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行業固態電池深度:從技術本征看固態電池產業發展趨勢-250207(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氣設備行業固態電池深度:從技術本征看固態電池產業發展趨勢-250207(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22 Table_Main 固態電池深度:從技術本征看固態電池固態電池深度:從技術本征看固態電池產業發展趨勢產業發展趨勢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評級:評級:看好看好 日期:日期:2025.02.07 分析師分析師 張鵬張鵬 登記編碼:S0950523070001 :18820232934 : 聯系人聯系人 吳依凡吳依凡 :18328086469 : 行業行業表現表現 2025/2/6 資料來源:Wind,聚源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碳資產怎么評估?(2025/2/5)2025年全國碳市場健康平穩有序運行仍或是政策主旋律(2025/1/22)儲能 12 月招標創
2、新高,預計 25 年景氣度持續(2025/1/20)電池廠進入招標期,鐵鋰材料或有較強漲價動力(2025/1/2)極越深陷經營危機,新能源車品牌洗牌進行中(2024/12/18)碳市場趨勢跟蹤(202411):全球碳市場開啟新征程(2024/12/11)汽車報廢更新申請超 200 萬輛,以舊換新政策有望延續(2024/12/4)弗迪電池發布會點評:攜超混+快充+CTB技術進軍工程機械電動化領域(2024/12/2)25 年鋰價會漲么?(2024/11/21)澳礦停產疊加 12 月鋰電排產超預期,碳酸鋰價格上行(2024/11/19)引言引言 固態電近年來既得到市場廣泛關注,也飽受爭議。半固態電
3、池到底是不是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何時到來?固態電池技術將為產業鏈帶來哪些變化?本篇報告旨在從技術本征角度回答以上問題,從而分析固態電池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以供市場參考。報告要點報告要點 固態電池是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是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最佳體系高安全性能的最佳體系。液態鋰電池體系向高能量密度迭代的熱安全矛盾凸顯,固態電池在本征安全性和鋰金屬負極兼容性上潛力大,是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最佳體系。且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已實現10-2S/cm 的突破,固態電池初步具備產業化理論基礎。全固態電池存在界面問題全固態電池存在界面問題+成本問題卡點成本問題卡點。全
4、固態取消電解液,“固-固”界面硬接觸將影響電池倍率和循環性能,并帶來加壓制造、干法混料等工藝難點。成本方面,目前固態電解質價格高昂,其中聚合物、氧化物體系遠期降本相對清晰,硫化物體系由于前驅體硫化鋰工藝尚未成熟,降本節奏將更緩慢。我們測算全固態電芯遠期成本有望達到 0.69 元/Wh。半固態本質仍屬于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在液態電池安全性仍有提升預期時,半固態本質仍屬于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在液態電池安全性仍有提升預期時,短期半固態在安全、性能、成本上優勢不明顯。短期半固態在安全、性能、成本上優勢不明顯。半固態并非液態到全固態的線性迭代,而是固態電池產業化初期的嘗試。雖然半固態電池可以一定程度延緩
5、電池熱失控,但犧牲了成本經濟性和倍率性能,在液態體系仍可從系統主動安全、電解液改性、隔膜改良等手段提升安全性的前提下,半固態電池的產業邏輯還有待進一步驗證。產業進展:半固態進入量產,但由于性價比優勢不明顯,裝車不及預期;全固產業進展:半固態進入量產,但由于性價比優勢不明顯,裝車不及預期;全固態部分進入態部分進入 A 樣階段,量產或將在樣階段,量產或將在 20302030 年后年后。固態電池產能總規劃超565.7GWh,已建成產能約 28.3GWh。半固態進入量產階段,但由于性價比優勢不明顯,目前車端銷售不及預期。全固態近期部分企業進入 A 樣階段,考慮全固態電池卡點仍較明顯,我們預計全固態量產
6、或將延遲至 2030 年后。固態電池產業突破后,將帶來電池材料體系變化,并部分帶動上游原材料需固態電池產業突破后,將帶來電池材料體系變化,并部分帶動上游原材料需求。求。固態電池技術有望對高鎳三元正極、硅碳負極、粘結劑、碳納米管導電劑、LiTFSI/LiFSI添加劑等帶來增量,電解液隔膜用量將有所減少。上游資源方面,有望對鋯、鑭、鈦等金屬形成一定帶動。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全固態電池界面問題技術突破進展不及預期;2.半固態電池在安全性、經濟性上優勢短期難以驗證;3.固態電池下游需求情況不及預期。-8%1%11%20%29%38%2024/22024/52024/82024/11電氣設備滬深30
7、0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2/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固態電池的產業邏輯.4 1.1 發展歷程:鋰金屬與鋰離子,液態與固態,鋰電池發展路徑的分化.4 1.2 液態電池困境:高能量密度趨勢下,面臨熱安全+鋰枝晶問題挑戰.5 1.3 固態電池發展機會: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最佳體系.6 2.全固態電池仍面臨界面+成本問題.7 2.1 全固態技術路徑.7 2.2 全固態電池卡點一:界面問題.7 2.3 全固態電池卡點二:成本問題.8 3.半固態電池本質仍是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
8、10 3.1 半固態電池技術路徑.10 3.2 半固態 VS 液態:性能和成本對比,半固態短期未占優.11 3.3 全固態 VS 半固態 VS 液態:性能和成本對比.13 4.固態電池產業進程.14 4.1 固態電池企業技術路線.14 4.2 固態電池研發現狀:從產品研發流程角度.15 4.3 固態電池產業規劃:半固態裝車不及預期,全固態預計2030 年后量產.17 5.固態電池對產業鏈的影響分析.18 5.1 固態電池對電池材料體系的影響.18 5.2 固態電池對上游資源的影響.19 風險提示.20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鋰電池發展歷程.4 圖表 2:液態鋰離子電池熱蔓延圖.5 圖表
9、3:鋰金屬負極與電解液的界面反應,金屬鋰負極的鋰枝晶問題.5 圖表 4:固態電池與液態電池結構對比圖.6 圖表 5:固態電池在熱失控抑制上的理論優勢.6 圖表 6:固態電池應用于鋰金屬負極的理論優勢.6 圖表 7:鋰電池材料體系技術發展路線圖.6 圖表 8:固態電池三種技術路徑材料體系&性能優劣分析.7 圖表 9: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關鍵點.8 圖表 10:固態電解質成本測算.8 圖表 11: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流程圖(干法-鋰金屬負極).9 圖表 12:全固態電芯遠期成本測算(硫化物體系).9 圖表 13:液態、半固態、全固態技術路徑下材料體系變化.10 圖表 14:極片固態化示意圖.11 圖表
10、 15:隔膜涂覆固態電解質示意圖(LATP).11 圖表 16:原位聚合技術制備半固態電池.11 kV8VhXsVlXmNtRaQdNbRpNqQsQsPjMnNpNjMqQuM6MoOwPMYoMrQxNoMvM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3/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17:電池的安全分類形式.12 圖表 18:寧德時代 NP 控制技術.12 圖表 19:2024 年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相比 21 年版本在安全性標準上進步較大.12 圖表 20:LATP+勃姆石涂覆在實驗中可以提升熱失控溫度.13 圖表 21
11、:無 EC 的電解液將 10Ah 高鎳 811 電芯的熱失控觸發溫度提高.13 圖表 22:半固態電池中 LATP 的使用在經濟性和性能等上相比液態電池隔膜涂覆并不明顯占優.13 圖表 23:全固態電池是長期方向之一.14 圖表 24:主要固態電池企業主要產品技術路線&產業化現狀匯總.14 圖表 25:典型電池廠商研發流程圖.15 圖表 26:SolidPower 固態電池研發流程.16 圖表 27:SolidPower 公布的 Pre-A原型設計階段電芯演變歷程.16 圖表 28:各企業固態電池產品所處研發階段.17 圖表 29:各企業固態電池量產規劃.17 圖表 30: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體系
12、發展圖.19 圖表 31:100GWh 固態電池中固態電解質對應的原材料消耗-噸.19 圖表 32:鈦產業鏈示意圖.20 圖表 33:2019 年全球主要產鋯國家鋯精礦產量(萬噸).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4/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1.固態電池的產業邏輯固態電池的產業邏輯 1.1 發展歷程:鋰金屬與鋰離子,液態與固態,鋰電池發展路徑的分化發展歷程:鋰金屬與鋰離子,液態與固態,鋰電池發展路徑的分化 1958 年,鋰金屬因低比重、極低電勢、極高質量能量密度被引入電池材料。鋰電池發展早期也均以鋰金屬電池為研究對象,加拿大 Mol
13、i 公司于 80 年代末實現 Li/Mo2 鋰金屬電池的首次商用。然而在 1989 年,Li/Mo2 電池因嚴重的鋰枝晶問題起火,引發了鋰電池安全性恐慌,鋰金屬二次電池發展陷入停滯。在鋰金屬鋰枝晶安全問題的十字路口,有兩種主要方案:一是替代鋰金屬負極,即液態鋰離子電池路線;二是替代電解液,即固態鋰電池路線,鋰電池產業發展路徑開始分化。液態鋰電池:理論研究液態鋰電池:理論研究+材料體系材料體系+需求驅動其率先爆發。需求驅動其率先爆發。1980 年,Armand 提出鋰離子電池模型,認為可以采用含鋰離子的嵌入式材料替代鋰金屬。與此同時,鈷酸鋰正極、石墨負極等嵌入式正負極材料的突破進一步驗證了鋰離子
14、模型的商業化可能性,再加之電解液體系發展相對成熟,1991 年索尼首次實現了鋰離子電池商業化。液態鋰離子電池也在消費電池和新能源電池的浪潮中率先完成產業爆發。固態鋰電池:歷經固態鋰電池:歷經 30 年實現固態電解質突破,初步具備產業化邏輯。年實現固態電解質突破,初步具備產業化邏輯。鋰金屬負極的鋰枝晶問題第二種路線是替代電解液。1978 年,固態電解質開始得到研究,1999 年松下等企業對離子電導率不高的聚合物固態電池和凝膠半固態電池實現少量商用。直至 2011 年,科研發現 Li10Ge2S12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達到 12mS/cm(優于電解液),固態鋰電池才開始得到產業更廣泛的關注。
15、對比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商業爆發邏輯,固態電池目前仍處于理論研究+材料體系發展階段,但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上的關鍵突破,使得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具備一定理論前提。圖表 1:鋰電池發展歷程 鋰金屬一次電池(19601970)鋰金屬二次電池(19721984)方案一:替代鋰金屬負極,液態鋰離子電池的蓬勃發展1958,鋰金屬作為電池鋰金屬作為電池材料材料概念首次被提出1962,Li/CuCl2電池1970,Li/(CF)n電池1976,Li/MnO2電池1958,采用有機電解液有機電解液作為電解質被提出1972,Exxon開發出Li/TiS2可循環鋰電池1978,Exxon推出鋰合金電池緩解鋰枝晶問題80
16、年代末,Moli公司Li Li/MoMo2 2電池首次商用電池首次商用1983,SEISEI膜理論膜理論建立,EC/PC/醚類等電解液體系研究方案二:替代液態電解質,固態電池的發展機遇1980,搖椅式電池概念提出,鋰離子電池模型建立鋰離子電池模型建立1980,LCOLCO層狀正極材料層狀正極材料發現1982,石墨負極材料石墨負極材料發現1991,索尼首批商用首批商用1865018650圓柱圓柱鋰離子電池問世鋰離子電池問世1996,LFPLFP電池首次開發電池首次開發1997,首個三元鋰電池誕生首個三元鋰電池誕生2006,比亞迪推出首款純電車2011,寧德時代成立2012,特斯拉Model S上
17、市2023,中國鋰電出貨占全球74%1978,PEO首次被作為鋰電池聚合物電解質研究1990,凝膠電解質開發1999,松下等企業開啟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商業化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商業化20002010,氧化物、硫化物等固態電解質研究不斷推進2011,固態電解質電導率突破固態電解質電導率突破Li10Ge2S12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達12mS/cm,超過液態電解質超過液態電解質20122012,豐田開啟車用全固態電池研究豐田開啟車用全固態電池研究2017,寶馬、豐田等主機廠及中國企業加入布局固態電池20222022,清陶第一代半固態量產清陶第一代半固態量產20242024,衛藍半固態裝車衛藍半固態裝
18、車2024,Quantum Scape鋰金屬全固鋰金屬全固態電池啟動態電池啟動B B樣交付樣交付1989,Li/Mo2電池起火,鋰金屬二次電池發展陷入停滯鋰金屬負極鋰枝晶安全問題帶來鋰電池產業發展路徑的分化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國粉體網,紅木棉,EVTank,黃彥瑜鋰電池發展簡史,歐陽明高報告全固態電池研發現狀與 產學研協同創新前景展望,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松湖之材,五礦證券研究所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5/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1.2 液態電池困境:高能量密度趨勢下,面臨熱安全液態電池困境:高能量密度趨勢下,面臨熱安全+鋰枝
19、晶問題挑戰鋰枝晶問題挑戰 電解液和隔膜存在熱安全短板,無法從本征層面緩解能量密度提升所帶來的安全性矛盾。電解液和隔膜存在熱安全短板,無法從本征層面緩解能量密度提升所帶來的安全性矛盾。當前三元/磷酸鐵鋰正極+石墨負極材料體系下,液態鋰離子電池已基本接近 300Wh/kg 能量密度瓶頸。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往往也意味著電池熱失控強度和蔓延速度的提升,對電池體系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從鋰電池熱失控蔓延圖看,隔膜融化、電解液燃燒揮發等是觸發熱失控、加速熱蔓延的關鍵因素。電解液和隔膜的安全短板效應加劇了高能量密度的安全矛盾。圖表 2:液態鋰離子電池熱蔓延圖 資料來源: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內部壓力測試
20、方法研究,劉恩宏,五礦證券研究所 電解液對鋰枝晶低抑制能力限制負極向鋰金屬方向迭代。電解液對鋰枝晶低抑制能力限制負極向鋰金屬方向迭代。低比重、極低電勢、高比容的鋰金屬負極被視為鋰電材料較終極的發展方向。在現有電解液體系中,鋰金屬負極會和電解液反應生成不穩定的 SEI膜,循環過程產生的鋰金屬體積變化會導致嚴重的鋰枝晶生長,最終刺穿隔膜引發短路。電解液對鋰枝晶低抑制能力限制負極向鋰金屬方向迭代。圖表 3:鋰金屬負極與電解液的界面反應,金屬鋰負極的鋰枝晶問題 資料來源:材料人,物理化學學報,五礦證券研究所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6/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21、 年 2 月 7 日 1.3 固態電池發展機會:固態電池發展機會: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最佳體系高安全性能的最佳體系 固態電池理論上可抑制、緩和熱失控,提升本征安全性。固態電池理論上可抑制、緩和熱失控,提升本征安全性。固態電池用固態電解質替代電解液和隔膜,固態電解質高化學/熱穩定性、高機械強度、固/固界面的低反應活性可抑制熱失控的發生,而非揮發性、非流動性和非可燃性則能減輕熱失控發生的危害,理論上可抑制、緩和熱失控,提升本征安全性。圖表 4:固態電池與液態電池結構對比圖 圖表 5:固態電池在熱失控抑制上的理論優勢 資料來源:Maxell,五礦證券研究所 資料
22、來源:eTransportation,何向明團隊,五礦證券研究所 固態電解質理論上抵御鋰枝晶能力更強,具備向鋰金屬負極迭代潛力。固態電解質理論上抵御鋰枝晶能力更強,具備向鋰金屬負極迭代潛力。固態電解質與鋰金屬負極界面反應相對弱,具備更高機械模量以抵御鋰枝晶生長。從材料體系角度,固態電解質與鋰金屬負極更高的兼容性為電池材料向高比能迭代提供了更多空間。圖表 6:固態電池應用于鋰金屬負極的理論優勢 圖表 7:鋰電池材料體系技術發展路線圖 資料來源:eTransportation,Advanced Materials,五礦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李泓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體系發展研究,中國工程科學,五礦證券研
23、究所 (1)當前液態鋰電池體系向高能量密度迭代的矛盾凸顯;(2)固態電池在本征安全性和鋰金屬負極兼容性上表現出較大潛力;(3)固態電解質材料在離子電導率關鍵性能上已有所突破?;谝陨先c,盡管當前固態電池仍存在界面問題、高成本等問題需要解決,我們仍然認為固態電池是鋰電池理論上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理想體系。在關鍵材料、技術、工藝完善及下游需求邏輯順暢后,固態電池有望爆發。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7/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2.全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仍面臨界面仍面臨界面+成本問題成本問題 2.1 全固態技術路徑全固態技術路徑 全固態
24、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實現對電解液和隔膜的完全替代。根據固態電解質類型的不同,全固態電池主要分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路線。聚合物和氧化物路線率先應用。聚合物和氧化物路線率先應用。聚合物電解質柔性好、成本低,率先得到應用,但其離子電導率低的劣勢明顯。氧化物體系穩定性高,但材料脆性會惡化固-固界面的剛性接觸,目前多與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等復合應用。硫化物電解質兼具高離子電導率和材料柔性,長期潛力大。硫化物電解質兼具高離子電導率和材料柔性,長期潛力大。離子電導率是電解質的第一材料特性,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可達到 10-2S/cm 量級(與電解液相當),且材料柔性強可改善界面接觸,是相對更有潛力的
25、發展路線。但由于不穩定性和電壓窗口低,目前仍在研發中。圖表 8:固態電池三種技術路徑材料體系&性能優劣分析 資料來源:Toward better batteries:Solid-statebattery roadmap 2035+,吳凡,Solid-State Battery Roadmap 2035+,Fraunhofer,元能科技,中科戰略新材研究院,五礦證券研究所 2.2 全固態電池卡點一:界面問題全固態電池卡點一:界面問題 界面問題會影響電池性能。界面問題會影響電池性能。全固態電池是用固態電解質對電解液完全替代,這使得正負極與電解質界面由“固-液”的軟接觸變為“固-固”的硬接觸。界面問
26、題的存在會導致:(1)界面電阻高,倍率性能差;(2)界面應力問題,循環性能差;(3)電解質與電極的副反應問題,循環受影響。界面問題也為全固態的量產制造帶來全新挑戰。界面問題也為全固態的量產制造帶來全新挑戰。電芯層面,電極與電解質的復合成型、干法電極技術亟待開發;電池系統層面,全固態電池一般需要施加外壓以保證循環過程中界面的緊密接觸,將帶來額外的制造難點。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8/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9: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關鍵點 資料來源:清陶電池,五礦證券研究所 2.3 全固態電池卡點二:成本問題全固態電池卡點二:成本
27、問題 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固態電解質當前成本較高。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固態電解質當前成本較高。三種路線除聚合物電解質外,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仍需等待進一步降本。我們對三種路線電解質成本進行測算:(1)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聚合物固態電解質:測算原材料成本在 12 萬元/噸,基本與電解液持平。(2)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氧化物固態電解質:LATP 型原材料成本測算約為 2 萬元/噸,當前氧化物電解質銷售價格約 1030 萬元/噸,遠期降本空間大。LLZO 型由于含有鋯、鑭等稀有金屬和小金屬,原材料成本會更高。(3)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目前售價高達數千萬元/噸,主要是由于硫化鋰前驅體 Li
28、2S 在合成工藝上尚未成熟。待前驅體工藝突破和規?;@現后,我們測算遠期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原材料成本有望降至 12.3 萬元/噸。圖表 10:固態電解質成本測算 電解質電解質 原料原料 單耗(噸單耗(噸/噸)噸)價格(萬元價格(萬元/噸)噸)單噸成本(萬元單噸成本(萬元/噸)噸)聚合物聚合物 PEO PEO 0.84 0.75 0.63 鋰鹽 0.16 5.4 0.87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 12 萬元萬元/噸噸 當前銷售價格當前銷售價格/氧化物氧化物 LATP 磷酸二氫銨 0.9 0.55 0.5 碳酸鋰 0.13 7.4 0.93 氧化鋁 0.04 0.4 0.02 二氧化鈦 0.35
29、1.5 0.53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 2.0 萬元萬元/噸噸 當前銷售價格當前銷售價格 約約 1030 萬元萬元/噸噸 硫化物硫化物 LPSCl 硫化鋰硫化鋰 0.34 遠期遠期 27.5 遠期遠期 9.5 五硫化二磷 0.58 1 0.6 氯化鋰 0.24 8 2.3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 遠期遠期 12.3萬元萬元/噸噸 當前銷售價格當前銷售價格 數千萬元數千萬元/噸噸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9/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彭林峰富氯型鋰硫銀鍺礦電解質的合成改性與應用研究,Energy Advances,J
30、iaxin Zhang,Wind,生意社,高工鋰電,CBC 鋰電新能源,粉體網,Gangtise,五礦證券研究所測算 注:聚合物按 EO:Li 摩爾比 18:1,鋰鹽取 LiPF6,PEO 價格參考環氧乙烷單體價格;氧化物按 Li1.3Al0.3Ti1.7(PO4)3,硫化物按 Li5.5PS4.5Cl1.5 測算,遠期硫化鋰按金屬 鋰 9 0 萬 元/噸測算。價格數據取值時間 2024.10 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不成熟,良率仍待進一步改善,帶來額外制造成本。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不成熟,良率仍待進一步改善,帶來額外制造成本。全固態電池制造面臨的挑戰主要在于:(1)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的核心在于電解質
31、與電極的復合成膜,相應制造工藝尚未成熟;(2)全固態的電解質制備和電芯制造過程需要加壓,帶來額外制造成本;(3)固體電極材料體積膨脹所帶來的應力問題也將帶來制造難度和良率缺陷。在當前的制造工藝不成熟和良率問題挑戰下,全固態電芯成本較高??紤]遠期良率改善后,我們預期遠期全固態成本為 0.69 元/Wh。圖表 11: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流程圖(干法-鋰金屬負極)資料來源:中國固態電池技術大會報告,鋰電科學社,五礦證券研究所 圖表 12:全固態電芯遠期成本測算(硫化物體系)組分組分 1GWh 單耗(噸)單耗(噸)單價(萬元單價(萬元/噸)噸)成本(元成本(元/Wh)正極 1450 14.2 0.21
32、負極(鋰金屬)90 88 0.08 固態電解質 1200 14 0.17 銅箔 550 8 0.04 鋁箔 450 3.0 0.01 其他 0.02 材料合計 0.53 制造等成本 0.16 良品率 100%電芯遠期成本合計電芯遠期成本合計 0.69 資料來源:每日經濟新聞、FruanHoferSolid-State Battery Roadmap 2035+、SMM、wind、五礦證券 研究所測算*注:1)采用高鎳正極+金屬鋰負極測算,假設固態電解質是大規模應用狀態;2)鋰金屬價格是按照 碳酸鋰遠期 12 萬/噸測算;3)假設液態電池未來在電解液和固態電解質環節和全固態不一致;4)固態電解質
33、按照硫化物體系 Li5.5PS4.5Cl1.5 測算,假設價 擠壓成膜制漿干混集流體復合涂電解質電解質膜電解質膜正極膜正極膜鋰負極鋰負極電解質膜電解質膜鋰成膜制漿涂電解質制痕/涂膠模切模切復合疊片成型熱壓極耳焊頂側封烘烤等靜壓預封化成二封氦檢分容全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0/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格在 15 萬元每噸。3.半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本質仍是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本質仍是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 3.1 半固態電池技術路徑半固態電池技術路徑 半固態電池主要變化在電解液,是全固態技術成熟前的折中嘗試。半固態電池
34、主要變化在電解液,是全固態技術成熟前的折中嘗試。依據電解液質量含量不同,電池可細分為液態(25wt%)、半固態(5-10wt%)、準固態(0-5wt%)和全固態(0wt%)四大類。由于全固態電池界面問題技術難度大,短期難以解決,半固態理念在中國率先展開。半固態案逐步降低電解液含量,同時引入固態電解質,以部分改善安全性能。由于仍有電解液存在,我們認為半固態并非液態到全固態的線性迭代,而是產業化初期的探索方向之一,其發展可以為固態電解質的產業化打好基礎,但半固態電池產業邏輯本質還在于相較于液態電池在性能與成本上是否有改善。圖表 13:液態、半固態、全固態技術路徑下材料體系變化 資料來源:儲能頭條,
35、五礦證券研究所 目前半固態主要方案包括:極片固態化、隔膜涂覆、原位聚合等。目前半固態主要方案包括:極片固態化、隔膜涂覆、原位聚合等。(1)極片固態化:極片固態化:正負極包覆固態電解質,是利用固態電解質對正負極進行孔隙填充和表面修飾的方案,將原本滲入多孔電極孔隙的電解液替代為固態電解質進行傳導,以減少電解液的用量,部分提高電池安全性能。極片固態化技術關鍵點在于改善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固態電解質納米化等。(2)隔膜涂覆:隔膜涂覆:是利用固態電解質離子傳導、電子絕緣特性,將固態電解質涂覆于隔膜基膜復合使用的方案,可以減少電解液用量、提升安全性能,相較氧化鋁涂覆可改善電解液與隔膜的浸潤性。目前 LA
36、TP 氧化物電解質涂覆隔膜應用較多,固態電解質要求納米級。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1/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14:極片固態化示意圖 圖表 15:隔膜涂覆固態電解質示意圖(LATP)資料來源:中科院蘇州納米研究所,先進電池材料,五礦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深水科技咨詢,金研會,五礦證券研究所 (3)原位聚合:原位聚合:是將聚合物單體、交聯劑、引發劑以及液態電解質混合,注入電池、真空焊封后,通過加熱或 UV 輻照聚合形成凝膠固態電解質網絡的方案。由于還保留了部分電解液,充分浸潤使凝膠與電極和隔膜能緊密接
37、觸,可減少界面阻抗。原位聚合技術關鍵點在于電解質的組成(包括液態電解液的配方,引發劑交聯劑的結構設計),工藝流程中固化、化成工藝的工藝參數和工藝順序等。圖表 16:原位聚合技術制備半固態電池 資料來源:通用汽車,先進電池材料,五礦證券研究所 3.2 半固態半固態 VS 液態:性能和成本對比,半固態短期未占優液態:性能和成本對比,半固態短期未占優 安全性能方面,液態電池熱蔓延控制技術進步明顯,半固態電池的安全優勢有待進一步驗證。安全性能方面,液態電池熱蔓延控制技術進步明顯,半固態電池的安全優勢有待進一步驗證。(1)電芯產品層面:電芯產品層面:近年來,近年來,液態電池液態電池通過本征安全通過本征安
38、全+主動被動的安全措施,在主動被動的安全措施,在熱蔓延控熱蔓延控制技術進步明顯制技術進步明顯。除了從電芯材料層面提高本征熱安全性外,電池包系統層面的泄壓閥設計,電池包層級的熱隔斷、主動熱管理,乘客艙層級的上蓋防火毯、預警裝置等措施近年來不斷升級,可降低熱失控后的熱蔓延風險。以寧德時代為例,使用 NP2.0技術的電池在熱失控時的峰值溫度與 NP1.0 技術的峰值溫度降低了 270。寧德時代 23 年初量產了 NP 2.0 技術,新的 NP 3.0 等技術更強大。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2/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17:電池的
39、安全分類形式 圖表 18:寧德時代 NP 控制技術 資料來源:動力電池熱失控抑制研究進展,白瑩,五礦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五礦證券研究所 (2)電池標準層面,液態電池安全性仍有提升預期。電池標準層面,液態電池安全性仍有提升預期。2024 年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 相比21年版本在安全性標準上進步較大,幾個重要的變化在于:要求針刺或加熱等熱擴散試驗后整個電池包不著火、不爆炸,該要求是首次被提出。要求單個電芯熱失控后試驗環境之下保持兩個小時,電池包溫度不超過 60。逃生時間方面,上一代國標要求單個電池熱失控 5 分鐘之內要有報警信號,這一代還要求后續 5 分鐘內無可見煙氣
40、進入乘員艙。該意見稿由電池廠主要參與,后續預期液態電池安全性仍有明顯提升空間。圖表 19:2024 年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相比 21年版本在安全性標準上進步較大 資料來源: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五礦證券研究所 (3)學術論文層面,半固態并非是改善熱安全性唯一方式,勃姆石涂覆、電解液改性等方學術論文層面,半固態并非是改善熱安全性唯一方式,勃姆石涂覆、電解液改性等方式均可改善電池熱安全性。式均可改善電池熱安全性。根據學術論文High-Voltage and High-Safety Practical Lithium Batteries with Ethylene Carbon
41、ate-Free Electrolyte,LATP 氧化物電解質隔膜涂覆半固態相比勃姆石隔膜涂覆的液態電池在熱失控溫度上提升了 15 度左右(從 147 度提到 162 度)。除了隔膜涂覆方式外,學術論文Improving the Safety of HED LIBs by Co-Coating Separators with Ceramics 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s中,在進行無 EC 電解液改性后,也可以將電池熱失控溫度從 196 度提到 260 度,提升幅度大。這意味著半固態電池的涂覆并非是改善熱安全性唯一方式。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3/2
4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20:LATP+勃姆石涂覆在實驗中可以提升熱失控溫度 圖表 21:無 EC的電解液將 10Ah 高鎳811電芯的熱失控觸發溫度提高 資料來源:High-Voltage and High-Safety Practical Lithium Batteries with Ethylene Carbonate-Free Electrolyte,Yu Wu,五礦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mproving the Safety of HED LIBs by Co-Coating Separators with Ceramics
43、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s,TianHang Zhang,五礦證券研究所(a/b是采用 EC,c/d 是不采用 EC 電解液的體系)經濟性、性能、制造綜合比對,整體來看,半固態用更高成本、并犧牲部分倍率性能,換取經濟性、性能、制造綜合比對,整體來看,半固態用更高成本、并犧牲部分倍率性能,換取一定安全性提升。一定安全性提升。以 LATP 隔膜涂覆半固態電池為例,相比液態電池勃姆石涂覆,LATP 在短期經濟性、工藝良率不占優,性能有優有劣;遠期優勢不夠明顯。半固態當前受制于良品率等因素成本較高,長期和勃姆石涂覆的液態電池處于同一水平。從性能、經濟性、工藝等條件對比,以
44、 LATP隔膜涂覆為代表的半固態電池在經濟性和性能上相比液態電池隔膜涂覆尚未明顯占優。圖表 22:半固態電池中LATP的使用在經濟性和性能等上相比液態電池隔膜涂覆并不明顯占優 資料來源:High-Voltage and High-Safety Practical Lithium Batteries with Ethylene Carbonate-Free Electrolyte、易車、遠川、澎湃、同花順、wind、中國塑料加工工業 協會、SMM、藍科途、五礦證券研究所測算 3.3 全固態全固態 VS 半固態半固態 VS 液態:性能和成本對比液態:性能和成本對比 從性能、經濟性、工藝等條件對比,
45、全固態電池遠期性能潛力大。從性能、經濟性、工藝等條件對比,全固態電池遠期性能潛力大。全固態電池適合對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需求大的領域,是對現有高能量密度體系的升級方案。其犧牲了少部分性能,用更高成本換取了本征高安全性,且能量密度上限更大,是鋰電池長期發展方向之一。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4/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23:全固態電池是長期方向之一 資料來源:每日經濟新聞、Solid-State Battery Roadmap 2035+、SMM、wind、芝能汽車、江西廣播電視臺、五礦證券 研究所測算 備注:1)標綠的是相比液態
46、的劣勢,標紅的是優勢,顏色深代表程度大。2)全固態硫化物體系按照 Li5.5PS4.5Cl1.5+金屬鋰負極+高鎳正極;半固態采用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硅負極+高鎳正極。3)*考慮實際良品率,未來半固態成本可能比理論的高;4)遠期是指完全大規?;?;5)體積能量密度是只考慮固態電解質相比液態的變化,為粗算值。4.固態電池產業進程固態電池產業進程 4.1 固態電池企業技術路線固態電池企業技術路線 固態電池賽道涌入玩家眾多,不同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各不相同。(1)全固態全固態/半固態的選擇:半固態的選擇:中國、美國企業優先布局半固態,逐步過渡至全固態。清陶能源、衛藍新能源、贛鋒鋰電等中國企業率先開啟半
47、固態的量產裝車。日韓企業選擇直接進行全固態研發。(2)電解質路線的選擇:電解質路線的選擇:目前半固態電池多選用氧化物和聚合物或兩者復合的路線,全固態電池多采用硫化物路線。(3)正負極材料的選擇:正負極材料的選擇:正極材料方面,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鎳三元)是現階段固態電池企業的主流選擇。負極材料方面,以硅基負極為提高能量密度手段,長期轉向鋰金屬負極。圖表 24:主要固態電池企業主要產品技術路線&產業化現狀匯總 企業企業 電池類型電池類型 電解質電解質 正極正極 負極負極 階段階段 應用情況應用情況 清陶能源清陶能源 半固態 氧化物+聚合物/鹵化物復合 高鎳三元 預鋰硅氧 已量產 智己 L6 裝車
48、輝能科技輝能科技 半固態 氧化物 NCM811 預鋰硅氧 已量產 奔馳合作 衛藍新能源衛藍新能源 半固態 氧化物+聚合物 NCM/LFP 預鋰硅氧 已量產 蔚來裝車 贛鋒鋰電贛鋒鋰電 半固態 氧化物 高鎳三元 石墨 已量產 東風 E70 裝車賽力斯SERES-5 裝車 寧德時代寧德時代 全固態 硫化物/20Ah 試生產/鵬輝能源鵬輝能源 全固態 氧化物復合/研發中 Solid Power 全固態 硫化物 NCM811 高硅負極 A 樣驗證 交付寶馬 Quantum Scape 半固態 陶瓷電解質+部分正極電解液 NCM 無負極,充電后為鋰金屬 A 樣驗證 交付大眾 SES 半固態 聚合物電解質
49、+高濃度鋰鹽電解高鎳三元/LFP 鋰金屬 A 樣量產 B 樣驗證 本田、現代、通用合作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5/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液 Factorial Energy 半固態 FEST(自研)/鋰金屬 B 樣驗證 奔馳合作 全固態 硫化物/A 樣驗證 奔馳合作 豐田豐田 全固態 硫化物/研發中 三星三星 SDI 全固態 硫化物 NCA 無負極 研發中 SK On 全固態 硫化物/氧化物/研發中 LG 全固態 硫化物 NCM811 硅負極 研發中 資料來源:北極星電力網,集邦新能源網,36 氪,新華財經,固態電池 SSB
50、,中國儲能網,NE 時代,集邦固態電池,光源資本,讀創,蓋世汽車,澎湃新聞,SolidPower,BMW,Quantumscape,大眾,SES AI,新能源情報局,旺材鋰電,電池中國,維科網鋰電,固態電 池前沿,粉體網,五礦證券研究所整理 4.2 固態電池研發現狀:從產品研發流程角度固態電池研發現狀:從產品研發流程角度 電池新產品開發過程通常會經歷“電池新產品開發過程通常會經歷“Pre-A 樣、樣、A 樣、樣、B 樣、樣、C 樣、樣、D 樣、發布”等幾個階段。樣、發布”等幾個階段。研發流程實際上是多次原型方案設計-測試驗證的循環,整個過程需要充分考慮化學體系和電池結構、電池性能表現、生產工藝
51、可行性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考察新產品是否滿足了客戶對于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等方面的需求。電池公司在研發流程具備共性,以寧德時代和固態電池廠商 Solid Power 為例,其電池研發階段劃分和決策考慮基本一致。電池新品在商業化發展早期需要預留較長開發時間。電池新品在商業化發展早期需要預留較長開發時間。鋰電池未達徹底商業爆發時,根據電池中國,寧德時代曾在 2019 年度業績交流會表示:“在國際市場,從和客戶聯合開發產品 A、B、C 樣到量產一般經歷 3648 個月不等,而客戶一般而言在第二樣品階段時開始定點?!睆?SolidPower 公開的固態電池產品研發規劃來看,其預留的從 A 樣到量產的
52、研發周期至少在 4854 個月。圖表 25:典型電池廠商研發流程圖 資料來源:36 氪,五礦證券研究所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6/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26:SolidPower 固態電池研發流程 階段階段 目標目標 說明說明 電芯規格電芯規格 調整時間調整時間 Pre-A 樣樣 原型方案設計 設計電芯樣品,證明可以滿足產品基本功能需求 0.2Ah,2Ah,20Ah 根據研發進展 A 樣樣 電芯概念驗證 原型電池設計開發,基于客戶需求評估多種設計方案;供應商測試及篩選 EV 規格 最短 12 個月 B樣樣 電芯設計驗證
53、 電芯設計敲定;試驗線生產樣品;確保電芯表現滿足客戶需求;模組和PACK 測試驗證 EV 規格 最短 1218 個月 C 樣樣 電芯工藝驗證 制造工藝敲定;確保電芯生產良率達到客戶要求;繼續 PACK 測試并進行原型車集成 EV 規格 應予保留 12 個月適配 D樣樣 電芯產品驗證 確認完整的電芯批量生產能力;裝車測試 EV 規格 應予保留 12 個月磨合期 量產銷售量產銷售 銷售產品 向客戶批量出售產品 EV 規格 資料來源:SolidPower,五礦證券研究所 產品規格方面,從實驗室到試生產對電芯規格提出一定要求。產品規格方面,從實驗室到試生產對電芯規格提出一定要求。以 SolidPowe
54、r 為例,在 Pre-A 樣品研發階段,電芯規格從單層 0.2Ah 的模具電池逐步演變為 22 層 20Ah 的軟包電池,并發展為 100AhEV 規格軟包電池后進入 A 樣測試。寧德時代近期進入試生產的全固態電池樣品為 20Ah 軟包電芯。圖表 27:SolidPower 公布的Pre-A 原型設計階段電芯演變歷程 資料來源:SolidPower,五礦證券研究所 半固態進入量產階段,全固態處于半固態進入量產階段,全固態處于 A 樣階段。樣階段??偨Y各主要企業固態電池產品開發情況,目前清陶、衛藍等半固態電池企業已進入量產階段,全固態多處于研發和送樣階段,進展較快的Factorial Energ
55、y、SolidPower 和寧德時代進入 A 樣階段。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7/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28:各企業固態電池產品所處研發階段 資料來源:請陶發展,NE 時代新能源,DT 新材料,晚點 Auto,QuantumScape,SESAI,中國能源報,五礦證券研究所 4.3 固態電池產業規劃:半固態裝車不及預期,全固態預計固態電池產業規劃:半固態裝車不及預期,全固態預計 2030年后量產年后量產(1)產能布局:)產能布局:固態電池產能總規劃超 565.7GWh,已建成產能約 28.3GWh,建成產能主要來自中國半
56、固態電池企業。(2)裝車情況:)裝車情況:已宣布裝車量產的為清陶-智己、衛藍-蔚來、贛鋒-東風、贛鋒-賽力斯,半固態電池率先進入裝車量產階段,但從實際車型銷售情況來看,裝車進展不及預期。(3)量產節奏:)量產節奏:半固態已具備量產能力,但在在性能成本上的優勢有待進一步驗證。全固態電池廠商宣布的量產時間集中在 20272028 年,但考慮全固態電池界面問題突破難度高,且全固態主流的硫化物路線在鋰金屬穩定性和成本上卡點仍較明顯,預計量產延遲至 2030年后。圖表 29:各企業固態電池量產規劃 資料來源:EV tank,五礦證券研究所 注:截止 2024 年 6 月的統計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57、Page 18/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5.固態電池對產業鏈的影響分析固態電池對產業鏈的影響分析 5.1 固態電池對電池材料體系的影響固態電池對電池材料體系的影響(1)正極材料:向高電壓、高壓實升級,中短期高鎳三元是主要增量)正極材料:向高電壓、高壓實升級,中短期高鎳三元是主要增量 固態電池追求高能量密度,預計正極材料向高鎳三元正極、富鋰錳基正極、LMNO 正極、高電壓鈷酸鋰正極、無鋰正極等方向迭代。其中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發展較為成熟,預計是中短期主要增量。制造工藝上,是趨向高壓實技術以提升體積能量密度。(2)負極材料:向高克容量升級,中短期硅
58、碳負極為主要增量,長期轉向鋰金屬負極)負極材料:向高克容量升級,中短期硅碳負極為主要增量,長期轉向鋰金屬負極 硅具備 4200mAh/g 克容,是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優選材料。但由于硅材料的高膨脹性,目前主要以硅碳負極摻混石墨的形式使用,將是中短期主要增量,目前已發展至第三代 CVD 氣相硅碳。鋰金屬具備 3860mAh/g 克容和-3.04V 極低電勢,是負極材料的理想方向,但鋰金屬負極面臨鋰枝晶問題和體積變化問題,現階段研究方向之一是鋰復合負極,以改善離子電導率。(3)固態電解質:固態電池帶來從)固態電解質:固態電池帶來從 0-1 的增量的增量 半固態隔膜涂覆、原位聚合、極片固化等技術中,固
59、態電解質以氧化物和聚合物體系為主。全固態以硫化物體系為主。(4)隔膜:半固態帶來部分固態電解質隔膜增量,但后續將取消隔膜使用)隔膜:半固態帶來部分固態電解質隔膜增量,但后續將取消隔膜使用 半固態隔膜涂覆技術使用固態電解質涂覆后的復合隔膜,短期將為復合隔膜帶來一定增量。但考慮現階段部分廠商已推出無隔膜半固態電池,遠期全固態也將取消隔膜使用,預計固態電池技術仍將對隔膜造成部分沖擊。(5)電解液:用量減少)電解液:用量減少 根據固態電池定義,半固態電池中電解液含量將降低至10wt%,全固態電池將不含電解液。(6)輔材:粘結劑、碳納米管導電劑、)輔材:粘結劑、碳納米管導電劑、LiTFSI/LiFSI
60、添加劑有所變化添加劑有所變化 粘結劑方面,干法工藝可能成為固態電池潛在方案,干法纖維化粘結劑聚四氟乙烯(PTFE)等或將產生增量;導電劑方面,固態電池界面抗阻提升,導電劑可能由傳統炭黑升級為單壁/多壁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添加劑方面,半固態原位聚合工藝中需要使用新型鋰鹽LiTFSI/LiFSI 等作為添加劑。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19/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圖表 30: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體系發展圖 資料來源: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體系發展研究,李泓,陳立泉,五礦證券研究所 5.2 固態電池對上游資源的影響固態電池對上游資源的影響
61、固態電池的出貨量有望逐步帶動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固態電池的出貨量有望逐步帶動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鋰電池的興起帶動了碳酸鋰的行情,三元電池的興起帶動了上游鈷的行情。未來固態電池的滲透率的提升對于上游的原材料也有一定的影響。電解質層面:從常見的氧化物固態電解質電解質層面:從常見的氧化物固態電解質 LLZO、LATP 等可以看出,有望對鋯、鑭、鈦等金等可以看出,有望對鋯、鑭、鈦等金屬形成一定的影響。屬形成一定的影響。按照 100Gwh 電池量,半固態和全固態下對固態電解質的消耗量級不同,以 LLZO 為例,100Gwh 半固態電池預計消耗約 0.58 萬噸氧化鑭,在全固態下需要約 5.8 萬噸氧化鑭;1
62、00Gwh 半固態電池預計消耗約 0.29 萬噸氧化鋯,在全固態下需要約 2.9 萬噸氧化鋯。圖表 31:100GWh 固態電池中固態電解質對應的原材料消耗-噸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王佳駿石榴石型固態電解質 Li7La3Zr2O12 的研究進展,嵇晨豪纖維素納米纖維和 LATP 修飾 的 PEO固體電解質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五礦證券研究所測算*注:假設半固態按照 1gwh 電池需要 100 噸的 LLZO 或 LATP 等電解質為例;全固態假設 1gwh 是 1000 噸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20/22 Table_Page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 2025 年 2 月 7 日 鈦:
63、全球鈦礦下游需求主要是鈦白粉(白色顏料和功能性材料,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鈦)、海綿鈦等。圖表 32:鈦產業鏈示意圖 圖表 33:2019 年全球主要產鋯國家鋯精礦產量(萬噸)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五礦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五礦證券研究所 鑭:氧化物固態電解質 LLZO 的原材料包括鑭元素,屬于稀土元素。2022 年全球稀土產量為 30 萬噸,同比增長 3.4%。其中,中國稀土產量達 21 萬噸,同比增長 25%。對于氧化鑭,根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統計,截止到 2020 年,中國高純氧化鑭的年產量大約在 2.5 萬噸左右,占據了全球高純氧化鑭產量的 80%以上。鋯:氧化物固態電解質 L
64、LZO 的原材料包括鋯元素,據華經情報統計,2019 年全球生產鋯礦物精礦約為 148 萬噸(以 ZrO2 計),澳大利亞是生產鋯精礦最多的國家,2019 年生產鋯精礦 55 萬噸,而我國生產鋯精礦 8 萬噸,占世界總資源的 5.4%。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全固態電池界面問題技術突破、干法工藝等進展不及預期;2.半固態電池在安全性、經濟性上優勢短期難以驗證;3.固態電池下游需求情況不及預期。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Page 21/22 Table_Page1 2025 年 2 月 7 日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登記為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
65、具本報告。作者保證:(i)本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ii)本報告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并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iii)本報告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iv)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v)英文版翻譯若與中文版有所歧義,以中文版報告為準;特此聲明。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 6 到 12 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也即: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到12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其中:A 股市場以滬深3
66、00指數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 指數為基準。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股票評級 買入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回報在 20%及以上;增持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回報介于 5%20%之間;持有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回報介于-10%5%之間;賣出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回報在-10%及以下;無評級 預期對于個股未來 6 個月市場表現與基準指數相比無明確觀點。行業評級 看好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 10%以上;中性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10%10%之間
67、;看淡 預期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基準指數整體水平-10%以下。一般聲明一般聲明 五礦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即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僅在相關法律許可的情況下發放,并僅為提供信息而發放,概不構成任何廣告。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研究報告的任何部分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翻版、復制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如引用須聯絡五礦證券研究所獲得許可后,再注明出處為五礦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在刊載或者轉發本證券研究報告或者摘要的同時,也應注明本報告的發布
68、人和發布日期及提示使用證券研究報告的風險。若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或將產生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的作者是基于獨立、客觀、公正和審慎的原則制作本研究報告。本報告的信
69、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包含作者對證券價格漲跌或市場走勢的確定性判斷。在任何情況下,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五礦
70、證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五礦證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五礦證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參考依據。聯系我們聯系我們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北京北京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富城路 99號震旦國際大廈 30 樓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濱海大道3165號五礦金融大廈 23 層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3號五礦廣場C座 3F 郵編:200120 郵編:51
71、8035 郵編:100010 Page 22/22 Analyst Certification The research analyst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report,in whole or in part.The analyst has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Advisory Certification granted by the 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Besides,the analyst independently and objec
72、tively issues this report holding a diligent attitude.We hereby declare that(1)all the data used herein is gathered from legitimate sources;(2)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nalysts 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and accurately reflects his/her views;(3)the analyst has not been placed under any undue influen
73、ce or intervention from a third party in compiling this report;(4)there is no conflict of interest;(5)in case of ambiguity du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Investment Rating Definitions The rating criteria of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The ratings co
74、ntained herein are classified into company ratings and sector ratings(unless otherwise stated).The rating criteria is the relative market performance between 6 and 12 months after the reports date of issue,i.e.based on the range of rise and fall of the companys stock price(or industry index)compared
75、 to the benchmark index.Specifically,the CSI 300 Index is the benchmark index of the A-share market.The Hang Seng Index is the benchmark index of the HK market.The NASDAQ Composite Index or the S&P 500 Index is the benchmark index of the U.S.market.Ratings Definitions Company Ratings BUY Stock retur
76、n is expected to outperform the benchmark index by more than 20%;ACCUMULATE Stock relative performance is expected to range between 5%and 20%;HOLD Stock relative performance is expected to range between-10%and 5%;SELL Stock return is expected to underperform the benchmark index by more than 10%;NOT
77、RATED No clear view of the stock relative performance over the next 6 months.Sector Ratings POSITIVE Overall sector return is expected to outperform the benchmark index by more than 10%;NEUTRAL Overall sector expected relative performance ranges between-10%and 10%;CAUTIOUS Overall sector return is e
78、xpected to underperform the benchmark index by more than 10%.General Disclaimer Minmetals Securities Co.,Ltd.(or“the company”)is licensed to carry on securities investment advisory business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The Company will not deem any person as its client notwithstandi
79、ng his/her receipt of this report.The report is issued only under permit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The report should not be used or considered as an offer or the solicitation of an offer to sell,buy or subscribe for securities or other financial
80、 instruments.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e report is under the copyright of the company.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company,none of the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shall duplicate,copy,or redistribute any part of this report,in any form,to any other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The party
81、 who quotes the report should contact the company directly to request permission,specify the source as Equity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inmetals Securities,and should not make any change to the information in a manner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The party who re-publishes or forwards the resear
82、ch report or part of the report shall indicate the issuer,the date of issue,and the risk of using the report.Otherwise,the company will reserve its right to taking legal action.If any other institution(or“this institution”)redistributes this report,this institution wi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its
83、 redistribution.The information,opinions,and inferences herein only reflect the judgment of the company on the date of issue.Prices,values as well as the returns of securities or the underlying assets herein may fluctuate.At different periods,the company may issue reports with inconsistent informati
84、on,opinions,and inferences,and does not guarante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s kept up to date.Meanwhile,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any prior notice.Inves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pdates or modifications.The analyst wrote the report based on principl
85、es of independence,objectivity,fairness,and prudence.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was obtained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sources.However,the company makes no warranty of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and does not guarantee the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contained do not change.The compa
86、ny strives to be objective and fair in the reports content.However,opinions,conclusions,and recommendations herein are only for reference,and do not contain any certain judgments about the changes in the stock price or the market.Under no circumstance shall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or opinions expr
87、essed herein form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to anyone.The company or analysts have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investment decision based on this report.Neither the company,nor its employees,or affiliates shall guarantee any certain return,share any profits with investors,and be liable to any investor
88、s for any losses caused by use of the content herein.The company and its analysts,to the extent of their awareness,hav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which is required to be disclosed,or taken restrictive or silent measures by the law s with the stock evaluated or recommended in this report.Minmetals Secu
89、rities Co.Ltd.2019.All rights reserved.Special Disclaimer Permitted by laws,Minmetals Securities Co.,Ltd.may hold and trade the securities of companies mentioned herein,and may provide or seek to provide investment banking,financial consulting,financial products,and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s
90、e companies.Therefore,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that Minmetals Securities Co.,Ltd.or other related parties may have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which may affect the objectivity of the report.Investors should not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solely based on this report.Contact us Shanghai Shenzhen B
91、eijing Address:30/F,Zhendan International Building,No.99 Fucheng Road,Lujiazui Street,Pudong New District,Shanghai Address:23F,Minmetals Financial Center,3165 Binhai Avenue,Nanshan District,Shenzhen Address:3/F,Tower C,Minmetals Plaza,No.3 ChaoyangmenNorth Street,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 Postcode:200120 Postcode:518035 Postcode: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