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征尺寸差異擴大是封裝發展的動力之一。20 世紀 70 年代,印制電路板與晶圓的特征尺寸差異較小。隨著晶圓制造技術的持續發展,其特征尺寸已進入 10nm 以內,而印制電路板的特征尺寸仍在100微米級別。兩者特征尺寸的差距在過去幾十年里顯著擴大。由于芯片需要通過封裝安裝在印制電路板上,因此封裝需要彌補印制電路板和晶圓之間的尺寸差距。當兩者特征尺寸差異不大時,可以使用雙列直插式封裝(DIP)或鋸齒型單列式封裝(ZIP)等引線框架封裝。隨著差異的不斷擴大,先是發展到薄型小尺寸封裝(TSOP)等表面貼裝技術(SMT),隨后球柵陣列(BGA)、倒片封裝、扇出型晶圓級芯片尺寸封裝(WLCSP)及硅通孔(TSV)等封裝技術相繼問世,以彌補晶圓和主板之間不斷擴大的尺寸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