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政府高度重視并支持軍貿,軍貿是補內需的重要手段,軍事工業占比可達41%。根據《國際軍火貿易》(李霖,解放軍出版社,1998),上世紀70年代以來,為緩解經濟危機給法國財政帶來的困難,補償日益增長的裝備研制和采購費用,法國政府積極推動軍貿出口,戴高樂時期軍貿被視為補償裝備發展費用的重要途徑,德斯坦和密特朗時期則將軍貿視為補償貿易逆差、支付石油賬單、解決就業問題、控制通過膨脹的重要手段。同時由于法國國內需求不大,所以采取以出口促生產,以軍貿養軍工的策略,軍工產品半數用于出口。法國武器裝備出口額在軍事工業的占比從1970年的19%提高到41%,1977年法國武器裝備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前蘇聯。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統計數據,從2014-2018年到2019-2023年的兩個統計區間內,法國超越俄羅斯躍升至全球第二,轉讓量增長了47%,占比達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