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fid技術是什么
RFID技術是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屬于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其核心部件是微型電子標簽,大多數部件尺寸為毫米級,通過空間中相距數厘米至數米的無線電磁波來讀取或者交換芯片中存儲的信息,屬于非接觸式通信識別,該技術利用通常交變磁場或電場的空間耦合達成非接觸式的通信,不需人工干預,適合在多種復雜的環境中工作。

2.rfid技術的類型
(1)根據電源的可用性,RFID分為無源和有源兩種。
1)
被動標記:被動傳感器本身沒有電源。它的電源是由一個傳感器產生的,傳感器通過從讀卡器發射頻率來激活,數據最終被傳輸回讀卡器。被動式標簽薄而短,使用壽命長,但感應距離相對較短。
2) 主動標記:價格相對較高,體積比被動式標簽大,因為內置電池。使用壽命長,傳感距離長。
(2)根據頻率,射頻識別可分為三種類型:低頻、高頻、超頻。
1) 低頻RFID(100~500KHz):低頻RFID感應距離較短,讀取速度較慢。低頻射頻識別一般采用125KHz,穿透能力強。
2) 高頻RFID(10~15MHz):高頻RFID感應距離較長,讀取速度相對較高。射頻識別主要使用13.56MHz的高頻。
3) 超高頻RFID(850~950MHz~2.45GHz):超高頻RFID傳感距離最長,讀取速度最快,但穿透能力差。
3.rfid技術的優缺點
(1)rfid技術的優勢:
快速掃描:RFID識別器可以同時讀寫多個RFID標簽,讀取速度非???。有源RFID系統的草圖功能可以用于交互式服務,如過程跟蹤和維護跟蹤。
小型化和形狀多樣化:RFID標簽向小型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以適應不同的產品。信息的讀取不受芯片尺寸和形狀的限制,也不需要與紙張的固定尺寸或打印質量相匹配才能準確讀取。此外,RFID標簽正朝著小型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以應用于不同的產品中。
RFID標簽是將數據存儲在芯片中:RFID芯片和RFID讀卡器對水、油和化學物質有很強的抵抗力,不僅不受污染,而且易于保存。
可重復使用:RFID標簽反復添加、修改、刪除RFID卷標中存儲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穿透和無載讀數:射頻識別技術比傳統智能芯片更精確,識別距離更靈活。它可以實現穿透和無障礙讀取。射頻識別技術可以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材料,以穿透通信。它還可以通過雪、霧、冰、油漆、灰塵等惡劣環境讀取標簽,如條形碼無法使用。
大存儲容量:RFID的最大容量是幾兆字節,可以大量記錄。隨著技術的進步,產能也在增加。
安全性:由于RFID攜帶電子信息,其數據內容可通過密碼進行保護,使其內容難以偽造和篡改。
(2)rfid技術的缺點:
技術成熟度還不夠:RFID技術是一種新興技術,在技術上還不是很成熟。由于超高頻RFID標簽具有反向反射特性,很難應用于金屬、液體等商品。
高成本:與普通條形碼標簽相比,RFID電子標簽相對昂貴,后者的成本是普通條形碼標簽的幾十倍。如果使用量大,成本就太高,這大大降低了市場使用RFID技術的積極性。
技術標準不統一:RFID技術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市場上多種標準并存,導致不同企業產品的不兼容。RFID系統的主要制造商提供專用系統,這導致不同的應用和行業采用不同制造商的頻率和協議標準。不兼容的標準導致了RFID技術應用的混亂,制約了RFID技術的整體發展。
以上就是有關于RFID技術的定義、類型及優缺點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RFID技術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云制造是什么?關鍵技術有哪些?應用方向分析
技術中臺是什么?包括哪些?
《菜鳥物流: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數字化改造(2022)(18頁).pdf》
《EM - “RFID+”時代到來 數據采集更智能、更多元(26頁).pdf》