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H2零售貸款行業性承壓,不良率平均上升 6bp至 1.43%,其中按揭、經營貸不良率分別上升 8bp、16bp 至 0.75%、1.76%,消費貸不良率較年中下降 6bp 至 1.37%,或與分母快速增長的攤薄效應有關。個股方面,股份行零售貸款不良率上升幅度略好于其他銀行,部分因為信用卡風險較早暴露、當前不良生成邊際放緩。2024 年經濟恢復緩慢,居民收入和預期尚未明顯修復,還款能力和意愿雙低,疊加普惠小微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退出,零售風險暴露易上難下。后續零售風險趨勢性改善仍需時間,但一方面多數銀行自 2023 年起已先后提高投放門檻,加強定期風險排摸和催收管理;另一方面 24Q4 起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提振信心,穩定股市樓市也利于財富效益外溢;疊加近期無論是指導信用類消費貸利率下限、加強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還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推進金融糾紛調解高質量發展,均利好零售信貸生態穩健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