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農化行業進入去產能周期:受 2021/2022 年農藥價格大幅上漲、海外種植面積增加帶來需求增量等利好影響,國內農藥企業開始進行產能擴張,多數擴產不受限制的非專利農藥產能快速增長,2021-2023 年 SW 農藥行業資本開支分別達到141.04、161.90、173.48 億元,大幅超過 2020 年的水平,以利爾化學主營的草銨膦產品為例,據百川盈孚,2024 年底國內草銨膦產能達 15.10 萬噸/年,較 2020年底增長 11 萬噸/年,增速 268.29%。而根據中農縱橫估算,2021 年全球草銨膦需求量約 5 萬噸,預期 2026-2028 年后,隨著新生代轉基因的滲透、百草枯的禁用替代、復配制劑的增加和草銨膦價格下降后部分替代其他除草劑,草銨膦需求量還將增加不少于 4.5 萬噸,屆時全球草銨膦使用量有望達到 10 萬噸左右,即當前國內草銨膦產能便可滿足預期的 2028 年全球草銨膦需求并有富足,說明草銨膦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嚴峻,無原料/技術優勢的企業多陷入虧損。2024 年 SW 農藥行業資本開支開始下降,我們認為當前多數農藥均面臨產能過剩問題,部分農藥品種出現大范圍虧損,2025 年以來中農利華原藥價格指數的下跌速度也有所放緩,多數農藥價格進入磨底周期,落后產能將不斷出清,全球農化行業進入新一輪去產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