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價有望穩中有增,帶動公司盈利改善。2018年8月因非洲豬瘟疫情爆發,生豬供給顯著減少,推動豬價大幅上漲,高盈利驅動大量生豬養殖企業增加對能繁母豬及固定資產的投入,以擴大產能,自2019年底起,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呈環比增長,帶動商品豬的供應量隨之增加。因此,2021年1月,豬價開始進入下行周期,至今已經持續近3年時間。2024年2月29日農業農村部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明確設定以正常年份全國豬肉產量在5500萬噸時的生產數據為參照,正式下調能繁母豬的正常保有量,從4100萬頭下調至 3900萬頭。同時,將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動劃分為綠色、黃色和紅色三個區域,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24Q3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62萬頭,同比下降4.2%;全國生豬存欄量為42694萬頭,同比下降3.5%處于相對低位。我們認為,前期產能去效果已經開始逐漸體現,后續有望隨供給端優化及需求回暖,推動豬價趨勢上行,公司盈利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