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信貸規模持續 擴充,市場供給主體以銀行為主,政策趨嚴推動持牌類消金公司份額擴張。1)消費信貸規模持續擴充。我國消費信貸存量保持穩健擴充的態勢。狹義消費信貸定義為除住房按揭貸款之外以消費信貸為目的的貸款服務,包括汽車消費金融、一般耐用品消費與日常消費小額信貸。根據艾瑞咨詢,2022 年我國狹義消費信貸余額達 17.9萬億,滲透率由 2014 年的 11.2%增長至 2022 年的 31.8%。2)市場供給主體以銀行為主。2022 年消費金融行業的主要供給主體包括商業銀行(包括信用卡、消費貸、民營銀行,合計份額 71%)、持牌類消費金融公司(5%)、互聯網金融平臺(16%)等。其中:①商業銀行:包括信用卡、自營消費貸等業務,具備牌照優勢、資金成本低廉;②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包括大額場景貸與小額現金貸等業務,具備牌照優勢,資金渠道豐富,例如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③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小貸公司牌照展業,包括類信用卡與小額現金貸等業務,具備平臺流量優勢與場景優勢,如螞蟻集團、度小滿金融、樂信等。3)政策趨嚴推動持牌類消金公司份額擴張。伴隨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趨嚴,2021 年銀保監會發放《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2023 年 12 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就《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24 年 3 月修訂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對風險管控、風險抵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部分頭部互聯網金融公司將通過參股消費金融公司獲取消金牌照實現業務升級,持牌類消金公司份額有望擴張,頭部持牌類消金公司招聯(2023 年營收 YoY12%,下同)、馬上(17%)、興業(10%)營收均保持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