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2022)(4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經濟論壇: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2022)(43頁).pdf(4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洞察力報告2022年5月與騰訊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
2、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封面圖片:Aerial Perspective Works, Getty Images目錄前言執行摘要1. 引言1.1 中小城市的范圍1.2 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概念1.3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動力1.4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挑戰2.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2.1 “以人為本”為核心2.2 可持續發展為目標2.3 適宜與合作為關鍵2.4 考慮與大城市差異3.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模式及實踐3.
3、1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需求分析3.2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全景3.3 民生與服務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3.4 產業與經濟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3.5 治理與運行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3.6 環境與低碳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3.7 政府效能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3.8 基礎設施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3.9 發展保障(領導力 / 政策)領域轉型模式及實踐4. 各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建議附錄: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調研問卷結果主要撰稿人致謝尾注355668899101111131315161617171819192021212222免責聲明本文件由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作為對項目、洞察領域或互動的貢獻。本文所表達的調查結果、解釋和
4、結論是世界經濟論壇推動和認可的合作進程的結果,但其結果并不一定代表世界經濟論壇的觀點,也不代表其全體成員、合作伙伴或其他利益攸關方的觀點。2022 世界經濟論壇。保留所有權利。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式復制或傳播,包括影印和記錄,或通過任何信息存儲和檢索系統。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
5、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2前言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模式是值得全球政府與企業共同探索與深度合作的關鍵議題。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支持各國應對疫情、經濟重建和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也日漸成為各國政府及
6、國際組織的政策熱點。2020年9月歐盟發布塑造歐洲數字化轉型1,日本政府將“實現數字化社會”列為最重要的政策問題2;2021年3月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3; 2021年5月第52屆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WTISD)主題為“在充滿挑戰的時代加速數字化轉型”4;2022年1月,中國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5。聯合國人居署2020年10月的世界城市報告2020指出,城市化仍將是全球增長的動力6。中小城市是城市體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大城市和鄉鎮農村的中間層次,其功能定位包含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四方面,愿景是讓城市成為人們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場所。當
7、前,多數中小城市正面臨發展緩慢的挑戰,而數字化正在顛覆傳統業務模式、打破地域空間邊界、構建數字生活新場景,也為中小城市在民生、經濟、治理、環境等方面快速提升競爭力和實現“換道超車”提供了機遇。司曉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Jeff Merritt世界經濟論壇執行委員會成員城市轉型平臺全球負責人中小城市正在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研究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和實踐對于全球而言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對于中小城市而言,城市數字化轉型旨在改善市民生活品質、發展特色數字經濟、提升城市治理成效、增強城市環境(建成環境+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集聚在城市中的居民和企業提供智能化、精細化、主動性、高
8、效能、全周期的生活服務、營商服務,支持實現人、產、城的良性融合發展。世界經濟論壇于2019年G20峰會獲得與會各國首腦支持,牽頭成立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20 Smart Cities Alliance),并制定“全球政策路線圖”(Global Policy Roadmap)。這項倡議致力于推動城市、地區和國家政府、私營部門合作伙伴以及城市居民攜手合作,共同遵循智慧城市技術應用的核心指導原則:負責任、并符合倫理道德。該聯盟通過設計、試行和發布有關透明度、隱私和安全等議題的政策框架,建立和推進全球政策規范;通過完善智慧城市政策,確保良好的技術治理環境,最終讓全球城市變得更具韌性、更有競爭力、
9、更可持續和更加宜居。本報告是世界經濟論壇以及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首次關注全球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我們很高興與騰訊研究院深度合作,并與日立(中國)有限公司形成共同研究團隊,與來自中國、巴西、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專家共同開展了此話題的探討和研究,所提出的總體思路、方法論以及實踐案例希望能為全球中小城市提供借鑒。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
10、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3中小城市正在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研究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和實踐對于全球而言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對于中小城市而言,城
11、市數字化轉型旨在改善市民生活品質、發展特色數字經濟、提升城市治理成效、增強城市環境(建成環境+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集聚在城市中的居民和企業提供智能化、精細化、主動性、高效能、全周期的生活服務、營商服務,支持實現人、產、城的良性融合發展。世界經濟論壇于2019年G20峰會獲得與會各國首腦支持,牽頭成立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20 Smart Cities Alliance),并制定“全球政策路線圖”(Global Policy Roadmap)。這項倡議致力于推動城市、地區和國家政府、私營部門合作伙伴以及城市居民攜手合作,共同遵循智慧城市技術應用的核心指導原則:負責任、并符合倫理道
12、德。該聯盟通過設計、試行和發布有關透明度、隱私和安全等議題的政策框架,建立和推進全球政策規范;通過完善智慧城市政策,確保良好的技術治理環境,最終讓全球城市變得更具韌性、更有競爭力、更可持續和更加宜居。本報告是世界經濟論壇以及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首次關注全球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我們很高興與騰訊研究院深度合作,并與日立(中國)有限公司形成共同研究團隊,與來自中國、巴西、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專家共同開展了此話題的探討和研究,所提出的總體思路、方法論以及實踐案例希望能為全球中小城市提供借鑒。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
13、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14、) 4)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4執行摘要中小城市需要適合自己的數字化轉型模式和路徑 本報告通過調研與訪談,分析了中國、日本、巴西等國家的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需求及關注點,提出了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參考模型,提供了中國、日本的參考案例,并提出了城市內各利益相關者的行動建議。 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挑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缺乏數字人才、所需投入的資金和資源不足、缺乏對數字化技術的理解和運用、缺乏城市間互動與合作機制等。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可分為民生與服務、產業與經濟、治理與運行、環境與低碳、政府效能、基礎設施以及發展保障(領導力/政策)7個領域,每個領域可分為3
15、個成熟度級別;在具體規劃和實施中,中小城市可結合各自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和發展目標,參考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全景圖即7類功能領域在3個階段的各自數字化轉型關鍵特征矩陣(7*3矩陣),來提出各自的數字化轉型切入點和路徑。要實現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市民需要協調一致,共同開展行動。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應該采取“共性+特性”結合的思路,此外,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和推進中還要注意中小城市與大城市的差異。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
16、、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51引言中小城
17、市數字化轉型正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更多關注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三至五線城市在智慧城市方向的投資額為1038.4億元人民幣,占整體投資額比例的58.5%7。2021年10月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地區和城市政策總局 (DG REGIO)與歐盟地區委員會(European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launch)聯合舉辦的第19屆歐洲地區與城市周(EU Regions Week)中,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是重要議題之一,與會各方討論了實施數字解決方案的本地挑戰、建立當地數字化生態系統所采用的工具、如何評價數字化轉型的效果、歐盟及
18、成員國如何加快本地數字化轉型等內容8。除了中國和歐盟國家,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也得到了日本、巴西、南非等不同國家的關注。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
19、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61.1中小城市的范圍根據中國國務院2014年印發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9,城區常住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為中型城市,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型城市(其中,20萬-50萬的城市為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型小城市)。在國際范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將擁有50萬-150萬人口的城市劃分為大型城市,2
20、0萬-50萬人口的城市為中型城市,5萬-20萬人口的城市為小型城市10。雖然不同國家對于中小城市的邊界定義有一定差異,但中小城市的功能、特征和需求存在很多共性,例如人口規模較小、資源約束較強、產業活力有待激發等。因此,本報告中的數字化轉型模式以及中國、日本等國家的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案例,可為全球相應的城市提供參考。1.2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最早來自于產業界。例如,國際數據公司(IDC)定義為:利用數字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社交、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區塊鏈等)和能力來驅動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的途徑和方法,其目的是實現企業業務的轉型、創新、增長11??梢钥?/p>
21、到,數字化轉型具有2個關鍵要素:數字技術以及業務模式的創新和重構。關于城市數字化轉型,本報告結合了騰訊研究院提出的概念,即基于數字化理念和思維,通過新一代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支持城市空間形態、治理模式、服務模式、產業模式的整體轉變,全面提升城市環境質量、運行效率、生活品質、經濟活力,滿足人在當前和未來對城市價值的全場景需求12。1.3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動力全球的城市化均呈現類似特征,即大城市產業、人口高度集聚,發展迅速;多數中小城市人口外流、人口呈老齡化趨勢、資源較為有限、產業相對傳統,發展速度和競爭力落后于大型城市。在缺乏人才、資金和技術能力的情況下,中小城市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原生動力是什么
22、?本報告認為有以下4點,其中前2點是各類城市的共性動力、后2點是中小城市的特有動力:(1)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
23、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國家政策支持與引導。當前,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數字孿生等為代表數字技術正在深刻變革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因此,很多國家均提出了國家級的數字化、智慧化規劃或政策,例如中國的“數字中國”、關于加快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有序推進縣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13、關于促進云網融合加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71.4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挑戰目前,世
24、界不同區域、不同經濟水平的中小城市數字化水平存在很大差異。本報告從民生、經濟、治理、環境4個方面對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挑戰進行了研究,如下圖所示。(2)(3)(4)因此,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是面向未來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01040203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挑戰民生需要民眾的支持與反饋需要實現數字包容數字素養教育及公民在公共事務中的參與程度不足環境如何處理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數字化轉型的關系數字化如何促進環境的綠色化數字化自身的低碳如何實現經濟需要可持續的創新和商業模式需要公私合作分工的框架需要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投入數字化如何促進就業數字化如何促進國際間的經貿合作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理
25、念與思想需要國際認可且靈活的發展框架需要對數字技術的理解和運用需要對應的政府組織架構與KPI需要國際間互動與合作機制需要國際案例和政策工具箱圖 1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各類挑戰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
26、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國家政策支持與引導。當前,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數字孿生等為代表數字技術正在深刻變革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因此,很多國家均提出了國家級的數字化、智慧化規劃或政策,例如中國的“數字中國”、關于加快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有序推進縣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13、關于促進云網融
27、合加城市治理升級的現實需要。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城市治理中的公共衛生體系、應急響應能力、公共服務能力等帶來了重大挑戰,在線公共服務、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以及無接觸快遞配送等各類數字化應用,在城市的經濟社會重建中發揮了顯著作用,也促使城市治理者更加重視運用數字技術和數據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務能力。近年來,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在世界上多個城市中出現,城市需要數字技術來提高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韌性。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各國產業升級和重構的重要驅動力,也可以幫助中小城市中的傳統產業突破時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14等政策文件,以及日本的“
28、社會5.0”、新加坡“智慧國2025”、英國的英國數字戰略 、 德 國 的 數 字 化 戰 略2025等,城市則是重要的實施載體。間、空間限制來融入到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快速擴大交易規模和覆蓋面、降低營銷和交易成本、提高特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例如,在中國山東的莘縣,當地農戶已可以通過電商直播來向全國銷售自己種植的蔬菜;同在山東的曹縣則借助互聯網營銷平臺,使當地原創漢服銷售額占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15。抵御“馬太效應”、吸引人才回流。人是城市的核心,在數字時代的大背景下,中小城市本身區位優勢并不明顯,必須要通過數字化改造,創建適合中小企業落戶的數字營商環境;此外,城市通過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數字化轉型,
29、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高品質的公共服務、生活環境和產業發展空間,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減少甚至避免大城市對人才的“虹吸效應”,吸引人才留在當地、甚至吸引其他城市的人才流入,良性地促進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對中國12個城市的政府部門、5個研究機構、21個提供城市數字化方案或服務的企業代表、6個其他類型的企業代表的調研和訪談,上述挑戰中大家認為挑戰更大的為下述5個方面:需要可持續的創新和商業模式,需要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投入,需要實現數字包容,需要公私合作分工的框架,需要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理念與思想。表 1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挑戰歐盟第19屆歐洲地區與城市周的“中小城市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挑
30、戰和解決方案”會議中,與會人員談到的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挑戰有:政府數字化團隊較小、財務資金有限、技能教育不足、數字人才缺失等。此外,城市之間、城市自身服務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也是歐盟及不同國家中小城市代表共同關注的議題8。巴西工業發展署(ABDI)智慧城市負責人Tiago Faierstein 和巴西利亞政府數字化轉型負責人Luciano Cunha在訪談中則認為,缺乏數字人才及資金是巴西中小城市的痛點,在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中需要實施有效的數字化轉型政策、需要提升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需要提高城市數字基礎設施水平。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平均得分中位數挑戰度排名需要可持續的創新和商業模式需要足夠
31、的資金和資源投入需要實現數字包容需要公私合作分工的框架需要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理念與思想數字化如何促進國際間的經貿合作需要對應的政府組織架構與KPI數字化如何促進就業需要對數字技術的理解和運用如何處理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數字化轉型的關系需要國際間互動與合作機制需要國際案例和政策工具箱數字化如何促進環境的綠色化數字素養教育以及公民在公共事務中的參與程度不足數字化自身的低碳如何實現需要國際認可且靈活的發展框架需要民眾的支持與反饋3.933.83.683.613.523.373.363.33.253.233.163.123.113.073.022.982.7544444333333333333123456
32、7891011121314151617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
33、”;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來源:本報告調研統計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92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中小城市需要在有限資源約束下走特色數字化轉型之路本報告認為,不同國家的中小城市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雖然有地域、文化和國情的差異,但也有共同的需求和可參考的經驗,因此,本章節將從總體思路上提供相關建議。2.1 “以人為本”為核心聯合國人居署世界城市報告2020中強調,真正的智慧城市以人為本6。當前,“以人為本”已經成為各國城市數字化轉型中的共同理念
34、。在本報告的啟動會上,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國家官員應盛表示,聯合國人居署認為數字技術在可持續城市發展方面具有帶來變革的潛力,因此于2020年啟動了“以人為中心智慧城市”全球旗艦項目,希望通過此旗艦項目為各國家、地區和地方政府提供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戰略和技術支持16。應盛介紹了“以人為中心智慧城市”的幾個原則,為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1) 要轉變建設思維。在進行智慧城市 建設和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需 要將相關的活動和采購集中在人們 的需求上,而不是市場供給上;2) 需要采取協作和多方參與的方式, 來開發和提供智慧城市服務;3) 普及可負擔得起的數字技能和數字 基礎設施;4) 提升各個領域
35、工作人員的數字能力;5) 需要采取包容和參與性設計方式建 設好數字基礎設施和服務;6) 需要評估智慧城市和數字化轉型的 公平性、環境正義和社會正義問題。中國專家和產業界也在會上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中國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斯斯建議“堅持以人為本,精準把脈城市各類人群需求以消弭數字鴻溝;重視城市全民數字化培訓,破解數字化人才鴻溝難題”,中國信通院數字孿生城市中心副主任王瑜建議“創新人才回流招引機制”。此外,騰訊“WeCity未來城市”作為騰訊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將“以人為中心”作為最核心的價值尺度17,以期通過數字化轉型支持各類城市敏捷、持續地滿足人在當前和未來的全場景需
36、求。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
37、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10 建設和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需 要將相關的活動和采購集中在人們 的需求上,而不是市場供給上;2) 需要采取協作和多方參與的方式, 來開發和提供智慧城市服務;3) 普及可負擔得起的數字技能和數字 基礎設施;4) 提升各個領域工作人員的數字能力;5) 需要采取包容和參與性設計方式建 設好數字基礎設施和服務;6) 需要評估智慧城市和數字化轉型的 公平性、環境正義和社會正義問題。中國專家和產業界也在會上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中國國家信息
38、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斯斯建議“堅持以人為本,精準把脈城市各類人群需求以消弭數字鴻溝;重視城市全民數字化培訓,破解數字化人才鴻溝難題”,中國信通院數字孿生城市中心副主任王瑜建議“創新人才回流招引機制”。此外,騰訊“WeCity未來城市”作為騰訊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將“以人為中心”作為最核心的價值尺度17,以期通過數字化轉型支持各類城市敏捷、持續地滿足人在當前和未來的全場景需求。2.2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11為建設包容、安全、有風險抵御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及人類住區;目標9為建設有風險抵御能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的可持續工業,并推動創新;目標13為采取緊
39、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18。上述3個目標要求城市對經濟、社會、環境(建成環境與生態環境)等進行良好的治理,提高社會的包容性,同時能良好應對人口增長和資源消耗的錯位,提升韌性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為所有人群提供可負擔、高品質的服務和支持。2015年,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 (ITU)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率先提出“智慧可持續城市”理念,認為智慧可持續城市是創新城市,它在利用信息通信技術(ICT)和其它手段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城市運作和服務效率并加強競爭力的同時,確保人們當前和未來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需求得以滿足19。2016年,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1,ITU與UNECE聯合 發
40、 起 的 共 建 智 慧 可 持 續 城 市 倡 議(U4SSC)20得到聯合國系統內覆蓋環境、文化、扶貧、城市、經濟和產業發展等14個部門的聯合支持。對于中小城市自身而言,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就是城市能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2.3適宜與合作為關鍵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11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
41、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立足城市需求。采取“共性+特性”結合的思路,例如,不同中小城市的民生與服務、治理與運行、基礎設施等數字化轉型目標和內容是共性的,可以作為綜合性的內容考慮;但不同中小城市
42、在產業與經濟方面數字化轉型的內容差異較大,可以作為特性的內容考慮;建立推進機制。構建良好的數字化轉型協同推進機制,需要社會多元參與;明確切入點。需求導向、場景驅動,以特色優勢產業為切入口;重視公私合作。探索建立一種新的公私合作框架和模式,政、產、學、研合力推進,并長期合作、使項目不斷迭代升級。2.4考慮與大城市差異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和推進中還要注意中小城市與大城市的差異。例如,中小城市以熟人社會為主,年齡結構偏大,青年外出較多,數字服務有待進一步普及,因此市民更喜歡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服務;大型城市物理距離較遠,中青年居多,更偏重線上提供服務,且眾包眾籌等公眾參與的模式更豐富。關于此話題,
43、騰訊研究院提出了中小城市與大城市數字化轉型的8個方面不同12。表 2中小城市與大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不同(以中國為例)中小城市大城市(包括特大、超大城市)(1)數字化基礎較好(2)建立了基礎數據庫和行業專題數據庫,關注數據共享和開放(1) 流動人口多,社會和環境治理復雜,治理供需剪刀差更明顯 (2)城市運行管理和服務平臺 + 智慧社區正在推廣,關注市域治理統籌、與社區基層治理協同,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1)多數中小城市的數字化基礎相對薄弱(2)相對比較缺數據沉淀(1)流動人口少,社會和環境治理相對簡單,例如不需要做大規模的智能交通、智慧城管等(2)相對更關注城鄉融合的數字化治理,以及都市圈中內治理
44、協同1 數字化基礎不同2 城市治理復雜度不同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12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
45、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中小城市大城市(包括特大、超大城市)(1) 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已較為成熟,關注數字技術支持下的主動式服務(2)重點和難點是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面向各類人群的均等化(1)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同步推進,自主創新驅動(2)大型龍頭企業自我率先進行數字化轉型,輻射帶動上下游(1)投入較大、能力先進(2)自建算力中心、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區塊鏈平臺等基礎平臺(1)需實現公共服務在線辦理,例如打
46、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文體、社區、養老等服務供給,營造數字消費場景 (2)重點和難點是促進公共服務的城鄉一體化(1)更關注特色產業的數字化(2)中小企業為主,接入大型電商平臺或產業互聯網平臺(1)多數中小城市不適宜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大型硬件數據中心機房(2)計算和存儲能力鼓勵通過使用上級城市的算力資源或購買城市云服務等方式構建3 公共服務重點不同4 數字經濟發展路徑不同5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模式不同(1)全面規劃,產業、治理、服務、基礎設施等多領域并行推進(2)遺留系統多,整合工作量大,新數字應用構建受遺留系統限制(1)從 1-2 個需求迫切的領域切入,多數城市不會全面推進(2)遺留系統較少,實施重點在
47、新數字應用構建,可換道發展6 7數字化轉型實施路徑不同(1)資金實力強,政府財政資金相對充裕,社會投資渠道多(2)數字化人才濟濟(1)多數資金實力較弱,政府財政資金和社會投資均很有限(2)數字化人才缺失嚴重保障要素水平不同8(1)涉及部門層級和人員較多,全市統籌相對復雜(2)一般在綜合領域開展新模式探索實踐(1)涉及部門層級和人員相對較少 (2)在特色領域更容易開展新模式探索實踐組織推進難度不同來源:騰訊研究院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與大城市有何不同?,本報告進行了精簡大城市在利用數字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相對更加具備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并且已有一定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化應用基礎,多數中小城
48、市則在這些方面較為薄弱。因此,本報告認為,不同的中小城市的資源稟賦、發展路徑不同,發展目標可能也不同,因此需要靈活、富有韌性的城市數字化轉型路徑,并找到可持續的公私合作商業模式。對于資金、人才、技術均較為缺失的中小城市,建議從小切口入手、循序漸進地推進數字化轉型。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133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模式及實踐切合實際的模式和路徑規劃是中小型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起點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本章基于第一章、第二章所闡述的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挑戰及總體思路,分析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提出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參考模式,并提供中國和日本的部分城市實踐,作
49、為可借鑒的路徑。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城市各公私營機構、市民在整個推進過程中密切協作,確定城市挑戰和轉型目標、制定規劃和政策、明確轉型項目和切入點、開展可行性評估、組織推進落實、共同參與研發、評價轉型效果等。關于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多位中國專家給予了建議。例如,中國的獨立經濟學家、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先生提出“開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路徑上,建議避免孤島式網絡社區的經驗教訓,使政府花最小的代價獲取更大的服務,并建立政府和企業合作方式”;唐斯斯建議“把握中小城市發展規律與運行特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促進特色產業智慧化發展”;王瑜建議“發展特色
50、產業互聯網;推進公共服務延伸下沉;利用區域、省市已有算力設施資源”。綜合來看,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如下:1) 2) 3) 4) 3.1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需求分析本報告認為城市的功能可歸類為民生與服務、產業與經濟、治理與運行、環境與低碳、政府效能、基礎設施6個領域,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也將圍繞這6個功能領域來開展,除此之外,為促進城市整體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城市還需要提供政策、資金、人才、標準等一系列支持的措施,本報告中稱之為發展保障(領導力/政策)領域。因此,本報告從上述7個領域來研究中小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重塑中小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框架與路徑 14發展保障(領導力/政策)基礎設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