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下關稅成本較大概率將轉嫁至附加值較低的供應商?!爸髦圃焐?供應商”模式下,波音空客等主制造商在產業鏈中具備最高的議價權。關稅背景下,額外的關稅成本第一順位將轉嫁給下游的航司。2025 年 4 月 30 日,空客CEO 指出“無人愿意承擔額外的關稅費用,但關稅為飛機合同價格之外附加的費用,這與空客定價權無關”。但從此輪關稅摩擦來看,較多航司對于額外的關稅成本也較為抵觸,前期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公司 CEO均表示飛機成本已經較高,航司不會再額外支付任何費用,如若關稅繼續,則航司將推遲接收飛機;4月中國航司也推遲接收新飛機。航司拒絕支付額外關稅成本也主要受限于自身盈利能力,以中國為例,2024年中國三大航平均銷售毛利率僅有 5.92%且整體均處于虧損狀態。若航司大規模推遲交付,一方面會對飛機制造商財務上產生較大壓力,另一方面飛機制造商還需承擔高額的飛機倉儲成本以及設備老化的風險。在此背景下,對于飛機制造商而言,關稅成本或將只能轉嫁至上游附加值占比較低的原材料供應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