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系列報告之汽車業務:深耕十余年進軍Tier one-220613(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立訊精密-系列報告之汽車業務:深耕十余年進軍Tier one-220613(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 公司研究 2022 年 06 月 13 日 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SZ) 系列報告之汽車業務:深耕系列報告之汽車業務:深耕十余年,進軍十余年,進軍 Tier one 深厚積累汽車業務,行業前景廣闊深厚積累汽車業務,行業前景廣闊.國際主流車企開始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戰略轉型,新能源車進入黃金成長十年。Canalys 預計 2021 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新車銷量的 7%以上,進一步增長 66%,銷量將超過 500 萬輛; 2028 年, 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增加到 3000 萬輛; 到 2030年,電動
2、汽車將占全球乘用車總銷量的近一半。根據 IDC,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政策驅動下, 將在未來 5 年迎來強勁增長, 2020 至 2025 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 36.1%,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 542萬輛。 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將由 2020 年的 80.3%提升至 2025 年的 90.9%。 深耕汽車電子業務十余年,產品布局廣泛。深耕汽車電子業務十余年,產品布局廣泛。立訊從 2011 年開始布局汽車電子業務,公司針對汽車板塊進行了長期性規劃,目前,公司已形成汽車線束(整車線束、特種線束、充電槍等)、連接器(高壓、低壓、高速、Busbar等)、智能新能源(PD
3、U、BDU、逆變器、儲能等)、智能網聯(路測單元、車載通訊單元等)、智能駕艙/控制(域控制器、信息娛樂系統、多媒體儀表)等主力產品線,發揮國內外資源協同效應,從零件、模塊、次系統到整系統方案均已實現核心產品的完整布局, 為客戶持續提供技術和商務雙指標全球化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伴隨著消費電子在汽車應用上的普及,公司在消費電子深耕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和客戶資源將可以讓現有的汽車板塊更好地把握住趨勢,進行更深入的產品開發以及客戶擴展。公司將緊跟海內、外優質客戶前進步伐,準確把握技術和行業發展方向,通過產品技術升級和技術降本,為客戶持續提供技術和商務雙指標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致力于在未來三個五年內實現成
4、為全球汽車零部件 Tier 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 達成戰略合作,進軍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進軍汽車 Tier one 廠商。廠商。與奇瑞新能源組建合資公司,進軍 Tier one。2022 年 2 月 11 日,立訊精密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以 100.54 億元人民幣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 19.88%股權、奇瑞股份 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 6.24%股權,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為立訊精密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前沿的研發設計、量產平臺及出???, 致力于實現公司成為汽車零部件 Tier 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在汽車領域,公司專注于整車血管和神經系統的布局
5、,隨著新能源汽車持續放量,國內外客戶逐漸導入,有望成為新的增長動力。 盈利預測與估值建議:盈利預測與估值建議: 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不斷擴大產品線以及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通信、數據中心、工業及汽車電子也成為公司發展和業績貢獻新動力。 我們預計 2022E/2023E/2024E 年實現營收 2001.30/2561.66/3253.31億元,同比增長 30.0%/28.0%/27.0%,歸母凈利潤 101.00/135.89/181.96億 元 , 同 比 增 長 42.8%/34.5%/33.9% , 目 前 股 價 對 應 的 PE 為25.1/18.7/13.9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
6、提示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 財務財務指標指標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營業收入(百萬元) 92,501 153,946 200,130 256,166 325,331 增長率 yoy(%) 48.0 66.4 30.0 28.0 27.0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7,225 7,071 10,100 13,589 18,196 增長率 yoy(%) 53.3 -2.1 42.8 34.5 33.9 EPS 最新攤?。ㄔ?股) 1.02 1.00 1.43 1.92 2.57 凈資產收益率(%) 24.2 17.1 19.1 20.8
7、 22.0 P/E(倍) 35.1 35.9 25.1 18.7 13.9 P/B(倍) 9.2 7.3 5.8 4.5 3.4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注:股價為 2022 年 6 月 10 日收盤價 買入買入(維持維持) 股票信息股票信息 行業 消費電子 前次評級 買入 6 月 10 日收盤價(元) 34.18 總市值(百萬元) 242,141.42 總股本(百萬股) 7,084.30 其中自由流通股(%) 99.92 30 日日均成交量(百萬股) 67.06 股價走勢股價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鄭震湘鄭震湘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18120002 郵箱: 分析師分析
8、師 鐘琳鐘琳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0070004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 立訊精密(002475.SZ) :2022Q1 業績超預期,中長期成長邏輯清晰2022-03-17 2、 立訊精密(002475.SZ) :業績回暖可期,看好公司中長期發展邏輯2021-11-04 3、 立訊精密(002475.SZ) :半年報符合預期,中長期成長路徑清晰2021-08-28 -46%-34%-23%-11%0%11%23%34%2021-062021-102022-022022-06立訊精密滬深300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
9、聲明 財務報表和主要財務比率財務報表和主要財務比率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百萬元) 利潤表利潤表(百萬元) 會計會計年度年度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 43396 72309 71279 102918 112470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92501 153946 200130 256166 325331 現金 10528 14205 15205 15363 20167 營業成本 75770 135048 173112 221072 279785 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 1
10、4100 31931 27910 48686 48591 營業稅金及附加 251 194 349 405 532 其他應收款 408 598 710 965 1162 營業費用 477 790 1029 1316 1672 預付賬款 184 406 361 621 626 管理費用 2464 3742 5020 6404 8142 存貨 13211 20901 22826 33015 37656 研發費用 5745 6642 9406 12040 15291 其他流動資產 4965 4268 4268 4268 4268 財務費用 905 555 664 458 434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11、26617 48263 56828 66141 76966 資產減值損失 -139 -163 -242 -296 -382 長期投資 1209 1126 1071 1016 962 其他收益 451 854 368 405 467 固定資產 19761 34113 42312 51257 61404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329 -116 33 -17 0 無形資產 1265 2223 2458 2740 3071 投資凈收益 648 689 676 680 679 其他非流動資產 4382 10801 10987 11128 11529 資產處置收益 -2 -45 -31 -36 -34 資產資
12、產總計總計 70013 120572 128107 169059 189437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8168 8167 11837 15801 20969 流動負債流動負債 33593 64831 63180 91214 93870 營業外收入 22 21 21 21 21 短期借款 7577 11920 11920 11920 11920 營業外支出 54 46 66 73 60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 23180 45651 42580 70094 72505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8136 8143 11792 15748 20931 其他流動負債 2836 7260 8680 9200 9445
13、 所得稅 645 322 1142 1343 1575 非流動非流動負債負債 5513 9959 9235 8439 7580 凈利潤凈利潤 7491 7821 10651 14405 19356 長期借款 3971 7831 7107 6312 5452 少數股東損益 266 750 551 815 1160 其他非流動負債 1543 2128 2128 2128 2128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7225 7071 10100 13589 18196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9106 74789 72415 99653 101450 EBITDA 10958 14144 16640
14、21891 28261 少數股東權益 2805 10494 11045 11861 13021 EPS(元) 1.02 1.00 1.43 1.92 2.57 股本 7000 7050 7084 7084 7084 資本公積 1890 2720 2720 2720 2720 主要主要財務比率財務比率 留存收益 18729 25026 34537 47287 64523 會計會計年度年度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28102 35289 44647 57545 74966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負債負債和股東權益和股東權益 70013 12057
15、2 128107 169059 189437 營業收入(%) 48.0 66.4 30.0 28.0 27.0 營業利潤(%) 42.2 0.0 44.9 33.5 32.7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53.3 -2.1 42.8 34.5 33.9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毛利率(%) 18.1 12.3 13.5 13.7 14.0 現金現金流量流量表表(百萬元) 凈利率(%) 7.8 4.6 5.0 5.3 5.6 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ROE(%) 24.2 17.1 19.1 20.8 22.0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6873
16、 7285 13830 16202 23710 ROIC(%) 19.4 15.3 16.8 18.9 20.6 凈利潤 7491 7821 10651 14405 19356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折舊攤銷 2417 5188 4320 5658 6947 資產負債率(%) 55.9 62.0 56.5 58.9 53.6 財務費用 905 555 664 458 434 凈負債比率(%) 6.1 14.6 11.6 8.3 0.4 投資損失 -648 -689 -676 -680 -679 流動比率 1.3 1.1 1.1 1.1 1.2 營運資金變動 -2788 -6106 -1127 -3
17、692 -2382 速動比率 0.8 0.8 0.7 0.7 0.8 其他經營現金流 -503 517 -2 53 35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投資活動投資活動現金流現金流 -9148 -8380 -12207 -14344 -17128 總資產周轉率 1.5 1.6 1.6 1.7 1.8 資本支出 7502 12567 8619 9368 10880 應收賬款周轉率 6.7 6.7 6.7 6.7 6.7 長期投資 -2217 -1195 55 54 54 應付賬款周轉率 3.7 3.9 3.9 3.9 3.9 其他投資現金流 -3862 2992 -3533 -4922 -6193 每股指標
18、(元)每股指標(元) 籌資籌資活動現金流活動現金流 6786 -390 -623 -1699 -1779 每股收益(最新攤薄) 1.02 1.00 1.43 1.92 2.57 短期借款 3411 4343 0 0 0 每股經營現金流(最新攤薄) 0.97 1.03 1.95 2.29 3.35 長期借款 2408 3860 -724 -795 -860 每股凈資產(最新攤薄) 3.89 4.91 6.22 8.04 10.50 普通股增加 1651 51 34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資本公積增加 -765 830 0 0 0 P/E 35.1 35.9 25.1 18.7 13.9 其他
19、籌資現金流 82 -9473 67 -904 -919 P/B 9.2 7.3 5.8 4.5 3.4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 4317 -1543 1000 159 4804 EV/EBITDA 23.3 19.0 16.2 12.3 9.4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注:股價為 2022 年 6 月 10 日收盤價 oPqPrQmPxPnQnPtQvMoMqR6M8Q8OmOpPnPoMeRnNqOiNqRnR9PnNzQNZtOsQvPrRtM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一、深厚積累汽車業務,
20、行業前景廣闊. 4 1.1 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加大智能化投入 . 4 1.2 汽車連接器+線束: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下,量價齊升 . 8 二、深耕汽車電子業務十余年,進軍 Tier one . 9 三、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充分賦能客戶. 13 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14 五、風險提示 . 1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主流車企推出電動車專用模塊化平臺 . 4 圖表 2:國際主流車企將向電動智能化轉型 . 5 圖表 3:新能源車型數量大幅增加(單位:萬輛) . 5 圖表 4:主流車企新能源車銷量規劃 . 6 圖表 5:中國新能源車月產量情況(單位:輛) . 7 圖表 6:全球新能源汽車
21、銷量(單位:輛) . 7 圖表 7:2019-2020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 . 7 圖表 8: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測 . 8 圖表 9: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 8 圖表 10:特斯拉確立以電動平臺為核心的智能汽車主導設計 . 8 圖表 11: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 . 9 圖表 12:汽車線束 . 9 圖表 13:汽車電器 . 10 圖表 14:汽車連接器和結構件 . 10 圖表 15:汽車業務布局 . 10 圖表 16:汽車業務營收以及毛利率情況 . 11 圖表 17:立訊汽車業務長期規劃 . 11 圖表 18:智能座艙創造更多場景 . 12 圖表 19:奇瑞新能源車型:
22、艾瑞澤 e . 13 圖表 20:奇瑞新能源車型:小螞蟻 . 13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一、一、深厚積累汽車業務深厚積累汽車業務,行業前景廣闊,行業前景廣闊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ADAS 的推進,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比快速提升。隨著汽車產業的逐步發展,汽車不再只是代步工具,消費者對汽車功能多樣性的需求在提高。汽車電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娛樂性。 1.1 傳統車企加速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電動化轉型,轉型,加大智能化投入加大智能化投入 國際主流車企開始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戰略轉型,推
23、出純電動專用模塊化平臺。例如大眾打造 MEB 平臺(Modular Electrification Toolkit) ,奧迪和保時捷共享高端電動車平臺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 ,寶馬打造 FSAR 平臺(flat battery storage assembly) ,戴姆勒打造 MEA(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平臺等,針對電動車研發的全新模塊化平臺,拓展性強,可充分發揮電動車型在智能化、操縱性針對電動車研發的全新模塊化平臺,拓展性強,可充分發揮電動車型在智能化、操縱性和空間配置方面的優勢,顯著提高車型迭代速度,降低新車型
24、開發成本以及零部件采購和空間配置方面的優勢,顯著提高車型迭代速度,降低新車型開發成本以及零部件采購成本,強化產品競爭力。成本,強化產品競爭力。 圖表 1:主流車企推出電動車專用模塊化平臺 車企車企 車型平臺車型平臺 首款車型首款車型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大眾集團 MEB 平臺 2020 年 奧迪/保時捷 PPE 平臺 2022 年 奔馳 MEA 平臺 2020 年 沃爾沃 CMA 平臺(共用) 2020 年 寶馬 FSAR 平臺 2022 年 PSA CMP 平臺和 e-CMP 平臺 雷諾 CMF-EV 平臺 通用 BEV3 平臺 2021 年 福特 全新純電平臺 2020 年 豐田 e-TNGA
25、 純電動車型專用架構平臺 2020 年 本田 全新純電平臺 2025 年前 日產 E-Platform 現代起亞 ev-only 2021 年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國際主流車企將向電動智能化轉型 資料來源:大眾、寶馬、奔馳路演文件,國盛證券研究所 國際主流車企第一輪產品周期已于國際主流車企第一輪產品周期已于 2020 投放,優質供給大幅增加,電動化進程加速。投放,優質供給大幅增加,電動化進程加速。通常一款車型平臺生命周期為 5-7 年,逐步放量。大眾首款 MEB 平臺車型 2
26、019 年底在德國生產;奔馳 EQA 純電 SUV 2021 年 1 月全球首發;寶馬首款 FSAR 平臺車型 i5 將于2022 年上市。2020 年是國際主流車企的第一輪產品周期投放起點,預計后續幾年將快速上量,強化電動化趨勢,加速新能源汽車滲透。 圖表 3:新能源車型數量大幅增加(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Transport&environment,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主流車企新能源車銷量規劃 規劃規劃 大眾 2020/2021 年新能源銷量占比 4%/8%,預計銷量分別為 40 萬/80 萬
27、輛,2025 年新能源車占比超過 20%,年銷量達 300 萬輛。2029 年底之前推出 75 款純電動和 60 款插混車型,到 2029 年實現銷售 2600 萬輛純電動和 600 萬輛插混汽車,其中 2000 萬輛將基于 MEB 平臺打造,600 萬輛基于PPE 平臺。 雷諾日產 2022 年前投放 12 款純電動車。 PSA 到 2021 年推出 7 款純電車型,8 款插混車型;2025 年前所有車型都將推出電動化版本。 沃爾沃 2025 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 50%。 奔馳 2020 年推出 20 款插混車型,2022 年推出 10 款純電動車,新能源車銷量占比 15-25%,2030
28、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 50%。 寶馬 兩年內推出 5 款純電動車型,i3、mini、iX3、iNEXT 和 i4,2023 年 25 款新能源車型,12 款純電動,到 2025 年年均增速超 30%。 奧迪 2025 年前推出超過 30 款新能源車型,其中純電車型 20 款,插混車型 10 款,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 40% 通用 將推出數十款電動車型,其中在 2023 年前將推出 10 款新電動汽車,2025 年在美國和中國每年銷售 100 萬輛電動汽車。 福特 在中國到 2022 年投超過 10 款新能源車,2025 年中國 70%的車型都將推出新能源版本 豐田 2020 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導
29、入純電車型,其次日本、印度、美國、歐洲,2025 年前推出 10 款以上純電車型,所有車型都配備新能源版本,2025 年實現逾 550 萬輛新能源車年銷量,其中純電動及燃料電池車型 100 萬輛以上。 本田 2025 年推 20 款電動化車型,包括混動、插混及純電車型;到 2030 年,電動化車型銷量占比 65%,其中 15%純電車型,混動及插混車型占比 50%以上。 日產 2022 年電動車型銷量 100 萬輛,包含純電和 e-power。 現代起亞 2025 年前投 44 款新能源車型,涵蓋純電動、氫燃料及混合動力汽車,年銷售 167 萬輛。 特斯拉 2020 年二季度 model 3 擴
30、大至 50 萬輛,量產 model Y、Roadster 和 Semi。 資料來源:各車企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車同比高增,加速滲透。新能源汽車同比高增,加速滲透。據 Marklines,2021 年包括插電混動、純電動、混合動力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達到了 1134.9 萬輛, 同比年增長 126%。 中國市場 2021年累計銷量為 383 萬輛,同比增長 165.12%。前五大國家分別為中國、日本、美國、德國、英國,分別占比全球新能源汽車比例為 33.7%、13%、12.8%、9.5%、6.7%。 據中汽協數據,2021 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依然出色,2021 年全年產量 3
31、53.31 萬輛,2021 年全年銷量 350.80 萬輛,兩項數據同時同比增長約 60%。其中 2021 年 12月單月產銷量分別達到 51.75 萬輛和 53.04 萬輛,環比增長 13%和 18%,同比增長約 2倍以上。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中國新能源車月產量情況(單位:輛) 圖表 6: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單位:輛) 資料來源:中汽協,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Marklines,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7:2019-2020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 資料來源:EV volume,國盛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車開
32、啟十年黃金成長階段。新能源汽車開啟十年黃金成長階段。Canalys 預計 2021 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新車銷量的 7%以上,進一步增長 66%,銷量將超過 500 萬輛;2028 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增加到 3000 萬輛;到 2030 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乘用車總銷量的近一半。根據 IDC,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政策驅動下,將在未來 5 年迎來強勁增長,2020 至 2025 年的年均 -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純電動產量(輛)插電混動產量(輛) -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
33、,000 10,000,000 12,000,000EV銷量(輛)PHV銷量(輛)HV銷量(輛)其他銷量(輛)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 36.1%,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 542 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將由 2020 年的 80.3%提升至 2025 年的 90.9%。 圖表 8: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測 圖表 9: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資料來源:Canalys,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DC,國盛證券研究所 1.2 汽車連接器汽車連接器+線束:線束:電動化電動化+智能化趨勢
34、下智能化趨勢下,量價齊升,量價齊升 智能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電動化是匹配智能化的最佳動力技術智能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電動化是匹配智能化的最佳動力技術。智能汽車需要感知、決策和執行層三個維度全方位的技術進步,不僅需要傳感器、芯片等電子設備數量和性能的大幅提升, 更需要底層電子電氣架構徹底變革。 電動車機械結構大幅簡化,在變革成本及難度上相較傳統燃油車均有顯著優勢;電機對指令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極高,相比發動機復雜的控制策略和較慢的響應速度,契合智能汽車對指令執行的及時性及高準確性的核心要求;智能汽車的電子設備數量及運行高功耗大幅增加,電動車高電壓電力平臺可實現對更高強度電子設備荷載
35、的支撐。新能源車是智能汽車的天然載體,新能源車是智能汽車的天然載體,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重新定義了汽車概念,重新定義了汽車概念,引領產業變革引領產業變革。 圖表 10:特斯拉確立以電動平臺為核心的智能汽車主導設計 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隨著汽車電子市場規??焖僭鲩L,隨著汽車電子市場規??焖僭鲩L,車車用用連接器連接器市場空間加速市場空間加速擴容擴容。連接器產品作為連接電路的橋梁,在汽車中起到疏通電路、接通電流的作用,汽車電子化程度不斷加深,單車對于連接器的需求
36、將大幅度提升,汽車電子市場規??焖僭鲩L將會同步帶動連接器需求擴容。據 Bishop & associates,預計到 2025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194.52 億美元,20192025 CAGR 4.20%。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 年我國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44.68 億美元。 圖表 11: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 資料來源:Bishop & associates,Inc.,中商產業研究院,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二、二、深耕汽車電子業務十余年,進軍深耕汽車電子業務十余年,進軍 Tier one 立訊從 2011 年開始布局汽車電子業務,立訊汽車電子業務產
37、品主要有汽車線束、汽車電子電器與汽車結構件三個條線,汽車線束包括特種線束、整車線束以及子系統線束;汽車電子電器條線包括各類電氣轉換頭、母排等;汽車結構件主要為各類塑膠結構件。 圖表 12:汽車線束 資料來源:立訊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10%-5%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5E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億美元)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3:汽車電器 資料來源:立訊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14:汽車連接器和結構件 資料來源:立訊
38、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公司主要客戶包括:日產、長城、眾泰、蔚來、BMW、Benz 等整車廠以及博世、大陸等零部件廠商。 公司產品主要由公司本部、 立訊精密昆山、 源光電裝和德國SUK四個 (子)公司生產。 圖表 15:汽車業務布局 體內并購體內并購 公司名稱 時間 份額 主要業務 福建源光電裝 2012 年 5 月 55% 汽車線纜,住友電裝在大陸部署的一個制造工廠 德國 SuK 2014 年 3 月 100% 德國汽車塑膠供應商 體外并購體外并購 17 年 9 月立訊股東收購 ZF 全球車身控制系統事業部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受制于汽車行業特性,認證時間較長,汽車電子業務初期
39、營收較低,但后期深度積累迅速。初期主要服務于國內客戶,當前主要鎖定大客戶,目前已獲得 Global Tier 1 所有客戶認證。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6:汽車業務營收以及毛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預測 隨著智能電動車的發展,公司針對汽車板塊進行了長期性規劃,產品布局為線束,連接系統,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駕艙以及智能制造等。 圖表 17:立訊汽車業務長期規劃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預測 15.8015.9016.0016.1016.2016.3016.4016.5016.6016.
40、7016.800510152025303540452017-12-312018-12-312019-12-312020-12-312021-12-31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億元)毛利率(%)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汽車是連接器最大的市場之一,根據 Bishop & Associates 數據,2019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的市場規模增長到 152.10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94.52 億美元。目前立訊的產品包括低壓連接器、高壓連接器、高速連接器等低壓連接器、高壓連接器、高速連接器等。同時公
41、司的消費電子和汽車連接器業務不斷協同發展,互相促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千兆以太網連接器采用全屏蔽雙絞線纜連接結構,可廣泛的應用于信息娛樂系統、ADAS、域控制器等產品。 汽車線束為所有電器提供穩定的電源、信號和數據,是車輛的“神經網絡”和“動脈血管” , 是整車中不可或缺的系統級零部件, 覆蓋車輛所有配置。 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的數據,2021 年全球汽車線束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470 億美元。目前立訊目前立訊已成為集完整已成為集完整的低壓、 高壓整車的低壓、 高壓整車線束、 特種線束以及充電槍等設計、 驗證、 制造于一體的綜合供應商。線束、 特種線束以及充電槍等設計、
42、驗證、 制造于一體的綜合供應商。 電動車領域,電動車領域,公司推出了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關鍵部分:公司推出了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關鍵部分:BDU、PDU 及逆變器。及逆變器。2021年全球汽車 PDU 市場規模為 70 億美元,逆變器市場規模為 30 億美元。BDU 為電池包斷路單元,PDU 的功能是負責新能源車高壓系統中的電源分配與管理,也能夠集成 BMS主控、充電模塊、DC 模塊、PTC 控制模塊等功能。逆變器是一種將電池的直流電能轉變為電動機需要的三相交流電,關系著電機的功率輸出表現和續航能力。 目前市場上智能駕艙基本配置為數字液晶儀表、流媒體后視鏡、HUD、后排顯示屏、車聯網模塊等,公司相
43、關產品有公司相關產品有 AR-HUD、信息娛樂系統、座艙娛樂域、液晶儀表、駕駛、信息娛樂系統、座艙娛樂域、液晶儀表、駕駛員監測系統、電源隔離模塊等,而員監測系統、電源隔離模塊等,而 USB 接口和無線充電模塊是發展較為成熟的產品。接口和無線充電模塊是發展較為成熟的產品。根據偉世通的數據, 2020 年全球智能座艙市場大約為 447 億美元, 預計 2025 年達到 738 億美元。公司將在消費電子領域深耕多年的技術積累復刻到汽車電子中,提供智能制造服務,借助規模效應和精密生產,充分賦能客戶。 圖表 18:智能座艙創造更多場景 資料來源:搜狐科技,國盛證券研究所預測 目前車聯網應用是政府與 OE
44、M 企業的重點項目,需要多項裝置相互配合,如將環境、路況、交通標志等信息收集后再傳至車輛的 RSU、車輛與外部網絡互相溝通的 TCU、串接車內各電子裝置的 CGW 等產品。公司致力于無線通信與車用電子產品,目前產品線已涵蓋 RSU、TCU 及 CGW 等。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軍汽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軍汽車 Tier one 行列。行列。公司與奇瑞新能源組建合資公司,進軍Tier one。2022 年 2 月 11 日,立訊精密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以 100.54億元人民幣購買青島五道口
45、持有的奇瑞控股 19.88%股權、奇瑞股份 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 6.24%股權,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為立訊精密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前沿的研發設計、 量產平臺及出???, 致力于實現公司成為汽車零部件 Tier 1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在汽車領域,公司專注于整車血管和神經系統的布局,隨著新能源汽車持續放量,國內外客戶逐漸導入,有望成為新的增長動力。 圖表 19:奇瑞新能源車型:艾瑞澤 e 圖表 20:奇瑞新能源車型:小螞蟻 資料來源:奇瑞新能源,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奇瑞新能源,國盛證券研究所 三、三、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充分賦能客戶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充分賦能客戶 伴隨
46、著消費電子在汽車應用上的普及,公司在消費電子深耕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和客戶資源將可以讓現有的汽車板塊更好地把握住趨勢,公司將在消費電子領域深耕多年的技術積累復刻到汽車電子中,提供智能制造服務,借助規模效應和精密生產,充分賦能客戶,致力于在未來三個五年內實現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 Tier 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 目前,公司已形成汽車線束(整車線束、特種線束、充電槍等) 、連接器(高壓、低壓、高速、Busbar 等) 、智能新能源(PDU、BDU、逆變器、儲能等) 、智能網聯(路測單元、車載通訊單元等) 、智能駕艙/控制(域控制器、信息娛樂系統、多媒體儀表)等主力產品線,發揮國內外資源協同效應,從
47、零件、模塊、次系統到整系統方案均已實現核心產品的完整布局,為客戶持續提供技術和商務雙指標全球化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 未來幾年,消費電子業務仍將占據公司重要位置。從零組件、模組到系統,公司將持續垂直整合產業鏈,無論是核心零部件或整機系統組裝,公司均已具備完整的綜合能力,并已為新產品做好充分準備。其中,在 AR/VR/MR 領域,公司將著力進行完整的產品深度布局,力爭在新賽道取得好成績;在通信互連領域,公司通過技術深耕與產學研一體化的開展,目前已在部分細分領域實現了全球領先。面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給中國汽車企業帶來的商業機會,公司戰略目標清晰明確,即專注于 Tier 1 核心零部件市場。公
48、司將繼續把在消費電子、通信領域積累的精密制造經驗應用于汽車業務當中,公司將繼續把在消費電子、通信領域積累的精密制造經驗應用于汽車業務當中,充分發揮所長。同時,以合資整車充分發揮所長。同時,以合資整車 ODM 平臺為出??诤颓腥朦c,不斷打磨自身平臺為出??诤颓腥朦c,不斷打磨自身 Tier 1能力能力, 抓住, 抓住取得取得 0 到到 1 的機會, 致力于在未來三個五年內實現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的機會, 致力于在未來三個五年內實現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 Tier 1 領導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廠商的中長期目標。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9、四、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不斷擴大產品線以及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通信、數據中心、工業及汽車電子也成為公司發展和業績貢獻新動力。 我們預計 2022E/2023E/2024E 年實現營收 2001.30/2561.66/3253.31 億元,同比增長 30.0%/28.0%/27.0%,歸母凈利潤101.00/135.89/181.96 億元,同比增長 42.8%/34.5%/33.9%,目前股價對應的 PE 為25.1/18.7/13.9x,維持“買入”評級。 五、五、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車載光學市場依托于智能汽車
50、的銷量,如果智能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則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車載業務的發展。 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目前中美貿易戰依舊在持續,倘若關系持續惡化,勢必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 2022 年 06 月 13 日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本公司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但本公司及其研
51、究人員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
52、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 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 本報告版權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任何機構或個人如引用、刊發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國盛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
53、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任何觀點均精準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 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
54、綜合指數為基準。 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15%之間 持有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5%以上 行業評級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10%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國盛證券研究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北京北京 上海上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 26 號樓 3 層 郵編:100032 傳真:010-57671718 郵箱: 地址:上海市浦明路 868 號保利 One56 1 號樓 10 層 郵編:200120 電話:021-38124100 郵箱: 南昌南昌 深圳深圳 地址: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中大道 1115 號北京銀行大廈 郵編:330038 傳真:0791-86281485 郵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100 號鼎和大廈 24 樓 郵編:518033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