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2 滲透率不斷提升,L3 即將落地。當前各大主機廠的主流智能車型大都已實現 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新車 L2 滲透率不斷提升。麥肯錫預測,到 2030 年全球新車L2 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等級滲透率將從 2021 年的 20%提升至 67%,其中 L2 滲透率 57%,仍將是主流自動駕駛等級。車云數據顯示,我國具備 L2+OTA 功能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滲透率逐月提升,2022 年 8 月新車銷量(上險數)達 415,208 輛,滲透率從 2021 年 1 月的 8.0%提升至 21.8%。從分級標準的定義中可以看出 L2 到 L3的提升是一道門檻。SAE 標準中 L3 車輛將完成大部分駕駛操作,并負責周邊監控任務;我國標準中 L3 其需要車輛進行目標時間探測與相應等大部分駕駛任務,用戶在需要時完成動態駕駛任務接管。L3 功能的實現對技術和安全測試的要求大幅提高,同時引發權責界定等法律問題。依據我國自主廠商的規劃路線圖,目前均處于L2 向 L3 過渡的 L2.5、L2.9 階段。目前我國 L3 及以上自動駕駛應用以試驗和區域性示范為主,L4 甚至完全的自動駕駛大規模應用預計短期內難以實現,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法規體系的完善及路側基礎設施的建設。2022 年 7 月,深圳市率先立法支持 L3 上路,明確有駕駛人的智能網聯汽車責任由駕駛人承擔,無駕駛人智能網聯其策劃責任由車輛所有人和管理人共同承擔。事故權責的明確標明 L3 向正式落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