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貿易結構進一步多元化。2020 年一季度,由于新冠疫情在歐美國家蔓延并且2019 年 10 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東盟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 14.7%,歐盟(14%)與美國(11.5%)緊隨其后,日本(7.2%)、韓國(6.5%)次之,對東盟的貿易已經成為中國外貿的“基本盤”。自 2015 年 3 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來的五年內,中國已經同 138 個國家和 30 個國際組織簽署 200 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海關總署 2019 年的數據顯示,韓國、越南、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是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主要出口國,出口金額均高于 500 億美元,其中對韓國、越南出口金額分別為 1110 億美元、979 億美元;韓國、馬來西亞、越南、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是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主要進口國,進口金額同樣均高于 500 億美元,其中中國自韓國進口金額為 1736 億美元,數值接近 2000億美元?!耙粠б宦贰背h不僅讓國際間區域合作提速升級,同時也使得中國的貿易結構進一步多元化,對單一貿易主體的依賴度下降,在抵御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全球增長乏力、地緣政治問題等風險時的韌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