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好小米汽車產業鏈看好小米汽車產業鏈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部分證券分析師:黃細里執業證書編號:S0600520010001 聯系郵箱:聯系電話:021-60199790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二日核心觀點2投資建議:品牌+生態優勢下SU7表現超預期,我們看好小米集團及小米汽車產業鏈,其中產業鏈標的按收入彈性大小排序依次為德賽西威+經緯恒潤+華陽集團+拓普集團+新泉股份。風險提示全球經濟復蘇力度低于預期;L3-L4智能化技術創新低于預期;全球新能源滲透率低于預期等。小米造車:三年磨一劍,SU7表現超預期資金實力:為持續資本開支&研發投入提供基石。集團層面經營業績良好,現金實力雄厚。小米
2、汽車研發投入規模逐季接近新勢力車企。2021年3月小米宣布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造車,其中首期投資100億人民幣。汽車相關研發人員處于快速擴張中,截至2023Q4小米汽車團隊規模已增長至3400人??腿夯A:品牌認知度高,粉絲群體龐大。小米創立之初通過社群營銷等營銷方式培養了一批粉絲群體,截至2023Q4全球MIUI月活用戶達6.41億,受眾群體龐大。同時小米手機高端化能力也在穩步迭代中,2023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機(3000元以上機型)出貨量在小米集團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占比超過20%,消費者購買力已形成一定規模。渠道&交付:有望實現交付即上量。4月底SU7標準版和Max版啟動交付,5月
3、底Pro版本啟動交付。小米汽車一期工廠的年產能為15萬臺,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渠道方面,首批銷售網點覆蓋全國29城,59家銷售門店,17個限時展廳,58家服務中心。智能駕駛&座艙:1)標準版配備1顆Orin-N(84TOPS),Max/Pro版搭載2顆英偉達Orin-X(508TOPS)+1個激光雷達。2套智駕方案 Xiaomi Pilot Pro 和 Xiaomi Pilot Max城市NOA將于4月開始用戶測試,5月開通10城,8月全國開通。2)全系標配高通驍龍 8295 座艙芯片;可實現上車自動連接小米同賬號手機+手機應用大屏顯示+一鍵PIN應用+五音區語音深度控車
4、+支持蘋果生態。wWjYjZ9ZgVjZkX9PaO8OsQrRoMmQiNrRrNkPmNoM6MmNrRuOnMyQuOmPsN小米汽車產業鏈投資框架品牌認知度高推薦標的推薦邏輯首款產品爆款預期注:數據截至2024年4月9日;小米集團/德賽西威已發布2023年報,表中所示2023年數據為真實財務數據;其余數據均為東吳證券研究所預測數據,其中小米集團預測數據為東吳證券研究傳媒互聯網&海外研究團隊預測生態完善產業鏈標的核心受益數據來源:wind,公司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公司市值/億元營收/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23E24E25E23E24E25E23E24E25E小米集團3,8672709.
5、73107.83340.7174.8159.4189.1222420德賽西威746219.1285.1369.415.522.930.8483324經緯恒潤8444.055.071.50.71.53.41205625拓普集團660199.3281.8396.021.730.040.53022163小米造車歷程:立項三年迎來首款車型上市三年造車歷程,首款車型即將正式上市。在小米集團正式立項汽車業務前,雷軍通過順為資本參與投資蔚來/小鵬汽車。2021年3月小米集團正式公告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首期投資金額為100億元,公司預計至2031年累計投資額100億美元。2021年9月小米汽車正式注冊,11
6、月落戶北京經開區。2023年12月小米SU7正式登錄工信部公告,同時小米汽車舉行技術發布會,發布包括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在內的核心技術底座。2024年3月首款車型SU7正式上市。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正式立項2021/32021/9小米汽車正式注冊小米與北京經開區簽訂合作協議,計劃分兩期建設累計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2021/112022/8公布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進展,在自動駕駛領域首期投入33億元,組建超5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2023/12SU7配置信息在工信部公告,申報企業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小米舉行技術發布會&小米首款車型SU7正式亮相2023/12SU7正式上
7、市2024/3圖:小米造車歷程梳理圖:雷軍造車演講:最后一次創業,為小米汽車而戰數據來源: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4資金實力:為持續資本開支&研發投入提供基石注:數據截至2023年1月11日數據來源: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集團層面經營業績良好,現金實力雄厚。2023年小米集團總營收達2709.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193億元,截至三季度的現金儲備為1363億元,為包括汽車在內的創新業務研發提供堅實保障。小米汽車研發投入規模逐季接近新勢力車企。2021年3月小米宣布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造車,其中首期投資100億人民幣。2023Q3單季度研發投入已超過小鵬汽車。汽車相關
8、研發人員處于快速擴張中,截至2023Q4小米汽車團隊規模已增長至3400人。圖: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與新勢力車企研發費用對比情況/億元圖:截至2023年底小米汽車團隊與新勢力車企研發人員規模對比情況/人圖:小米汽車研發人員規模變化情況/人100012001800230030003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Mar-22May-22Jul-22Sep-22Nov-22Jan-23Mar-23May-23Jul-23Sep-23Nov-231100070005401672634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蔚來華為車B
9、U小鵬理想小米051015202530354045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2023Q32023Q4小米汽車蔚來小鵬理想5客群基礎:品牌認知度高,粉絲群體龐大數據來源: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品牌認知度高,粉絲群體龐大。小米創立之初通過社群營銷等營銷方式培養了一批粉絲群體,截至2023Q4全球MIUI月活用戶達6.41億,同時小米手機高端化能力也在穩步迭代中,2023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機(3000元以上機型)出貨量在小米集團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占比超過20%,消費者購買力已形成一定規模。12月28日小米技術發布會當天微博熱搜前十中與
10、小米相關的話題有6個,受眾群體龐大。圖:全球和中國大陸MIUI月活用戶數/百萬圖:12/28小米技術發布會微博熱搜情況242.1309.6396.3508.9582.1641.2109111129.8143.7155.6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全球中國大陸6組織與團隊:小米系員工為主數據來源: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姓名背景履歷小米汽車相關雷軍小米系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小米汽車CEO劉德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小米汽車監事洪峰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小米汽車高級副總裁盧偉冰小米合伙人、高級副總裁小米
11、汽車高級副總裁秦智帆小米早期員工小米汽車市場部副總經理于鍇小米互聯網三部總經理小米汽車座艙部分李肖爽小米集團大家電部總經理小米汽車副總裁兼市場部總經理葉航軍技術委員會主席造車籌備組成員,負責小米自動駕駛團隊于立國汽車背景前極狐汽車總裁小米汽車副總裁兼北京總部政委胡崢楠前吉利研究院院長小米汽車高級顧問黃振宇前麥格納中國區副總裁小米汽車供應鏈部總經理小米汽車高管團隊目前以小米系員工為主,傳統車企人才為輔。2021年9月雷軍公布小米汽車初創17人團隊,除前寶馬i品牌外觀設計師李田原外,其他均為小米集團的高管和早期員工。后陸續引入傳統車企的資深人才,包括原吉利研究院院長胡崢楠、原極狐汽車總裁于立國、前
12、麥格納中國區副總裁黃振宇等。圖:小米汽車團隊部分人員背景梳理圖:小米汽車初創團隊7渠道:代理+直營實現快速擴張數據來源: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小米集團新零售體系將為汽車銷售服務賦能。小米打造了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線上渠道主要有小米商城、小米有品(電商平臺)、小米天貓旗艦店、小米京東旗艦店,線下渠道主要在城市核心商圈的小米之家(包括直營和授權)、郊區和鄉鎮的授權體驗店/專區、服務網點(售后服務)。截至2024年4月,小米集團共有12060家線下門店,包括小米之家專賣店/授權店/專營店5993家+小米之家直營店281家+服務網點1595家+授權體驗店/專區4472家,
13、其中小米之家多數門店設立在核心商圈。小米汽車渠道采用“1+N”模式。1代表小米汽車自建自營的交付中心,功能以交付為主,覆蓋“銷售、售后服務”業務;N代表代理銷售、用戶服務觸點。在主流汽車商圈,小米與百強汽車經銷商集團或區域強商合作,建設汽車銷服一體店,經營“代理銷售+授權服務”;在核心商業廣場(Mall),小米發揮既有的3C零售渠道優勢,分批次在小米之家引入汽車業務。2023年12月29日,小米集團在北京總部與首批14家銷服合作商簽約。截至2024年4月4日,小米汽車總共76個門店,覆蓋30個城市。圖:小米汽車首批經銷商簽約儀式圖:小米新零售8生態:全新澎湃OS系統,賦能人車家全生態數據來源:
14、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澎湃OS系統打通底層架構,為萬物互聯提供公有底座。2021年小米啟動車機OS的研發。2022年小米決定統一MIUI、Vela、Mina、車機OS四個系統的軟件架構。2023年10月小米官宣澎湃OS系統,該系統基于深度進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統融合,重寫底層架構,可實現所有設備動態實時組網,帶來全新的終端互聯體驗。公司戰略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助力智能座艙和終端生態互聯。圖:loT設備數量/百萬臺圖:小米澎湃OS系統9智駕:全棧自研技術布局,瞄準行業第一陣營數據來源: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圖:小米智駕目標投資并購切入
15、智駕領域2017年順為資本領投了智行者科技和Momenta兩家自動駕駛公司A輪融資2021年6月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了ADAS供應商縱目科技D輪融資2021年8月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上海幾何伙伴Pre-A2輪融資,該公司主要為車企提供L2-L4級自動駕駛“融合感知+智能決策”軟硬件集成系統2021年8月小米以5億元全資收購了智駕公司Deep Motion(深動科技),該公司主要提供以高精地圖為核心的感知、定位、決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此次收購奠定了小米智駕團隊的基礎組建自研團隊,抓住自動駕駛關鍵點2022年8月雷軍在秋季新品發布會上公布小米已組建超500人規模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由50位頂級專家
16、組成骨干團隊,博碩占比超過70%;2024年3月26日研發團隊已超過1000人,預計年底突破1500人。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從功能落地節奏上來看,小米城市NOA將于4月開啟用戶測試,5月開通10城,8月全國開通。10技術底座:五大核心技術數據來源:IDC,公司官網,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小米堅實的底層核心研發技術為小米SU7提供堅實品質保障。電驅小米與業內頂級電機公司合作做出兩款超級電機V6和V6s,轉速達21000轉,將搭載于小米SU7首批車型上。同時小米首款完全自研自產的V8s達到了27200轉,為行業頂尖水平,提升車型動力性能。電池小米自研全新
17、超級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聯合寧德時代共同研發小米800V高壓電池包,采用自研CTB一體化電池技術,有效降低汽車的豎向高度。此外小米搭載先進的熱管理系統,采用雙模熱泵和三熱源逐級加熱技術,解決低溫續航痛點。大壓鑄全棧自研9100t大壓鑄集群,完成大壓鑄全套流程及標準以及兼顧強度、韌性和穩定性的小米泰坦合金自研。智能座艙小米澎湃OS提供完備流暢的生態體驗,“人車家全生態”實現閉環智能駕駛智駕層面小米采用BEV+Transformer+占用網絡的底層算法,并將大模型技術全面融入,目標為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梯隊,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第一期總投資 47億,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投入測試車輛超過20
18、0臺。11SU7: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小米SU7切入競爭激烈的20-30萬元轎車市場,定位“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于2023年12月28日正式亮相,于2024年3月正式上市,核心優勢在于動力性能&座艙生態布局。1)動力性能方面,SU7搭載V6/V6s超級電機,MAX版總功率達495kW,零百加速2.78 秒;2)智能座艙方面,SU7匹配驍龍8295座艙芯片以及小米澎湃OS操作系統,實現流暢的人車交互體驗,構建人車家全生態閉環;3)安全方面,配備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及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圖:小米SU7圖:小米SU7競品分析車型小米SU7小鵬P7i極氪00
19、7特斯拉Model 3標準版Pro版MAX版Pro版Max版后驅版四驅版基本參數參考價(萬元)21.5924.5929.9922.39/24.9923.99/26.99/28.99/33.99 20.99/22.99/23.99/25.9922.99/25.99/28.99/29.9924.59/28.59長*寬*高(mm)4997*1963*14554888*1896*14504865*1900*14504720*1848*1442軸距(mm)3000299829282875CLTC純電續航里程(km)700830800550/702550/610/702688/870616/660/770
20、606/713高壓快充800V800V800V官方0-100km/h加速(s)5.285.72.786.43.9/6.45.4/5.62.84/3.6/3.84.4/6.1智能駕駛操控/硬件輔助駕駛芯片Orin-N 雙Orin-X 雙Orin-X英偉達Orin-X雙英偉達Orin-X英偉達Orin-X/雙Orin-X特斯拉FSD芯片總算力/TOPS84508508254 TOPS508 TOPS254 TOPS/508 TOPS144 TOPS攝像頭數量1112128超聲波雷達數量121212毫米波雷達數量355激光雷達數量011021輔助駕駛路段高速選配高速/城市選配高速/城市選配高速標配高
21、速標配/城市標配高速標配/城市選配高速/城市選配12小米汽車產業鏈核心受益標的數據來源: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預測表:小米汽車產業鏈受益標的測算 東吳汽車團隊重點覆蓋標的中彈性排序:1)智能化零部件【德賽西威】【經緯恒潤】【華陽集團】彈性較大;2)內外飾+底盤件【拓普集團】【新泉股份】彈性較大13注:數據截至2024年4月10日;德賽西威/華陽集團/新泉股份/華域汽車已發布2023年報,表中所示2023年數據為真實財務數據;其余數據均為東吳證券研究所預測數據公司市值/億元營收/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產品23E24E25E23E24E25E24E25E德賽西威713.5219.1 285.1
22、 369.4 15.5 22.9 30.8 31 23 高階域控/座艙域控經緯恒潤77.844.0 55.0 71.5 0.7 1.5 3.4 52 23 TBOX/區域控制器拓普集團693.2199.3 281.8 386.0 21.7 30.0 40.5 23 17 底盤、空懸、減震華陽集團146.871.4 90.3 112.3 4.6 6.5 8.9 23 16 汽車電子產品新泉股份200.7105.7 137.9 180.3 8.1 11.2 14.8 18 14 門板常熟汽飾57.445.656.068.46.27.910.07 6 立柱板銀輪股份145.6109.0136.016
23、5.36.18.511.117 13 前端模塊+水冷板保隆科技93.963.5 78.1 95.0 3.9 5.7 7.3 16 13 儲氣罐+TPMS華域汽車 547.91,685.91805.11957.972.186.494.36 6 內外飾零部件、座椅、車燈 風險提示 全球經濟復蘇力度低于預期。如果全球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將影響汽車終端需求。L3-L4智能化技術創新低于預期。如果智能化技術創新不及預期,將會影響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和相關產業鏈。全球新能源滲透率低于預期。如果全球新能源滲透率不及預期,將會影響我國汽車產業出海。14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
24、,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研究報告僅供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及作者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導致的任何后果負任何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東吳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師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
25、整性,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并注明本報告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6至12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準為
26、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50指數),具體如下:公司投資評級:買入:預期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15%之間;中性: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5%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15%與-5%之間;賣出: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下。行業投資評級:增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強于基準5%以上;中性: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基準-5%與5%;減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弱于基準5%以上。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如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東吳證券研究所蘇州工業園區星陽街5號郵政編碼:215021傳真:(0512)6293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