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報告(2022年)(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智庫: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報告(2022年)(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報告(2022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二二二年八月1二、大數據區域發展數據地圖三、區域大數據發展策略取向2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意義重大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發力“十四五”回眸“十三五”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報告(2022年)“十四五”時期,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加速邁進,大數據產業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作用持續增強。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引導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持續開展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研
2、究,跟蹤區域大數據發展進展,研判推進方向和路徑,為產業部門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3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工具箱評估工具箱保持一級、二級指標的延續性、穩定性,并根據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大數據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對三級指標進行優化調整,確保既從主體方向上體現大數據發展的持續性和可比性,又從細分領域引導大數據發展新方向和新路徑。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組織建設大數據局、一把手領導、首席數據官等政策環境大數據發展規劃、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等信息基礎設施就緒度寬帶接入、數據中心、5G基站等集聚示范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軟件名城等智力保障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規模大數據產業規模企業數量
3、大數據企業、軟件企業等創新能力研發投入、雙跨平臺、專利、國家科技成果等數據資源數據開放、流通及應用政務應用在線服務、移動政務服務等工業應用兩化融合水平等重點行業應用電子商務等民生應用教育、醫療等 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聚焦基礎環境、產業發展、融合應用三個關鍵維度,選取各維度相關典型指標,利用無量綱化和加權平均法進行測算,綜合體現各地大數據發展水平。 2022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項共包括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50余個三級指標。4一、大數據發展水平評估基礎三、區域大數據發展策略取向5總體情況:東南沿海地區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總體指數(TOP20)22.35 22.7
4、3 22.98 24.48 24.65 25.24 25.83 26.04 26.21 27.19 27.92 30.31 34.56 35.49 43.96 45.01 45.10 48.06 53.93 59.18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陜西廣西江西遼寧湖南河北天津河南貴州重慶安徽湖北四川福建山東浙江上海江蘇北京廣東發展環境產業發展行業應用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數據地圖東南沿海地區在環境建設、產業發展、融合應用方面全面發力,形成大數據發展整體優勢,綜合實力領跑全國。第二梯隊地區加強政策引導和應用牽引,打造特色化發展路徑。第一梯隊第二梯隊6
5、區域特點:全國大數據發展正逐步突破“胡煥庸線”東部地區大數據發展頭部效應突出,廣東、北京、江蘇等先行省市位列全國前七強,資源優勢顯著;西部地區部分省市跨出大數據發展長尾,在“東數西算”工程等帶動下,有望形成后發優勢。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福建四川湖北安徽重慶貴州河南天津河北湖南遼寧江西廣西陜西山西甘肅黑龍江吉林云南海南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西藏5.0015.0025.0035.0045.0055.0065.00西部地區59.1853.9348.0635.4930.3125.8324.4819.5127.19東北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四大經濟地區大數據發展水平分布情況頭部地區長尾部分7集聚效應:重大
6、戰略區域基本形成溢出帶動能力 京津冀地區:北京市企業資源和創新資源優勢突出,正發揮溢出帶動效應,提升京津冀地區大數據發展整體水平。 長三角地區:大數據發展較為均衡,要素資源跨省市流動較為通暢,大數據融合應用帶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長江經濟帶:不同板塊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行業應用價值鏈內在循環有待優化,正通過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實現大數據發展新突破。重大戰略區域大數據發展水平長三角地區長江經濟帶(中部板塊)長江經濟帶(西部板塊)京津冀地區8發展環境:東部地區基礎扎實,各省軟硬環境多維發力廣東省大數據發展環境指數高居榜首,以52.81的指數遙遙領先。江蘇、北京指數均在40以上,在集聚示范、智力保
7、障方面表現突出。上海、山東、浙江、福建、四川、貴州、河北指數均在30以上,大數據產業發展軟硬環境建設成效凸顯。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指數圖(TOP20)01020304050重慶天津陜西廣西山西江西安徽河南遼寧湖北河北貴州四川福建浙江山東上海北京江蘇廣東組織建設政策環境信息基礎設施就緒度集聚示范智力保障大數據發展環境第二梯隊各省市依托自身發展稟賦在大數據軟硬環境建設方面多維度發力。例如湖北、遼寧在組織建設方面優勢突出,山西、廣西、河南、安徽在政策環境方面位于前列。22.1 22.1 22.6 23.3 23.3 25.5 25.6 26.0 27.2 28.4 32.0 32.5 33.8 36.
8、1 36.4 37.2 38.0 40.4 43.3 52.8 9發展環境(續1):組織保障不斷完善,政策環境持續優化 組織建設方面,各省市均已組建相應的大數據管理機構,有41.94%的省市設立首席數據官,有38.17%的省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是一把手領導負責,其中福建、廣東、河北、湖北、遼寧5省份大數據產業發展是一把手負責和首席數據官建設“雙統籌”。 政策環境方面,貴州、湖北、江蘇、山西、陜西5省份發布了本省“十四五”大數據發展專項規劃,政策引導精準發力。49.3 48.4 46.5 45.4 37.3 34.2 32.6 31.7 30.8 29.8 28.8 27.7 27.7 27.7 2
9、3.8 23.8 23.8 23.8 23.8 18.3 0102030405060廣東湖北遼寧福建河北浙江四川江蘇貴州江西安徽廣西山東山西北京海南吉林上海云南河南65.9 48.7 46.8 44.9 43.4 41.3 36.8 36.3 31.3 30.0 28.7 28.0 28.0 27.3 26.6 25.9 25.9 25.2 24.4 19.7 010203040506070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組織建設指數(TOP20)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政策環境指數(TOP20)首席數據官一把手領導“十四五”大數據規劃10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發展環境(續2):特色集
10、聚效應顯著,“北上廣”人才優勢突出64.5 56.3 54.6 45.5 45.0 44.4 40.0 38.8 35.7 33.1 32.4 28.1 27.4 27.4 25.1 20.1 20.1 19.2 16.5 16.5 01020304050607061.3 54.0 46.4 39.7 38.4 32.5 30.1 29.3 29.2 26.7 26.7 23.2 23.1 22.6 20.9 20.8 20.1 18.2 17.5 17.4 010203040506070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集聚示范指數(TOP20)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智力保障指數(TOP20) 新型工業化產
11、業示范基地(大數據方向)、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等形成集聚引領效應。 “北上廣”地區大數據相關產業就業人數、平均薪資呈現“雙高”,陜西、福建、天津、重慶、海南等省市人才吸引力較強,有望帶動從業人數“水漲船高”。11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水平梯級分布,“強者恒強”特征明顯0102030405060河北江西廣西貴州遼寧河南陜西湖南安徽天津湖北重慶福建四川浙江上海山東江蘇北京廣東產業規模企業數量創新能力數據資源 廣東、北京等頭部省市大數據產業領先發展,產業規模、企業數量、創新能力優勢突出,產業發展水平“強者恒強”效應顯著?!笆奈濉睍r期,各地加強新興產業謀篇布局,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進入新一輪增長
12、周期。 四川、福建、重慶、湖北等省市大數據產業均衡發力,有望持續保持穩步增長。 大數據產業第二梯隊各省市產業發展呈現錯位競爭態勢,有望基于各地差異化基礎優勢,實現大數據產業發展特色趕超。其中,貴州、廣西、天津注重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河南、安徽創新基礎扎實,陜西省在大數據產業規模方面位于前列。大數據評估產業發展指數(TOP20)9.1 9.9 12.4 13.3 13.4 15.3 15.8 15.8 16.6 19.4 23.5 24.5 28.3 30.0 44.3 45.7 46.8 48.9 64.5 65.5 1217073.7 14414.0 10696.6 7456.5 7313.5
13、 6667.8 4027.6 2733.9 2396.6 2287.3 2230.2 2114.4 1822.5 1014.8 619.5 602.8 455.8 390.8 320.5 159.2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四川陜西天津福建重慶湖北遼寧湖南安徽廣西吉林貴州河北江西系列1系列2大數據關聯產業規模(億元)GDP(億元)產業發展(續1):產業規模差距顯著,企業集聚特征突出75.5 65.1 57.6 44.2 39.8 37.5 35.1 23.9
14、 20.9 20.1 18.6 16.9 13.3 10.7 9.1 7.5 5.0 3.9 3.8 3.7 01020304050607080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四川重慶陜西福建湖北天津遼寧安徽湖南廣西江西貴州甘肅吉林71.0 68.6 61.2 46.7 45.4 39.6 32.4 30.7 26.7 23.3 20.8 20.4 18.1 14.8 13.8 11.4 9.5 8.6 7.6 5.5 01020304050607080北京廣東江蘇山東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湖北重慶遼寧湖南安徽陜西天津河南貴州河北吉林山西大數據產業發展產業規模指數(TOP20)大數據產業發展企業數量指數(T
15、OP20)數字安全公司城市分布 企業數量方面,大數據企業發展依賴產業配套和人才資源,更趨于向東南沿海省市集聚。北京、廣東、江浙滬成為大數據企業南、北、東部踞點,將有可能產業鏈分工協作發揮南北聯動效果,加強優勢互補。數據來源:元起資本研究院 產業規模方面,頭部7省市指數在總指數中占比近70%,頭尾差距明顯。 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規模與該省GDP水平呈現正相關關系,側面反映大數據產業對本地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13產業發展(續2):創新能力南北雙雄,數據資源東部集聚68.4 62.5 50.5 47.1 42.2 41.8 32.7 24.5 24.2 23.4 22.9 22.2 22.1 20.0
16、 15.3 14.6 13.4 11.2 11.1 10.0 0102030405060708062.0 61.3 54.9 49.2 47.3 42.3 39.8 34.8 32.1 31.4 30.9 26.5 23.5 22.6 19.0 13.4 13.1 12.7 11.9 11.4 010203040506070浙江 山東 上海 廣東 北京 福建 貴州 廣西 四川 天津 重慶 河南 江西 寧夏 海南 河北 江蘇 甘肅 湖北 安徽大數據產業發展創新能力指數(TOP20)大數據產業發展數據資源指數(TOP20) 創新能力方面,當前各省市均聚焦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領域,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為
17、數字經濟政策的發展任務或實施工程,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全國R&D經費投入為2.79萬億同比增長14.2%,與GDP之比達2.44%創新投入 數據資源方面,公共數據開放流通應用進程加快,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數量和開放的有效數據集持續增長。北京、上海等地積極布局新型數據交易所,發展可信環境下的數據流通交易服務。 浙江、山東、上海、廣東、北京等省市在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方面全國領先,福建、貴州、廣西、四川、天津、重慶等省市多維發力,位于前列。廣東省2021年R&D經費投入居全國首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8.76件;擁有6個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總額超10萬億元。北京市202
18、1年大中型企業研究開發費用3030.6億元,同比增長31.4%;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0358件,增長25.1%;技術合同成交總額7005.7億元,增長10.9%。14融合應用:大數據融合應用均衡發展,應用需求持續增長大數據產業融合應用指數(TOP20)01020304050重慶廣西黑龍江遼寧貴州江西天津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安徽山東上海江蘇北京浙江廣東政務應用工業應用重點行業應用民生應用35.9 35.9 36.4 36.5 37.2 37.9 38.1 40.0 40.4 40.6 41.2 41.4 44.4 45.3 46.9 51.3 51.7 53.4 54.6 57.2 北上廣
19、和江浙地區大數據融合應用水平位列全國前五位,各省在政務、工業、民生和重點行業等領域大數據技術應用水平均位于全國前列。 大數據融合應用第二梯隊各省市積極推動大數據技術在各領域的融合應用,應用水平不斷深化。 山東省在民生應用和工業應用方面共同發力,應用水平位列前茅。福建省、河南省在重點行業應用方面成效顯著。湖南、湖北、四川、河北4省份在民生應用方面進展明顯。天津市著力開展大數據工業應用。貴州、廣西、江西3省份注重大數據政務應用建設。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1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9倍15融合應用(續1):政務應用差距縮小,工業應用加速深化56.8 56.3 54.6 54.4 54.3 53
20、.9 53.2 53.0 52.6 50.6 49.4 48.0 47.7 47.4 47.2 47.0 46.1 44.7 43.9 43.9 0102030405060大數據產業政務應用指數(TOP20)大數據產業工業應用指數(TOP20)62.6 62.5 59.2 55.6 54.2 51.7 51.5 50.0 49.0 49.0 48.2 48.1 48.0 47.9 47.6 47.4 46.4 45.4 45.2 44.6 010203040506070 政務應用方面,各省政務應用水平差距縮小,在在線服務成效度、在線辦理成熟度和移動政務服務能力方面進展明顯。 工業應用方面,江蘇
21、省、山東省發力工業大數據應用體系建設,居全國第一、第二位。2021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96.6,同比增長5.9%。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分別達到73.7%、53.7%和69.0%。兩化融合江蘇省2021年培育首批21個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制定信息技術 大數據 工業產品核心元數據國家標準。山東省構建工業大數據平臺體系,已培育數據共享、數據開放、數據流通、公共服務四類、60個平臺。浙江?。骸罢憷镛k”注冊用戶數突破6900萬,日均活躍用戶數178萬?!俺青l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等3642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企業開辦”等40件多部門聯辦“
22、一件事”“健康碼”“浙冷鏈”等800余項便民惠企應用“浙里親清”“長者關懷”等40余個專題服務16一、大數據發展水平評估基礎二、大數據區域發展數據地圖17一、雙向賦能,推動大數據產業與數字經濟互促共進一方面,聚力構建數據資源體系、加速大數據產品服務創新,深化大數據融合應用,進一步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升級。另一方面,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為大數據產業創造更大發展空間。2021年大數據產業規模2025年大數據產業規模 工信部寬口徑測算大數據產業規模1.3萬億元3萬億元 IDC窄口徑測算大數據市場整體規模超110億美元超過250億美元數據資源:數據資源極大豐富,總量位居全球前列。全國政務數據資源共享交換
23、體系基本建立。數據總量(2021年)占全球總量9.9%數據總存量(2021年底)占全球總存量14.1%6.6ZB598.4EB政府部門數據開放193個開放平臺283413個數據集產品服務:技術創新進一步活躍,產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企業主體更具活力,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13102億元2052億元10.4%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云計算、大數據服務收入同比增長同比增長13.7%融合應用:大數據與各行業融合持續深化,大數據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從產品級、設備級向產業鏈級深入拓展。研發設計生產規劃生產物流制造銷售售后服務制造數據管理生產調度計劃排程生產過程控制PLC/DCS/FCSSCADA智能傳感/控制器執行器
24、設備層制造執行層控制層機器設備人機界面HMI嵌入式軟件零部件、儀器儀表數據資源基礎硬件通用軟件行業應用安全保障大數據產品層次18二、雙向變革,統籌“技術+制度”釋放大數據特性優勢堅持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革相統籌,圍繞數據全生命周期開展技術創新,推動數據基礎性制度落地實踐,持續釋放大數據“5V”特性優勢,促進向大數據產業發展勢能加快轉化。 技術創新加快突破大數據“大體量”匯聚、“多樣性”處理、“時效性”流動、“高質量”治理、“高價值”轉化等各環節關鍵技術 制度優化貫徹落實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在數據權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礎性制度建設方面開
25、展基層探索大數據“5V”特性規模體量大應用價值高動態更新快精準度和可信賴度高 多模數據庫管理系統 異構數據關聯 圖形數據庫管理系統 大數據多源異構融合 跨平臺結構化數據歸檔 云原生大數據 高性能采集 高容量存儲 大數據分析智能化 流處理框架 大規模數據智能檢索 數據智能化治理 隱私計算 分布式賬本 數據開發平臺 機器學習數據產權制度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數據安全治理分置的產權運行機制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規范數據交易市場完善合規監管規則 政府引導調節 體現效率、促進公平 重點領域執法司法類型多貴州省 制定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編制規范; 出臺了貴州省大數據安全保障條例貴州
26、省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 構建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體系,2021年,累計形成公共資源交易、普惠金融、文化旅游、勞務用工等應用場景69個。19三、紅利疊加,創新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堅持價值引領,加快在數據按需供給、有市流通、有價交易、有償使用等方面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新手段、新模式、新機制。56.3%73.3%32.1%省級行政區副省級城市地級城市數據開放平臺 浙江省通過建立數據開放實驗室,為公共數據開發者提供數據融合創新的技術和開發環境,促進公共數據價值釋放?!耙痪W通辦”46個垂直系統1376項政務服務事項上海數據交易所數商生態布局 上海市發布數據互聯規則、出臺上海市數據條例,規范數據收集
27、、使用、加工、交易相關權益,探索構建數據資產評估指標體系。上海大數據中心“數據湖”跨部門數據共享調用65.33億次102億次增速接近60%跨層級數據交換244.3億條492億條翻倍增長 佛山市和禧金屬制品公司憑借用電數據資產憑證獲得融資貸款; 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基于區塊鏈技術,支撐其數據資產憑證在企業、電網、銀行之間的全流程貫通和使用。20四、質量齊升,把優鏈強鏈作為主攻方向堅持鍛長補短,加強技術、產品和服務協同,打造大數據重點產品和服務體系,構建大企業引領、創新企業持續涌現的發展格局。大數據典型試點示范共計604個 大數據產品 企業創新數據倉庫數智融合計算數據存儲 騰訊自研平臺支持千億
28、級規模的海量數據訓練,日實時計算量超65萬億,日分析任務達到1500萬。 華為面向運營商發布數據存儲OneStorage解決方案,提供面向多業務的融合存儲資源池、高度自動化的數據智能管理能力,加速運營商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創新。 工業大數據應用(55個) 行業大數據應用(86個) 大數據重點產品(40個) 數據管理及服務(23個)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55.5%75.0%大數據與制造、金融、醫療等領域融合不斷加深?;ヂ摼W周刊2022大數據獨角獸企業50家21五、融合創新,推動行業價值鏈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地區、協會、企業協同聯動,普
29、及推廣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DCMM),試點探索工業數據空間等行業數據流通新模式,促進行業企業深度挖掘數據要素價值,賦能數字化轉型發展,提升行業價值鏈水平?!拔鍖尤瓌t”架構“數據連接器”數據安全交換“雙認證”支撐數據可信流通“多主體、分角色”立體發展生態大范圍推進DCMM貫標試點探索工業數據空間流通模式推廣應用高度重視需求牽引、生態合作和國際拓展政策引導著力強化項目帶動、資金支持和環境營造作用治理運營聚力構建多主體廣泛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研究開發大力發揮協同創新與開源開放模式的優勢十四個試點地區十個試點行業已貫標近300家單位,覆蓋電力、通信、鋼鐵、電子政務、互聯網、金融、信息技術服務1
30、1個試點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山東、河南、山西、廣東、重慶、四川、天津、河北、江蘇10個行業協會,包括汽車、通信、電力、石油化工、鋼鐵、工程機械、建筑材料、電力企業、紡織、包裝22 算力經濟發展底座六、夯實基礎,算力經濟激發大數據產業發展新活力堅持基礎先行,依托“東數西算”工程,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焦點向數據中心聚焦,加快“存數”向“算數”的能力升級,引導產業要素資源重組、發展優勢重塑,打造大數據產業發展新高地。 算力基礎設施優化升級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20萬架,近五年的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八大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省內數據中心省內數據中心省內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數云協同云邊協同數網協同集約化規?;G色化 解決傳統數據中心耗能高、供需不平衡等問題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節點:滿足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 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節點: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23課題指導:姚磊、蒲松濤、賈子君編寫成員:高嬰勱、劉麗超、王宇霞王瓊潔、劉勝語、左佐卉、張中杰由于時間所限,本研究尚有諸多不足,懇請各界批評指正!聯系方式:15911163668 課題成員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