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暴風雪天氣以及退稅延遲的影響,美國居民整體消費支出減少,直至3月中旬,美國政府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才讓消費支出開始上漲。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電商行業受疫情影響正在發生永久性變化。Adobe發布報告稱,有9%美國消費者在疫情前從未網購過,有47%美國消費者認為疫情促使他們購買了此前從未買過的商品,這些新消費者正在重塑美國電商行業。自2020年3月以來,美國在線消費增加了1830億美元,總額達到8440億美元。Adobe表示,在2021年1月,雜貨、醫療設備用品以及寵物用品這三大品類經常缺貨。在需求上漲、供應短缺、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的多重因素下,商品價格開始出現上升。消費者認為過去一個月里
2、價格上漲最多的四個品類是雜貨、醫療設備用戶、媒體娛樂與體育用品。一般而言,電商的便利性與規?;梢宰屜M者享受更友好的價格,其數字購買力每年會增長4%;而去年,美國消費者的數字購買力下降了1%。Adobe稱,這是美國多年來首次在在線品類中出現通貨膨脹。不過,這并不影響美國電商零售行業的長期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里,短缺品類仍然是跨境賣家可以把握的機會。另據eMarketer預計,2021年美國假日零售總額將增長2.7%,達到10.93萬億美元,電子商務將占假日季零售總額的18.9%,創歷史新高。而美國第一季度的電子商務銷售額將增長11.3%,達到2068.8億美元。歐洲各國疫情仍在持續,而當地消
3、費者的需求也正在發生轉變,注重健康和舒適度,更愿意為健康買單。據商業情報分析機構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歐洲健康和健身應用程序支出出現了創紀錄的70.2%同比增長,達到5.442億美元。其中英國以1.606億美元的支出高居歐洲榜首位居,其次是德國的8930萬美元和法國的5640萬美元。因此,除了防疫物品、急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外,賣家不妨關注以凈化、清潔等為主要功能的健康類產品,如洗手液、空氣炸鍋、空氣凈化器、營養品、功能食品等。此外,由于疫情影響,歐洲市場中諸如電視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需求持續增長,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發布的2021美國及歐洲1月經濟
4、報告數據顯示,包括電子配件在內,歐洲電子產品在去年11月較同期增長23%,預計歐洲的電子市場規模在2023年有望到達780億美元。TMO Group在2021年2月初發布的東南亞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2月,東南亞地區新增買家用戶4000萬人,總用戶規模達到4億人;尤其在印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三國,非大都市地區的新增用戶占比分別達到了56%、59%和54%。而在新增用戶中,中老年網購用戶增長較快。Shopee平臺數據顯示,東南亞市場內通過電子錢包完成支付的Shopee訂單總數增長了4倍,其中,50歲以上用戶的增幅,于絕大多數市場中均位列第一。雖然東南亞各地政府一直都在致力于推動“無
5、現金社會”進程,但在過去,絕大多數消費者依然習慣于使用現金支付。在疫情的推動下。為了響應各地出臺的出行限制和社交隔離政策,東南亞整體營商環境開始普遍認同數字支付。據Google和Temasek聯合報告顯示,東南亞電商規模2015年僅有5.4億美元,但到2025年預計將高達87.8億美元,激增1626%;此外,2020年東南亞電商營收年增幅率達到32%,這一數字也遠超線下零售的7%,成功躍居東南亞經濟增長新杠桿。由于新冠肺炎的蔓延及寒流的影響,日本和韓國消費者的網購頻率和網購規模都在增加。日本MMD研究所2020年12月發布的針對日本消費者在疫情的前后消費行為的一份調查顯示,全國1569歲的電商網站用戶中有1/4在疫情期間提高了使用頻率。此外受到疫情的影響,10-20歲、60-70歲的男性,以及全年齡段的女性每月的電商使用次數都增加了。同時,在女性之中,從前“2個月網購都不到一次”,但到了2020年8-10月份變成“一個月購物1次或者2-3次”的人數是最多的。此外,日本總務省的家庭消費情況調查表明“兩口之家或更大家庭”的網購使用率在2019年初還在40%上下,到2020年末時已劇增到50%以上。韓國網購交易量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網購交易額為161.1萬億韓元,同比增加19.1%。其中,移動端網絡交易額占比超過67%,達108.7萬億韓元,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