防范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指出,近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蹭熱點,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游”等名目吸收資金,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海外的韓國金融監督局在年度工作計劃中宣布將加強對 NFT 和元宇
113、宙的監管。 同樣的,我們認為今后若大力發展金融元宇宙,不能忽視金融安全底線,隨著元宇宙的普及, 虛擬環境中的金融與支付需求會逐漸鋪開, 虛擬環境中的金融風險會連接至現實世界,引發金融安全問題。因此,形成一個較為完整完善的經濟系統、法律系統、數字身份系統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另外對于金融機構自身而言,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和數字風控能力,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為客戶制定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 當下節點來看,金融元宇宙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價值倫理、資本綁架、經濟犯罪、隱私風險、數據安全等安全風險問題突出,監管層應加強安全性監管,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引導元宇宙產業健康
114、規范發展, 同時鼓勵相關企業持續進行數字化的探索,確立更多具有強匹配度的應用場景,是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一個可選的答案。 4.2.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展望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展望 4.2.1. 未來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紅燈與綠燈未來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紅燈與綠燈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7/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2021 年以來,互聯網企業在金融業務面臨的問題不止是監管強管理的問題,而是最起碼的生存與發展問題。 這一年不僅僅有 2021 年 4 月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臺企業,有一些互聯網平臺企業剝離了金融相關
115、業務,如 2021 年底,字節跳動出售旗下證券相關業務;還有一些互聯網平臺企業旗下的金融機構遭到了處罰,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民營銀行網商銀行,由于各種問題去年遭到了千萬級別的處罰。此外,還有對互聯網平臺企業的金融牌照進行統一監管,設立金控公司的要求,諸如 2021 年初,監管部門就要求阿里巴巴將旗下的金融公司納入到金控平臺管控,2022 年初,有媒體報道稱與對螞蟻金服的要求類似,騰訊需要將其銀行、證券、保險和信用評分服務合并到一個金融控股公司??傊?,中國有關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平臺經濟規范發展的政策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規制壟斷行為,保護中小企業權益和數據安全、個人信息安全,消滅金融監管真空,營
116、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展望未來,紅燈過后,也會有綠燈到來。諸如,針對互聯網平臺企業的上市,在國內,鋼鐵互聯網平臺歐冶云商 IPO 終于過會;在海外,隨著中國境外發行上市新規的落地,以及中美監管機關在審計底稿問題上達成某些合作共識,2022 年 1 月以來,已有多家中概股開始積極推進赴美上市進程,向 SEC 公開遞交或更新遞交招股文件,包括:海天網絡(HKIT)、中陽金融集團(TOP)、有家保險(UBXG) 、恒光保險代理(HGIA)、沁宏(QHI)等。2022 年 3 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特別是針對互聯網平臺
117、企業,會議釋放出鮮明信號: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既要監管也要發展,切實做到紅燈停、綠燈行。因此,發展高質量的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是監管不變的本質。 4.2.2. 轉型升級:從消費領域到產業領域的互聯網金融轉型升級:從消費領域到產業領域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未來也有一次服務對象升級的過程,也就是從 To C 向 To B 轉變。2021 年,在政策的引導下轉向,產業互聯網,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從“虛”向“實”的轉變信號。 前期,消費領域的互聯網金融過多的關注在個人投資者的信貸、消費、證券以及支付等金融需求,往往容易造成個人杠桿率提升,個人金融業務無限擴張的趨勢,并不能體現互聯網金融的全面性。進入
118、2022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 10 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8 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和 10 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完成批復,“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產業領域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隨著需求而來。 “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實施后,每年將投資額超 4000 億,各地發布重大項目投資清單數額已經超過 25 萬億元。 阿里巴巴、 騰訊、 百度、 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 無論是在云服務、還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都已經有了中長期規劃。特別是當前的金融企業,尤其是證券公司、銀行、基金以及其他中小金融機構
119、,對云計算、對大數據服務以及 AI 的需求較大,“東數西算”將成為今后互聯網平臺企業開拓產業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產業領域的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一個重大領域,而最快轉型到產業領域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今后一定會成為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融合代表,實現新一輪的大發展。 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 28/28 table_page 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本報告所載的信息均來源于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本報告所載的任何建議、意
120、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本報告發布當日的獨立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載的信息于本報告發布后不會發生任何更新,也不保證本公司做出的任何建議、意見及推測不會發生變化。 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所載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議、意見及推測并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構成對所述金融產品、產品發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就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對任何投資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諾或擔保。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自擔投資風險。 本公司秉承公平原則對待投資者,但不排除本報告被他人非法轉載、不當宣傳、片面解讀的可能,請投資者審慎識別、謹防上當受騙。 本報告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轉載、復制。如合法引用、刊發,須注明本公司出處,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 本報告對基金產品的研究分析不應被視為對所述基金產品的評價結果, 本報告對所述基金產品的客觀數據展示不應被視為對其排名打分的依據。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將我方基金產品研究成果作為基金產品評價結果予以公開宣傳或不當引用。 適當性申明適當性申明 根據證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有關法規,該研究報告僅適合專業機構投資者及與我司簽訂咨詢服務協議的普通投資者,若您為非專業投資者及未與我司簽訂咨詢服務協議的投資者,請勿閱讀、轉載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