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評級評級:買入買入(首次首次)市場價格:市場價格:8 8.8 85 5 分析師:陳立分析師:陳立 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0740520080008 Email: 聯系人:賈惠淋聯系人:賈惠淋 Email: 基本狀況基本狀況 總股本(百萬股)1,498.89 流通股本(百萬股)797.41 市價(元)8.85 市值(百萬元)13,265 流通市值(百萬元)7,057 股價與行業股價與行業-市場走勢對比市場走勢對比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 指標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2024E 營業收入(百萬元)3,414 3,917 4,677 5,523 6,435 增長率 yoy%-36%15%19%18%17%歸母凈利潤(百萬元)1,307 1,522 1,769 2,059 2,392 增長率 yoy%21%16%16%16%16%每股收益(元)0.87 1.02 1.18 1.37 1.60 P/E 10.1 8.7 7.2 6.2 5.3 P/B 1.2 1.1 0.9 0.8 0.7 備注:采用 9 月 9 日收盤價 報告摘要報告摘要 公司介紹:立足蘇州的園區開發運營領軍企業公司介紹:立足蘇州的園區開發運營領軍企業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成立于 1994
3、 年,是國內首個上市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運營主體。2021 年,公司形成以園區開發運營為主體板塊,以產業投資和綠色公用為支撐板塊的新“一體兩翼”協同發展格局。園區開發運營業務:優化存量,拓展增量園區開發運營業務:優化存量,拓展增量 公司園區開發運營業務主要分為產城融合園區及區中園兩大部分。產城融合園區業務的營收主要來自一級土地出讓,截至 2020 年底,可出讓商住用地 1286 公頃,儲備豐富。以蘇州工業園為標桿,公司在國內又開拓了 7 個產城融合園區,均穩定運營,能為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保障。區中園業務的主要收入為租金收入,提升營收需擴大規模并提高現有項目出租率。拓展方面,截至 2022 年上半
4、年底,公司區中園業務拓展面積超 1800 畝,在建、擬建面積約 135 萬。存量優化方面,蘇州工業園區內工業載體綜合出租率超 95%,2021年投入運營的中新智慧園和新蘇通智能制造產業園出租率也大幅提升。兩翼業務:與兩翼業務:與園區園區協同發展,未來空間廣闊協同發展,未來空間廣闊 產業投資方面,借注冊制東風,投招聯動發展。公司產業投資具有基金投資和科創直投兩種方式。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底,公司累計認繳外部基金 34 支,認繳金額約 30億;所投基金累計返投公司各園區金額約 82 億,拉動項目總投資約 314 億。直投累計投資項目 19 個,累計認繳金額約 3.4 億,拉動總投資約 35 億
5、。綠色公用業務方面,為響應國家“3060”雙碳目標,公司形成了公用事業、環境綜合服務、新型能源服務三大業務類型。新型能源服務是公司加速發力的方向,截至 2021年底,公司累計投資運營 36 個分布式光伏項目,2022 年上半年又新成立中新綠色發展(蘇州)有限公司和中新旭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有望成為未來新的業務增長極。財務分析:盈利能力較強,財務結構健康財務分析:盈利能力較強,財務結構健康 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9.2 億元,同比增長 14.7%;實現歸母凈利潤 15.2 億元,同比增長 16.4%,2017-2021 年年均復合增速 16.6%。公司盈利能力較強,2022 年上半年公司
6、毛利率和歸母凈利潤率分別為 59.9%和 34.8%,維持在較高水平。此外,公司財務安全,截至 2021 年底資產負債率為 44.42%、剔預后資產負債率 41.43%、現金短債比為 2.02。盈利預測盈利預測:我們預計,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6.8 億、55.2 億、64.4 億,同比增長 19%、18%及 17%,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17.7 億、20.6 億及 23.9億,同比增長 16%、16%及 16%;攤薄后每股收益 1.18、1.37 及 1.60??杀裙緦?2022 年平均 PE 為 9.1 倍,公司當前股價對應 2022 年業績 PE 為 7
7、.2倍,估值具有一定優勢,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政策風險、流動性風險、宏觀經濟下行及疫情反復風險、投資管理風險、引用數據滯后或不及時。園區業務穩健發展,兩翼業務未來可期園區業務穩健發展,兩翼業務未來可期 中新集團(601512.SH)/房地產 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2022 年 09 月 12 日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一、公司介紹:立足蘇州的園區開發運營領軍企業一、公司介紹:立足蘇州的園區開發運營領軍企業.-4-二、園區開發運營業務:優化存量,拓展增量二、園區開發運營業務
8、:優化存量,拓展增量.-6-2.1 園區重要性提升,Reits 提供推出渠道.-6-2.2 一級土地儲備豐富,園區高質量發展.-8-2.3 區中園規模擴大,存量出租率逆勢提升.-9-三、兩翼業務:與園區協同發展,未來空間廣闊三、兩翼業務:與園區協同發展,未來空間廣闊.-11-3.1 產業投資:借注冊制東風,投招聯動發展.-11-3.2 綠色公用:響應雙碳政策,發力新型能源.-13-四、財務分析:盈利能力較強,財務結構健康四、財務分析:盈利能力較強,財務結構健康.-16-五、盈利預測五、盈利預測.-18-六、風險提示六、風險提示.-19-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圖表1:公司發展歷史:公司發展歷史.
9、-4-圖表圖表2: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格局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格局.-4-圖表圖表3:公司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模式:公司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模式.-5-圖表圖表4:公司:公司國內國內重點區域產業布局重點區域產業布局.-5-圖表圖表5:公司與實控人產權及控制權關系:公司與實控人產權及控制權關系.-6-圖表圖表6: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經開區 20162016-20212021 生產總值及同比增速(萬億,生產總值及同比增速(萬億,%).-7-圖表圖表7: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經開區 20162016-20212021 生產總值在生產總值在 GDPGDP 中占比(中占比(%).-7-圖表圖表8:近年來:近年來REITs
10、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7-圖表圖表9:截至:截至2020年底公司可出讓用地面積(公頃)年底公司可出讓用地面積(公頃).-8-圖表圖表10:蘇州工業園排名:蘇州工業園排名.-9-圖表圖表11:截至: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的產城融合園區項目引進情況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的產城融合園區項目引進情況.-9-圖表圖表12:截至:截至2021年底公司主要的區中園項目年底公司主要的區中園項目.-10-圖表圖表13: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11-圖表圖表14:中新蘇通智能制造產業園效果圖:中新蘇通智能制造產業園效果圖.-11-圖表圖表15:近年來股權投資業務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近年來股
11、權投資業務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11-圖表圖表16:20172017-2022H12022H1 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金額及同比增速(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金額及同比增速(萬億,萬億,%)-12-圖表圖表17:20172017-2022H12022H1 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金額及同比增速(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金額及同比增速(萬億,萬億,%).-12-圖表圖表18:公司:公司2021年及年及2022H1累計對外投資情況(個,支,億元)累計對外投資情況(個,支,億元).-13-圖表圖表19:基金返投項目的投資領域分布(:基金返投項目的投資領域分布(%).-13-圖表圖表20: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預測(
12、: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預測(GW).-13-fYrVeXaXsUkZqYcVbRcM7NtRpPsQtRiNmMzQiNpOmP9PoPmMwMtRpOvPpNpO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21: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情況(: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情況(GWGW,%).-13-圖表圖表22:近兩年出臺的能源政策:近兩年出臺的能源政策.-14-圖表圖表23:公司綠色公用業務分類:公司綠色公用業務分類.-14-圖表圖表24:藍天熱電廠:藍天熱電廠.-15-圖表圖表25:陽澄湖自來水廠陽澄湖自來水廠.-15-圖表圖表26:蘇州工業園區
13、基礎設施循環經濟產業鏈:蘇州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循環經濟產業鏈.-15-圖表圖表27:月亮灣供冷中心:月亮灣供冷中心.-16-圖表圖表28:分布式光伏屋頂電站(康美包工廠)分布式光伏屋頂電站(康美包工廠).-16-圖表圖表29: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億,: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億,%).-16-圖表圖表30:公司各業務占比:公司各業務占比:%.-16-圖表圖表31:公司毛利率及歸母凈利潤率:公司毛利率及歸母凈利潤率:%.-17-圖表圖表32:公司資產負債率(:公司資產負債率(%).-17-圖表圖表33:公司現:公司現金短債比金短債比.-17-圖表圖表34:公司盈利預測:億元,:
14、公司盈利預測:億元,%.-18-圖表圖表35:可比公司估值:可比公司估值.-19-圖表圖表36:公司盈利預測表:公司盈利預測表.-2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4-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一、一、公司介紹:公司介紹:立足蘇州立足蘇州的的園區開發運營園區開發運營領軍領軍企業企業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新集團”)成立于1994 年,2019 年 12 月于上交所上市,是國內首個上市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運營主體。作為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載體和蘇州工業園區的開發主體,中新集團立足蘇州,深耕長三角,是踐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
15、輸出蘇州工業園區開發管理經驗的核心載體。圖表圖表1:公司發展歷史:公司發展歷史 年度年度 事件事件 1994 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簽署關于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成為公司組建的基礎;同年成立合資公司“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2008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邁出了上市進程中的關鍵一步 2009 樹立“立足蘇州、深耕長三角、關注全國潛力城市、適度探索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開始邁進將“園區經驗”復制到全國多地的步伐 2016 中新集團首發申請通過中國證監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核 2019 中新集團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運營主體 2
16、020 蟬聯“2020 火花 S-Park 中國產業地產 30 強榜單”桂冠 2021 啟用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累計簽約項目近 20 個;蟬聯 2022中國產業新城運營商綜合實力 TOP10 第一名;中新集團董事長趙志松獲評行業上市企業“十大金牌 CEO”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業務布局方面,公司優化了原有發展格局,形成以園區開發運營(產城融合園區和區中園)為主體板塊,以產業投資和綠色公用為支撐板塊的新“一體兩翼”協同發展格局,通過板塊聯動、資源集聚,實現高水平產城融合。2021-2022 年,公司蟬聯中國產業新城運營商綜合實力第一名。圖表圖表2: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格局公
17、司主營業務發展格局 來源:公司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5-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在近三十年對園區開發建設的不斷探索中,公司充分利用中新兩國的合作優勢,借鑒新加坡園區的開發經驗,學習新加坡先進的規劃和招商理念。在產城融合園區運營領域,公司同時擁有項目拓展、規劃建設、招商親商、運營服務、軟件轉移、產業投資的園區開發運營全產業鏈優勢,能夠提供全產業鏈菜單式服務。圖表圖表3:公司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模式:公司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模式 來源:公司公告、中泰證券研究所 空間布局方面,中新集團秉承異地復制的拓展理念,以“立足蘇州、深耕長三角、關注
18、全國重點城市、適度探索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為引領,不斷復刻并創新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經驗,在省內加速外拓的同時,陸續在安徽、浙江、寧夏,以及東南亞國家緬甸等地實施園區開發運營項目。圖表圖表4:公司公司國內重點區域產業布局國內重點區域產業布局 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截至 2021 年底,蘇州工業園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控股有限公司通過蘇州中方財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 46.80%的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6-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5:公司與實控人產權及控制權關系公司與實控人產權及控制權關系 來源:公司年
19、報、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公司核心管理團隊經驗豐富且背景多元,管理層由中新兩國多名企業管理和經濟領域專家構成。董事長兼總裁趙志松擁有深厚的園區開發及商業地產開發運營背景,經驗豐富,是公司發展的“掌舵者”。副總裁紀華勝和洪健德為新加坡國籍,有新方政府和企業管理層任職經歷,有利于深化中新合作。副總裁尹健和田雪鸰擁有豐富的招商引資經歷,副總裁詹宇擁有豐富的規劃建設經驗,成熟的管理層隊伍是公司長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保障。二、二、園區開發運營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業務:優優化化存量,拓展增量存量,拓展增量 2.1 園區重要性提升,園區重要性提升,Reits 提供推出渠道提供推出渠道“十四五”以來,我國經濟發
20、展進入“十四五”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中高速,疊加中美貿易疊加中美貿易摩擦摩擦及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各級經開區和高新區及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各級經開區和高新區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據商務部統計,截至 2021 年,我國國家級經開區數量達到 230 家,較 2020年增加 13 家。2021 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 萬億、財政收入 2.5 萬億、稅收收入 2.2 萬億、進出口總額 8.7 萬億,分別同比增長 15.4%、12.1%、14.3%及
21、 21.9%,在全國同期數據中占比分別為 11.9%、12.5%、12.9%和 22.3%。隨著各級園區生產總值在全國 GDP 中占比增長至 2021 年的 11.9%,其對我國經濟整體發展的重要性持續提升,各級園區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7-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6: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經開區 20162016-20212021 生產總值及同比增生產總值及同比增速速(萬億,(萬億,%)圖表圖表7: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經開區 2 2016016-20212021 生產總值在生產總值在 G GDPDP 中中占比(占
22、比(%)來源:商務部、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商務部、中泰證券研究所 同時,各級園區是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主要載體。同時,各級園區是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主要載體。據商務部數據,截至 2020 年末,全國國家級經開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 4.1 萬家,擁有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560 家,擁有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 8600 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 108 件,較 2019 年末均有明顯上升。在目前雙循環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2022 年及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各級園區將作為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引領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公募公募 REITs 為產業園區退出提供為產業園區退出提供了了渠道渠道
23、。2021 年上市的兩批公募 REITs共 11 個項目,其中 4 支是產業園區公募 REITs 產品,分別為招商蛇口產業園、張江光大園、蘇州工業園及中關村產業園。2022 年 5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 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再次強調了REITs健康發展對盤活存量資產的重要性,有利于產業園區打通“投融管退”全周期環節,形成完整閉環。圖表圖表8:近年來近年來REITs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 頒布機構頒布機構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20 年 4 月 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 (證監發202040 號
24、)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 明確要求在基礎設施領域推進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工作,也代表著境內基礎設施公募 REITs 試點正式起步 2020 年 8 月 關于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20586 號)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 專門就做好試點項目的申報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明確了試點項目的地區和行業范圍、試點項目的基本條件、試點項目申報程序,以及項目合規性審查要點,并對項目申請材料提出了明確要求 2020 年 8 月 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中國證監會 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推動基礎設施 REITs 平穩落地,并及時總結試點
25、經驗,不斷完善監管制度 2021 年 1 月 關于建立全國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項目庫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2135 號)國家發改委 明確了項目庫中意向項目、儲備項目、存續項目的入庫條件,提出了對 REITs 項目的扶持政策,強調了落實 REITs 項目庫有關規則的相關規定 2021 年 6 月 關于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21958 號)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 就試點區域、基礎資產范圍、募集資金用途要求等進一步提出指導意見,市場有望迎來更多的公募 REITs 產品 0.0%3.0%6.0%9.0%12.0%1
26、5.0%18.0%036912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生產總值 YOY10.4%10.6%10.8%11.0%11.2%11.4%11.6%11.8%12.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GDP中占比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8-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2021 年 12 月 關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211048 號)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 提高參與試點項目的積極性,加強政策的宣傳解讀,做到項目“愿入盡入、應入盡入”,明確專人對接儲備醒目,
27、切實加快項目進度,鼓勵先進典型,形成示范引領 2022 年 1 月 關于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稅收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明確了基礎設施 REITs 設立前、中期環節的相關稅收政策 2022 年 5 月 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 國務院 國務院就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提出 24 條意見 來源:政府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整理 2.2 一級一級土地儲備土地儲備豐富,豐富,園區園區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 2021 年,公司優化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將原兩翼板塊之一的年,公司優化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將原兩翼板塊之一的區中園業務納入主體
28、板塊范疇,使新發展格局下的主體板塊升級為由產區中園業務納入主體板塊范疇,使新發展格局下的主體板塊升級為由產城融合園區和區中園組成的園區開發運營業務。城融合園區和區中園組成的園區開發運營業務?;诙嗄晟罡e累的豐富經驗,公司在產城融合園區領域形成了顯著的行業領先優勢,能夠提供全產業鏈菜單式服務,業務領域涵蓋項目拓展、規劃建設、招商親商、運營服務、軟件轉移、產業投資等方面。目前,目前,產城產城融合融合園區業務園區業務的營收的營收主要主要來自一級土地出讓,來自一級土地出讓,收入模式收入模式分為分為收益分成收益分成、成本加成成本加成和和 PPP 三三種模式種模式。收益分成模式下,收入根據土地公開拍賣出
29、售所得扣除相關稅費后確定;成本加成模式中,公司收入由實際發生的成本加一定比例確定;PPP 模式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公司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采取該模式。截至 2020 年底,公司一級開發儲備豐富,可出讓商住用地 1286 公頃,能為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保障。此外,公司有可出讓工業用地 838 公頃及公益性用地 233 公頃。圖表圖表9:截至:截至2020年底公司可出讓用地面積(公頃)年底公司可出讓用地面積(公頃)來源:公司 2020 年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上半年蘇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中,公司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項目成功出讓,該項目區位優勢明顯、配套完善且有強大產業支撐。項目出讓面積為2.
30、89 萬,成交樓面價 27592 元/;根據公司披露的土地出讓收入及存貨變動計算,地塊出讓毛利率約 51%。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是公司開發最早是公司開發最早開發開發的的園區園區,同時同時是全國開放程度最高、是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發展質效最好、創新活力最強、營商環境最優的區域之一發展質效最好、創新活力最強、營商環境最優的區域之一。該園區 1994商住用地商住用地工業用地工業用地公益性用地公益性用地中新科技城9.57-斜塘41.92-82.7-769.23296.12232.82244.27542.1370.14-37.97-29.9-1285.7838.25232.82中新海虞花園城中新鷙山桃
31、花源蘇州宿遷工業園合計合計蘇州工業園區中新蘇通科技產業園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9-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行政區劃面積 278 平方公里,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2021 年,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30.26 億元,同比增長 10%。在商務部公布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蘇州工業園區連續六年位列第一。圖表圖表10:蘇州工業園排名:蘇州工業園排名 來源:產業能見度、蘇州工業園區發布公眾號、中泰證券研究所 公司不斷提升蘇州工業園區服務能力,以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
32、。一方面,公司不斷深化中新合作,2021 年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新增簽約速通半導體等十余個項目,累計簽約近二十個項目。另一方面,公司積極促進園區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項目落地。2021 年全年,公司累計引進約 100 個項目;合計完成新增注冊內外資超 100 億元,其中產業類外資 2.2 億美元。此外,公司完成 400 余次各類企業服務,推薦申報園區科技領軍人才項目 24 個。2022 年上半年,公司為蘇州工業園區引進內外資新項目近 40 個,新增注冊內外資合計 80 億元人民幣。以蘇州工業園為標桿,公司復制其成功經驗,持續深耕核心主業,在境內開拓了 7 個產城融合園區,開發面積 210.
33、56 平方公里;在海外拓展了面積約 4.36 平方公里的緬甸工業園。2021 年,蘇錫通科技產業園、中新蘇滁高新區、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及蘇銀產業園 4 個園區合計引進產業類項目 128 個,協議總投資額超過 485 億元。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上述 4 個園區累計引進產業項目 748 個,累計投資 2706 億元,各園區的穩定運營使公司能夠實現良好的效益。圖表圖表11:截至截至2022年上半年年上半年公司公司主要的主要的產城融合園區項目引進情況產城融合園區項目引進情況: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來源:公司 2022 年中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2.3 區中園區中園規模擴大,規模擴大,存量存量出租率逆
34、勢提升出租率逆勢提升 公司區中園業務為大小園區提供高品質工業類載體、特色產業園、物流園、藍白領公寓等產品的開發建設、招商租賃、運營管理的全生命周期20172018201920202021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結果1111156544園區名稱園區名稱城市城市項目類型項目類型規劃總面積規劃總面積累計引進產業累計引進產業類項目個數類項目個數協議投資總額協議投資總額(億元)(億元)聚焦領域聚焦領域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南通長三角一體化10041180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產業“兩主一新”產業中新蘇滁高新技術開發區滁州長三角一體化3644230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
35、造、營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嘉善長三角一體化16.51555智能傳感產業鏈蘇銀產業園銀川一帶一路532820裝備制造、新材料、醫療健康中新海虞花園城常熟新型城鎮化1.66-中新鷙山桃花源張家港新型城鎮化1.58-蘇州宿遷工業園宿遷江蘇南北共建1.82-210.56128485合計合計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0-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服務。目前,中新智地是公司區中園業務的主要發展平臺,致力于通過高水平的招商、高水平的運營,形成高水平的口碑,從而將中新智地打造為“全國一流的區中園開發運營商”。公司強調以產為核,重點布局長三角,不斷
36、提高區中園項目數量。2021年,公司新拓展項目落地 9 個;2022 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推進吳江蘇州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句容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落地。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底,公司區中園業務已覆蓋鎮江、常州、南通、嘉善、無錫、蘇州等區域,拓展面積超 1800 畝,在建、擬建面積約 135 萬。圖表圖表12:截至截至2021年底年底公司主要的區中園項目公司主要的區中園項目 來源:公司 2021 年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區中園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租金收入,因此公司在積極拓展新項目的同時,也不斷加強對現有項目的管理和運營水平,通過招商親商、產業投資及配套服務,獲取穩定租金和增值收益。存量項目方面,截
37、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運營的工業載體近 140 萬。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內的工業載體約 110 萬,園區內工業載體綜合出租率超 95%,入駐企業 362 家。此外,2021 年投入運營的中新智慧園總建面約 8.3 萬、中新蘇通智能制造產業園可出租面積約 11.2 萬。2022 年上半年疫情反復背景下,公司通過強化線上線下多渠道招商,兩個園區出租率均較 2021 年底實現了大幅提升。園區園區區中園區中園蘇州工業園標準廠房及定建廠房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中新智慧園蘇錫通科技產業園中新智能制造產業園中新智地(鎮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中新智地(常州)智能制造產業園中新智地(嘉善)智能制造產業園南通波影
38、醫療產業園中新智地(江陰)智能制造產業園中新智地(句容)智能制造產業園中新智地(吳江蘇州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南通海門工業綠島表面處理產業園安徽舒城(中新聯科)項目以長三角區域的以滬杭寧合都市圈為核心的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1-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13: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 圖表圖表14:中新蘇通智能制造產業園中新蘇通智能制造產業園效果圖效果圖 來源: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友升產業地產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三、三、兩翼業務兩翼業務:與與園區園區協同協同發展發展,未來空間廣闊未來空間廣闊 3.1 產業投資:
39、產業投資:借借注冊制注冊制東風,東風,投招聯動投招聯動發展發展 2021 年,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比重穩步提升,股權投資市場表現活躍。2022 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整體投資觀望情緒較強,互聯網、食品及飲料等領域投資受挫,但汽車、新能源等版塊投資熱度逆勢增長。圖表圖表15:近年來股權投資業務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近年來股權投資業務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 來源:政府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具體來看,2021 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金額為 2.21 萬億,同比增長 84.5%;投資金額為 1.4 萬億元,同比增長 60.4%。2022 年上半年,我國股權投資基金新募集金
40、額 0.77 萬億,同比下滑 10.3%;投資金額為0.31 萬億,同比下滑 54.9%。時間時間文件文件頒布機構頒布機構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國人大強調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2022年1月關于深入推進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南京市委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聚力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廣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國內國際創新資源2022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2022年5月關于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國務院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請務必閱
41、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2-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16:2 2017017-2022022H12H1 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金額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金額及同比增速(及同比增速(萬億,萬億,%)圖表圖表17:2 2017017-2022022H12H1 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金額及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金額及同比增速(同比增速(萬億,萬億,%)來源:清科研究中心、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清科研究中心、中泰證券研究所 借助科創板和創業板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春風,公司抓住自身優勢,借助科創板和創業板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春風,公司抓住自身優勢,以投以投帶招、以招促
42、投、投招聯動,帶招、以招促投、投招聯動,股權投資業務快速發展。股權投資業務快速發展。一方面,注冊制有利于優質項目的合理定價和退出,使公司能夠形成募投管退的完整閉環。另一方面,公司作為園區開發主體,對產業有較強的理解力,并具有獲取優質資源的先發優勢,能夠精準篩選具有投資價值的項目;同時,公司運營的產城融合園區及區中園可以對項目深度賦能,促進被投項目進一步發展。公司產業投資具有基金投資和科創直投兩種方式,被投項目主要集中在早期、成長期階段,且聚焦于新興產業領域,投資風險相對較低?;鹜顿Y方面,2021 年,公司全年新增認繳外部產業基金 16 支,認繳總金額超 15 億;2022 年上半年,公司新認
43、繳外部市場化產業基金近 4億;外部基金返投蘇州工業園區及各產城融合園區項目約 56 億,拉動項目總投資近 190 億??苿撝蓖斗矫?,2021 年,公司發起設立的中新園創一期基金、中新園展一期基金正式投入運行,直投各類科技項目 11 個,認繳投資金額近 1.3億;2022 年上半年兩個基金直投 6 個項目,拉動項目總投資約 9 億。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底,公司累計認繳外部基金 34 支,認繳金額約 30億,拉動基金落地規模超 500 億;所投基金累計返投公司各園區項目近80 個,返投金額約 82 億,拉動項目總投資約 314 億。直投累計投資項目 19 個,累計認繳金額約 3.4 億,拉動總
44、投資約 35 億。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3-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18:公司公司2021年及年及2022H1累計累計對外投資情況對外投資情況(個,支,億元)(個,支,億元)圖表圖表19:截至截至2 2022H1022H1基金返投項目的投資領域分布基金返投項目的投資領域分布(%)來源:公司公告、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公司公告,中泰證券研究所 目前,公司認繳的外部基金所投項目中,上市/擬上市項目已超 50 個,能夠在未來為公司創造良好的財務回報。此外,2022 年上半年,公司創新創業公司 20 億額度債券獲批,且于 7 月 12 日成功發
45、行首批 10 億元債券。債券利率僅 2.96%,處于行業低位,債券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產業投資,有利于進一步夯實公司投資收益基礎。3.2 綠色公用:綠色公用:響應響應雙碳政策雙碳政策,發力發力新型能源新型能源 在全球雙碳能源轉型趨勢下,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我國于 2020 年就提出了 2030 年實現碳達峰、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2022 年 3月 22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一步明確了能源低碳轉型目標,即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 2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 39%左右。光伏發電兼具經濟效益與清潔屬性,碳中和政策目標
46、下,2021 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約 55GW;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 29GW,約占 55%,歷史上首次超過集中式電站。根據CPIA預測,未來,光伏新增裝機空間廣闊。圖表圖表20: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預測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預測(GW)圖表圖表21: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情況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情況(GWGW,%)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4-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來源:CPIA、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陽光工匠光伏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2:近兩年出臺的能源政策:近兩年出臺的能源政策 來源:政府官網、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中泰證券研究所整理 為響應國家“為響應
47、國家“3060”雙碳目標,公司”雙碳目標,公司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產業以“產業發達、配套完善、綠色低碳、發達、配套完善、綠色低碳、開放創新開放創新”為指導方針”為指導方針,形成,形成了了公用事業、公用事業、環境綜合服務、新型能源服務環境綜合服務、新型能源服務三大業務類型三大業務類型。中新公用為公司負責綠色共用業務的主要平臺。圖表圖表23:公司公司綠色公用綠色公用業務分類業務分類 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公司傳統公用事業主要提供水務、燃氣和熱電等公用事業服務。公司擁有日供水量為 45 萬噸和 20 萬噸的兩座自來水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為 20時間時間政策政策主要
48、內容主要內容2021年10月26日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2022年1月29日“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時期,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計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0%左右。2035年
49、,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建成現代能源體系。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30年達到25%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提高2022年3月17日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穩步推進結構轉型。煤炭消費比重穩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電能替代電量1800億千瓦時左右,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2.2%左右2022年5月30日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創新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深化新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障新能源發展合理空間需求,完善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2
50、022年6月13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等工作目標2022年6月15日碳管理體系要求(T/CCAA 39-2022)以生命周期碳管理為理念,采用風險和機遇思維,遵循“策劃-實施-檢查-改進”(PDCA)持續改進的管理原則,為各類組織開展碳管理活動、提升碳管理績效提出了規范性要求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5-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萬噸和 15 萬噸的兩座污水處理廠、以及合計發電能力 770MW、供熱能力800 噸/時的熱電聯產基礎設施。圖表圖表24:藍天熱電廠藍
51、天熱電廠 圖表圖表25:陽澄湖自來水廠陽澄湖自來水廠 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環境綜合服務業務提供污泥處臵、工業廢水處理、危廢處臵、餐廚垃圾處理、環境檢測和修復等環境服務領域投資、建設和運營等系統性服務。根據 2021 年年報,公司蘇州工業園區綠色公用循環經濟產業鏈不斷優化,污泥總處臵能力將提升至 1300 噸/日;固廢綜合處臵項目產能基本實現 3 萬噸/年;小微危廢收集平臺收集量擴容到 5000 噸/年;餐廚及廚余垃圾處臵能力達 600 噸/日。此外,公司加速發展以表面處理產業園為核心的新環保業務。2022 年上半年,安徽天長表面處理園項目簽署框架協議
52、,且中新公用與中新智地共同開發啟東表面處理產業園項目,未來增長空間廣闊。圖表圖表26:蘇州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循環經濟產業鏈:蘇州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循環經濟產業鏈 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新型能源服務包含集中供冷、分布式光伏、光源改造、水源熱泵、增量配網、配售電、儲能等業務。公司加速發力新型能源服務,重點布局分布式光伏、儲能、清潔能源等新能源領域。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累計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6-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投資運營 36 個分布式光伏項目,覆蓋江蘇、浙江、安徽、陜西、福建等地區。2022 年上半年,中新公用與中新智地共同
53、投資設立中新綠色發展(蘇州)有限公司,負責開發、投資、建設、收購、運營和管理分布式光伏發電等能源項目,致力于成為行業領先的分布式光伏投資商和運營商。此外,中新公用與固德威及旭杰科技共同出資設立了中新旭德新能源有限公司,三方可以通過優勢互補,打造一家開發能力強、技術先進、成本節約、機制靈活的民營控股、國有參股的新能源投資建設公司。圖表圖表27:月亮灣供冷中心:月亮灣供冷中心 圖表圖表28:分布式光伏屋頂電站(康美包工廠)分布式光伏屋頂電站(康美包工廠)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 四、四、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盈利能力較強,財務結構健康盈利能力較強,財務結構健康 2
54、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9.2 億元,同比增長 14.7%;實現歸母凈利潤 15.2 億元,同比增長 16.4%,2017-2021 年年均復合增速 16.6%。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4.2 億元,同比增長 17.4%;實現歸母凈利潤 8.4 億元,同比下降 8.2%,主要受毛利率下降及少數股東損益占比提高影響。從營收結構來看,公司“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形成后,2021 年園區開發運營和綠色建筑公用工程板塊,分別占比 78.1%、19.1%。2021 年綠色公用收入同比增長 36.6%,主要由于公司將中新和順環保(江蘇)有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圖表圖表29:公司營收、歸母凈利
55、潤及同比增速: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億,億,%)圖表圖表30:公司:公司2021年年各業務各業務收入收入占比:占比:%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7-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公司盈利能力較強,2022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歸母凈利潤率分別為59.9%和 34.8%,維持在較高水平。圖表圖表31:公司毛利率及歸母凈利潤率:公司毛利率及歸母凈利潤率:%來源:公司年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公司財務結構健康,在手現金充足。截至 2021 年底資產負債率為44.42%、剔預后資產負債率 41
56、.43%、現金短債比 2.02。圖表圖表32:公司資產負債率公司資產負債率(%)圖表圖表33:公司:公司現金短債比現金短債比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8-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來源:公司公告、中泰證券研究所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五、盈利預測五、盈利預測 核心假設:1、假設公司各產城融合園區持續穩定運營。2、園區開發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一級土地出讓,公司主要布局長三角地區,抗風險能力強,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運營項目中均能有土地順利出讓,為公司貢獻營收。此外,公司區中園業務能順利招商、運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每年出租率維持穩定
57、,能為公司持續貢獻收入。在上述基礎上,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園區開發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 15%、13%、11%。4、隨著綠色公用業務持續發力,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極。假設公司綠色公用業務 2022-2024 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 40%、37%、33%。5、毛利率方面,由于長三角地區受土地市場價格影響較小,假設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毛利率相對穩定,2022-2024 年分別為 70%、70%、70%;綠色共用業務方面隨著新能源及新環保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假設2022-2024 年毛利率分別為 23%、25%、27%;其他業務占比較小,假設毛利率穩定為 37%,基于上述假設 2022-20
58、24 年毛利率分別為 59%、58%、57%。6、隨著公司對外投資項目上市進程不斷推進,假設 2022-2024 年投資收益+公允價值之和增長率分別為 18%、17%、17%。7、假設 2022-2024 年其他業務的增長率分別為 2%、2%、2%。我們預計,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6.8 億、55.2 億、64.4 億,同比增長 19%、18%及 17%,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17.7 億、20.6 億及 23.9 億,同比增長 16%、16%及 16%;攤薄后每股收益 1.18、1.37 及 1.60。圖表圖表34:公司盈利預測:億元,公司盈利預測:億元,%請務必
59、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9-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是公司最核心的業務,項目儲備充足,能為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提供保障?;趫@區業務豐富的經驗,公司延伸出產業投資和綠色公用兩翼板塊;產業投資業務借注冊制春風逐步進入收獲期,綠色公用業務在雙碳目標下發展空間廣闊,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杀裙緦?2022 年平均 PE 為 9.1 倍,公司當前股價對應 2022 年業績 PE 為 7.2 倍,估值具有一定優勢,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圖表圖表35:可比公司估值:可比公司估值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
60、所(采用 9 月 9 日收盤價,除中新集團外均采用萬得一致預期)六、風險提示六、風險提示 政策風險:政策風險:近年國家在開發區的建設運營等業務范疇就產業政策、土地管理、信貸、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宏觀調控政策頻出,并對開發區及相關行業出臺調控政策,對公司業務經營的影響較大。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隨著股權投資業務規模擴大及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持續增加,公司對資金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如受到經濟政策、土地市場變化的不利影響,公司業務回款不及時,項目退出不達預期,拓展外部融資渠道受阻,可能對公司的資金周轉產生壓力。2020A2021A2022E2023E2024E收入收入34.1439.1746.7755.23
61、64.35YOY-36%15%19%18%17%園區開發運營24.4630.5935.1839.7544.12YOY-25%15%13%11%綠色公用5.467.4610.4514.3119.04YOY-37%40%37%33%其他業務4.221.121.151.171.19YOY-73%2%2%2%成本成本12.2315.7219.3123.3927.88YOY-64%29%23%21%19%毛利率毛利率64%60%59%58%57%園區開發運營-70%70%70%70%綠色公用-21%23%25%27%其他業務-37%37%37%37%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2.385
62、.516.507.648.93YOY-69%132%18%17%17%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13.0715.2217.6920.5923.92YOY21%16%16%16%16%EPS0.871.021.181.371.602021A2022E2023E2024E2021A2022E2023E2024E浦東金橋11.701.451.762.122.538.83?6.655.524.62陸家嘴10.141.071.001.071.6110.1610.149.486.30招商蛇口14.931.311.411.551.7210.1910.599.638.68平均值10.189.138.216.53中新
63、集團中新集團8.851.021.181.371.608.727.236.215.35公司名稱公司名稱股價(元)股價(元)EPSPE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0-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宏觀經濟下行宏觀經濟下行及疫情反復風險及疫情反復風險:公司的園區開發運營、綠色公用、產業投資等業務與經濟環境、資本市場、政府財力等因素密切相關,社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公司的出租率水平。投資管理風險:投資管理風險:公司對外投資結構尚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情況,個別行業投資占比偏高,受市場宏微觀環境變化、被投資企業經營決策、投資策略執行等諸多因素的影
64、響,公司的對外投資業務可能面臨投后管理風險、投資退出風險以及合規性風險。引用數據滯后或不及時:引用數據滯后或不及時:報告引用的公開數據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存在引用數據滯后導致對預測結果及分析結論的準確性產生影響。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1-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圖表圖表36:公司盈利預測表:公司盈利預測表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表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2024E2024E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20
65、24E2024E貨幣資金3,1197,6226,1987,439營業收入營業收入3,9174,6775,5236,435應收票據4111營業成本1,5721,9312,3392,788應收賬款1,3171,5431,8232,123稅金及附加128152180210預付賬款11101214銷售費用1091113存貨10,66910,27315,00217,210管理費用251281331386合同資產265327387450研發費用14141719其他流動資產6377739111,050財務費用45817959流動資產合計15,75620,22223,94727,838信用減值損失-25-22
66、-27-25其他長期投資5,0774,2894,4344,389資產減值損失-26-44-52-46長期股權投資2,9902,8822,9172,930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20253291335固定資產1,5181,5401,6161,733投資收益331397472557在建工程9541,0541,054954其他收益81808080無形資產196255340379營業利潤營業利潤2,5132,8823,3413,871其他非流動資產2,9391,5561,8342,070營業外收入5333非流動資產合計13,67411,57612,19512,454營業外支出4333資產合計資產合計29,4
67、3029,43031,79831,79836,14236,14240,29240,292利潤總額利潤總額2,5142,8823,3413,871短期借款1,329400300500所得稅518575698793應付票據0456凈利潤凈利潤1,9962,3072,6433,078應付賬款1,9222,3612,8593,408少數股東損益474537584686預收款項819811613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5221,7702,0592,392合同負債1,4231,7302,0432,381NOPLAT2,0322,3712,7063,126其他應付款1,9381,9061,92
68、21,914EPS(按最新股本攤?。?.021.181.371.60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11250250250其他流動負債8889169721,045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流動負債合計7,7937,6668,4679,638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2024E2024E長期借款5,0285,5286,7286,928成長能力成長能力應付債券0000營業收入增長率14.7%19.4%18.1%16.5%其他非流動負債253230230230EBIT增長率22.2%15.8%15.4%14.9%非流動負債合計5,2815,7586,9587,15
69、8歸母公司凈利潤增長率16.4%16.3%16.4%16.2%負債合計負債合計13,07313,07313,42413,42415,42515,42516,79616,796獲利能力獲利能力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2,17213,65215,41117,503毛利率59.9%58.7%57.6%56.7%少數股東權益4,1854,7225,3065,993凈利率51.0%49.3%47.9%47.8%所有者權益合計所有者權益合計16,35718,37420,71723,496ROE16.7%9.6%9.9%10.2%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29,43029,43031,79831,79836
70、,14236,14240,29240,292ROIC20.0%18.5%18.0%17.9%償債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率44.4%42.2%42.7%41.7%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2024E2024E債務權益比41.7%34.9%36.2%33.7%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3743,547-1,8431,004流動比率2.02.62.82.9現金收益2,4292,7993,1453,589速動比率0.71.31.11.1存貨影響-1,947396-4,729-2,208營運能力營運能力經營性應收影響-304-177-22
71、9-257總資產周轉率0.10.10.20.2經營性應付影響21842953356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106110110110其他影響-22101-563-681應付賬款周轉天數422399402405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1,8601,751-302196存貨周轉天數2,2201,9521,9452,080資本支出-748-592-584-507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股權投資-111108-35-13每股收益1.021.181.371.60其他長期資產變化-1,0012,235317716每股經營現金流0.252.37-1.230.67融資活動現金流融資活動現金流775-7957
72、2141每股凈資產8.129.1110.2811.68借款增加1,638-3911,100400估值比率估值比率股利及利息支付-1,071-707-787-898P/E9765股東融資230111P/B1111其他影響-22302407538EV/EBITDA24211816單位:百萬元單位:百萬元單位:百萬元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2-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股票評級股票評級 買入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 增持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73、5%15%之間 持有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5%之間 減持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增持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10%之間 減持 預期未來 612 個月內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備注: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12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
74、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另有說明的除外)。重要聲明:重要聲明: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75、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或個人可能在本報告公開發布之前已經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本報告版權歸“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中泰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