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大前沿數字技術人才發展報告數字化浪潮下,前沿數字技術持續創新,衍生出諸多細分門類,并加速應用落地進程,成為了帶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其中,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云原生、隱私計算、量子計算、邊緣計算、數字孿生、AR/VR、云網融合等十大數字技術呈現出快速演進趨勢,由此引發了新興領域數字人才培養與招聘熱點。智聯招聘從技術趨勢、產業及人才需求分布、薪資待遇等維度出發,依托海量招聘求職大數據,對十大前沿數字技術領域人才版圖進行勾畫,發布十大前沿數字技術人才發展報告,為數字技術及人才發展厘清脈絡,擁抱已經來臨的數字化未來。一、十大前沿技術人才成爭奪戰焦點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數字技術
2、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AR/VR、云網融合等數字技術已得到普遍應用落地,而云原生、隱私計算、量子計算、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仍在演進和與現實場景相融合。(一)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多元廣泛,呈規?;l展趨勢1.人工智能據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 4041 億元人民幣。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在新基建、智能中臺、自動駕駛、知識圖譜、計算機視覺、芯片設計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區塊鏈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產業區塊鏈發展報告(2022),2021 年區塊鏈市場規模達到 2317.9 億元。區塊鏈應用于股權、債券、票據等金融領域,并依
3、托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在公共服務、信息安全領域都有應用落地。3.物聯網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 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 1.7 萬億元?;谛畔鞲性O備對物體與網絡的連接,物聯網技術已成為智能倉庫、智能物流、智能醫療、智能家庭、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電力等多領域的底層技術。4.云原生云原生是充分利用云計算優勢,直接在云上構建和運行應用的方式。據中國信息通信院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云原生產業市場規模已達 350.2 億元,目前仍在增長。今年冬奧會期間,奧運票務、奧運探險手游、奧運新聞發布平臺等場景,都依托云原生產品而運行。5.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
4、云計算的分支和延伸,將一部分算力從云計算剝離,下沉到離用戶更近的位置就近計算。具體來說,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采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可應用于改進醫療設備性能和數據管理、本地零售的實時數據分析、智能制造、安保系統等領域。根據中國信通院邊緣計算市場和用戶洞察報告(2022)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已達 436.4 億元。6.云網融合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預測,2022 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接近 2951.5 億元?!霸凭W融合”就是在云計算中引入通信網的技術,在通信網中引入云計算的技術。在云計算市場中,云網融合是日益重要的板塊
5、,浙江、山東、廣東等省先后推出企業上云計劃,混合多云、同一公有云的多中心互聯等應用場景,在醫療、教育、能源等領域已得到落地。7.隱私計算隱私計算讓多個數據擁有者在不暴露數據本身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共享、互通、計算、建模,達到對數據“可用、不可見”的目的。在充分保護數據和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和釋放。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隱私計算應用研究報告(2022 年)顯示,預計到 2025 年,隱私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145.1 億元。目前,隱私計算方案大多集中在數據的融合環節,在其他環節很少涉足。8.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是利用量子疊加、糾纏等物理特性來進行計算,實現遠超傳統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和算力。量
6、子計算產業化正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IDC 報告預計,全球量子計算市場將從2020 年的 4.12 億美元增長到 2027 年的 86 億美元,6 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 50%。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表明,預計 2022 年我國量子通信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700 億元。9.AR/VR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預計 2021 年中國 AR/VR 市場規模將達 544.9 億元。AR 3D 實景導覽、VR 三維全景虛擬展示,被運用于城市規劃、校園展示、景點游覽、招聘求職等場景,提升沉浸式視聽體驗。10.數字孿生數字孿生又稱“數字雙胞胎”,是將工業產品、制造系統、城市等復雜物理系統的結構、狀態、行為、功能和性能映
7、射到數字化的虛擬世界。打通了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實現了虛實融合,可應用于醫療、物流、農業、建筑及安全應急等眾多行業領域。據鴻晟信合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數字孿生市場規模約為 115 億元。(二)數字技術政策法規豐富精準近年來,隨著十大數字技術的發展,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也頒布了多項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保障并推動技術發展與落地應用。1.國家層面政策法規:2021 年 3 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為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提供了國家戰略指引。2022 年 1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云網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中明確
8、提到,強化云網融合、產業協同的制度創新,促進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2022 年 5 月,國務院印發的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計算與氣象深度融合應用。綱要強調,要增強我國氣象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量子計算”作為關鍵核心技術被重點提及,其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2022 年 5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到“加快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等展會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等聯動互促,積極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大數據等技術,優化云上展廳、虛擬展臺等展覽新模式,智能
9、對接供采,便利企業成交”。此外,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規政策相關條款也對隱私計算及云原生時代的數據安全規范做出了相關規定。2.地方層面政策法規:2021 年 5 月,浙江制定并頒布的浙江省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成為指導浙江省今后五年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據;2022 年 4 月,江蘇施行了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技術規范;2022 年 9 月,深圳通過了我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法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三)數字技術人才招聘趨勢1伴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落地,相應人才招聘需求也隨之涌現。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1-8 月,十大前沿數字技術中,數字孿生領域技術崗
10、位招聘規模同比增速最高,達 252.5%。其次是區塊鏈,以 131.3%的招聘需求增速緊隨其后。在兩大技術招聘需求實現 3 位數的超速增長外,其余前沿技術的表現也十分亮眼。量子計算、物聯網、云網融合、隱私計算,分別以 97.6%、90.5%、79.7%、78.8%的同比增速排名 TOP 3-TOP 6。此外,發展相對成熟的人工智能招聘規模同比增長 45.5%,云原生、邊緣計算兩項“超前”技術增速分別為 39.3%、28.3%。在多領域得到充分應用的 AR/VR 技術招聘需求,同比增速為 26.2%,排名十強之末??傮w來說,隨著數字孿生、量子計算等“超前沿”技術從技術概念演變成新的轉型路徑和變革
11、動力,人才需求增長也呈現出迅猛之勢。而人工智能、AR/VR 等技術發展及應用時間較久,市場競爭充分、格局相對固定,因此對人才的招聘需求增速相對較低。1全篇分析對象均為技術崗十大前沿技術是未來數字技術人才爭奪戰的焦點,而在數字技術的具體應用場景中,已有代表性企業布局。例如,在人工智能領域鉆研了十年的百度,每年的研發費用率都在 15%以上,并建立起了百度大腦整個 AI 的服務中樞,釋放了 AI 技術在制造業企業服務的能力。中國首家、全球第三家發布人工智能訓練芯片的華為,人工智能布局深入到通信和信息技術的各個領域,與各行各業不斷加深聯系。2021 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占公司總人數的 54.
12、8%,以高技術人才突破“卡脖子”技術。螞蟻集團作為隱私計算領域的代表企業,打造了開放通用的可信隱私計算開源框架“隱語”,并圍繞隱私計算、區塊鏈、圖計算、分布式數據庫及計算基礎設施、綠色計算等五大“根技術”進行技術攻堅,在研發投入和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上持續發力。2021 年,螞蟻全年投入研發費用 188.48 億元,在近日剛出爐的“中國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子榜單中位居第六,目前在職技術人員占比達 63%。此外,代表性企業還有 VR 設備全球市場占有率近 80%、VR 游戲主機備受青睞的歌爾股份,家電領域的物聯網龍頭海爾智家,數字孿生解決方案提供商神州控股,發布“工業互聯網專屬云平臺”的云網融合代表天
13、翼云,構建 SmartAnt 云原生遷移平臺的企業安暢網絡,發布國內首部邊緣云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的邊緣計算領域阿里巴巴,完成高效超導量子比特初始化方案的騰訊量子實驗室等。隨著數字技術加速落地,未來將有更多創新型科技企業在各技術領域嶄露頭角。二、十大前沿數字技術領域的人才需求十大數字技術領域需要哪些核心技術人才?智聯招聘從主要招聘崗位、人才技能、學歷與工作經驗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一)各領域核心崗位分析 10 大領域招聘量前十的技術崗位,可以發現 C、Java、Python 等是通用的開發崗,除此之外,每個領域有具備自身特性的崗位,如量子計算的光電子技術、云網融合的核心網工程師等。1.量子計算
14、:算法、光電子技術工程師量子芯片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因此量子計算領域的核心崗位除算法工程師外,還需要光電子技術工程師等。2022 年 1-8 月量子計算相關崗位中,算法工程師占 39%,激光/光電子技術占 7.4%,射頻工程師、半導體技術崗均占 3%左右。2.云原生、邊緣計算:架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云原生即直接在云上構建和運行應用,需要的主要崗位是架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等。Java 開發工程師招聘職位數占比過半,架構師(5.8%)位居第二,Golang、.NET、Python等開發工程師占比均在 2%左右。邊緣計算作為云計算的分支和延伸,同樣需要大量架構師(9.3%)、Java 開發工程師
15、(13.6%)、C+開發工程師(9%)、Golang 開發工程師(3.8%)。除此之外,邊緣計算在靠近終端或數據源頭的地方就近計算,還需要嵌入式軟件開發(11.5%)、算法工程師(7.2%)、硬件工程師(4.8%)等。3.云網融合:核心網、云計算工程師云網融合是“云計算”和“通信網”的結合。因此招聘需求量 TOP2 崗位分別是核心網工程師(23.2%)、云計算工程師(11.8%),通信技術工程師、電信網絡工程師招聘職位數分別占比 9.5%、5.5%。4.隱私計算:算法、數據工程師隱私計算的核心邏輯是通過數學原理、密碼學原理和硬件技術建立技術保障機制,讓多個數據參與方在技術信任的共識下開展協同計
16、算。其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算法和數據兩大塊,算法工程師占比 28.9%,位居第一,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崗分別占 4%、2%;數據開發、數據分析師分別占 6.5%、3.6%。5.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軟硬件開發工程師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已進入應用階段,行業內企業招聘崗位以 Java、C+、Golang、PHP 等前后端開發工程師為主。人工智能、物聯網還對嵌入式軟件開發、硬件工程師、電氣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等硬件類崗位需求較高。人工智能招聘崗位中,算法工程師占比 11%,位居第一。6.AR/VR、數字孿生:虛擬引擎開發工程師AR、VR、數字孿生分別是增強現實、虛擬現實、超越現實的概念,均涉
17、及虛擬界面/模型/系統的搭建,因此需要大量 U3D、UE4 等虛擬引擎開發崗位。AR/VR 領域招聘崗位中,U3D、UE4 分別占 50%、7.2%,數字孿生領域招聘崗位中,U3D、UE4 分別占 17.5%、11.1%。仿真應用工程師也出現在兩個領域的 TOP10 崗位名單中。除此之外,AR/VR 領域還需要電器研發、圖像識別、硬件工程師等崗位,數字孿生則還需要 GIS 等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崗位。(二)各領域必備技能分析十大領域技術崗位要求的 TOP20 技能,可以發現 C/C+、Java、Python、Golang等后端開發語言,JavaScript、PHP 等前端開發語言,Spring、S
18、pringBoot、SpringCloud等框架,Linux 等操作系統,是各領域較為通用的技能。除此之外,各領域有自身特性的技能與上文提到的崗位密切相關。1.量子計算:機器學習等算法、光電子/微電子技術量子計算領域需要的高精尖人才不僅需要掌握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量子算法等算法,還要對激光技術、HFSS(三維電磁仿真軟件)、光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Comsol(高級數值仿真軟件)、半導體設計等相關技術熟練運用。2.云原生和邊緣計算:Docker 等容器技術、Spring 等框架云原生和邊緣計算領域都需要掌握以 Docker 為代表的容器技術,及以 Spring 為主的分布式開發框架。邊緣計算還
19、要求具備嵌入式軟件開發技能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算法。3.云網融合:通信、云計算等基礎技術,SDN、NFV 等核心技術云網融合技術人才不僅需要具備 5G、TCP/IP(網絡協議)、云計算架構等實現云網融合的基礎技術。還需具備 SDN、NFV、IMS 等實現云網融合的核心技術。SDN 已經實現了云和網的拉通,特別是為快速入云服務提供連接,而 NFV 實現了核心網功能的全面云化。同時 IMS 被認為是下一代網絡的核心技術,也是解決移動與固網融合,引入語音、數據、視頻三重融合等差異化業務的重要方式。4.隱私計算:聯邦學習、密碼學、可信硬件隱私計算技術人才需要掌握聯邦學習、密碼學、可信硬件等核心技術,
20、除此之外還需掌握機器算法,深度學習,密碼算法等算法知識。而 Rust 作為隱私計算的代表開發編程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5.區塊鏈:分布式技術、Golang 等編程語言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數據庫技術,該領域需要大量的技術開發人才如 Golang 開發工程師、PHP 開發工程師等,故招聘崗位要求掌握 vue、JavaScript、PHP、Golang 等區塊鏈開發必備編程語言,同時要掌握分布式技術、多線程等計算機處理技術。6.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機器學習等算法、嵌入式軟硬件開發技術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需要嵌入式軟件開發、嵌入式硬件開發、單片機開發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崗還需具備圖像處理、深度學習、機
21、器學習等算法。7.AR/VR 和數字孿生:Unity3d、虛擬仿真技術AR/VR 和數字孿生領域崗位要求掌握的技能除必備的 Unity3d 外,還包括 Shader、OPENGL、WebGL、Three.js 等計算機圖形技術。同時,數字孿生技術與三維 GIS 的融合在智慧城市、智慧礦山等領域都有應用,對 GIS 開發工程師、仿真應用工程師需求較大,要求具備 GIS、虛擬仿真等技術。(三)各領域學歷及工作經驗要求量子計算、隱私計算、邊緣計算是典型智力密集型領域,逾 9 成技術崗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數字技術崗位對學歷的要求有多高?智聯招聘的統計數據揭曉了結果,今年 1-8 月全平臺所有崗位中,21.
22、8%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而十大數字技術領域對學歷的要求明顯更高。其中,量子計算以 97.5%的本科以上學歷要求一騎絕塵,是當之無愧的“學霸”集結地。隱私計算、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學科對學歷要求較高,本科以上學歷需求分別達到 90.6%、90%和 79.1%。在十大數字技術領域中,對學歷要求最低的物聯網,招聘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達 60.1%,區塊鏈、AR/VR 對本科以上學歷需求分別占比 60.8%、64.3%。前沿技術領域普遍要求人才履歷不是一張“白紙”,量子計算對“理論?!鼻橛歇氱姀墓ぷ鹘涷炓髞砜?,全平臺對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需求占比 19.4%,而十大數字技術領域遠超這一平均水平
23、。其中,對 3 年以上工作經驗要求占比最高的是云原生領域,占比達 74%;其次是邊緣計算和區塊鏈,占比分別為 61%和 59.2%??梢?,數字技術領域也注重實際操作,希望招募更多有經驗的高材生。值得注意的是量子計算雖然對學歷要求較高,但對工作經驗卻呈包容態度,要求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僅占比 25.3%。一方面,量子計算對理論和學識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其作為新興領域,本身缺乏有經驗的從業者。三、十大前沿數字技術的地域分布十大前沿數字技術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招聘需求整體占比約為 80%。一線城市數字化產業起步早、人口密集、隱私保護更受重視,而新
24、一線城市發展空間較大、發展速度較快,許多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數字技術產業布局,應用落地空間也較大,因此整體釋放出了較大的人才招聘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云網融合領域,三線及以下城市招聘量占總體 11.4%,高于其他領域;二線城市招聘占比 16.5%,相對其他領域也較高??梢?,有志于在家鄉就業的“程序員”,不妨選擇云網融合技術領域攻關。北京是數字技術人才聚集高地,深圳在區塊鏈、物聯網兩大領域的招聘占比中拔得頭籌北京和深圳憑借濃厚的技術創新氛圍和的廣闊的技術落地機遇,成為兩大頭部科技城市。北京無疑是數字技術人才聚集的高地,占據了隱私計算 39.7%的招聘需求,在數字孿生領域有 24.7%
25、的招聘需求占比,在 AR/VR 領域、量子計算、邊緣計算、云網融合領域的招聘需求也居各城市之首。深圳則在區塊鏈、物聯網兩大領域的招聘占比中拔得頭籌,分別占各城市比重的 13.2%、13.1%。近年來,深圳市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布局,通過政策護航、重點突破,在區塊鏈應用領域已經形成多點開花、集群式發展的盛況,走在了全國前列。今年 1 月 4日,深圳發布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 年)。提出,努力在區塊鏈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原始創新上帶頭突破、重點提升、搶占技術發展制高點,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探索區塊鏈在智慧城市、數字政府、金融、民生、
26、存證、數字產權交易、信用體系建設等領域的應用示范。在物聯網領域,深圳建立了物聯網產業領域,并舉辦了 2022 深圳物聯網展,提升了行業影響力。西安、南京等新一線城市 VR/AR 和數字孿生產業發展較為突出,上海人工智能、云原生發展勢頭空前得益于經濟水平、高等教育水平的發展及數字孿生城市布局,一批新一線城市在AR/VR、數字孿生產業發展中脫穎而出,人才需求更為集中。一流高等學府坐落西安、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向城市發展和 AR/VR、數字孿生產業發展不斷輸送新鮮血液。正因如此,在 AR/VR和數字孿生領域招聘需求分布上,西安、成都、南京等新一線城市紛紛嶄露頭角,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產業布局上,近
27、年來,西安不斷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打造 AR/VR 產業聯盟,VR 世界實驗室落戶西安,世界 VR 產業大會也在這里舉行。南京市“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議南京以打造數字孿生智能城市為立足點,加快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幾年,南京江北新區持續聚焦打造“數字孿生第一城”,發力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領域,利用“智慧”因子賦能人民美好生活。而在人工智能和云原生技術上,上海的人才需求占比均位列前三,這得益于上海超前的產業布局和完善的政策支持。2022 年 9 月 22 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人工智能領域首部省級地方法規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
28、重大創新平臺持續涌現,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也在上海舉行。而在云原生方面,上海打造云原生社區和產業生態,楊浦大學成立云原生孵化空間,預計每年有 10 個以上全球領先云原生項目從這里孵化。濟南發展勢頭正足,作為唯一的二線城市擠進邊緣計算領域 top10,杭州在隱私計算領域中排名領先。在邊緣計算領域,濟南作為唯一一個二線城市,以 4%的人才需求占比,擠進了該領域的前十大城市。濟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很大原因在于它對前沿技術企業的包容性。濟南高新區,先后建設了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浪潮高性能計算中心等云計算和邊緣計算技術支撐平臺,在高效能服務器、大數據開發應用等領域,積累了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知識產
29、權成果。杭州在隱私計算方面的人才需求、企業數量、企業融資均位列全國第一方陣,人才需求占比 7.5%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在一眾新一線城市中遙遙領先。在杭州區塊鏈國際周中,隱私計算與密碼學、區塊鏈投資、數字金融等,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量子計算領域,合肥的表現僅次于北京在量子計算領域,合肥的人才招聘占比高達 16.7%,僅次于北京的 22.8%,可謂是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匹“黑馬”。近年來,合肥作為新一線城市發展迅速,更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揮了中國科技大學智力密集優勢,黑科技研發能力頂尖,因此在量子計算領域有深入突破。2021 年,由中國科大團隊研制的我國首個 62 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原型“祖沖
30、之號”問世,今年 9 月,“量子計算”創新創業大會在合肥舉行。合肥以實際行動走在我國量子計算領域發展的前端。西安在云網融合領域發展勢頭迅猛,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中國電信云計算(陜西)基地落地西安,以網為基礎,云為核心,推動著陜西加速建設云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西安云網融合邁入新進程,也產生了對人才的“虹吸效應”。在該領域,西安的人才招聘需求達到 12.1%,超過一線城市深圳和上海,位居第二。四、十大前沿數字技術領域的薪資待遇隱私計算技術崗平均月薪 28938 元,位居十大領域之首十大技術領域中,隱私計算技術崗以 28938 元/月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一,其次是量子計算和邊緣計算,分別達到 251
31、40 元/月、23121 元/月。除上述三大技術平均月薪超 2 萬元,其他領域的技術崗月薪都在 1.4 萬元以上,排名最末的物聯網平均月薪 14627 元/月。十大數字技術產業薪資待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并呈現出技術性越強,薪酬水平越高的趨勢。在薪酬水平上,尚未大面積應用落地的“基礎性”技術,如隱私計算、量子計算、邊緣計算等薪酬更高,由于掌握這類技術的專業人士較少、掌握技術門檻較高,因此薪酬水平更高。算法工程師、架構師平均薪酬排名領先從具體崗位來看,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以 31243 元/月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一,超過 3 萬元月薪的崗位還有架構師,收入 31118 元/月??梢?,在數字技術領域,深度
32、學習與架構是通往高薪的“快車道”。此外,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導航算法工程師、Golang 開發工程師、FPGA 開發工程師、語音/視頻/圖形開發工程師也有 2.5 萬元以上月薪。而 C+/C 開發工程師、數據開發工程師、嵌入式軟件開發月薪為 2 萬元左右。這表明,細分領域的技術崗位比通用型技術崗位收入水平更可觀。從技能上看,架構設計比算法更有“錢景”從技能上看,平臺架構設計以 34384 元/月薪酬領跑,其次是大數據架構設計、推薦算法、云計算架構設計,月薪均超過 3 萬元。同時,機器學習算法、深度學習算法、運動控制算法技術月收入低于 2.6 萬元??梢?,在數字技術中,架構設計比算法更有“錢景”。由于架構師要掌握單體開發、演進和分布式、微服務改造、容器化部署等技能,技術“含金量”高,因此薪酬更高??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數字技術的演進更迭和應用落地,數字技術型企業、科研機構蓬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增加,數字技術人才迎來“黃金時代”。通過報告可以看出,每個領域需要掌握與該領域特性相匹配的核心技術的人才,數字技術企業對人才的學歷和經驗要求均較高,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是數字技術人才的重要匯聚地,技術領域內部收入水平存在分化,尖端技術更能贏得高薪。未來已來,把握數字化前沿技術風口,十大數字技術領域將迎來更多人才集聚,實現技術、人才與城市的融合發展,乘風破浪搏擊數字化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