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包供氣模式優勢明顯,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目前我國工業氣體制氣模式分為自建設備供氣和外包供氣,在行業發展早期,國內大部分最終用戶,尤其是國有大型鋼鐵及化工企業都是通過自行建造和安裝空氣分離裝置進行生產以滿足用氣需求,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的理念逐步被企業和社會接受,大型專業氣體供應商逐步涌現,部分企業開始將用氣需求外包,我國空分氣體外包市場迅速發展壯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14 年以來我國工業氣體外包率持續上行,2014-2023 年外包率從 49.33%增至 59.38%,預計到 2024 年達到 60.57%,為工業氣體第三方供應商的發展貢獻除經濟增長外的疊加 Beta。對比自建設備制氣模式,外包供氣模式具有運營成本低、供氣穩定性高、資源利用率高、一次性財務成本低等優勢,客戶能夠有效降低用氣成本并簡化業務單元,從而提高其核心資產回報率,考慮到美國等成熟市場外包率能夠達到 80%,我國氣體外包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