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全球疫苗都主要以體液免疫產生抗體以中和病毒。目前無論是傳統的減毒或滅活疫苗,還是新型載體疫苗、核酸疫苗以及蛋白亞單位疫苗,其抗原物質基礎都主要是病毒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主流位點基本為 RBD 域。同時,產生的抗體都是通過與病毒刺突蛋白 RBD 結合來發揮保護作用。根據全球新冠共享數據庫GISAID 顯示,所有變異體中刺突蛋白上基因發生變化最大,達到 52.5%,而且96.46%突變集中在 S 蛋白的 RBD 位置。根據 2022 年 2 月刊登在 Cell 雜志上的一則研究顯示,新冠原始株、Delta 株及 Omicron 株的 RBD 結構域與人體 ACE2 結合位點的分子構成發生了多重變化,因此,RBD 域一旦變異,針對此靶點開發的疫苗保護效果就會變差,甚至無效。這是目前很多疫苗和中和抗體對變異株發生免疫逃逸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