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ARVR加速消費電子成長汽車時代新平臺成立-220217(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立訊精密-ARVR加速消費電子成長汽車時代新平臺成立-220217(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公司公司報告報告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 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 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22 年年 02 月月 17 日日 投資投資評級評級 行業行業 電子/電子制造 6 個月評級個月評級 買入(維持評級) 當前當前價格價格 44.06 元 目標目標價格價格 66 元 基本基本數據數據 A 股總股本(百萬股) 7,071.32 流通A股股本(百萬股) 7,065.17 A 股總市值(百萬元) 311,562.48 流通A股市值(百萬元) 311,291.40 每股凈資產(元) 4.57 資產負債率(%) 59.72 一年內最
2、高/最低(元) 53.60/31.90 資料來源:聚源數據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 立訊精密-季報點評:業績短期承壓,樂觀看待缺芯緩解+客戶新品發布對Q4業績拉動 2021-10-28 2 立訊精密-半年報點評:中報符合預期 , 看 好 下 半 年 旺 季 業 績 表 現 2021-08-25 3 立訊精密-年報點評報告:20 年年報符合預期,四季度毛利率體現組裝占比提升 2021-04-22 股價股價走勢走勢 AR/VR 加速消費電子成長,汽車時代新平臺成立加速消費電子成長,汽車時代新平臺成立 汽車業務布局深遠,充分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汽車業務布局深遠,充分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3、 1. 公司 11 年切入汽車領域,通過內生+外延拓展產品、客戶,汽車產品覆蓋線束、連接器、注塑件、電源類、汽車電子類產品。 2. 從現有業務彈性看,公司現有產品覆蓋線束、連接器產品等將充分受益于智能化、電動化帶來的市場擴容+國內新能源車企崛起有望優先配套國內供應鏈+公司前瞻布局高壓、高速、新能源產品,已經導入北美新能源品牌客戶,國內造車新勢力等新能源車企。 3. 從長期成長性來看,集團汽車業務(立勝布局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立景創新具備車載攝像頭模組資質)深度協同+公司積極對外合作(合作奇瑞賦能整車制造、合作速騰聚創布局激光雷達)雙重驅動下,公司汽車業務將會迎來發展新機遇,做大做強可期。合資奇
4、瑞+控股股東 100 億元收購奇瑞 20%股份,開拓整車 odm 模式,汽車新平臺確立。 4.我們分析立訊合資奇瑞的四個邏輯,2 攻 2 守,易筋洗髓,質變源起:1)攻 1,幫助 N 家公司造車的 ODM, 有望合作華為、 小米等入局汽車領域的科技企業,23 年底放量;2) 攻 2,若蘋果在中國造車,公司通過汽車零部件+ODM 提前布局打磨自身實力能夠提高自身競爭力;3)守 1,自身擁有造車出??诤?,會加速 Tier 1 業務的擴張,即使 1)和 2)不行,這也是對現有汽車業務的極大增強;4)守 2,根據公司投資者關系記錄表,控股股東會以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在對公司有幫助前提下愿意將奇瑞
5、股權轉讓給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100 億收購奇瑞 20%的股權,對應奇瑞估值為 500 億元,如果奇瑞上市后有溢價,這部分賺的市值或將給到上市公司。 公司公司 AR、VR 領域零部件領域零部件+整機均有布局,有望受益于整機均有布局,有望受益于 22 年蘋果年蘋果 MR 設備引領新一輪消費設備引領新一輪消費電子創新周期。電子創新周期。蘋果第一代 MR 設備預計于 22Q4 推出,有望重新定義 AR/VR 產品,引領VR/AR 體驗步入新臺階。公司布局 AR、VR 領域,零部件+整機均有布局,有望受益于 22年 AR/VR 消費電子創新周期驅動加速成長。 大客戶品類擴張大客戶品類擴張+份額提升支撐
6、公司傳統消費電子業務成長。份額提升支撐公司傳統消費電子業務成長。1. 零部件:收購日鎧電腦完善結構件布局,機光聲電一體化布局全面滲透;2. SiP:提升組裝毛利率;3. 光學:立景創新收購高偉電子切入前攝模組環節(體外) ,協同光寶光學實力進一步增強;4. 組裝:收購緯創切入 iphone 組裝(體外) 、承接臺廠份額 apple watch 組裝份額提升。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022/2023 年營收為 1506/1887 億元,yoy+25.46%/25.35%,凈利潤為116.4/145.2 億元,yoy+37.73%/24.81%。給予公司 22 年 40 倍 PE,對應目
7、標價為 66 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風險提示提示: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不及預期、國產配套不及預期、蘋果 AR 新品發布不及預期、公司份額提升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中美貿易摩擦、跨市場選取可比公司估值、消費電子銷量、asp 不及預期 財務數據和估值財務數據和估值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營業收入(百萬元) 62,516.31 92,501.26 120,020.38 150,577.57 188,748.99 增長率(%) 74.38 47.96 29.75 25.46 25.35 EBITDA(百萬元) 11,894.90 16,935.40 10
8、,773.23 14,285.92 17,258.51 凈利潤(百萬元) 4,713.82 7,225.46 8,449.20 11,636.97 14,524.46 增長率(%) 73.13 53.28 16.94 37.73 24.81 EPS(元/股) 0.67 1.02 1.19 1.65 2.05 市盈率(P/E) 61.58 40.17 34.36 24.94 19.99 市凈率(P/B) 14.30 10.33 8.08 6.28 4.91 市銷率(P/S) 4.64 3.14 2.42 1.93 1.54 EV/EBITDA 16.22 23.12 27.24 18.30 15
9、.78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35%-29%-23%-17%-11%-5%1%7%2021-022021-062021-10立訊精密消費電子滬深300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2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橫向擴張橫向擴張+縱向整合成就精密制造平臺型龍頭縱向整合成就精密制造平臺型龍頭 . 5 1.1. 產品、業務持續擴張,業績高速成長 . 6 1.2. 堅定投資未來,蓄力長期發展 . 8 1.3. 股權結構集中,子公司眾多業務廣泛 . 8 1.4. 股權激勵綁定利益,利好公司長期發展 . 9 2. 汽車業務布局深
10、遠,受益于汽車四化汽車業務布局深遠,受益于汽車四化+體外公司協同體外公司協同. 9 2.1. 主力產品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市場擴容 . 10 2.1.1. 電動化帶動高壓線束需求 . 10 2.1.2. 電動化+E/E 架構升級+智能化+網聯化提升連接器單車價值量 . 11 2.2. 國內新能源車崛起為國內連接器、線束廠商提供突圍機會 . 14 2.2.1. 汽車線束、連接器認證周期長,競爭格局穩定且集中. 14 2.2.2. 國內新能源車崛起有望優先配套國內供應鏈廠商 . 15 2.2.3. 線束、連接器長期布局把握成長機遇 . 16 2.3. 集團業務協同+積極對外合作全面滲透智能電動
11、汽車,掘金廣闊賽道. 16 2.3.1. 集團業務滲透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協同效應助力成長 . 16 2.3.2. 合作奇瑞,跨界賦能整車制造 . 17 2.3.3. 合作速騰聚創,激光雷達領域深度協同 . 20 2.4. 多地密集布局汽車業務產能,汽車業務做大做強可期 . 21 3. 積積極布局極布局 AR/VR,受益于新一輪創新周期加速成長,受益于新一輪創新周期加速成長 . 21 3.1. 巨頭入局,元宇宙內容+硬件或加速發展 . 21 3.2. Oculus 出貨千萬拐點已至,消費級 VR 有望迎來加速成長期 . 24 3.3. 蘋果第一代 MR 設備有望于 22Q4 推出開啟新一輪消費
12、電子創新周期 . 24 3.3.1. 蘋果第一代 MR 設備推出對于元宇宙硬件意味著什么? . 24 3.3.2. 蘋果第一代 MR 設備產品維度應該關注什么? . 25 3.3.3. 蘋果或提前布局第二代 AR 設備(眼鏡類產品) . 28 3.4. 消費電子業務有望受益于 AR/VR 創新周期驅動加速成長. 30 4. 大客戶品類擴張大客戶品類擴張+份額提升支撐公司傳統消費電子業務成長份額提升支撐公司傳統消費電子業務成長 . 30 4.1.1. 收購日鎧電腦完善結構件布局,機聲光電一體化能力完備 . 30 4.1.2. 消費電子持續 SiP 化,上延至 SiP 環節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 3
13、0 4.1.3. 切入 iPhone 前攝攝像頭模組,光學實力進一步增強(體外) . 31 4.1.4. 切入 miniLED SMT . 31 4.1.5. 收購緯創切入 iPhone 組裝(體外) . 32 5.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 32 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 3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8YcZzWkZlXaZyXoPoPqQ9PdN7NmOnNoMoMfQrRmOlOmNvNbRpPxOvPoMnQvPsRsO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3 圖 1:公司產品、業務版圖擴張歷程 . 5 圖 2:公司消費電子領域主要產品
14、 . 5 圖 3:公司通信領域主要產品 . 6 圖 4:公司汽車領域主要產品 . 6 圖 5:公司營收、凈利潤及增速 . 7 圖 6:公司營收結構 . 7 圖 7: 公司產品毛利率(分產品類型) . 7 圖 8:公司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 . 7 圖 9:公司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 . 7 圖 10:公司研發支出及其占營收的比重 . 8 圖 11:消費電子企業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重 . 8 圖 12:股權機構(截至 2021 年三季報) . 8 圖 13:立訊汽車業務發展歷程 . 9 圖 14: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帶動汽車進入黃金十年. 9 圖 15:新能源汽車高壓互聯應用 . 11
15、圖 16: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應用 . 11 圖 17: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發展路線圖 . 12 圖 18:2020-2030 年不同電子電氣架構車輛滲透率. 12 圖 19:激光雷達技術發展歷程路線 . 13 圖 20:2020 年全球連接器下游應用分布 . 13 圖 21:2014-2020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空間及增速 . 13 圖 23:汽車連接器競爭格局 . 15 圖 24:2021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 . 15 圖 25:立訊高速連接器產品 . 16 圖 26:立訊高壓連接器產品 . 16 圖 27:國際化“V 字型”正向開發流程和整車產品開發體系 . 18 圖 28: 2020
16、 全年和 2021 年 1 月奇瑞新能源車月度銷量 . 19 圖 29:2021 年 12 月正式上市的奇瑞 QQ 冰淇淋 . 19 圖 30:激光雷達競爭格局 . 20 圖 31:速騰創聚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 M1 . 20 圖 32:元宇宙七層價值鏈 . 22 圖 33:科技巨頭在元宇宙領域布局 . 22 圖 34:元宇宙的技術底座 . 23 圖 35:AR 產品發展歷程 . 23 圖 36:全球 AR 頭顯出貨量(萬臺) . 23 圖 37:2018-2021 年圣誕節期間 Oculus APP 安裝量 . 24 圖 38:蘋果 MR 設備硬件拆解 . 25 圖 39:HoloLens
17、 2 設備爆炸圖 . 27 圖 40:HoloLens 2 客戶 . 27 圖 41: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 . 29 圖 42:OPPO AR Glass 2021 . 29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4 圖 44:apple watch 中 SiP 模塊 . 31 圖 45:AirPods Pro SiP 封裝 . 31 圖 46:公司 PE Band . 33 表 1:公司 2021 年股權激勵計劃 . 9 表 2:公司汽車業務主要產品 . 10 表 3:不同自動駕駛等級傳感器數量需求 . 12 表 4:不同自動駕駛等級傳感器
18、數量需求 . 12 表 5:Mobileye 自動駕駛芯片升級 . 13 表 6:汽車整車制造廠商對應主要汽車線束供應商 . 14 表 7:奇瑞Life 平臺全方位賦能汽車智能化 . 19 表 8:搭載速騰聚創 M1 激光雷達的量產車型. 21 表 9:立訊 21 年至今汽車業務產能擴充情況 . 21 表 10:移動 AR SDK 功能特性比較 . 26 表 11:目前已推出的 AR 眼鏡設備 . 28 表 13:蘋果機殼供應商 . 30 表 14:蘋果攝像頭模組組裝供應商 . 31 表 15:蘋果 miniLED 產品 . 32 表 16:盈利預測 . 32 表 17:可比公司估值. 33
19、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5 1. 橫向橫向擴張擴張+縱向整合縱向整合成就成就精密制造精密制造平臺型龍頭平臺型龍頭 公司是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 產品、 業務布局呈現多元化公司是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 產品、 業務布局呈現多元化+垂直一體化特點。垂直一體化特點。 公司研發、公司研發、制造、銷售的制造、銷售的產品主要服務于消費電子、通信及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和醫療等領域,綜合產品主要服務于消費電子、通信及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和醫療等領域,綜合覆蓋零組件、模組與系統組裝。覆蓋零組件、模組與系統組裝。公司成立于 2004 年,以電腦連接器
20、業務起家,通過橫向擴張+縱向整合不斷拓展業務版圖,公司研發生產的連接器、連接線、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全球多個重要領域,同時公司基于對零組件、模組的綜合掌握,以及在超精密制造環節的深度積累充分發揮垂直一體化優勢,向下游系統組裝業務延伸完善業務布局打開成長空間。 圖圖 1:公司公司產品產品、業務版圖、業務版圖擴張歷程擴張歷程 消費電子 汽車 通信 2021 金屬結構件(控股日鎧電腦) 2020 iPhone 組裝(收購緯創大陸廠、體外) ;蘋果手機攝像頭模組(通過立景創新收購高偉電子 45%股權、體外) 2018 手機攝像頭模組(通過立景創新收購光寶CC
21、M 事業部、體外) 汽車電子(收購采埃孚旗下 BCS 部門, 體外) 2017 國內聲學組件(收購惠州美律/上海美律) 2016 蘋果聲學組件(投資控股蘇州美特) 2015 2014 可穿戴領域(收購蘇州豐島) 2013 汽車門鎖塑膠件(收購德國 SUK) 2012 汽車線束(收購福建源光電裝) 通訊連接器、線束(收購科爾通) 2011 蘋果 PC 和 iPad 連接器(收購昆山聯滔) 2010 線束(收購江西博碩)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每經網、模切網、國際電子商情網、海峽人才網、旭日顯示與觸摸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1) 消費電子業務:消費電子業務: 公司消費電子終端產品覆蓋公司消
22、費電子終端產品覆蓋聲學類聲學類(TWS 耳機耳機等)等) 、智能生活類、智能生活類(5G 路由路由等)等) 、智能終端、智能終端類類(可穿戴手表手環可穿戴手表手環等)等) 、計算機配件類、計算機配件類(擴充塢,智能觸控筆擴充塢,智能觸控筆等)以等)以及各類有線與無線及各類有線與無線充電配件等。充電配件等。公司基于公司基于消費電子消費電子精密制造核心能力為消費電子終端提供連接線、連接器、精密制造核心能力為消費電子終端提供連接線、連接器、馬達、無線充電、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產品線豐富多元。,產品線豐富多元。 圖圖 2:公司消費電子領域主要
23、產品公司消費電子領域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2) 通訊通訊: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6 在通信及數據中心領域,公司深度覆蓋了包括高速互聯、光模塊、散熱模塊、基站天在通信及數據中心領域,公司深度覆蓋了包括高速互聯、光模塊、散熱模塊、基站天線、基站濾波器等產品,公司通過技術深耕與產學研一體化的開展,目前已在部分細線、基站濾波器等產品,公司通過技術深耕與產學研一體化的開展,目前已在部分細分領域實現了全球領先。分領域實現了全球領先。 圖圖 3:公司通信領域主要產品公司通信領域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
24、券研究所 3) 汽車汽車: 在汽車領域, 公司專注于整車 “血管和神經系統” , 具體產品包括整車線束、 特種線束、在汽車領域, 公司專注于整車 “血管和神經系統” , 具體產品包括整車線束、 特種線束、新能源車高壓線束和連接器、智能電氣盒、新能源車高壓線束和連接器、智能電氣盒、RSU(路側單元路側單元)、車載通訊單元(、車載通訊單元(TCU)及)及中央網關等。中央網關等。 圖圖 4:公司汽車領域主要產品公司汽車領域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1.1. 產品產品、業務持續擴張,業績高速成長業務持續擴張,業績高速成長 產品業務版圖持續擴張,產品業務版圖持續擴張,短期擾動不改長期
25、成長短期擾動不改長期成長趨勢趨勢。2020 年公司實現營收年公司實現營收 925 億元,億元,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72 億元,億元,2012-2020 年公司營收 CAGR=52.6%,歸母凈利潤 CAGR=51.3%,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810 億元,同比增長 36%,實現歸母凈利潤 46.9 億元,和 20 年同期基本持平, 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 40 億元, 同比下滑 5.2%, 整體來看, 21 年受到缺芯、海外疫情反復、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干擾下,公司業績承壓,增速有所放緩。 消費電子消費電子類類產品為公司業績成長主要增長引擎。產品為公司業績成長主要增長引擎。公司以電腦連
26、接器產品起家,緊抓消費電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7 子成長機遇(智能手機、TWS 耳機等)+堅定圍繞大客戶拓展產品種類、豐富終端應用類型實現消費電子類產品營收規模的高速增長。2015-2020 年營收 CAGR 高達 79%,對公司營收貢獻占比持續提升,由 2015 年的 44%提升至 2020 年的 88%。汽車、通信類產品穩健汽車、通信類產品穩健成長成長。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通信互聯類產品及精密組件 2015-2020 年營收 CAGR 分別為 28%、26%,2020 年占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為 3.1%、2.4%,
27、目前占公司營收比重小。21 年上半年在行業缺芯、海運物流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公司汽車業務積極把握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機遇汽車業務實現同比 39%的營收增長。 整體盈利能力穩定,整體盈利能力穩定,消費電子業務毛利率消費電子業務毛利率受到受到產品結構產品結構變化變化小幅下滑。小幅下滑。2017 年起公司切入 TWS 耳機組裝業務,銷售收入充分受益于下游 airpods 銷量的爆發快速增長,但是相比于傳統的零部件、模組業務,組裝業務的盈利能力較低,產品結構的變化使得消費電子業務毛利率小幅下滑。 2020 年, 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 0.5%/2.7%/6.2%/1.0%
28、,同比變化-0.3pct/+0.2pct/-0.8pct/+0.5pct,整體費用控制能力保持穩定。2020 年公司凈利率為 8.1%,同比增長 0.2%。 圖圖 5:公司營收、凈利潤及增速:公司營收、凈利潤及增速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圖 6:公司營收結構公司營收結構 圖圖 7: 公司產品毛利率公司產品毛利率(分產品類型)(分產品類型)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圖 8:公司銷售公司銷售/管理管理/財務費用率財務費用率 圖圖 9:公司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公司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 0%10%20%30%40%50%60%70%
29、80%90%02004006008001,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營收yoy歸母凈利潤yoy0%20%40%60%8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消費性電子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其他連接器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10%15%20%25%3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消費性電子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其他連接器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
30、明 8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1.2. 堅定投資未來堅定投資未來,蓄力長期發展,蓄力長期發展 持續持續、穩定的穩定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為公司業務拓展提供堅實保障為公司業務拓展提供堅實保障。伴隨著公司營收規模的快速擴張,公司研發支出也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20 年公司研發支出 57.45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 6.21%。近年來公司研發投入在營收的比重在 6-7%,在國內消費電子企業中占據領先地位, 堅定研發積累為公司產品、 市場、 客戶拓展提供堅實技術儲備。 截至 2020年年報,公司擁有有效專利數 2139 件。 圖圖 10:公
31、司研發支出及其占營收的比重公司研發支出及其占營收的比重 圖圖 11:消費電子企業研發支出消費電子企業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重占營收的比重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1.3. 股權結構股權結構集中,集中,子公司眾多業務廣泛子公司眾多業務廣泛 股權結構集中,股權結構集中, 旗下擁有多家子公司, 細分板塊業務布局旗下擁有多家子公司, 細分板塊業務布局廣泛廣泛。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來勝、王來春兄妹,通過持有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 100%股權的方式間接持有立訊精密 38.75%股權。 圖圖 12:股權機構(截至股權機構(截至 2021 年三季報)年三季報) 資料
32、來源:wind、可轉債跟蹤評級報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2%0%2%4%6%8%10%12%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0%5%10%15%20%25%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0%1%2%3%4%5%6%7%8%01020304050607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研發支出(億元)研發支出占營收比重0%2%4%6%8%10%12%立訊精密 歌爾股份 藍思科技 長盈精密 鵬鼎控股20192020 公司報告公司報
33、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9 1.4. 股權激勵股權激勵綁定利益,利好公司長期發展綁定利益,利好公司長期發展 股權激勵綁定股權激勵綁定管理層、核心技術(業務)人員管理層、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利益,利好公司長期持續、穩健、快速的發利益,利好公司長期持續、穩健、快速的發展。展。2021 年 12 月,公司通過了 2021 年股權激勵計劃,向 1097 名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授予 5241.9 萬份股票期權,占授予時總股本的比例為 0.74%,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 35.87 元/股。股權激勵計劃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綁定公
34、司、股東和管理團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三方利益,同時業績目標的設立促進激勵對象盡職工作, 確保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利好公司長期持續、 穩健、 快速的發展。 表表 1:公司公司 2021 年股權激勵計劃年股權激勵計劃 行權期行權期 業績考核指標業績考核指標 可行權數量占可行權數量占比比 第一個行權期 2021 年營業收入不低于 1,110 億元 20% 第二個行權期 2022 年營業收入不低于 1,332 億元 20% 第三個行權期 2023 年營業收入不低于 1,598 億元 20% 第四個行權期 2024 年營業收入不低于 1,918 億元 20% 第五個行權期 2025
35、年營業收入不低于 2,302 億元 20%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2. 汽車業務布局深遠,受益于汽車四化汽車業務布局深遠,受益于汽車四化+體外公司協同體外公司協同 深耕汽車深耕汽車業務業務超超 10 年,年,深度深度受益于汽車四化受益于汽車四化進入高速成長期。進入高速成長期。公司目前汽車業務外專注于整車” 血管和神經系統 “的汽車電氣以及智能網聯, 產品包括低壓整車線束、 特種線束、新能源車高壓線束和連接器、高速連接器、智能電氣盒、RSU (路側單元) 、車載通訊單元(TCU)及中央網關等。汽車行業正處在由傳統制造向科技制造轉型的過程中,由單純的代步工具發展為集娛樂、辦公、消費等
36、于一體的“車輪上的互聯空間” 。智能座艙創造豐富人車交互體驗,ADAS 和車聯網滲透率提升加速汽車智能時代的來臨。公司汽車業務將會受益于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引領的汽車黃金十年。 圖圖 13:立訊汽車業務發展歷程立訊汽車業務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接插世界網公眾號、英才雜志社公眾號、RoboSenseLiDAR 公眾號、汽車電器雜志社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圖 14: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帶動汽車進入黃金十年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帶動汽車進入黃金十年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0 資料來源:公司
37、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2.1. 主力產品受益于汽車主力產品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市場擴容電動化、智能化市場擴容 公司汽車產品主要有汽車線束、汽車電器(主要是電源類產品) 、連接器和結構件三大板公司汽車產品主要有汽車線束、汽車電器(主要是電源類產品) 、連接器和結構件三大板塊。塊。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背景下,主力產品市場空間持續擴容: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背景下,主力產品市場空間持續擴容: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增高壓線束(汽車新增高壓線束(600V+)需求;)需求;2)汽車電動化)汽車電動化+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升級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升級+智能化智能化新增新增高速連接器需求。高速
38、連接器需求。 表表 2:公司汽車業務主要產品公司汽車業務主要產品 細分板塊細分板塊 細分產品細分產品 汽車線束 特種線束(USB、LVDS、ANTENNA、ABS 輪轉傳感器) 、整車線束(儀表盤線束、發動機艙線束、發動機線束、底板線束、整車線束) 、子系統線束(車門線束、頂棚線束、座椅線、車燈線束、空調線束、保險杠線束)等 汽車電器 15W 車載無線充電模組、 5V 充電、 USB HUB、 110W 大燈 DC/DC、 保險絲盒、 200W DCDC、400W DCDC 等 連接器和結構件 ECU 連接器、雨刮系統組件、傳感器支架連接器、直流無刷電機、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子節氣門、混動汽車
39、冷卻系統水路、新能源轉換插頭、油泵系統法蘭/液位傳感器/油桶等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2.1.1. 電動化帶動高壓線束需求電動化帶動高壓線束需求 新能源汽車滲透提升高壓線束需求,同時新能源車對于線束的輸送能力、機械強度、絕緣新能源汽車滲透提升高壓線束需求,同時新能源車對于線束的輸送能力、機械強度、絕緣保護和電磁兼容方面都保護和電磁兼容方面都提出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要求。目前新能源電動汽車通常使用高達 600V 的或更高的驅動電壓,比燃油汽車的 12V 電壓高出很多,要求線束有更強的耐壓性和密封性,以避免汽車遭遇碰撞后的高壓線路短路而引發燃燒事故。此外,新能源汽車應用的是交流
40、電機,電磁干擾較為強烈,新能源汽車線束的設計必須考慮電磁干擾性,以保證線束應用的可靠性。 新能源汽車中高壓線束主要用途有:新能源汽車中高壓線束主要用途有: 1) 動力電池高壓電纜動力電池高壓電纜:即連接動力電池到高壓盒之間的線束 2) 電機控制器電纜電機控制器電纜:即連接高壓盒到電機控制器之間的線束 3) 快充線束快充線束:即連接快充口到高壓盒之間的線束 4) 慢充線束慢充線束:即連接慢充口到車載充電機之間的線束 5) 高壓附件線束高壓附件線束(高壓線束總成高壓線束總成):即連接高壓盒到 DC/DC、車載充電機、空調壓縮機、空調 PTC 之間的線束。 新能源汽車中高壓線束單車價值量約為新能源汽
41、車中高壓線束單車價值量約為 2500 元,按照元,按照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為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為 1800萬輛測算,萬輛測算,預計預計 2025 年高壓線束市場空間達到年高壓線束市場空間達到 450 億元。億元。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1 圖圖 15:新能源汽車高壓互聯應用新能源汽車高壓互聯應用 資料來源:安波福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2.1.2. 電動化電動化+E/E 架構升級架構升級+智能化智能化+網聯化提升連接器單車價值量網聯化提升連接器單車價值量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改變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改變顯著提升
42、單車連接器價值量。單車連接器價值量。傳統燃油車中連接器廣泛應用于動力系統、車身系統、信息控制系統、安全系統、車載設備中,主要是低壓連接器,單車價值量1000 元,用量在 600 左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改變新增了高壓連接器、充/換電連接器、高速連接器、線對線/線對板連接器、板對板連接器、FPC/FFC 連接器、母排等需求, 單車價值量顯著提升, 純電動乘用車 3000-5000 元, 純電動商用車 8000-10000 元。 圖圖 16: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應用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應用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沿分布式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沿分布式-域集中域集中-中央集中
43、演進,車載以太網應用程度加深,提升高速中央集中演進,車載以太網應用程度加深,提升高速連接器需求。連接器需求。以太網在車載領域的滲透路徑為:子系統控制域車內骨干網,域集中趨勢下,以太網在車載通信應用深化。第一階段的應用比較成熟,第二階段處于研發中,部分 OEM 已經量產,第三階段仍在預研中。汽車電子電氣結構朝著域集中發展趨勢下,域控和域控、域控之間數據傳輸體量明顯提升,通信會采用以太網為主干,以太網在車載通信應用程度加深??刂朴蛞蕴W通信主干提升高速連接器需求。1 個控制域中 ECU 個數超過 20 個,ECUDCU 數據傳輸帶寬要求提升,對于高速連接器需求增加。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
44、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2 圖圖 17: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發展路線圖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發展路線圖 圖圖 18:2020-2030 年不同電子電氣架構車輛滲透率年不同電子電氣架構車輛滲透率 資料來源:Elektrobit、羅蘭貝格、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麥肯錫、天風證券研究所 汽車智能化帶動傳感器用量汽車智能化帶動傳感器用量增加增加+數據采集精度提升數據采集精度提升,感知層回傳數據量提升,但是自動感知層回傳數據量提升,但是自動駕駛對于時延極其敏感,數據傳輸帶寬增加,新增高速連接器需求駕駛對于時延極其敏感,數據傳輸帶寬增加,新增高速連接器需求。自動駕駛分為三
45、個環節,感知+決策+執行。感知環節主要是通過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紅外夜視系統等環境傳感器來收集環境信息。自動駕駛等級從 L1 到 L5 升級,對于車輛周圍環境感知能力要求更高,搭載的傳感器數量增加同時傳感器采集數據精度提升,整體傳輸數據量顯著提升: 1) 傳感器數量提升傳感器數量提升:L5 級自動駕駛的車輛需要搭載 10 個超聲波傳感器+6 個短距離雷達傳感器+2 個長距離雷達傳感器+11 個攝像頭,傳感器、攝像頭等用量顯著提升。同時在新能源汽車 OTA 升級模式+自動駕駛安全冗余要求下,整機廠或許更傾向于采取超額超前配置, 及比當前自動駕駛等級需求配置更多的傳感器,為攝像頭、傳感器
46、等帶來額外增量。 表表 3:不同自動駕駛等級傳感器數量需求不同自動駕駛等級傳感器數量需求 L1 L2 L3 L4 L5 超聲波傳感器 0 4 4 10 10 短距離雷達傳感器 0 0 4 6 6 長距離雷達傳感器 0 1 1 2 2 環視攝像頭 0 1 4 5 5 長距離攝像頭 0 0 0 2 4 立體攝像頭 0 0 0 1 2 Ubolo 0 0 0 1 1 激光雷達 0 0 0 1 1 航位推算 0 0 0 1 1 資料來源:汽車制動網、麥肯錫、天風證券研究所 2) 傳感器采集精度提升,攝像頭像素升級傳感器采集精度提升,攝像頭像素升級+激光雷達采集幀數增加,單個傳感器激光雷達采集幀數增加,
47、單個傳感器回傳數據量增多:回傳數據量增多: 車載攝像頭車載攝像頭開始開始由由 200 萬像素走向萬像素走向 800 萬像素。萬像素。2021 款理想 ONE 搭載 1 顆800 萬像素前視攝像頭,有效可視距離達 200 米,識別角度 120;智己 L7、極氪 001 也配備了 800 萬攝像頭;威馬 M7 則搭載 7 顆 800 萬像素攝像頭;蔚來 ET7 的“Aquila”的超感系統甚至搭載 11 顆 800 萬像素攝像頭。未來,更多的量產車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會使用 800 萬高清攝像頭。 表表 4:不同自動駕駛等級傳感器數量需求不同自動駕駛等級傳感器數量需求 車型車型 交付時間交付時間
48、8MP 攝像頭攝像頭 控制處理芯片控制處理芯片 數量 用途 芯片 算力 2021 款理想 One 2021.05 1 前視 2*地平線征程 3 10 蔚來 ET7 2022Q1 11 7 個行車輔助+4 個環視 NIO Adam (4*NVIDIA Orin) 1016 極氪 001 2021Q4 7 7 個行車輔助 2* EyeQ5 48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3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自動駕駛用的激光雷達主要是多線激光雷達自動駕駛用的激光雷達主要是多線激光雷達。 多線雷達目前市場有4線、 8線、
49、16 線、32 線、64 線、128 線,就是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多個發射器和接收器,通過電機的旋轉,獲得多條線束,線數越多,物體表面輪廓越完善,處理的數據量越大,對硬件要求越高;多線雷達主要應用在無人駕駛上,可以計算物體的高度信息,并對周圍環境進行 3D 建模。 圖圖 19:激光雷達技術發展歷程路線激光雷達技術發展歷程路線 資料來源:國汽智聯、汽車測試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3)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 SoC 算力持續升級,數據傳輸能力同步提升是芯片性能發揮極致的算力持續升級,數據傳輸能力同步提升是芯片性能發揮極致的關鍵。關鍵。數據傳輸連接自動駕駛的感知層和決策層,硬件維度上來看連接負責感知的攝像頭、傳
50、感器和負責運算決策的自動駕駛 SoC,自動駕駛 SoC 芯片算力仍然處于制程和算力持續升級階段。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廠商 Mobileye 的芯片制程和算力持續升級。 英偉達在自動駕駛芯片的布局上推出了 Drive AGX Xavier、Drive AGX Pegasus 以及 Drive AGX Orin。2020 年,英偉達發布了新一代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Orin SoC,基于安培架構 GPU 集成,算力更是達到了2000 TOPS,可實現 L5 高階自動駕駛技術。 表表 5:Mobileye 自動駕駛芯片升級自動駕駛芯片升級 EyeQ1 EyeQ2 EyeQ3 EyeQ4 EyeQ5 推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