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動因素一:國際各國限塑政策陸續落地,“限塑+推廣可降解餐飲具”成為全球趨勢。從國際來看,歐洲限塑政策開始較早、力度較大。歐盟 2019 年頒布《一次性塑料指令》,明確禁止餐具、盤子吸管等 10 種單一用途產品使用塑料。軟質塑料瓶 0.25 歐元,硬質塑料瓶 0.15 歐元,所有瓶子投放完畢,顧客會收到一張超市代金券,空瓶回收政策已成為德國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范例。英國利用稅收手段,明確規定 2022 年 4 月后對含量低于 30%回收塑料的塑料包裝征稅 200 英鎊/噸。2023年 1 月 1 日起,法國快餐店迎來“限塑”新規——必須將一次性塑料餐具更換為可重復使用的餐具。相較歐洲,美國目前并未有全國性的限塑政策,自 2018 年開始在西雅圖市、加利福尼亞州等多個州通過了限制一次性塑料吸管使用的法案,政策環境相對寬松。在亞洲,2019 年 11 月底,泰國批準了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提出的“禁塑”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