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2024 年 01 月 29 日 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力設備及新能源 IRA 通脹削減通脹削減法案法案有助于有助于美國新能源車美國新能源車&鋰電鋰電產業產業本土化發展本土化發展,我我國國企業企業赴美赴美出海出?;蚧蛎媾R多重挑戰與機遇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 IRA 旨在促進美國當地新能源車企發展,隨時間推移確定將逐漸加碼。旨在促進美國當地新能源車企發展,隨時間推移確定將逐漸加碼。2022 年 8 月,IRA 即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獲批。該法案計劃歷時 10 年時間投資 3,690 億美元用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領域,被市場廣
2、泛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用于解決氣候環境變化問題的投資法案。其中對于消費者購買符合一定要求的新能源車可獲得稅收抵免補貼的條款隨著時間推移對動力電池關鍵原材料的來源比例&生產組裝價值比例的要求確逐年提高,且不定期增補:如 2023 年 12 月 1 日出臺的 FEOC 即敏感外國實體解釋文件。因此,對于非北美地區的新能源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來說,進入美國市場的前景日益不確定。當前北美新能源車滲透率與我國當前北美新能源車滲透率與我國 2018 年發展階段相當,確定性向上空間較年發展階段相當,確定性向上空間較高高。根據中汽協歷史統計數據,2018 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為 126 萬輛,滲透率為 4.
3、5%;2019-2020 年期間,我國新能源車的年度銷量和對應的滲透率分別徘徊在 125 萬輛和 5%左右;直至 2021 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大增160%至 355 萬輛,滲透率突破 10%;2022 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保持同比超 90%的高增速至 689 萬輛,滲透率超 25%。截至 2023 年底,美國市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料有望接近 10%,與我國 2021 年即將出現行業高速發展拐點時的情況高度類似。疊加 IRA 所帶來的新能源車產業升級激勵、購車稅收補貼便利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等政策的逐步落地,新能源車在美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將被極大地增強,滲透率提升的確定性空間較大、發展增
4、速切入快車道的潛力較高。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空間較大,未來發展路徑清晰,行業頭部企業盈利確定性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空間較大,未來發展路徑清晰,行業頭部企業盈利確定性較強。較強。國際數據智庫 statista 預測 2023 年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的整體營收將高達 700 億美金,假設 2023-2028 年之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18.17%,2028 年時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營收將超越 1600 億美金。該機構還預測 2023 年美國新能源車單車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約為 6.5 萬美金,同期美國新車的平均成交價格僅為 4.8 萬美金,側面反映當地消費者的支付能力較強,且對新能源車的價位接受度高于燃油車。與此同
5、時,美國 2023 年全年的新能源車銷量料能突破 100 萬輛,其中特斯拉的市場占有率應超 50%,遠勝雪佛蘭、福特、通用等燃油車領域的行業巨頭。自自 2024 年起,美國消費者獲得年起,美國消費者獲得 IRA 購車補貼的購車補貼的方式將發生方式將發生根本式根本式性性變化,變化,極有可能在較大極有可能在較大程度影響消費者的購車偏好。程度影響消費者的購車偏好。據美國國稅局 IRS 的最新規定,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新能源車消費者即納稅人,可以選擇在經銷商銷售網點將稅收補貼轉讓給經銷商。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直接以抵減稅收補貼金額后的優惠價格購車,而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先全款購車,后申請稅收
6、補貼。過去二者之間的時間間隔往往長達數月,且申請資料復雜。從行為經濟學的 強于大市強于大市(維持維持評級)評級)行業走勢行業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梅蕓梅蕓 執業證書編號:S1070522100001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全球競爭格局及政策導向對我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影響幾何?2023-9-19 -37%-31%-26%-20%-15%-9%-4%2%2023-012023-052023-092024-01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滬深300行業深度報告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角度分析,對于以分期貸款為主的汽車消費市場而言,可負擔的月供金額通常是普通消費者
7、的首要購車考慮因素。因此,此次稅收補貼領取方案的變革將極大地促進當地消費者在選擇同等價位車型時,基于經濟性傾向選擇新能源車,而非燃油車。我國鮮少我國鮮少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產業鏈產業鏈相關企業相關企業已能滿足已能滿足 IRA 法案對于消費者獲得全額法案對于消費者獲得全額購車補貼的具體要求,開拓美國市場的購車補貼的具體要求,開拓美國市場的難度難度較高。較高。綜合 FEOC 和同日頒布的IRA 第 30D條清潔能源車輛稅收抵免相關禁令的指導意見:從 2024 年開始,中國生產的電池組件出口美國應用到清潔能源汽車上將無法獲得消費者購買補貼;從 2025 年開始,中國生產的鋰、鎳、鈷、石墨等關鍵礦物出口美
8、國應用到清潔能源汽車上將無法獲得消費者購買補貼。據 fueleconomy.gov 統計,目前滿足 IRA 法案對于消費者獲得部分或全額補貼具體要求的車型,均來自于美國本土車企和國際巨頭,未有我國車企在列。高端化或成為我國車企進入美國市場的有效策略。高端化或成為我國車企進入美國市場的有效策略。鑒于 IRA 通脹削減法案對于能夠獲得補貼的新能源車的價格上限有明確規定(按車型),即可認為不在其規定價格上限限制內的偏高端化車型反而能夠規避因該法案政策傾斜導致的,相對于北美本土化程度較高的車企車型在有關價格方面的“不公平”競爭劣勢。以我國車企目前出海赴歐的零售定價情況來看,吉利沃爾沃、小鵬汽車和比亞迪
9、均有車型符合該條件,通過高端化策略“公平化”美國市場的競爭。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重視重視美國美國新能源車行業龍頭特斯拉的投資機會新能源車行業龍頭特斯拉的投資機會。特斯拉作為美國乃至全球新能源車行業龍頭有望直接受益于 IRA 法案對于美國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及絕對值提升的促進作用。且特斯拉在 AI 與儲能方面表現也極為亮眼,未來有望形成較為穩固的企業營收第二增長曲線,隨著 Cybertruck 的正式交付,公司在電動皮卡領域的表現也值得期待。重視美國鋰電行業整體機會,我國企業或有重視美國鋰電行業整體機會,我國企業或有潛力參與潛力參與。未來五年內,美國本土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和對于使用清潔能
10、源替代化石能源重視度的提高,當地對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需求均會大幅提升。然而美國鋰電產業的現有產能有限,且已公布建設項目的落地速度遠不及短期需求的增速,故市場空間較大,鋰電行業整體發展向好。且相較于動力電池獲得 IRA 相關補貼需嚴控電芯組裝地和關鍵原材料的來源比例等,儲能電池在政策方面受到的限制較少,直接受益于 IRA 法案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正面影響,利好我國鋰電企業向該方向拓展赴美渠道。重視有能力向海外車企進行技術輸出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汽車的投資重視有能力向海外車企進行技術輸出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汽車的投資機會。機會。2023 年 7 月,小鵬汽車宣布與大眾汽車集團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
11、伴關系,戰略技術合作的目標是利用雙方的互補優勢,建立長期雙贏的戰略合作關系。將在多個領域探索其他潛在的戰略合作,包括未來新能源車平臺、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若大眾與小鵬汽車分享其在北美地區的現有產線,則小鵬汽車有望以變通形式進入美國市場。重視有能力在北美及歐洲當地設廠的動力電池廠,如國軒高科的投資機重視有能力在北美及歐洲當地設廠的動力電池廠,如國軒高科的投資機會。會。2023 年 6 月,在經過長達數月的國家安全審查后,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 Gotion Inc 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準,得以繼續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電池工廠。密歇根州向 Gotion Inc 提供了 7.15 億美元的激勵方案
12、,其中包括價值 5.4 億美元的 30 年稅收減免和兩筆總計 1.75 億美元的直接撥款,8YMBNBnZlWbVqV7NbP9PsQrRtRnReRnNmNlOmPpP8OmNrRuOoMnQuOnPsQ行業深度報告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幫助國軒高科美國工廠建設。重視在高端化領域重視在高端化領域有所建樹的國內龍頭車企有所建樹的國內龍頭車企,如比亞迪的投資機會。,如比亞迪的投資機會。比亞迪的高端化發展策略已貫穿 2023 年全年,陸續推出有騰勢、仰望和方程豹等性能、價格雙高的高端化品牌和相關車型矩陣。與此同時,比亞迪王朝網的漢車型已在其美國官網呈現,雖尚未
13、公布具體售價,若以歐洲區價格對標美元價格,其零售指導價格已超過 55,000 美元,即 IRA 對于新能源轎車車型獲得補貼的上限值,故可直接跳出由政策傾斜導致的“不公平”競爭桎梏,開辟新天地。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新能源車行業競爭加劇、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基礎設施建設不及預期。行業深度報告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IRA 法案契合美國現階段的國家利益.9 1.1 IRA 法案出臺的地緣政治背景.10 1.1.1 美國國家層面為應對氣候變化歷年出臺的政策.11 1.2.2 美國州級政府歷年出臺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12 1.
14、2 IRA 法案出臺的社會經濟背景.13 1.2.1 IRA 法案出臺帶動美國就業市場.13 1.2.2 IRA 法案引導私人投資流向新能源領域.15 1.3 當前美國汽車行業的運行特征.16 1.3.1 傳統主流車企新能源轉型緩慢.16 1.3.2 特斯拉遙遙領先,國際化布局眾多.19 2 IRA 法案對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影響深遠,鋰電為重點約束環節.23 2.1 IRA 法案代表政府促成新能源產業本土化的決心.23 2.2 IRA 法案關于新能源車購車的具體規定.24 2.2.1 購買新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24 2.2.2 購買二手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25 2.2.3 購買新能源商用車的
15、稅收抵免政策細則.26 2.3 IRA 法案消費者購車條件的規定.26 2.3.1 消費者收入上限值可覆蓋絕大多數人群.26 2.3.2 IRA 法案界定的新能源車零售價格上限已接近美國車輛平均售出價格.27 2.4 新能源車輛獲得退稅補貼的前提是由合格生產商制造.27 2.5 IRA 法案對于整車組裝方面的規定.27 2.6 IRA 法案對于車載動力電池的規定.27 2.6.1 FEOC 進一步壓縮我國鋰電企業在美的生存空間.27 2.6.2 關鍵礦物質原材料比例要求嚴苛.28 2.6.3 動力電池的生產組裝地傾向北美地區.29 2.6.4 充電樁建設標準正在統一,且需美國本土生產.29 3
16、 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向上空間潛力巨大.30 3.1 美國新能源車整體滲透率仍較低,基于多重政策引導,確定性向上空間較大.30 3.2 對比我國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歷程,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爬坡在即.31 3.3 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呈現龍頭地位穩固,第二梯隊追趕難度較大的競爭格局.32 3.3.1 特斯拉先發優勢明顯,市場基礎穩固.35 3.3.2 美國汽車市場主流傳統車企近況參差不齊.40 3.3.3 Rivian 生產本土化程度高,新車型 R2 或也完全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45 3.4 現階段美國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能力較弱,IRA 法案受益范圍有限.48 3.5 2024 年起獲得 IRA
17、 購車補貼便利化程度提高,或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53 4 主流汽車出口國受 IRA 法案的影響不一.54 4.1 歐盟區域作為傳統燃油車出口大國,在美市占率較低但銷量穩定.55 4.2 日韓作為曾經北美地區的出口王者,疫情后韓系銷量穩步提升,日系止步不前.58 4.3 我國車企進軍美國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任重道遠.61 4.4 各地區對美國 IRA 法案的反饋及應對措施.62 5 主流鋰電出口國受 IRA 法案的影響不一.63 5.1 全球動力電池產能主要由中、韓、日三國貢獻.63 5.2 美國市場對于鋰電池的需求增長強勁,中長期趨勢持續向上,短期恐當地產能不足.64 5.3 美國本土主流鋰電
18、企業及產能情況.66 5.3.1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鋰的保有情況.73 行業深度報告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5.3.2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鈷的保有情況.74 5.3.3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石墨的保有情況.75 5.3.4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鎳的保有情況.76 5.3.5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錳的保有情況.77 5.4 日韓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現有布局或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78 5.5 我國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現有布局呈現頭部集中態勢.82 5.6 美國能源部新近巨額投資鼓勵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及超充技術創新.84 6 我國主要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布局及發展潛力
19、.84 6.1 行業龍頭寧德時代率先探索技術合作模式.85 6.1.1 海外業務持續拓展,公司北美地區電池業務訂單穩健.85 6.1.2 對美技術輸出,寧德時代搶占北美市場必爭高地.87 6.1.3 尋求動力電池回收合作,完善北美產業鏈一體化布局.88 6.1.4 補貼下降施壓公司訂單量,技術授權開辟在美發展新模式.88 6.2 國軒高科借力股東大眾汽車在美建廠.89 6.2.1 海外營收持續上升,全球客戶積累加速業務成長.89 6.2.2 密歇根州伊利諾伊州兩地布局工廠,進軍美國戰略進展順利.91 6.2.3 得益于股權結構,IRA 法案推行對公司影響有限.91 6.3 億緯鋰能差異化競爭開
20、拓新能源商用車細分市場.92 6.3.1 公司境外營收持續增長,加快美國地區市場拓展步伐.92 6.3.2 在美合資建廠,搶占先機進軍美國商用車市場.93 6.3.3 與美商用車企合資建廠,最小化 IRA 法案限制對公司北美市場的影響.94 6.4 我國儲能企業受益于 IRA 法案進入美國市場發展的前景向好.94 6.4.1 鵬輝能源積極進入美國市場,技術為先.94 6.4.2 遠景動力在美國市場積淀深厚,新項目不斷.94 7 我國主要新能源車企業在北美地區布局及發展潛力.95 7.1 吉利汽車依托沃爾沃品牌效應布局海外.95 7.1.1 沃爾沃銷量穩步增長,攜極星開拓美國市場.95 7.1.
21、2 積極布局海外工廠建設落地,完善全球產業鏈一體化.96 7.2 小鵬汽車與大眾合作未來可期.98 7.2.1 依托產品深化合作,小鵬出海進入加速模式.98 7.2.2 大眾北美發展態勢向好,新能源汽車加快布局.98 7.2.3 小鵬與大眾合作,新局面下共創新機遇.101 7.3 比亞迪抗逆性強,具有超群的攻堅能力.101 7.3.1 海外銷量節節攀升,出海戰略在全球穩步推進.101 7.3.2 加速合作海外建廠,多點發展,各有重心.102 7.4 高端化有助于中國車企突破 IRA 桎梏,提高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103 7.4.1 沃爾沃多數車型價格接近 IRA 上限,極氪存在同樣情況.103
22、 7.4.2 小鵬 P7 全系歐洲價格高于 IRA 法案轎車車型價格上限.104 7.4.3 比亞迪高端化戰略直接跳出 IRA 價格競爭范圍.104 8 投資建議.106 9 風險提示.107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各國碳中和政策 ZEV 展望的時間節點.9 圖表 2:1990-2018 美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走勢.11 圖表 3:2021 年美國各州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億公噸).13 行業深度報告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美國居民失業率走勢.13 圖表 5:2020 年 3-11 月美國清潔能源領域就業人數趨勢(萬人).14 圖表 6:2023
23、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就業人數(人).14 圖表 7:2020-2022 年美國汽車行業(新能源車/燃油車)就業情況(人).15 圖表 8:2014-2023 美國燃油車與新能源車銷量對比.15 圖表 9:傳統頭部車企 2016-2022 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份額變化情況.16 圖表 10:2020 年至今福特汽車年電氣化戰略重點事件節點.17 圖表 11:通用汽車電動化進程主要歷史節點.18 圖表 12:Stellantis 2022 年新能源車銷量全球主機廠排名第五.18 圖表 13:Stellantis 的四個電動化平臺信息示意圖.19 圖表 14:特斯拉在全球設廠情況.20 圖表 15:20
24、21Q1-2023Q3 主要新能源車企在美國的市占率走勢.21 圖表 16:2023 年特斯拉在美充電基礎設施分布示意.22 圖表 17:2011-2023 年美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情況.22 圖表 18:2019-2023Q2 美國三種主流快充技術標準的公共充電樁的建設情況走勢(個).23 圖表 19:2023Q2 全球前十新能源車企(純電口徑)當季市占率.24 圖表 20:購買全新新能源汽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25 圖表 21:購買二手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25 圖表 22:購買新能源商用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26 圖表 23:購買新車及二手車獲取補貼的消費者收入上限.26 圖表 24:
25、購買新車及二手車獲取補貼的零售價格上限.27 圖表 25:關鍵礦物質.28 圖表 26:關鍵礦物質原材料要求.28 圖表 27:合格電池組件定義.29 圖表 28:動力電池零部件經濟價值要求.29 圖表 29:2018-2023Q3 美國新能源車銷售情況及滲透率.31 圖表 30:2018-2023Q3 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32 圖表 31:2020 年中國新能源部分政策相關概覽.32 圖表 32:2023 年前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累計銷量(輛).33 圖表 33:2023 年前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市場份額.33 圖表 34:2018-2023 年截至第三季度特斯拉在美
26、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市占率情況.34 圖表 35:2023 年第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累計銷量(輛).35 圖表 36:2023 年第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市場份額.35 圖表 37:2023.1-11 特斯拉各車型分地區銷量對比(輛).36 圖表 38:特斯拉在北美地區產能分布情況.36 圖表 39:特斯拉主要車型的動力電池規格(以中國區在售車型規格為依據).38 圖表 40:2023 年 4 月 1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提車的特斯拉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38 圖表 41:2024 年 1 月 1 日起提車的特斯拉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
27、定車型(每輛).39 圖表 42:2022Q-2023Q3 特斯拉單季度單車平均成本(美元).40 圖表 43:2018Q1-2023Q3 本田新能源車單季度在美銷量.40 圖表 44:2018Q1-2023Q3 大眾汽車單季度在美銷量.41 圖表 45:全球新能源車企市場份額(2021Q2-2023Q2).41 圖表 46:2018-2023Q3 奧迪單季度在美銷量(新能源+燃油).42 圖表 47:2018-2023Q3 寶馬單季度在美銷量(新能源+燃油).42 圖表 48:2018-2023Q3 沃爾沃單季度在美銷量(新能源+燃油).43 圖表 49:2021-2023 福特新能源車單月
28、在美銷量(輛).43 圖表 50:2022-2023 年 11 月福特純電新能源車銷量(輛)及當月在美份額.44 行業深度報告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1:Stellantis 的 PHEV 在美國銷量及份額.45 圖表 52:美國 2021-2023 年 5 月汽車銷量月度車型結構情況.46 圖表 53:美國 2021-2023 年 5 月輕量卡車車型的月度銷售占比.46 圖表 54:2023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4 月 17 日前提車的 Rivian 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47 圖表 55:2023 年 4 月 18
29、 日起提車的 Rivian 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47 圖表 56:Rivian 產能分布情況.48 圖表 57:2021-2023Q3 Rivian 的交付及營收情況.48 圖表 58:2023 年 4 月 18 日起提車的全美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49 圖表 59:2024 年 1 月 1 日起提車的全美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52 圖表 60:2023 年三季度美國新車貸款期限分布和車輛信貸利率分布.54 圖表 61:2018-2023Q3 美國汽車進口金額.54 圖表 62:2018-2023 年 11 月美國進口汽車價格指數.54
30、圖表 63:2018-2022 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汽車出口金額(億美元).55 圖表 64:2018-2021 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及零部件出口額(億美元)及整車出口量(萬輛)(左軸為零部件銷售額,右軸為整車出口量).55 圖表 65:2018-2023H1 歐洲主要車企在美銷量(萬輛).56 圖表 66:2023Q1-Q3 歐洲主要車企在美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及增速(%).56 圖表 67:歐洲主要車企北美建廠布局.58 圖表 68:2018-2022 日本、韓國對美國汽車出口金額(億美元).59 圖表 69:2018-2021 日韓對美國及零部件出口額(億美元)及整車出口量(萬輛)(左軸為零部件
31、銷售額,右軸為整車出口量).59 圖表 70:2018-2023H1 日韓主要車企在美銷量(萬輛).59 圖表 71:2023H1 日韓主要車企在美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及增速(%).60 圖表 72:日韓主要車企北美建廠布局(不完全統計).61 圖表 73:2018-2022 中國對美國汽車出口金額(億美元).62 圖表 74:2018-2021 中國對美國及零部件出口額(億美元)及整車出口量(萬輛).62 圖表 75:我國車企北美建廠布局.62 圖表 76:全球鋰離子電池總體出貨量情況(2021-2022).64 圖表 77:全球新能源車裝機量排名情況(2023.1-10).64 圖表 78:全
32、球新能源車裝機量市場份額情況(2023.1-10).64 圖表 79:2015-2023 年 11 月美國年度累計儲能裝機量(GWh)及 2024-2025 年預測.65 圖表 80:2015-2023 年 11 月美國排名前十的州的儲能裝機量(MGWh).66 圖表 81:2023 年北美地區排名前五動力電池供應商.66 圖表 82:美國本土鋰電企業建廠情況(不完全統計).68 圖表 89:全球新能源車裝機市場份額變化情況(2022.1-10 至 2023.1-10).79 圖表 90:日韓主要鋰電企業北美建廠布局(不完全統計).80 圖表 91:鋰電月度出口銷量占比情況(2022-2023
33、.10)(左軸蓄電池數量,右軸鋰離子電池占比).83 圖表 92:國內主要鋰電企業赴美建廠情況.83 圖表 93:2018-2022 美國動力電池需求量及儲能電池裝機量.85 圖表 94:2018-2023H1 寧德時代境外營業收入及占比.86 圖表 95:2021-2023 寧德時代北美訂單匯總(據不完全統計).86 圖表 96:2018-2023H1 寧德時代儲能業務營業收入及占比.87 圖表 97:2019-2023 寧德時代北美大儲訂單匯總(據不完全統計).87 圖表 98:IRA 政策對新能源車獲得補貼的要求.88 圖表 99:2020.7-2023.9 特斯拉 Model 3 和
34、Model y 美國市場月度銷量.89 圖表 100:2018-2023H1 國軒高科境外營業收入及占比.90 圖表 101:2018-2023H1 國軒高科儲能系統營業收入及占比.91 行業深度報告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02:國軒高科股權結構(截止至 2023.10.28).92 圖表 103:2018-2023H1 億緯鋰能海外營業收入及占比.93 圖表 104:沃爾沃汽車北美年銷量 2018-2023H1.95 圖表 105:沃爾沃北美月銷量 2022/01-2023/11.96 圖表 106:吉利汽車與 IRA 法案強相關的建廠情況.97
35、圖表 107:大眾純新能源車與 ID.4 北美銷量 2022-2023Q3.99 圖表 108:大眾汽車與 IRA 法案強相關的建廠情況.100 圖表 109: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海外銷量 2022/07-2023/11.102 圖表 110:2023 年 1 月沃爾沃美國官網零售指導定價.103 圖表 111:2023 年 1 月極氪汽車歐洲官網零售指導定價(2023 年 1 月 24 日 1 歐元=0.096 美元).104 圖表 112:2023 年 1 月小鵬汽車瑞典官網零售指導定價(2023 年 1 月 23 日 1 瑞典克朗=0.096 美元).104 圖表 113:2023 年 1
36、月比亞迪德國官網零售指導定價(2023 年 1 月 23 日 1 歐元=1.09 美元).105 行業深度報告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 IRA 法案法案契合美國現階段的國家利益契合美國現階段的國家利益 新能源車具有減少廢氣排放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優勢,因此,大力發展新能源車行業不僅可以減少對燃油車的依賴,通過大幅減少交通運輸部門溫室氣體的排放來緩解化石能源緊缺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壓力,還可以加速傳統汽車行業的轉型和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工業競爭優勢。為此,世界各國不僅陸續設立了零排放車輛目標,且已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來支持該目標的早日實現,包括但不限于
37、退稅、稅收抵免、內燃機汽車注冊禁令、新能源車產業鏈支持等財政激勵和招商優惠政策。其中,美國計劃遵守巴黎協議的倡導,在其中,美國計劃遵守巴黎協議的倡導,在 2050 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在此背景下,美國加速布局新能源車行業的全面建設。2022 年 8 月,IRA 即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獲批。該法案計劃投資 3,690 億美元用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領域,被市場廣泛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氣候投資法案。I IRARA 包括三項促進北美地區新能源包括三項促進北美地區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的實際舉措:車產業鏈本土化的實際舉措:1.301.30 億美元貸款額度用于支持新能源車
38、產業相關的先進億美元貸款額度用于支持新能源車產業相關的先進制造和零部件生產;制造和零部件生產;2.202.20 億美元用于支持北美地區本土車企將原有的傳統汽車生產線億美元用于支持北美地區本土車企將原有的傳統汽車生產線轉型為新能源車生產線;轉型為新能源車生產線;3.3.消費者購買符合一定要求的新能源車可獲得稅收抵免補貼。消費者購買符合一定要求的新能源車可獲得稅收抵免補貼。具體來說,如消費者想要獲得美國境內銷售的新能源車的全額稅收抵免補貼(新車最高7,500 美元、二手車最高 4,000 美元),需在該車輛在北美地區最終組裝的前提下,同時滿足車輛所配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物質原材料在一定比例上來自于美國
39、本土或美國可信賴的貿易伙伴(3,750 美元)&車輛所配動力電池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的關鍵部件價值滿足一定比例(3,750 美元)。且不同類型新能源車的零售價格在規定價格上限之內,并該補貼僅針對家庭收入在對應范圍的消費人群。圖表1:各國碳中和政策 ZEV 展望的時間節點 資料來源:IE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IRA 法案對新能源車車輛最終組裝地、關鍵礦物價值&電池組件價值以及對“外國關注實體”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并且隨時間限制條件逐漸加碼,加強對本國新能源車企及電池供應鏈的激勵。不僅提高符合 IRA 稅收抵免要求企
40、業的競爭力,而且對于沒有資格獲得 IRA 稅收抵免的企業,也可以利用美國貿易規則和優惠貿易計劃降低企業成本,從而有助于企業增加競爭力,鞏固增強市場份額。該法案旨在通過降低能源成本來幫助美國居民對抗通貨膨脹,并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邁進。通常來說,財政激勵可以通過降低新能源車的實際購買價格而影響終端消費者的購車決通常來說,財政激勵可以通過降低新能源車的實際購買價格而影響終端消費者的購車決策,進而提高新能源車的整體滲策,進而提高新能源車的整體滲透率。據透率。據加州大學學者的加州大學學者的相關研究證明,在美國每提供相關研究證明,在美國每提供1,000 美元作為單車購買退稅或稅收抵免
41、美元作為單車購買退稅或稅收抵免的經濟激勵的經濟激勵,該國該國新能源車的整體銷售額就會增新能源車的整體銷售額就會增加約加約 2.6 個百分點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若政府采取有利的財政政策可推動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以以 IRA法案法案全額補貼金額全額補貼金額 7,500 美元美元為基數為基數測算,預計若全面實施,較測算,預計若全面實施,較 2022 年可年可刺激約刺激約 19.5 個百分點的新能源車銷售額個百分點的新能源車銷售額增速增速,即約,即約 20 萬輛的絕對增量。且該研究成文萬輛的絕對增量。且該研究成文于于 2017 年,當時新能源車技術的發展程度遠不如年,當時新能源車技術的發展程度遠不
42、如現在,故可推測其結論較保守現在,故可推測其結論較保守。1.1 IRA 法案出臺的地緣政治背景法案出臺的地緣政治背景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簽署標志各國將在聯合國的帶領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跨越國界的全球性挑戰。由于氣候系統的復雜性以及排放的溫室氣體無視國界的特性,唯有在全球范圍內展開合作,才能真正應對這一挑戰。為應對氣候變化,1992 年 5月 9 日聯合國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截至 2023 年 7 月,共有 198 個締約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最終目標,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這一水平應
43、當在足以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并使經濟發展能夠可持續地進行的時間范圍內實現。巴黎協議巴黎協議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基礎上進一步明晰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分階段的具體行動方案。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各國領導人于 2015年 12 月出席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并在此次會議上簽署了巴黎協議。該協議對 2020 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機制作出安排,標志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巴黎協定 旨在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 2以內,同時尋求將氣溫升幅進一步限制在 1.5以內的措施。巴黎協定以五年為一個周期。自 2020 年
44、以來,每個國家都在提交一份國家氣候行動計劃,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或者簡稱為 NDC。為了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在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計劃中,各國傳達了他們將采取的行動,以建立適應氣溫變化影響的復原力,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協定還強調了發達國家應該承擔資金援助責任,同時首次鼓勵其他國家自愿捐款,以解決緩解氣候變化所需的巨額資金需求,從減排到適應都需大規模投資。傳統燃油車導致的空氣污染問題已波及全球,向新能源汽車升級轉型勢在必行。傳統燃油車導致的空氣污染問題已波及全球,向新能源汽車升級轉型勢在必行。當傳統燃油車燃燒化石燃料制成的汽油時,會直接釋放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顆粒物等污染物
45、到空氣中。長時間或高濃度暴露情況下,這些污染物不僅會對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還與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緊密相連。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數據,2021 年,燃油車輛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美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 29%,是美國排放量的最重要貢獻者。在英國,交通運輸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2023 年,普通燃油車平均每公里產生約 164 克二氧化碳,而柴油車平均每公里排放量約為 170 克。均遠高于新能源車的每公里排放量。因此,推動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過升級轉型,對于降低空氣污染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不僅可以顯著減少機動車輛排放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還有助于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行
46、業深度報告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1.1 美國美國國家層面國家層面為應對氣候變化歷年出臺的政策為應對氣候變化歷年出臺的政策 美國于 1963 年頒布初版清潔空氣法案。該法案為研究和清理空氣污染籌集了資金。但直到 1970 年國會通過一部力度更大的清潔空氣法案后,聯邦政府才開始全面應對空氣污染問題。同年,國會成立了環保局,并要求環保局承擔執行該法律的主要職責。自 1970 年以來,為減少全國范圍內的空氣污染,環保局始終致力于制定各種清潔空氣法案計劃。1990 年,國會對清潔空氣法案進行了大幅修訂并擴大了其適用范圍,進而賦予環保局更廣泛的權力,以便其實施和
47、執行旨在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的法規。1990年的修正案也更加強調采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來減少空氣污染。清潔空氣法案是全美均需遵守的一部聯邦法律。清潔空氣法案 還要求環保局制定國家可再生燃料(RF)計劃。此計劃旨在顯著增加混入汽油和柴油中的可再生燃料含量。自 1970 年以來,清潔空氣法案的實施和美國創新者的技術進步極大地改善了美國的空氣質量。清潔空氣提供了重要的公共衛生益處。圖表2:1990-2018 美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走勢 資料來源:EPA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IRA 通脹削減通脹削減法案法案:2021 年,民主黨拜登政府上任,呼吁美國重返巴黎協定,積極推動氣候變化治理,承諾于 2
48、050 年前實現凈零排放。上任以來,拜登接連發布一攬子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包括清潔能源革命與環境正義計劃、建設現代化的、可持續的基礎設施與公平清潔能源未來計劃和關于應對國內外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等法案;經濟上新政府計劃投入 2 萬億美元在交通、建筑和清潔能源等領域;政治上把氣候變化納入美國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戰略;技術上加速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等等。目前,美國建立了以“3550”為主要目標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框架,即以 2035 年和 2050 年為重要時間節點,承諾到 2035 年通過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實現無碳發電,2050 年前實現全面凈零排放。通脹削減法案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法案雖名為削減通貨膨脹,但
49、其大量條款均與應對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相關,對研究美國氣候政策具有重要價值。行業深度報告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2.2 美國美國州級州級政府政府歷年歷年出臺出臺的的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的政策 加利福尼亞州:加利福尼亞州:在州政府的所有政策措施中,加州屬于最有影響力的。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于 1990 年首次通過了“零排放車輛計劃”,并且在后來的 30 年里,逐漸修正零排放車輛技術方面的法規。計劃目標到 2025 年,加州的新車銷售 10%以上為新能源汽車,2050 年所有新車銷售均為新能源汽車;到 2035 年,州內
50、新乘用車和卡車的 100%零排放,并為中型、重型和越野車輛和設備運營設定了類似的目標。據加州官網信息,除加州外,紐約、華盛頓、馬薩諸塞州等 18 個州根據清潔空氣法案 第 177 條采用了加州輕型和重型車輛法規。另外據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信息,加州還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應用的“清潔車輛補貼項目”,消費者購買新車或二手車滿足一定條件最多可獲得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弗蒙特州:弗蒙特州:據 WorldScience 官網信息,弗蒙特州的總能源消耗是各州中最小的,這使得佛蒙特州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所有州中最低的。大約 58%的佛蒙特州家庭使用石油產品取暖,在各州中排名第三,12%的家庭使用木
51、材,是所有州中比例最高的。超過三分之一的佛蒙特州學童在用木制品加熱的設施上學。2021 年,佛蒙特州幾乎10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份額比任何其他州都大。佛蒙特州公用事業規模的州內發電量約 50%,該州總發電量的 46%來自傳統水力發電。2021 年,佛蒙特州的五個公用事業規模風電場約占該州總發電量的 14%,比該州 70%的份額更大。佛蒙特州 2016 年綜合能源計劃設定了到 2050 年從可再生能源中獲得該州 90%的總體目標 得克薩斯州:得克薩斯州:據美國在線政治百科全書網站 BallotPedia 信息,得克薩斯州是美國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州。2022 年,德克薩斯州發電量占美國風
52、能來源電力的 26%,連續17 年領先全國。2014 年,風力發電首次超過該州的核能發電量,并在 2020 年首次超過燃煤發電。德克薩斯州在所有部門的能源消耗方面都領先全國,是美國最大的能源消耗州。工業部門,包括該州的煉油廠和石化工廠,占該州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占全國工業部門能源使用總量的 23%。2021 年,德克薩斯州新安裝了 7352 兆瓦的風能、太陽能和能源安裝項目,大幅超過安裝了 2697 兆瓦儲能項目的加利福尼亞州,而俄克拉荷馬州、佛羅里達州和新墨西哥州緊隨其后。德克薩斯州處于建設階段或高級開發階段的儲能容量也超過了其他州,達到近 2 萬兆瓦,其次是加利福尼亞州,將近 1.4 萬兆
53、瓦。除此以外,德克薩斯州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正在逐步增加,這并不單單是為了降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還因為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成本較低。盡管得克薩斯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處于國內首位,且于近幾年提出多條關于環境保護的法案,如 23 年的關于德克薩斯州公用事業委員會允許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及授權費用的法案等,大部分未通過。據 EIA 官網數據統計,2021 年得克薩斯州是美國各州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排放量為 6.64 億公噸;弗蒙特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少,排名在華盛頓之前,排放量為 550 萬公噸。行業深度報告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2021 年
54、美國各州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億公噸)資料來源:EIA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1.2 IRA 法案出臺的社會經濟背景法案出臺的社會經濟背景 1.2.1 IRA 法案出臺法案出臺帶動帶動美國就業市場美國就業市場 2020 年,受疫情影響美國失業率在 4 月份達到歷史性峰值,截至 11 月,失業率恢復至僅為 6.7%。清潔能源領域的就業率同樣受到影響,美國清潔能源部門在 11 月增加了 7900個工作崗位,同時有 446,000 名清潔能源工人失業比疫情前的就業水平下降了 13%。圖表4:美國居民失業率走勢 資料來源: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長城證券產業金
55、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2020 年 3-11 月美國清潔能源領域就業人數趨勢(萬人)資料來源:E2,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盡管清潔能源部門在疫情期間的就業人數總體有所下降,但其仍然是美國能源部門最大的就業機會創造者,雇用的工人人數幾乎是化石燃料開采和發電工作的 3 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從事清潔能源工作,而非中小學教師、銀行家、農民或房地產經紀人。在薪資水平方面,清潔能源工作的時薪中位數也比全國工資中位數高約 25%,工資也比大多數化石燃料開采工作要高。具體到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據具體到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據 e2 數據
56、表明,隨著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轉向更清潔、數據表明,隨著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轉向更清潔、更高效的更高效的新能源車新能源車、卡車以及公共汽車領域,、卡車以及公共汽車領域,2020 年年 EV 和和 PHEV 汽車市場的就業人汽車市場的就業人數增長了數增長了 6%以上,增加了超過以上,增加了超過 12,000 個新工作個新工作崗位,這是所有清潔能源就業崗位中崗位,這是所有清潔能源就業崗位中增幅最大的。增幅最大的。在過去的兩年里,清潔能源工作崗位增長了在過去的兩年里,清潔能源工作崗位增長了 10%以上,超過了整個能源以上,超過了整個能源行業和美國整體就業率。行業和美國整體就業率。并且 IRA 政策出臺,
57、進一步提升了清潔能源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內的就業水平。圖表6:2023 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就業人數(人)資料來源:E2,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7:2020-2022 年美國汽車行業(新能源車/燃油車)就業情況(人)2020 就業人數 2021 就業人數 同比 2020 增加 2022 就業人數 同比 2021增加 新能源汽車 273,630 339,291 24.0%373,604 10.1%燃油汽車 1,836,018 1,983,055 8.0%2,014,071 1.6%資料來源:E2,長城證券產業金
58、融研究院 根據根據 E2 的調查結果,在的調查結果,在 IRA 于于 2022 年年 8 月簽署成為月簽署成為正式法案正式法案一年后,私營企業宣布一年后,私營企業宣布了全國各地至少了全國各地至少 210 個新的清潔能源和清潔車輛項目。根據個新的清潔能源和清潔車輛項目。根據 210 項公告中的項公告中的 178 項公項公開信息,如果完成這些新的就業機會和投資項目,將至少創造開信息,如果完成這些新的就業機會和投資項目,將至少創造 74181 個新就業機會,個新就業機會,并帶來并帶來 863 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在這些項目中,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在這些項目中,新能源車新能源車和電池制造占所有新項目的一和
59、電池制造占所有新項目的一半以上,半以上,115 家電池和家電池和新能源車新能源車工廠或宣布擴建。工廠或宣布擴建。1.2.2 IRA 法案法案引導私人投資流向新能源引導私人投資流向新能源領域領域 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投資周期長、風險較大,其市場參與者可能較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資金支持。IRA 法案為支持新能源車及電池產業鏈在北美市場的發展,向市場參與者提供資金,美國貸款計劃辦公室向新興清潔能源項目提供貸款和貸款擔保,使私人資本能夠流入清潔能源和制造業市場,形成較為可觀的投資成熟效應。從現實情況來看,IRA 法案一經出臺便帶動了美國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自 通脹削減法案通過以來的一年里,刺激了
60、超過 5000 億美元的私營部門制造業投資,包括約 2400 億美元的清潔能源制造業投資。據據 BloombergNEF 信息,信息,自自 IRA 法案頒布以法案頒布以來,來,汽車制造商、電池制造商和其他利益相關汽車制造商、電池制造商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方已宣布對北美已宣布對北美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產業產業進行進行約約 720 億美元的新投資。大部分支出(約億美元的新投資。大部分支出(約 430 億美元億美元,超,超 60%)用于電池制造,對)用于電池制造,對新能源新能源車車制造和電池組件生產的投資支出合計約制造和電池組件生產的投資支出合計約 200 億美元。據高盛估計,億美元。據高盛估計,IRA 法
61、案在未來法案在未來十年會釋放十年會釋放 3萬億美元的私營部門投資萬億美元的私營部門投資(約為政(約為政府府前期前期計劃投入計劃投入 3,690億美金的億美金的 9倍)倍)。該法案正在通過在傳統能源社區和低收入社區建設清潔能源項目,引導私營部門投資流向清潔能源部門,并通過激勵支付現行工資、雇用注冊學徒來建設美國的清潔能源未來來創造高薪和工會就業機會。圖表8:2014-2023 美國燃油車與新能源車銷量對比 資料來源:EI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3 當前當前美國汽車美國汽車行業的運行特征行業的運行特征 1.3.1 傳
62、統傳統主流主流車企新能源轉型緩慢車企新能源轉型緩慢 對于美國傳統車企,例如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等,其前期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已經存在較為深厚的積累和既定投入,電氣化轉型對于此類大型傳統燃油車企業而言存在諸多問題,這也導致了美國傳統燃油車車企的新能源轉型進程整體較為緩慢,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不斷上升,傳統燃油車車企均加大了對于電動化、智能化的投資力度與速度,以更好的順應新能源趨勢??傮w來說,美國傳統燃油車企業面臨的問題有:1)全球能源結構調整與新能源產品需求)全球能源結構調整與新能源產品需求端雙承壓端雙承壓:在全球呼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傳統燃油汽車在轉型發展方向上的探索時間變得緊迫
63、。圍繞石油資源頻繁暴發的國際爭端以及下游需求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等方向的遷徙使得傳統燃油車企在供給端和需求端雙承壓。2)新能源汽車前期巨大)新能源汽車前期巨大投入與原有技術優勢限制投入與原有技術優勢限制:宏觀整體的新能源汽車,在 IRA 法案出臺之前仍然處于發展期,部分傳統燃油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乘駕體驗、技術設施配套、價格、市場信心等表現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并不存在顯著優勢,同時動力系統改變將導致原有的傳統燃油車企業技術優勢消失,汽車的核心部件從發動機、變速箱變為三電系統,原有的技術優勢難以再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3)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新銳新銳車企的競爭車企的競爭。特斯拉在
64、美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占據著領先地位,擁有關鍵的競爭優勢,包括通過建立高度自動化的工廠和降低電池組成本實現的高效成本結構以及先進的智能駕駛等技術,而目前特斯拉正在進一步壟斷美國新能源車充電市場。據 insideevs 數據,2022 年 1-10 月,美國的新能源車注冊量大幅增加,特斯拉的 BEV 注冊量由去年同期的 260,932 增至 391,937,同比增長 50.2%,在美國 BEV 市場份額增至 64.8%,繼續主導市場;據 statista 關于美國充電基礎設施的數據,截至 2023 年 5 月,特斯拉的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在美國的公共充電網絡中排名第三,在汽車制造商中排名第一;2022
65、年 11 月,特斯拉宣布將其充電技術重命名為北美充電標準(NACS),此后,福特、通用、大眾等陸續采用了這一標準(Stellantis 暫未承諾),這對于傳統燃油車企業轉型切入電動化賽道存在較大的市場阻力。圖表9:傳統頭部車企 2016-2022 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份額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IEA2023 報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福特:電氣化戰略為主,投資力度大且注重差異化福特:電氣化戰略為主,投資力度大且注重差異化競爭競爭。面對未來高速的電氣化發展趨勢,福特采取的方法為通過大量資金投入研發以追趕電氣化時代和維持市場份
66、額。1)在企業層面,福特進行了業務模式的調整,將重點集中在三款標志性新能源車型上,包括野馬、F-150 和 Transit。此外,公司還著手設計充電服務,以補充其電動化產品,以確此外,公司還著手設計充電服務,以補充其電動化產品,以確保用戶在使用新能源車時能夠方便地充電。保用戶在使用新能源車時能夠方便地充電。2)在業務層面,福特決定強調重點差異化,福特明確將目光投向零售市場,主要集中在野馬Mach-E和F-150 Lightning等未來主義、現代和戶外的新能源車上。此外,公司還將專注于商業市場,尤其是 E-Transit 高效型車隊買家。這一戰略定位旨在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使福特能夠在新能
67、源車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3)在區域層面,針對不同地區的新能源車市場以及特性制定了相應的區域電氣化戰略。圖表10:2020 年至今福特汽車年電氣化戰略重點事件節點 資料來源:福特汽車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但福特汽車電氣化戰略尚未效果顯著地幫助福特扭轉其全球市場份額逐漸下滑的困境。2022 年福特汽車全年營收達 15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93%,但凈利潤為-20 億美元。同時,福特公司投資的美國新能源車初創公司 Rivian、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 ARGO 市值分別減少了 74 億美元、27 億美元。福特汽車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報告上宣布推遲約120 億美元新能源車及其電池
68、生產的擴能投資,Q3 福特的新能源車部門 Model E 營業虧損 13.3 億美元。根據福特官網信息,預計 2023 年新能源車 Model E 業務的運營虧損累計約為 30 億美元。福特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主要新能源車型以 Mustang Mach-E 為例,2023 年前三季度銷量同比提升 2.8%,而市占率從 4.79%下降至 3.31%,大量投資為導向的電氣化戰略目標距離預期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通用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雙發力,覆蓋新能源完整供應。通用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雙發力,覆蓋新能源完整供應。早在 1996 年,通用汽車推出 EV1 新能源車,成為首家將新能源車推向消費市場的汽
69、車制造商,但并未持續在新能源車領域深耕。2021 年,通用宣布將于 2035 年全面轉向新能源車,并標明從 2020年開始到 2025 年,通用汽車將會在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 350 億美元。近幾年近幾年通用從投資鋰礦到建設多座電芯工廠,在美國打造并覆蓋完整供應鏈。通用從投資鋰礦到建設多座電芯工廠,在美國打造并覆蓋完整供應鏈。但在 2022 年,通用在美國有四款在售新能源車型,銷售規模都很小。其中雪佛蘭 Bolt EV/EUV 銷售最高,2022 年銷量為 38120 輛,GMC 電動悍馬和凱迪拉克 Lyriq 銳歌的年度銷量分別是854 和 122 輛,純電物流車 BrightDrop
70、 Zevo 600 是第一款使用 Ultium 電池技術的通用行業深度報告 P.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汽車,于 2022 年底開啟交付,盡管其預示著美國電動貨車進入新時代,但在汽車電動化的方向的進程仍然緩慢。圖表11:通用汽車電動化進程主要歷史節點 資料來源:通用汽車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Stellantis:子品牌向電動化發展,技術路線多樣化。:子品牌向電動化發展,技術路線多樣化。在公司所有 14 個品牌中,阿爾法 羅密歐、DS、藍旗亞和瑪莎拉蒂將從 2025 年開始僅推出純新能源車,歐洲運營的所有其他品牌,包括 Abarth、雪鐵龍、菲亞特、J
71、eep、歐寶、標致和沃克斯豪爾將在 2026 年停止推出燃油車新車。Stellantis 集團于 2021 年 7 月宣布了其電氣化戰略,并首次公開了集團欲打造四個全球性純新能源車平臺的構想。公司提出的電氣化戰略中預計到 2025年會有 55 款新能源車銷售,計劃到 2030 年,新能源車銷售款式增至 75 款,且全球 BEV銷量達到 500 萬輛。Stellantis 開發了四個專用新能源車平臺,同時未來還將在純電、插混和燃料電池均有涉獵,電動化轉型將涵蓋所有類型的乘用車。圖表12:Stellantis 2022 年新能源車銷量全球主機廠排名第五 資料來源:EV volumes,長城證券產業
72、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1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3:Stellantis 的四個電動化平臺信息示意圖 資料來源:Stellantis 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1.3.2 特斯拉特斯拉遙遙領先遙遙領先,國際化布局眾多國際化布局眾多 2023 年特斯拉發布了下一階段發展的戰略規劃,表明公司接下來的目標是:1)到 2030年每年生產 2,000 萬輛新能源車,即占全球新能源新車銷售的 20%-30%;2)增加家庭和電網電池規劃建設,電網儲能增加到 1000GWh;3)改善制造業水平,以新的制造工藝流程降低50%左右的造車成本;4)到2040年完成
73、完全電氣化的國際能源企業的轉型,以家庭微電網和大規模能源電網儲能業務主導能源市場;5)繼續建立充電網絡,目標是連年同比增長 25%等。特斯拉特斯拉工廠產能工廠產能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與分離的大背景下,特斯拉在美國當地和海外均設有工廠。目前,加利福尼亞弗里蒙特工廠是特斯拉的第一家工廠,主要生產 Model S、Model 3、Model X和 Model Y,主要在北美市場進行銷售,產能為 65 萬輛;德克薩斯州千兆工廠是特斯拉新的全球總部,生產 Model Y,產能為 37.5 萬輛,并且試生產特斯拉即將推出的電動皮卡 Cybertruck,產能將在 12.5 萬輛以上;特斯拉的上海工廠主要生產
74、 model 3 和 model Y,是特斯拉的主要出口中心,除了在中國銷售,還出口到歐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市場,產能在 95 萬輛以上;特斯拉的柏林工廠作為其第一家歐洲工廠,主要生產 Model Y,產能在 37.5 萬輛,并將生產電池等。此外,內華達州超級工廠由日本松下與特斯拉共同經營,主要生產電池及新能源車零部件,是世界上產能最高的電機、電池和動力總成工廠之一,另外還負責 Tesla Semi 生產,尚處于試生產階段;紐約工廠主要負責增壓器建造太陽能屋頂、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氣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P.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4:特斯拉在全球設廠情況 地
75、區 工廠 投產時間 產品 產能 狀態 加利福尼亞 弗里蒙特工廠 2010 年 Model S/Model X 100000(輛)在產 Model 3/Model Y 550000(輛)在產 內華達 Gigafactry 2016 年 Powerwall 2&Powerpack 2 30Gwh 年電池生產50Gwh 電池組生產-Tesla Semi-試生產 紐約布法羅 Gigafactry 2017 年 太陽能電池和模塊 支持增壓器和儲能產品的電氣部件-上海 Gigafactry 2019 年 Model 3/Model Y 950,000(輛)在產 柏林-勃蘭登堡 Gigafactry 202
76、2 年 Model Y 375000(輛)在產 得克薩斯奧斯汀 Gigafactry 2022 年 Model Y 250,000(輛)在產 Cybertruck 125,000(輛)試生產 資料來源:特斯拉2023年三季度財報,electrek,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近幾年特斯拉加快了國內和海外工廠建設,產能迅速增加,產量也呈現加快上升趨勢,由 2018 年遭遇 Model3 產能風波,發展至現在各車型全球總產能達 235 萬輛以上。特別是 21 年上海超級工廠開工以后,特斯拉全球產能又大幅提升,保障交付順利完成。特斯拉加快規劃在國內及海外工廠的規劃,不僅對原來工廠進行升級,而且計劃新工廠
77、建設。近期,墨西哥州政府正式官宣,特斯拉已經獲得墨西哥的土地使用許可,計劃在北部邊境新萊昂州建設一座新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據彭博社報道,印度正在與特斯拉達成協議,特斯拉未來將投資 20 億美元在印度當地建設工廠;23 年 4 月,特斯拉在上海舉行項目簽約儀式,正式宣布在上海新建一家超級工廠,專門生產特斯拉的儲能產品Megapack,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所建造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銷量表現銷量表現 伴隨特斯拉產能增加以及配套設施的發展,特斯拉的銷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在 2021年上海超級工廠開工之后,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有比較大的增幅。由于特斯拉的 Model3、ModelX、ModelY
78、可以享受 IRA 政策的稅收補貼,并且兩黨基礎設施法案出臺政策刺激新能源車基礎設施發展,減少美國本土消費者對電車的選擇障礙,預計推動未來特斯拉電車銷量進一步發展。同時,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特斯拉 BEV 的全球市場份額在20%左右,近年來受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有小幅下滑,未來受到原有新能源汽車競爭加劇、傳統燃油汽車進場的影響,特斯拉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可能會產生小幅波動。行業深度報告 P.2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5:2021Q1-2023Q3 主要新能源車企在美國的市占率走勢 資料來源:Caredg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充電基礎設施充電基礎設施
79、充電基礎設施是制約新能源車滲透率增長的重要因素,根據 EPIC2023 年關于美國消費者對充電設施的調查數據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充電設施不足是其不考慮購買新能源車的原因之一。而特斯拉作為美國新能源行業的領頭者,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是必不可少的。特斯拉的充電設施數量持續增加,據 2023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全球特斯拉超級充電站點新增 330 個,共有 5,595 個,同比增加 31%;充電接口(充電樁)數量新增 3,023 個,共 51,105,同比增加 31%。據據 Motley Fool 統計,截至統計,截至 2023 年年 10 月,特斯拉在美月,特斯拉在美國共有國共有 1,974個超
80、級充電站,個超級充電站,21,852 個充電接口,在美國電動汽車直流快速充電站中,個充電接口,在美國電動汽車直流快速充電站中,特斯拉占比大約為四分之一;在美國的快速充電接口中,特斯拉占比約為三分之二。特斯拉占比大約為四分之一;在美國的快速充電接口中,特斯拉占比約為三分之二。據據driveelectric 數據顯示,截至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年 1 月月上旬上旬,美國共有,美國共有 65,015 個充電站,共個充電站,共169,330 個個 EVSE 充電接口。充電接口。行業深度報告 P.2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6:2023 年特斯拉在美充電基礎設施分
81、布示意 資料來源:Motley Fool,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17:2011-2023 年美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情況 資料來源:Alternative Fuels Data Center,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除了充電基礎設除了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外,技術標準不兼容也是制約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因素。施數量外,技術標準不兼容也是制約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因素。行業深度報告 P.2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023 年 2 月,拜登政府宣布規范國家新能源車充電網絡的新標準,所有充電站都將采用相同的連接器、支付方式和數據隱私保證,通過統一新能源車充電標準進而
82、促進新能源車的使用的便利程度。多年來特斯拉的充電設施僅供特斯拉車使用,但隨著北美對新能源車充電站需求日益增長,以及在企業發展戰略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特斯拉放寬了這一特斯拉放寬了這一限制,將其連接器重命名為北美充電標準(限制,將其連接器重命名為北美充電標準(NACS),在 2022 年底開始為非特斯拉新能源車提供服務。這意味著特斯拉或將開始生產新的變壓器設備,非特斯拉車輛只要使用專用適配器即可使用特斯拉的充電設備。目前有不少車企已宣布采用 NACS 標準,如福特、通用汽車是首批采用 NACS 端口的汽車制造商,大眾、保時捷、奧迪等也已陸續宣布將會使用特斯拉的新能源車充電插頭。根據來自 Altern
83、ative Fuels Data Center 的相關報告,2023 年第二季度美國新能源車超 60%的注冊量為特斯拉,因而使用 NACS 標準的充電樁的使用量料也會同步增加。當期使用CCS 標準的充電樁的數量占比為 28%,使用 CHAdeMO 標準的充電樁的數量占比為約為5%。2023 年第二季度全美新增 38,634 個直流快充充電樁,NACS 充電樁的數量相較于其它兩種增幅最大,環比增幅為7.4%;CCS連接器的數量增幅次之,環比增幅4.6%;CHAdeMO連接器的數量增幅最小,環比增幅為 3.7%。圖表18:2019-2023Q2 美國三種主流快充技術標準的公共充電樁的建設情況走勢(
84、個)資料來源:Alternative Fuels Data Center,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 IRA 法案對美國新能源車法案對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市場影響深遠影響深遠,鋰電,鋰電為重點約束環為重點約束環節節 2.1 IRA 法案法案代表代表政府政府促成促成新能源新能源產業產業本土化的決心本土化的決心 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對于汽車的使用有著高度依賴,因其國土遼闊,路網系統發達。截至 2023 年第一季度,根據來自 Statista 的數據顯示,約 75%的美國人擁有自有車輛,另有 20%的美國人有渠道使用公司或家庭擁有的車輛。然而,來自海外知名新能源車門行業深度報告 P.2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
85、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戶網站 Electreck 關于 2023 年第二季度的全球車企銷量數據顯示:全球前十的新能源車企(純電口徑)中僅有特斯拉是美國企業(占比 21.7%),而中國車企合計占比 26.6%,歐洲車企合計占比 13.0%,韓國車企占比 5.6%。對比燃油車時代,美國本土擁有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等多家知名車企,新能源車時代美國本土車企所承受的競爭壓力可見一斑。圖表19:2023Q2 全球前十新能源車企(純電口徑)當季市占率 資料來源:Electrek、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不僅如此,從國民經濟角度分析,汽車產業對于美國國民經濟產值的貢獻更不容小覷:2020 年,美國
86、汽車產業的產值為 6,270 億美金,在整體 GDP 占比約為 3%;2022 年,美國汽車產業的產值已高達 1 萬億美金,在整體 GDP 占比約為 4.9%。因此,美國政府對于在零碳時代將新能源車及鋰電產業的產能、工作機會和先進技術等留在本土,志在必得。2.2 IRA 法案法案關于新能源車購車的具體規定關于新能源車購車的具體規定 2.2.1 購買新車的稅收抵免政策購買新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細則 IRA 法案對于法案對于 2022 年、年、2023 年年 1 月月 1 日至日至 2023 年年 4 月月 17 日、日、2023 年年 4 月月 17日以后三個階段購買新車的稅收抵免規定略有不同。
87、日以后三個階段購買新車的稅收抵免規定略有不同。具體來看,當前如消費者想要獲得美國境內銷售的全新新能源車的全額稅收抵免補貼(最高 7500 美元),需滿足該車輛在北美地區(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最終組裝的前提下,同時滿足車輛所配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物質原材料在一定比例上來自于美國本土或美國可信賴的貿易伙伴(3,750 美元)&車輛所配動力電池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的關鍵部件價值滿足一定比例(3,750 美元),且對消費者收入上限、汽車零售價格、電池容量、車身重量、車輛用途、制造商等均做出嚴格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法案取消了 7,500 美元稅收抵免對于單個車企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 20 萬輛的上限,同時將
88、汽車電池容量下限提高到 7kwh。排名排名車車企企市占率市占率排名排名車車企企市占率市占率1特斯拉21.70%6現代3.60%2比亞迪16.20%7寶馬3.60%3廣汽埃安6.00%8奔馳2.80%4大眾汽車4.70%9起亞2.00%5上汽通用五菱4.40%10奧迪1.90%行業深度報告 P.2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0:購買全新新能源汽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 時間段 2022/12/31 之前 2023/01/01-2023/04/17 2023/04/17 之后 通用條件(1)購車為了自用而非轉售;(2)主要在英國使用(3)車身重量低于 14000磅(4)
89、若消費者當年可抵扣稅額小于抵免額度,多余額度不可跨年結轉使用 其他條件(1)有外部充申源(2)車產商在美國的新能源車累計銷量未達到 20 萬輛(3)2022 年 8 月 16日以后需滿足最終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1)消費者需滿足收入上限要求(2)汽車零售價需滿足價格上限要求(3)最終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4)電池容量高于 7kwh,且能外部供電(5)由合格的制造商制造(燃料電池汽車除外)(6)賣方需在銷售時向消費者和國稅局報告相關信息用于申請抵免 抵免政策(1)若電池容量超過 5kwh,增加 2917 美元(2)超過 5kwh 電池容量的部分,每 kwh 增加 417 美元(3)總額不超過 7
90、500 美元(1)基礎金額 2500 美元(2)若電池容量超過 7kwh,增加 417美元(3)超過 5kwh電池容量的部分,每 kwh增加 417 美元(4)總額不超過 7500 美元(1)符合關鍵礦物相關要求,增加 3750 美元(2)符合電池組件相關要求,增加 3750 美元(3)總額不超過 7500 美元 備注 以最低 7kwh 電池容量計算,最低抵免額為 3751 美元(2500+417*3)同時滿足關鍵礦物和電池組件要求,獲得 7500 美元:只滿足一項,獲得 3750 美元:都不滿足,則沒有抵免資格 資料來源:美國國稅局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2.2 購買二手車的稅收抵
91、免政策購買二手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細則 購買二手車的稅收抵免政策僅適用于 2023 年及以后購買的二手燃料電池汽車或插電式新能源車,故可認為若該車在首次交易時以新車售出能該項政策為二手車購買者提供最高 40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同時對消費者收入、二手車零售價格、車輛用途、車身重量、電池容量等做出嚴格限制。圖表21:購買二手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 條件及政策 具體內容 時間條件 2023 年及以后購買,2023 年以前不符合要求 消費者條件(1)購車為了自用而非轉售(2)非二手車的原擁有者(3)不能根據他人的納稅申報表申報為受撫養人(4)在購車前 3 年內沒有申請過其他清潔汽車信貸(5)調整后總收
92、入不超過對應上限 車輛條件(1)零售價格低于 25000 美元(2)車型生產的年份至少比購買的年份早兩年以上(3)未在 2022 年 8 月 16 日之后轉讓給合格買家(4)車身重量低于 14000 磅(5)電池容量不低于 7 千瓦時的燃料電池汽車或插電式新能源車(6)主要在美國使用 行業深度報告 P.2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抵免政策 抵免二手車售價的 30%,最高 4000 美元;若消費者當年可抵扣稅額小于抵免額度,多余額度不可跨年結轉使用 資料來源:美國國稅局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2.3 購買新能源商用車的稅收抵免政策購買新能源商用車的稅收抵免政
93、策細則細則 IRA 法案為新能源商用車提供一項新的稅收抵免,若用新能源車取代柴油或汽油驅動的商用車(包括轎車、皮卡、長途卡車等),最高可抵免 30%替換成本;若用更清潔但非電動的車型進行替換,最高可抵免 15%替換成本。如果車輛重量小于 1.4 萬磅,則每輛車的稅收抵免不得超過 7,500 美元,否則不得超過 40,000 美元。圖表22:購買新能源商用車的稅收抵免政策細則 條件及政策 具體內容 消費者條件(1)對象:企業和免稅組織。企業申請的抵免額度無限制,但不可超過可抵扣稅額,抵扣可以作為一般商業信用結轉(2)購車為了自用而非轉售 車輛條件(1)必須獲得折舊津貼,但由免稅組織投入使用且不受
94、租賃約束的車輛除外(2)由合格制造商制造(3)主要在美國使用(4)車輛類型:a,插電式新能源車:若重量低于 14000 磅,電池容量至少達到 7kwh:若重量高于 14000 磅,電池容量至少達到 15kwh;b.滿足特殊條件的燃料電池汽車 抵免政策(1)抵免金額以兩項的較低者為準:.若用新能源車取代柴油或汽油驅動的商用車(包括轎車、皮卡長途卡車等),抵免 30%替換成本:若用更清潔但非電動的車型進行替換,抵免 15%替換成本;b.車輛的增量成本(車輛售價超過同類車輛價格的部分)(2)如果車輛重量小于 14000 磅,則每輛車抵免不得超過 7500 美元,其他車輛抵免不得超過 40000 美元
95、 資料來源:美國國稅局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3 IRA 法案消費者購車條件的規定法案消費者購車條件的規定 2.3.1 消費者收入上限消費者收入上限值值可覆蓋絕大多數人群可覆蓋絕大多數人群 IRA 分別對購買全新車輛和二手車的消費者收入作出限制,只要交付車輛當年和上一年任有一年按照相關規定調整后的總收入不超過對應類別的收入上限就能獲得補貼(收入不經通脹調整)。2022 年年,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約為,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約為 7.5 萬美金,遠低于萬美金,遠低于 IRA 法案法案既定既定的的消費者消費者收入上限,故認為大多數美國民眾可從該政策獲益。收入上限,故認為大多數美國民眾可從該
96、政策獲益。圖表23:購買新車及二手車獲取補貼的消費者收入上限 家庭類型 購買新車收入上限(美元)購買二手車收入上限(美元)夫妻 300,000 150,000 戶主 225,000 112,500 個人 150,000 75,000 資料來源:IRA 法案,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2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3.2 IRA 法案界定的法案界定的新能源新能源車車零售價格上限零售價格上限已接近已接近美國車輛平均美國車輛平均售出價格售出價格 IRA 法案分別對全新車輛和二手車的零售價格作出限制,僅購買零售價格不高于上限要求的車輛的消費者才能獲得補貼。
97、2023 年初,美國汽車銷售的平均價格約為4.9 萬美金,已較為接近普通轎車車型新能源車可獲補貼的零售價格上限。圖表24:購買新車及二手車獲取補貼的零售價格上限 車型 新車零售價格上限(美元)二手車零售價格上限(美元)貨車 80,000 25,000 SUV 80,000 25,000 卡車 80,000 25,000 其他車型 55,000 25,000 資料來源:IRA 法案,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4 新能源車輛新能源車輛獲得退稅補貼的前提是獲得退稅補貼的前提是由合格生產商制造由合格生產商制造 美國國稅局規定,新能源車和插混汽車要獲得抵免必須由合格生產商制造(燃料電池新能源車無該要求
98、)。制造符合抵免要求車輛的制造商可以注冊為合格制造商,這要求該制造商(1)符合環境保護局為執行清潔空氣法案制定的相關法規;(2)同意根據部長規定的時間和方式定期提供車輛的書面報告,報告應包括 a.制造商名稱、地址和納稅人識別號;b.品牌、型號、車型年份和其他適當的車輛標識符;c.證明車輛由合格制造商制造;d.根據清潔空氣法案第二章,車輛被視為機動車輛的證明;e.車輛重量;f.電池容量;g.車輛識別號碼。合格生產商必須在每月 15 日之前提交報告。2.5 IRA 法案對于整車組裝方面的規定法案對于整車組裝方面的規定 IRA 規定,2022 年 8 月 16 日之后購買、交付和投入使用的新能源車、
99、燃料電池新能源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均需滿足在北美地區(包括美國、波多黎各、加拿大和墨西哥)最終生產或組裝的要求才能獲得補貼。車輛的生產、組裝地點信息將根據車輛識別號碼(VIN)確定,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的納稅申報表中必須包括該車輛的車輛識別號碼,否則不能獲得抵免。2.6 IRA 法案對于法案對于車載車載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的的規定規定 2.6.1 FEOC 進一步壓縮進一步壓縮我國鋰電企業我國鋰電企業在美的生存空間在美的生存空間 2023 年 12 月 1 日,美國政府發布外國敏感實體指南。指南規定,從 2024 年起,享受稅收抵免的新能源車不得包含由外國敏感實體(Foreign Entity of
100、 Concern,簡稱 FEOC)制造或組裝的任何電池組件;從 2025 年起,享受稅收抵免的清潔車輛不得包含任何由 FEOC 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其中,FEOC 包括:(1)被指定為外國恐怖組織的實體;(2)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政府擁有、控制、管轄或指)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政府擁有、控制、管轄或指示的實體;示的實體;(3)協商確定為從事不利于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的未經授權行為的實體。根據指南,以下實體都將被視敏感實體:(1)在我國注冊或主要經營地點在我國的公司;(2)在我國從事相關關鍵礦物的提取、加工或回收以及組件的制造、組裝、加工等的公司;(3)25%或以上比例的董事會席
101、位、投票權或股權由我國直接或間接累計持有的公行業深度報告 P.2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司;(4)與我國通過簽訂許可安排或其他合同,使我國對其關鍵礦物、電池組件或電池材料的提取、加工、回收、制造或組裝形成有效控制的公司。2.6.2 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關鍵礦物質原材料比例比例要求要求嚴苛嚴苛 IRA 規定,車輛所配動力電池的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鋰、鈷、石墨、鎳和錳等需在一定比例上滿足在美國或與美國有有效自由貿易協定國家(20 個)提取、加工或在北美回收,且適用的比例要求從 2023 年的 40%逐年遞增至 2027 年及以后的 80%。同時,從 2025年起,享受稅收抵免
102、的清潔車輛不得包含任何由外國敏感實體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圖表25:關鍵礦物質 金屬 要求 鋁(1)由鋁土礦轉化為質量純度最低 99%的氧化鋁,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9%的鋁 銻(1)轉化為三硫化銻濃縮物,三硫化銻的質量純度至少為 90%,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65%的銻 重晶石(1)硫酸鋇經提純后純度最低達重晶石質量的 80%鈹(1)轉化為銅-鈹主合金,或(2)鈹的質量純度最低達到 99%鈰(1)轉化為氧化鈰,氧化的最低質量純度為 99.9%,或(2)鈰的最低質量純度為 99%銫(1)轉化為甲酸艷或碳酸銫,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銫 鉻(1)轉化為含
103、鉻量不少于 60%的鉻鐵,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鉻 鈷(1)轉化為硫酸鈷,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6%的鈷 鏑(1)轉化為質量純度不低于 99%的純鏑鐵合金,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鏑 銪(1)轉化為質量純度最低為 99.9%的氧化銪,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銪 螢石(1)轉化為氟石,經提純氟化鈣的純度最低為 97%,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螢石 釓(1)轉化為氧化釓,氧化釓的質量純度最低為 99.9%,或(2)氧化釓的質量純度最低為 99%鍺(1)轉化為四氯化鍺,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99%的鍺 石墨(1)經提純后的石墨
104、碳的最低純度為 99.9%銦(1)轉化為氧化銦錫或經提純質量純度最低 99.9%的氧化銦,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銦 鋰(1)轉化為碳酸鋰或氫氧化鋰,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9%的鋰 錳(1)轉化為硫酸錳,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7%的錳 釹(1)轉化為釹鐠氧化物,提純后最低質量純度為 99%,(2)轉化為氧化釹,氧化釹的質量純度最低為.5%(3)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9%的釹 鎳(1)轉化為硫酸鎳,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鎳 鈮(1)轉化為鈮鐵,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鈮 碲(1)轉化為碲化鎘,或(2)提純至質量純度最低 99%的碲
105、 錫(1)提純為放射的錫,質量純度大于 99.99%目發射率不大于每平方厘米每小時 0.01 次計數 鎢(1)轉化為仲鎢酸銨或鎢鐵 釩(1)轉化為釩鐵或五氧化二釩 釔(1)轉化為氧化釔,質量純度最低為 99.999%,或(2)最低質量純度為 99.9%的釔 其他礦物(1)質量純度最低達到 99%的砷、鉍、鉺、鎵、鉿、鈥、銥、鑭、鎦、鎂、鈀、白金、鐠、銠、銣、釕、釤、鈧、鉭、鋱、銩、鈦、鐿、鋅、鋯 資料來源:美國國稅局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26:關鍵礦物質原材料要求 時間節點 對應比例 要求 現在-2023/12/31 40%(1)對應比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在美國或與美國有有效行業深度
106、報告 P.2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024/1/1-2024/12/31 50%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提取或加工(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巴林、智利、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倫比亞、以色列、約旦、韓國、摩洛哥、加拿大、墨西哥、阿曼、巴拿馬、秘魯、新加坡),或在北美回收(2)2025 年起,不得包含任何由外國敏感實體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 2025/1/1-2025/12/31 60%2026/1/1-2026/12/31 70%2026/12/31 之后 80%資料來源:IRA 法案,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官網,長
107、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6.3 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的的生產組裝生產組裝地地傾向傾向北美地區北美地區 IRA 規定,車輛所配動力電池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的合格電池組件(包括電極活性材料、電池和電池模塊)價值需滿足一定比例才能獲得 3750 美元的補貼,且適用的比例要求從 2023 年的 50%逐年遞增至 2029 年及以后的 100%。同時,從 2024 年起,享受稅收抵免的清潔車輛不得包含由外國敏感實體制造或組裝的任何電池組件。此外,IRA 將稅收抵免擴大到同等適用于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動力車輛,補貼車輛最低電池容量增加到7kwh(氫燃料電池為 1kwh)。圖表27:合格電池組件定義 電池組件 內
108、容 電極活性材料 陰極材料、陽極材料、陽極箔和電化學活性材料,包括溶劑、添加劑和電解質鹽 電池 由 1 個或多個正極和 1 個或多個負極組成,能量密度不低于每升 100 瓦時,且至少能貯存 12 瓦時能量 電池模塊 不使用電池單元或使用 2 個及以上以串聯或并聯方式連接的電池單元,總容量不低于 7 千瓦時(氫燃料電池模塊不低于 1 千瓦時)資料來源:IRA 法案,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28:動力電池零部件經濟價值要求 時間節點 對應比例 要求 現在-2023/12/31 50%(1)車輛所配動力電池在北美地區生產或組裝的合格電池組件價值需滿足對應比例(2)2024 年起,不得包含由外國敏
109、感實體制造或組裝的任何電池組件(即我國相關企業被完全排除在外)2024/1/1-2025/12/31 60%2026/1/1-2026/12/31 70%2027/1/1-2027/12/31 80%2028/1/1-2028/12/31 90%2028/12/31 之后 100%資料來源:IRA 法案,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6.4 充電樁建設標準充電樁建設標準正在正在統一統一,且需美國且需美國本土生產本土生產 2021 年年 11 月,美國國會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撥款月,美國國會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撥款 75 億美元資助“國家億美元資助“國家新能源車基礎設施計劃”(新能
110、源車基礎設施計劃”(NEVI Formula Program),撥款),撥款 70億美元用于重塑大容量電億美元用于重塑大容量電池供應鏈,以提高美國對鋰、鎳和石墨等關鍵礦物的加工、制造和回收能力。池供應鏈,以提高美國對鋰、鎳和石墨等關鍵礦物的加工、制造和回收能力。這是美國首次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進行政府投資,也是有史以來首次試圖建立全國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網絡。為落實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拜登政府于 2021 年 12 月推出了新能源車行業深度報告 P.3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充電行動計劃(EV Charging Action Plan)。2022 年 6 月
111、9 日,拜登政府公布計劃細則與實施標準,聯邦政府將向各州提供 50 億美元,在高速公路沿線建設由 50 萬個充電樁組成的全美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規定高速公路上每隔 50 英里(約 80 公里)以及距離主要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超過 1 英里(約 1.6 公里)的地方必須設置一個充電樁,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美國政府資助設立的充電樁至少要有 4 個充電口,每個充電口功率須不低于 150 千瓦,可同時為 4 輛車充電。聯邦政府還將為支持社區內的充電設施提供 25 億美元的競爭性撥款。截至 2021 年底,全美約有 10 萬個公共充電接口,且規格并不統一,較新能源車充電行動計劃的 50 萬目標尚有 40
112、 萬的差距,若以每年完成 10%的增量速度計算,則平均每年需增加 4 萬個公告充電接口的建設。而據 driveelectric 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1 月上旬,美國共有 65,015 個充電站,共 169,330 個 EVSE 充電接口。2年時間實際新增年時間實際新增 6.9 萬個,較萬個,較 2年期間平均年期間平均新增新增目標目標總量總量 8 萬個尚存在約萬個尚存在約 14%的建設缺口。的建設缺口。2023 年 2 月 15 日,拜登政府發布由交通部與能源部共同制定的全美新能源車充電樁網絡建設最終規則。根據這份規則,所有受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資助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必根據這份規則,所
113、有受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資助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必須須在美國建造,充電器所有鋼鐵殼體的制造和組裝都要在美國進行,這些規定均立即生效。在美國建造,充電器所有鋼鐵殼體的制造和組裝都要在美國進行,這些規定均立即生效。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要求,從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要求,從 2024 年年 7 月月 1日起,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至少要有日起,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至少要有 55%的的組件在美國國內制造,組件在美國國內制造,2024 年年 10 月月 1 日之后不得安裝不符合該標準的設備。日之后不得安裝不符合該標準的設備。3 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向上向上空間空間潛力巨大潛力巨大 3.1 美國美國新能源車
114、整體滲透率仍較新能源車整體滲透率仍較低,基于多重政策引導,低,基于多重政策引導,確定性向上空間確定性向上空間較大較大 現任美國政府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國家關鍵戰略產業和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朝陽產業,大力發展該產業有利于增強美國綜合國力,維護美國的全球領導力。2021 年 2 月,拜登上任后不久就發布行政令,將半導體、大容量電池、關鍵礦物以及醫藥界定為四大關鍵領域。其中,關鍵礦物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所需的原材料,大容量電池是中游整車制造環節的核心部件,拜登政府對它們的戰略定位,反映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度重視。其次,鑒于新能源汽車在環保與能源利用率方面優勢明顯,美國認為提高新能源汽車在汽車消費市
115、場中的占有率是實現能源轉型最為關鍵的環節。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有利于增強能源安全,減少碳排放量。拜登政府為美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設定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在美銷售的所有新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中,有 50%是零排放汽車,包括電池型、插電式混合動力型和燃料電池型新能源汽車。整體而言,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滲透率長期維持在個位數,料 2023 年底有望企及 10%。自 2020 年起,當地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以每年 2%左右的速度緩慢增長。目前,基于 IRA 法案及政府其他政策的積極促進作用,我們判斷我們判斷美國新能源車產業鏈即將迎來美國新能源車產業鏈即將迎來其增速向上拐點,發展空間廣闊。其增速
116、向上拐點,發展空間廣闊。行業深度報告 P.3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9:2018-2023Q3 美國新能源車銷售情況及滲透率 資料來源:美國政府官網、Autosinnovat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2 對比我國新能源車對比我國新能源車行業的行業的發展歷程,美國新能源車發展歷程,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爬坡在即滲透率爬坡在即 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在 2020 年之前,即低于 10%的區間內,幾乎沒有顯著提升,從 2020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跨越 10%的門檻后開始迅速增長,連續兩年平均增速約為100%。主要是因為主要是因為 2020 年國家出臺多項政
117、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降低了新能源企業的年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降低了新能源企業的進入門檻,提高了產品要求,完善了強制性標準,延長了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為新能源車進入門檻,提高了產品要求,完善了強制性標準,延長了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為新能源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行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美國政府如今也相繼頒布鼓勵行業發展的經濟政策,不僅覆蓋新能源車相關標準,還涵蓋了充電樁、鋰電池等配套設施和核心部件。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疊加美國本土新能源車國際龍頭特斯拉的支持,當地新能源車市場的滲透率必將迅速提升,前景十分可觀。按照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歷史曲線推測,2024 年美國
118、新能源車滲透率樂觀估計有望翻倍增長 10 個百分點,至近 20%,全年銷售超 200 萬輛。行業深度報告 P.3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0:2018-2023Q3 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31:2020 年中國新能源部分政策相關概覽 時間 政策 內容 2020.01 新能源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 規定了技術、裝備和工藝的總體要求 2020.02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指出到 2025 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 2020.04 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將新能源汽車
119、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 2022 年底,提高了整車耗能和純電航駛里程門檻 2020.05 關于實施新能源車強制性國家安全標準的通知 發布了新能源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新能源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 2020.06 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 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積分靈活性措施,為降低積分供需失衡風險,保障積分價格 2020.07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 刪除生產企業準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停止生產的時間有 12 個月調整為 24 個月;刪除有關新能源汽車企業申請
120、準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 資料來源:國家政府相關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3 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呈現龍頭地位穩固,第二梯隊追趕難度較大的競爭格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呈現龍頭地位穩固,第二梯隊追趕難度較大的競爭格局局 截至 2023 年前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累計銷售新車 87 萬輛(共 30 個品牌),其中排名前 10 的品牌貢獻率超 90%:龍頭車企特斯拉累計銷售近 50 萬輛,市場份額為 56.5%,斷層第 1,與第 2 名之間拉開了較大距離。整體而言,美國新能源車市場排名前整體而言,美國新能源車市場排名前 3的品牌均的品牌均行業深度報告 P.3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
121、頁聲明 為本土品牌:特斯拉為本土品牌:特斯拉(49 萬輛萬輛/56.5%)、雪佛蘭()、雪佛蘭(4.9 萬輛萬輛/5.7%)、福特()、福特(4.7 萬輛萬輛/5.3%)。)。直至第 4 名出現韓國品牌現代(4.1 萬輛/4.7%),第 5 名為美國新勢力品牌 Rivian(3.7 萬輛/4.2%)。其后第 6-15 名均為海外傳統汽車行業知名企業,如寶馬、大眾、起亞、尼桑、豐田等,我國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歐洲傳統品牌 Volvo(1.2 萬輛/1.3%)和 Polestar(0.9萬輛/1.0%)分別位列第 12、第 13。根據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歷史經驗,以市占率超 1%為新能源車品牌是否
122、成熟為標準,則截至 2023 年前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前 13 的品牌可進入該門檻。圖表32:2023 年前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累計銷量(輛)資料來源:CoxAutomotiv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33:2023 年前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CoxAutomotiv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3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若僅關注若僅關注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美國新能源車市場 2023 年第三季度,新能源車整體銷量為年第三季度,新能源車整體銷量為 31.3 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超超 50%。
123、在此期間,傳統汽車行業知名企業的銷量取得了。在此期間,傳統汽車行業知名企業的銷量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較為顯著的大幅增長大幅增長,但鑒于行業整體增長速度較快,故這些車企的市場份額雖有小幅提升,但其整體排名并無顯著變化,例如福特(美國)同比增長 12%、大眾(德國)同比增長 114%、通用(美國)同比增長365%。部分傳統部分傳統車企在車企在 2023Q3 所提升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于特斯拉市場份額收縮的部分所提升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于特斯拉市場份額收縮的部分,該季度特斯拉在美國新能源車行業的市場份額略低于 50%,處于近年歷史較低水平,其 2022 年全年為 57%。雖然通過對廣受歡迎的車型進行降價,特
124、斯拉在 2023 年第三季度的銷量同比已增長 20%。但競爭對手通過推出新車型,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圖表34:2018-2023 年截至第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市占率情況 資料來源:美國車評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3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5:2023 年第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累計銷量(輛)資料來源:CoxAutomotiv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36:2023 年第三季度美國新能源車前 15 品牌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CoxAutomotiv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3.1 特斯拉特斯拉先發優勢明
125、顯,市場基礎穩固先發優勢明顯,市場基礎穩固 2022 年 8 月公布的 IRA 法案規定:當地消費者在購買價格不超過 55,000 美金的全新新能源乘用車時可獲得 7,500 美金的政府補貼,且各車企不再受 20 萬輛/年的補貼額度限制。上述補貼雖對特斯拉,及美國地區幾乎所有的新能源車企形成了較大利好。根據特斯拉 2023 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 9 月底,公司在美國地區收入為 334.7 億美元(占比 46.7%),在中國地區收入為 156.4 億美元(占比 21.8%),全球總收入為 716.1 億美元。充分說明,美國仍是是特斯拉的主要的銷售地區,除此之外,中國和歐洲是美國另外兩大銷售市場。
126、截至 2023 年 11 月,中國區較美國區銷售了更多的 Model Y。且歐洲區和中國區一樣,行業深度報告 P.3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Model Y 的銷量幾乎都是 Model 3 的三倍之多。美國區域雖然 Model Y 的銷量也會更高,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僅為 60%左右。全球整體而言,Model Y 的銷量是 Model 3 的 2.3 倍。圖表37:2023.1-11 特斯拉各車型分地區銷量對比(輛)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cleantechnica、Marklin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截至 2023 年底,特斯拉在北美地區的產能布局主要集中在美國本
127、土,只在墨西哥有超級工廠的建設規劃(預計 2024 年投產)。其中新能源整車已有產能約為 100 萬輛/年,動力電池已有產能至少 20GWh。因此,若以 2023 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美銷量約 50 萬輛為基礎,公司在美國地區現有的年度整車組裝能力(100 萬輛/年)應能滿足美國市場近 1-2年的大部分需求(非熱門車型如 Cybertruck),即符合 IRA 通脹削減法案對于可取得新能源車退稅補貼的整車組裝地要求。圖表38:特斯拉在北美地區產能分布情況 國家國家 名稱名稱 地點地點 工廠工廠 產品類型產品類型 產能情況產能情況 鋰電池類型鋰電池類型 鋰電池供應商鋰電池供應商 美國 費利蒙工廠
128、加州 電動車工廠 Model S,Model 3,Model X and Model Y 65 萬輛/年(55 萬輛 Model 3/Model Y+10 萬輛更新版Model S/Model X)松下:Model S/Model X 美國加州工廠 Model 3/Model Y 行業深度報告 P.3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美國 內華達工廠 內華達州 超級工廠 Semi、電池和動力系統 5 萬輛/年(Semi)+100GWh 2170 電池/4680 電池 LG:中國工廠部分 Model 3/Model Y 寧德時代:中國工廠磷酸鐵鋰電池用于入門級 Model3/
129、出口Model Y 特斯拉自研電池:美國德州工廠 Model Y 美國 紐約工廠 漢諾威,下薩克森州 超級工廠 太陽能屋頂、太陽能面板、超充配件 美國 德克薩斯工廠 德克薩斯州 超級工廠 Model Y 全球總部,Cybertruck 37.5 萬輛/年(25萬輛 Model Y+12.5萬輛 Cybertruck)4680 電池/2170 電池 美國 Kato 工廠 加州 研發中心 動力電池 10GWh 4680 電池/2170 電池 美國 Lathrop工廠 加州 儲能工廠 儲能電池及電池包 40GWh Mega 電池包 墨西哥 蒙特雷工廠 新萊昂州 超級工廠 下一代平價電動車 預計 20
130、24 年投產 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然而然而 IRA 通脹削減通脹削減法案關于法案關于新能源車輛動力新能源車輛動力電池原材料的產地電池原材料的產地和組裝地和組裝地還還有一定的比例有一定的比例要求,要求,該法案已在 2023 年 4 月生效,特斯拉有相當數量已生產的車輛在早前 1 月的時間節點時或無法滿足拿到全額 7,500 美元補貼的條件,故公司在 3 月底該條款生效前有較強的銷售訴求。2023 年 7 月,特斯拉官方稱 Model 3 車型很有可能將于 2023 年 12 月 31日之后因美國 IRA 政策的進一步收緊,而失去享受全額 7,500 美元補貼的資格。截至
131、 2024年 1 月初,根據美國能源經濟信息官方網站顯示的最新補貼名錄,Model 3 系列在售車型僅有高規格版本 Performance 可獲得 7,500 的 IRA 補貼。從公司動力電池裝機的總需求來看,若假設Model3各車型的單車平均電池容量為 60kWh,ModelY 各車型的單車平均電池容量為 78.4kWh,則以 2023 年前三季度 Model3 在美銷量22.7 萬輛,ModelY 在美銷量 36.8 萬輛為基數,大致估計 2023 年全年特斯拉近新能源車單項的動力電池裝機需求將在 40GWh以上,以目前特斯拉在美國區域的產能(約 20GWh)是遠遠無法滿足的。且特斯拉在美
132、現有產能生產的動力電池也無法保證其關鍵原材料的來源符合 IRA 通脹削減法案的全部要求,故合理推測若無顯著的產能爬坡或供應鏈調整出現,近期特斯拉美國區域可獲得新能源退稅補貼的車輛占比仍較為有限。行業深度報告 P.3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39:特斯拉主要車型的動力電池規格(以中國區在售車型規格為依據)車型車型 車型版本車型版本 續航里程(單續航里程(單位:公里)位:公里)電池類型電池類型 平均電池容平均電池容量(單位:量(單位:kWhkWh)Model S Model S(2023 款雙電機全輪驅動)715 三元鋰電池 100 Model S Plaid(20
133、23 款三電機全輪驅動)672 三元鋰電池 100 Model X Model X(2023 款雙電機全輪驅動)700 三元鋰電池 100 Model X Plaid(2023 款三電機全輪驅動)664 三元鋰電池 100 Model 3 Model 3(2023 款后輪驅動)606 磷酸鐵鋰電池 60 Model 3(2023 款長續航全輪驅動)713 磷酸鐵鋰電池 78.4 Model Y Model Y(2023 款后輪驅動)554 磷酸鐵鋰電池 60 Model Y(2023 款長續航全輪驅動)688 三元鋰電池 78.4 Model Y(2023 款 Performance 高性能全
134、輪驅動)615 三元鋰電池 78.4 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懂車帝,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根據美國政府能源網站根據美國政府能源網站 EPA 顯示,若在顯示,若在 2024 年年 1 月月 1日前訂購,日前訂購,特斯拉仍有特斯拉仍有 9款車型符款車型符合合 IRA 補貼規定補貼規定。圖表40:2023 年 4 月 1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提車的特斯拉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資料來源:美國能源經濟信息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然而自然而自 2024 年年 1 月月 1 日起,特斯拉僅有日起,特斯拉僅有 5 款車型符合款車型符合 IRA補貼規定。補貼規定。料是
135、因其在全球產行業深度報告 P.3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業鏈的布局較廣較深,故前序部分車型的所裝車的動力電池的組裝地或原材料成分比例未能滿足即刻的 IRA 法規要求。圖表41:2024 年 1 月 1 日起提車的特斯拉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資料來源:美國能源經濟信息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特斯拉特斯拉以價換量策略或從成本端抵消降價損失利潤以價換量策略或從成本端抵消降價損失利潤。2023 年 1 月,特斯拉在美國地區對多款車型進行降價,降幅高達 20%,引發當地新能源車市場震動。特斯拉官方解釋此次降價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供應鏈及物流的成本下降,各車
136、型降價幅度不一:Model Y 基本款的價格從 65,990 美元降至 52,990 美元,下調約 19.7%;Model 3 高性能款的價格從 62,990美元降至 53,990 美元,下調約 14.3%;Model S 的定價下調超 15%,降至 114,990 美元。然而事實上,2022 年特斯拉已面臨有多重挑戰,公司選擇在 2023 年 1 月降價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證券市場表現來看,公司股價在年中遭遇重挫,部分原因是實控人馬斯克出售了價值 36 億美元的公司股票以收購網絡社交平臺 Twitter。該交易舉動不僅對證券本身造成了拋壓,更讓投資者懷疑管理層對公司事務的專注度,從而
137、質疑公司持續盈利的能力。從美國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來看,各車企之間的競爭正在不斷加劇,2022年特斯拉雖仍居于榜首,福特電動車的份額已增長至 8%,通用增長至 3.5%。從政策補貼角度來看,2022 年 8 月公布的 IRA 法案規定:當地消費者在購買價格不超過 55,000 美元的全新新能源乘用車時可獲得 7,500 美元的政府補貼,且各車企不再受 20 萬輛/年的補貼額度限制。上述補貼雖對特斯拉,及美國地區幾乎所有的新能源車企形成了較大利好。然IRA法案關于車輛電池原材料的產地有一定的比例要求,該法案已在2023年4月生效,特斯拉有相當數量已生產的車輛在早前 1 月的時間節點時或無法滿足拿到
138、全額 7,500 美元補貼的條件,故公司在 3 月底該條款生效前有較強的銷售訴求。從產品生產角度看,降低生產成本是特斯拉當前的主要任務,并且消費者每月從產品生產角度看,降低生產成本是特斯拉當前的主要任務,并且消費者每月所需承擔所需承擔的購車的購車成本也是特斯拉定價所考慮的因素之一成本也是特斯拉定價所考慮的因素之一,由于利率的持續上升,購車者每月成本上升,為了抵消成本上升帶來的價格上升,公司致力于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材料成本以降低銷售價格,過去一年平均每車成本已經下降了 2000 美元,由約 39,500 美元降至 37,500 美元。但是生產成本的降低存在固有的滯后性,也就說明成本和價格的下
139、降短期內對利潤的正面影響并不明顯,同時,Q3 特斯拉全球多個工廠按原計劃停工升級產線,導致工廠閑置成本上升,但公司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仍然將單車成本降至 3.75 萬美元,展現了特斯拉作為行業領先者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因此,因此,IRA通脹削減通脹削減法案所能法案所能提供的財務補貼對于公司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或極大影響特斯拉日后加強加大在美提供的財務補貼對于公司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或極大影響特斯拉日后加強加大在美國本土對于鋰電及相關產業鏈的投資。國本土對于鋰電及相關產業鏈的投資。行業深度報告 P.4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2:2022Q-2023Q3
140、 特斯拉單季度單車平均成本(美元)資料來源:特斯拉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3.2 美國汽車市場美國汽車市場主流主流傳統傳統車企近況車企近況參差不齊參差不齊 2018-2022 年,年,日系日系本田新能源汽車在美國銷量一直是屬于緩慢平穩增長的狀態,本田新能源汽車在美國銷量一直是屬于緩慢平穩增長的狀態,僅在疫情期間銷量略有上下波動。從 2023 年開始,本田季度銷量從 2022 年第四季度的 20,000 輛迅速提升到 2023 年第一季度 50,000 輛,并在 2023 年第二季度達到近 90,000 輛,在半年時在半年時間內翻了接近間內翻了接近 4 倍,并在第三季度維持住了這一
141、高銷量水平。倍,并在第三季度維持住了這一高銷量水平。圖表43:2018Q1-2023Q3 本田新能源車單季度在美銷量 資料來源:本田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18-2023 年第三季度,來自歐洲的行業巨頭大眾汽車在美國的季度年第三季度,來自歐洲的行業巨頭大眾汽車在美國的季度銷銷量量在在 2022 年末出年末出現極速下跌現極速下跌,從前一個季度的 8 萬輛降至僅 2 萬輛,后通過 2023 年的緩慢修復,才在2023 年第三季度重回 8 萬輛/季度。這期間的頹勢一如近年大眾汽車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市占率的下滑,從 2021 年 Q2 的 14%,逐步萎縮至 2023Q2 的 4.7%。皆可
142、反映出大眾汽車在新能源車時代的轉型長路漫漫。行業深度報告 P.4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值得肯定的是,值得肯定的是,2023 年全年來看大眾汽車在世界范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總交付量為年全年來看大眾汽車在世界范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總交付量為 924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 12%。其中純電車型年銷量。其中純電車型年銷量 77 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 34.7%,高于集團整體增,高于集團整體增長水平,在總銷量中占比長水平,在總銷量中占比 8.3%。主要的增長動力來自于歐洲(19.7%),北美(17.9%)和中國(1.6%),北美區的同比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43、2023 年,北美地區大眾汽車的銷量為 99.3 萬輛,其中 71.3 萬輛的銷量來自于美國(占比 71.8%,同比增長 13%)。最重要的是,其中新能源車的銷量同比大幅增長 60.8%至 7.1 萬輛,在總銷量的占比也提高了 3 個百分點至 10%。圖表44:2018Q1-2023Q3 大眾汽車單季度在美銷量 資料來源:GCBC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45:全球新能源車企市場份額(2021Q2-2023Q2)資料來源:counterpoint、Electrek、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18-2023 年年第三季度第三季度,德系德系奧迪在美國市場的季度銷量奧迪在美國市場的季度銷
144、量持續持續在在 50,000 輛上下浮動,增輛上下浮動,增長乏力。長乏力。在這情況下,隨著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增高,奧迪也急需向電車方向傾斜,來保證自己所占足夠的市場份額。2021 年,奧迪集團發布“Vorsprung 2030”戰略。按照當時的規劃,從從 2026 年起,奧迪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面切換為純電動產品;至年起,奧迪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面切換為純電動產品;至2033 年,奧迪將逐步停止內燃發動機的生產年,奧迪將逐步停止內燃發動機的生產;加速構建全面的新能源車生態系統,2025 年搭載全新操作系統和軟件平臺為自動駕駛賦能;將售后服務范圍拓展至智能硬件及預測性維行業
145、深度報告 P.4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護等領域。圖表46:2018-2023Q3 奧迪單季度在美銷量(新能源+燃油)資料來源:GCBC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18-2023 年第三季度,年第三季度,德系寶馬在美國的單季度銷量除德系寶馬在美國的單季度銷量除疫情疫情期間短期出現過顯著期間短期出現過顯著下跌,下跌,其余其余多數多數時間均在時間均在 80,000 輛上下浮動,整體銷售情況輛上下浮動,整體銷售情況較為穩定,并逐步較為穩定,并逐步靠近靠近 90,000 輛左輛左右。右。與其他車企一樣,寶馬作為豪華品牌,也在積極向電車市場轉型。2023 年,寶馬在
146、幾乎所有關鍵細分市場提供了至少一款純新能源車型。從從 2025 年起,寶馬集團計劃通過年起,寶馬集團計劃通過 Neue Klasse 將其純將其純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的交付份額提高到的交付份額提高到 50%。圖表47:2018-2023Q3 寶馬單季度在美銷量(新能源+燃油)資料來源:GCBC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18-2023 年第三季度,年第三季度,由我國頭部車企吉利控股的原歐洲老牌車企由我國頭部車企吉利控股的原歐洲老牌車企沃爾沃在美國的沃爾沃在美國的單單季季度銷量度銷量長期長期在在 30,000 輛左右波動。輛左右波動。沃爾沃作為二線豪華汽車品牌,一直主打安全、可靠,行業深度報
147、告 P.4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在全球收獲了大票品牌忠誠度較高的消費者。2021 年,沃爾沃汽車發布其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圍繞電氣化轉型、商業模式創新、氣候中和等領域,沃爾沃汽車給出了具體的時間沃爾沃汽車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表表2025 年實現全面電氣化,屆時純電車型占比將達到年實現全面電氣化,屆時純電車型占比將達到 50%,其余為混動車型;,其余為混動車型;2030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只銷售純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只銷售純新能源車新能源車;2040 年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所有純年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所有純電車型將只在線上進行銷售。電車型將只在線上
148、進行銷售??梢钥闯?,沃爾沃的電氣化轉型舉措十分堅決。圖表48:2018-2023Q3 沃爾沃單季度在美銷量(新能源+燃油)資料來源:GCBC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美國本土品牌美國本土品牌福特福特 2023 年年 11 月銷量破紀錄。月銷量破紀錄。2023 年 11 月,福特公司旗下的福特和林肯品牌在美國的汽車的單月銷量為 145,559 輛(同比下降 0.5%),而年初至 11 月的總體銷售結果仍然保持正增長,超過 180 萬輛(同比增長 7%)。其中,其中,新能源車新能源車型銷量為型銷量為 8,958輛,同比增加輛,同比增加 43.2%;混合動力車型銷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 12,1
149、08 輛,同比增加輛,同比增加 75.2%。2023 年前 11個月,該公司美國市場總銷量為 1,803,569 輛,同比增加 7.0%。這也使得福特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了創紀錄的 6.4%(高于美國行業平均估計值 3-4%,不包括特斯拉)。圖表49:2021-2023 福特新能源車單月在美銷量(輛)資料來源:insideevs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4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023 年 1-11 月,福特在美國銷售了超過 62,000 輛純電車型的新能源車(比一年前增長了16%)。約占該品牌總銷量的 3.6%,已經超過公司 2022
150、年純電車型的新能源車的總銷量。福特 BEV 在 2023 年 1-11 月期間的銷量總和如下:福特野馬 Mach-E:35,908 輛(同比增長4%);福特 F-150 Lightning:20,365 輛(同比增長 54%);福特 E-Transit:6,187 輛(同比增長 6%);總計:62,460(同比增長 16%)。2022 年福特的純新能源車銷量為到 61,575輛。圖表50:2022-2023 年 11 月福特純電新能源車銷量(輛)及當月在美份額 資料來源:insideevs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歐洲巨頭歐洲巨頭 Stellantis 在在 PHEV 方向表現強勁,預計
151、向方向表現強勁,預計向 BEV 方向拓展。方向拓展。2023 年第三季度,Stellantis 的 PHEV 銷量為 37,079 輛,比一年前增長 132%,再創季度新高。該公司尚未在美國提供全新能源車,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正在迅速擴張,占總銷量的 9.7%(一年前為 4.1%)。未來,Stellantis 預計會和其他汽車廠商一樣,加強純電汽車(BEV)的研發與生產,以鞏固自己當前在市場的地位。根據公司 2022 年 3 月公開發布的戰略發展目標,Stellantis 計劃在2030 年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出超過 75 款純電車型,其中在美國地區推出不少于 25 款,以期屆時實現公司全球范圍新能
152、源車銷量 500 萬輛的目標,且美國地區(乘用車+輕型卡車)銷量增長 50%。行業深度報告 P.4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1:Stellantis 的 PHEV 在美國銷量及份額 資料來源:insideevs 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美國本土美國本土通用汽車未來可期。通用汽車未來可期。通用汽車在通用汽車在 2023 第三季度第三季度 BEV 銷量為銷量為 20,092 輛,比上一輛,比上一年增加了年增加了 33%,但仍少于今年第一季度創下紀錄的,但仍少于今年第一季度創下紀錄的 20,670 輛,輛,BEV 在通用汽車總體銷量在通用汽車總體銷量中占比大約
153、為中占比大約為 3%,高于去年的,高于去年的 2.6%。其中,雪佛蘭占據了通用汽車 BEV 銷量的超過 75%,是銷量的主力軍。其 CEO 表示,目前通用汽車已經在努力克服目前阻礙了其基于 Ultium 的新能源車(如雪佛蘭 Equinox EV,雪佛蘭 Silverado EV 和 GMC Sierra EV)的電池模塊組裝的制造限制,并對明年大幅提高新能源車產量有著堅定信心。此外,該公司宣布明年將股息提高 33%,并回購價值 10 億美元的股票,使其成為其有史以來最大的回購計劃。這些加上該公司以投資者為中心的議程上的另外兩點恢復 2023 年收益指南和削減 Cruise 機器人出租車合資企
154、業的支出。3.3.3 Rivian 生產本土化程度高生產本土化程度高,新車型新車型 R2 或或也也完全符合完全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稅收補貼規定 美國地域遼闊,高速公路系統發達而高速鐵路、公交線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密度較低,當地居民對于皮卡車型的青睞度較高,故 Rivian 在車型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根據海外數據網站Statista 對美國自美國自 2021 年年-2023 年年 5 月的月度車型結構的分析顯示,月的月度車型結構的分析顯示,輕量型卡車的長期市輕量型卡車的長期市占率在占率在 70%以上以上。隨著燃油車逐步被新能源車所取代,料在輕量卡車車型細分市場,美國。隨著燃油車逐步被新能源車
155、所取代,料在輕量卡車車型細分市場,美國地區的需求將會持續強勁。地區的需求將會持續強勁。行業深度報告 P.4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2:美國 2021-2023 年 5 月汽車銷量月度車型結構情況 資料來源:Statist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53:美國 2021-2023 年 5 月輕量卡車車型的月度銷售占比 資料來源:Statist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Rivian 的主力在售車型 R1T(7.3 萬美元起的輕量型卡車)和 R1S(預計 7 萬美元起的 SUV)的售價均在 IRA 對于相關車型的最高價格限制(8 萬美金)附近,若消費者選購的
156、最終配置在 8 萬美金以內,則消費者可獲得 3,750 美元稅收補貼,其后續可能推出的平價車型 R2 系列則可能完全符合 IRA 稅收補貼的相關規定。根據 Rivian 公司官網指引,在 2022 年 8 月 15日(IRA 法案簽署日期)或之前的有效購車合同的納稅人可以申請原始新能源車稅收抵免(不受車輛建議零售價、買家收入和制造要求的限制),即使車輛交付在 2023 年或之后。行業深度報告 P.4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與特斯拉在 IRA 法案正式生效后可獲補貼的車型有顯著減少相反,美國能源經濟信息網顯示Rivian 在 2023 年 4 月后可獲補貼車型在 2
157、024 年仍可獲得相同的補貼。圖表54:2023 年 1 月 1日-2023 年 4月 17 日前提車的 Rivian 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資料來源:美國能源經濟信息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55:2023 年 4 月 18 日起提車的 Rivian 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資料來源:美國能源經濟信息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目前 Rivian 的產能集中布局在美國本土,主要的電池供應商為韓國三星。隨著公司新能源車交付能力的逐步快速放量(2023 年較 2022 年增長超 100%)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若無特殊情況,公司全系產品矩陣仍能大概率符合 IR
158、A 通脹削減法案的各項要求。行業深度報告 P.4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6:Rivian 產能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Statist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圖表57:2021-2023Q3 Rivian 的交付及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Rivian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3.4 現階段美國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能力較弱,現階段美國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能力較弱,IRA 法案法案受益范圍有限受益范圍有限 最初的新能源車抵免額為汽車制造商售出的前 20 萬輛新能源車的任何零售買家提供 7,500 美元的不可退還稅收抵免。如該汽車制造商沒有超過 20 萬輛這一最
159、大銷量,則車輛或購買者的資格不受其他限制沒有價格或收入上限,沒有組裝國家/地區要求或其他原產地要求。但在這種模式下,市場頭部車企很快就失去了獲得增量補貼的機會,如年度銷量遠大于 20 萬輛的特斯拉和通用汽車?,F行的 IRA 法案雖取消了對于單一車企補貼車輛數量的限制,旨在進一步促進美國本土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和就業機會,然近期其嚴苛的更新及補充條款,導致美國汽車市場越來越少車型可以完全符合其補貼標準。中國中國目前在電池材料和稀土加工領域占目前在電池材料和稀土加工領域占據全球主導地位,包括約據全球主導地位,包括約 35%的鎳、的鎳、50-70%的鈷以及近的鈷以及近 90%的稀土元
160、素(用于磁鐵)。的稀土元素(用于磁鐵)。從 2024 年起,任何來自“外國關注實體”(FEOC)(包括中國)的電池組件都將取消車輛獲得 3,750 美元抵免額的資格。從 2025 年開始,任何 FEOC 關鍵礦物都將取消車輛獲得 3,750 美元關鍵礦物信貸的資格。這些層層加碼的規則直接減少了市面上有資格獲得稅收行業深度報告 P.4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抵免的新能源車車型數量。2022 年 8 月 15 日,即拜登總統簽署 IRA 成為法律的前一天,有 26 款新能源車有資格獲得 7,500 美元的新能源車稅收抵免。FEOC 施行后,自 2024 年 1月 1
161、日起全美僅有 5 款新能源車車型有資格獲得完整的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另外 9 款車型有資格獲得 3,750 美元的稅收抵免。在 IRA 反補貼法案實施的前序階段,即 2023 年 4 月 1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相關新能源車購車稅費補貼尚可惠及 12 個品牌,43 款車型;在 IRA 反補貼法案實施的現階段,即 2024年 1 月 1 日起,僅存 7 個品牌,19 款車型可從中獲益。前后對比,受到政策補貼細則進一步規范影響較大的大多數為來自歐洲的國際車企如奧迪、寶馬和大眾,所有車型已悉數退出最新的補貼名單,而美國本土車企僅有卡迪拉克不在新名單。即使還能在 IRA
162、發補貼法案的最新名單中保留一席之地,如美國本土車企特斯拉、雪佛蘭和福特可獲補貼的車型的數量也近乎被腰斬。圖表58:2023 年 4 月 18 日起提車的全美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行業深度報告 P.5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行業深度報告 P.5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美國能源經濟信息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5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9:2024 年 1 月 1 日起提車的全美符合 IRA 稅收補貼規定車型(每輛)行業深度報告 P.5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
163、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資料來源:美國能源經濟信息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無論是 3,750 美元的半程補貼還是 7,500 的全額補貼,對于 IRA 反補貼法案給定的補貼車型價格上限 5,5000美元的其他乘用車車型和 80,000的 SUV&卡車車型來說,約相當于 7%-15%的比例折扣,足以對于消費者的購車決策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當下在美銷量較高的車企如特斯拉、通用和大眾汽車等,都需要根據新標準(每年對動力電池的礦物質原材料比例要求加碼)或補充條款(FEOC)對其產品的生產流程、供應商、原材料來源等進行更新更換,料將極大促進美國新能源車&鋰電產業鏈的本土化發展進程。IRA 通
164、脹削減法案或有一規則例外:即以商業用途的新能源車稅收抵免可以補貼零售租賃的新能源車,而無需任何原產地要求、家庭收入限制和單車價格上限。但是,隨著該法案的逐步實施,該一漏洞有可能被美國政府以類似出臺 FEOC 增補條款的形式修補完善。3.5 2024 年起獲得年起獲得 IRA 購車補貼便利化程度提高,或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購車補貼便利化程度提高,或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 消費者要獲得稅收抵免,賣家或經銷商需依次向消費者及美國國稅局提供車輛的信息報告。其中經銷商指在美國各州、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聯邦、美國的任何其他領土或屬地、印第安部落政府或任何阿拉斯加土著公司獲得許可銷售汽車的人。對消費者報告:報告
165、信息包括賣方或經銷商的名稱和納稅人身份證號、消費者姓名和納稅人身份證號、銷售日期及銷售價格、根據相關規定可獲取的最大抵免額度、車輛識別號碼(VIN)及電池容量,新車還需驗證納稅人是其原始用戶。對國稅局報告:經銷商需在銷售車輛下一年的 1 月 15 日之前向美國國稅局提交有關合格新能源汽車銷售的所需信息,第一批報告將于 2024 年 1 月 15 日前提交給美國國稅局。根據美國國稅局的擬議規定,根據美國國稅局的擬議規定,2024 年起,消費者年起,消費者可以可以將稅收抵免轉移給汽車經銷商將稅收抵免轉移給汽車經銷商。2024 年之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購買者只能在提交納稅申報表后獲得相應額度的抵
166、免。2024 年起,消費者可以選擇將清潔汽車信貸轉讓給經銷商,經銷商需在網上注冊車輛信息并向美國國稅局報告以確定新能源車輛抵免資格和信貸額度,其將在提交報告的72 小時內收到提供給消費者的款項,否則消費者不能申請稅收抵免,也不能將其轉讓給經銷商。稅收抵免轉移有助于降低新車和二手車售價,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稅收抵免轉移有助于降低新車和二手車售價,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根據 2022 年美國國稅局數據手冊,2022 財年(2021 年 10 月 1 日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美國的人均個人所得稅為 8449 美元,高于 7500 美元,這表明稅收抵免政策將對美國消費者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167、且稅收抵免轉移給經銷商后,抵扣額度將不再受限于家庭年納稅額而是在購車款中直接扣除,可以惠及更多納稅額在 75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根據 Experian行業深度報告 P.5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數據庫,2023 年三季度平均每輛新車/二手車貸款金額為 40184/27167 美元,按照最高稅收抵免(新車 7500 美元,二手車 4000 美元)計算,轉移降價將分別減少 18.66%新車和 14.72%二手車的貸款金額,同時每年還能夠分別節省 527 美元(新車)和 454 美元(二手車)貸款利息成本(按照2023年三季度新車/二手車貸款平均利率7.03%/
168、11.35%計算)。根據 Experian 數據庫,2023 年三季度單輛新車平均月供為 726 美元,以最常見的 6 年貸款期限,7.24%利率計算,7500 元降價將每月減少月供 129 美元(占原月供18%)??紤]到當前從加息通道盡快鎖定到降息預期較強烈,料消費者對利率產品的心態將發生變化并選擇更靈活變通且相對低息的短期產品的比例提升,以 2 年期貸款,4.03%的貸款利率計算,7500 元降價將每月減少月供 326 美元(占原月供 45%)。因此,預計稅收抵免轉移將顯著減輕貸款買車消費者的還貸壓力,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圖表60:2023 年三季度美國新車貸款期限分布和車輛信貸利率分布
169、資料來源:experian,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 主流汽車出口國受主流汽車出口國受 IRA 法案的影響不一法案的影響不一 美國乘用車進口額穩步增長,單車價格明顯提升。美國乘用車進口額穩步增長,單車價格明顯提升。近年來,美國年均汽車進口額約為 2100億美元,其中乘用車約為 1600 億美元,商用車約為 450 億美元。整體來看,美國乘用車進口額呈上升趨勢,預估 2023 年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未來幾年該市場規模將會繼續穩步上升,達到約 1900 億美元。其中,2022 年新能源車進口額約為 107 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100%,進口新能源車體量較小但增速極快。從進口車價格來看,2020
170、年以來美國進口汽車價格指數明顯上升,表示進口汽車單價提高,因此中高端進口車型預計將更受歡迎。圖表61:2018-2023Q3 美國汽車進口金額 圖表62:2018-2023 年 11 月美國進口汽車價格指數 資料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美聯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期限期限新車貸款占比新車貸款占比車輛信貸平均利率車輛信貸平均利率2年以下13.40%4.03%2-5年17.16%5.67%5-6年38.65%7.24%6-7年29.15%8.80%7年以上1.64%8.81%行業深度報告 P.5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71、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1 歐盟區域作為傳統燃油車出口大國歐盟區域作為傳統燃油車出口大國,在美市占率較低但銷量穩定,在美市占率較低但銷量穩定 歐洲品牌在美較為小眾,德國為主要汽車出口國歐洲品牌在美較為小眾,德國為主要汽車出口國。美國是傳統汽車消費大國,汽車銷量全球領先,但歐洲品牌汽車在美國市場較為小眾。根據數據網站 Statista 統計,2022 年美國銷量前十汽車品牌中未有歐洲車企上榜。按國別來看,在歐洲汽車出口大國(德國、法國、意大利)中,德國占出口份額的絕大多數,約為每年 300 億美元,意大利出口金額約為每年 50億美元,法國僅為每年約 5 億美元。德國對美汽車出口額近年來有上
172、升趨勢,而意大利、法國出口僅恢復至疫情前相當水平,未有明顯上升。圖表63:2018-2022 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汽車出口金額(億美元)圖表64:2018-2021 歐洲主要國家對美國及零部件出口額(億美元)及整車出口量(萬輛)(左軸為零部件銷售額,右軸為整車出口量)資料來源:TrendEconomy,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德系車企年均銷量約德系車企年均銷量約 30 萬,萬,歐洲其他歐洲其他 Stellantis 一家獨大。一家獨大。按品牌來看,美國市場中主流歐洲車企均為德系,如大眾、奧迪、奔馳、寶馬等。其中,大眾、奔馳、寶馬近年年銷量穩定在 30
173、-35 萬輛區間,奧迪則約為 20 萬輛,且近年來有下降趨勢。此外,意系品牌如 Stellantis旗下的阿爾法羅密歐等較為小眾,而標致、雪鐵龍、雷諾等法系車企因銷量低迷均已退出美國市場數十年。對于 Stallentis 集團,其在美銷量主要由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旗下的Jeep、道奇等傳統美系品牌貢獻,意系的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銷量占比較小,同時標志性雪鐵龍集團(PSA)旗下車型并未在美國銷售,因其此銷量對歐洲車企不具有典型性。行業深度報告 P.5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65:2018-2023H1 歐洲主要車企在美銷量(萬輛)資料來源:各車企美國官網,
174、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德系車新能源銷量占比快速提升,德系車新能源銷量占比快速提升,BBA 增速明顯。增速明顯。2023 年前三季度,大眾新能源車 ID系列在美銷售 27155 臺,同比增長高達 145.26%,占總銷量的 11.68%。ID4 作為首個符合 IRA法案 7500 美元補貼標準的外國品牌車型,極大地拉動大眾汽車在美國市場的新能源銷量和占比。ID4 由美國本土查塔努加工廠組裝,電池由佐治亞州 SK Innovation 生產,是國外品牌新能源車型生產本土化的成功典范。然而,在 2024 年 1 月 1 日 IRA 法案中關于動力電池關鍵原材料的來源比例從 40%提升至 50%,動
175、力電池的組裝經濟價值比例從 50%提升至 60%后,大眾全系現已退出 IRA 法案可補貼的車型名單。除奔馳與大眾外,其它品牌雖未實現本土生產,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同樣亮眼。其中,奔馳在2023Q1-Q3 新能源車同比增速最高(約 340%),占同期新車總銷量的 12.23%,寶馬次之(約 130%),奧迪約 48%、Stellantis 增長 127%左右。奔馳、寶馬在新能源銷量占比中較為領先,其新能源車型也帶動了整體銷量。除 Stellantis 新能源車型為 PHEV 外,其它車企產品均為純新能源車型(BEV)。隨著更多新能源車型在美國上市,若相關企業在較短期內能將動力電池供應鏈布局向北美地區
176、傾斜至符合 IRA 法案的最新規定,預計德系車在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圖表66:2023Q1-Q3 歐洲主要車企在美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及增速(%)資料來源:各車企美國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5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德系品牌北美建廠布局完善,未來大力發展新能源產能。德系品牌北美建廠布局完善,未來大力發展新能源產能。目前,大眾、奔馳、寶馬、奧迪均已在北美建立 1-2 座整車廠,以生產燃油車及混合動力車型為主,大多供應北美及其它海外市場。其中,BBA 北美工廠近能覆蓋部分車型,而大眾的兩座工廠覆蓋了在售的絕大多數車型。從區域分布來看,
177、此類工廠大多位于墨西哥及美國南部,因為其人工、能源等費用在北美地區整體較低,有利于控制生產成本。隨著 IRA 法案生效及新能源車需求增大,各車企正積極布局提升新能源車產能,包括整車制造、電池及其余零部件等完整產業鏈。其中,大眾計劃新建新能源車及配套電池制造廠,而 BBA 則偏向擴建已有工廠,表明已有工廠基本足以滿足新增的新能源車車型生產需求。行業深度報告 P.5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67:歐洲主要車企北美建廠布局 資料來源:各車企官網、Mexico Now、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2 日韓作為日韓作為曾經北美地區的出口王者曾經北美地區的出口王者,疫情后,
178、疫情后韓系韓系銷量穩步提升銷量穩步提升,日系止,日系止步不前步不前 日本是美國最大汽車進口國,韓國近年對美出口額增長迅速。日本是美國最大汽車進口國,韓國近年對美出口額增長迅速。日韓品牌汽車由于其經濟、節能、性價比高等特點,在美國市場享有較高的聲譽,大眾品牌如豐田、現代,中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等都較受歡迎。日本作為美國最大汽車進口國,近三年年均(2020 至 2022 年)進口額約為 440 億美元,但近三年增速不明顯,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相反,韓國汽車出口額并未因疫情影響大幅減少,近三年甚至呈現加速上升趨勢,未來幾年有望追平德國汽車出口額。行業深度報告 P.5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
179、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68:2018-2022 日本、韓國對美國汽車出口金額(億美元)圖表69:2018-2021 日韓對美國及零部件出口額(億美元)及整車出口量(萬輛)(左軸為零部件銷售額,右軸為整車出口量)資料來源:TrendEconomy,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豐田銷量占絕對優勢,韓系車整體不敵日系。豐田銷量占絕對優勢,韓系車整體不敵日系。相較于德系車較為高端的定位,日韓系車售價更為親民,在美銷量也整體高于歐洲車企。豐田作為最受美國消費者歡迎的外國車企,年均銷量穩定在約 200 萬輛,本田約為 140 萬輛,但 2022 年銷量明顯下滑,今
180、年整體有望小幅上升?,F代、起亞與日系相比銷量差距較大,年均銷量均為約 65 萬輛。圖表70:2018-2023H1 日韓主要車企在美銷量(萬輛)資料來源:各車企美國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日系品牌深耕混動領域,起亞電動化勢頭迅猛。日系品牌深耕混動領域,起亞電動化勢頭迅猛。豐田作為最早在美國銷售混動車型的企業,其絕大多數新能源車銷量由非插入式混動車貢獻,對純電車型態度較為保守。然而,IRA 通脹削減等刺激法案已經影響到豐田銷量,2023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僅小行業深度報告 P.6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幅增長 16%,可能促使豐田推出更多純電車型以迎合
181、市場需求,如本田計劃于明年推出其在美首款純電動 SUV Prologue。起亞則長期致力于實現全面電動化,純新能源車、PHEV同時發展,在日韓車企中電動化轉型處于領先地位,2023H1 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達 36%。起亞全尺寸 SUV EV9 計劃于 2024 年初上市,將成為起亞首款在美國本土生產的純新能源車型,預計將進一步鞏固該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圖表71:2023H1 日韓主要車企在美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及增速(%)資料來源:各車企美國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日系車企在北美建廠布局早、供應鏈體系完整。日系車企在北美建廠布局早、供應鏈體系完整。豐田、本田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就已經布局
182、北美建立整車廠,發展到今天各自在北美地區有十余家工廠,涵蓋了零配件、發動機、整車制造等完整的汽車產業鏈,支撐起了其在北美龐大的車型體系和銷售量。新能源時代,豐田計劃在美國新建電池廠供應其混動及純電汽車,提高了自身抵御風險能力。相比之下,現代、起亞在相比之下,現代、起亞在 21 世紀初才在北美建廠,且未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對進世紀初才在北美建廠,且未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對進口依賴程度仍然較大??谝蕾嚦潭热匀惠^大。不過,兩家車企均已開始布局新能源車在北美的本土生產,有望在新能源時代縮小差距。行業深度報告 P.6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72:日韓主要車企北美建廠
183、布局(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各車企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3 我國車企進軍美國市場我國車企進軍美國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尚處于起步階段,任重道遠任重道遠 我國對美汽車出口額不敵日韓德國,美國市場仍是自主品牌藍海。我國對美汽車出口額不敵日韓德國,美國市場仍是自主品牌藍海。盡管我國已在 2023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自主品牌在美國銷量仍處空白。為保護國內汽車產業,目前美國對中國出口的汽車征收約 25%的關稅,使得自主品牌難以發揮其在海外市場的性價比優勢。此外,相較于本土和日韓品牌,美國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缺乏認知。盡管我國每年對美出口汽車約達 19 億美元,此類汽車絕大多數為由國內工廠代工
184、的國外品牌,如別克 Evision、林肯 Nautilus 等車型,而北美當地普通消費者缺少詳細了解中國汽車品牌的渠道。在中美關系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車企在美國市場立足,尤其通過整車出口貿易方式難度較大。同時,自主品牌對美國市場的理解不如其余已開拓的海外市場,在本土化產研、渠道建設等方面存在諸多挑戰。行業深度報告 P.6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73:2018-2022 中國對美國汽車出口金額(億美元)圖表74:2018-2021 中國對美國及零部件出口額(億美元)及整車出口量(萬輛)資料來源:TrendEconomy,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美國商
185、務部,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我國車企在北美乘用車領域布局較為有限。我國車企在北美乘用車領域布局較為有限。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地之一,美國乃至北美國乃至北美地區被車企視為戰略性重要市場。然而,我國車企僅有比亞迪、北汽福田和江淮汽車美地區被車企視為戰略性重要市場。然而,我國車企僅有比亞迪、北汽福田和江淮汽車在北美地區建廠,乘用車市場更是僅有江淮一家,且不涉及美國市場(主要覆蓋中美洲在北美地區建廠,乘用車市場更是僅有江淮一家,且不涉及美國市場(主要覆蓋中美洲地區,已占墨西哥地區,已占墨西哥新能源車新能源車市場超市場超 60%市場份額)。市場份額)。相比東南亞、歐洲等熱門出海市場,我國車企在北美市場
186、布局極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多家汽車零部件上市企業在墨西哥建立生產基地,部分原因是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特斯拉、寶馬等下游企業紛紛赴墨西哥建廠。這也降低了整車制造原料成本,為準備在墨西哥布局建廠的中國車企提供了便利。圖表75:我國車企北美建廠布局 資料來源:各車企官網、Mexico Now、Diagolo Chino、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4.4 各地區對美國各地區對美國 IRA 法案的反饋及應對措施法案的反饋及應對措施 行業深度報告 P.6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多數車企增大北美本土新能源相關產能以應對多數車企增大北美本土新能源相關產能以應對 IRA 法
187、案。法案。從主流國家對美汽車出口數據來看,2022 年 8 月 IRA 法案的實施并未明顯降低出口額。對于德系、日韓系主流車企大多數新能源車型已實現北美本土生產,新能源車占汽車進口比例有限,因此 IRA 通脹削減法案對車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美國市場銷量。為符合稅收減免及補貼要求以保持競爭力,預計未來車企會持續投入北美地區新能源車產能,同時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等產業也將向北美傾斜。目前,車企普遍有三種應對措施,(1)在原有工廠基礎上擴建新能源車生產線并新建電池配套生產基地,如奔馳、寶馬、豐田等;(2)新建新能源專用工廠并新建電池配套生產基地,如大眾;(3)僅在原有工廠基礎上擴建新能源車生產線,如現
188、代、起亞。其中車企主要考慮因素可能包括產能需求、新建成本、市場預期、供應鏈完整度等。對于中國車企,對于中國車企,IRA 法案增大了進軍美國市場的難度與風險。法案增大了進軍美國市場的難度與風險。根據 IRA 相關條款,只有購買美國制造的新能源車整車和電池才有資格獲得 7,500 美元的全額稅收抵免。2020年實行的“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取代了此前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把墨西哥和加拿大汽車產品都視為美國制造,正是這項協議為中國品牌提供了在墨西哥設立生產基地并向美國出口汽車這一方案,從而合法繞過對從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征收的 25%高額關稅。此方案對已經在墨西哥布局建廠
189、的車企較為可行,而比亞迪等品牌也正在積極探索在墨建廠的可行性,而奇瑞捷途明確表示明年將建廠生產新能源車并出口至美國和加拿大。雖然自主品牌仍未進軍美國市場,但墨西哥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出海市場。過去 3 年來,已有 9 個中國品牌汽車在墨西哥建立了銷售網,2022 年墨西哥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更首次超過從美國進口的數量。然而,新版“美墨加貿易協定”做出了更有利于美國的調整。比如在進口汽車上,美國給加拿大和墨西哥每年 260 萬輛汽車出口配額(含新能源車),且汽車 75%的零部件必須在美加墨三國生產。這意味著中國車企要和大眾、豐田等車企分享經由墨西哥出口美國的優惠,而這些德、日知名車企已經在墨西哥
190、深耕多年,根基更加深厚,中國車企所面對的困難與風險較高。此外,中國汽車通過墨西哥進軍美國市場的另一重大風險是,美國政府一旦看到中國利用墨西哥的漏洞取得了太大利益,可能隨時會改變游戲規則,這將嚴重影響車企的投資回報。此外,與本土車企合資設廠也是中國新能源車進入美國市場的潛在方式。隨著中國車企的技術、規模、成本控制水平走在全球前列,越來越多的國際車企愿意與自主品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例如,2023 年 10 月,零跑汽車與 Stellantis 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通過Stellantis 的全球分銷渠道出口零跑旗下車型到海外市場。若中國車企和美國本土企業建立優勢互補,在北美甚至美國本土合作建廠以達到
191、 IRA 規定的產地要求,則有望通過出色的產品力和強大的品牌認識度實現合作共贏。5 主流鋰電出口國受主流鋰電出口國受 IRA 法案的影響不一法案的影響不一 5.1 全球動力電池產能主要由中、韓、日三國貢獻全球動力電池產能主要由中、韓、日三國貢獻 近兩年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度景氣,對鋰電池的需求急速增長。為了滿足對新能源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世界各地的政府需要加強供應鏈,以快速擴大新能源車電池產能。目前鋰離子電池仍然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的主要電池技術路線。2022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總體出貨量 957.7GWh,同比增長 70.3%。從出貨結構來看,全球汽車動力電池(EV LIB)出貨量為
192、684.2GWh,同比增長 84.4%;儲能電池(ESS LIB)出貨量159.3GWh,同比增長 140.3%;小型電池(SMALL LIB)出貨量 114.2GWh,同比下滑行業深度報告 P.6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8.8%。隨著全球鋰電企業大規模在歐美擴產以及歐美本土電池企業和車企電池產能的逐步釋放,未來幾年海外動力(儲能)電池產能的擴張速度將明顯加快。2023 年 110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 552.2GWH,同比增長 44.0%,其中,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裝車量為 203.8GWH,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51.1%,全球市場份額為 36.9%,
193、市占率同比增加 1.7 個百分點,在全球動力電池供應商中唯一占據 30.0%以上的市占率。不僅如此,寧德時代的電池裝車量也約等于第二、三、四名比亞迪(87.5GWH)、LG 能源(76.1GWH)、日本松下(37.3GWH)的電池裝車量加總??梢娔壳叭蚍秶鷥葎恿﹄姵禺a能主要來自于中國,市場份額占比超過 60%,其余海外產能由日韓電池企業貢獻。圖表77:全球新能源車裝機量排名情況(2023.1-10)圖表78:全球新能源車裝機量市場份額情況(2023.1-10)資料來源:SNE Search、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SNE Search、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5.2 美國市場對于美
194、國市場對于鋰電池的鋰電池的需求需求增長增長強勁,強勁,中中長期長期趨勢趨勢持續持續向上向上,短期恐當,短期恐當地產能不足地產能不足 根據 IEA 發布的 Global EV Outlook 2023 中對于全球動力電池發展趨勢的論述:2022 年美圖表76:全球鋰離子電池總體出貨量情況(2021-2022)資料來源:EVTank、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6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國動力電池的裝機需求同比增長了 80%,而同期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速為 55%。與此同時,美國地區平均單車配置動力電池的能量容量僅增長 7%,該容量仍然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
195、%,主要是因為相較于世界其他地區,美國新能源車市場中 SUV 的占比較高,且消費者更看重續航里程。相較之下,2022 年中國動力電池的裝機需求同比增長了 70%,而新能源車車的銷量增長了 80%,主要是因為中國新能源車和市場當年的運行特征是混動車型的占比在上升。因此,隨著 IRA 通脹削減法案對于美國新能源車行業發展的激勵效應進一步顯現,可以預見的是當地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增長按歷史經驗將明顯高于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速,向上增長趨勢更為確定,曲線更為陡峭。除此之外,電網儲能側對于鋰電的需求也即將受益于除此之外,電網儲能側對于鋰電的需求也即將受益于 IRA 法案對于新能源產業的激勵而法案對于新能源產業
196、的激勵而進入高速增長期。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美國太陽能協會 2024 年 1 月初的觀點,美國本土現有的鋰電產能在 60GWh/年,而到 2030 年,美國市場對電池儲能系統的需求可能會增加六倍以上,從18 GWh 增加到 119 GWh。協會預測,盡管根據目前官宣立項建設的項目情況來看,未來五年內美國境內的鋰電產能有望增加到 630 GWh 以上,其中大部分的供應都是為了滿足新能源車制造商的需求,即動力電池,而不是電池儲能系統等非車輛應用的需求。但是協會也補充,超過 25%的新工廠尚未公開表示其目標市場,如其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產能可能會流向電池儲能系統,因此仍有希望穩定供應。短期來看,根據
197、美國能源信息署 EIA 的預測,2024 年美國對于儲能需求將接近翻倍,達到約 30GWh。圖表79:2015-2023 年 11 月美國年度累計儲能裝機量(GWh)及 2024-2025 年預測 資料來源:EI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從地域角度來看,基于快速增長的光伏和風電儲能需求,加利佛尼亞和德克薩斯是美國儲能裝機量上升最快總量最高的 2 個州,分別為 7.3GW、3.2GW。其余各州的裝機量合計為 3.5GW。整體呈現地域需求分布極度不均的二八分化顯著的市場格局。行業深度報告 P.6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0:2015-2023 年 11 月美國排
198、名前十的州的儲能裝機量(MGWh)資料來源:EIA,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目前美國制造的大多數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皆以鋰電技術路線為主,雖然該國擁有大量的鋰儲量,鋰電池的制造還需要其他材料,例如磷和石墨。這些鋰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主要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因此美國制造商在全球范圍內競爭時常常發現原材料價格高且易出現供應短缺。而這些關鍵原材料恰恰也是 IRA 通脹削減法案中最為關注的部分,對這些原材料的產地來源,價值比例等都有較為嚴格的規定且隨著時間推移層層加碼。5.3 美國本土主流美國本土主流鋰電鋰電企業及產能情況企業及產能情況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的關鍵零部件和高度定制化產品,為保證供應鏈安全,美
199、國大部分車企選擇與動力電池廠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以確保對方有足夠產能排期滿足其生產需求。部分車企(通用、福特)與電池企業合資建設電池產能,少數車企(如特斯拉、豐田和大眾)也在自行構建電池產能。美國電池產能的構建主要來自韓國(LGES、SK On、SDI 等)、日本(松下、豐田等)、中國(寧德、國軒等),以及 One、Solid Power、Solid Energy 等美國初創電池公司等核心電池供應商,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較高。圖表81:2023 年北美地區排名前五動力電池供應商 資料來源:Modor,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6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
200、明 國家層面的政策變化促進了美國本土新能源產業鏈投資的增長和研發制造技術的創新,與經驗豐富的制造商合作對于提高產量以及最終提高動力電池成本競爭力至關重要。自IRA 通脹削減法案通過以來,為獲得更高稅率的稅收抵免優惠,美國電池企業紛紛開啟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清潔能源投資,涉及電極活性材料、電芯和電池組等多個環節。雖然目前美國擁有眾多行業領先的新能源車企和電池企業,但仍需面對較為嚴峻的競爭局面,如制造經驗、原材料成本、產業鏈支持等。行業深度報告 P.6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2:美國本土鋰電企業建廠情況(不完全統計)電池企業名電池企業名稱稱 地點地點 投產投產/建建
201、設時間設時間 產品類型(動產品類型(動力儲能)力儲能)產能產能 技術亮點技術亮點 當地布局當地布局 未來規劃未來規劃 合作合作 Albemarle 總部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在全球設有多個分支機構,包括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中國北京、匈牙利布達佩斯、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中國大連、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和德國法蘭克。Kemerton鋰轉化設施預計將完成 1 號和 2 號列車的調試活動,并重點建設3 號列車。眉山工廠正在建設中,設計年產能為 5 萬噸,計劃于2024 年底投產。鋰化學品、溴特種化學品、催化劑 預計50,000-100,000公噸 同時擁有全球儲量最大、品位最高、成本最低、地域多
202、元的鹽湖鋰資源以及礦石鋰資源。在南美、亞洲、西澳、北美、歐洲均具備鋰化學品生產基地,產品組合覆蓋從基礎鋰鹽到深加工(種類超過100 個),包括技術級鋰精礦、各等級的碳酸鋰、各等級的氫氧化鋰、多個等級的金屬鋰(鋰箔、鋰棒、鋰合金粉、銅鋰箔等)、硫化鋰、溴化鋰、丁基鋰等。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切斯特縣有鋰加工廠。還控制了智利Atacama、美國銀峰、阿根廷Antofalla 三個鹽湖資產,構建了大規模、低成本、地域多元的上游原料生產基地。計劃在 2024年完成中國欽州、眉山、張家港三座工廠的收購和擴建工作。與福特汽車公司簽署戰略協議。與卡特彼勒公司簽署支持全循環電池價值鏈和可持續采礦運營的解決方案的合
203、作協議。與??松梨诖呋瘎┘凹夹g許可公司聯合推出了適用于精煉領域的革命性加氫處理催化劑和服務解決方案成套技術Galexia技術平臺。與專業3D 打印材料開發商 6K 公司簽署了一項聯合開發協議,主要用于生產新型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深度報告 P.6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QuantumScape 美國加州圣地亞哥 于 2023年開始試產部分固態電池,預計2025 年實現大規模量產。全固態電池,其中包括多個分支,如AllElectron Battery(AEB)電池。2023 年完成1GWh 的試制線,初期(2024 年)產能 0.25GWh,隨后(2025 年),產
204、能爬坡至0.75 GWh,最后于 2026 年達到1G Wh 的產能;2025 年完成20GWh 產線并開始生產,初期(2026 年)產能5 GWh,隨后(2027 年),產能至 15 GWh,最后于 2028 年產能達到 20 GWh;2026 年完成70GWh 產線,次年產能 30 GWh,2028 年產能達70GWh。固態電池技術基于固態電解質,相比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壽命、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在美國加州圣地亞哥和中國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并在德國慕尼黑設有辦事處。計劃在 2025年前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量產化。未來目標:1)提升正極面容量至5mAh
205、/cm22)提高電芯中活性物質占比(降低非活性物質占比)3)提升制造質量和一致性 4)開發更高效的電解質膜制造工藝 與大眾汽車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QSV Operations LLC,雙方各持股 50%。還與特斯拉的前CTO斯特勞貝爾,以及國內的上汽等進行了合作。Fluence Energy 總部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Arlington 于 2018年 1 月 1日開始業務運營。計劃從2022 年 9月開始輸送Fluence Cube。儲能產品和服務,以及用于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資產的數字軟件。電網規模儲能產品為Gridstack;控制和操作系統為Ultrastack;太陽能捕獲優化系統為Sunsta
206、ck;商業儲能和負載扁平化系統為Edgestack。20GWh Fluence 推出了Gridstack Pro,這是更大的電池組儲能系統,可提供更高的密度、更快的安裝速度、更強的性能和行業領先的安全性。Fluence最新的操作系統FluenceOS7,其增強功能與Fluence電池管理系統(BMS)完全集成。在全球業務覆蓋 47 個地區超過 225 個項目。計劃將供應鏈轉化為競爭優勢,以滿足 2024 財年和 2025 財年的所有電池需求。由電氣行業巨頭西門子和儲能行業先驅美國愛依斯電力公司(AES)共同建立。與臺灣東元集團自2020 年以來展開合作。與寧德時代等海外客戶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207、與遠景動力(AESC)達成了電芯采購協議。行業深度報告 P.7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Livent 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鹽湖開采地 Fnix 廠址位于阿根廷卡塔馬卡省,最大的生產基地和研發基地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貝塞默市,并在阿根廷薩爾塔的 Gemes 工廠生產氯化鋰。在北卡羅來納州貝斯默市的氫氧化鋰擴產項目已于2022 年底完成機械加工。在阿根廷的 20,000公噸碳酸鋰擴產項目分別于 2023 年和 2024 年初分 兩個階段投產。2022 年第一季度,我們開始了第二次擴產的工程設計工作,將阿根廷的碳酸鋰產能再增加 3 萬噸,最早可能在 2025 年
208、底投產。完工后,我們在阿根廷的碳酸鹽總產能將達到約 7 萬噸。中國新增 15,000 公噸氫氧化鋰產能的建設工電池級氫氧化鋰、碳酸 鋰、丁基鋰和高純度金屬鋰。1.8 萬噸碳酸鋰產能,2.5 萬噸氫氧化鋰產能 Livent(LTHM.US)是一家業務涵蓋從阿根廷鹽湖提鋰到全球鋰深加工、技術積淀深厚的鋰化合物生產商。是全球鹽湖提鋰的先驅,率先實現選擇性吸附法的工業化。加拿大魁北克省的 Nemaska鋰項目的上游Whabouchi 礦部分,鋰輝石精礦的商業銷售預計將于2025 年開始,并一直持續到氫氧化鋰設施全面投產,氫氧化鋰預計將于 2026 年底首次生產。在阿根廷,正在擴建20,000公噸碳酸鋰
209、。其中 10,000公噸階段建設已經完成,預計于 2024 年第一季度實現首批商業生產。另外10,000公噸擴建階段,預計 2024 年下半年將實現第一批商業產量。另外美國和中國的氫氧化鋰擴張正在按預期推進。位于貝瑟默市的新 5,000 公噸氫氧化物裝置一直在生產材料,同時獲得相關客戶的資格,并將隨著阿根廷碳酸鹽的首次擴建而增加。位于中國浙江省新址的 15,000 公噸氫氧化物設施的建設也在2030 年底,阿根廷 Salar del Hombre Muerto 的碳酸鋰產能達到 100,000 噸;到 2025 年底,氫氧化鋰產能達到 55,000 噸。2023年12月19日,Livent 和
210、澳大利亞鋰礦商 Allkem 完成合并,新公司為Arcadium Lithium。行業深度報告 P.7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程于 2023 年底機械完工。進行中,預計2023年底仍完工。這將使 Livent在中國的產能翻番,同時使其全球氫氧化鋰總產能達到 45,000 噸。(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ONE 美國密歇根州 預計2024 年投產 磷酸鐵鋰電池 預計 20GWh 前沿技術(LFP 正極技術、無負極技術(anode-free)將使得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到1000 公里以上。他們正在研究一種雙電池模式,這種電池使用不含鈷和鎳的陰極,第二組高能電池組可以為
211、第一組充電,這可能會使車輛的行駛里程增加一倍,達到750 英里(約1126公里)。到 2027 年底,工廠每年生產足夠 20 萬輛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計劃提高直流-直流轉換器的效率,幫助整合兩種電池化學成分,并開發增強的控制算法來優化增程電池的使用。寶馬集團已經與 ONE 公司簽署了協議,將ONE 的 Gemini雙化學電池技術整合到純電動寶馬 iX 中。American Battery Factory 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 預計2025 年建成 磷酸鐵鋰電池 預計年產能3GWh 磷酸鐵鋰(LFP)化學技術,生產出最安全、壽命最長、最可靠和最環保的電池。此外,他們的電池將改變當前的單一能源模式
212、,開啟使用軟件和技術儲存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的無限庫存的新窗口。200 萬平方英尺的超級工廠。該基地預計將為該州提供 1,000 個就業崗位、12 億美元的資本投資和 31 億美元的經濟影響,同時加速全國清潔能源經濟的增長。第一階段的建設預計將于 2025 年完成 第一階段的建設預計將由 Sprung Instant Structures于 2025 年完成,并計劃利用該地區的高容量邊境和交通基礎設施將電池運送到附近的市場。已與 Celgard、Anovion 和FNA Group 等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行業深度報告 P.7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K
213、ore Power 全球總部位于美國愛達荷州的 Coeur dAlene,在美國亞利桑那州Maricopa縣擁有一處占地面積 100 萬平方英尺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在 2024年底或2025 年初開始商業生產。鎳錳鈷(NMC)和磷酸鐵鋰(LFP)19GWh 電池技術:鎳錳鈷(NMC)和磷酸鐵鋰(LFP)電池、VDA 格式的電池組件、電池組以及公司自有的電池管理系統。這些電池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儲能系統和電動交通運輸行業。電池管理系統:可以優化電池的性能,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這使得他們的電池在電動汽車、電網儲能和其他應用中具有競爭優勢。KORE Power 是
214、唯一一家為電動汽車和儲能解決方案提供端到端控制的美國公司。KORE Power 年產能 19GWh,處于國內鋰電產能領先地位 將在美國建設和運營大型電池制造工廠,以更好地服務北美和全球的客戶。這個占地 200 萬平方英尺的新設施定位為每年 12 GWh 的運營能力。該設施的目標是通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和太陽能+存儲熱電聯產實現凈零碳排放 與日本電產北美公司簽訂承購協議,2024年 Kore Power將向后者提供450MWh-600MWh鋰離子電池。此外,通過收購儲能項目開發商Northern Reliability公司成立了一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儲能集成商KORE Solutions 公司 En
215、erSys 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雷丁市,在瑞士和新加坡分別設有歐洲及亞洲地區總部。1999 年 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包括電池、充電器、監控和車隊管理系統,以及適用于任務關鍵型通信和工業應用的整套系統。EnerSys 是電池、充電器和配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擁有 100 多年的儲能歷史,其產品具有能源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續性。EnerSys 為各種客戶提供大規模的儲存電力/能源解決方案。它是美國領先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之一,也是一個提供各種儲能服務的全球品牌 ENS 宣布與歐洲電池技術領導者 Verkor SAS 簽署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共同探索鋰電池的開發超級工廠 法國 Verkor SA
216、S Solid Power 美國科羅拉多州桑頓 2011 年 電動汽車全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技術可以解決傳統鋰離子電池存在的安全問題和限制,使用固態電解質代替了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從而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壽命、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2021年宣布在科羅拉多州桑頓增設第二個丹佛地區生產工廠。新工廠將大大擴展Solid Power生產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的能力,包括每年生產高達30噸硫化物固體電解質材料的能力,相當于目前產能的25倍 Solid Power 致力于到 2028 年每年生產 40,000 噸電解質材料,這可以支持使用該公司全固態電池設計的 800,000 輛電動
217、汽車的年產量 韓國 SK On 行業深度報告 P.7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5.3.1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鋰的保有情況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鋰的保有情況 鋰是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核心金屬成分,常見正極材料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等。鋰離子在充放電過程中在正極材料中進行嵌入和脫嵌,從而實現電池的充放電過程。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低自放電率等優點,這些優點與鋰作為關鍵原材料密切相關。截至 2023 年,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總量約為 9800 萬噸,其中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玻利維亞已探明 2100 萬噸鋰,美國已探明鋰資源 1200 萬噸,占比 12.3
218、%,資源量位居全球第三。全球鋰儲量總計 2600 萬噸,其中智利以 930 萬噸的鋰儲量位居世界第一,美國鋰儲量為 100 萬噸,占比 3.85%,儲量位居全球第五。2022 年全球共開采鋰 13 萬噸,同比增長 21.50%。圖表83:截至 2023 年全球已探明鋰資源情況 資料來源:USG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7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4:截至 2023 年全球主要鋰資源國礦產開采情況 資料來源:USG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22 年,美國對鋰的凈進口依賴程度大于 25%,主要
219、進口國有阿根廷、智利、中國、俄羅斯。隨著新能源汽車消費量的增多,以及新能源汽車廠商的激烈競爭,全球對鋰的需求將會增加。據 USGS 估計,2022 年全球鋰消費量將達到 13.4 萬噸,比 2021 年的 9.5 萬噸增加 41%。預計到 2030 年,美國所有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將是電動汽車。美國目前僅有一個位于內華達州的鋰礦處于活躍狀態,其鋰年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 1%,低于目前美國鋰每年的消費量,美國 2022 年鋰消費量為 30000 噸,同比增長約 50%。受限于美國本土鋰產量,面對日益增長的鋰需求,預計美國未來幾年將會保持對外國鋰資源進口的較高依賴。5.3.2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鈷的
220、保有情況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鈷的保有情況 鈷是一種常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常見的含鈷正極有鈷酸鋰。鈷作為一種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存儲和釋放大量的鋰離子,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采用含鈷的化合物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可以提供鋰電池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還可以提高鋰電池的熱穩定性和安全性,減少電池的過熱和短路的風險。全球已探明的陸地鈷資源量約為 2500 萬噸,海底鈷資源量超 1.2 億噸,其中美國已探明鈷資源約為 100 萬噸,絕大部分分布在明尼蘇達州。全球鈷儲量總計 830 萬噸,其中剛果(金沙薩)以 400 萬噸的鈷儲量位居世界第一,美國鈷儲量為 6.9 萬噸,占比 0.83%,儲量位居全球
221、第十。2022 年全球共開采鈷 19 萬噸,同比增長 15.15%,美國 2022 年開采鈷 800 噸,同比增長 23.08%。行業深度報告 P.7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5:截至 2023 年全球主要鈷資源國礦產開采情況 資料來源:USG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22 年,美國對鈷的凈進口依賴程度為 76%,主要進口國有挪威、加拿大、芬蘭、日本。由于全球約 70%的鈷開采于剛果民主共和國,約 70%的鈷精煉加工于中國,而美國目前幾乎沒有精煉加工鈷的能力。2022 年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鈷需求同比增長了 33%,由于西方市場對更高能量密度、更長續航里程
222、的鎳錳鈷鋰電池的偏好仍然存在,因此在單位銷量大幅增長的推動下,鈷需求預計將以 1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由于供應鏈多樣性不足和美國鈷資源的局限性,面對鈷需求的快速增長,美國可能會增加對鈷的進口依賴。5.3.3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石墨的保有情況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石墨的保有情況 石墨是鋰電池的負極材料,負責儲存和釋放鋰離子。鋰離子在充電時會嵌入石墨層的結構中,而在放電時則會從石墨層中釋放出來。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穩定性,能夠在鋰電池中有效地傳導電流,并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保持電池結構穩定,且石墨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儲存更多的能量。全球已探明可采石墨資源超過 8 億噸,但美國本土石墨資源相對
223、較少。全球石墨儲量總計 33000 萬噸,其中土耳其以 9000 萬噸的石墨儲量居世界首位。2022 年,全球共開采石墨 130 萬噸,同比增長 15.04%。行業深度報告 P.7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6:截至 2023 年全球主要石墨資源國礦產開采情況 資料來源:USG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22 年,美國對天然石墨的凈進口依賴程度為 100%,主要進口國有中國、墨西哥、加拿大、馬達加斯加。美國本土不生產天然石墨,且對石墨的消耗量巨大,2022 年美國石墨消費量為 72000 噸,同比增長 62.16%,石墨進口量 82000 噸,同比增長 54
224、.43%。自2018 年以來,全球石墨電池最終用途市場增長了 250%。在美國,2023 年有 4 家鋰離子電池制造廠投入運營,另有 21 家正在建設中。在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這些工廠預計每年需要大約 120 萬噸球形純化石墨。由于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石墨的消費量預計將繼續增加,美國進口天然石墨的規模也將繼續擴大。5.3.4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鎳的保有情況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鎳的保有情況 鎳是另一種常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常見的含鎳正極有鎳鈷錳酸鋰和鎳鈷鋁酸鋰。鎳可以可以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儲存容量,提供良好的電導率,能夠在多次循環中不過多地降解,并且可以減少鋰電池的充電時間,提高充電速度。
225、鎳還可以改善熱管理,減少過熱的風險,提高鋰電池安全性能。全球已探明的陸地鎳資源量至少為 3 億噸,其中約 60%為紅土礦床,40%為硫化物礦床。同時在海底也發現了豐富的鎳資源。全球鎳儲量總計 10207 萬噸,其中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 2100 萬噸的鎳儲量同居世界首位,美國鎳儲量為 37 萬噸,占比 0.36%,儲量位居全球第九。2022 年全球共開采鎳 330 萬噸,同比增長 20.88%,美國 2022 年開采鎳 1.8萬噸,同比下降 2.17%。行業深度報告 P.7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7:截至 2023 年全球主要鎳資源國礦產開采情況 資料來源:
226、USG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22 年,美國對鎳的凈進口依賴程度為 56%,主要進口國有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亞和芬蘭。美國 2022 年對鎳的表觀消費總量為 22 萬噸,同比增長 10%,鎳的進口總量為 16.4萬噸,同比增長 15.17%。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制造中需要大量的鎳,因此隨著動力電池市場的擴大,美國對于鎳的需求預計將會逐漸擴大。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對鎳的出口限制,如英國已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鎳,這些限制可能導致全球鎳的供應減少,從而導致鎳價格波動較大,進而影響美國關于鎳進口的決策。5.3.5 美國關鍵礦物質原材料錳的保有情況美國關鍵
227、礦物質原材料錳的保有情況 錳是另一種常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錳的添加可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在鎳錳鈷正極材料的結構中起到穩定劑的作用,能夠防止其在充放電過程中發生結構變化和損壞,并可以減緩鋰電池正極結構衰減的速度,延長正極材料的使用壽命。錳在鋰電池正極材料中的存在可以抑制氧氣的釋放,減少電池的過熱帶來的安全問題。相比于其他材料如鈷,錳更加廉價,使用錳作為正極材料可以降低鋰電池的生產成本。全球已探明陸地錳資源量大且分布不均,南非擁有約全球 70%的錳資源,而美國的錳資源質量較差,潛在開采成本較高。全球錳儲量總計 170000 萬噸,其中南非以 64000 萬噸的錳儲量居世界首位。2022 年全球共開
228、采錳 2000 萬噸,同比下降 0.50%。行業深度報告 P.7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8:截至 2023 年全球主要錳資源國礦產開采情況 資料來源:USGS、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2022 年,美國對錳的凈進口依賴程度為 100%,主要進口國有加蓬、南非、澳大利亞和格魯吉亞。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導致供應鏈中斷,2022 年全球鋼鐵產量(錳的主要用途)與 2021 年相比有所下降。2022 年美國錳進口總量比 2021 年增長了近 20%,錳消費量增長 24.13%。隨著經濟復蘇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美國對動力電池等行業的需求可能增加,從而提高對錳
229、的需求。美國的錳資源相對有限,自給率較低,因此需要依賴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預計未來幾年美國對錳的消費量會保持上升態勢,進口量也會相應增加。5.4 日韓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現有布局日韓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現有布局或具備一定的或具備一定的領先領先優勢優勢 日韓動力電池制造企業短期內將從日韓動力電池制造企業短期內將從 IRA 法案中獲益,長期仍存在不確定性。法案中獲益,長期仍存在不確定性。截止到 2023年 10 月,中國、韓國、日本占據全球動力電池市場超過 90%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快速增長的趨勢下,日韓主流鋰電企業市場份額增速緩慢,甚至有萎縮趨勢。躋身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韓國
230、占據三家(LGES、SK On、三星 SDI),日本占據一家(松下)。為提高全球市場占有率以及應對歐美電池政策所帶來的市場格局變化,日韓電池企業紛紛加大與美國車企的合作力度,以合資或投資獨立電池廠商的形式在北美建廠擴大產能,以鞏固市場份額。從各海外公司官網可以看到,LG、SK、三星 SDI 和松下等企業在美國的都有巨量產能規劃。行業深度報告 P.7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9:全球新能源車裝機市場份額變化情況(2022.1-10 至 2023.1-10)資料來源:SNE Search、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在 IRA 通脹削減法案的背景下,為獲取新能源車單車
231、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北美新能源車產商對本地制造的高質量、高性能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指南的推出更是意在限制中國企業在北美動力電池供應鏈中的參與,有利于韓國與日本的動力電池廠商赴美建廠提升全球市場份額,可以預見歐美車企對日韓主流電池供應商的依賴將加大。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對中國電池供應依賴程度較高,如果向韓國、日本動力電池廠商供應原材料物質的中國企業被列為受關注外國實體,可能導致其無法獲得IRA 補貼,同時影響韓、日企與中企的相關合作投資項目,日韓電池企業可能將投資目標轉向不含受關注外國實體的地區,重新調整供應鏈。與此同時,美國車企或有可能要求韓國電池企業共享
232、電池技術,不利于韓企關鍵電池技術的保護。如通用汽車直接以確保電池安全為由,要求 LG 新能源共享部分電池技術的專有信息。行業深度報告 P.8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90:日韓主要鋰電企業北美建廠布局(不完全統計)電池企電池企業名稱業名稱 投產投產/建建設時間設時間 產品類型產品類型(動力(動力/儲能)儲能)產能產能 當地布局當地布局 未來規劃未來規劃 SK On(韓國)動力電池 兩家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工廠 2022 年 SK On 與現代汽車集團簽署北美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備忘錄,雙方同意在 2025年后聯手向 HMG 在美國的電動汽車組裝廠供應 SK On 的電池
233、 2026 年 電池陰極 總投資 12 億加元,將在魁北克省貝坎庫爾占地 27.8 萬平方米的場地上建設陰極工廠 SK On、福特、EcoPro BM 將在加拿大魁北克建立陰極工廠,耗資 12 億加元的工廠將于 2026 年投入運營;加拿大將提供6.44 億加元的支持,SK On 在北美的年產能預計在 2025 年后達到 180 GWh 以上,足以為每年約 170 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2022 年 動力電池 約80GWh BlueOval SK 電池園包括兩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每個工廠的產能約為 40 吉瓦時(GWh)。BlueOval SK 電池園計劃從 2025 年開始生產為未來的福特和
234、林肯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美國能源部計劃向韓國 SK On 成立的合資企業提供至多 92 億美元貸款,幫助其在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建設三座電池工廠,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電池工廠。一旦工廠建成并投入運營,該項目預計將在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創造 5,000 個建筑工作崗位,并創造 7,500 個運營工作崗位 2025 年 約40GWh BlueOval City 的大型園區,占地近 6 平方英里的綜合體包括一家電池廠、一家電動汽車組裝廠和供應商設施,計劃從 2025 年起投入使用 LG Energy Solution(韓國)2025 年、2026 年 電動汽車用圓柱電池(27GWh)和儲能用磷酸鐵鋰
235、軟包電池(16GWh)43GWh(27GWh 動力+16GWh儲能)將投資約 7.2 萬億韓元(55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 Queen Creek 建設電池制造基地 生產分別于 2025 年和 2026 年開始,以滿足客戶對本地制造電池的需求,以應對 IRA 稅收抵免和市場需求激增。該制造綜合體將確保與北美主要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廠商建立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 行業深度報告 P.8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025 年供應 高鎳 NCMA 電池模塊 20GWh LG Energy Solution 與豐田汽車北美公司 已簽署鋰離子電池模塊供應協議,將用于將在美國組裝的豐田
236、純電動汽車(BEV)。2024 年 電池模塊 45GWh Stellantis NV 和LGES 之間的汽車電池合資企業 NextStar Energy 簽署協議,確保安大略省溫莎電池和模塊生產 NextStar Energy 是加拿大第一座大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計劃于 2024 年投產,年產能超過 45 吉瓦時 2024 年 袋式鋰離子電池 40GWh LG Energy Solution 和本田已承諾投資 35 億美元,計劃在超過 200 萬平方英尺的設施中創造 2,200 個就業崗位,總投資預計將達到 44 億美元 該合資企業計劃于 2025 年開始大規模生產袋式鋰離子電池,專門供應給本
237、田汽車工廠,用于生產在北美銷售的電動汽車 2025 年 30GWh 新的電池合資企業將位于佐治亞州薩凡納總投資額超過 43 億美元;LGES 和 HMG 將分別持有 50%的股份 合資公司電池計劃于 2025 年底投產,年產能 30GWh,可支持 30 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 2024 年 袋式電池 30GWh LG Energy Solution 和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 Ultium Cells 宣布投資 26 億美元 新電池工廠全面投入運營后,預計將創造 1,700 個新就業崗位。占地約 280 萬平方英尺,計劃于 2024 年底開業 三星 SDI(韓國)電動汽車電芯和模組 40GWh 三星 S
238、DI 將與Stellantis 在美國合作設立第一家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工廠 合資公司的位置尚未確定,而合資公司生產的電池將供給 Stellantis 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工廠,搭載 Stellantis 旗下品牌的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到純電動車(EV)的新一代電動汽車上 2027 年 34GWh 計劃投資 2.7 萬億韓元(20 億美元)與 Stellantis NV 建設第二個美國聯合電動汽車(EV)電池工廠 行業深度報告 P.8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5.5 我國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現有布局我國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現有布局呈現頭部集中態勢呈現頭部集中態勢
239、 中國是世界第一鋰電池生產大國,在全球擁有完備且領先的新能源車及其配套的新能源產業鏈。從銷量方面,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超過 550GWh。在裝車量前十名的企業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占據 6 個席位,合計市場份額超過 60%。據海關總署統計 2023 年 1-10 月國內出口鋰電池金額為 379.9億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 77.3%。從技術創新方面,2023 年麒麟電池、大圓柱電池、神行超充電池、短刀電池、問頂電池、大軟包 SPS 電池、磷酸錳鐵鋰電池、凝聚態電池都已落地或裝車,其中多個創新電池從電池材料、電芯結構和工藝層面
240、創新,具有行業引領性,并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關注。從目前來看,2023 年 10 月全球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形成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占據半壁江山的特征,頭部兩家企業保持超過 50%的市占率,且仍有上升趨勢,億緯鋰能和中創新航市占率同比實現上漲,而國軒高科、欣旺達均略有下滑。剩余市場主要由韓國、日本電池企業構成。在中方電池比例受到在 IRA 限制下,中方電池企業在北美市場將會受到限制,利好日韓企業。2025 年 鋰離子電池及模塊 23GWh-33GWh Stellantis 和三星 SDI 在印第安納州科科莫的成立電池合資企業,正在那里建造一座新的鋰離子電池工廠 最初的年產能為 23 吉瓦時(GWh),
241、但計劃在未來幾年(即 2030 年之前)將其提高到 33 GWh。這可能足以為超過 300,000 輛 Stellantis 全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假設每個電池組功率為 100 千瓦時)松下(日本)2025 年 圓柱形鋰離子電池 30GWh 繼內華達州斯帕克斯的 PENA 電池制造工廠之后,位于德索托的工廠將成為該公司在美國的第二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 預計于 2025 年 3 月下旬開始量產,公司計劃分階段繼續加強其電動汽車電池陣容并擴大其在北美的產能 圓柱形鋰離子電池 PENA 電池制造工廠 松下計劃到 2026 年 3 月前將與特斯拉在美國內華達州聯合運營的工廠的電動汽車電池產量擴大 10%資
242、料來源:各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8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91:鋰電月度出口銷量占比情況(2022-2023.10)(左軸蓄電池數量,右軸鋰離子電池占比)資料來源:海關總署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憑借全球范圍內完備的供應鏈、領先的技術實力以及產能,美國車企依然青睞國內電池憑借全球范圍內完備的供應鏈、領先的技術實力以及產能,美國車企依然青睞國內電池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在滿足國內動力電池需求的同時,我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正在堅定實施出海戰略,支持世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內電池企業出海方向有兩種:(1)工廠出海
243、。國軒高科宣布在美國投資超 20 億美元建設兩大電池工廠。(2)技術出海。2023 年 2 月福特汽車計劃與寧德時代合作,從寧德時代獲得電池專利技術許可,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一家動力電池工廠,生產用于新能源車的新型磷酸鐵鋰(LFP)電池。然而 2023 年 9 月受政治阻力及工人罷工的影響,福特宣布暫停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后宣布計劃持續進行但縮減工廠投資。圖表92:國內主要鋰電企業赴美建廠情況 電池企業名稱地點投產/建設時間產品類型產能當地布局未來規劃合作億緯鋰能美國動力電池全資孫公司億緯美國與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設立合資公司,在美國投資建設
244、電池產能。其中,億緯美國擬現金出資不超過1.5億美元,持有合資公司10%股權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寧德時代美國密歇根州2026年磷酸鐵鋰電池35GWh福特與全球領先的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達成了一項新協議。根據該安排,福特的全資子公司將利用寧德時代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知識和服務來生產電池由于消費者轉向電動汽車的速度比預期慢、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公司采取措施削減成本,福特正在縮減在密歇根州投資 35 億美元的電池工廠的計劃。福特國軒高科美國密歇根州預計2031年完工 正負極材料項目計劃投資總金額 23.64 億美元。項目
245、規劃用地約 276.37 英畝(約 1.12 平方公里)美國伊利諾伊州2024年鋰離子電池組和電芯10GWh年產Pack產能和40GWh年產電芯產能美國國軒與伊利諾伊州政府簽署協議,伊利諾伊州基于此前通過的專門補貼新能源及電車企業的 REV 補貼法案,針對該項目給予稅務補貼。伊利諾伊州政府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8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IRA 法案對國內電池企業的影響法案對國內電池企業的影響:IRA 法案的出臺可視為美國政府對本土電池企業的保護。2023 年 12 月 1 日美國財政部公布 IRA 敏感海外實體(FEOC
246、)細則,將受關注外國實體定義為“由所覆蓋國家政府擁有、控制或受其管轄或指導”的外國實體,主要指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等政府擁有、控制或受其管轄或指示的個體。中國電池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將以實際控制權為依據界定是否為受關注外國實體。此次發布的。此次發布的細則通過明文規定將部分中國電池企業的產能排除在美國本土細則通過明文規定將部分中國電池企業的產能排除在美國本土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產業鏈之外,短產業鏈之外,短期內阻礙我國電池企業北美建廠進程以及降低從技術授權獲益的可能性。期內阻礙我國電池企業北美建廠進程以及降低從技術授權獲益的可能性。FEOC 受關注外國實體生效時間受關注外國實體生效時間:使用
247、來自 FEOC 產品的車企將無法獲得 7500 美元稅收抵免,其中電池組件部分的 3,750 美元從 2024 年開始生效,關鍵礦物部分的 3,750 美元從 2025 年開始生效。FEOC 受關注外國實體界定范圍受關注外國實體界定范圍:對于在中國注冊成立、或者國有控制權超過 25%的電池企業都將被界定為 FEOC,使用中國公司電池產能、被中國公司持股 25%(或以上)的海外產能的電池產能的車企無法享受美國新能源車的補貼。5.6 美國能源部美國能源部新近新近巨額投資巨額投資鼓勵鼓勵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及超充技術創新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及超充技術創新 2024 年 1 月 18 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撥款超
248、過 1.31 億美元,用于推進新能源車車動力電池和充電系統的研發項目,并資助先進電池聯盟為下一階段美國新能源車大規模商業化作為關鍵優先的國家政策做準備。先進電池聯盟將致力于開發先進技術使交通運輸脫碳,并支持新能源車制造商和電池供應商的技術研發與主要利益相關者合作,包括高校、國家實驗室以及為新能源車提供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商,確保美國國內電池供應鏈的安全,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以使交通運輸部門電氣化。美國能源部選定資助項目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四條:(1)開發長循環次數、高能量密度的鋰硫電池,使用廉價、豐富的材料降低降低新能源新能源車車動動力力電池的成本;電池的成本;(2)開發和示范公平出行的系統分級方法
249、,提高公共交通的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使用效率和便利性;效率和便利性;(3)創新新能源車充電系統(包括雙向充電)的研究和示范,推進車載推進車載新能源新能源車充電系車充電系統;統;(4)開發可持續的輕質材料(包括車內飾板和動力電池外殼)來增加增加新能源新能源車的行駛里車的行駛里程程。6 我國主要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布局及發展潛力我國主要鋰電企業在北美地區布局及發展潛力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市場之一,近幾年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與儲能需求的增長以及鋰電行業的興起而迅速發展。2021年,美國先進電池聯盟發布 國家鋰電藍圖2021-2030,指出美國要著力于鋰電池的創新和制造。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18 年美
250、國市場動力電池需求量為 18.9GWh,2022 年為 70.6GWh,5 年增長 273.55%。2018 年美國市場儲能電池裝機量為 778MWh,2022 年為 12181MWh,5 年增長 1465.68%。行業深度報告 P.8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93:2018-2022 美國動力電池需求量及儲能電池裝機量 資料來源:IEA、Wood Mackenzie、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中預測,2025 年美國市場上動力電池在 STEPS 和 APS 兩情景下預計需求均為 0.3TWh/年,而到 2030 年兩情景下預計需求則分別增長至 0
251、.8 TWh/年和 0.9TWh/年。儲能方面,根據 Wood Mackenzie公司的預測,2023 年至 2027 年間美國儲能市場將在其所有細分市場安裝約 63GW。根據此前提及的美國太陽能協會在2024年1月初的觀點,美國本土現有鋰電產能60GWh/年。而以國際能源署對于 2025 年的預測情景,美國當地市場動力電池的需求(STEPS+APS兩情景)共計為 0.6TWh/年(600GWh),已然 10 倍于現有產能,該數值還未包括儲能方面的潛在需求增長(2023 年美國儲能的裝機量為 18GWh)。即使未來五年所有目前官宣的在美國境內的鋰電項目全部落地也才能達到 630GWh,故在近年
252、內美國想要完全本土化鋰電(動力+儲能)的生產和制造來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還存在較大困難,且鋰電產業鏈整體涉及多個環節,如礦產開采、運輸、機械制造、電芯生產、電池組組裝等等,各新能源車企和鋰電廠商不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僅為滿足 IRA 通脹削減相關法案的補貼要求就完全放棄來自中國的供應商、電池組件、電芯和原材料。除此之外,如從成本方面考量,若由其他供應商替換“中國制造”的成本上升負擔超過 3,750 或 7,500 美元,則該舉措會失去經濟性。但從長期的成長性和發展空間來看,有能力以技術輸出合作或股權架構優化等方式規避IRA 通脹削減法案這類限制性政策的企業會在美國取得更好的成功機會。6.1 行業龍頭
253、行業龍頭寧德時代寧德時代率先探索技術合作模式率先探索技術合作模式 6.1.1 海外業務持續拓展,公司北美地區電池業務訂單穩健海外業務持續拓展,公司北美地區電池業務訂單穩健 自 2018 年以來,公司在海外業務上積極布局,快速發展。從數據來看,公司 2018 年境外營業收入 104386.94 萬元,占全部營業收入的 3.53%,此后境外營業收入及占全部營業收入比例逐年上升,2022 年,公司境外營業收入 7,692,316.03 萬元,占全部營業收入的23.41%。2023年公司半年報中披露,公司2023年上半年境外營業收入 6,716,893.71萬元,占全部營業收入的 35.49%,接近
254、2022 年全年境外營業收入,預期 2023 年全年公司境外營業收入極可能繼續保持增長。行業深度報告 P.8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94:2018-2023H1 寧德時代境外營業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動力電池方面動力電池方面,公司目前的海外客戶有 Tesla、BMW、Daimler、Stellantis、VW、Volvo、Ford、Hyundai、Honda、ELMS、Fisker、Solaris 等。據公開信息整理,寧德時代在北美市場自 2021 年接連獲得 Fisker、ELMS、福特企業訂單,同時與特斯拉繼續擴大
255、合作。圖表95:2021-2023 寧德時代北美訂單匯總(據不完全統計)相關企業 宣布時間 產品類型 訂單內容 Tesla 2021/6/28 磷酸鐵鋰電池 2022 至 2025 年向特斯拉供應電池產品 ELMS 2021/10/14 磷酸鐵鋰電池 提供 42 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并采用寧德時代 CTP 技術 Fisker 2021/11/2 三元、磷酸鐵鋰電池 2023 至 2025,每年提供 5GWh 的電池,累計 15GWh Ford 2022/7/21 磷酸鐵鋰電池 2023 年起為北美部分車型提供磷酸鐵鋰電池包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公司公告、寧德時代公司公眾號、維科網公眾號、中國能源
256、報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根據 SNE Research 的數據,2023 年 1-10 月,寧德時代在全球非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中動力電池使用量為 70.3GWh,同比增長 94.3%,市占率達 27.6%,較去年同期上升了 5.9個百分點,目前在該市場上,僅低于 LGES 0.1 個百分點。逐漸攀升的市占率反映了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業務海外擴展的速度之快,同時,作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大客戶,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 Model Y 與 Model 3 以及加州工廠生產的 Model 3 均采用了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并且 Model Y 與 Model 3 在美國新能源車銷量中遠超其他對手
257、。與特斯拉的持續合作是寧德時代在北美動力電池市場站穩腳跟的根基,與此同時與其它車企的展開的合作也將給公司在北美市場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儲能電池方面儲能電池方面,隨著各國儲能支持政策實施、儲能經濟性持續改善及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升,儲能電池市場需求迎來快速增長,同時公司在儲能電池方面持續研發,并在全球范圍內積極布局開拓市場,公司儲能業務收入由 2018 年的 18949.62 萬元,增至 2022年的 4,498,027.73 萬元,占總營收比重也由 2018 年的 0.64%增至 2022 年的 13.69%。行業深度報告 P.8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出貨方面,
258、2022 年公司全球儲能電池出貨約 53GWh,市占率為 43.4%,排名全球第一。業務營收方面逐漸形成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驅動模式。圖表96:2018-2023H1 寧德時代儲能業務營業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公司加大各環節客戶覆蓋,在海外,與 Tesla、Fluence、W rtsil、Flexgen、Sungrow、Hyosung 等全球新能源行業領先客戶深度開展多區域、多領域的業務合作。據公開信息整理,自 2020 年以來,公司與美國大型儲能供應商 Powin、FlexGen、Primergy 等公司展開合作,收獲大量訂單。圖表97:2019-2
259、023 寧德時代北美大儲訂單匯總(據不完全統計)相關企業 宣布時間 訂單內容 Powin 2019/3 簽訂 1.85GWh 儲能電池芯供貨合約 Hill Country 2021 年初 寧德時代交付了 220MWh 的鋰電池儲能系統 Broad Reach Power 2022/4 向寧德時代采購 900MWh 的電池儲能系統,用于德克薩斯州太陽能組合項目 FlexGen 2022/9 三年內向 FlexGen 供應 10GWh 的先進儲能產品 Primergy 2022/10 為 Gemini 光伏+儲能項目獨家供應電池 HGP 2023/3 達成 450MWh 電池儲能項目供貨協議,建立
260、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推動 5GWh 公用事業級和分布式儲能項目落地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公眾號、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雖然目前美國儲能項目排隊容量已超過 600GW,其中僅有 10%獲得并網許可,光伏配儲項目從提出到投運時間已超過 70 個月,但總的來看,在美國相關部門的疏導政策逐漸推出,儲能系統投資退稅減免的實施,未來美國本土的儲能需求不會受到過大影響,寧德時代有望在美國市場持續獲得良好業績。6.1.2 對美技術輸出,寧德時代搶占北美市場必爭高地對美技術輸出,寧德時代搶占北美市場必爭高地 2 月 13 日,福特正式宣布與寧德時代合作,將投資 35 億美元在美國密歇根州建一座磷行業深度報告 P.
261、8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酸鐵鋰電池工廠,年產能約為 36GWh,可供應 40 萬輛新能源車。福特擁有這座電池工廠 100%的股權,包括建筑和工廠基礎設施,而寧德時代負責運營工廠,提供電池技術和服務等。7 月 21 日,寧德時代與福特宣布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建立全球戰略合作關系,合作內容涵蓋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動力電池供應。根據雙方另外簽署的協議,從明年起,寧德時代還將為北美的福特 Mustang Mach-E 車型供應磷酸鐵鋰電池包,并從 2024 年初起,為北美的福特純電皮卡 F-150 Lightning 提供磷酸鐵鋰電池包。除了向福特提供基于 CTP
262、技術的磷酸鐵鋰電池外,寧德時代還將與福特在其他電池技術方面積極開展合作。11 月 21 日,福特汽車宣布重新啟動密歇根州馬歇爾市的電池工廠建設。投資額由先前的 35 億美元調整為 20 億美元,工人數量也從 2500 名減少至1700 名。同時,新工廠未來的規劃產能減少 42%,從最初的 35GWh 縮減至 20GWh。雖然迫于美國有關部門壓力,被迫縮減了工廠產能,但工廠建設重啟說明福特等一眾美國車企仍對以寧德時代為首的中國電池供應商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同時寧德時代以技術許可出海的方式既避免了重資產投入的風險,又可以繞過相關政策壁壘,并與美國本土企業綁定獲得市場與補貼優惠。寧德時代“以技術換市場
263、”的模式是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與美國新能源車企業實現雙贏的高級商業模式。6.1.3 尋求動力電池回收合作,完善北美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尋求動力電池回收合作,完善北美產業鏈一體化布局 6 月 28 日,在 2023 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召開期間,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倪軍表示,在尋找合作伙伴在北美建動力電池回收站。寧德時代已是全球最大新能源車電池回收商,鎳、鈷和錳的回收率超過 99%,鋰的回收率也在 90%以上。早在 2 月 10 日,美國能源部貸款項目辦公室宣布,將向美國最著名的電池回收企業Redwood提供20億美元低息貸款,用于 Redwood 內華達州電池材料回收工廠的建設。這座內華達工廠預期
264、可年產 3.6 萬噸超薄銅箔及 10 萬噸正極活性材料,滿足每年 100 萬輛新能源車的集流體及正極材料需求。超薄銅箔產品已經確定將供應給同樣位于內華達州的,松下與特斯拉合營的超級電池工廠。而正極材料將供應給松下預計于 2025 年在堪薩斯投建的新電池廠。在 IRA 法案的背景下,美國有關部門此舉不僅僅是出于環保的要求,而主要目的是支持本地化電池供應鏈,增加美國本土企業與非 FEOC 企業在美國本土動力電池的供應,同時向中國等國家的電池廠商施加脫鉤壓力。寧德時代積極尋求北美動力電池回收合作一方面搶占北美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增大在該地區的業務范圍以期利潤增長;另一方面,有利于減小美國有關部門的脫鉤
265、行為所產生的影響,鞏固在美市場地位,增強美國新能源車企業對本公司產品的依賴。6.1.4 補貼下降施壓公司訂單量,技術授權開辟在美發展新模式補貼下降施壓公司訂單量,技術授權開辟在美發展新模式 12 月 1 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關于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RA)中新能源車條款的擬議指南,明確了 IRA 的外國關注實體(FEOC)要求:從 2024 年開始,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車不得包含任何由 FEOC 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并且從 2025 年開始,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車不得包含任何由 FEOC 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圖表98:IRA 政策對新能源車獲得補貼的要求 新能源車補貼要求 2024 年(750
266、0 美元補貼)2025 年(7500 美元補貼)不含 FEOC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 YES YES 不含 FEOC 的關鍵礦物 NO YES 電池組件本土化比例 60%60%關鍵礦物本土化比例 50%60%資料來源:美國財政部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8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從目前的動力電池業務上看從目前的動力電池業務上看,寧德時代在美國市場主要對特斯拉加州工廠生產的 model3供貨,所生產的 model3 主要在北美本土進行出售。自去年 8 月 IRA 法案推出后,特斯拉美國地區 Model 3 銷售量至今年 9 月增加 5.66%,而
267、同時期 Model y 銷量增加 69.77%,隨著 IRA 法案的推進以及與寧德時代合作的繼續,特斯拉有將業務重心向 Model y 傾斜的趨勢。圖表99:2020.7-2023.9 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美國市場月度銷量 資料來源:Goodcarbadcar、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由于寧德時代屬于“由外國政府擁有、控制或受其管轄或指導”的 IRA 規定,2024 年開始,公司給特斯拉美國工廠提供的電池組件將不再符合補貼要求,因此這部分生產的汽車將不再獲得 7500 美元的補貼,12 月 4 日,特斯拉正式在其美國官網上宣布,從 2024 年 1月 1 日起,Model
268、 3 后輪驅動版和長續航版的稅收抵免優惠將從7500 美元降至 3750 美元。由于特斯拉的產品具有顯著的價格彈性,消費者補貼的下降會較顯著影響產品在美國本土的銷量,進而對特斯拉的營收帶來負面的影響,不排除特斯拉為了消除該影響而采取的更換電池供應商或大幅減少寧德時代電池采購的行為。IRA 法案的推出增大了寧德時代未來直接供貨的風險,公司在美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及營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從在美合作建廠角度看從在美合作建廠角度看,在寧德時代與福特在美所建工廠的合作中,寧德時代為技術提供者,而福特則對該工廠擁有 100%股權,若福特可以對該工廠實施有效控制,即福特可以在合同關系中決定生產的數量或時間、決定
269、哪些單位可以購買或使用生產的產品,限制人員進入生產現場,進行維護、修理或操作以及對擁有對生產至關重要的設備的專有權,則認為寧德時代在此合同關系中為非有效控制者,即使寧德時代本身屬于 FEOC,但在該合同安排中,寧德時代對福特技術授權的電池廠不會被認定為 FEOC,因此在當前版本的 IRA 法案下,這種模式不影響寧德在美發展。6.2 國軒高科國軒高科借力股東大眾借力股東大眾汽車汽車在美在美建廠建廠 6.2.1 海外營收持續上升,全球客戶積累加速業務成長海外營收持續上升,全球客戶積累加速業務成長 公司堅持全球化布局戰略,從市場、產品等多個維度同步推進,構建國內、國際增長雙行業深度報告 P.90 請
270、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引擎,公司在海外錨定歐美兩大市場,兼顧覆蓋亞太市場。根據 SNE Research 的數據,國軒高科 2022 年全球出貨總量約為 23GWh,排名全球第 8,同比增長 156%,增速排名全球第 4。公司海外端營業收入由 2018 年的 46,126,201.90 元增至 2022 年的2,980,032,257.15元,5年增長近65倍,海外端營業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也由2018年的 0.90%持續穩定增至 2022 年的 12.93%。根據公司 2023 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海外端營業收入為 3,062,206,996.18 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水
271、平。公司積極推動海外動力電池和配套產業基地建設落地,并大力開拓與海外儲能企業的合作,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圖表100:2018-2023H1 國軒高科境外營業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國軒高科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動力電池方面動力電池方面,公司采用在海外地區與當地企業合資建廠以及直接供貨的模式,先后收獲了 Ebusco、Bosch、Tata、VinES、Nouvo Plus、InoBat 等涵蓋歐美以及亞洲多個地區的訂單,并進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供應商體系并供貨,成為大眾汽車海外市場定點供應商。根據 SNE Research 的數據,2022 年國軒高科全球動力電池出貨約為 17GWh
272、,同比增長113%,2023 年 1-10 月,國軒高科全球動力電池出貨約為 13GWh,同比增長 16.6%,在國際市場上排名第 8。在美國市場上,國軒高科將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一座投資20 億美元的鋰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將專注于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集成,建成后將具備 10GWh 年產 Pack 產能和 40GWh 年產電芯產能。儲能電池方面儲能電池方面,2021年公司儲能業務營收 1,224,464,199.99 元,占總營收比重 11.82%,2023 年半年報公司儲能業務營收 4,146,764,927.67 元,占總營收比重 27.21%。根據 SNE Resear
273、ch 數據,2022年公司全球儲能出貨約 5500MWh,同比增長 1000%,全球儲能市占率達 4.5%,相較于2021 年的 1.1%市占率有較大提升。根據 ICC 鑫欏資訊數據,2023 年 1-10 月全球儲能電池產量 189.98GWH;同比增長 85.98%;1-10 月儲能電池銷量為 185.06GWH。伴隨儲能需求增長,新型儲能市場需求快速釋放,全球儲能電池產量及出貨量規模再創新高,公司抓住行業爆發機遇,“做大儲能”戰略持續發力。行業深度報告 P.9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01:2018-2023H1 國軒高科儲能系統營業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
274、:國軒高科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國軒攜手 Invenergy、Jinko、NextEra Energy、蘇美達等戰略伙伴積極開拓,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并在美國市場已經投入超過 1GWh 的儲能產品。2023 年 9 月,國軒高科與美國地熱和電池儲能開發商 Ormat Technologies 公司達成一項為期多年的供應協議,總供應量達 750MWh,用于構建電池儲能項目。國軒在美布局的擴大和與美本土企業合作的加深,將會對國軒在美經營規模及經營效益產生積極作用。6.2.2 密歇根州伊利諾伊州兩地布局工廠,進軍美國戰略進展順利密歇根州伊利諾伊州兩地布局工廠,進軍美國戰略進展順利 9 月
275、8 日,美國伊利諾伊州州長普利茲克與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等共同宣布,國軒高科將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投資 20 億美元改造一座現有的工廠使其成為國軒鋰電池超級工廠,占地約 150 英畝,該工廠將專注于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集成。建成后將具備 10GWh 年產 Pack 產能和 40GWh 年產電芯產能。其產品將用于滿足國軒已有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北美新能源車廠商的需求,預計 2024 年建成投產,目前已完成本項目土地、廠房等不動產資產購買協議簽約。10 月 26 日,國軒高科發布公告稱,將在美國密歇根州投資 23.64 億美元建設正負極材料項目,占地約 276.37 英畝,預計 2031年
276、 12 月 31 日建設完畢,目前已完成相關項目建設用地的購買合同簽約。在 IRA背景下,國軒赴美投資建設電池廠和電池材料廠,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運輸成本、建立本地供應鏈、優化生產流程,另一方面則能夠滿足美國電池供應鏈本土化的要求,繼續獲取鋰電池政策補貼。6.2.3 得益于股權結構,得益于股權結構,IRA 法案推行對公司影響有限法案推行對公司影響有限 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為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 24.77%,剩余股份中由中國實體所持有的比例不足 25%,公司董事會中五位非獨立董事一人來自美國,兩人來自德國,兩人來自中國,公司持有國軒高科(美國)有限公司 100%的股權。根據最新
277、IRA 細則,從股權結構上看,美國國軒并不屬于 FEOC 的范疇,理論上 IRA 中對 FEOC的限制條款不會影響公司在美國目前的布局行為,但車企搭載由國軒美國工廠出產的電池是否可以獲得 IRA 法案中規定的 7500 美元補貼,國軒高科和美國當地政府均未給出明確答復,并且國軒高科作為鋰電池企業仍受關鍵礦物質比例要求和電池組件比例要求。行業深度報告 P.9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02:國軒高科股權結構(截止至 2023.10.28)資料來源:iFind、國軒高科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國軒伊利諾伊州電池廠預計 2024 年建成投產,投產前較有可能受
278、到電池關鍵部件美國本土生產組裝價值比例 60%的限制,從而對企業一段時期的訂單和營收產生壓力,但國軒美國電池廠擬規劃產能已經遠遠超出公司目前全球年出貨量,如果順利投產將會對公司出貨量、市場份額及營收增長產生很強的促進作用;美國當地州政府也在大力支持項目推進,伊利諾伊州為國軒伊利諾伊工廠提供的一攬子激勵措施總價值達 5.36 億美元,其中包括 REV、投資伊利諾伊 和其他激勵措施。密歇根州也向國軒高科提供了 7.15 億美元的激勵方案,其中包括價值 5.4 億美元的 30 年稅收減免和兩筆總計 1.75 億美元的補貼,長期來看,公司美國工廠逐漸建成投產,公司產品美國本土化比例提升,項目補貼及各種
279、激勵措施落地,會推動公司美國地區營收以及利潤長期正向增長。但 IRA 法案賦予美國政府將任何實體定義為 FEOC 的自由裁量權,且未來不排除公布 IRA 新細則的可能,公司發展仍具不確定性。6.3 億緯鋰能億緯鋰能差異化競爭開拓差異化競爭開拓新能源新能源商用車商用車細分細分市場市場 6.3.1 公司境外營收持續增長,加快美國地區市場拓展步伐公司境外營收持續增長,加快美國地區市場拓展步伐 公司持續開拓“全球制造、全球服務、全球合作”的新局面,受益于國內外新能源市場訂單放量,政策利好和商業模式完善,公司境外營收持續增長,出貨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據 SNE Research 的數據,億緯鋰能 2022
280、 年全球出貨量約為 18GWh,出貨量位列全球第 9,同比增長 260%,出貨增速在全球出貨量前十企業位居第2。自 2018 年以來,公司年度海外營收總額逐年上漲,海外營收占總營收比重始終高于 19%。行業深度報告 P.9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03:2018-2023H1 億緯鋰能海外營業收入及占比 資料來源:億緯鋰能公司公告、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動力電池方面動力電池方面,公司產品已切入多個國際知名車企供應鏈,隨著越來越多國內外優質車企加入公司客戶群,公司已快速成長為業內排名前列的動力電池企業。2022 年,公司全球動力電池出貨約為 9GWh,同比增長
281、 125%,出貨量位列全球第 10。2023 年 1-10 月公司全球動力電池出貨約 11.7GWh,同比增長 128.1%,為全球出貨增速最快的公司。在美國市場上,億緯鋰能全資孫公司億緯美國將與 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 和PACCAR 共同出資在美國設立合資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指定的北美商用車領域。9 月 7日,公司宣布將為通用汽車提供汽車用的 12V 鋰電池系統。合作的推進,促進了公司北美地區業務的拓展,有利于增加公司在北美地區未來的市場份額,也有利于滿足美國客戶對新能源汽車配套動力電池的需求,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全球化的產業布局。儲能電池儲能電池方面方
282、面,公司憑借優秀的產品質量和定制式服務,已經與電力、通信、戶儲等行業諸多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目前已處于全球儲能行業領先地位。2022 年,公司全球儲能電池出貨約為 9.5GWh,同比增長 850%,全球市占率 7.8%,位列全球第三。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出貨規模在 8 GWh 以上,依舊保持全球儲能電池出貨第三位。6 月 14 日,億緯鋰能子公司億緯動力與美國頭部儲能系統集成商Powin 簽訂生產和交付 10GWh 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的采購協議。6 月 15 日,億緯鋰能與美國新能源車和工商業電池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 American Battery Solutions 簽訂生產和向其交付 1
283、3.389GWh 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的供貨協議。公司在美國市場上收獲儲能大單,有利于持續鞏固和提升公司在北美儲能市場的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6.3.2 在美合資建廠在美合資建廠,搶占先機進軍美國商用車市場搶占先機進軍美國商用車市場 9 月 6 日,公司宣布億緯鋰能全資孫公司億緯美國將與 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和 PACCAR 共同出資在美國設立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投資建設電池產能。億緯美國現金出資上限為 150,000,000 美元,持有合資公司 10%的股權;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 現金出資上限分別為
284、830,000,000 美元,各持有合資公司 30%的股權,并將購買合資公司生產的全部或大部分產品。合資公司生產的電池主要應用于指定的北美商用車領域。北美地區 2022 年重卡銷量 30.99 萬輛,Daimler Truck 和 PACCAR 中重卡銷量分別為 21.3 萬輛和 9.6 萬輛,重卡細分板塊市占率分別為 40.0%和 29.8%。億緯鋰能此次合作的注意力放在了商用車細分市場,并與北美重卡龍頭企業進行合作,一定行業深度報告 P.9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程度上規避了國內鋰電企業在北美乘用車市場的紅海競爭,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在北美市場獲得持久且大幅的營
285、收增長。6.3.3 與美商用車企合資建廠,最小化與美商用車企合資建廠,最小化 IRA 法案法案限制對公司北美市場的影響限制對公司北美市場的影響 在億緯美國與 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 和 PACCAR 共同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中億緯美國持有合資公司 10%的股權;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 各持有合資公司 30%的股權,億緯美國持股比例小于 25%,從持股比例上看該工廠不會被認定為是 FEOC,另外公司生產的全部或大部分產品,主要應用于指定的北美商用車領域。合作方 Daimler Truck 與 PACCAR
286、 的主要產品為中重型卡車,北美商用卡車根據 GVWR(車輛總重量等級)分為 1-8 級,4-8 級為中重型卡車,重量超過 1.4 萬磅。而 IRA 規定的補貼重量范圍為不超過 1.4 萬磅,所以中重型商用卡車不享受 IRA 補貼,也不受限制。從目前的合同安排來看,IRA 法案有關的限制條款對公司在美國未來的發展影響較小。6.4 我國我國儲能企業受益于儲能企業受益于 IRA 法案法案進入美國市場發展的前景向好進入美國市場發展的前景向好 6.4.1 鵬輝能源鵬輝能源積極進入美國市場,技術為先積極進入美國市場,技術為先 根據公司官方發布信息,2024 年 1 月 17 日,ISNA&ESNA(北美國
287、際太陽能和儲能展覽會)在美國圣迭戈拉開帷幕。鵬輝能源攜創新技術和前沿成果風鵬電芯 320Ah、Magna 373 液冷戶外儲能柜等產品亮相。展會現場,鵬輝能源展出了多款儲能產品,其中,風鵬電芯 320Ah、Magna 373 液冷戶外儲能柜成為最受矚目的兩款展品。風鵬電芯 320Ah 是鵬輝能源 2023 年針對海外市場推出的新款儲能電芯,其實際容量達到328Ah,不僅在安全性、循環壽命和能效上有顯著提升,而且在極端環境下的適應性和電池一致性方面也表現卓越。這款電芯的能效提升至 95.5%,同時,能夠在-30環境下放電,并在-40環境中安全存儲,完美適應大型儲能、工商業儲能等領域的各種復雜自然
288、環境。專為海外市場定制的 Magna 373 液冷戶外儲能柜。這款產品外殼采用高強度金屬材料制成,能夠有效阻止灰塵、雨水、細微灰塵等對柜體的侵入,并能抵擋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同時,Magna373 可接組串 PCS,避免了環流和簇間短路風險,安全性顯著提升。專為海外市場定制的 Magna 373 液冷戶外儲能柜對內部電芯更加友好的液冷溫控模式,能夠將電芯間的溫度差異控制在 2以內,增加 30%循環壽命,使儲能柜保持最佳的運行模式,整體更加可靠耐用。對使用端來說,這意味著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好的系統性能。6.4.2 遠景動力遠景動力在美國市場積淀深厚在美國市場積淀深厚,新項目不斷,新項目不斷 根
289、據公司官方發布信息,早在 2016 年,遠景動力即與美國最大的電力公司杜克能源開展戰略合作,對杜克能源位于北美的風電場實施資產管理和優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控,助力其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根據高工鋰電近期對我國儲能企業 2023 年出海情況復盤,2023 年 8 月,遠景動力與美國儲能系統集成商 Fluence 達成戰略合作,在此前 5 月,Fluence 宣布與遠景動力簽訂供貨協議,雙方 Fluence 將采購遠景動力在美國制造的儲能電池產品,預計 2024 年開始交付。除了 Fluence,遠景動力近期還與另一家美國儲能系統集成商 Powin 達成深度合作,并成為 Powin 一級電芯供
290、應商。此前,遠景動力已與 Powin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聯合建設860MWh 的光儲項目。行業深度報告 P.9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7 我國主要新能源車企業在北美地區布局及發展潛力我國主要新能源車企業在北美地區布局及發展潛力 7.1 吉利汽車依托沃爾沃吉利汽車依托沃爾沃品牌效應品牌效應布局海外布局海外 7.1.1 沃爾沃銷量穩步增長,攜極星開拓美國市場沃爾沃銷量穩步增長,攜極星開拓美國市場 沃爾沃汽車在美國銷量較為穩定,近五年來的年銷量保持 10 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逐漸提升。2020 年沃爾沃在美國共售出 7,251 輛新能源汽車,占沃爾沃美國總銷
291、量的 7%;2022 年沃爾沃北美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新高,達 27,909 輛,占沃爾沃美國總銷量的 27%。自 2022 年 8 月美國總統簽署 IRA 法案以來,沃爾沃新能源汽車在該法案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助力下保持較高銷量。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1 月,沃爾沃每月在美國售出的新能源汽車均占公司美國總銷量的 25%以上。為順應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長及美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沃爾沃汽車于 2023 年 11 月宣布在 2030年之前使每輛出產汽車的碳排放降低 75%(基于 2018 年生產標準),并致力于在 2030年前實現只出售純新能源車的企業目標。預計沃爾沃汽車未來在
292、北美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布局將為吉利在北美的發展帶來持續的正向推動作用。圖表104:沃爾沃汽車北美年銷量 2018-2023H1 資料來源:沃爾沃汽車官方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行業深度報告 P.9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05:沃爾沃北美月銷量 2022/01-2023/11 資料來源:沃爾沃汽車官方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除沃爾沃汽車外,吉利控股集團與沃爾沃汽車共同持股的新能源車品牌極星在美國市場也表現不凡。2022 年,極星共交付 51,500 輛新能源車,美國銷量約占全球銷量的 16%。2023 年 Q1,極星 2 在美國共售出 2,340 輛
293、。2023 年 11 月,沃爾沃汽車宣布將通過雙重舉措支持極星的強化經營計劃,一是將現有沃爾沃汽車提供給極星的 8 億美元定期貸款的到期日從 2024 年 5 月延長至 2027 年 6 月;二是沃爾沃汽車將在已提供的 8 億美元基礎上增加 2 億美元貸款。此外,吉利控股集團將提供 2.5 億美元的貸款資金幫助極星實現收支平衡。極星 CEO Thomas Ingenlath 在 2023 年 11 月的 Polestar Day 活動中表示,極星 3 將于 2024 年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投產,極星 4 將借助吉利和雷諾的合資公司于 2025 年在韓國釜山投產。海外多工廠生產不僅使極星能夠避開美
294、國針對中國出產汽車的高額關稅、降低整車成本并提高利潤水平,還能幫助極星獲得 IRA 法案中的相關補貼,從而整體上增加極星在美競爭力。隨著極星在美國市場的逐步擴張,極星與沃爾沃在北美地區的合作互助優勢將得到體現。7.1.2 積極布局海外工廠積極布局海外工廠建設落地,完善建設落地,完善全球產業鏈一體化全球產業鏈一體化 整車制造工廠方面,沃爾沃汽車公司在美國唯一的工廠位于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該工廠于 2015 年始建,2017 年開始運營生產,2018 年 8 月開始生產 S60,2023 年起生產 EX90。該工廠的建成及使用令美國成為繼歐洲、中國以來第三個建有本地工廠的主要銷售區域,充分體現了
295、沃爾沃汽車“在哪里銷售,就在哪里生產“的全球生產戰略。南卡羅來納州工廠產能為每年 15 萬輛汽車,目前該工廠生產的汽車型號包括沃爾沃 EX90、S60、S60 插電式混動版本。沃爾沃汽車美國工廠在產的兩款新能源車型分別為 EX90 和 S60 插混版。其中 EX90 采用了寧德時代的鋰電池,S60 插混版部分采用威睿鋰電池、部分采用寧德時代的電池。EX90 美國起售價為 76,695 美元,S60 起售價為 51,950 美元,兩款車均滿足 IRA 法案中規定的享受補貼新能源汽車價格限制:SUV 不得高于 80,000 美元,除 SUV、皮卡及面包車以外的車不得高于 55,000 美元。但由于
296、 IRA 法案規定從 2024 年開始,美國市場符合稅收抵免的新能源車不得包含任何由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屆時采用相關中國企業生產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無法享受相關補貼。行業深度報告 P.9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除美洲外,吉利在亞洲、歐洲及非洲均有整車制造工廠。其中對吉利應對 IRA 法案較為重要的是吉利通過與雷諾的合作持股共同管理的韓國工廠。2022 年 1 月,吉利汽車與雷諾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吉利汽車將通過其子公司 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持有雷諾韓國汽車 34.02%的股份,并合作生產高效、節能
297、的燃油和智能混動車型,上述產品預計投放韓國及海外市場。新車將由雷諾三星位于韓國釜山的工廠生產,預計 2024 年量產。2022 年 11 月,吉利與雷諾簽署合資協議成立新公司,預計新公司產品可涵蓋全球 80的燃油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應用需求。正式運營后,新公司將為多個品牌提供服務,包括雷諾、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寶騰、日產、三菱汽車公司和 PUNCH Torino動力總成公司。IRA 法案規定享受補貼車輛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在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提取或加工的關鍵礦物。美國財政部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發布擬議規則制定通知中定義了適用“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這一術語的
298、國家,其中包括韓國。吉利未來可通過在韓國部署整車生產并銷往美國,以繞開 IRA 法案中的補貼限制。電池工廠方面,2022 年 2 月沃爾沃汽車宣布與電池制造商 Northvolt 將在瑞典西部的哥德堡建立聯合動力電池工廠。該工廠將于 2023 年開工建設并于 2025 年投產,創造多達 3,000 個就業機會,并將成立一家 R&D 中心,作為總計約 300 億瑞典克朗投資的一部分。工廠主要生產最先進的電池芯,專門用于下一代純電動沃爾沃汽車和極星汽車。該工廠的潛在電池年產能將達到 50 千兆瓦時,每年可為約 50 萬輛汽車提供電池。新工廠以及與 Northvolt 的緊密合作將大大加強沃爾沃汽車
299、公司到 2030 年只生產和銷售純新能源車的電氣化戰略。通過與 Northvolt 的合作,沃爾沃汽車還將從原材料到整車制造的全球價值鏈中獲益,發揮最佳的資源集成效應,通過降低成本增加定價空間。2023 年 11 月,極星宣布與韓國電池制造商 SK On 簽訂電池供應協議,極星 5 將使用SK On 的電池模塊。該舉措使極星 5 所使用電池符合 IRA 法案中電池的關鍵礦物必須符合在美國或從可信賴的貿易伙伴處采購或加工的特定要求,進而可享受相關補貼。圖表106:吉利汽車與 IRA 法案強相關的建廠情況 國家國家 名稱名稱 地點地點 建立建立時間時間 工廠類型工廠類型 生產規生產規劃劃 年產能年
300、產能 當地布局當地布局 合作企業合作企業 美國 沃爾沃美國南卡羅萊納工廠 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 2015年 油電混合車、純新能源車整車工廠 當前生產車型 S60,EX90,S60 插混版 15萬輛 美國查爾斯頓新工廠的落成投產,與沃爾沃汽車位于歐洲和中國的整車制造工廠共同形成了完整的全球制造布局。沃爾沃完成了立足歐洲、中國、美洲等三大市場的制造布局。沃爾沃汽車 100%持股 2024年 極星 3 韓國 雷諾三星工廠 釜山 1995年 燃油車、油電混合車、純新能源車整車工廠,也生產引擎與鋁部件 當前生產車型 雷諾科雷傲,SM6,XM3,Twizy 17萬輛 釜山工廠是雷諾集團在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
301、。該工廠采用靈活的生產系統,可同時生產多種車型,主要為當地市場生產汽車,但目前出口比例也在不斷增加。吉利汽車持股34.02%,雷諾集團持股52.82%2025年 極星 4 行業深度報告 P.9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瑞典 聯合動力電池工廠 哥德堡 2023年 電池工廠 2025年 生產先進的電池芯,專供沃爾沃汽車和極星汽車 50千兆瓦時,可為 50萬輛車提供電池 新工廠以及與 Northvolt 的緊密合作將大大加強沃爾沃汽車公司的電氣化戰略,助力沃爾沃達成到 2030年只生產及出售純新能源車的目標。沃爾沃汽車與Northvolt 資料來源:沃爾沃汽車官方網站,長
302、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7.2 小鵬汽車與大眾合作小鵬汽車與大眾合作未來可期未來可期 7.2.1 依托產品深化合作,小鵬出海進入加速模式依托產品深化合作,小鵬出海進入加速模式 小鵬汽車于 2020 年借 G3i出口挪威開啟國際化進程。2022 年 2 月,小鵬首家歐洲品牌直營體驗店在瑞典開業,并相繼開啟荷蘭和丹麥的直營體驗店。同時,小鵬汽車與歐洲頭部經銷商集團荷蘭 Emil Frey NV 集團以及瑞典 Bilia 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推動小鵬汽車作為優勢車型快速導入當地,為支持加速節能減排、推進電動化進程而加快在歐洲市場的布局。2022 年 3 月,小鵬加入歐洲三大汽車協會,展現了小鵬與
303、當地汽車生態系統深度整合的決心。2023 年 9 月,小鵬攜國際版 P7i、G9 亮相 2023 年德國慕尼黑車展,并宣布將在 2024 年正式進軍德國市場。截至 2023 年底,小鵬汽車歐洲門店預計將達到 17 家,服務中心將達到 15 家。產品方面,小鵬多款產品在歐洲各項權威檢測中表現亮眼。小鵬 P7i 獲得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 Euro NCAP 五星安全評級(2023 新規),這是繼 2021 年小鵬 P7 獲得 C-NCAP五星認證后,該車系的又一五星安全成績;G9 獲中歐 C-NCAP、C-AHI 和 E-NCAP 三項五星安全認證。這不僅意味小鵬產品的安全性能高標準得到國際認可,
304、還代表小鵬汽車整體質量已與國際水平對標。小鵬通過與當地具備實力的經銷商合作開啟“直營+授權”模式拓展海外市場,依托產品實力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出海戰略進入加速模式。2023 年 7 月,小鵬宣布與以色列汽車經銷商 Freesbe 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以拓展以色列市場,標志著小鵬邁出開拓歐洲以外海外市場的第一步。2023 年 11 月,小鵬 G9 國內銷量居 30 萬級純電中大型 SUV排行榜榜首,并在挪威、丹麥兩個國家躋身中大型新能源 SUV 銷量第一,成為當地主流暢銷車型,打開了海內外同時熱銷的新格局。7.2.2 大眾北美發展態勢向好,新能源汽車加快布局大眾北美發展態勢向好,新能源汽車加快布
305、局 美國為大眾純新能源車在歐洲、中國地區以外的第三大市場。2023 年 Q1-Q3,大眾汽車在美國共售出 50,300 輛純新能源車,同比增長 74%,使美國成為 2023 年前三季度大眾新能源車銷量增速最快的市場。其中純新能源車型 ID.4 在 2023 年前三季度的銷量為27,155 輛,同比大漲145%。美國出售的 ID.4 電池供應來自于 SK Innovation 和 LG Chem,兩家電池廠商均為韓國企業,符合 IRA 法案中電池的關鍵礦物必須符合在美國或從可信賴的貿易伙伴處采購或加工的特定要求。從韓國采購電池并在美國完成整車組裝使大眾可享受相關補貼。在 IRA 法案的刺激下,純
306、新能源車在美國市場的快速增長及發展潛力無疑將形成巨大的虹吸效應,對大眾汽車后續加大北美市場投資起到拉動作用。行業深度報告 P.9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07:大眾純新能源車與 ID.4 北美銷量 2022-2023Q3 資料來源:大眾汽車官方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自 IRA 法案發布后,大眾加快了其在美國的新能源汽車布局進程。大眾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 Arno Antlitz 表示 我們現在有獨特的機會在北美實現盈利增長,并在推動北美向電動交通轉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按蟊娪媱澯?2030 年前在北美市場推出超過 25 款全新的 BEV 車型
307、,并將繼續提升該地區的產能。美國工廠建設方面,大眾僅在美國田納西州查塔努加有一家整車制造工廠,該廠當前產能為 15 萬輛每年。該工廠為大眾在美國的新能源車生產基地,已開始組裝 ID.4 等新能源汽車。為加快大眾在美市場推出新能源汽車進程,擴建該工廠以提升產能或于當地布局新工廠成為大勢所趨。大眾正規劃在南卡羅萊納州哥倫比亞市建立新工廠,用于生產大眾旗下品牌 Scout 純電動越野車和電動皮卡,預計該廠 2026 年投產,每年產能為 20 萬輛新能源車。新的 Scout品牌將建立在純電動平臺,于本土生產組裝的 Scout 汽車將享受 IRA 補貼,長期來看利好大眾。電池工廠建設方面,2023 年
308、3 月 13 日,大眾宣布集團及其電池公司 PowerCo 已選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圣托馬斯建立大眾汽車首個海外電池制造千兆工廠,計劃于 2027 年投產。繼 Salzgitter 和 Valencia 之后,這將是 PowerCo 在全球擁有的第三家工廠,也是其在北美的第一家電池工廠。它將為大眾集團在該地區的 BEV 配備最先進的電芯,并成為北美電池價值鏈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將 PowerCo 電池生產從歐洲擴展到加拿大的決定,進一步證明了大眾汽車集團在北美雄心勃勃的發展戰略。加拿大擁有豐富的鋰、鎳和鈷等礦產資源,這些礦產對于制造電池和新能源車至關重要。此外,加拿大與美國有著較為緊密的貿易關系,
309、美墨加三國協議(USMCA)的原產地規定中,滿足至少 75%零部件來源于美國、墨西哥或加拿大的汽車或卡車可以享受零關稅待遇。加拿大為美國財政部認定的“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一,采用加拿大原材料制造電池符合IRA 法案中關鍵礦物要求。大眾采取“美國建立車廠,加拿大建立電池廠”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避開 IRA 法案對礦物要求和在美國完成最終車輛組裝的約束,但為享受完整補貼,大眾或不得不在美國布局電池工廠。墨西哥普埃布拉的大眾汽車工廠是墨西哥最大的汽車工廠,也是大眾汽車集團最大的汽車工廠之一。該工廠目前生產的車型均為燃油車,主要有捷達、甲殼蟲、甲殼蟲敞篷版、高爾夫、高爾夫 SportWage
310、n 和途觀 L。為進一步完善北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眾計劃對位于普埃布拉的整車制造工廠及位于西勞的發動機工廠進行升級改造,以便在 2025年后組裝純新能源車,并有可能生產純新能源車的零部件,如電動馬達等。大眾將投資7.5 億美元作為升級計劃的第一步,將普埃布拉工廠改造為可生產新能源車的工廠,并行業深度報告 P.10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在后續推出針對墨西哥、美國與加拿大市場的純新能源車型。大眾對墨西哥工廠的升級改造是完善北美地區總體布局以及應對 IRA 法案的戰略性舉措。一方面,符合條件的墨西哥產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美墨加三國協議(USMCA)中的零關稅待遇。另一
311、方面,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廉價的勞動力,墨西哥汽車工業發展迅速,汽車產業聚集度較高。于墨西哥生產汽車可以充分發揮上下游產業鏈的聚集效應,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雖墨西哥出產整車無法滿足 IRA 法案中對于美國本土組裝的要求,但大眾仍將從降低包括運輸成本在內的多項成本中獲益,從而提升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圖表108:大眾汽車與 IRA 法案強相關的建廠情況 國家國家 名稱名稱 地點地點 建立建立時間時間 工廠類工廠類型型 生產規劃生產規劃 年產能年產能 當地布局當地布局 合作企業合作企業 美國 大眾查塔努加工廠 查塔努加 田納西州 2009年 燃油車、純新能源車整車工廠 當前生產車型 美國版帕
312、薩特、Atlas、ID.4、ID.Buzz 15萬輛 大眾集團的第 62家工廠“大眾汽車集團美國工廠”占地1,400英畝。該工廠生產美國版帕薩特和 Atlas 等車型,2019 年 1 月,大眾汽車宣布將該工廠作為其北美新能源車生產基地,未來將生產基于 MEB 平臺的新能源車型。大眾已開始在該工廠組裝ID.4 等新能源車型。大眾汽車100%持股 2024-2030 年 預計推出25 款全新純新能源車 美國 Scout汽車工廠 南卡羅萊納州哥倫比亞市 2023年 純新能源車、電動皮卡整車工廠 2026年 Scout 純電動 SUV和電動皮卡 20萬輛 大眾將為該工廠建設投資 20億美元,或將創造
313、 4,000 個或更多的永久性工作崗位。新的 Scout 品牌將建立在一個新設計的全電動平臺上。大眾汽車100%持股 加拿大 PowerCo 電池工廠 安大略省圣托馬斯 2023年 電池工廠 2027年 可持續的標準電芯 繼 Salzgitter 和 Valencia 之后,這將是PowerCo 在全球擁有的第三家工廠,也是其在北美的第一家電池工廠。它將為大眾集團在該地區的 BEV 配備最先進的電芯,并成為北美電池價值鏈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大眾汽車與其子公司PowerCo 墨西哥 普埃布拉工廠 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州 2013年 燃油車整車工廠和零部件工廠 當前生產車型 捷達、甲殼蟲、甲殼蟲敞篷版、
314、高爾夫、高爾夫 SportWagen、途觀 L 30萬輛 普埃布拉的大眾汽車工廠是墨西哥最大的汽車工廠,也是大眾汽車集團最大的汽車工廠之一。大眾將投資 7.5億美元將該工廠升級為可生產新能源車的工廠,未來大眾將在墨西哥生產新能源車。大眾汽車100%持股 行業深度報告 P.10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墨西哥 西勞發動機工廠 瓜納華托州西勞 2013年 發動機工廠 當前生產型號 第三代 EA888 發動機 42萬個 該工廠向位于墨西哥普埃布拉和美國查塔努加的大眾汽車工廠、位于普埃布拉圣何塞恰帕的奧迪工廠以及巴西大眾汽車工廠供應第三代 EA888 發動機系列。大眾汽車1
315、00%持股 資料來源:大眾汽車官方網站,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7.2.3 小鵬與大眾合作,新局面下共創新機遇小鵬與大眾合作,新局面下共創新機遇 2023 年 12 月 6 日,小鵬汽車發布公告宣布,大眾汽車對小鵬的入股投資完成。小鵬根據股份購買協議向大眾汽車發行 94,079,255 股 A 類普通股??鄢嚓P成本和開支后,小鵬此輪所獲投資金額約為 7.0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0 億元。小鵬此前在 2023 年 7 月已宣布與大眾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雙方正在共同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兩款 B 級純新能源車,并已取得重大進展。小鵬依托大眾行業內領先的實力和經驗,將在技術、設計、制造及供應鏈等
316、多方面得到支持和提升。中國汽車企業已經開啟了向外輸出技術并以合作方式走向國際市場的時代。例如,吉利汽車和雷諾集團于 2022 年 1 月宣布合作,計劃在韓國釜山生產全新車型并推向韓國乃至全球市場。在渠道方面,兩家車企不局限于中法兩地本土市場,而是致力于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車企間技術上的取長補短與渠道共享已然成為大勢,可以預料未來將有更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入合作共贏的道路。大眾汽車正式持有小鵬近 5%的股份,這不僅意味著小鵬能從大眾獲得支持,大眾同樣將得益于小鵬領先的智駕技術。小鵬擁有自主研發的全棧式 ASAS 軟件系統,其 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具備業內領先優
317、勢。小鵬和大眾未來將在包括新能源車平臺、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進行合作。面對北美地區的激烈競爭及強烈的不確定性,大眾可借助與小鵬的合作加快其于 2030 年底在北美市場推出 25 款全新 BEV 的戰略步伐。由于 IRA法案規定可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需在美國完成組裝,若大眾希望通過與小鵬的合作實現效益最大化,或在其北美供應鏈上與小鵬深入合作,助力小鵬破除 IRA法案相關約束。7.3 比亞迪比亞迪抗逆性強,抗逆性強,具有超具有超群群的攻堅能力的攻堅能力 7.3.1 海外銷量節節攀升,出海戰略海外銷量節節攀升,出海戰略在全球在全球穩步推進穩步推進 比亞迪以挪威作為比亞迪開拓海外市場的首發站,于 20
318、21 年 5 月正式宣布乘用車出海計劃。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足跡已經遍布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阿聯酋等 55 個國家及地區。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11 月,比亞迪新能源車海外銷量節節攀升,并于 2023 年 10 月及 11 月突破 3 萬輛的銷量高點。其中元 PLUS 作為比亞迪首款“戰略出?!钡娜蚧囆?,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亮眼的銷售成績。2023 年,元 PLUS 在泰國已連續 8 個月獲得純新能源車銷量冠軍,持續領跑泰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榜;在以色列,元 PLUS 獲得 1-8 月累計純新能源車單車型銷量冠軍;在新西蘭,元 PLUS 獲得 8 月純新能
319、源車銷量冠軍。行業深度報告 P.10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09: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海外銷量 2022/07-2023/11 資料來源:比亞迪公司公告月度產銷快報,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比亞迪在乘用車出海的地區選擇上一直秉持攻堅克難的積極態度。歐洲及日本均為汽車工業發達的地區,本地汽車品牌競爭激烈,外來品牌車輛進入市場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而比亞迪憑借強勁的產品實力于短時間內在歐洲及日本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到 2023 年12 月為止,比亞迪在歐洲的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已覆蓋 19 個國家及地區,累計開店超170 家。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11 月,
320、比亞迪已在日本全國開設了 15 家門店,并計劃于 2025 年年底前,攜手當地優質經銷商和合作伙伴,在日本開設 100 家門店,以滿足當地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更多需求。7.3.2 加速合作海外建廠,加速合作海外建廠,多點發展,各有重心多點發展,各有重心 比亞迪最早以新能源巴士和出租車為切入點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其品牌國際化戰略。至2023 年,比亞迪以公交電動化為代表的業務范圍已涵蓋全球 7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 400余個城市。早在 2013 年,比亞迪國際化戰略已涉足美國,比亞迪在美國自建工廠生產電動大巴并銷往美國及加拿大。至 2021 年為止,比亞迪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蘭卡斯特的電動大巴工廠共為美
321、國客戶制造了超過 1,000 輛電動大巴。2017 年到 2019 年,比亞迪在美國的營業收入持上漲趨勢。2019年,比亞迪在美國的營收超40億元,占全年營收3.15%。中美兩國博弈的大背景下,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比亞迪目前在乘用車出口北美的探索方面顯得較為被動。為進一步推動比亞迪的全球化進程,比亞迪加快了海外工廠建設的步伐。2023 年 11 月 2 日,韓國車企 KG Mobility 宣布在中國深圳比亞迪集團總部簽署了電池組工廠建設及混合動力系統聯合開發協議。兩家公司在達成協議后最終確定了電池組生產戰略,決定在慶尚南道昌原市 KG Mobility 發動機工廠的原址上建設電池組工
322、廠。該工廠生產的電池組將用于 KG Mobility 所生產的中型電動 SUV Torres EVX 和電動皮卡 O100,預計 2024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與韓國企業合作建立電池工廠將擴大比亞迪在韓國的影響力并進一步推進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發展。由于韓國屬于美國財政部認定的“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一,該電池工廠為日后比亞迪向北美輸送滿足 IRA 補貼要求的電池產品奠定了良好基礎。比亞迪進一步推進了其在南美地區布局整車制造工廠和鋰電池工廠的戰略實施。2023 年7 月,比亞迪宣布將在巴西設立三座工廠,分別為一座主營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的生產工廠、一座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生產工廠,以及一座專門從
323、事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加工工行業深度報告 P.10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廠。這一舉措不僅為比亞迪完善全球產業鏈的必要一步,有利于比亞迪在美洲市場站穩腳跟,也將有利于比亞迪后續進軍北美市場。在南美地區生產新能源整車及電池可降低周邊地區銷售運輸成本,地理區位的選擇上更是縮短了與北美地區潛在客戶的心理距離。7.4 高端化有助于中國車企突破高端化有助于中國車企突破 IRA 桎梏,提高在美國市場桎梏,提高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的競爭力 鑒于 IRA 通脹削減法案對于新能源車可否獲得補貼的零售價格有較為清晰的規定,即高于一定價格(輕量卡車&SUV 80,000 美元,其他乘用車
324、55,000 美元)的新能源車是無法獲得補貼的,那么相較于普通車型,處于較高價格帶的新能源車產品反而不會受其影響。鑒于除沃爾沃之外,比亞迪美國官網僅有漢一款車型且沒有附上價格,而小鵬汽車并無美國區官方銷售網站,所以將以比亞迪和小鵬汽車在歐洲區的官方零售指導價格假設其未來進入美國市場的零售定價情況。7.4.1 沃爾沃沃爾沃多數車型多數車型價格價格接近接近 IRA 上限上限,極氪存在同樣情況極氪存在同樣情況 當前吉利旗下沃爾沃在美銷售的所有SUV車型均符合IRA通脹削減法案的價格上限規定,其未能出現在補貼名單的主要原因料與車輛及其動力電池的組裝地和原材料來源有關。S90 作為轎車車型的定價為 65
325、,650 美元,高于 IRA 法案的相關車型可獲得補貼的價格上限。圖表110:2023 年 1 月沃爾沃美國官網零售指導定價 車型 車型分類 建議最低零售價(單位:美元)EX30 SUV 34,950 XC40 Recharge SUV 52,450 EX90 SUV 76,695 C40 Recharge SUV 53,600 XC90 Recharge SUV 71,900 XC60 Recharge SUV 57,900 S90 Recharge 轎車 65,650 S60 Recharge 轎車 51,950 V60 Recharge SUV 71,250 資料來源:沃爾沃公司美國官網
326、,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極氪作為吉利旗下新能源車專門品牌,近期已出海歐洲試水。如以其歐洲區價格對應至美元計價,則與沃爾沃一樣接近 IRA 法案價格上限。鑒于沃爾沃自身在美國已有工廠,故假設未來如極氪與沃爾沃共享北美地區組裝生產線,則極氪相關車型將有機會首先滿足 IRA 通脹削減法案在北美地區組裝的前提條件。若后期公司有意調整動力電池的供應商,則更有可能使吉利和極氪的新能源車系列產品一舉進入 IRA 法案補貼名單,從而帶動美國地區銷量。行業深度報告 P.10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11:2023 年 1 月極氪汽車歐洲官網零售指導定價(2023 年 1 月
327、24 日 1 歐元=0.096 美元)車型 版本 車型分類 最低售價(歐元)最低售價(美元)最高售價(歐元)最高售價(美元)ZEEKR 001 001 Long Range RWD SUV 59,490 64,606 61,090 66,344 001 Performance AWD 62,490 67,864 64,090 69,602 001 Privilege AWD 67,490 73,294 69,090 75,032 ZEEKR X X Long Range RWD SUV 44,990 48,859 46,590 50,597 X Privilege AWD 49,490 53,
328、746 51,090 55,484 資料來源:極氪汽車公司歐洲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7.4.2 小鵬小鵬 P7 全系歐洲價格全系歐洲價格高于高于 IRA 法案轎車車型價格上限法案轎車車型價格上限 若以小鵬汽車的歐洲(瑞典)價格對標美國市場,則 P7 作為轎車車型的所有版本的零售指導價格均高于 55,000 美元的 IRA 通脹削減法案的規定上限,G9 作為 SUV 車型的高配版本也突破了 80,000 美元。未來如這些車型進入美國市場,面對潛在的市場競爭,在價格方面有望不受 IRA 通脹削減法案的桎梏。圖表112:2023 年 1 月小鵬汽車瑞典官網零售指導定價(2023 年 1 月
329、23 日 1 瑞典克朗=0.096 美元)車型 版本 車型分類 最低售價(瑞典克朗)最低售價(美元)最高售價(瑞典克朗)最高售價(美元)P7 P7 RWD Long Range 轎車 599,900 57,590 651,790 62,572 P7 AWD Performance 669,900 64,310 724,890 69,589 P7 AWD Wing Edition 799,900 76,790 799,900 76,790 G9 G9 RWD Standard Range SUV 699,900 67,190 765,690 73,506 G9 RWD Long Range 74
330、9,900 71,990 815,690 78,306 G9 AWD Performance 829,900 79,670 900,790 86,476 資料來源:小鵬汽車公司瑞典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7.4.3 比亞迪高端化戰略直接跳出比亞迪高端化戰略直接跳出 IRA 價格競爭范圍價格競爭范圍 若以比亞迪王朝網漢車型的歐洲(德國)價格對標美國市場,則其作為轎車車型的零售指導價格是高于 55,000 美元的 IRA 通脹削減法案的規定上限的,這也可能美國比亞迪官網當前僅有漢一款車型的原因。而其他比亞迪德國官網在售車型,無論是 SUV 還是轎車車型,如以美元計價,仍均處于規定范圍內。行業
331、深度報告 P.10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13:2023 年 1 月比亞迪德國官網零售指導定價(2023 年 1 月 23 日 1 歐元=1.09 美元)車型 版本 車型分類 售價(歐元)售價(美元)BYD DOLPHIN BYD DOLPHIN Design SUV 34,990 32,101 BYD DOLPHIN Comfort 32,990 30,266 BYD ATTO3 BYD ATTO3 Design SUV 39,990 36,688 BYD ATTO3 Comfort 37,990 34,853 BYD HAN HAN AWD Excuti
332、ve(黑白灰)轎車 70,805 64,959 HAN AWD Excutive(藍色)71,400 65,505 HAN AWD Excutive(紅色)71,162 65,286 BYD TANG TANG EV AWD 7 seats Flagship SUV 71,400 65,505 TANG EV AWD 7 seats Flagship(紅色)71,754 65,829 BYD SEAL BYD SEAL Excellence AWD 轎車 50,990 46,780 BYD SEAL Excellence AWD(灰色綠色)51,990 47,697 BYD SEAL Desi
333、gn 44,990 41,275 BYD SEAL Design(灰色綠色)45,990 42,193 資料來源:比亞迪公司德國官網,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 除了王朝網和海洋網,比亞迪公司近年來正積極推行高端化戰略,其自有子品牌騰勢、方程豹和仰望的定價在國內均處于偏高端價格區間。故這幾款新近推出的 MPV 及 SUV 車型為主的車型矩陣在其產品力在國內經過更長時間的驗證后,也有望進入美國市場,且在價格競爭方面不受 IRA 通脹削減法案掣肘。行業深度報告 P.10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8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重視美國新能源車行業龍頭特斯拉的投資機會。重視美國新能源車行業龍頭特斯拉的投資機會。特斯拉作為美國乃至全球新能源車行業龍頭有望直接受益于 IRA 法案對于美國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及絕對值提升的促進作用。且特斯拉在 AI 與儲能方面表現也極為亮眼,未來有望形成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